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 教育的发展 一、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二、学校教育制度
(一)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
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制度化教育。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非制度化教育的过程。 前制度化教育始于与社会同一的人类早期教育,终于定型的形式化教育,即实体化教育。
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以及颁布了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以及1904年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
非制度化教育相对于制度化教育而言,所推崇的理想是:“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
(二)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三、教育发展的过程
1
(一)古代中国教育
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西周以后,学校教育制度已经比较完备,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并有了“国学”与“乡学”之分,形成了六艺教育,即六门课程:礼、乐、射、御、书、数。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官学衰微,私学大兴,儒、墨两家的私学成为当时的显学。
隋唐以后盛行科举制度。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儒家经典被缩减为《四书》、《五经》,特别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明代以后,八股文被规定为考科举的固定格式,一直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清政府才下令废科举开学堂。 (二)近代教育
16世纪以后,世界进入近、现代社会。教育发生了巨大变化。 这种变化表现在:
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3.教育的世俗化
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三)20世纪以后的世界教育的特征
进入20世纪以后,教育在数量上获得更大的发展,义务教育普遍向中等教育延伸,职业教育发展受到普遍重视,政治道德教育普遍呈现出国家主义特征。 二次大战以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1.教育的终身化 2.教育的全民化 3.教育的民主化 4.教育的多元化 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第二节 教育学的发展
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一、历史上的教育学思想 (一)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2
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对中国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他很注重后天的教育工作,主张“有教无类”,大力创办私学,孔子的学说以“仁”为核心和最高道德标准,重视因材施教。他很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习与行动相结合。
先秦时期以墨翟为代表的墨家与儒家并称显学。墨翟以“兼爱”和“非攻”为教,同时注重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注重使用技术的传习。 道家主张回归自然、“复归”人的自然本性,一切任其自然,便是最好的教育。 战国后期,《学记》总结了儒家的教育理论和经验。《学记》提出,“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设计了从基层到中央的完整的教育体制,提出了教学相长的辩证关系和“师严然后道尊”的教师观。主张启发式教学,主张教学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循序渐进。 (二)西方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在西方,教育学的思想来源,以古希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为代表。
苏格拉底以问答法著名。这种问答分为三步,第一步称为苏格拉底讽刺,第二步叫定义,第三步叫助产术。
柏拉图认为,人的肉体是灵魂的影子,灵魂才是人的本质。灵魂是由理性、意志、情感三部分构成的,理性是灵魂的基础。他把人分成三种集团或等级:哲学家、军人、劳动者。教育与政治有着密切的联系,以培养未来的统治者为宗旨的教育乃是在现实世界中实现这种理想的正义国家的工具。其代表作《理想国》。 亚里士多德禀承了柏拉图的理性说,认为追求理性就是追求美德,就是教育的最高目的。他认为,教育应该是国家的,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提倡对学生进行和谐的全面发展的教育。他的教育思想代表作《政治学》。
二、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 (一)教育学学科的建立
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立始于夸美纽斯。夸美纽斯强调教育的自然性。提出“泛智教育”,他的教育思想反映在《大教学论》中。
进入近代,国家教育与民主的教育思想都在发展。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了“白板
3
说”,主张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 (二)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从独立的教育学诞生的角度说,通常以德国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为标志。美国杜威和他的《民本主义与教育》是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
1.赫尔巴特与《普通教育学》
赫尔巴特的贡献在于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基础上,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
在教学上,他强调系统知识的传授,强调课堂教学的作用,强调教材的重要性,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特点。 2.杜威与他的《民本主义与教育》
作为现代教育的代言人,杜威主张教育即生活。主张“在做中学”,在问题中学习。
杜威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他的代表作《民本主义与教育》。 第二章 小学教育
第一节 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 一、我国小学教育的历史发展
小学教育通常是指一个国家学制中第一个阶段的教育,也称初等教育,教育对象一般为6—12岁的儿童。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是对全体公民实施的基本的普通文化知识的教育,是培养公民基本素质的教育。 (一)我国古代的小学教育 我国的小学产生于殷周时代。 (二)我国近现代的小学教育
1878年,张焕纶所创办的上海正蒙书院内附设的小班,是近代小学的开端。 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规定设初等小学堂,并规定初等小学教育为义务教育。
