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是个体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自我实现当真实的自我与理想的自我和谐统一就是自我实现。自我实现并不是一种终结状态;它是实现潜能的过程。它意味着充分地、生动地、全神贯注地、没有自我意识地体验形成一体化的、和谐的人格;使自己成为一个整体,成为你自己—使多个自我统一。
是指人都需要发挥自己的潜力,表现自己的才能;只有当人的潜力充分发挥并表现出来时,人们才会感到最大的满足。
自我效能感一个人对自己从事某项工作所具备的能力和可能做到的地步的一种主观评定。 自我防御机制指自我所运用的心理策略,以此保护自己避开生活中体验到的种种冲突。
集体潜意识“集体潜意识”是人格结构最底层的无意识,包括祖先在内的世世代代的活动方式和经验库存在人脑中的遗传痕迹。
集体无意识指人类必须对某些事件作出特定反应的一些先天遗传倾向。 认知风格又称认知方式,是个体对外部世界的某种认识活动的特征或方式。
根源特质根源特质是那些外显行为的内在原因。他认为大多数人具有大约十六种根源特质。
约那情结天才常陷于一种内部冲突:象正常的人一样意愿表达自我,发挥自己的全部潜能;但他又发现必须经常掩盖这些能力,否则就会冒犯他人,引起对立、敌意、打击。贬低自己来避免他人的攻击。
神经症的人可能是放弃了实现自己全部潜能努力的人。由于惧怕惩罚和敌意,掩饰或者隐藏正常的冲动。 “约拿”是圣经旧约里面的一个人物。他本身是一个虔诚的犹太先知,并且一直渴望能够得到神的差遣。神终于给了他一个光荣的任务,去宣布赦免一座本来要被罪行毁灭的城市——尼尼微城。约拿却抗拒这个任务,他逃跑了,不断躲避着他信仰的神。神的力量到处寻找他,唤醒他,惩戒他,甚至让一条大鱼吞了他。最后,他几经反复和犹疑,终于悔改,完成了他的使命——宣布尼尼微城的人获得赦免。“约拿”是指代那些渴望成长又因为某些内在阻碍而害怕成长的人。对于约拿来说,他不愿意成就神的旨意很可能是因为仇恨,这座他要宣布赦免的尼尼微城是毁灭他家族的死敌。
战胜“约拿情结” ,惟有广博而深湛的爱。正如约拿最后以对上帝的爱战胜了对尼尼微城的恨一样,如果我们获得了足够的爱——爱自己,爱真理,则我们虽无法完全超脱我们内在的恐惧,仍能以勇气前行。 人格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就是一门研究各种人格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心理学分支。 图式是帮助我们感知、组织、加工和利用信息的一种假想的认知结构。
人格面具指人在公共场合中表现出来的人格方面,其目的在于表现一种对自己有利的良好形象以便得到社会认可。类似于日常生活中的角色。 负强化取消不好的刺激 个案研究
现实焦虑现实性焦虑:是感知到环境中真实的、客观的危险而产生的情绪反应;
简答题
简述荣格的人格结构理论。
人格结构
一)意识、个人无意识、集体无意识 1、意识
意识是个人能意识到的自身一切心理活动 。
意识活动的方向由四种心理机能(思维、情感、感觉和直觉)和两种心态或倾向性(内向和外向)决定。
意识的主要作用是促进个性化过程。
个性化是一个人愈来愈意识到自己的独特性、愈来愈富于个性、愈来愈不同于他人的过程。
在个性化过程中产生了一个重要的人格因素--自我。自我(Ego)是意识的核心,在人格结构中占很小的一部分。自我的作用类似看门人的角色,对信息进行挑选。 决定哪些信息或经验进入意识的因素:
1)个体占主导地位的心理机能(思维、情感等); 2)信息或经验的强度;
3)信息或经验能否引起焦虑; 4)个体个性化的程度。 2、个人无意识
不再能唤回意识的个人经验 。曾和个体经验相联系,因此称作个人无意识。它由一切在个人经历中曾被意识到但又被压抑或遗忘,或者在一开始就没有形成意识印象的那些潜意识的东西组成。 个人无意识与意识存在着双向流动和交换。(兴趣转移) 个人无意识是以“情结”的形式表现。
