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是一种开放式的文学研究,它具有宏观的视野和国际的角度,以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界限的各种文学关系为研究对象,在理论和方法上,具有比较的自觉意识和兼容并包的特色。
民族文学
在某个民族文化土壤里产生的具有自己独特的历史传统和民族特色的文学,受制于本民族的文化背景,有本民族的政治、社会历史、心理、语言等条件所决定,反映民族的审美心理和美学品格。也叫国别文学,主要指按政治概念区别的文学。
世界文学
1.指一种未来的理想文学,歌德最早提出weltiliterature。美国评论家韦勒克在《文学理论》第五章中说:“用‘世界文学’一词,无非是指世界各国文学成为一统的时代,表达各国文学将熔为一体的伟大理想,到那时每个民族都将在这个大合唱中演唱自己的声部。但是,连歌德本人也看到,这只是一个非常遥远的目标,没有哪个民族会愿意放弃自己的个性的。”
2.超越民族界限而广为流传,并经由许多时代而为读者所一直喜爱,具有超民族、超时代的普遍性为基础的绝对价值。因此,依此标准,世界文学就应该是超越族界的地理空间,超越时代的时间间隔,并广泛成为各民族文学的优秀作品。
3.指全世界各民族地区在各个时代所创作的文学的总和(一个硕大无比的集合体)以
及关于它的一种研究。韦勒克说:“它包含应该去研究从新西兰到冰岛世界五大洲的文学这个意思。”
总体文学
总体文学专门研究许多国家中共同发展的问题,如综合研究在查理生和卢梭的影响之下的欧洲感伤小说的发展问题就属于总体文学
变异研究
变异:出自同源的文学在不同国家、不同文明的传播与交流中,在语言翻译层面,文学形象层面、文学文本层面、文化层面产生了文化过滤,误读与“创造性叛逆”产生了形象的变异与接受的变异,甚至发生“他国化”式的蜕变,这些都是变异学关注的要点。在这里,变异成为可比性的核心内容。变异研究就是从接受学视角对于这种因变化而产生差异性的现象进行研究。
比较文学史前史
一些西方学者把比较文学作为一门正式学科产生之前的历史叫做它的史前史。可一直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期,在史前史阶段,研究者的比较意识是自发的,并无理论和方法上的自觉。
教堂山会议
1958年,国际比较文学在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所在地教堂山举行第二次大会。韦勒克宣读了论文《比较文学的危机》,对法国学派提出全面尖锐的批评。这篇报告被认为是美国
学者的宣言书,并引起两派长达十年的论战。
法国学派
比较文学的发展是从研究两国文学的相互影响和关系开始的,法国是比较文学的发祥地之一。其理论主要在19世纪中叶以孔德为代表的实证主义哲学的影响下形成的。代表学者有:戴克斯特,巴登斯贝格,梵·第根,卡雷和基亚。基本观点:比较文学是文学史的一个分支,是国际文学关系史;比较文学只能研究各国作家及作品之间确实存在的相互影响的关系,即事实关系;不用美学观点去解释作品,或探讨不同作品之间的美学关系。
美国学派
1958年,国际比较文学在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所在的教堂山举行第二次大会,韦勒克宣读了论文《比较文学的危机》,对法国学派提出全面尖锐的批评,这篇报告被认为是美国学派的宣言书,1960年,美国比较文学协会成立。代表学者有:韦勒克、雷马克、列文和奥尔德里奇。基本观点:比较文学是超越国界的平行研究;比较文学还研究文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苏联学派
“格义”研究法
“格义”研究法是在西晋时期佛教界产生的,是中国比较文学的渊源。有两层含义:一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为理解的圆通和译文的晓畅,借古代典籍如庄子诸子来附会佛理;二是僧徒之间为研习佛理,演讲经典,也往往要借汉学来比附佛学。这种方法在鸠摩罗什译
经之前特别流行,学界称之为“格义”。
文化研究
20世纪中期以后国际文学研究“向外转”,强调了语境或背景对于理解和阐释作品的重要意义,自然指向了文化。90年代以来,国际文化关系引起了普遍的重视。亨廷顿《文明的冲突》引起了国际性争论,说明各国、各种文化类型的人们都开始意识到文化关系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化研究逐步登上前台并迅速渗入到文学研究这个领域,诸如殖民地话语和文学、女性文学、性别差异等等。
影响研究
