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多位数乘一位数》教案范文一 教学目的:
1、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通过观察能熟练应用乘法口算。
2、能应用数学方法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结合亚运浪潮激趣导入:
刚过去的广州亚运会,一定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了吧!(师生交流) 除了国球外,本届出现的具有中国特色和初涉赛场的比赛项目就最引人注目了。
老师今天就为大家带来了其中三个项目。(课件出示:乒乓球、马术、赛龙舟)
二、教授新课:
1、结合学生兴趣,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让学生自主发掘问题。 师:在这三个项目中,有你喜欢的吗?(教师统计人数并板书) (课件出示:上面项目的门票价格)
师:下面请同学们结合票价和各项目喜好的人数来编一道跟乘法有关的数学问题。(指问,板书列式)
让学生尝试计算,教师结合反馈情况再引出课题: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
让学生认识到以前的加法计算跟今天学习的乘法口算的内在联系。给学
生空间去思考,去探索。 三、巩固练习。
创设亚运主题“祥和如意乐园”情景,调动学生积极参与。 1、“铺桥过河”即课本 71页第一题,点名口述,其余学生评价; 2、“射击比赛”利用课件呈现题目,学生两两竞赛口算乘法; 3、“火车对开”男女生对抗赛,比谁先正确口算出车厢上的题目; 4、“智慧商场”凭口算乘法自由挑选各自心仪的商品。 四、拓展延伸。
创设“喜羊羊与灰太狼的争论”让学生来当裁判“评理”。 使学生从探讨中弄懂“20×4=40×2”的算理。 小学三年级数学《多位数乘一位数》教案范文二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86至87页的例题,试一试,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之后学生接触的新知识,为后面学习打下基础。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能力,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培养学生学会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探索新知。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三位数(末尾有0的)乘一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4、激励学生评价与反思,体验解决困惑成功喜悦。
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末尾有0的)乘一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 知识铺垫 1、口算。
30×2= 10×6= 300×2= 40×6= 3000×2= 500×6=
小结: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题,可以用多位数中0前面的数乘一位
数,再看多位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后面添几个0。 2、用竖式计算。 227×5= 603×4=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为学生在例题的学习中,能灵活地运用迁移的方法,笔算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二、 新课教学
1、 导入新课 :谈谈读书有什么好处? 2、 教学例7
1)出示插图题目,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怎样列乘法算式计算? 3)估算一下结果
4)用竖式计算,自己试一试 5)学生板演,对比优化方法。
《设计意图:谈读书的好处既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又很好的过度到例题的教学。然后让学生找出条件、问题尝试解决问题,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与课堂的开放性》 三、 巩固练习
1、课本87页的第1题。(要求用竖式计算) 2、补充练习:算一算
1200×6= 2600×5= 1300×9= 3200×4= 3、课本87页的第2题。 4、课本87页的第3题。
《设计意图:分层练习,分散难点。通过不同的练习,强化学生对《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算理的掌握。书中的练习缺少了整百数乘一位数的练习,所以就补充了练习2》
四、课堂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设计意图:回顾板书,说说体会与收获,加深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五、作业布置5、课本86页的“做一做”
板书设计:
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一位数的书写位置:这个一位数应该与多位数0前面的那个数字对齐; 积末尾0的个数:多位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得末尾添上几个 小学三年级数学《多位数乘一位数》教案范文三 教学内容:
第68-69页例1、例2,练一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一位数乘二、三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的算理,初步掌握笔算乘法的算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认真书写,仔细检查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笔算乘法的算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一位数乘二、三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的算理。 教学材料: 投影片,口算卡片。 一、谈话引入 1、口算:
13×3=答案 20×4=答案 50×6=答案 300×2=答案 210×4=答案 160×1=答案
2、32×3读作( ),3×32读作( )。 3、20×4这道算式表示( )。
4、9乘6可写成( )×( ),还可写成( )×( )。 5、计算(指名板演) 6 × 7 ------------ 42
3 × 5 ------------ 15
今天我们开始学习乘数是一位数的“笔算乘法”,这节课先学习“一位数乘两、三位数(不进位的)”。(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授
1、出示例1,计算31×2。
问:31×2表示什么意思?(学生回答后)。 (1)学生口算31×2=?你是怎样算的?