一组一组的心理内容(情感、思想和记忆)可以聚集在一起,形成一簇心理丛,称为“情结”(complexes)。 情结就象完整人格中的一个个彼此分离的小人格一样,是自主的,可以强有力到控制我们的思想和行为。如自卑情结、性的情结、钱的情结 、权力情结、完美情结。 情结具有积极和消极两种作用。
情结的消极作用----情结占用心灵很多的能量,会阻碍其他方面的正常运转和发展,导致心理障碍或心理问题。如追求成就的情结使人成为“工作狂”。 心理治疗的目的是解开病人的情结。
情结的积极作用----情结是成就的动力,灵感和创造力的源泉。如完美情结 情结不仅起源于个体的童年经验,最深层的根源是集体潜意识。 3、集体无意识(Collective Unconscious)
指人类必须对某些事件作出特定反应的一些先天遗传倾向。这些先天倾向产生于人类长期进化中世代积累的普遍经验,如本能和原型。
“ 是从人类祖先的往事遗传下来的潜在记忆痕迹的仓库。所谓往事,不仅包括作为单独物种的人的种族历史,而且也包括前人类或动物的祖先在内。集体无意识是人类演化发展的精神剩余物,它是经过古代反复经验的结果所累积起来的剩余物”。(霍尔,1920) 集体无意识中的主要内容是原型。 荣格的作品中有时把它称作“意象”、 “原始意象”、 “根意象”、“显型”和“行为模式”,和弗洛伊德的“种族无意识”的概念类似。但荣格不接受法国博物学家拉马克关于一个人的特征是直接遗传得来的观点,主张我们遗传的是路径----一种先天倾向,即对特定的经验以特定的方式反应。这些先天倾向的表现有时是自发的,有时是当个体处于压力下出现的。 (二)集体无意识中的主要原型的理解
集体无意识的本能和原型构成了我们成长的可能性,经常影响着我们的行为。 原型有上帝(神 )、人格面具、阿尼玛、阿尼玛斯、阴影 、自性、父亲 、母亲 、太阳 、月亮 、智慧老人 、英雄 、死亡
原型的本质是一些思维形式或想法。有预见性。如母亲的原型—其特征是对孩子保护 心灵中的原型不是同等发展的。已成型的原型对人格机能有很强的影响。 八种人格类型的代表
外倾思维型:大学教授和逻辑实证主义哲学家 内倾思维型:荣格、叔本华和尼采等
外倾情感型:政治领域取得很大成功的女性 内倾情感型:往往是害羞的女性 外倾感觉型:赛车手、流行歌手等
内倾感觉型:某些艺术家,如毕加索、施特劳斯等 外倾直觉型:那些优秀的古董商
内倾直觉型:神秘主义者、空想家或思想奇怪的人
简述奥尔波特关于人格特质特点的理解。
奥尔波特把特质视为人格的基本结构元素。他认为一个特质就是以某种特别方式作出的一种反应倾向。一种特质导致反应上的一致性,因它使许多刺激在“机能上等值”,并把许多适应性和表现性的行为形式聚合在一起。 理解(7点)
1、特质是真正的生理物理结构(神经心理系统为基础),它使外显行为具有了一致性。 2、比习惯、态度更具普遍性、概括性。 习惯(Habit):一种特殊的反应模式。例如,某人常常在早晨换上干净衣服。这一反应模式的形成是由于个人的人格结构中存在一个更为概括的特质。 态度(Attitude):与习惯一样,它比特质更具有特殊性。例如,一个人可能对拳击有一种偏好的态度,但是这种态度仅仅是更为概括的攻击性特质的一个表现方面。 3、可由个体的外部行为来推测,可从实际中得到证明。 4、特质具有动力性。
5、特质是相对独立的。
6、特质和道德和社会判断不同义。
7、特质既可以个体具有,也可以群体具有。
简述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学说。
人格发展的8个阶段
人格的形成和发展贯穿于个体的终生,整个发展过程可以划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各自要解决的人格发展的任务。
第一阶段 口辱期(0—1.5岁,婴儿期)面临的心理社会危机是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这个阶段的任务是发展对于周围世界,尤其是对社会环境的基本态度,培养信任感。
第二阶段 肌肉-肛门期(2—3岁,幼儿前期)面临的心理社会危机是自主行动对羞耻怀疑。这个阶段的个体由于开始行走和语言有所发展,所以他们尝试自己探索周围环境,要求摆脱过去的依赖状态,产生了自主的欲求,想自己穿衣、吃饭、上厕所,自己什么都想试试。
