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初二记叙文中各种表现手法及作用

初二记叙文中各种表现手法及作用

2024-06-03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初⼆记叙⽂中各种表现⼿法及作⽤

记叙⽂的表现⼿法及作⽤

1、常见的:对⽐、象征、衬托、托物⾔志、借景抒情、欲扬先抑、讽刺夸张2、较常见的:侧⾯烘托、正侧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区分⽐较

写作⼿法是⼀种统称,包括:“表达⽅式” 、“修辞⼿法” 、“表现⼿法”、“结构⼿法”等。表达⽅式包括:记叙、说明、议论、抒情、描写。修辞⼿法包括:⽐喻⽐拟借代夸张对偶排⽐反问设问等。

结构⼿法包括:开门见⼭,卒章显志,伏笔照应,铺垫悬念,承上启下,⾸尾呼应,顺叙,倒叙,插叙等三.常见表现⼿法的定义

1 对⽐:在⽂章的主体结构或主要内容中,把事物现象和过程中⽭盾的双⽅,安置在⼀定条件下,使之集中在⼀个完整的艺术统⼀体中,形成相辅相成的⽐照和呼应关系,即为对⽐的⼿法。如鲁迅的《故乡》中将⼆⼗年前后的家乡变化进⾏对⽐。

2 象征:此⽅法指,⽂章借⽤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来暗⽰特定的事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或者说,借⽤某⼀特定的具体的事物来表现抽象的思想感情,使之形象化,使表达的意思更为含蓄、深刻。注意:象征体和被象征体之间要有共性。

如冰⼼的《谈⽣命》⽤东流的春⽔、⼩树这些具体可感的物,来暗⽰⽣命的历程是苦乐相伴、⽽⽣命的本质是在于⽣当奋⽃不息,⽣命的规律⼜是始于微⼩、继⽽成长、最终消亡的,表达了作者⾃⼰对⽣命本质的认识,告诉⼈们应该让⾃⼰的⼈⽣经历更加丰富多彩。

再如⾼尔基的《海燕》,在暴风⾬即将来临时刻,作家笔下的海燕就表达了抽象的思想感情,即热烈赞扬了俄国⼤⾰命前⼣英勇⽆畏的⽆产阶级⾰命战⼠。⽽海鸥呀、海鸭企鹅呀则象征了那些假⾰命者和不⾰命者。

3.欲扬先抑【先抑后扬】:这是⼀种⼈物描写技巧。“扬”褒扬、抬⾼;“抑”按下、贬低。作者欲褒扬某个⼈物,却不从褒扬处落笔,⽽先是按下,从相反的贬义处落笔。

例如:鲁迅的《阿长与〈⼭海经〉》,先写阿长长相的丑陋、没⽂化、爱絮絮叨叨、睡姿的难看、脑⼦⾥还有很多古怪的规矩以及害死我的隐⿏等来表现我对她的讨厌憎恶之情;这些都是为了后⽂赞扬阿长,表达作者对他⽆限敬爱之情埋下的伏笔,也使阿长这⼀⼈物形象更加丰满,情感表达更加充沛。

4.讽刺夸张:夸张是⼀种故意“⾔过其实”的形象化⼿法,可以突出⼈物,强化感情。讽刺是⼈们针对社会⽣活中不合理的、错误的或者腐朽的⼈或事,⽤讥讽、嘲笑的⼿法,突出其⽭盾的所在,以达到贬斥、否定、批判的⽬的。

如吴敬梓的《范进中举》⽤夸张让范进喜极⽽疯,将科举对⼈们的毒害这⼀事实放⼤,就具有了强烈的讽刺意味。

5. 托物⾔志:即将个⼈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于是,这个“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作者的个⼈之“志”,借助于这个具体之“物”,表达得更巧妙、更完美、更充分、更富有感染⼒。如“松、⽵、梅”岁寒三友,常⽤于表⽰⾼洁的志向;“泥⼟”常⽤于抒发谦逊的情怀;“蜡烛”常⽤于颂扬⽆私奉献的精神。

“托”借、假托的意思,可以从志向、情趣、理想、追求、来描述物表现志。通过描绘具体事物的形象来表达思想感情(多⽤于诗歌、散⽂创作)

如刘禹锡的《陋室铭》,就借⾃⼰简陋的居所来表达⾃⼰安贫乐道、追求⾼尚品德的志趣。

. 6借景抒情【或者借物抒情】:通过对事物的描写或环境的渲染,来抒发作者或作品中⼈物的感情。包括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如朱⾃清的《春》,通过对春天景⾊的描写,表达了对春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7衬托:⽂章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类似的事物或相反、有差别的事物作陪村,这种“烘云托⽉”的表现⼿法就是衬托。⽤类似的事物作陪衬叫正衬,⽤反⾯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叫反衬。

如周敦颐的《爱莲说》中⽤菊花来正衬,⽤牡丹来反衬,突出莲的⾼洁。附:区分:

借景抒情与托物⾔志

借景抒情:借助于对客观景物的描写,来抒发感情。作者表达的是含蓄的感受,所以它有喜、怒、哀、乐、愁、怨、憎、惧,但是这些情绪不能看成是⼀种思想。托物⾔志: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描写,来表明⼼迹,以及⼈⽣的态度和对⼈⽣的感悟。此“志”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