(2)教师说明:先概括口算方法,再指出,计算31×2除了口算,还可以笔算。
(3)讲解算法:列出竖式,告诉学生写乘法竖式时,先写被乘数,再写乘数,写乘数时应注意将乘数的个位与被乘数的个位对齐。然后边讲解,边板书笔算方法。 31 × 2 ------------ 62
A、将被乘数十位上的“3”遮住,便成了□ 1,1乘以2得2,表示2个一,写有积的个位上,即与2对齐的横线下。 □1 × 2 ------------ 2
B、露出遮住的“3”,引导学生想:用2乘被乘数十位上的“3”表示什么意思?得多少?(6乘以10,表示6个10是60即是60。)板书: 31 × 2
------------ 62
--------用虚线写0
C、把个位、十位乘得的积合起来,得62。 2、教学例2,计算231×2。
(1)请同桌互相说一说,这道题列竖式应该怎么算?
(2)请同学们试着在练习本上列竖式计算,边写边说计算过程。并请2个学生上台板演。
(3)1个学生说计算过程。 231 × 2 ------------ 462
4、小结:象今天学习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你们应该怎么计算? 三、巩固练习
1、列竖式计算,同桌互相说一说计算方法。 2、填空。请同学们根据因数,填出积。 3、文字题。学生自己读题,列式解答。 4、应用题。
(1)学生读题,找出条件和问题。 (2)列式解答。 5、聪明题:□里填几? 四、总结
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知识?你觉得应该注意什么? 小学三年级数学《多位数乘一位数》教案范文四 第一课时 口算乘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p68中的主题图。
教学目标:使学生加深对乘法含义的理解,让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有乘法。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能熟练用乘法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6×4 8×5 9×7 7×5 6×8 9×7
二、结合生活情况使学生加深体会乘法的含义。 1、教学p68的主题图。
(1)、让学生独立观察教科书p68中情境图。 思考:①、这幅画面是什么地方? ②、你发现了画面中有什么游戏项目。
(2)、在小组中互相说说自己观察到了什么内容。 (3)、各小组代表汇报。
(4)、教师板书学生汇报的数据。
(5)、师:根据你们提供的信息(条件),你能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吗?大家在小组里议一议。
2、感知生活中有乘法。 (1)、学生汇报。(略)
(2)、师:这些活动,你们在哪亲身体验过呢? 3、体会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师:除以上这些数学问题,你们谁还能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并使用乘法计算?
学生通过思考,自由回答。 三、练一练
⊙ ⊙ ⊙ ⊙ ⊙ ⊙ ⊙ ⊙ ⊙ ⊙ ⊙ ⊙ ⊙ ⊙ ⊙
⊿⊿⊿⊿ ⊿⊿⊿⊿ ⊿⊿⊿⊿ ⊿⊿⊿⊿ ¤¤¤¤¤¤¤¤¤ ¤¤¤¤¤¤¤¤¤ 以上练习学生独立完成。 四、全课小结。(略)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整百、整千数的口算乘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p68--69,练习十五1、2、3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会进行相应的口算。
2、使学生知道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的简便算法。 教学难点:理解一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① 6个十是多少? ② 8个百是多少? ② 40是几个十? 10个十是多少? 10个百十多少? 1200是几个十? 12个10是多少? 12个百是多少? 800是几个百? 二、探究新知。
1、示情境图,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 2、出示例1,进行教学。 ⑴、出示情境图1。
坐旋转木马每人2元,9人要多少钱?10人要多少钱? 师:有谁想解决这个问题?你是怎样解决的? ①、学生独立思考。 ②、自由汇报。
生1:9个2的和是18,再加上一个2是20。 生2:10个2相加是20。
生3:也可以把2×10看成2个10。 。。。。。。
③、教师肯定,鼓励说得好的学生,然后板书。 2×9﹦18(元) 2×10﹦20(元)
答:9人要18元。10人要20元。 ⑵、出示情境图2。
坐碰碰车每人3元,20人要多少钱?