第三阶段 运动-性器官期(4—5岁,幼儿后期)面临的社会心理危机是主动性对退缩愧疚。这一时期的儿童的知觉能力和动作技巧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他们总是跃跃欲试,想独立主动地探索环境,扩大知觉范围。所以,这时的儿童特别好奇、好问、好探索。
第四阶段 潜伏期(6—11岁,学龄期)面临的主要的社会心理矛盾是勤奋感对自卑感。在此时期,儿童在从事和完成活动上已经具有一定的目的性,绝大多数儿童已经进入学校开始学习知识和技能。儿童在学校里开始追求由学习任务的完成所获得的成就感及由成就所带来的师长的认可与赞许。许多人成年后对于工作或学习的态度习惯可以追溯到本阶段儿童的勤奋感的发展。
第五阶段 (12—18岁,青少年期)是形成自我同一性或角色混乱的时期。所谓自我同一性的意思是证明身份,指个体形成独自具有的统一风格的自我意识,也就是个体自我一致性形象。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并不是从青少年时期才开始的,个体在学前期已经形成了各种不同层次的自我同一性,但是个体进入青春期以后,早期形成的自我同一性不能应付眼前必须作出的选择和决断了。因为青少年时期是个体生命活动中遇到问题最多的时期,所以个体会对于原先形成的自我同一性产生怀疑。
如果个体在以前的几个阶段中形成了积极的个性品质(也就是建立了信任感、自主感、主动感、勤奋感),就可以通过整合过程建立起自己的精神世界,获得自己是什么人的意识,他们解决自我同一性危机的机会就比较多。否则将使自我同一性危机持续到其人生发展的后继生活中。如果个体没有形成良好的自我同一性,会出现同一性的混乱或扩散,陷入不适应状态。
第六阶段(19—30岁,成人初期)是形成亲密感或孤独感的时期。形成良好自我同一性的青年人需要在朋友、同事、夫妻之间建立友爱的关系。他们面临着人生道路和职业的选择,如果他人能够积极协助,就可能建立同情、爱恋和相互尊敬的感情。如果他们发现自己不能和别人建立起友谊和爱情,就会产生不愿意与别人接近的孤独感。
第七阶段(31—50岁,成人中期)是个体形成创造感或停滞感的时期。这个时期的个体已经担负起社会责任,家庭和社会要求他们创造价值。他们担负着照顾自己的孩子,指导下一代成长和发展的重任。如果他们能够利用自己的能力,不仅很好地完成自己承担的家庭责任,而且创造性地为人类的幸福和利益而奋斗,就能够形成创造感,不然的话,就会饱食终日,无所事事,而产生停滞感。
第八阶段(51—,老年期)是个体产生满足感或绝望感的阶段。这是个体对于自己的一生功过进行反省的时期。如果一个人回顾一生时能够作出满意的回答,感到这一生没有虚度时光,自己为家庭为社会作出了贡献,这时他就不会对死亡有恐惧的感觉。反之,如果觉得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充满坎坷,自己一事无成,而自己想重新做起时又已经为时太晚,这样就会充满了焦虑和绝望,产生对死亡的恐惧感。
简述弗洛伊德关于人格发展阶段论。
年幼儿童经历一系列的主要的性敏感区为标志的发展阶段。几乎所有的儿童都顺序经历了五个心理性欲发展期:口腔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生殖期。在理想的情况下,儿童平稳地度过这些时期,如果在某时期,儿童经历了各种问题或过分满足,就会导致固着。成年期的人格将反映发生心理能量固着的那个阶段的特征。 (1)、口腔期:约出生-18个月,儿童的大部分满足通过口、嘴唇和舌头的活动获得。婴儿从吸吮获得满足,会将各种物品放入口中.婴儿从吸吮获得满足,会将各种物品放入口中. 儿童若受到父母严格限制,需要根本得不到满足,则可能发展为口唇攻击性格,野心勃勃、攻击性强。 (口腔性格)
(2)肛门期:约18个月-36个月。
约在二到三岁,欲力能量会转移到排泄器官.儿童会由粪便的排泄与保留获得快感 .肛门肛门区成为儿童主
要的满足源。固着在这一时期形成吝啬、教条和顽固的性格;或者特别慷慨、乐善好施的性格。(肛门性格) (3)性器官时期(3—6岁)
约3岁-6岁,主要的身体满足源为生殖器,在性器期(约为三到六岁),儿童从抚摸性器官甚至是自慰获得快乐.
