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 术 交 底 书
ZT1502CX15-
单位:单位:中铁十五局集团沪昆客专江西HKJX-1标段项目部二分部 编号:HKJX-1-2- 工程名称 交底项目 编 制 复 核 V级围岩开挖 一、 适用范围 隧道V级围岩开挖(弧形导坑预留核心土法) 二、 作业内容 隧道V级围岩支护,开挖,仰拱及填充施工等 三、 作业顺序 超前地质预报→测量放线→拱部超前支护→上部环行开挖、出渣→上部初期支护→核心土及中部开挖、出渣→中部初期支护→下部开挖、出渣→下部初期支护→底部开挖→底部初期支护→仰拱→仰拱填充施工→下一工序
下一工序 底部初期支护 仰拱 仰拱填充施工 围岩监控量测 上中下部进行四个循环 测量放线 拱部超前支护 上部环行开挖、出碴 上部初期支护 核心土及中部开挖、出碴 中部初期支护 下部开挖、出碴 下部初期支护 底部开挖 围岩监控量测 围岩监控量测 围岩监控量测 围岩稳定性评判、 修正施工方案,确定二次衬砌施作超前地质预报
四、 施工方法
1.弧形导坑预留核心土法,将开挖断面分为上、中、下及底部四个部分逐级掘进施工。上部宜超前中部3~5m,中部超前下部3~5m,下部超前底部10m左右。为方便机械作业,上部开挖高度控制在4.5m左右,中部台阶高度也控制在4.5m左右,下部台阶控制在3.5m左右。 2.开挖前拱部施作φ42或φ50超前小导管对拟开挖岩体进行注浆预加固,待浆液达到一定强度后,采用小型挖掘机开挖,预留一定厚度由人工持风镐修边到位。 3.每一台阶开挖完成后,及时喷射4cm厚微纤维混凝土对围岩进行封闭,设立型钢钢架及锁脚锚杆,施作系统锚杆,最后铺设钢筋网,分层复喷微纤维混凝土到设计厚度,必要时各台阶设临时仰拱加强支护,完成一个开挖循环。 五、安全、质量控制措施 ⑴ 加强对技术及施工人员的培训,提高全体参建人员的安全、质量意识。 ⑵岩石隧道坚持“弱爆破、短进尺、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的原则,黄土隧道施工严格按照“先探测、管超前、非爆破、严控水、短进尺、强支护、勤量测、早衬砌”的原则组织施工。 ⑶严格按照设计文件规定的开挖方法进行施工,否则应按照变更程序申请改变施工方案。 ⑷在隧道开挖前,对隧道地表中线附近范围进行勘察,对地表冲沟、深井、滑塌、陷穴、地表附着物等不良地质情况进行统计,并按里程桩号逐一登记、拍照,尤其是隧道下穿高速公路等大型构筑物地段,施工中应加强监控量测工作,严格按设计方案施工,确保隧道安全、顺利通过。 ⑸每循环进行测量放样,严格控制超欠挖。定期对测量控制点进行检查、复核,避免由于隧底下沉、上鼓、不均匀变形及人工或机械碰撞等原因对控制点的损害。 ⑹边墙、仰拱或底板等的地基承载力必须满足设计要求。软弱地基处理方法和施工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隧底开挖前应进行施工工艺设计。 ⑺开挖后应按设计要求的量测项目及频率进行围岩量测,及时反馈量测信息。 ⑻隧道开挖中,应在每次开挖后及时观察、描述围岩裂隙结构状况、岩体软
硬程度、出水量大小,核对设计情况,判断围岩的稳定性。 ⑼土质隧道在开挖过程中,尽量减少挖掘机对隧道边沿的开挖,应采用人工风镐对隧道周边进行修整,减少对围岩的扰动,避免侧壁或拱顶掉块现象。拱脚、墙角应预留30cm人工开挖,严禁超挖。土质隧道拱墙脚严禁被水浸泡。开挖完毕后,应尽早对围岩进行支护封闭,减少围岩暴露的时间。 ⑽制定安全施工应急预案,日常做好应急物资储备。 ⑾洞口工程施工,宜避开雨季和严寒季节。 ⑿洞口施工前,应先检查边、仰坡以上山坡稳定情况,清除悬石,处理危石,施工期间实施不间断监测和防护。 ⒀黄土隧道施工应做好洞顶、洞门及洞口防排水系统。洞门及洞内排水沟应进行铺砌,砂浆抹面,防止地表水及施工用水下渗,影响结构安全。 地层含水量大时,上台阶掌子面附近宜开挖横向水沟,将水引至隧道中部纵向排水沟排出洞外,以免浸泡拱脚。必要时应配合井点降水等措施将地下水位降至隧道二次衬砌底部以下,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⒁隧道明洞段施工时,边仰坡应分层分段开挖,并按设计及时做好防护。临时边仰坡应进行适当放坡。 ⒂明洞段因地基加固等施工的振动可能造成边坡失稳时,应预先在边坡上设置观测桩进行监测,并派专人检查边坡的稳定情况。发现边坡有开裂、变形现象时,应立即对边坡体进行加固处理,确保安全后方可继续进行施工。 ⒃爆破作业时,所有人员应撤离至不受有害气体、振动及飞石伤害的安全地点。安全地点至爆破工作面的距离,在独头坑道内不应小于200m,当采用全断面开挖时,应根据爆破方法与装药量计算确定安全距离。 当相对开挖工作面相距40m时,两端施工应加强联系,统一指挥。当两开挖工作面相距10~15m时,应从一端开挖贯通。 设置放炮前的安全检查员,及时检查现场的安全情况,以确定是否可以起爆,爆破后经专职安全员检查,排除瞎炮等安全隐患后,其他人员方可进入施工现场。 六 其他注意事项 ⑴暗洞分部开挖时,在满足设计规范及安全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采用适合机械化作业的施工工艺,分部尺寸划分合理,各分部尽量平行作业,从而达