①师:这个问题,小精灵问同学们会做吗?,你是怎样想的?同桌互相讨论并计算。
②学生汇报,上台板演,学生评议。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p69“做一做”先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同桌订正答案。通过订正答案的过程,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有什么发现? 2、完成练习十五中的第一题口算,学生独立完成。 3、练习十五的第2、3题,分小组讨论完成,汇报。 四、课堂小结。
1、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2、这节课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乘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0页例2,练习十五第4,5,6题。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体验估算的过程,初步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培养学生 的估算意识。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1、、用多媒体幻灯片逐一出示各种图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用乘法计算问题。
内容:邮局邮票出售处,有的邮票一枚80分,有的邮票一枚60 分。 百货商店鞋柜,一双旅游鞋78元,一双皮鞋164元。
电影院售票处:日场一张电影票15元,夜场一张电影票20元。 小袋鼠蹦跳一次约2米,小袋鼠蹦跳33次。
文具商店柜台,每合 图钉120个,每包日记本25本。 2、出示教科书第70页例2主题图:
三年纪一班29个同学去参观航天航空展览,门票每张8元。 请学生提出问题,老师在学生提出问题的基础上,补充提出如果老师这
时只带250元钱去够吗? 二、尝试解决。
1、教师先请学生猜一猜带250元够不够?再请学生思考怎么知道我们猜得对不对呢?看看小精灵是怎么说的?
2、怎么才能知道8×29大约是多少呢?能不能用我们前面学过的计算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3、启发学生想出前面我们已经学过整十乘一位数的乘法口算。我们可以把29看成最接近的整十数来估算。
4、因为8×30﹦240,所以8×29的积比较接近240。我们可以列成8×29≈240。再由小精灵介绍约等号。 可见带250元够买门票。 三、拓展引伸
估计下列几道乘法算式的积大约是多少? 32×6 49×5 218×4 581×2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说明各应看成几百或几十。说明因数是三位数时,只要看成最接近的整百数既可。 四、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第70页“做一做“中的4道题。先由学生独立计算,然后集体订正答案。结合订正答案的过程让学生说一说估算的过程。 2、教科书第4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3、同上课开始时呈现的几个问题情境和学生们提出的问题,让学生估算结果,找出答案。
4、请学生举出几个日常生活中的例子。 五、全课小结
1、这节课开头我们碰到了什么问题。是怎么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的? 2、上这节课,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练习课
教学内容:练习十五中的第7、8、9、10、11、12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训练,体会到乘法在生活中,能初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观察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引入(略) 二、解决问题。
1、出示教科书p73第8题,先由学生独立口算然后同桌互相检查订正答。
2、出示教科书第73页第9题。 ①先由一名学生读题。
②师:这道题你是怎样想的?你会列算式吗?然后学生独立完成。 3、教科书p73第11题为开放题,学生能写多少算多少写对既可。 4、出示教科书p73第7、10题
①分小组讨论,由组长将讨论结果记下。 ②小组汇报,说说是怎样想的? ③小组派代表上台板演。学生评议。
5、出示教科书p73第12题,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互相检查并说一说。 三、课堂小结
1、今天的训练,你还有什么想说的? 2、教师小结学生的学习情况。
《多位数乘一位数》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范文 【以下为精品推荐,可删改!】
【推荐一:《《简单的时间计算》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范文》】 小学三年级数学《简单的时间计算》教案范文一 教学目标:
1、利用已学的24时记时法和生活中对经过时间的感受,探索简单的时间计算方法。
2、在运用不同方法计算时间的过程中,体会简单的时间计算在生活中的应用,建立时间观 念,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3、进一步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和多渠收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计算经过时间的思路与方法。 教学难点:
计算从几时几十分到几时几十分经过了多少分钟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谈话:小朋友你们喜欢过星期天吗?老师相信我们的星期天都过得很快乐!明明也有一个愉快的星期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明明的一天,好吗? 2、小黑板出示明明星期天的时间安排。 7:10-7:30 起床、刷牙、洗脸; 7:40-8:20 早锻炼; 8:30-9:00 吃早饭; 9:00-11:00 看书、做作业 „„
3、看了刚才明明星期天的时间安排,你知道了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你还想知道什么?