1840年以后,我国的小学教育有了较大的发展。发展变化的基本特征是: 1.逐步明确了小学教育为普通教育、义务教育的性质。
4
2.学制改革逐渐向世界其他国家靠近,采用修业年限为6年的“4—2”学制。 3.逐步明确小学教育是为培养合格公民打基础的教育。 4.从小学堂到小学校都有了公立和私立两类。 (三)建国以后的小学教育
建国之后,从1986年开始推行九年义务教育。
建国以来,小学语文、算术等学科都进行了教学改革的试验。教学改革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改革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二、义务教育
(一)义务教育的意义 1.义务教育的概念
义务教育是指国家采用法律形式规定的适龄儿童、少年都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都必须予以保证的带有强制性的国民教育。世界上有的国家或地区又称强迫教育。公民教育 2.义务教育的意义
(1)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又会不断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 (2)体现着一个国家现代文明的水平,又会促进现代文明的提高。 (3)可以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又可以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 (二)义务教育的法律保证
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以下简称《义务教育法》)是实施义务教育的法律保证
1985年5月,中共中央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制定义务教育法、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任务。
1986年4月,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的《义务教育法》,义务教育的主体、入学、教育教学、实施、物质保障等方面从法律上作出了比较全面的保证。 1992年4月,国务院又批准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我国的义务教育制度更加具体,更加规范,也更趋于完善与成熟。 2.《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宗旨 第一,发展基础教育。
第二,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
5
第三,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三)《义务教育法》的基本内容与实施
《义务教育法》共十八条,对义务教育的指导思想、实施对象及年限、学制、管理体制、办学条件、各方应履行的责任与义务等方面作了具体的规定。 1.义务教育的指导思想
“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 2.义务教育的实施对象及年限
凡年满6周岁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均为适龄义务教育学生;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儿童的入学年龄可推迟到7周岁;我国义务教育的年限为9年。 3.义务教育的学制
“义务教育可以分为初等教育和初级中等教育两个阶段。”我国义务教育的学制年限通常有“六三学制”、“五四学制”、“九年一贯制”。 4.义务教育的管理体制
我国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下,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管理体制。 三、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
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普及性;基础性;强制性。
第二节 小学教育目的 一、小学教育目的的意义与依据 (一)教育目的的意义
教育目是人们对教育活动的一种设计。小学教育目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小学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产生怎样的结果。
狭义的小学教育目的是国家对在小学中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
小学教育目的是小学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它贯穿于小学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对小学教育活动具有指导意义,它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评价作用。 (二)制定小学教育目的的依据
6
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教育目的。 不同的社会政治制度有不同的教育目的。 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也使教育培养的人各具特色。 2.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制定小学教育目的,要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要注意小学生年龄发展的阶段特征,尊重他们的兴趣与需要;在考虑小学生身心发展特征的共性时,还要注意到所存在的发展的差异性。 3.人们的教育理想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确立了科学的人的发展观,指明了人的发展的必然规律,是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二、我国小学教育目的表述
(一)新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目的 1.建国以来我国教育目的的表述
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制定的有关教育方针及其规定的教育目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它们都确定了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指明了教育培养人才、学校办学的方向;第二,它们都确定了教育培养的人所应具有的素质,这就是使受教育者在品德、智力、体力等方面全面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2.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提出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小学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
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决定了全面发展教育的整体内容,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 三、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理论要点有:
7
(一)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二)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三)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1.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 2.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的根本所在。 3.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之所在。 第三章 教育与个人的发展 第一节 儿童身心发展概述 一、身心发展的概念
