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负面舆论的影响及其引导
作者:姚继莲
来源:《法制与社会》2012年第19期
摘 要 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网络舆论正以其特有的方式发挥着强大的影响力。然而,网络负面舆论在社会上也开始显现消极影响,并且存在着日益增多的趋势。因此,必须充分认识网络负面舆论,采取有效措施消除网络负面舆论,只有这样才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使其逐步得到规范,并在逐步规范中实现更大发展。 关键词 网络负面舆论 影响 引导 作者简介:姚继莲,河北师范大学。
中图分类号:D92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2)07-188-02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统计数据,截至2011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13亿,稳居世界第一。可以预见,未来几年,随着网民总数持续增加,我国信息传播格局还将发生重大变化。与之而来的是,网络舆论作为一种新兴的形式也迅速发展,网络舆论给社会稳定带来积极影响同时,负面网络舆论的不利影响也日益明显。因此如何正确地调控和引导网络舆论,對于正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中国来说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同样也是一个新难题。 一、网络舆论以及网络负面舆论 (一)网络舆论的内涵
所谓网络舆论,是指社会公众(指网民)以网络媒体为载体,通过网络论坛为主阵地的网络公共空间,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各种现象、问题公开表达具有一定影响力和倾向性的态度、信念、意见和情绪的总和。网络舆论按其性质可以分为网络正面舆论和网络负面舆论。而在下文中主要介绍网络负面舆论。 (二)网络负面舆论 1.网络负面舆论的概念
网络负面舆论是相对正面舆论而言的,是个别人有意或无意传播虚假消息或谣言,对某一受众群形成消极影响和对社会产生阻碍作用的网络舆论,给受众带来生活和思想上的混乱。正是因为网络舆论的新的个性特征,也决定了网络舆论在现实生活中必然会产生正面和负面的双重效应,在看到它的正面性时,也要清醒地注意到它的负面性。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网络负面舆论的主要载体
目前,网络负面舆论主要通过网络论坛、电子邮件、网上聊天、博客和新闻跟帖等载体实现。其中网络论坛的发展也如同网络,迅速的发展壮大。网络论坛是网络世界中的一个全新的公共话语空间,是现实话语空间在网络中的扩展和延伸。负面舆论通过在网络论坛上发布传播虚假消息或谣言,给社会和谐带来了不良影响。 二、网络负面舆论的消极影响 (一)社会不满情绪的增加
网络中,人们摆脱了现实生活中的“身份角色”限制和道德规范的监督,这会让人产生可以不对自己的行为后果负责的想法,从而因网民的道德自律意识淡化引发道德失范现象,给网络舆论造成负效应带来了更大的隐患。 (二)网络舆论的价值观念偏离
由于负面舆论中往往会集中关注于网络热点和社会的丑陋面等的负面消息上,而一些网络媒体片面要求高点击率,追求商业利益,大肆对这些负面舆论进行渲染放大,造成公众对社会信任感消弱,人们的主流价值信仰便会发生扭曲、变形甚至迷失,从而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 (三)网络话语权的失衡
大量的负面舆论聚集在网络上,闯入人们的视野中,打破了传统媒体的舆论话语权的垄断,极大地冲击着主流媒体的权威,使网民和非政府组织控制着网络舆论的导向。因此,网络负面舆论有时会被强势人群所操纵,成为少数利益集团的“宣言书”,形成了有利于其自身利益的舆论氛围,导致网络话语权的失衡。
三、积极消除网络负面舆论,加强网络舆论的引导
在信息化时代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网络舆论对社会的作用和影响越来越大,面对目前网络负面舆论问题,最大限度地消除网络负面舆论的影响,加强正面舆论的引导,是新时期新形势下提出的新要求。所以,积极消除网络负面舆论任重而道远。 (一)大力推动主流网络媒体的建设,掌握网络舆论引导的主动权
虽然主流网络媒体不能必然引导网络正面舆论导向,但是主流媒体具有让人们信赖的强大的影响力,其权威性的言论可以适时地帮助公众把对网络舆论信息的感性认识转变为理性认识。所以,在对网络舆论引导时,国家与地方重点网站应承担起主流媒体的责任,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中流砥柱作用。所以要精心打造一些综合实力强、权威性大的主流新闻网站,尤其是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建立好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门户网站,充分发挥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积极作用,抑制负面舆论的影响,使在舆论引导中网络媒体由被动变主动,抢占制造正面舆论的先机,初步形成以正面网络舆论为主流强势的网络舆论引导格局。
(二)深化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优势互补,积极营造和谐的舆论氛围
在报道新闻事件时,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是相互依赖和相互补充的关系。传统媒体具有较高的专业信誉和丰富的信息资源,使其得到了人们的信任和依赖。而网络媒体改变了传统媒体单向性的传播规律,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双向互动,在放大事件影响力,集中反映民意方面有明显优势但却缺少传统媒体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因而,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要相结合,优势互补,扩大其合力效应,实现两者在资源方面的共享。在事件发生后,传统媒体应迅速作出反应,向社会公众传递更准确、更可靠的信息,以免网络中的片面信息干扰舆论走向。而且也要推进传统媒体向信息网络化延伸,将传统媒体的公信力、权威性、信息资源和舆论监督优势在网上充分发挥出来。而网络媒体要为传统媒体提供广泛的新闻线索,整合扩展传统媒体的特殊功能,借助其互动性和快捷性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网络媒体在依赖传统媒体的优势时,也扩大了传统媒体的影响力。因此,要端正网络舆论的发展方向,营造和谐的舆论氛围,以正确的网络舆论引导人,就要充分利用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各自的优势,使二者的相互协调,产生强烈的共鸣效果。正如凤凰卫视行政总裁刘长乐所说:“新媒体是对传统媒体的补充和完善,两者就像是一个人的两支臂膀,相得益彰、相辅相成,结合好了就能形成完整、有机的架构,共同发展、实现‘共赢’。”
