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练习与答案解析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练习与答案解析

2022-05-05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练习与答案解析

1 邓稼先

一、积累与运用

1.字词积累——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元勋(xūn) 选pìn(聘) 挚友(zhì) yáo(谣)言 ..鲜为人知(xiǎn) 至死不懈(xiè) 鞠躬尽瘁(cuì) 妇rú(孺)皆知 ...2.请从所给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1)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奠定 奠基)人和开拓者。 (2)佩服他、仰慕(仰慕 羡慕)他的人很多,不喜欢他的人也不少。 (3)在北京,见到阔别(阔别 离别)了22年的稼先。

(4)假如有一天哪位导演要摄制《邓稼先传》,我要向他建议(提议 建议)采用“五四”时代的一首歌作为背景音乐。

3.文化积累——文学常识填空。

(1)杨振宁,美籍华裔理论物理学家。与李政道共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2)邓稼先(1924-1986),核物理学家、核武器科学和技术专家。中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中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做出了重大贡献,1999年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基础提升】

4.汉字积累——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B ) A.奠基(diàn) 背颂 马革裹尸(ɡuǒ) 死而后己 ..B.难堪(kān) 爆炸 驰骋万里(chěnɡ) 截然不同 ..C.殷红(yīn) 昆仑 锋芒毕露(lù) 引人注目 ..D.署名(shǔ) 宰割 热泪满眶(kuānɡ) 鞠躬尽瘁 ..

(解析:A.“颂”应写为“诵”,“己”应写为“已”;C.“殷”应读为“yān”;D.“眶”应读为“kuànɡ”。)

5.词语积累——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C )

A.小明做事认真负责,熟悉业务,这次我们当之无愧地推荐小明负责此项工作。 ....B.《成语词典》那么厚,叫人惨不忍睹,我一看见它就头晕。 ....

C.邓稼先作为一个在国内外崭露头角的优秀青年物理学家,在公共场合销声匿迹了。 ....D.日军在二战中干了许多坏事,恶贯满盈,家喻户晓。 ....

(解析:A.“当之无愧”指担得起某种荣誉,无需感到惭愧。句中用错了对象,应是小明“当之无愧”;B.“惨不忍睹”指悲惨得让人不忍心看下去,用在句中与语境不符;D.“家喻户晓”指每家每户都知道,形容广为流传,一般用于褒义语境中,用在句中感情色彩不当。)

6.语言运用——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D )

1

A.对这一转变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 B.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当之无愧的。

C.雾霾天气使中国不少城市的居民频发呼吸道疾病,各大医院呼吸科的接诊人数在短短几天时间里飙升了七、八倍。

D.刘同才书记的宣讲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可操作性,为企业、工会、职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指明了方向。

(解析:A.第二个逗号应改为破折号;B.双引号中的双引号应改为单引号;C.删去顿号。) 7.语言运用——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C )

A.邓稼先之所以能成功地领导各阶级许许多多工作者,原因是因为人们都知道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

B.我们应发扬光大邓稼先的事迹和精神,勇攀科学高峰,为实现中国梦而添砖加瓦。 C.杨振宁得知中国的原子武器工程没有任何外国人参加,完全是自力更生搞成功的,激动得热泪盈眶。

D.令我们崇敬的是,杨振宁这位科学大师,时刻支持和关注着中国的经济建设。 (解析:A.句式杂糅,删去“原因”或“因为”;B.搭配不当,将“应发扬光大邓稼先的事迹和精神”改为“铭记邓稼先的事迹并将他的精神发扬光大”;D.语序不当,将“支持”和“关注”调换位置。)

二、 课内精读

阅读第三部分“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回答下列问题。

8.“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这句话中的“要”字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不能去掉。因为“要”字说明邓稼先的不引人注目是他自己主动的选择,突出了他忠厚平实、从不骄人的性格特点。如果去掉,就变成他是一个不引人注目的人了,人物性格的可贵之处就体现不出来了。

9.邓稼先和奥本海默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作者把两人放在一起写的目的是什么? 相同点:他们都是各自国家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都是各自国家的功臣。不同点:性格和为人截然不同。奥本海默锋芒毕露,爱出风头,常令人难堪;邓稼先忠厚朴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通过对比更生动形象地表现出邓稼先的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

三、拓展阅读

追忆“天眼”之父南仁东

9月25日是中国“天眼”竣工一周年的日子。已为“天眼”操劳二十多年的南仁东,却没等到这一天。

“咱们也建一个吧”

“咱们也建一个吧。”国际上提出要建平方公里阵列望远镜,时任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副台长的南仁东则和几位同仁一起提议,可根据我国国情,建造我们自己的大望远镜。