人的身心发展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生理的发展,包括身高体重的增加,骨骼构造的变化,神经组织的变化等。二是心理的发展,包括认知和意向两方面的发展,认知的发展指感知、记忆、思维等方面的发展;意向发展,指需要、兴趣、情感、意志等的发展。 二、身心发展的动因 (一)内发论
内发论者十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孟子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现代西方的内发论者进一步从人的机体需要和物质因素来说明内发论。 (二)外铄论
外铄论的基本观点是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我国古代的荀子,英国哲学家洛克,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都是外铄论的代表人物。外铄论者一般都注重教育的价值,关注的重点是人的学习 (三)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如先天遗传的素质、机体成熟的机制、个体的主观能动性等等)与外部环境(外在刺激的强度、社会发展的水平、个体的文化背景等等)在个体活动中产生作用的结果。 三、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一)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8
个体身心的发展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顺序,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的出现也具有一定的顺序。 (二)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
(三)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方面,首先是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第二个方面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
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 (四)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互补性反映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它首先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 互补性也存在于心理机能与生理机能之间。 (五)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第二节 影响身心发展的因素及作用
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概括起来有遗传素质、社会生活条件、教育及个体的实践活动。
一、遗传及其作用
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解剖生理上的特点,这些生理特点也叫遗传素质。遗传是个体发展的物质前提。它的作用表现在: 1.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
2.遗传素质的差异是造成个体间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 3.遗传素质的成熟制约身心发展的水平及阶段
4.遗传素质仅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前提,而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二、环境及作用
人是在一定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的发展。 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个方面。人接受环境的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
9
环境对人的作用表现在:
1.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变成现实
2,环境决定人的发展方向、水平、速度和个别差异 三、学校教育及信用
(一)学校教育为什么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对人的影响巨大而深远,原因是: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 2.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二)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发展上的独特功能 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作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4.学校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四、个体在社会实践中主观能动性的巨大作用
个体的实践活动是个体发展得以实现,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个体的实践活动体系中第一层次的活动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生理活动。第二层次是个体的心理活动,最基本的是认识活动。第三层次是社会实践活动,是人与环境之间最富有能动性的交换活动,是一种能量的交换,体现了人的主动选择。 教育需要非常重视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第三节 小学教育促进儿童发展的特殊任务
小学生大约处在六七岁到十一二岁这个年龄阶段。儿童进入小学后,必须以学习为主导,身心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一、童年期儿童发展的主要特征 (一)童年期儿童生理发展的主要特征
童年期是生理发展相对稳定与平衡的时期,身高、体重、肌肉的强度和耐力、肺活量的增长都相当均匀。
10
(二)童年期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 1.观察
教师应引导儿童从知觉事物表面特征发展到知觉事物的本质特征。 2.注意
小学生的有意注意不断发展,需要教师及时提示和提出要求。 3.记忆
小学生记忆的主要方式是形象记忆。要注意运用直观教学,使记忆系统化。 4.思维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阶段。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差。 5.情感
小学生的道德感是比较模糊的,理智感大多是和具体事物相联系的。 6.自我意识
小学低年级儿童独立评价自己的能力相对较差,中年级开始逐步学会把自己的行为和别人的行为加以比较来评价自己的行为。 (三)童年期儿童的学习特征
1.低年级儿童难以深刻理解学习的意义 2.学习动机是希望得到老师的称赞、父母的夸奖 3.学习兴趣与习惯
低年级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形式感兴趣,而对学习内容和结果的兴趣相对教弱。 4.对学习结果的重视随年龄而增 二、小学教育的特殊任务 (一)小学教育的总任务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根本任务就是打好基础,即要求学好语文、数学,打好读、写、算的基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使小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自己的手和脑,运用自己的智慧与体力,为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公民打下基础,为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打下基础。 (二)小学教育的具体任务