.铺垫:为了表现主要写作对象⽽提前做得基础性描写。例如,鲁迅在《孔⼄⼰》中写道:“中秋过后,秋风是⼀天凉⽐⼀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也须穿上棉袄了”,⽂中这⾥通过⾃然环境的描写,暗⽰当时天⽓已经很冷了(秋风越来越凉,初冬,靠着⽕,穿棉袄),为下⽂写孔⼄⼰的悲惨遭遇作了铺垫。四.常见表现⼿法的作⽤对⽐:

a.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揭⽰本质;b.加强⽂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c.给读者以鲜明⽽强烈的印象。象征:

a. 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b.表达了……的感情;

c.使所要表达的意思更加含蓄深刻;d.增强了⽂章的表现⼒。欲扬先抑:

a.显⽰⼀种变化的节奏美,使⽂章情节曲折动⼈,激发读者阅读兴趣;b. 为表情达意蓄势,使⼈物形象更加丰满,情感表达更加充沛;c.造成鲜明对⽐,留下⽐较深刻的印象;

d.如果在⽂章最后⾯出现“扬”,还可以起到卒章显志的作⽤。夸张讽刺:

a.夸张可以突出⼈物,强化感情,给读者以鲜明⽽强烈的印象。b.讽刺可以使语⾔⾟辣幽默,加强⽂章深刻性和批判性。衬托:

a.可以突出主体事物的特点;b.强调作者要表达的情感;c.增强语⽓;d.使意义明显。

总之“加强突出显⽰增强”等等五.考查“表现⼿法”的常见题型

1、表现⼿法的直接判断及其作⽤的分析阐述。常见题型为:“本⽂使⽤了什么表现⼿法?它们的作⽤是什么?”

2、对象征意义的揭⽰。常见题型为:“某事物的象征意义是什么?”解答时既要联系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相同点,还要联系⽂章的主题进⾏分析。

3、在⽂章写作特⾊赏析和句段的赏析中,也往往联系到表现⼿法。(⼀)对⽐。把两种对应的事物对照⽐较,使形象更鲜明,感受更强烈。1、运⽤对⽐⼿法描写⼈物,刻画性格。

如契诃夫的《变⾊龙》,写警官奥楚蔑洛夫在处理⼀只狗咬伤⼯匠赫留⾦的事故中,其态度在顷刻间变了四次,反复再三,前后判若两⼈。这⾥通过主⼈公⾃⼰前后不同态度的对⽐,鲜明地刻画了“变⾊龙”的性格。

再如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中,通过菲利浦夫妇对于勒态度前后不同的对⽐,揭⽰出他们⾃私、庸俗、贪婪、冷酷的性格特征。再如《故乡》中年闰⼟和少年闰⼟的对⽐。再如《范进中举》中胡屠户对范进中举前后态度的对⽐。2、运⽤对⽐⼿法,描摩景物,抒发感情。

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前边描写了百草园景⾊,这是⼀⽚⽣机盎然的⾃由天地,少年“我”的欣喜之情跃然纸上,这⾥的景物描写与充满枯燥乏味⽓息的“三味书屋”形成了鲜明对⽐,“我”对“三味书屋”的厌倦、烦恼之情也⾃然流露出来。(⼆)衬托。以⼀些次要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某⼀主要事物,常与对⽐⼀起使⽤。⼈们常说的“万绿丛中⼀点红”、“众星捧⽉”就是衬托。

1、⽤其他⼈物衬托主要⼈物。如《藤野先⽣》中⽤⽇本“爱国青年”的⽆理挑衅来反衬藤野先⽣的正直热忱、毫⽆民族偏见;《花的话》中⽤⽉下⽐美的众花来对⽐衬托默默⽆闻、⽆私奉献的⼆⽉兰;再如《爱莲说》。

2、⽤景物描写来衬托⼈物性格或事件意义。如《故乡》开头描绘了荒凉萧索的村景,⼗分贴切地衬托了“我”的悲凉⼼情。(三)铺垫。在主要⼈物、事件⾼潮出现之前,对环境、情绪、⽓氛等所做的描写,借以造成⼀种“⼭⾬欲来风满楼”的艺术效果。

如《荔枝蜜》采⽤了层层铺垫的写法。写荔枝林的茂盛,是为蜜蜂提供⼀个很好的⽣活环境;写荔枝蜜的甜⾹,是为下⽂赞颂蜜蜂作铺垫;写蜜蜂的⾟劳,⼜是为赞颂劳动⼈民作铺垫。再如《麦琪的礼物》中插叙了对德拉的头发、杰姆⾦表的叙写,为后⽂写杰姆夫妇毅然舍弃如此珍贵、⼼爱的东西作铺垫,以凸现双⽅深挚的爱情。(四)伏笔、照应。

1、伏笔,实际上是⼀种交待,对将要出现的事件作暗⽰,为情节发展做铺垫。埋下伏笔后,后边⼀定要有照应。

如《故乡》中,“我”刚回到故乡时,母亲说“还有闰⼟,他每到我家来时,总问起你,很想见你⼀⾯。我已经将你到家的⼤约⽇期通知他,他也许就要来了。”这是⼀处伏笔,它不仅点明了闰⼟和“我”的关系,⽽且暗⽰“我”将要与闰⼟见⾯,使后⾯闰⼟的出场⼗分⾃然。

2、照应,是⽂章前后内容上的关照呼应。⽅式主要有与伏笔照应、与开头或题⽬照应、反复照应等。照应得好,可使⽂章结构严谨细密,主题更加鲜明强烈。

如《背影》⼀⽂中四次写“背影”,三次写“流泪”,反复照应,感情抒发⼀次次更加强烈,滚滚热泪既表达了⼉⼦的情感,⼜衬托出背影形象的感⼈,这篇⽂章是情与泪的结晶!