影响研究可以去研究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学思潮、文学运动、文学风格、作家作品等对另一个国家或民族文学发展的影响。其内涵主要包括影响的具体内容、影响的方式和影响的过程等。
平行研究
将那些“相似”、“类似”、“卓然可比”,但并没有直接关系的两个(或几个)民族文学,两个(或多个)不同民族的作家,两部(或多部)属于不同民族文学的作品加以比较,研究其异同,并导出有益的结论。
阐发研究
阐发研究是用一种民族文学的理论和批评方法去阐释另一种民族文学的理论和作品,可以是理论对作品的阐发(解释),也可以是理论间的阐发(比较诗学),甚至是其他学科和文学间的相互阐发(跨学科研究)。
接受研究
是以接受理论为基础,着重研究不同民族的文学和读者(读者层和社会)之间的关系。
接受屏幕
每一个读者都是生活在一个纵的文化历史发展与横的文化接触面所构成的生标志中,正是这一生标构成了他独特的、由文化修养、知识水平、欣赏趣味及个人经历所构成的“接受屏幕”。
期待视野
指接受者在进入接受过程(阅读)之前,根据自身的阅读经验和审美趣味等,对于文学接受课题(文本)的预先估计与期盼。分为文体期待、形象期待及意蕴期待。
隐含读者
不是实际读者,而是作者在创作过程中预期设计和希望的读者,即隐含的接受者。它存在于作品之中,是艺术家凭借经验或者爱好,进行构想和预先设定的某种品格。
神话
神话是原始初民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感性表象认识,是借助想象对客观世界的一种不自觉的加工艺术。深化与宗教、神联系密切,主要讲述各种神和与神有关的故事,既虚幻,又能反映太初时代的现实。神话是口头流传的一种文学类型,是后世文学的土壤和源泉。
民间文学
民间文学之通过人民大众口头流传的一切民间创作形式的总和。
民俗学
民俗学不仅指民间的风俗、习惯、信仰及一切创作形式,还指对民俗和一切民间创作形式的研究。
AT分类法
1910年,芬兰阿尔奈《故事类型索引》中用分类法研究民间故事;1928,美国斯·汤普森《民间故事类型索引》,对此法加以修订完善,学界称为“AT分类法”。该分类体系将故事类型编号为1~2499号,分为五大部分:动物故事、普通民间故事、笑话、程式、未分类故事。今天已经成为各国民间文学研究的必备工具书。
文类学
文类(genre),是对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进行分类的结果。文类学(genology),是专门针对文学的类别即其风格,体式与形制等进行的研究。而在比较文学范畴内,文学类型学则是针对时空不一的文学现象在诗学品格上的类似、遥契、相近和相合进行的研究。
缺类研究
缺类现象是指一种文体在此国有,彼国无,或者即使有这种文体形式,而其实质或表现形式相差甚远的现象。
史诗
“史诗”本是出自希腊文的外来语,其传统定义和标准向以《伊利亚特》和《奥德赛》这样的希腊英雄史诗为依据。特征:规模宏大,“崇高”、“神圣”,韵文,叙事等。史诗主人公多是神或者英雄,其英勇业绩往往构成了史诗故事的主干。史诗所涉及的,往往是关乎部落或民族的命运,甚至是整个“世界”,而非琐碎的日常生活冲突。
主题学
是比较文学的一个分支,研究探索的是相同主题(包含套语、意象和母题等)在不同时代及不同的作家手中的处理,即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不同作家对同一主题、题材、情节、人物典型的不同处理。主体学异于传统文学研究的“主题研究”,研究主题的跨文化流变。
主题
狭义的主题,指通过人物和情节被具体化的抽象思想和观念、是作品的主旨和中心思想,往往可以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来表述。广义指比较文学中主题学的主题,包括母题、主题、题材、人物形象、意象、套语等。
母题
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人类的基本行为、精神现象以及人类关于周围世界的概念。蕴含着情节—故事、叙事、意蕴的最小单元。如嫉妒(心态),爱、恨(情感)。特征:客观存在:反复出现,不能再分;不具任何主观色彩和倾向性,不提出任何问题;数量有限,是潜在的主题。
题材
作品的素材,经过作家的选择,但尚未经过处理。
意象
主题学中的意象,指的是某一民族中具有特定意义的文学形象或文化形象,具备一定主题含义。既可以是一种自然现象和客观存在,如日月星辰,也可以是一种动植物,如狮虎狼狗,松柏竹兰等等。
情境
有时译作形式、局面。主要指作品的情节、事件、行为方式的组合、环境因素等。
套语研究