从这句话开始,南仁东把自己与“天眼”牢牢绑在了一起。“这二十几年,南老师没干别的。”南仁东的学生甘恒谦说,这些年,南仁东的努力程度常人难以想象。

为了找到最满意的地点,南仁东从几百张遥感地质图像里挑选出所有接近圆形的洼地,

2

闷头钻进贵州的大山里。他要拄着竹竿翻山越岭,到现场去勘察,这个洼地合不合适,距离嘈杂的闹市有多远。

“那几年南老师几乎踏遍了当地所有的洼地。”甘恒谦说,南仁东爬的山路连那里的农民看了都摇头。

挑剔的南仁东最终相中了最圆的那个大坑——位于贵州平塘县的大窝凼。然后,他正式提出利用喀斯特地形建造大型射电望远镜的设想。为了推动工程立项,南仁东每次向相关部门汇报项目,都至少提前一个小时到达会场。他担心因为一丁点儿意外而迟到。那段时间,经常需要写个三五千字的项目介绍,要得很急。南仁东就和同事一起在办公室,逐字逐句斟酌,常常弄到凌晨。他怕稍有疏漏,影响项目的进程。

对每个细节都了如指掌

夜以继日的付出,让这个恢宏的望远镜工程在南仁东的头脑中逐渐成形。

2007年,FAST终于正式立项。南仁东更拼命了。这个巨大的工程需要攻克太多难关,南仁东常常无暇顾及自己的身体。为了节省时间,中午他总是随便吃点饼干、方便面完事。遇到特别有难度的事,南仁东会长时间沉默不语。FAST开始建造时,大家发现,南仁东总能很快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南老师对FAST是如此了解,从最初讨论到每一个细节设计,所有关键技术他都了如指掌。”岳友岭说。

岳友岭参与了FAST工程钢索设计部分。FAST上的钢索需要伸缩变形,这就需要计算钢索的耐疲劳程度。岳友岭记得,刚开始大家根据FAST 30年的寿命初步预估,钢索需要承受约600万次拉伸。南仁东却算出了另一个答案:200万次。后来大家经过多次计算模拟,发现南仁东是对的,600万次的估计远远超出寿命所需,是不合理的。

“钢索应该用什么样的钢,钢索接头部分用什么技术解决,用什么样的工艺支撑FAST的外形,南老师都一清二楚。”岳友岭回忆。在设计FAST馈源舱时,最初有4个塔和6个塔等多种设想,但馈源舱的姿态调整一直不能满足科研需求。南仁东曾提出,设计一个带有流体配重的馈源舱。“这是个非常好的构想,需要极有创造力才行。很难有人想到,用这么简单的设计来应对如此复杂的难题。”甘恒谦说,虽然南仁东的提议因为过于超前而最终未被采用,但这件事让他对南老师在工程方面的造诣佩服得五体投地。

青丝熬成白发

作为首席科学家,南仁东主导和参与了FAST的每个项目,带领FAST渡过一次又一次危机。学生们知道,巨大的“天眼”里,饱含了南仁东的心血,更饱含了他的感情。

在2016年9月FAST竣工仪式上,一段宣传片介绍了FAST二十几年来从无到有的历程。岳友岭从视频中看到了南仁东二十多年前的照片,感慨万千:“南老师拄着竹竿,爬山越岭为FAST选址时,头发和胡子还是黑的。”

如今,世界上单口径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已向苍穹睁开“天眼”,而为它把青丝熬成白发的那个人,却永远闭上了双眼。

也许,他只是太累了。也许,他只想化作星辰,与“天眼”长伴!

10.仔细阅读文章,说说“天眼”的建成经历了哪几个过程。【梳理文章情节】 提议→选址→立项→建造→竣工

11.文中引用甘恒谦、岳友岭的话,有什么作用?【理解文章内容】

3

甘恒谦是南仁东的学生,岳友岭是南仁东的同事,他们更熟悉南仁东的生活、工作状况,引用他们的话更有说服力,更能体现南仁东制造“天眼”的不易和他精益求精、迎难而上的可贵精神。

12.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赏析重要语句】

南老师拄着竹竿,爬山越岭为FAST选址时,头发和胡子还是黑的。

这句话运用语言描写,通过岳友岭的感慨侧面表现了南仁东为造“天眼”付出的艰辛之大。

13.结合具体内容,说说南仁东具有哪些优秀的品质。【分析人物形象】

①国际上提出要建平方公里阵列望远镜,南仁东就提议“咱们也建一个吧”,体现了他胸怀祖国、敢为人先、具有远见卓识的优秀品质。②不辞辛苦,亲自到贵州大山里勘察;为了节省时间,中午总是随便吃点饼干、方便面完事,体现了他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③汇报项目至少提前一个小时到达会场,对细节了如指掌,多次计算模拟,体现了他鞠躬尽瘁、科学严谨的优秀品质。