(五)象征。把抽象的思想感情⽤某⼀特定的具体事物来表现,使之形象化,使所要表达的意思更为含蓄、深刻,即“托义于物”。

如冰⼼的《⼩桔灯》中的⼩桔灯象征了光明和胜利,象征着⼩姑娘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如⽭盾的《⽩杨礼赞》细致描写了黄⼟⾼原上⽩杨树枝⼲笔直、叶⼦⽚⽚向上的形象,表现了它的倔强、挺⽴、不屈不挠,从⽽象征了华北农民质朴、严肃、坚强不屈、⼒求上进的精神和意志。

再如⾼尔基的散⽂诗《海燕》,⽤象征⼿法构思全⽂,赋予⾼傲飞翔的海燕以⾰命先驱者的象征意义,使作品意义更深远。(六)夸张。⼀种故意“⾔过其实”的形象化⼿法,可以突出⼈物,强化感情。

如《三国演义》中写张飞的肖像:“⾝长⼋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这种夸张地描写,突出了张飞粗直勇猛的特点。

再如童话《皇帝的新装》中对皇帝形象的塑造也采⽤了夸张⼿法,⾟辣讽刺了统治阶级的愚蠢。

另外,记叙⽂中常⽤的表现⼿法还有悬念设置⼿法(《枣核》)、抑扬⼿法(《荔枝蜜》)等,使⽂章情节曲折有致,引⼈⼊胜。

注:1、注意写作⽅法与修辞⽅法的区别。

①、着眼点不同。表现⼿法⼀般着眼于⽂章整体的构思,笼罩于全⽂或⼏个段落,修辞⽅法则着眼于具体的语句;②、作⽤对象不同。表现⼿法直接为表现⼈物、突出主题服务,⽽修辞⽅法则直接服务于语⾔,使其更具感情⾊彩。2、注意在把握主题的前提下理解写作⽅法的作⽤。

主题是⽂章的灵魂和统帅,恰当运⽤表现⼿法就是为突出主题,为表现⼈物服务,所以要理解⼿法的作⽤,⾸先要准确理解⽂

章⽴意,不要脱离⽂章去“背”作⽤。3、注意考虑各种⼿法并⽤。

⼀篇⽂章可以采⽤多种⼿法,阅读时先考虑⽂章整体,然后再深⼊段落。如《⼼⽥上的百合花》。4、注意写作中运⽤⼿法要有必要和恰当。

写作应是情感⾃然流泻的过程,表现⼿法的运⽤也应是⽔到渠成,⾮刻意去为,有必要才⽤,⽤也要恰当,否则只会弄巧成拙。

(⼀)对⽐。把两种对应的事物对照⽐较,使形象更鲜明,感受更强烈。1、运⽤对⽐⼿法描写⼈物,刻画性格。

如契诃夫的《变⾊龙》,写警官奥楚蔑洛夫在处理⼀只狗咬伤⼯匠赫留⾦的事故中,其态度在顷刻间变了四次,反复再三,前后判若两⼈。这⾥通过主⼈公⾃⼰前后不同态度的对⽐,鲜明地刻画了“变⾊龙”的性格。

再如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中,通过菲利浦夫妇对于勒态度前后不同的对⽐,揭⽰出他们⾃私、庸俗、贪婪、冷酷的性格特征。再如《故乡》中年闰⼟和少年闰⼟的对⽐。再如《范进中举》中胡屠户对范进中举前后态度的对⽐。2、运⽤对⽐⼿法,描摩景物,抒发感情。

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前边描写了百草园景⾊,这是⼀⽚⽣机盎然的⾃由天地,少年“我”的欣喜之情跃然纸上,这⾥的景物描写与充满枯燥乏味⽓息的“三味书屋”形成了鲜明对⽐,“我”对“三味书屋”的厌倦、烦恼之情也⾃然流露出来。(⼆)衬托。以⼀些次要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某⼀主要事物,常与对⽐⼀起使⽤。⼈们常说的“万绿丛中⼀点红”、“众星捧⽉”就是衬托。

1、⽤其他⼈物衬托主要⼈物。如《藤野先⽣》中⽤⽇本“爱国青年”的⽆理挑衅来反衬藤野先⽣的正直热忱、毫⽆民族偏见;《花的话》中⽤⽉下⽐美的众花来对⽐衬托默默⽆闻、⽆私奉献的⼆⽉兰;再如《爱莲说》。

2、⽤景物描写来衬托⼈物性格或事件意义。如《故乡》开头描绘了荒凉萧索的村景,⼗分贴切地衬托了“我”的悲凉⼼情。(三)铺垫。在主要⼈物、事件⾼潮出现之前,对环境、情绪、⽓氛等所做的描写,借以造成⼀种“⼭⾬欲来风满楼”的艺术效果。

如《荔枝蜜》采⽤了层层铺垫的写法。写荔枝林的茂盛,是为蜜蜂提供⼀个很好的⽣活环境;写荔枝蜜的甜⾹,是为下⽂赞颂蜜蜂作铺垫;写蜜蜂的⾟劳,⼜是为赞颂劳动⼈民作铺垫。

再如《麦琪的礼物》中插叙了对德拉的头发、杰姆⾦表的叙写,为后⽂写杰姆夫妇毅然舍弃如此珍贵、⼼爱的东西作铺垫,以凸现双⽅深挚的爱情。(四)伏笔、照应。

1、伏笔,实际上是⼀种交待,对将要出现的事件作暗⽰,为情节发展做铺垫。埋下伏笔后,后边⼀定要有照应。

如《故乡》中,“我”刚回到故乡时,母亲说“还有闰⼟,他每到我家来时,总问起你,很想见你⼀⾯。我已经将你到家的⼤约⽇期通知他,他也许就要来了。”这是⼀处伏笔,它不仅点明了闰⼟和“我”的关系,⽽且暗⽰“我”将要与闰⼟见⾯,使后⾯闰⼟的出场⼗分⾃然。

2、照应,是⽂章前后内容上的关照呼应。⽅式主要有与伏笔照应、与开头或题⽬照应、反复照应等。照应得好,可使⽂章结构严谨细密,主题更加鲜明强烈。

如《背影》⼀⽂中四次写“背影”,三次写“流泪”,反复照应,感情抒发⼀次次更加强烈,滚滚热泪既表达了⼉⼦的情感,⼜衬托出背影形象的感⼈,这篇⽂章是情与泪的结晶!