到快速施工的目的。 ⑵弃碴时要由专人指挥、堆放整齐、边坡平整,弃碴场需设置挡墙。施工过程中杜绝随意倾倒弃碴和弃土。施工完毕后,对弃碴场及时平整,并做好绿化、防护,避免水土流失。 ⑶隧道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作业环境应符合下列职业健康及安全标准: A.空气中氧气含量,按体积计不得小于20%; B.粉尘永许浓度,每立方空气中含有10%以上的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不得大于2mg,每立方空气中含有10%以下的游离二氧化硅的矿物性粉尘不得大于4mg; C.有害气体最高允许浓度: a 一氧化碳的最高允许浓度为30mg/m3,在特殊情况下,施工人员必须进入工作面时,浓度可为100mg/m3,但工作时间不得大于30min; b 二氧化碳按体积计不得大于0.5%; c 氮氧化物(换算成NO2)为5mg/m3以下; C 隧道内气温不得高于28℃; D 隧道内噪声不得大于90Db。 ⑷施工独头掘进长度超过150m时,应采取机械通风,确保洞内每人供应3 m3/min的新鲜空气。 ⑷便道及施工现场要注意撒水防尘,减少对周围环境的破坏。 ⑸隧道施工作业地段必须保证足够的照明。不安全因素较大的地段应加大照度。在主要交通道路、洞内抽水机站应设置安全照明,漏电地段照明应采用防水灯头和灯罩。 交底单位: 交 底 人: 接收单位: 接 收 人: 交底地点: 交底日期: DK566+650~+690段四步CD法分部辅助开挖、临时支护
一、施工要求:
DK566+650~+690段,本段设计为V级围岩浅埋段,施工采用四步
CD法分部开挖,Vb型复合式衬砌断面,I18临时钢架支护。施工中如遇变更设计,则后续施工按变更设计施工。
二、施工工序:按编号顺序施工,具体施工参照后附纵断面施工图。 1、(1)、利用上一循环架立的钢架施作隧道主体结构超前支护。 (2)、分台阶开挖
1、2部。同时,逐步施作导坑周边的主体结构的初期支护和中隔壁临时支护, 即初喷混凝土(4cm),架立隧道钢架和接长临时钢架,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后钻设径向系统锚杆(复喷到设计厚度就可以,不需要完全覆盖钢架)。同时,1部掌子面及时喷射8cm混凝土封闭;台阶底部及时喷射10cm混凝土封闭,并设锁脚钢管。2、分台阶开挖3、4部。除中隔壁部分临时钢架已施工完毕外,其余施工步骤和第1步工序相同。3、拆除开挖尾部靠近二次衬砌仰拱6~8m范围内临时中隔壁钢架,灌筑该段内V部仰拱。4、灌筑该段内Ⅵ部隧底填充,接长中隔壁临时钢架,使得钢架底支撑于仰拱填充顶面。5、上述步骤逐步循环。并根据监控量测结果分析,待初期支护收敛后,逐段拆除临时钢架,利用衬砌模板台车一次性灌筑Ⅶ部二次衬砌 (拱墙衬砌一次施作)。
二、临时支护施工要求: 1、各步台阶的大小、各钢架单元尺寸可以根据现场施工情况进行适当微调。
wk_ad_begin({pid : 21});wk_ad_after(21, function(){$('.ad-hidden').hide();}, function(){$('.ad-hidden').show();});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工程名称:合福铁路上梅隧道进口 交底内容:
DK566+650~+690
段四步CD法分部辅助开挖、临时支护 二、临时支护施工要求:
2、临时支护钢架与洞身钢架以螺栓连接,洞身钢架架设后在相应位置焊 接预置钢板并预置螺栓,以便临时钢架连接,连接钢板尺寸根据各接头相应 调整,接头处焊缝高度不小于6mm。
3、临时钢架均采用I18钢架,每榀钢架间距与主洞身钢架一致。喷混凝土采用 C25砼,中隔壁部位厚18cm,临时封底厚10cm。临时支护φ25超前中空注浆锚杆长L=4.5m,间距0.4m环向×3.2m纵向。掌子面只有上导坑1、3两台阶需喷射8cm厚混凝土封闭掌子面,下导坑的2、4两台阶掌子面不需要喷混凝土。临时封底喷混凝土、掌子面喷砼均为素喷砼(不掺素纤维)。4、I18(中隔壁和横向临时钢支撑钢架)相邻钢架间采用Φ22钢架连接,环向间距1.2m,钢架与初喷混凝土间要求密切接触。临时钢架与初期支护钢架连接接头尺寸根据现场施工情况相应调整,以保证钢架连接顺畅、牢固。 三、施工注意事项:
1、隧道施工坚持“弱爆破、短进尺、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的原则。 2、开挖方式均采用弱爆破或人工、机械开挖。爆破时严格控制炮眼深度及装药量。
3、主体结构初期支护钢架应根据工法的设置情况对其分节进行适当调整。 4、工序变化处的钢架或临时钢架应设锁脚钢管,且必须对锁脚钢管进行 注浆,以确保钢架基础稳定。
5、钢架之间纵向连接钢筋应按交底要求设置,及时施作并连接牢固。 6、右部导洞开挖,应滞后于左部导洞,距离控制在15m左右。
7、临时钢架的拆除应等洞身主体结构初期支护施工完毕并稳定后,方可进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