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例流行性腮腺炎的调查及分析
【摘要】目的通过对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控制及治疗,以达到及时有效地控制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以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减少并发症,缩短流行时间,杜绝传播、传染的目的。方法环境消毒,隔离传染源,治疗感染者,预防接种保护易感人群,加强疫情监测与报告。结果流行时间50d,62例患者均获痊愈。结论通过对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控制治疗,可以达到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减少并发症,缩短流行时间,杜绝传播、传染的目的。
【关键词】流行性腮腺炎;预防控制;治疗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是呼吸道传染病,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临床特征为发热及腮腺非化脓性肿痛,并可侵犯各种腺组织或神经系统及肝、肾、心脏、关节等器官。笔者对辖区内一所出现疫情的小学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并采取了相应的处理措施,现将资料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2007年5月,调查总数851人,男500人,女351人。发病62例,年龄7~12岁。其中男47例,女15例。所有发病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头痛、无力、食欲不振、耳部疼痛及腮腺肿大等症状和体征。根据临床表现和流行特点,确定为校内腮腺炎发病流行。
1.2流行病学分析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季为主,患者以学龄儿童为主。此次腮腺炎的发病流行,主要原因是由学生缺乏对该病的免疫力。教室通风换气不充分,学生相互密切接触,在发生首例病例和疫情流行趋势时,学校认识不足,未能及时向卫生部门报告,没能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致使本病在校内流行。
1.3处理措施①对学校教室进行全面消毒,对患病学生进行调查随访,核实诊断疫情;②积极治疗者,隔离传染源:对患病学生禁令居家隔离治疗或住院治疗。治愈前,不得进入学校上课或进入公共场所,以免传播、感染他人。患者治愈返校时,须接受卫生部门的健康体检;③加强消毒工作,切断传播途径:对教室每天进行空气消毒,搞好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阻止病毒在空气中传播;④开展预防接种,保护易感人群:对没有患过流行性腮腺炎的学生,动员接种腮腺炎疫苗;⑤加强疫情监测与报告工作:卫生部门每天对学校进行调查,进一步核实腮腺炎发病数,核实诊断,了解掌握患病学生治愈及返校上课等情况;学校加强传染病疫情的预警报告,一旦发现可疑病例应及时报告卫生部门,同时配合卫生部门采取必要措施,对可疑病例进行隔离观察、治疗,防止疫情蔓延;辖区医疗单位加强对疫情的监测报告,每天学校进行走访、调查,了解情况,及时汇报,每天定时向区卫生局和疾病控制中心报告疫情。
1.4本病可预防近年国内外应用减毒活疫苗预防流行性腮腺炎效果较好,人
血丙种球蛋白及胎盘球蛋白,预防均无效。本病目前虽尚无特效疗法,但通过积极的对症支援和中医中药治疗,除个别有严重并发症者外,大多预后良好。本病对机体的严重危害并不只是腮腺本身,而是它的并发症,应高度警惕和防治并发症。对高热头痛明显的患者,不应迷信土医生的局部治疗,应及早到医院诊治。①管理传染源:早期隔离患者直至腮腺肿完全消退为止。接触者一般不一定检疫,但在集体儿童机构、部队等应留验3周,对可疑者应立即暂时隔离;②被动免疫:一般免疫球蛋白、成人血液或胎盘球蛋白均无预防本病的作用。恢复期患者的血液及免疫球蛋白或特异性高价免疫球蛋白可有一定作用,但来源困难,不易推广;③自动免疫:腮腺炎减毒活疫苗免疫效果好,免疫途径皮内注射、皮下注射,还可采用喷鼻或气雾吸入法,该疫苗不能用于孕妇、先天或获得性免疫低下者以及对鸡蛋白过敏者。近年国外报道使用腮腺炎疫苗(麻疹、腮腺炎和风疹三联疫苗)后,虽然明显降低了腮腺炎的发病率,但疫苗所致腮腺炎病毒的感染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④药物预防:采用板兰根30g或金银花9g煎服,1剂/d,连续6d。
2结果
流行时间50d,62例患病学生均获痊愈。
3体会
对流行性腮腺炎的防控,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传染病防治法》的宣传和教育,宣传传染病防治知识,增强民众对传染病的预防知识及预防意识,合理开展预防接种,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及蔓延扩散,确保民众身心健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