(五)象征。把抽象的思想感情⽤某⼀特定的具体事物来表现,使之形象化,使所要表达的意思更为含蓄、深刻,即“托义于物”。

如冰⼼的《⼩桔灯》中的⼩桔灯象征了光明和胜利,象征着⼩姑娘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

如⽭盾的《⽩杨礼赞》细致描写了黄⼟⾼原上⽩杨树枝⼲笔直、叶⼦⽚⽚向上的形象,表现了它的倔强、挺⽴、不屈不挠,从⽽象征了华北农民质朴、严肃、坚强不屈、⼒求上进的精神和意志。

再如⾼尔基的散⽂诗《海燕》,⽤象征⼿法构思全⽂,赋予⾼傲飞翔的海燕以⾰命先驱者的象征意义,使作品意义更深远。(六)夸张。⼀种故意“⾔过其实”的形象化⼿法,可以突出⼈物,强化感情。

如《三国演义》中写张飞的肖像:“⾝长⼋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这种夸张地描写,突出了张飞粗直勇猛的特点。

再如童话《皇帝的新装》中对皇帝形象的塑造也采⽤了夸张⼿法,⾟辣讽刺了统治阶级的愚蠢。

另外,记叙⽂中常⽤的表现⼿法还有悬念⼿法(《枣核》)、抑扬⼿法(《荔枝蜜》)等,使⽂章情节曲折有致,引⼈⼊胜。注:

1、注意写作⽅法与修辞⽅法的区别。

①、着眼点不同。表现⼿法⼀般着眼于⽂章整体的构思,笼罩于全⽂或⼏个段落,修辞⽅法则着眼于具体的语句;②、作⽤对象不同。表现⼿法直接为表现⼈物、突出主题服务,⽽修辞⽅法则直接服务于语⾔,使其更具感情⾊彩。2、注意在把握主题的前提下理解写作⽅法的作⽤。

主题是⽂章的灵魂和统帅,恰当运⽤表现⼿法就是为突出主题,为表现⼈物服务,所以要理解⼿法的作⽤,⾸先要准确理解⽂章⽴意,不要脱离⽂章去“背”作⽤。3、注意考虑各种⼿法并⽤。

⼀篇⽂章可以采⽤多种⼿法,阅读时先考虑⽂章整体,然后再深⼊段落。如《⼼⽥上的百合花》。4、注意写作中运⽤⼿法要有必要和恰当。

写作应是情感⾃然流泻的过程,表现⼿法的运⽤也应是⽔到渠成,⾮刻意去为,有必要才⽤,⽤也要恰当,否则只会弄巧成拙。

介绍⼏种常⽤的表现⼿法:象征、对⽐、夸张、衬托、渲染、抑扬、⽩描。①象征,

是通过借⽤某种特定的具体形象暗⽰特定的事物或情理的艺术⼿法。它包括本体和象征体两个⽅⾯。运⽤此法,必须把握⼆者在读者⼼中的传统习惯和⼼理感觉上的特殊联系,将⾃⼰

的思想、感情、倾向等寓于征体的具体描写之中,构成美的意境,使⽂章更加形象⽣动、富于深刻的哲理性和艺术的感染⼒。恰当地运⽤象征⼿法,可以把某些⽐较抽象的精神品质,化为具体的可以感知的形象,从⽽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可以把不便于明说的意思含蓄地表⽰出来,赋予⽂章以深意,从⽽给读者留下咀嚼回味的余地。如《海燕》,⽤海燕象征英勇善战的⽆产阶级⾰命先驱,⽤风云、雷电象征反动势⼒。③对⽐,

是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种事物相对⽴的两个⽅⾯作⽐较的写作⼿法。它相反相对的两个⽅⾯是并列的。

④作为表现⼿法的夸张,不同于修辞⼿法的夸张,它是通过对“事件”作扩⼤或缩⼩的形象描述,以突出事物的特征,增强艺术效果,启发联想,表达鲜明强烈的感情,给⼈以深刻的印象。如《皇帝的新装》,写皇帝被骗,竟⼀丝不挂地沿街出游,突出他的愚蠢和虚伪。

⑤衬托,是利⽤事物间近似或对⽴的条件,以⼀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某⼀事物。衬托有“正衬”和“反衬”两种。正衬,⼜叫陪衬,是⽤同类事物来衬托;反衬,是⽤相反的事物来衬托。如《我的叔叔于勒》,为了批评约瑟夫极端势利的⽗母对约瑟夫叔叔的冷酷⽆情,就⽤约瑟夫对叔叔的深切同情来反衬。

⑥渲染,是通过对环境和⼈物的描写、烘托来加重⽓氛,突出⼈物。,如《故乡》的开头,渲染了深冬季节隐晦、严寒、寂静的⽓氛,描绘了荒凉萧条、没有活⽓的村景,⼗分贴切地烘托了“我”悲凉的⼼情。