(三)加强政府对网络舆论的控制和管理,提升政府网络舆论引导能力
网络已成为中国公众表达民意、讨论公共事务、参与经济社会及政治生活以及进行舆论监督的重要公共平台。网络舆论已经成为我国社会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政府形象和威信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已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力量。
首先,增加政府对信息的公开透明度。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政府形象的树立必须需要借助网络舆论的力量,来保证国家的安定和良性发展。各级政府应该加强舆论引导能力,建立和完善政府的信息公开制度,加大公开力度,争取在第一时间发布最新、最权威的真实信息,进而避免舆论的负面影响。尤其是面对一些灾难性或突发性事件时,政府要通过主流媒体及时把真实情况告知公众,敢于承担责任,发布政府的应对措施,减少谣言的散布和传播,疏导网民的不满情绪,这样才能在舆论引导上把握主动性,树立权威性,才能更充分地引导网络舆论的方向,确保社会环境的安定。
其次,打造政府与公众的信息互动平台。古语说得好“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网络民意是“原生态”的鲜活民意,透过它,政府及各级官员都能够找到与广大民众进行沟通和交流的广阔平台。这就要求各级政府要正确对待和善待网民舆论,建立起一种能够与群众进行有效协商、交流、讨论的沟通机制,更多地倾听民众的呼声,使广大网民与各级政府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门之间实现双向互动沟通。如开辟政务公开社区,针对涉及民生的重大决策、重要事项、重点工作和网民集中关注的话题,及时进行说明、评析和引导,为网民解疑释惑,并吸纳网民的建设性的建议和意见,实现网民的参与权和监督权。 (四)健全网络法规体系,规范网络舆论的引导方向
目前我国互联网法制建设在整体上还不适应互联网的发展進程和实际需要。网络主体的匿名隐蔽性也在无形中使网民的法律意识日益淡化,致使网络暴力事件、网络人身攻击和谩骂等现象时有发生,这都说明加强网络舆论的法制建设迫在眉睫。因此,应该针对现阶段网络舆论传播的新环境变化,不断完善网络负面舆论治理的法规体系,以便有效保证网络舆论引导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为网络舆论监督提供基本的法律规范和法制保障。要依法加强网络舆论的监管,对那些利用网络制造和传播虚假信息、造谣惑众、恶意诽谤和攻击他人的行为;对青少年身心健康和国家安全稳定构成威胁的言论;对侵犯公民名誉权、隐私权的行为,应依法予以相应限制和制裁,净化网络舆论传播的环境。要对网络舆论的话语自由及尺度规范和明确,将政府、网络媒体、公众等主体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引导网民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开展监督活动,积极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实现网络监督对社会和谐发展的良性促进作用。与此同时,要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素质,不断增强依法行政意识,坚持依法正确履行法律监督职责,有所作为,取信于民,及时有效地防范网络失范行为和打击网络违法犯罪行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得网络舆论真正的为广大网民所用,切实的保障广大网民的安全与利益,使他们更加积极有效地参与网络舆论。 (五)建立良好的网络道德秩序,普遍提高网民的道德素养
“网络道德是人们通过网络媒介进行交流、传播时应自觉遵守、约定俗成的各种道德规范准则,如果说法律和政府监管对网络舆论是一种硬性调控手段,那么道德则是一种不可缺少的软性调控手段。”网络信息传播的道德环境及网民个人道德素质的高低极大地影响着网络舆论的传播,制约着正面舆论的形成。自由开放的网络舆论空间往往容易让人忽视伦理道德的约束。而缺乏成熟理智和社会责任感的网络行为导致了目前网络舆论混乱、负向舆论盛行的状况。因此要加强网络舆论的正面引导,充分发挥舆论导向的积极作用,推动形成积极向上的网络主流舆论,营造和谐的网络道德氛围,建立良好的网络道德秩序,引导网民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增强其对网络道德价值与行为的理性选择,使他们的网络行为能够自觉地置于正确的善恶引导之下,进而增强网民在网络舆论过程中的自我道德教育及自我约束能力。
与此同时,网民要提高自身素质和道德自律意识,增强其实践网络道德行为的自觉性,在遵纪守法和实事求是的前提下参与网络舆论,为网络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建设性的意见,要做到对他人言论和观点的识别与判断,始终保持客观冷静的理性头脑,不发布、不轻信、不传播虚假不实的网络传言,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上网习惯,自觉抵制低俗之风和不良信息。只有通过广大网民的共同努力,网络舆论环境才能够得到净化,网络舆论才能朝着规范、健康、理性、有序的方向稳步发展,实现其社会价值。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1. [2]王天意.网络舆论的功能及社会效应.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3). [3]刘秋丽.正确引导网络舆论.塑造政府良好形象.现代企业教育.2009(22). [4]赵亚涛.网络媒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军事记者.2005(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