四、综合性练习

学习本文之后,遵义育才中学教务处准备在3月6日下午第二节课后分班级开展“走近邓稼先”的主题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问题。

14.【板报设计】从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2016年长征火箭“三代同堂”齐登场,这一系列事件表明我国科技人员在“两弹一星”精神的鼓舞下,在科技攻关上已走在世界前列。学校要编辑一期以“打开科技之窗”为主题的校报,请你为校报设计两个具体的栏目。

【示例】中国飞天梦的历程;探索与发现。

15.下面是感动中国栏目组为“科学泰斗——钱伟长”写的颁奖词,请你结合本文的内容,仿照这种写法,为邓稼先写几句颁奖词。

【示例】科学泰斗——钱伟长 【获奖名片】赤子

【颁奖词】从义理到物理,从固体到流体,顺逆交替,委屈不曲,荣辱数变,老而弥坚,这就是他人生的完美力学,无名无利无悔,有情有义有祖国。

仿写:中国人民的好儿子——邓稼先 【获奖名片】爱国敬业

【颁奖词】【示例】当大漠的苍茫点缀了蘑菇云的硝烟,当五星红旗升起在联合国的上空。是他,长空铸剑,吼出雄狮的愤怒;是他,以身许国,写下山河的颂歌。殷红热血,精忠报国,他是共和国忠诚的奠基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是中华民族不倒的脊梁。

16.请你以教务处的名义写一则通知,写明本次活动时间及内容,并请各班语文老师组织好活动。

通 知

学校将于3月6日下午第二节课后分班级开展“走近邓稼先”的主题实践活动,请各班语文老师组织好活动。

遵义育才中学教务处

4

2018年3月4日

2 说和做

——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一、积累运用 【课前预习】

1.字词积累——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秩序(zhì) 小楷(kǎi) 硕果(shuò) 卓越(zhuó) ....警报dié(迭)起 仰之mí(弥)高 锲而不舍(qiè) 迥乎不同(jiǒnɡ) ..2.文化积累——文学常识填空。

(1)臧克家(1905-2004),诗人,代表作有诗集《烙印》等。

(2)闻一多(1899-1946),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水》。 3.语言运用——在下面句中的横线处,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暇及此……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

【基础提升】

4.汉字积累——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B ) A.地壳(qiào) 深霄(xiāo) 伴侣(lǚ) 心会神凝(nínɡ) ....B.赫然(hè) 抱歉(qiàn) 无暇(xiá) 兀兀穷年(wù) ....C.澎湃(pài) 救济(jì) 典藉(jí) 群蚁排衙(yá) ....D.校补(jiào) 何妨(fánɡ) 窥园(kuī) 气冲斗牛(dòu) ....

(解析:A.“霄”应写作“宵”;C.“藉”应写作“籍”;D.“斗”应读“dǒu”。) 5.词语积累——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D )

A.科罗的建筑与加勒比地区的风格迥乎不同,是当地西班牙和荷兰风格相交融的唯一....现存的例证。

B.全军将士气冲斗牛,奋勇杀敌,冲出了重围,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 ....

C.袁隆平院士潜心贯注地研究高产杂交水稻品种,为解决全世界人民的温饱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

D.鲁迅以笔作刀枪,慷慨淋漓地揭露了辛亥革命的弊端。 ....

(解析:D.“慷慨淋漓”形容说话、写文章意气昂扬,言辞畅快。此处应用“淋漓尽致”。) 6.语言运用——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D )

A.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他对我是有着深刻印象的。

B.他并没有先“说”,而且他“做”了,做出了卓越的成绩。

C.遵义市安全管理措施的落实,遏制了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

5

产。

D.他课上认真听讲,课下手不释卷,全班同学没有一个说他学习不用功的。 (解析:A.不合逻辑,将“他对我”改为“我对他”;B.关联词搭配不当,将“而且”改为“但”;C.成分残缺,在句末加上“的安全”。)

7.语言运用——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B )

A.餐厅服务员劝阻正在吸烟的顾客,顾客叼着烟说:“烟是我买的,关你什么事?” B.学生在考场紧张等待考试,监考老师说:“别紧张,深呼吸,调整一下自己的情绪。” C.王嫂挑选香蕉,觉得不满意便转身离开,老板忿忿地说:“挑那么久,又不买,神经病。”

D.因为有事想要请教,昨日登门拜访敝人您,可惜您不在,只能等下次了。 (解析:A、C中的“关你什么事”“神经病”等词语使用不礼貌,D.敝人是对自己的谦称,不能称呼对方。)

二、课内精读

阅读全文,回答下列问题。

8.请从结构和内容上分析开头两段在文中的作用。

结构上,直接点题,不仅开门见山,还引起悬念。内容上,将闻一多先生的行为和别人形成鲜明对比,层层深入,更能表现闻一多先生的品质。

9.请理解下面句子的含义。

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我们民族比喻成一个病人,形象地表现了闻一多先生要从研究民族文化来拯救我们的民族,体现出他忧国忧民的崇高品质。

10.课文中“炯炯目光”“头发凌乱”都属于什么描写?作用是什么?