⑦抑扬的表现⼿法,所谓“抑”就是按下、抑制;“扬”就是抬⾼扬起。它有两种形式⼀是欲扬先抑,⼀是欲抑先扬。如《变⾊龙》中的奥楚篾洛夫在刚知道狗咬⼈之事时,即席说了⼀⼤道“义正辞严”的慷慨之语,⼤有“为民除害”的清正之势,⼀个廉洁公正、不畏权势、执法严明的警察似乎呼之欲出;然⽽以后的多“变”则是对他第⼀次表态的极⼤讽刺,使他欺下媚上的卑劣个性暴露得更彻底、更清楚。

⑧⽩描的表现⼿法,简练、质朴、轻捷、传神是⽩描⼿法的主要特征。它⼀般不⽤修辞⼿法。如《孔⼄⼰》⼀⽂中对孔⼄⼰的肖像描写“⾝材⾼⼤;青⽩脸⾊,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部乱蓬蓬的花⽩胡⼦。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脏⼜破。”这就是⽩描的写法,将孔⼄⼰的⾝份、地位、遭遇和个性都显⽰了出来,既没有夸张,也没有刻意修饰,却显得更加真实。

卒章显志(zú zhāng xiǎn zhì ):在⽂章结尾时,⽤⼀两句话点明中⼼、主题的⼿法就叫卒章显志,也叫“篇末点题”,“志”就是指⽂章的主题、中⼼。“卒”为完毕。恰当运⽤这种⼿法可以增加⽂章的深刻性、感染⼒和结构美,有“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亦作“卒章见志”,很常见的⼀种写作⽅法,⼀般地说,⼏乎在所有⽂体中均有应⽤,在散⽂中使⽤较多,卒章显志是⽴意⼿法之⼀。唐

代杰出的现实主义⼤诗⼈⽩居易在《新乐府序》中说:“⾸旬标其⽬,卒章显其志。”在⽂章结束时,作者将要表露的胸怀、志向很⾃然地说出来,给⼈⼀种⿎舞和向上的⼒量。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就是运⽤这种⼿法的典范。《岳阳楼记》开头先说写⽂章的缘由,再概括地描写巴陵胜景,然后再详细描写两景两情,最后以议论带抒情的⽅法收笔,突出了“先天下之忧⽽忧,后天下之乐⽽乐”的主题。⽂章题⽬虽是“岳阳楼记”,但不仅是记叙、说明,⽽⼜状景、抒情。在抒情的基础上,笔锋⼀转,写出对“古仁⼈之⼼”的求索,以“卒章显志”作结,⼀下⼦把⽂章提到⼀个很⾼的境界。

欲扬先抑,是⼀种⼈物描写技巧。欲扬先抑的“扬”,是指褒扬、抬⾼。“抑”,指按下、贬低。作者想褒扬某个⼈物,却不从褒扬处落笔,⽽先是按下,从相反的贬抑处落笔。⽤这种⽅法,使情节多变,形成波澜起伏,造成鲜明对⽐,容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恍然⼤悟的感觉,留下⽐较深刻的印象。欲扬先抑法,“抑扬”指控制和放纵感情,运⽤这种⽅法需要在结构上层层铺垫,“抑”为“扬”蓄⾜⽓势。要点分析

表达⽅式的判断与作⽤

表达⽅式是指反映社会⽣活、表达思想感情的语⾔特征 主要分为五类: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但在具体⽂章中却可以综合运⽤。⽐如说某篇⽂章是记叙⽂,并不⼀定全⽂都采⽤了记叙的表达⽅式,⽂中可能还掺有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式。

辨识表达⽅式,主要看语⾔所表达的意思,应抓住其特征来判断。如果仅是交代背景、情节,⼤多是记叙;如果对⼈物的⾔⾏或环境作⽐较具体的介绍,就是描写;表达内⼼感受的语句,抒情兼有议论;介绍物件或事理,语⾔简明扼要的,则是说明。各种表达⽅式虽然有其语⾔外在特征,但要⼀⼀分别,还是有些困难的。⽐如《晋祠》⼀⽂“桥下有河,亭中有井,路边有溪”,既可以看作是说明,也可以看作是描写。还有抒情往往和议论结合在⼀起,有时很难区别开来。把表达⽅式分为五类,只是为了在教学时更简单明了⽽已。

当然,考试中要求学⽣判断表达⽅式,选⽤的例⼦,通常特征⽐较明显,应当还是⽐较容易判断的。⽬前考查学⽣对表达⽅式作⽤的理解,主要就记叙⽂中抒情和议论的作⽤提问或思考说明在记叙⽂中起的作⽤。这时,通常要从⽂章的主旨上去思考:抒情和议论使⽂章的主旨明确、主题深化,让读者容易理解;说明则是对⽂中的某些不易理解的事物作⽐较清晰的介绍,使读者能够明⽩⽂章所介绍的事物,如《故乡》中介绍“狗⽓杀”就是⼀例。下⾯列举⼀道⽐较典型的考题:

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板⼀迎,教鞭轻轻地敲在⽯板边上,⼤伙笑了,她也笑了。我⽤⼉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要打的意思。孩⼦们是多么善于观察这⼀点啊。…………

像这样的教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和她亲近呢?我们见了她不由得就围上去。即使她写字的时候,我们也默默地看着她,连她握铅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1.上⽂中哪些语句是抒情与议论?2.它们与记叙的内容有什么联系?3.它们在表达上有什么作⽤?

