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黑字体为专著,其余为论文,共33本书、39篇文章)
一、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起源
1、周作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
2、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
3、朱自清:《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
4、朱自清:《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言集》
二、“新中国”与“新文学”:从王瑶到唐弢
1、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2、毛泽东:《论鲁迅》》
3、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4、周扬:《新文学运动史讲义提纲》
5、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80重版序和原版序)
1
6、唐弢:《中国现代文学史》(导论)
三、“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重写文学史”
1、黄子平等:《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2、钱理群:《矛盾与困惑中的写作》
3、王晓明:《从万寿寺到镜泊湖》
4、汪晖:《当代中国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
5、贺桂梅:《20世纪·中国·文学——“重写文学史”思潮》
四、“当代文学”的概念与(如何转到——)“新时期文学”的起源
1、洪子诚:《“当代文学”的概念》
2、蔡翔:《社会主义危机以及克服危机的努力》
《沉沦的圣殿》、《持灯的使者》、《七十年代》
五、重绘百年中国文学地图:“晚清”、“鸳蝴”与“左翼”及其他
1、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
2
2、唐小兵:《蝶魂花影惜分飞》
3、陈建华:《“乳房”的都市与革命乌托邦想像》
4、李欧梵:《上海摩登》
六、鲁迅形象的当代建构:作家研究与社会思想的变迁
1、汪晖:《鲁迅研究的历史批判》
2、瞿秋白:《鲁迅杂感选集序言》
3、竹内好:《鲁迅》、《何谓近代——以日本与中国为例》
4、王富仁:《中国鲁迅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5、汪晖:《死火重温》
6、钱理群:《与鲁迅相遇》
7、 邵建:《中国自由主义的“胡冠鲁戴” 》
8、钱理群:《鲁迅远行之后……》
七、文学生产方式的转型:1980’VS.1990’
3
1、蔡翔、韩少功等回忆杭州会议的文章
2、王尧(李陀等口述):《1985 年“小说革命”前后的时空》
3、王晓明《面对新的文学生产机制》
4、戴锦华:《隐形书写》
八、从文学研究到“文化研究”
1、李陀:《开心果女郎》
2、王晓明、蔡翔:《美和诗意如何产生——有关一个栏目的设想和对话》
3、罗岗、倪文尖《从文学研究到“文化研究”》
九、杂志研究的兴起:以《学衡》与《新青年》为例
1、王晓明:《一份杂志和一个社团》
2、陈平原:《〈新青年〉研究》
3、罗岗:《历史中的〈学衡〉》
十、文学与城市:以张爱玲为例
4
1、孟悦:《中国文学现代性与张爱玲》
2、韩毓海:《大悲》
3、杨照:《在惘惘的威胁中》
十一、社会性别理论与文学研究:以丁玲、萧红为中心
1、刘禾:《重返〈生死场〉》
2、黄子平:《病的隐喻与文学生产》
十二、文学与教育:教科书、教学法及其他
藤井省三:《鲁迅〈故乡〉阅读史》
十三、文学与公共空间:以《申报自由谈》为例
1、李欧梵:《批评公共空间的开创》
2、陈建华:《〈申报·自由谈话会〉:民初政治与文学批评功能》
十四、文学与影像:从“幻灯片事件”说起
1、安敏成:《现实主义的限制》
5
2、周蕾:《视觉性、现代性与原始的激情》
3、张历君:《时间的政治》
十五、其他专著和论文
1、戴燕:《文学史的权利》
2、王晓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
3、刘禾:《跨语际实践》
4、周蕾:《妇女与中国现代性》
5、王德威:《想象中国的方法》
6、竹内好:《近代的超克》
7、张旭东:《批评的踪迹》
8、洪子诚:《问题与方法》
9、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
10、孟悦:《人·历史·家园:文化批评三调》
6
11、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
12、(英)斯图尔特·霍尔编:《表征》
13、蔡翔:《革命/叙述》
14、张旭东:《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西方普遍主义话语的历史批判》
15、査建英:《八十年代:访谈录》
16、陈思和:《民间的还原:文革后文学史某种走向的解释》
17、陈思和:《民间的沉浮: 从抗战到文革文学史的一个解释》
18、旷新年《民族国家想象与中国现代文学》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