外貌描写,表现了闻一多先生潜心于学术的研究,无心于外表装束的专注精神。 三、拓展阅读

闻一多先生上课

汪曾祺

①闻先生性格强烈坚毅。日寇南侵,清华、北大、南开合成临时大学,在长沙少驻,后改为西南联合大学,将往云南。一部分师生组成步行团,闻先生参加步行,万里长征,他把胡子留了起来,声言:抗战不胜,誓不剃须。他的胡子只有下巴上有,是所谓“山羊胡子”,而上髭浓黑,近似“一”字。他的嘴唇稍薄微扁,目光灼灼。有一张闻先生的木刻像,回头侧身,口衔烟斗,用炽热而又严冷的目光审视着现实,很能表达闻先生的内心世界。

②联大到云南后,先在蒙自呆了一年。闻先生还在专心治学,把自己整天关在图书馆里。图书馆在楼上。那时不少教授爱起斋名,如朱自清先生的斋名叫“贤于博弈斋”,魏建功先生的书斋叫“学无不暇”,有一位教授戏赠闻先生一个斋主的名称:“何妨一下楼主人”。因为闻先生总不下楼。

③西南联大校舍安排停当,学校即迁至昆明。

④我在读西南联大时,闻先生先后开过三门课:楚辞、唐诗、古代神话。

6

⑤楚辞班人不多。闻先生点燃烟斗,打开笔记,开讲:“痛饮酒,熟读《离骚》,乃可以为名士。”闻先生的笔记本很大,长一尺有半,宽近一尺,是写在特制的毛边纸稿纸上的。字是正楷,字体略长,一笔不苟。他写字有一特点,是爱用秃笔。别人用过的废笔,他都收集起来,秃笔写篆楷蝇头小字,真是一个功夫。我跟闻先生读一年楚辞,真读懂的只有两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⑥闻先生教古代神话,非常“叫座”。不单是中文系的、文学院的学生来听讲,连理学..院的、工学院的同学也来听。工学院在拓东路,文学院在大西门,听一堂课得穿过整整一座昆明城。闻先生讲课“图文并茂”。他用整张的毛边纸墨画出伏羲、女娲的各种画像,用按钉钉在黑板上,口讲指画,有声有色,条理严密,文采斐然,高低抑扬,引人入胜。闻先生是一个好演员。伏羲女娲,本来是相当枯燥的课题,但听闻先生讲课让人感到一种美,思想的美,逻辑的美,才华的美。听这样的课,穿一座城,也值得。 ⑦能够像闻先生那样讲唐诗的,并世无第二人。他也讲初唐四杰、大历十才子、《河岳英灵集》,但是讲得最多,也讲得最好的,是晚唐。他把晚唐诗和后期印象派的画联系起来。讲李贺,同时讲到印象派里的点画派,说点画看起来只是不同颜色的点,这些点似乎不相连属,但凝视之,则可感觉到点与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样讲唐诗,必须本人既是诗人,也是画家,有谁能办到?闻先生讲唐诗的妙悟,应该记录下来。我是个大大咧咧的人,上课从不记笔记。听说比我高一班的同学郑临川记录了,而且整理成一本《闻一多论唐诗》,出版了,这是大好事。

⑧我颇具歪才,善胡诌,闻先生很欣赏我。我曾替一个比我低一班的同学代笔写一篇关于李贺的读书报告——西南联大一般课程都不考试,只于学期终了时交一篇读书报告即可给学分。闻先生看了这篇读书报告后,对那位同学说:“你的报告写得很好,比汪曾祺写的还好!”其实我写李贺,只写了一点:别人的诗都是画在白底子上的画,李贺的诗是画在黑底子上的画,故颜色特别浓烈。这也是西南联大许多教授对学生鉴别的标准:不怕新,不怕怪,而不尚平庸,不喜欢人云亦云,只抄书,无创见。

(选自《人间草木》)

11.选文①②段用了两个事例来体现“闻先生性格强烈坚毅”,请简要概括这两个事例。 事例一:抗战期间蓄须明志。事例二:不离图书馆专心治学。 12.结合文意说说第⑥段加点词语的含义。 闻先生教古代神话,非常“叫座”。 ..

“叫座”指闻先生讲课非常有吸引力,来听课的学生很多。 13.汪曾祺为同学代笔写的读书报告为什么会受到闻先生的赞赏?