二、自主探究,寻找方法
1、谈话:小明在星期天做了不少的事,那你知道小明做每件事情用了多少时间吗?每个小组从中选出2件事情计算一下各用了多少时间。 (1)分组学习。 (2) 集体交流。
2、根据学生的提问顺序学习时间的计算。 从整时到整时经过时间的计算。
(1)学生尝试练习9:00-11:00明明看书、做作业所用的时间。 (2)交流计算方法:11时-9时=2小时。 3、经过时间是几十分钟的时间计算。
(1)明明从7:40到8:20进行早锻炼用了多少时间呢? 出示线段图。 师:7:00-8:00、8:00-9:00中间各分6格,每格表示10分钟,两
个线段下边的箭头分别指早锻炼开始的时间和结束的时间,线段图涂色部分表示早锻炼的时间。
谈话:从图上看一看,从7时40分到8时经过了多少分钟?(20分)从8时到8时20分又经过了多少时间?所以一共经过了多少分钟。(20+20=40分)小朋友们,如果你每天都坚持锻炼几十分钟,那你的身体一定会棒棒的。
(2)你还能用别的方法计算出明明早锻炼的时间吗?(7:40-8:40用了一个小时,去掉多算的20分,就是40分。或者7:20-8:20用了1个小时,去掉多算的20分,就是40分。)
(3)练习: 找出明明的一天中做哪些事情也用了几十分钟?
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出明明做这几件事情用了几十分钟吗?你是怎么算的?
三、综合练习,巩固深化
1、想想做做1:图书室的借书时间。 你知道图书室每天的借书时间有多长吗? 学生计算。
(1)学生尝试练习,交流计算方法。 (2)教师板书。 2、想想做做2。 (1)学生独立完成。 (2)全班交流。 3、想想做做3。
学生独立练习,全班交流。 4、想想做做4。 (1)学生独立完成。
(2)全班交流(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算的) 5、想想做做5。 (1)同桌交流。 (2)集体交流。
(3)小结归纳时间计算的一般方法。 四、知识延伸,课外实践
1、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本领?
2、看来我们已经了解了许多有关时间的知识,学会了简单的时间计算方法,体会到了时间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你还想知道有关时间的其他知识吗? 让学生阅读书上第55页“你知道吗”的内容。
师:那你知道其他有关时间的知识吗?(学生提问)
其实这些有关时间的知识很多很多,小朋友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从课外书、电视上和网络中去搜集更多这方面的知识。 3、布置作业。
(1)收集有关时间的知识。
(2)用24时记时法为自己设计一天的作息时间表。
4、出示本课上课时间和下课时间,请学生用最快的速度计算出这节课的时间。
小学三年级数学《简单的时间计算》教案范文二 教学目标:
1、知道时间可以分钟面时间、经过时间两个方面,从而正确把握有关时间计算的概念。
2、正确计算一天之内的经过时间,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 认识两种时间概念:
1、我们学习了两种记时法,老师这儿有一句关于时间的话,来看一下:妈妈上午8时,上班一天工作8小时。(板书:8时、8小时 )
(1)读一读,问:它们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的?请你分别说说自己的想法。
(2)教师要在学生说的基础上加以规范:
8时:它表示上午的一个时刻,那时我们正在上课,它还可以写成8:00;
8小时:它指的是一段时间。 出示钟面(画一画)……
指出:8时,是表示的某一时刻,用“时”来说,它是一个钟面时间。
(板书:钟面时间—时 )
而8小时,是从8:00开始数8个小时,到下午4时下班,这一段时间里经过了8个小时,它不是一个具体的时刻。) (板书:经过时间—小时) (3)指板书说:时,一般是指钟面上的几时,它表示的是钟面时间;小时,它一般表示的是从某一个时间开始到另一个时间结束,它是一个经过时间。 (用点●和箭头 在钟面旁加以区分)
2、判断,仔细听老师说的话,想:这是钟面时间还是经过时间? 老师晚上10时睡觉;老师晚上睡10小时。
3、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要通过一些钟面时间来简单地算经过时间。 二、教学经过时间的计算
1、出示:老师今天早上7:00上班,一直到中午11时下班,上午要上班几小时?