上⾯⼀段话选⾃魏巍《我的⽼师》,在选⽂的第⼆段中“像这样的教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和她亲近呢”,就是抒情句,表达了作者对蔡⽼师的感激之情。不过这句话既是抒情⼜是议论,反映了作者对蔡⽼师的评价和看法。这句话和上⾯的记叙是紧密相连的,是对上⾯记叙内容的引申发挥。所以第⼆题的回答应明确指出两者之间的关系。第三题问的是表达作⽤,抒情和议论句揭⽰了记叙内容的实质,同时还将记叙的两⽅⾯内容(教鞭事件和模仿写字姿势)⾃然地衔接在⼀起,达到了承上启下的连接⽬的。环境描写的作⽤

环境描写分为⼆类:⼀是⾃然环境描写,⼀是社会环境描写。两者的作⽤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般来讲,⾃然环境描写,主要是交代背景、渲染⽓氛、暗⽰⼈物命运等;社会环境描写,主要是交代⼈物的⽣存环境、社会关系等。

环境描写是记叙⽂中常⽤的⼿法,其⽬的有的是为了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如鲁迅《⼀件⼩事》中四次描写风的语句),有的是表达作者的⼀种情感(如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描写百草园的⼀段),有的是渲染⽓氛(如契诃夫《变⾊龙》中描写⼴场的⼀段),有的是交代⼈物关系和社会背景(如鲁迅《孔⼄⼰》中的多处场⾯描写)。环境描写的⽬的往往不是单⼀的,⽽是⼏种意图糅合在⼀起的。因此,分析环境描写,⼀要与中⼼联系起来,⼆要和⼈物个性、命运联系起来,三要与故事的背景和情感基调联系起来,要思路开阔,多从不同的⾓度思考。下⾯列举上海市2001年中考语⽂试卷《⼭村传圣⽕》的例题:

莺飞草长的阳春三⽉,浙江义乌西乡⼭区的天⽓还相当冷。质朴的⼭民,还穿着⼀冬未经洗涤的⽼布棉⾐,晒着太阳聊着重复了⼏代⼈的⽼掉⽛的话题,唯⼀的变化就是脑后的辫⼦成了稀有品种。当晚霞在西⼭梁上⼀消失,村庄便⼜被沉沉的⿊夜主宰了⼀切,死寂得只听见偶尔的狗吠。

第⼀段环境描写的作⽤是:(1)(2)

这⼀题的设计虽说⽐较明确,似乎不算太难,但是,在阅卷中却发现很多学⽣发⽣了误判,结果扣分较多。其实思考的⾓度有两个⽅向,⼀是⾃然环境的⾓度,⼆是社会环境的⾓度,前者应是交代事件发⽣的时间地点,后者则是反映了当时⼭民的落后和愚昧(或农村的闭塞),为下⾯的故事作⼀点暗⽰。记叙,抒情,描写,议论,说明是句⼦的五种基本表达⽅式

(1)叙述。叙述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种表达⽅式,它是作者对⼈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

(2)描写。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再现给读者的⼀种表达⽅式。它是记叙⽂,特别是⽂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式之⼀。在⼀般的抒情、议论、说明⽂中,有时也把它作为⼀种辅助⼿段。描写的⼿法运⽤得好,能逼真传神、⽣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3)抒情。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它是抒情⽂体中的主要表达⽅式,在⼀般的⽂学作品和记叙⽂中,也常常把它作为重要的辅助表达⼿段。

(4)议论。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的观点和态度。它的作⽤在于使⽂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在议论⽂中,它是主要表达⽅式;在⼀般记叙⽂、说明⽂或⽂学作品中,也常被当作辅助表达⼿段。(5)说明。说明是⽤简明扼要的⽂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等解说清楚的表达⽅式。这种被解说的对象,有的是实体的事物,如⼭川、江河、花草、树⽊、建筑、器物等;有的是抽象的道理,如思想、意识、修养、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

1.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的秃树枝桠叉于晴朗的天空中,⽽远处有⼀⼆风筝浮动——描写2.但我向来不喜欢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它,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的孩⼦所做的玩意. ——议论3.有⼀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没有见他了. ——记叙

4.于是⼆⼗年来毫不忆及的幼⼩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幕,忽地在眼前展开,⽽我的⼼也仿佛同时变成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记叙+描写最后⼀个不是很确定记叙⽂多种表达⽅式辨析

记叙⽂除了主要运⽤记叙的表达⽅式之外,还经常综合运⽤多种表达⽅式,如议论、描写和抒情等。下⾯我们谈谈如何辨析记叙⽂中的多种表达⽅式问题。

1、记叙⽂中的描写。记叙⽂中的描写可以分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

⼈物描写的主要⽅法有肖像描写、语⾔描写、动⽤描写、⼼理描写和细节描写。环境描写主要有⾃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两类。

2、记叙⽂中的议论。记叙⽂在发表对所叙事件发表意见、主张和看法时,就要⽤到议论的表达⽅式。记叙中议论的位置和作⽤有:①⽤在⽂章的开头,起统领全⽂、点明中⼼、引出下⽂的作⽤,并能使⽂章的主题思想得到鲜明的表达,同时能使⽂章条理分明,层次清楚。是揭⽰记叙的事物所蕴含的道理和意义。②⽤在⽂章的结尾,⼀般是为了提⾼对所叙事物的认识,深化⽂章的主题思想,点明和加深所叙事物的意义,起画龙点睛的作⽤。如《⾛⼀步,再⾛⼀步》。有的议论⽤在⽂章的结尾部分是为了与⽂章开头相照应,使⽂章结构更加严谨。③⽤在⽂章的中间,起承上启下的作⽤,使事与事之间紧密地连接起来,使⽂