主题学中的套语,或称惯用语,颇似汉语里的典故成语。其背后都蕴含着特定民族的文化,起作用远远超过字面意思。形象学中的套语(或套话),则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时间内反复使用,用来描写异国或异国人的约定俗成的词组,如“小日本”、“洋鬼子”等。
媒介学
即研究不同国家、民族文学产生影响的具体途径和手段,站在两个民族中间起中介作用,把一国文学作品乃至文学思潮介绍传播给另一国的中间活动,它研究的重心是文学在交流中的“中间环节”。
文学翻译史研究
这是一种文学翻译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发展线索进行史的描述的方式,这种研究可以看出两种(或数种)文化,文学交流的历史轨迹。
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的叛逆
法国文学社会学家埃斯卡皮:翻译总是一种创造性叛逆……那是因为他把作品置于一个完全没有预料到的参照体系(指语言)里,说翻译是创造性,那是因为它赋予作品一个崭新的面貌,使之能与更广泛的读者进行一个崭新的文学交流,还因为它不仅延长了作品的生命,而且又赋予了它第二次生命。
接受环境的改造型叛逆
读者的创造性叛逆一方面来自他的主观因素,另一方面,也来自他所处的客观环境,不同历史环境往往多影响读者接受文学作品的方式。
郭沫若的“四条件”说
1.译者的语言知识要丰富;2.对于原书要有理解;3.对于作者要有研究;4.对于本国文学要有自由操纵的能力。
形象学
20世纪6、70年代作为比较文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应运而生,它是比较文学学科中的一个门类,它的研究对象是某国某民族文化文学中的异国异族形象。如:晚清文学中的西方人形象。其研究任务是探索异国异族形象的创造过程和规律,分析其社会心理背景和深层文化意蕴。研究目的在于揭示一种文化在言说“他者”时所特有的规律、原则和惯例。
乌托邦
作者依据具有离心力的话语表现异国形象,向意识形态所竭力支持的本国社会秩序质疑并将其颠覆时,这样的异国形象叫乌托邦。意识形态化和乌托邦体现了社会整体想象物的双极性。
套话理论
套话,原意指铅板,引申为陈规就套和程式、规范。美国学者瓦尔特·利普曼在《公众舆论》中分析套话“是我们头脑中存在的形象”。是陈述的最小单位,文化概括、和文化标志的缩影。
比较诗学
比较诗学是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主要指不同国家(民族)和不同文化体系的文学理论之间的比较研究。相对于传统的个民族文艺理论研究而言,比较诗学更关注一种跨民族、跨文化的文学本质规律的探索,并在这种跨越中阐述不同文学理论各自所具有的特征。
艺术
黑格尔在《美学中》中,根据显现理念的功能的不同,将各种艺术做了高低优劣的区分:
建筑是最低级的艺术,代表了艺术发展的第一阶段——象征阶段;
雕刻较建筑进了一步,代表了艺术发展的第二阶段——古典艺术;
绘画、音乐、诗是高级艺术,代表了艺术的第三阶段——浪漫艺术。诗是最高级的艺术,诗发展到顶点为宗教所取代。
苏珊·格朗:“每一门艺术都会创造出一种完全不同于其他艺术的独特经验,每一种艺术在构造自己的最终创造物或作品时,都有自己独特的创造原则。”
a. 可塑性艺术创造的是一种纯粹的视觉空间;
b. 音乐创造的是一种纯粹的听觉空间;
c. 舞蹈创造的是一种相互作用的力场。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心理层次结构分为:潜意识系统,前意识系统和意识系统。精神人格三个层面:“本我”遵循“快乐原则”;“自我”按现实原则行动,“超我”按“至善原则”活动。
他认为人从孩提时代开始就有性欲本能冲动,由于受社会道德的压抑,形成“情结”。他借希腊神话俄狄浦斯弑父娶母来说明“情结”的作用,称之为“俄狄浦斯情结”,以厄克特拉情结为恋父情结。
白日梦
弗洛伊德认为:艺术家都是某种形式的“精神病患者”,他们耽于幻想,与现实格格不入,总是感到自己的本能欲望受到压抑,于是通过白日梦的方式放纵自己的意志,宣泄自己的欲望。
荣格的“原型”理论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不赞成老师弗洛伊德的泛性欲观,认为将一切文学和艺术最终归结为实现被压抑的性本能的观点是狭隘的。
他提出的“原型”理论,对文学理论家和批评家更具吸引力。他认为,人类早期神话中的那些远古意象通过种族的记忆,一代又一代地沉积在“集体无意识”中,从而变成文学艺术作品中常常出现的“原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