(1)出示题目:这里的早上7:00、中午11时是什么时间?问题求上午要上班几小时是什么时间? (2)学生计算。
(3)交流:用什么方法比较好? (实物投影反馈) 板书:11-7=4(小时) 11:00-7:00=4(小时)
讨论:4的单位是时?还是小时?可以写成4:00吗, 为什么? (4)结:像这样简单的计算,我们可以直接用后面的几时减前面的几时。 2、王师傅上午7:30上班,中午11:00吃饭,他上午工作了多少时间? (1)独立思考
(2)全班交流,说说怎样计算:要求的是什么时间?(经过时间)还能用后面的时间减去前面的时间吗?你是怎么减的?
教师借助0—24小时图帮助学生理解、体会不同方法。 7:30——10:30 3小时,再加30分钟,是3小时30分 7:30——11:30 4小时,再减30分,是3小时30分
教师重点介绍横式书写方法,先减分再减时,分不够减想时借1作60。
11:00(10:60)-7:30=3小时30分
3、练一练:同学们下午1:00开始上课,下午4 :25放学,同学们下午在校有多长时间? 三、综合练习 1、想想做做第2题
示图,补充银行营业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1)计算每个商场的营业时间 说说所标内容是什么意思?尝试练习
(2)交流:说说你是怎样计算每个商场的营业时间的? (3)比较得出结果
师结:用普通记时法表示时,若两个时间都在上午或下午,就可以直接用后面的时间减去前面的时间,若两个时间,一个在上午,一个在下午,就要把下午的时间先化成24时记时法,再用后面的时间减去前面的时间。 四、总结
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要求经过时间只要怎样计算?该注意什么?(单位;下午时间转化成24时记时法;退1作60来计算) 小学三年级数学《简单的时间计算》教案范文三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自主探究计算经过时间的算法,能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进行有关计算。
2、进一步感知和体验时间,逐步建立时间观念。进一步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进一步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计算经过时间的思路与方法。
教学难点:计算从几时几十分到几时几十分经过了多少时间的问题。 教学对策:以口答为主,让学生充分的讨论,在讨论的基础上,借助直观的线段图或钟面帮助理解,相互启发,体会用多种方法灵活计算时间。 教学准备:节目预报表。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24时记时法:
出示节目预报: 节目预报
上午8时50分 金色的童年 上午9时30分 儿童英语 …… …… 下午2时 六一剧场 下午4时 美术星空 下午4时40分 七巧板 …… ……
晚上6时30分 大风车 晚上7时 新闻联播 …… ……
你能用24时记时法播报节目吗? 同桌两人练习。 出示节目预报表。 二、新授:
1、这是小红暑假一天生活中的部分时间安排记录表,从中你知道了些什么?
出示:6:30 起床 7:00——7:30 吃早饭 7:30——8:00 做家务 8:00——9:00 做作业
9:00——11:00 到新华书店购书 11:00——11:20 吃中饭 11:20——11:40 饭后休息 11:40——12:40 午睡
12:40——13:00 在家休息片刻 13:00——14:30 游泳馆游泳 14:30——15:20 看电视
┈┈
2、 小红的生活活动有些是从整时开始整时结束,有些是从几时几分开始到几时几分结束,你能将上面的活动时间按这样的情况分分类吗? (引导学生将活动时间分成三类: 1)整时 —— 整时
2)几时几分 —— 几时几分(几分是一样的) 3)几时几分 —— 几时几分(几分是不一样的)
3、你能算出小红什么活动所用的时间?你是怎样计算的?同桌或小组讨论。
4、小结交流计算方法。
整时的比较容易理解,只要用后面的时刻减前面的时刻,16-14=2 几时几分到几时几分(几分一样的,学生比较容易理解)
几时几分到几时几分(几分不一样的,学生不太容易理解)计算可借助钟面图或借助线段图。
有两种思路:例14:30——15:20 看电视
(1)先算从14时30分到15时是30分,再算从15时到15时20分是20分,一共播放了50分钟。
(2)先算从14时30分到15时30分是1小时,15时30分与15时20分比,超过了10分,所以一共播放了60分-10分=50分。 三、练习: 1、节目预报表
(1)回到复习的节目预报表(24时记时法)
你能说说你最喜欢看的节目从什么时候开始到什么时候结束,播放了多少时间?