章结构显得严谨。总之,议论⼀般⽤于记叙⽂开头是解决为什么记叙的问题;⽤于中间是为了起衔接作⽤,加强上下⽂的联系;⽤于⽂章结尾是为了收缩全⽂、深化中⼼、画龙点睛。

记叙⽂中的议论句⼀般就是记叙内容的中⼼,就是揭⽰具体事物所具有的思想意义的话。所以,在概括归纳记叙⽂中⼼思想的时候,要注意抓住这些议论句,通过议论句来看作者对所写事物的评价,这是了解⽂章主是思想的重要途径。

3、记叙⽂中的抒情。记叙⽂的抒情就是作者在记叙的过程中对其所记⼈物、事物的主观感受和思想感情的句⼦,是表情达意的重要⼿段之⼀。

抒情也是作者思想、观点、⽴场的流露,是作者对事物的审美与评价,表现着对所写事物⼈物的态度。抒情往往与叙述、描写、议论配合运⽤。抒情在记叙⽂中运⽤得好,可以渲染⽓氛,表达感情,增强⽂章的感染⼒。

记叙⽂中的主要抒情⽅式:

①直接抒情。即作者在⽂章中表明⾃⼰的感触和动情之处。如《最后⼀课》写韩麦尔先⽣上了最后⼀堂课后,在“我”充分感受到了这堂课的与众不同之后,在⼼底⾥由衷地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啊!这最后⼀堂课,我真忘不了!”表达了内⼼那种对即将失去的美好事物的留恋之情。阅读时只有把这种感情的依据掌握之后,才能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章所表达的深情。直接抒情还可以直呼抒情对象,这样抒情显得更亲切、明快,更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如《黄河颂》这样的句⼦:“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中国⽂化,⁄从你这⼉发源;⁄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边扮演!

②间接抒情。即作者通过叙述描写议论来抒情。作者往往把情感依托于叙事、绘景、状物、说理,在叙事、绘景、状物和说理中抒发感情,也就是寄情于事、寄情于景、寄情于物、寄情于理。在叙事描写议论中渗透着作者的感情,阅读时要注意情景交融、情事结合的内容,从这些内容中去接受美的感染与熏陶。向⼀棵树致敬

那天早晨,我⽆意识地朝路边的砖垛上扫了⼀眼,⼀下⼦就看到了这棵树。我不由⾃主地站在那⾥,仰视着这棵不同寻常的树。

它长在⼀堆码起来的砖垛上。周围是林林总总的⼤树⼩树。砖垛有两⽶多⾼,我不知道它在那⾥堆了多少年,表⾯的砖被⼀层青苔覆盖着。砖们不规则地排列在⼀起,好像训练累了的⽼兵,歪歪斜斜地站在那⾥,勉强保持着⼀种队形。

它其实只有⼀⽶来⾼。稀稀疏疏的枝杈恣意地伸展着,形不成⾼⼤伟岸的姿态,却展⽰了固执顽强的⽣命。它站在⾼⾼的砖垛上作俯视状,鸟瞰着这个喧闹的世界。

它⼩⼼地经营着⾃⼰。它当然喜欢⽟树临风般的躯体,哪怕是⼩家碧⽟的亭亭⽟⽴也可以呀!但命运却把它交付给⼀堆砖。当初,它选择了砖垛前⾯的那⼀⽚阳光地带,准备唱着歌⼉向⽼榆树告别。可是就在瞬间,⼀阵微微的风,把它飘到砖垛上,它的命运因此改变。它知道,⾮分的妄想只能毁灭⾃⼰。找准⾃⼰的位置,顺势⽽⽣长,才是⽣命的根本。它只能压抑着蓬勃向上的内驱⼒,让饱满的激情化作⼀段朴实——它长成了灌⽊丛。

为了⽣存,它只得打⾃⼰的主意。让主⼲变粗变矮,让枝叶变⼩变多,尽量节⾐缩⾷,减⼩消耗,尽可能地挽留住⾬露,拼命把根往下扎,这是它⽣存的策略。厄运使得它青筋突暴,浑⾝疤痂,⾝材偻偻,它没有屈服。⽆论⽣活怎样艰难,总得应付,总得⼀步步⾛过。

我久久地站在那⾥,为⼀棵榆树⽽感动。

⼜⼀天傍晚,我下班回来,发现那砖垛已经不见了。⼀个⽼⼈背负着⼀棵树蹒跚⽽⾏。正是砖垛上的那棵树。⽼⼈告诉我,这砖垛垛了⼗⼋年。当初准备盖房⼦⽤,⼉⼦突然得病死了。媳妇改嫁,他领着孙⼦孙⼥艰难度⽇,房⼦就耽搁了。现在孙⼦孙⼥已长⼤成⼈,会挣钱了,政府⼜补贴了⼀部分钱,房⼦终于可以翻修了。我怔在那⾥。⼗⼋年,不知⽼⼈是如何度过的。

望着肩负在⽼⼈背上的那棵槐树,竟然是⽼⼈的翻版。蓬蓬松松的枝叶,是⽼⼈稀疏的乱发,褶褶皱皱的的⼲,是⽼⼈饱经风霜的脸,⼏⼗条柔柔细细的根,是⽼⼈冉冉飘飞的胡须!