这一时期的固着会形成性器性格,在男性表现为极强的虚荣心、冲动和自我膨胀,女性则表现为不断追求凌驾于男人之上。
“恋母情结” “恋父情结”
“阉割恐惧”或“阉割情结” “ 认同” “阳具妒羡”(penis envy) 4)潜伏期(7岁至青春期)
从性器期结束到青春期开始,在这一时期,男孩和女孩几乎不发生联系,从七岁一直到青春期,将注意力集中在学习适应环境所需的技能。此时性心理活动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一切童年早期的性幻想与性欲冲动都被压抑下来,而突出地表现为学龄期的勤奋和自我壮大方面。 (5)两性期( 生殖期_) (青春期以后)
青春萌动期12—16岁,由于生理特别是内分泌的剧烈活动,原欲又重新被启动,性需求再度浮现,能够以较成熟的方式与人建立亲密关系.
产生各式各样的“青春期心理挫折综合症”。 16岁以后,性心理或性欲冲动基本上已达到成熟地步,性爱的对象以异性为主,性活动也以生殖器为主导。
简述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会的工作原则
1、心理学首要研究对象是具有经验的人; 2、主要研究的是个人的创造性和自我实现; 3、研究对个人和社会有意义的问题;
4、强调人的尊严、人格完整、和自我充分发展。 二、人本主义五个中心论点
1、具有强烈的现象学倾向,重视主观体验(觉知); 2、坚持人格的统一与完善;
3、人具有自由与自主倾向,能够克服自身条件的限制; 4、反对还原论,要按照意识的本来面貌来看待;
5、人具有无限发展的可能性,有实现潜能、超越自我。 三、人本主义治疗的核心 1、强调人的责任
人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可以自由的改变自己的生活,如果不能够改变,只是身体有局限。所以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2、此时此地
过去经验会形成和影响我们是谁和怎么做,但是这些经验并没有明确指出我们能够变成什么样。人如果被困在过去的阴影中,就不能够生活在今天; 3、个体的现象学
没有人比你更了解自己。别人的建议只是参考,自己必须作出自己的决定,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 4、人的成长
当一个人眼前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他们不会感到满意,而要积极地寻求发展;除非有困难阻碍,我们会不断朝着满意的状态前进。
简述马斯洛的层次理论。
需要层次论 (一)五种需要
人类价值体系中共有两类需要:
一是沿生物进化过程逐渐变弱的本能需求,称低级需要或生理需要; 二是随生物进化过程逐渐显示出来的潜能,称高级需要或心理需要。
这两类需要分五个层次,以金字塔的结构形式排列。金字塔的最底部是生理需要,上面是安全需要,社会交往
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最顶端是自我实现的需要。 (二)需要层次之间的关系
1、高级需要是一种的发展较迟的产物。 从个人、人类的发展看;
2、五种需要逐级递升,低一级需要基本满足以后才能产生高一级需要。 3、需要的层次越高,适用范围就越广,也就越有价值;
4、高级需要的满足有更多的前提条件,不容易被察觉,容易被忽略;但是高级需要一旦产生就会产生较强的主观幸福感,对健康的影响也比较大。 (三)满足需要的先决条件
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利于促进自我实现,因为基本需要的满足必须以人际关系和更广泛的社会环境为基础。 人既然有主动实现自己的能力,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无法发挥他们的潜能?因为人都有自相矛盾,既有运动、发展的倾向,也有懒惰的倾向;这是由于人需要休息或者恢复。
简述艾利斯的理性-情绪疗法。P307
理性疗法(RET)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于20世纪50年代创立的。理性情绪疗法的治疗整体模型是“ABCDE”,是在埃利斯的“ABC理论”基础上建立的。他认为人的情绪和行为障碍不是由于某一激发事件直接所引起,而是由于经受这一事件的个体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引起的信念,最后导致在特定情景下的情绪和行为后果,这就称为ABC理论。