交流汇总。
2、书上53页想想做做第1题 读题,理解题意。 独立思考。交流怎样想的。 有两种思路:
(1)分别算出上午和下午各有多长时间,再加起来。12:00到13:30是1小时30分,15:40到17:00是1小时20分,合起来是2小时50分。 (2)先算12:00到17:00是5小时,再从5上时中减去不借书的一段时间13:30到15:40是2小时10分,所以是2小时50分。 四、小结:(略)
板书设计: 有关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 16-14 = 2 口答:播放了2小时。
想:从14时30分到15时是30分,再过20分是15时20分一共播放了50分。
《简单的时间计算》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范文
【推荐二:《小学三年级数学《四边形》优选教案模板范文》】 小学三年级数学《四边形》优选教案模板一 学生分析:
在一、二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初步认识了这些几何图形,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学生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本节课将和老师共同参与一系列活动,认识四边形,掌握一定基础的学习技能,形成合作意识,并具有一定的观察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思维活跃,应充分给他们动手和表达的空间和时间。 设计理念:
1.在实际情景中丰富学生对四边形的认识。(来源于生活) 2.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通过学生自己的活动来体现)
3.培养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4.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用于生活中)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34~36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直观感知四边形,能区分和辨认四边形。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知道它们的角都是直角。
2.通过围一围、涂一涂、剪一剪、说一说、找一找等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概括抽象的能力。
3.通过情境图和生活中的事物,使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四边形无处不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将数学知识用于生活中。 教学重点:
能直观感知四边形,能区分和辨认四边形。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不规则形状纸若干,剪刀,三角板,直尺,钉子板,水彩笔,学具袋(各种形状的学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多媒体课件播放同学们放学时的情景(主题图)。
师:这是我们熟悉的场景,你都发现了什么?(小组讨论)小组反馈,汇报结果。(学生说的同时,课件闪出各种图形) 师:你能将这些图形进行分类吗?
各组拿出准备好的学具袋(各种形状的学具),分一分,看哪组分得合理。(小组合作,分一分)
(注:教师参与小组合作,了解情况)
小组反馈,汇报结果。(课件同步显示分类情况) 二、讨论、抽象出四边形的概念
1.课件隐去其他图形(三角形,圆形),抽象出四边形。
问:这些图形是一类的,叫什么名字呢?(四边形)(板书课题)为什么叫四边形?它们有什么特征?(小组讨论)
反馈:有四条直直的边,有四个角的图形就是四边形。(课件在图形下闪现相应文字) 2.引申。
师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再出示两个不规则四边形。 师:它们都叫四边形,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呢?
师:用三角板和直尺比一比它们的角,量一量它们的边,你们能发现什么?
小组汇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角都是直角,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它们是特殊的四边形。
三、动手实践,寻找四边形(活动中配以音乐) 1.围一围。
活动内容:请学生在钉子板上围出自己想象的四边形,教师参与活动。 反馈展示。(有长方形、正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以及不规则四边形) (注:不同的四边形各展示一个,让学生全面感知四边形。) 2.涂一涂(教材35页例1)。
活动内容:(课件)把你认为是四边形的图形涂上你喜欢的颜色。 反馈展示,适当评价。 3.剪一剪。
活动内容:拿出准备好的纸、剪刀,每个学生剪出自己喜欢的四边形。(1分钟,看谁剪得又快又好又多)
反馈展示,教师评价。(边要求直直的) 4.说一说。
活动内容;现实生活中,在哪儿见过四边形? 5.找一找。
活动内容:在我们的教室,你能找到四边形吗?(允许下位寻找) 四、生活中的四边形
师小结:同学们活动得开心吗?你们和四边形成为好朋友了吗?(配以主题图放学场景),今天放学后,请你们在回家的路上和家中,找出我们的好朋友──四边形,并请爸爸、妈妈一起认识它,好吗? 小学三年级数学《四边形》优选教案模板二 一、联系生活,激发兴趣。
通过谈话,引入校园场景图,让学生从中找一找图形。 师:小朋友们,你们都认识了哪些图形? 生:我认识长方形
生:我认识正方形 ……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幅图, 从这幅图中你都发现了哪些图形?把你发现的图形和同桌说一说 生:汇报。
师:你们观察的真仔细!在这所不大的校园里,同学们就发现了这么多的图形,看来图形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这些图形中的一种——四边形 板书: 四边形
二、创设情境,体验新知
师:你想象中的四边形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生:(充分发表意见)
师:同学们都认为四边形应该有四条边和四个角。四边形到底 是什么样的图形呢?看,这幅图中有这么多的图形,请你挑出你认为是四边形的图形,并作上记号。(出示例1图) 生:独立完成
师:谁想把你找到的四边形和大家说一说?