因为汪曾祺对李贺诗歌特点的分析准确形象,说法新颖有创意,没有人云亦云,闻先生等许多西南联大的教授就赏识这样的学生。

14.结合选文概括,本文突出了闻一多先生哪些特点? ①强烈坚毅;②治学专心;③写字爱用秃笔,一笔不苟。

15.请你发挥想象,把闻一多先生教古代神话时学生听课的情景描写出来。(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和一个成语,60字左右)

闻一多先生取出画的图纸,钉在黑板上。大家都在为女娲画像的惟妙惟肖而赞叹。闻老师口讲指画,绘声绘色,学生们仿佛全都置身于远古的天地中,如春天的小苗,接受着闻一

7

多先生知识的灌溉。

四、综合性练习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邓稼先、闻一多这样的“英雄”,现实社会中,我们身边也有许多“英雄”。遵义光明中学某班级开展了“我说英雄”主题活动。请你根据这次活动,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6.请你根据《邓稼先》和本课内容拟写对联。 上联:闻一多唐诗杂论严谨治学 下联:邓稼先两弹一星刻苦钻研

17.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两个活动内容。 “我说英雄”朗诵比赛;推荐我最喜爱的英雄人物

18.李光是“贵州年份英雄”之一,20多年来,他省吃俭用,爱心助学,使许多困难家庭的失学孩子重新回到课堂,累计资助孩子1 700多名,资助金额达40万元。除了捐资助学,他还长期坚持为青少年宣讲革命历史和传统,犹如春雨般滋润着青少年的心。他的事迹深深感动了大家,学校想邀请李光老师在3月23日下午两点来学校演讲,希望他能结合自己的经历给学生讲讲革命历史和传统,请你以学校的名义写一封邀请函。

邀请函

尊敬的李光老师:

您好!您的事迹让我们深受感动,我校想邀请您于3月23日下午两点来学校演讲,希望您能结合自己的经历给学生们讲讲革命历史和传统,希望您能在百忙之中抽空参加。

光明中学

2018年3月19日

3*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一、积累运用 【课前预习】

1.字词积累——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1)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ké sou(咳嗽)起来。

(2)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shuài),鲁迅先生是深恶(wù)痛绝之的。 ..(3)保姆总是fēn fù(吩咐)他说:“轻一点走,轻一点走。” (4)若小细绳上有一个ɡē da(疙瘩),也要随手把它解开的。 2.文化积累——文学常识填空。

(1)萧红,原名张迺莹,黑龙江呼兰(今属哈尔滨)人,作家,代表作有小说《生死场》《呼兰河传》。

(2)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评论家。著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

8

【基础提升】

3.汉字积累——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D ) A.绞肉(jiǎo) 明琅 悠然(yōu) 舀水 ..B.捆绑(kǔn) 轻捷 洗涤(tiáo) 校对 ..C.抹杀(mǒ) 魂灵 间断(jiān) 嚷嚷 ..D.薪金(xīn) 洗澡 揩桌(kāi)子 碟子 ..

(解析:A.“琅”应写作“朗”;B.“涤”应读作“dí”;C.“间”应读作“jiàn”。) 4.词语积累——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B )

A.我钦佩《荒野求生》中的冒险家贝尔,因为面对艰苦的生存环境,他不以为然,总....能乐观面对困难。

B.小品《放心吧》,将现实生活中人们深恶痛绝的电话诈骗,巧妙地展现给观众。 ....C.自共享单车问世以来,关于“国民素质照妖镜”的讨论便络绎不绝。 ....D.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他为了逃避责任,编造了谎言,竟瞒过了老师。 ..........(解析:A.“不以为然”指不认为是对的,此处应该用“不以为意”;C.“络绎不绝”指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这里用来形容讨论不断不合适;D.加点词是褒义词,指只要专心一致肯下决心去做,没有做不成的事,不能用于贬义的语境。)

5.语言运用——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C ) A.刚刚我不是来过了吗?怎么会好久不见?

B.指望对于学费有点补足,冬天来了,北平又冷,那家离学校又远,每月除了车子钱之外,若伤风感冒还得自己拿出买阿司匹林的钱来,每月薪金十元要从西城跑到东城……

C.鸡汤端到旁边用调羹舀了一、二下就算了事。 D.“好久不见,好久不见。”一边说着一边向我点头。 (解析:C项中“一、二下”表概数,应删掉句中的顿号。) 6.语言运用——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A.在鲁迅先生家里做客人,刚开始是从法租界来到虹口,搭电车也要差不多一个钟头的工夫,所以那时候来的次数比较少。

B.许先生和我都不去看它,对他竭力避免不加以赞美,若一赞美起来,怕他更做得起劲。

C.在巡检排查过程中,遵义市电力部门解决并发现了居民用电方面的问题。 D.随着部分地区高大树木的减少,使某珍稀鸟类只能选择在高压电塔上筑巢。 (解析:B.否定不当,应删去“不”;C.语序不当,应将“解决”和“发现”调换位置;D.缺少主语,删去“随着”或“使”。)