⽼⼈背负着那棵⽼榆树⾛远了。⼀个默默⽆闻的⽼⼈背负着另⼀个不⾔不语的⽼⼈,⾛了。⼀种热热的液体,模糊了我的双眼。我默默地伫⽴着,向⽼⼈背上的那棵榆树深深地鞠了⼀躬。『阅读训练』

1、本⽂构思精美,主要运⽤了的表现⼿法。

2、第⼆段说:“这是⼀棵不同寻常的树。”这棵树的不同寻常表现在哪些⽅⾯?请根据⽂意简要回答。3、下列句⼦形象⽣动,富有表现⼒,请加以赏析。

①它有时想拦住匆匆⽽过的⾬⽔,⾬⽔却不屑⼀顾;也曾经挽留过晶莹的露珠,露珠只轻轻吻了它⼀下,就再也寻觅不着。②于是,那条被晚霞映红了的⼩巷,⾏⾛着⼀个永恒的雕塑。4、⽂章写榆树,却为什么要花较多笔墨去写⽼⼈?请简要分析。

5、第四段中说:“躲避现实只能毁灭⾃⼰,安于命运,顺势⽽长,才是⽣命的根本。”对这种观点,你是否认同?请简述理由。【考点针对训练题】枫叶礼赞

我爱枫叶,因为它红得深浓,红得艳丽。

多少年来,⼀想到秋,我⾸先就会想到枫叶;想到枫叶,就会想到杜牧的诗“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花”,就会引发许

多联想与感慨。在萧瑟的秋天,枫叶红得那么动⼈,不能不使我⼼驰神往。

在北京,重阳节过后到⾹⼭看枫叶,正是很好的季节。过去的⽂⼈骚客,在这样的时候,往往骑着⼀头⼩⽑驴⼉,慢慢地出了西直门。⼀步⼀颠直往西边⾛去。到了碧云寺⼀带,就渐⼊佳境,像喝了⼀杯花雕酒⼀样,陶醉在枫叶那鲜艳的⾊彩,流连忘返。有时,他们还会即景遣兴,吟诗作赋。我虽没有这样闲散的雅兴,但我也爱枫叶。没有别的,爽直⼀点⼉说,就是因为她红!

秋冬之交,正是吃萝⼘的时候。夜晚的街头,常常传来“萝⼘赛梨”的清脆叫卖声,引诱你不得不去买⼀个尝尝,萝⼘有“红到⼼”的别称,可是它的内⼼是不是红的,还得等到剖开之后才见分晓。这哪⾥赶得上枫叶。枫叶是那么直接,那么毫不遮掩地展现⾃⼰的⾊彩。枫叶敢于红,红得有⽓魄。

枫叶之可爱,还在于当别的叶⼉经秋枯落时,她偏偏红得艳丽。她耐得住风霜交加,经得起秋之摧残,战西风⽽不怯,披严霜⽽愈丽,显露出⽆畏⽆惧的神采。单凭这⼀点,就值得我们赞美。

有⼈说,枫叶虽红,可毕竟是到了肃杀的秋天。《董西厢》中有⼀警句:“君不见满川红叶,尽是离⼈眼中⾎!”以枫叶吟离别,把枫叶⽐作⾎,这是随⼈的⼼情⽽⽣发的。但在我看来,说肃杀也号,⽐作⾎也好,都还是在于秋,⽽不在于枫叶;把枫叶之红⽐作⾎,那恰是因为她抗得住肃杀之⽓啊!

枫叶也并不因为红⽽孤独。你看,去⾹⼭看红叶的⼈那么多;⽽且,东篱黄菊,⼭涧青松,挺拔的⽵,清⾹的梅,或跟她同时,或相继绽放,都与枫叶相伴,在耐寒抗冷中各显风采。

⼀想到秋,我就想到枫叶,想到枫叶,往往使我⼜联想到那些在各个岗位上勇于克服困难,敢于展⽰⾃我的劳动者。他们抗严寒,战酷暑,奋战在各条战线上;他们不畏艰难,勇于奉献,弘扬了时代的精神。他们尽管很普通,却是我们时代的英雄。我觉得,⽤枫叶来⽐喻这样的英雄⼈物是再恰当不过了。我礼赞枫叶,我爱她⽃西风⾎点⼉红!【阅读训练】

1.从上⽂看,枫叶有哪些特征?

2.作者写秋冬之交的枫叶,引⽤《董西厢》中的名句,有什么⽤意?3.从语⾔运⽤的⾓度,谈谈⽂中画线句⼦的表达效果。4.作者笔下的枫叶有什么象征意义?5.⽂章的结尾有什么作⽤?『答案』1以物喻⼈(或象征)

2⽣长环境极其恶劣;外形矮⼩、纤弱、朴实;忍受苦痛,顽强⽣长。

3.①运⽤拟⼈⼿法,写榆树\"拦不住⾬⽔,挽留不住露珠,表现了它忍受着⼲旱和贫瘠的苦痛。②将⽼⼈远去的形象⽐喻成⾏⾛着的\"永恒的雕塑\",赞美了那种不畏艰⾟、乐观⽣活的精神品质。4引出这棵树的⽣长年龄,突出其顽强的⽣命⼒;由写树到写⼈,丰富了⽂章的内涵,深化了⽂章的主题。

5认同,因为命运并⾮能随意改变的,⽣活要讲究实际,像那棵树⼀样在恶劣环境中顽强⽣长,也不失为⼈⽣的智慧。不认同,因为⼈需要有更⾼的追求,命运是可以通过⾃⼰的抗争改变的,安于命运是⼀种消极的⼈⽣态度。

『解析』此题考察对记叙⽂表现⼿法的掌握,结合全⽂可以看出写树是为了写⽼⼈,因此,此处运⽤了象征的表现⼿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