生:上台来利用课件把所选出四边形放到四边形的家,别的同学若有不同的观点,可以立刻陈述,最后达成共识。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在这么多的图形中能准确无误的找出四边形,老师很佩服你们。
现在请同学们观察我们找到的四边形,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四边形都有四条直的边 生:我发现四边形都有四个角
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演示课件,并板书特征。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像这样有四条边和四个角的图形(本文来自http://,转载请保留此标记。)就是四边形。
师: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哪些物体表面的形状是四边形的? 生:(纷纷发言)
师:同学们能找出这么多表面形状是四边形的物体,看来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只要留心观察就会发现很多数学问题。 三、操作探究,互动交流 1、给四边形分类:
师:请同学们继续观察这组图形。看看它们各自都有什么特点然后和小组的同学合作根据这些图形的特点试着把这些图形分分类,边分边想一想你们是根据什么来分的。 2、 生汇报
师:哪组同学想想把你们的想法和大家说一说。 生:展示本组的分法
师:同学们很善于思考,根据这些四边形的特点想出了不同的分类方法,你们很了不起。
现在请同学们观察这两个四边形(长方形 正方形),你发现什么了?也可以借助三角板量一量。 生动手操作然后汇报
师: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通过动手测量有这么多的发现。这两个四边形的特点是其他四边形所不具备的,所以说他们是特殊的四边形。 3、剪一剪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老师看到你们个个都很出色,我们已经知道了四边形的特征,现在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剪一剪图形 生:想
师:1、每个同学剪一个四边形
2、剪两个大小相同的长方形,然后拼一拼,看看能拼出什么图形。 3、用七巧板拼出自己喜欢的图案。 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生生进行评价。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得开心吗?让你最开心的事是什么? 小学三年级数学《四边形》优选教案模板三
教学内容:本册教材第34—36页上的例1、例2,完成“做一做”中的
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认识四边形,了解四边形的特点,并能根据四边形的特点对四边形进行分类。
2、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精神。
3、通过主题图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热爱运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找出四边形的特点。 教学难点
根据四边形的特点对四边形进行分类。 教学过程 一、主题图引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吗?你喜欢什么运动?(对学生进行热爱运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思想教育。)
2、这是什么地方?你看到了什么?(给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同桌说或小组说。)
3、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许多图形。 学生汇报、交流。 4、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四边形”的知识。——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 、教学例1。(认识四边形)
(1)下面的图形中,你认为是四边形的就把它剪下来。(印发,每人一份) 学生剪完后汇报,并说说理由。 (2)小组讨论。
你发现四边形有什么特点? 学生汇报,教师根据回答板书:
四条直的边 四边形有四个角
(3)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表面是四边形的。 2、教学例2。(给四边形分类)
(1)把你剪下的四边形进行分类。(学生独立操作) (2)还有不同的分法吗?(小组交流) 学生汇报,并说理由 三、巩固应用。
教材第36页的“做一做”中的第1、2题。 四、全课小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知识?(学生汇报)
2、今天我们学习了四边形,掌握了四边形的特点;还能根据四边形的边和角的特点给四边形分出不同的类型。
小学三年级数学《四边形》优选教案模板范文
【推荐三:《《参观科技馆》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范文》】 小学三年级数学《参观科技馆》优质教案范例一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经理多种算法交流的过程,并能正确地计算。
2. 能力目标:能用乘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 情感目标: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
能计算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教学难点:
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教具准备:
挂图、幻灯、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暑假里,有三个小朋友,来到了美丽的大海边。
出示挂图:同学门自己观察这幅图把你看到的说给同桌听一听。 二、探索新知
1. 描述情境图,并根据图提出问题。 2. 小组交流各自的问题,并试着解决问题。 3. 引出:买3个游泳圈需要多少钱? 列式计算,小组交流。
引导学生根据问题独立列出乘法算式:12 × 3 = 全班交流算法。
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学生们可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 三、解决问题 买3个球需要多少钱?