根据童年期儿童的生理发展水平,允许他们进行系统的学习,但不应过度疲劳和
11
过度紧张。
培养小学生有目的有顺序地进行观察,引导儿童从知觉事物表面特征发展到知觉事物的本质特征。
使小学生了解学习在人一生中的重大价值,培养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小学生初步的分辨是非的能力,逐步发展儿童对道德的理解能力,培养儿童初步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教育能力,培养儿童初步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教育能力。 第四章 学生与教师 第一节 学生
教育系统诸种要素中,学生和教师是其最基本的要素。 一、学生的本质属性
(一)学生是具有发展潜能和发展需要的人 1.学生是人
这里所指的人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含义: (1)学生是能动的主体 (2)学生是具有思想感情的个体 (3)学生具有独特的创造价值
2.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和发展的需要 (1)学生具有与成人不同的身心特点 (2)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 (3)学生是具有发展需要的人 (二)学生是教育的对象
学生的发展性与学生的不成熟性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正因为不成熟,才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学校和教师才大有可为。 学生学习的特殊性表现在: 1.学生以学习为主要任务 2.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
3.学生所参加的是一种规范化的学习 二、学生的社会地位
学生的社会地位属学生权利问题。
12
(一)学生社会地位的保障
1.少年儿童是权利的主体
少年儿童是独立的社会个体,有着独立的法律地位,他们不仅享有一般公民的绝大多数权利,并且受到社会特别的保护。 2.学生的身份和法律地位。 (1)学生的身份
我国中小学生身份的定位有三个层次:第一,中小学生是国家公民;第二,中小学生是国家和社会未成年的公民;第三,中小学生是接受教育的未成年公民。即中小学生是在国家法律认可的各级各类中等或初等学校或教育机构中接受教育的未成年公民。 (2)学生的法律地位
在教育领域中,中小学生享有未成年公民所享有的一切权利,如身心健康权、隐私权、受教育权等,并受到学校的特殊保护;作为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中小学生享有受教育的平等权、公正评价权、物质帮助权等。当然,学生负有接受教育和管理的义务。
(二)少年儿童的合法权利 1.学生的受教育权
学生的受教育权包括受完法定教育年限权、学习权和公正评价权。 2.学生的人身权
国家除了对未成年学生的人身权进行一般保护外,还对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隐私权、名誉权、荣誉权等进行特殊保护,并要求教师、学校、家庭、社会尽到特殊的保护责任。
为了保障学生的人身权,对于学校和教师,其职责是: 第一,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 第二,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
第三,学校和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共同做好校舍维护和防护工作。
第四,对侵害学生各项人身权的行为应积极予以劝阻、制止或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
13
(三)学生的义务 学生应尽的义务有: 一是遵守法律、法规。
二是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三是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四是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第二节 教师
一、教师职业的性质与特点 (一)教师职业的性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第一次从法律上确认了教师的社会地位的专业性。 1.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 2.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 (二)教师职业的特点 1.传道者角色 2.授业、解惑者角色 3.示范者角色 4.管理者角色 5.父母与朋友角色 6.研究者角色
二、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
我国《教师法》第十条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有本法所规定的学历或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当代教师质量的集中体现。 (一)教师的学科知识素养 (二)教师广泛的文化素养 (三)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
14
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包括: 1.敬业
敬业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第一要素。 2.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要具有时代特征的教育观、学生观、教育质量观。 3.掌握教育理论和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 (1)对所教知识进行加工处理的能力 (2)向学生传授知识、施加影响的能力 主要体现在: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 4.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三、教师的人格特征
教师的人格特征是指教师个性的品质特征,良好的个性品质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必要条件。
作为一名称职教师或优秀教师必须具备以下人格特征:
情绪稳定,性格开朗,兴趣广泛;坚定的意志和积极的进取精神;心胸开阔,兼容并包。
第三节 学生和教师的关系
师生关系是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 一、教学上的授受关系
(一)从教育内容的角度说,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 (二)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 (三)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二、人格上的平等关系
(一)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 (二)严格要求的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帮助的关系 三、社会道德上的相互促进关系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是知识上的、智力上的影响,更是思想上的、人格上的影响。教师对成长中的儿童和青少年有着巨大的又是潜移默化的影响。
15
第五章 课程 第一节 课程概述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基础,课程改革是当代教育改革的核心。 一、课程的一般概念 “课程”是指课业及其进程。
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一般指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