二、拓展阅读

至深至纯师生情

——与周有光先生二三事

①在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时,系里曾邀请周有光先生给我们讲授文字改革课程,这样,

9

我便有幸成了先生的学生。后来,我和先生的来往增多。

②我曾一直努力要为周先生出版多卷本的文集,为此也和几家出版社联系过,但都未能成功。2000年2月初,我向上海文艺出版社郝铭鉴先生提及为周先生出版文集的事,郝先生对周先生素来敬仰,很爽快地同意出版四卷本《周有光语文论集》,并由他自己担任责编,不过要我大力协助,我把这件事报告给周先生,他也很高兴。周先生在和出版社签订合同时,特别注明主编是“苏培成”。我拿到这份合同稿把它转交给出版社时,删去了这句话,因为这些文章是周先生的著作,我很愿意做一点编辑加工,谈不到什么名利。这部论集出版时没有具体署名由谁主编,只在《出版说明》里提到“论集的编选工作主要由北京大学苏培成同志承担”,这就足够了。

③我和周先生很快就开始了论集的编选。周先生极为认真,经过多次商讨,最后取得一致意见:前三卷收录单行本著作,第四卷收单篇论文。每一卷文稿先由我复印做编辑加工,整理好后由先生审定。周先生同意后,再寄到出版社。我、周先生和出版社三方面合作愉快,工作进展顺利。论集出版后,郝先生亲自带着样书来京,我们一齐到周先生家。周先生专注地翻看样书,表示满意。至此,我终于了却了这桩心事。

④2007年5月,吴玉章基金委员会开展人文社会科学奖的评奖活动。我看到征集评奖作品公告后,按要求买了三部《周有光语文论集》,亲自送到中国人民大学科研处申请参评。事有凑巧,过了不久,我收到吴玉章基金会的聘书,聘请我为这次评奖的评委。我被分在语言学著作评选小组,组长是胡明扬先生。8月份,评选开始。我所在的小组专门召开专家座谈会听取意见。座谈会上,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郭锡良说:“我认为,在语言学类参评的图书中,只有《周有光语文论集》够得上特等奖!”他的意见得到了其他专家的响应,这部书最后被评为特等奖。

⑤在那次评选活动中,有一部参评图书是《图画文字说与人类文字的起源》,胡明扬先生要我仔细看看这部书,提出初步的意见供各位评委参考。我认真读了这部书,可是有的地方自己也拿不准,就想起了周先生,他是这方面的专家。我把书转给周先生,没几天就收到了先生写来的读后意见,指出:“把汉字说成是表意文字,不妥。这种旧说法,不符合事实。汉字中有假借字和形声字,都表音,而且数量大。汉字是表意和表音的意音文字。”“书中胡乱混淆语言学和文字学,不妥。文字学在逻辑分类上属于语言学,但是语言学的理论不能胡乱用于文字学。”

⑥虽然这部作品最后未能获奖,但书中引用的美国学者D.S白瑟拉托《文字以前》中的话引起了周先生的注意。周先生没有读过这本书,很想读一读。他对我说,你看看北大图书馆有没有。我到北大图书馆一查,还真有,于是借出来给周先生送去。那时周先生已经102岁了,正在生病住院,我到医院把书交给他。这是本很厚的英文书,不到半个月,周先生就把书读完了。这令我十分敬佩。

⑦今年6月,周有光先生和我的通信集《语文书简》出版。书中收入我们之间往来的信件118封。《语文书简》出版后,语文学界一位有影响的专家给我发来邮件,谈了他的读后感。他说:“昨天一口气读完了《语文书简》,才知道您和周先生之间的师生情有多深、多纯,多么珍贵。我也从中获得做人、做学问的许多教益。”我受了他的鼓励,就写了这篇文章,用以自慰。

10

5.将本文标题改为“与周有光先生二三事”好不好?为什么?

不好。本文主标题“至深至纯师生情”直接表明了文章的中心,并且抒发了作者对这份师生情的珍惜。如果只用文章的副标题作为标题,只能高度概括本文的内容,不能体现作者的感情。

6.选文第③段“我终于了却了这桩心事”一句中的“这桩心事”具体指什么? 要为周先生出版多卷文集。

7.从选文第⑥段看,周有光先生的哪些品质令人敬佩? 活到老,学到老;治学严谨;求知欲强。

8.选文第⑦段引用语言学界一位有影响的专家的话,有哪些作用? 点明中心(揭示主题);照应题目(点题)。

9.你认为选文中哪件事能够正面体现“至深至纯师生情”?