每个学生先独立列出乘法算是,尝试解决,再交流、汇报。 引导学生说一说怎样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 四、拓展应用
13×3 70×5 24×2 15×3 31×3 34×2 24×4 13×5 五、总结
你觉得这节课学得怎样?
小学三年级数学《参观科技馆》优质教案范例二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1.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理解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算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进行口算训练) 12÷3=8÷4=6÷2=36÷6= 18÷9=45÷5=49÷7=56÷8= 2.口答
(1)90里有几个十?800里有几个百?60里有几个十?600里有几个百? (2)300里有几个十?420里有几个十?540里有几个十?500里有几个十? (二)情境引入
同学们,星期六淘气班将要到科技馆参观昆虫展。他们班一共有60人,想坐2辆车去科技馆,平均每辆车坐多少人?可以怎样列式,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学生列式:60÷2并说明自己的想法。(板书:60÷2=) 请学生说说60÷2的含义。 (三)探究算法
1.60÷2应该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自己先想一想,然后和小组同学说说你的想法。
2.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 3.全班交流算法:
①因为2×30=60,所以60÷2=30(想乘法做除法)
②因为60里有6个十,把6个十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3个十,即30,所以60÷2=30
4.将答案写在书上,把答语补充完整。 5.拓展训练:
⑴如果我们60人,找3辆小汽车去科技馆,平均每辆小汽车坐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怎样计算呢?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60÷3=20(人)
(2)我们班和一班合起来共120人,如果坐2辆大轿车,平均每辆车坐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怎样计算呢?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20÷2=60(人)
6.完成试一试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组织学生比较上下算式,说说两个算式之间的联系。
7.完成试一试第2题。 ⑴先让学生独立计算。 ⑵组织全班交流
①抽几个整百数、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题,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算的。 ②让学生比较每一组算式,用自己的话说说发现了什么?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你学到了什么?
(五)巩固练习 1.“练一练”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交流后抽几题让学生说一说口算方法。 2.“练一练”第2题
先让学生结合本题情境图说说题目的意思,再让学生列出算式计算。最后,引导学生观察表格说说发现了什么? 3.“练一练”第3题
先让学生依题意独立解答,然后进行全班交流。 4.“练一练”第4题
先准备好计算卡片,以“小组接力”的形式开展活动,即一位学生做好一题,下一位学生接下去做下一题,看哪个小组先完成题目并且正确率。游戏结束,让每一位学生把这8道题都独立做出来,并与同学交流。 小学三年级数学《参观科技馆》优质教案范例三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提倡算法的多样化.
2.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合作学习.
教学用具:挂图,数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设计: 一、 复习
完成口算除法的练习题一组。 学生听算,做完后集体订正。 二、 情境导入
同学们,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水平也在迅猛的发展.我们先进的社会,科技水平到底发展到什么程度 还有哪些领域还有待我们继续开发 你们想了解吗
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科技馆去参观. 三、 探索新知
1、 出示题目,提出问题:你从题目中都能获得哪些数据和信息? 学生认真读题,从题目中或信息及问题,并与同伴说一说。 2、 指名列式,板书。
学生先列出算式,然后思考算法,并在小组内交流。 3、 组织学生讨论算法。 将学生的算法板书在黑板上。 可能出现的方法: 1、 2×30=60 60÷2=30 2、 6÷2=3 60÷2=30 4、 将答案写在书上。 5、 完成试一试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体验乘除法之间的联系。
6、完成试一试第2题,并让学生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观察纵向的算式,发现规律,在小组内交流。 组织学生在小组和全班进行交流。 三、拓展应用
1. 60÷3 200÷5 240÷8 120÷4 560÷7 900÷3 180÷6 270÷9
2.一包糖共80块.分给2人,平均每人…… 你发现了什么
3.这本书共170页,我已经看了90页. ⑴还剩多少页每看
⑵剩下的书,要在4天内看完,平均每天看多少页 《参观科技馆》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范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