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学科课程标准)和教科书。 课程,作为构成教学活动的基本要素,同时体现教育为社会发展服务,教育与个体发展相适应的基本原理,是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蓝图,对保证学校教育功能的实现有其特殊的价值和意义。 二、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
社会、知识和儿童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具体的制约因素有: (一)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 (二)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三)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 (四)课程理论 三、课程类型
课程类型是指课程的组织方式或设计课程的种类。根据任务,可以把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根据课程的制定者,可以把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根据课程的组织方式,课程可分为:科目本位课程、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经验本位课程。 第二节 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的概念
课程设计是指课程结构的编制,既包括课程体系结构整体的编制,也包括具体课程的编制。前者主要解决依据培养目标设置哪些课程和如何设置这些课程的问题,涉及到基本的理论要求和不同形式的优化组合;后者主要解决课程标准问题,这实际上即指课程计划(或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16
二、课程计划
(一)课程计划的概念
课程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作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了学校应设置的学科、学科开设的顺序及课时分配,并对学期、学年、假期进行划分。
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制定的。 (二)课程计划的内容
课程计划的基本内容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教学科目的设置 2.学科顺序 3.课时分配
4.学年编制与学周安排 (三)课程计划编制的原则
一是保证实现教育目的与任务,体现课程结构的完整性。
二是依据科学的课程理论,处理好课程系统内部范畴的几个基本关系,体现基础性和多样性。
三是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精简课程,加强基础和有利于发展学生特长;知识体系相对完整,保证学科间的合理关系;统一性与灵活性、稳定与变革相结合。 (四)课程计划对学校和教师的指导意义
课程计划体现了国家对学校教育的统一要求,是学校组织教学工作、确定工作步调的依据,是指导教师进行教学和其他活动的依据。 三、教学大纲 (一)教学大纲的概念
教学大纲即学科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法的基本要求。教学大纲是课程计划的分学科展开。
(二)教学大纲对学校和教师的指导意义
第一,教学大纲是国家对各门学科的教学提出的统一要求和具体规格,是编写教
17
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四、教科书
教科书又称课本,它是根据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它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 教科书编写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
第一,按照不同学科的特点,在内容上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 第二,强调内容的基础性。
第三,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必须注意到基本教材对大多数学生和大多数学校的适用性。
第四,在教材的编排上,要做到知识的内在逻辑与教学法要求的统一。 第五,教科书的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第六,教科书的编排要兼顾同一年级各门学科内容之间的关系和同一学科各年级教材之间的衔接。 第三节 我国小学课程 一、小学阶段课程的性质
小学阶段的课程应体现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二、我国小学课程设计的原则
1.高度的科学性和高度的思想性的统一 2.要以实现教育目的和学校培养目的为最终目的 3.要适合小学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
4.贯彻幼儿、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衔接的原则 5.贯彻因地制宜的原则等等。 三、我国小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一)加强综合性,突出课程的整体教育功能 (二)加强实践性,突出学生自主性、探索性学习 (三)加强弹性,体现课程的适应性 第六章 教学(上) 第一节 教学的意义与任务 一、教学的概念
18
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 教学,是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 二、教学的意义
教学的意义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学是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 第二,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 第三,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 三、小学教学的任务
(一)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三)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四)培养小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基础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第二节 教学过程 一、教学过程的概念
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指导学生有目的地、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的过程。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定的认识活动,是实现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其主要观点为: (一)教学过程主要是一种认识过程 (二)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学生个体的认识的特殊性表现在: 1.认识的间接性 2.认识的交往性 3.认识的教育性 4.有领导的认识 二、教学过程的特点
(一)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 1.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
19
2.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二)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两者统一在同一教学活动中。 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