【示例一】“我”为周先生出版多卷文集,不计名利。周先生在和出版社签订合同时,特别注明“主编是苏培成”,而“我”删去了这句话。【示例二】“我”看到征集评奖作品公告后,购买了三部《周有光语文论集》,亲自申请参评,最终该书被评为特等奖。【示例三】“我”担任评委时,对一参评书有的地方拿不准,请周先生帮助审阅,很快就收到周先生的读后意见。【示例四】周先生和“我”的通信集《语文书简》出版,书中收入我们之间往来信件118封。

三、综合性学习

为了引导同学们对鲁迅和鲁迅作品有更深的了解和理解,学校准备开展以“走进鲁迅”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0.请你推荐一篇课外读过的鲁迅作品,并写一句推荐语。 你推荐的作品:《狂人日记》

你的推荐语:这是鲁迅创作的第一个短篇白话日记体小说,也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揭示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11.下面是鲁迅作品中的两个名句,请你任选一句联系实际谈谈感想。

①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②即使慢,驰而不息,纵令落后,纵令失败,但一定可以达到他所向的目标。 【示例】第一句,说明了我们的知识涉及面要广,不能只是单方面的,这样才能真正有收获,不能只在一个区域采集信息,要多方面地去收集整理,那样才能有丰富的收获。第二句,坚持到底,即使是落后了,也不能轻言放弃,即使失败,也要坚持着走下去,不管我们的过程怎样,只要坚持着,就能胜利!

12.为让同学们更加了解鲁迅,校团委准备出一期鲁迅作品读后感的专刊,请你以校团委的名义为本次专刊写一则征文启事。启事中需写明以下要求:字数不超过800字,稿件交到学校办公楼团委,截止到3月26日。

征文启事

为让同学们更加了解鲁迅,校团委准备出一期鲁迅作品读后感的专刊。

要求:写一篇鲁迅作品读后感,字数不超过800字,稿件交到学校办公楼团委,截止

11

日期是3月26日。

欢迎同学们积极投稿。

校团委

2018年3月19日

4 孙权劝学

一、积累运用 【课前预习】

1.汉字积累——给下列的字注音。 卿(qīng) 岂(qǐ) 邪(yé) 涉(shè) 孰(shú) 遂(suì) 2.文化积累——文学常识填空。

(1)《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 362年间的史事。 (2)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朝代)政治家、史学家。 (3)吕蒙(178-219),字子明,东汉末(朝代)孙权手下的将领。 【基础提升】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权谓吕蒙曰 谓:对……说,告诉 .(2)卿今当涂掌事 当涂:当道,当权 ..(3)蒙辞以军中多务 辞:推托 以:用 务:事务 ...(4)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岂:难道 治经:研究儒家经典 ...(5)但当涉猎 涉猎:粗略地阅读 ....

(6)见往事耳 见:了解 往事:指历史 耳:罢了 ....(7)孰若孤 孰:谁,哪一个 若:比得上 ..(8)蒙乃始就学 乃:于是,就 .

(9)及鲁肃过寻阳 及:到,等到 过:经过 ..(10)卿今者才略 才略:才干和谋略 ..(11)非复吴下阿蒙 非复:不再是 ..(12)即更刮目相待 更:重新 .(1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见:知晓 .(14)肃遂拜蒙母 遂:于是,就 .4.解释下列加点的古今异义词。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12

古义: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今义:学位名称 (2)但当涉猎 .

古义:只,只是 今义:转折连词,但是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你如今当权管事,不能不学习! (2)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已)不再是原来吴县的阿蒙了! 6.句子积累——默写句子。

(1)孙权建议吕蒙采用的学习方法是: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孙权劝学》中描写孙权劝学成果的句子是: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7.古代文言文中的许多语句是成语的重要来源,请根据下面两句话的意思,在本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

(1)比喻人学识尚浅。(吴下阿蒙)

(2)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刮目相待) 二、课内精读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列题目。

8.孙权是用什么方法劝吕蒙学习的?这样劝说有什么好处?

用自己的学习体会现身说法,这样既可以增强说服力,又显得情真意切,语重心长,使人在心理上更容易接受。

9.谈谈你对“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这句话的理解。

“三日”是概数,指时间,这句话的意思是情况在不断变化,人也在不断变化,不能拿老眼光看待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

10.孙权劝吕蒙说:“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你认为读书有哪些益处?联系你读书的体会说一说。

读书可以丰富学识,读书可以陶冶性情,读书可以提高修养,读书可以增加思想的深度等。(意思对即可)

11.有人认为文章写“鲁肃过寻阳”的情节是赘笔,你赞成吗?请说说你的看法。 不赞成。写鲁肃与吕蒙论议、结友的情节,可以表现出吕蒙学习取得了惊人的进步,侧面烘托了孙权的善劝。

12.鲁肃不仅地位高于吕蒙,而且很有学问,是东吴周瑜之下的二号人物。从鲁肃主动“拜蒙母”“结友”这两件事中,你能悟出什么道理?