ABC理论是合理情绪疗法的核心理论,具体内容有:A 代表诱发性事; B 代表个体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及评价即信念; C 代表因此事件而引起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
ABC理论认为个体的不合理、不现实的信念是导致其情绪障碍和神经症的根本原因。
理性-情绪疗法就是以理性控制非理性,以理性思维(合理思维)方式来替代非理性思维(不合理思维)方式,帮助病人改变认知,以减少由非理性信念所带来的情绪困扰和随之出现的行为异常。 此疗法的治疗过程一般分为四个阶段: 1.心理诊断阶段
这是治疗的最初阶段,首先治疗者要与病人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帮助病人建立自信心。其次摸清病人所关心的各种问题,将这些问题根据所属性质和病人对它们所产生的情绪反应分类,从其最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入手。
2.领悟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帮助病人认识到自己不适当的情绪和行为表现或症状是什么,产生这些症状的原因是自己造成的,要寻找产生这些症状的思想或哲学根源,即找出它们的非理性信念。
在寻找非理性信念并对它进行分析时要顺序进行:首先要了解有关激发事件A的客观证据;其次,病人对A事件的感觉体验是怎样反应的;第三,要病人回答为什么会对它产生恐惧、悲痛、愤怒的情绪,找出造成这些负性情绪的非理性信念;第四,分析病人对A事件同时存在理性的和非理性的看法或信念,并且将两者区别开来;第五,将病人的愤怒、悲痛、恐惧、抑郁、焦虑等情绪和不安全感、无助感、绝对化要求和负性自我评价等观念区别开来。 3.修通阶段
这一阶段,治疗者主要采用辩论的方法动摇病人非理性信念。用夸张或挑战式的发问要病人回答他有什么证据或理论对A事件持与众不同的看法等等。通过反复不断的辩论,病人理屈词穷,不能为其非理性信念自圆其说,使他真正认识到,他的非理性信念是不现实的,不合乎逻辑的,也是没有根据的。开始分清什么是理性的信念,什么是非理性的信念,并用理性的信念取代非理性的信念。 这一阶段是本疗法最重要的阶段,治疗时还可采用其它认知和行为疗法,如布置病人作认知性的家庭作业(阅读有关本疗法的文章,或写一与自己某一非理性信念进行辩论的报告等),或进行放松疗法以加强治疗效果。 4.再教育阶段
也是治疗的最后阶段,为了进一步帮助病人摆脱旧有思维方式和非理性信念,还要探索是否还存在与本症状无关的其它非理性信念,并与之辩论,使病人学习到并逐渐养成与非理性信念进行辩论的方法。用理性方式进行思维的习惯,这样就达到建立新的情绪:如解决问题的训练、社会技能的训练,以巩固这一新的目标。 由于与非理性信念进行辩论是帮助病人的主要方法,并获得所设想的疗效,所以由ABC理论所建立的本疗法可以“ABCDE”五个学头作为其整体模型。
论述题
论述弗洛伊德人格心理学体系对于人格心理发展的积极意义及其理论本身存在的局限性。
对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评价
(一)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功绩 第一,弗洛伊德发现了潜意识
第二,弗洛伊德发现了性机能在人格发展中的动力作用 第三,弗洛伊德强调早期经验的影响是有科学道理的
第四,弗洛伊德在研究人格发展的过程中,注意到了心理发展的阶段性 弗洛伊德人格理论中的错误
第一,弗洛伊德贬低意识、理性的作用 第二,弗洛伊德的泛性论是错误的
第三,弗洛伊德过分强调早期经验的影响,认为成年人格在四五岁时就已基本形成 第四,弗洛伊德以动欲区转移为依据来划分人格发展各阶段是不科学的
论述社会文化理论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斯金纳的人格理论主要运用在行为矫正中。行为矫正法试图应用从实验室中得出的学习原理改变人的不良行为。这些原理以经典条件反应、观察学习以及操作条件作用为基础。例如,提高愚鲁者的社会生活技能;减少青少年犯罪者的过失行为;改善学生的学习习惯;减肥、减少吸烟 量或戒烟;矫正口吃;控制精神病患者的不良行为等。 如常用的代币管制法是这样进行的:心理学家在医院里设计特殊的环境,让病人完成一些社会赞扬的工作,并从质和量两方面评定获得代币;然后,病人可以用这些代币换取物品或某种活动,例如某种程度的行动自由。另一常用的行为矫正技术是使用厌恶刺激。但它的应用却引起了一些伦理学上的争执。例如,用惩罚来改变行为是否违反道德观念?