2.防止单纯抓知识教学或只重能力发展的片面性 (三)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相结合 1.学生思想的提高以知识为基础
2.学生思想的提高又推动他们积极地学习知识
3.在教学中要防止两种偏向,即单纯传授知识、忽视思想教育的偏向。脱离知识的传授而另搞一套思想教育的偏向。 (四)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
现代教学论强调教与学两者的辩证关系,表现在
1.承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承认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 3.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三、教学过程的结构
教学过程的结构指教学进程的基本阶段。教学过程没有一成不变的程式,且呈现多样综合的特点。
按照教师组织教学活动中所要求实现的不同认识任务,可以划分出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的不同阶段。 (一)引起学习动机 (二)领会知识
这是教学的中心环节。领会知识包括使学生感知和理解教材。 (三)巩固知识 (四)运用知识
(五)检查知识(包括技能与各种认识能力) 第七章 教学(下) 第一节 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原则
20
(一)教学原则概述 1.教学原则的概念
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过程规律而制定的对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和要求。
2.教学原则是对教学规律的反映 3.教学原则是人们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 (二)我国目前小学教学原则有 1.直观性原则
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 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2)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 (3)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2.启发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
(3)启发学生将知识创造性地用于实际 3.巩固性原则
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 贯彻巩固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 (2)重视组织各种复习
21
(3)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4.循序渐进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贯彻循序渐进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
(2)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 (3)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5.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
(2)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 (2)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3)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 (4)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二、教学方法 (一)教学方法概述 1.教学方法的概念
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2.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 一是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
22
二是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 三是学生特点。
四是教学时间、设备、条件。
五是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二)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我国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和练习法等。 第二节 教学组织形式 一、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在教学史上先后出现的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个别教学制、班级授课制、分组教学制、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 二、班级授课制是我国现行的教学组织形式 班级授课是我国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一)班级授课的优点
一是有严格的制度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和达到一定质量。 二是有利于大面积培养人才。 三是有利于系统知识的传授。 四是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二)班级授课的类型和结构
课的类型即课的分类。根据教学的任务来分有新授课、巩固课、技能课、检查课;根据一节课所完成的任务的数量可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根据使用的教学方法来分有讲授课、演示课、练习课、复习课等。
课的结构是指课的组成部分顺序和时间分配。综合课的结构一般包括:组织教学,复习过渡,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 三、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一)备课
备课的要求:(1)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①钻研教材。②了解学生。③设计教法。 (2)写好三种计划 ①学年教学进度计划。②单元计划。③课时计划,即教案。 (二)上课
23
1.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2.一堂好课的标准
要有明确的教学目的,正确的教学内容,恰当的教学方法,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和整洁的板书,有严密组织的教学过程。 第三节 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 一、学生学业评价的概念
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所谓学业评价,是指以国家的教育教学目标为依据,运用恰当的、有效的.工具和途径,系统地收集学生在各门学科教学和自学的影响下认知行为上的变化信息和证据,并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
学校通过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可以检查教学的完成情况,从检查中获得反馈信息,可以用来指导和调节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从而改善教学,提高质量。 二、学生学业评价的方法 (一)观察法 (二)测验法 1.测验的质量指标
主要有信度、效度、难度与区分度。
常用的测验有:论文式测验、客观性测验、问题情境测验和标准化测验。 (三)调查法 (四)自我评价法