①有才华,有学识(爱学习)的人能获得别人的尊重。②物以类聚,人以群分。③位高者应该敬才、爱才。

三、拓展阅读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

13

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资治通鉴》)

【乙】盖汝好学,在家足可读书作文,讲明义理①,不待远离膝下②,千里从师。汝既不能如此,即是自不好学,已无可望之理。然今遣汝者,恐汝在家汩③于俗务,不得专意。又父子之间,不欲昼夜督责。及无朋友闻见,故令汝一行。汝若到彼,能奋然勇为,力改故习,一味勤谨,则吾犹可望。不然,则徒劳费。只与在家一般,他日归来,又只是伎俩④人物,不知汝将何面目归见父母亲戚乡党⑤故旧耶?念之!念之!“夙兴夜寐,无忝⑥尔所生!”在此一行,千万努力。

(选自朱熹《与长子受之》)

【注释】 ①义理:指讲求经义、探究名理的学问。②膝下:这里指父母。③汩:搅乱,扰乱。④伎俩:原指不正当的手段,这里是不务正业的意思。⑤乡党:家乡的人。⑥无忝:不要辱没。忝,辱。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蒙辞以军中多务(用,拿) .(2)及鲁肃过寻阳(经过) .(3)然今遣汝者(派) .(4)力改故习(旧的,原来的)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读书人分别多日,就要重新拭目相看,长兄你怎么知晓事情这么晚呢? (2)盖汝好学,在家足可读书作文,讲明义理。

如果你爱好学习,在家里完全可以读书写文章,讲求经义、探究名理的学问。 15.【甲】文中孙权劝导吕蒙要学习的理由是什么?【乙】文中朱熹让儿子离家求学的原因是什么?

【甲】文中孙权劝导吕蒙要学习的理由是吕蒙如今当权管事,不能不学习。【乙】文中朱熹让儿子离家求学,一是担心儿子在家被俗务耽误,不能专心学习;二是父子之间不想日夜督促责备;三是在家没有朋友一起探讨,不能增长见识。

16.从写作目的看,【甲】【乙】两文有着怎样的共同点?从写法看,又有何不同? 从写作目的看,【甲】【乙】两文都是在劝谏别人认真学习,勤奋读书。从写法看,【甲】文既有委婉的劝谏,又有侧面烘托;【乙】文主要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语重心长的劝说。

附【乙】文参考译文:

如果你爱好学习,在家里完全可以读书写文章,讲求经义、探究名理的学问,用不着远离父母,千里迢迢地去跟从老师学习。你既然不能这样,就是自己不好学,也不能指望你懂得这个道理。但是现在让你外出从师的原因,是担心你在家里为俗务所缠身,不能专心读书学习。同时,父子之间,我也不希望日夜督促责备你。在家里也没有朋友和你一起探讨,增长见识,所以要让你出去走一走。你如果到了那里,能奋发努力有所作为,用心改去以前不好的习惯,一心勤奋谨慎,那么我对你还有希望。若不是这样,就是徒劳费力,和在家里没

14

有两样。以后回来,又仅仅是以前那样不务正业的小人物,不知道你准备用什么样的面目来见你的父母亲戚及同乡和老朋友呢?记住!记住!“早起晚睡,勤奋学习,不要辱没、愧对了你的父母!”这一次行程,要千万努力呀!

四、综合性练习

2018年4月23日,是第23个“世界读书日”,学完《孙权劝学》一文后,遵义某校七年级(6)班决定开展以“好读书·读好书”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7.下面是本次活动的宣传标语,请你补充完整。

好读书,读书让生活变得充实;读好书,读书让思维变得缜密。

18.请你针对以下发言,给在场的校长和同学分别提一条建议,注意语言得体。 甲同学:网络时代,信息量很大,可以看的书很多,但是,面对茫茫书海,我们不知从何下手。

乙同学:我们现在太忙了,要做那么多题目,哪有时间读课外书? 丙同学:我们读过很多书,但读后很容易忘记,留下深刻印象的不多。

(1)向校长提建议:校长您好,我们学校每周可以专门安排一节课,让学生自由阅读吗? (2)向同学提建议:同学,俗语说“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读书要有所选择,你可以从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入手。

19.学校将在4月25日开展读书分享会,但张伟因要参加书法比赛而无法参与本次活动,请你代他写一张请假条,向班主任陈老师请假一天。

请假条

陈老师:

我因要参加书法比赛而无法参与25日学校开展的读书分享会,特向您请假一天,请批准。

请假人:张伟 2018年4月24日

1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