另外,斯金纳的人格理论在儿童教育中得到较广泛的应用。最可取的方法是程序教学法。程序教学法是应用小步子渐近和及时强化原理,把复杂的问题通过一系列小的、易懂的问题一步步地呈现给学生。这种方法能使许多教师从繁重的教学任务中解脱出来。虽然一台教学机器同时给许多学生提问题,发指令,回答学生问题等,但它更象学生的私人教师,并保证学生和教材之间连续的相互作用。程序教学承认个体差异的重要性。传统教学法往往抹煞了这一点,从而成为教育无效的原因之一。
多拉德和米勒——两位耶鲁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多拉德于1931年获芝加哥大学社会学博士,米勒1935年获耶鲁大学心理学博士。两人在耶鲁工作期间有许多的合作。他们的理论把赫尔的学习理论、精神分析论、人类社会学观点、实验心理学方法结合起来的产物。 罗特的社会学习理论: 一、理论要点
我们主要的或者基本的行为模式是在社会情景中学得的,个人在寻求满足时必须有他人作为媒介。在这个社会中,每个人都在社会依赖和社会互动中起作用。人类的基本特性是回想和预期;人是根据对自己行为结果的预期和行为所产生特殊强化的重要性,来选择或者表现某种行为。 二、行为预测理论
罗特更加关注一个人在面临一种特殊的社会情景时,将会如何进行行为选择。之所以会有选择,不仅仅是因此通过学习和经验已经积累了大量可供选择的行为方式,而是因为人们建立了一套如何面临特定社会情境确定哪是最合适的行为选择机制。
一种行为被选择的可能性,取决于行为者认为它所能够带来的回报(强化)的多少,以及他认为他实施该行为能带来该回报的可能性(即有多大的成功率)。 行为潜能=期望*强化价值
BPx,sl,Ra=f(Ex,Ra.sl&Rva,sl)
行为x在情景1,相关的强化a下所出现的潜能,是情景1中行为x随后出现强化a的预期,以及强化a价值的函数。
1.行为潜能(BP,behavior potential) 在达到某种目标的特定情景中出现某种行为的可能性。行为由真正的动作、认知、言语、非语言行为、情绪反应等组成。
2.预期(E,expectancy) 个体对自己在某特定情景中以某种方式行动就会产生预期强化所抱的信念。有的人总是过高估计或过低估计自己成功的可能性。预期可以分成特殊预期(特定情
景)和类化预期(数种情景的预期)新情景靠类化预期;有更多的经验则靠特殊的预期。人际信赖、利己倾向、内外控是类化预期常见的表现。
3.强化价值(RV, reinforcement value) 几种强化出现的概率相同,个人偏向某种强化。预期受强化价值的影响 也受出现的概率的影响。
4.心理情景-----罗特特别强调对某一行为的发生率的预测一定要与特定的心理情景密切联系。事实上没有那一种行为在任何情景都可能带来同等的强化效价。也没有那一种行为的成功预期会不随者条件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三、控制点理论
控制观也称强化的内外控,是指个人日常生活中对自己与周围世界关系的看法。 内控者相信凡事操之于己,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努力或者能力(个人的特征);外控者相信凡事不操之于己,成功与失败归因于运气、命运或者外部的力量。
内控者面对问题倾向于主动去解决,对自己和他人进行内部归因;外控者倾向于听天由命,外控这中有一部分人具有外部归因和内控行为,称之为防卫性外控。 四、人格适应
(一)人格适应 罗特相信一些基本的心理需要的满足与否对人格的健康发展和适应性行为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他也认为人的心理需求是起源于生理需要的满足的,因此儿童很小就形成了对爱、关注、保护和认可的心理需求。此外,罗特还认为人类有六种广泛的心理需求:认可—地位、支配、独立、保护、爱与情感、身体舒适。 (二)人格不适应的原因与类型
(1)低预期—高效价。患者对某种行为的心理需求十分强烈,可是对于成功的期望却又很低。比如单恋,明明知道没有得到对方的可能,可是又偏偏不能割舍。
(2)冲突。对两个不能相容的需求同时赋予高效价。如又想勤奋学习拥有好的学业,又离不开电子游戏机前的激动和兴奋。
(3)缺乏能力。在某方面缺乏能力,于是不断地放弃参加相应的活动的机会,以至于越来越丧失自信。
(4)不适当的最低目标水平。把自己的最低目标水平订得过高或过低。