三、学生学业评价的方式 (一)考查 (二)考试
(三)考查与考试的结果
一般都量化为分数显示出来,常用的记分法有百分制和等级制两种。 第八章 德育
第一节 小学德育的概述 一、什么是德育 (一)德育的概念
24
德育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德育泛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狭义的德育则专指学校德育,即教育者在特定的时、空内对青少年学生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所施加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影响。 德育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 (二)学校德育
学校德育是各个社会共有的教育活动,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具有历史性,阶级性。 学校德育同时还具有承接历史的继承性与超越地域的全球性特征。 (三)小学德育
小学德育是针对儿童的思想品德所进行的教育活动。
具有鲜明的特点,表现为:①小学德育的基础性;②小学德育的奠基性。 (四)小学德育的构成
我国小学德育主要由以下三部分构成: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 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又相互区别,政治、思想教育是目标,是方向,它完成的是儿童发展的定向性任务,而道德教育则是基础,是关键,它完成的是教人做“人”的思想与行为上的准备。 二、小学德育的意义
(一)小学德育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础和保障 (二)小学德育是儿童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
(三)小学德育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奠基工程和未来保证 第二节 小学德育的目标与内容 一、我国小学德育目标
小学德育目标是教育者依据教育目的,通过德育在儿童品德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和要求,亦即小学德育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 我国小学德育目标具体包括:
首先,培养儿童正确的政治方向,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意识。 其次,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和道德评价能力。 再次,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的能力。 二、小学德育的内容
25
小学德育内容是教育者依据小学德育目标所选择的、用以形成儿童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原理和道德规范的总和。 小学德育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爱国主义教育 (二)理想教育 (三)集体主义教育 (四)劳动教育
(五)人道主义与社会公德教育 第三节 小学德育过程
一、小学德育过程的概念及构成要素
小学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按小学德育目标对儿童在品德发展上所提出的要求,借助于相应的德育内容和方法,对儿童的政治意识、思想观点和道德品质等方面施加影响,并引导儿童进行自我教育,从而促进儿童品德发展的过程。从本质上说就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德育过程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 德育过程中的各要素,通过教育者施教传道和受教育者受教修养的活动而发生一定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并在这种矛盾运动中推动受教育者的品德发生预期变化。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二、小学德育过程的特点
(一)德育过程是一个促使儿童知、情、意、行互动发展的过程 (二)德育过程是一个促使儿童品德结构不断建构完善的过程 (三)德育过程是一个多种因素互动、反复且长期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四)德育过程是一个儿童自我教育能力逐步提高的过程 第四节 德育的原则、途径和方法 一、我国中小学德育的主要原则
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德育原则对制定德育大纲,确定德育内容,选择德育方法,运用德育组织形式等具有指导作用。
26
我国小学德育的主要原则有: (一)导向性原则
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基本要求是:
第一,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第二,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 第三,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 (二)疏导原则
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基本要求是:
第一,讲明道理,疏导思想。 第二,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第三,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三)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基本要求是:
第一,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
第二,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 第三,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督促学生切实做到。 (四)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 基本要求是:
第一,要统一学校内部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第二,要统一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
第三,对学生进行德育要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做好衔接工作,使对学生的教育
27
前后连贯一致。 (五)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基本要求是:
第一,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 第二,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第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 二、德育的途径
德育的途径是指德育的实施渠道或形式。我国小学德育的途径有多种,如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劳动,少先队活动,班主任工作等等。其中基本途径是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以上几条德育途径各有自己的特点与功能,互相联系,互相补充,构成了德育途径的整体,学校应全面利用各个德育途径的作用,使其科学地配合起来,以便发挥德育途径的最大的整体功能。 三、德育的方法
德育方法是为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它包括教育者的施教传道方式和受教育者的受教修养方式。 我国小学德育方法主要有: (一)说服法 (二)榜样法 (三)锻炼法 (四)陶冶法
(五)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 第九章 班主任工作 第一节 班主任工作概述 一、班主任的历史与作用 (一)班主任的历史
28
班主任是指全面负责一个教学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与生活等工作的教师。班主任产生于班级授课制。我国1862年在北京的京师同文馆首先采用这一形式。20世纪初,全国普遍采用班级授课制。 (二)班主任的作用
1.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 2.班主任是校长、教导主任的有力助手 3.班主任是各任课老师的协调者 4.班主任是学校、家庭、社会的沟通者 二、班主任的职责与任务
小学班主任的职责是对全班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的发展全面负责。 具体任务如下: (一)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二)教育学生努力学习
(三)指导学生课外、校外生活和活动 (四)管理班集体,指导少先队工作 (五)协调各任课教师的工作 第二节 小学班主任的主要工作 一、小学班主任的常规工作
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内容非常多,主要有八方面的工作:了解学生、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建立学生档案、个别教育、班会活动、协调各种教育影响、操行评定、写好工作计划与总结。 二、个别教育工作 (一)先进生工作
在一个班中那些思想好、学习好、纪律好、劳动好、身体好的学生一般被称作先进生。他们一般有如下心理特点:自尊好强,充满自信;强烈的荣誉感;较强的超群愿望与竞争意识。 先进生的教育,应做到 (1)严格要求,防止自满 (2)不断激励,弥补挫折
29
(3)消除嫉妒,公平竞争 (4)发挥优势,全班进步 (二)后进生工作 1.后进生的概念和特征
后进生通常指那些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成绩暂时落后、不太守纪律的学生。后进生是一个相对概念。 后进生一般具有如下心理特征: (1)不适度的自尊心 (2)学习动机不强 (3)意志力薄弱 2.后进生的教育
做好后进生工作,在班主任的个别教育工作中处于首要地位。 班主任应注意如下几点:
(1)关心爱护后进生,尊重他们的人格 (2)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 三、班会活动的组织 (一)班会及其特征和种类
班会,是以班级为单位,在班主任指导之下,一般由学生干部主持进行的全班性会务活动。班会有三个特点:集体性、自主性、针对性。 班会一般有三类:常规班会、生活会和主题班会。 (二)主题班会及其组织形式 1.主题班会的概念与形式
主题班会是班主任依据教育目标,指导学生围绕一定主题,由学生自己主持、组织进行的班会活动。主题班会是班级活动的主要形式。 形式有: (1)主题报告会 (2)主题汇报会 (3)主题讨论会
(4)科技小制作成果展评会
30
(5)主题竞赛 (6)主题晚会 2.主题班会的组织
组织主题班会一般要经过确定主题、精心准备、具体实施、效果深化等几个阶段: 3.组织班会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主题不能过杂 (2)要有的放矢
(3)班主任要做好“导演”而不是“演员” 四、班集体的培养 (一)班集体的教育价值
1.班集体必须具备以下四个基本特征: (1)明确的共同目标 (2)一定的组织结构 (3)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
(4)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2.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在学校教育中,良好的班集体对学生健康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 (3)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二)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
任何一个班集体的形成,都会经历组建、形成、发展的过程,这样一个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教育培养与类化的过程。 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31
第十章 课外活动 第一节 课外活动概述 一、课外活动的含义与特点
在现代学校教育工作中,课外活动是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全面发展和发展个性特长教育的一条十分重要的途径。 (一)课外活动的含义与特点 1.课外活动的含义
课外活动是指学校在课堂教学任务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是学生课余生活的良好形式。 2.课外活动的特点
(1)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自愿选择性 (2)课外活动内容和形式的灵活多样性 (3)学生在课外活动组织上的自主性 二、课外活动的任务与作用
课外活动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课外活动有其自身特点,有独特的教育作用。
(一)充实学生的生活,扩大学生活动领域,密切学生与社会的联系 (二)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特长 (三)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探索意识和创造才能 第二节 课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确定小学课外活动内容和形式的主要依据是学生的兴趣、爱好,因此小学课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是多样的。 一、课外活动的内容
课外活动范围广泛,形式多样,按其性质可分为六类。 (一)科技活动 (二)学科活动 (三)文学艺术活动 (四)体育活动 (五)社会活动
32
(六)传统的节假日活动 二、课外活动的形式
学校的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按活动的人数和规模可分为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三类。 (一)群众性活动
群众性课外活动是组织多数或全体学生参加的一种带有普及性质的活动。 它包括: 1.报告和讲座 2.各种集会 3.各种比赛
4.参观、访问、调查、旅行 5.社会公益活动 (二)小组活动
小组活动是学校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主要包括: 1.学科小组 2.技术小组 3.艺术小组 4.体育小组 (三)个人活动
个人活动是学生在课外进行单独活动的形式。它往往与小组或群众性活动相结合,由小组或班级分配任务,根据个人的兴趣、才能,个别单独地进行。 个人活动是课外活动的基础,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特点,课外活动不可忽视的重要形式和方法。
课外活动的形式和方法,根据时间长短,可分为:长期性活动,短期性活动,临时性活动;根据活动场地,可分为室内活动,室外活动,校外活动;根据活动机能分,可分为接受性活动,创造性活动,训练性活动。 第三节 课外活动的指导 一、开展好课外活动的基本要求 (一)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33
(二)活动要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精神 二、课外活动的组织对教师的要求
第一,教师至少要在某一方面具有特长和兴趣爱好
第二,教师要对自己指导的活动领域有足够的、超出于学生的了解 第三,教师要调整与学生的关系。
第四,课外活动要求教师有比课堂教学更强的组织能力。
第五,教师还需注意收集有关资料和认真记录、总结自己所指导的课外活动,不断提高活动质量。 完
3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