(5)无法区辨。某种需求的效价高到支配一切,以致对适宜的和不适宜的环境刺激都做出相应行为。比如一个人急切地要求被认可,对认识不到一小时的人也重金相赠。 消除行为适应不良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个体的强化效价和行为预期。
班都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的工作涉及心理治疗、儿童的攻击性行为、行为的观察学习以及自我效能感等多个方面。班杜拉是观察学习理论的创立者,也是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人之一。他的观察学习被认为是行为学习的三大原理之。
罗特是行为选择,班都拉是行为习得; 一、理论要点 1.交互决定论
单向决定 B=f(P,E)[B行为E环境P个人] 双向决定 B=f(P E)
B 交互决定 E P 2.无需强化的学习 二、观察学习
(一)1、定义 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就能学会某种行为。替代学习、模仿学习、无尝试学习。 2、学习过程:
(1)注意过程即对榜样的知觉; (2)保持过程即示范信息的贮存;
(3)动作复现过程即记忆向行为的转变; (4)动机过程即从观察到行为。
3、观察学习的优点:效率高、错误率低,间接学习
4、观察学习的类型有:
直接的观察学习(对示范行为的简单模仿)
抽象性观察学习(从他人的行为中获得一定行为规则或原理)
创造性观察学习(将各个不同培养的行为特点组合成不同于个别榜样特点的新的混合体,即从不同的示范行为中抽取不同的行为特点,从而形成一种新的行为方式。)
三、自我调节与自我效能感 (一)自我调节
自我调节是个人的内在强化过程,是个体通过将自己对行为的计划和预期与行为的现实成果加以对比和评价,来调节自己行为的过程。
班度拉认为自我调节由三个过程组成: 第一个过程是自我观察。
第二个过程是自我判断。人们在行动之前总为自己确定一个标准,并以之判断和评定自己的行为结果与所立标准的差距,如果结果超过了标准,就会产生积极的自我评价;反之,则会产生消极的自我评价。
第三个过程是自我反应。个人对自己的某种行为做出评价,要么会产生自我肯定、自我满足、自信自豪的体验,要么会产生自我否定、自我批评启怨自艾的体验。自我赞赏起正强化作用,产生积极影响,自我批评会产生消极影响,属负强化作用。 (二) 自我效能感
结果期望和效能期望(自我期望)。
一个人对自己从事某项工作所具备的能力和可能做到的地步的一种主观评定。 具有以下功能:
1.决定人对活动的选择,以及对该活动的坚持; 2.影响人在困难面前的态度;
3.影响行为的习得和已习得行为的表现; 4.影响活动时的情绪。
自我效能从本质上是自我生成能力。这是人的最根本的能力,通过它对技能进行权衡和判断,也可以对自己的思想加以评价与改变。
影响自我效能感最主要的因素 行为的成败经验、
替代性强化(替代性经验产生的推论)、 言语劝说(鼓励)、 情绪唤醒、 情境条件。 四、人格适应
(一)适应的性质 通过直接经验和观察不当而习得的,行为一旦由观察学习而获得,就很容易直接或者替代性强化而表现出来。
个体对自己的期望和信念很重要,预期某种行为或者状态会导致负强化,通常使个体采用防御反应。
个体如果预期自己可能被别人拒绝或者自我效能很低,结果使他回避他人;从而导致人们认为此人有些异样而
回避他。这种环境又强化了那些不合适的期望和信念。 (二)治疗的方法 1.治疗恐惧症 实验分成四组
1)真实示范并引导被试参与; 2)象征性示范; 3)系统脱敏;
4)控制组,不做任何治疗。
结果:4组的躲避行为不变;2、3组恐惧行为显著降低;1组进步最大。
对自己能力和控制力的觉知会对个体的紧张和防御症状发挥巨大的影响;对心理疾病的治疗就是为了达到新的思维和行为模式的学习。
2.社交技能训练 个人与他人互动时的有效行为方式。最常见的是缺乏果断,无法以清楚、直接、不具有攻击性的语言或者动作表达自己的愿望。 社交训练方法:行为预演 五、 人格的发展
班度拉既不赞同皮亚杰的发展阶段理论,也不赞同弗洛依德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他认为,个人不一定是以固定的、有次序的方式来学习各种行为的,个人的认知也不一定在某一时期便怎样表现出来。他强调社会影响的作用,强调相同年龄个体间的差异,并试图从社会、文化、经济、种族等方面加以论证。在班度拉看来,发展就是围绕着个体目标、计划、自我效能和爱好的变化,这种变化可以用观察学习、替代性强化、自我调节等原则来解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