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论服务型政府的构建

论服务型政府的构建

2021-07-07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论服务型政府的构建

【摘要】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在党的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更好地构建服务型政府。从根本上说,服务型政府的构建,是由人民政府的性质——人民利益的执行者和捍卫者——决定的。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更好地转变政府职能、理顺关系,从而不断适应经济社会飞速发展所需。本文结构首先是明确服务型政府的基本蕴涵和重大意义,接着便是探析服务型政府的基本构建思路。

【关键词】服务型政府;蕴涵;意义;思路

2006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在党的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更好地构建服务型政府。的确,政府与百姓的生活更为密切,而且党和政府的宗旨就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根本上说,服务型政府的构建,是由人民政府的性质——人民利益的执行者和捍卫者——决定的。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键时期,我们如何才能更好地转变政府职能、理顺关系,从而不断适应经济社会飞速发展所需呢?在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又如何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功能呢?只有明了服务型政府的基本蕴涵,才能更好地谋划改革发展思路。一、服务型政府的基本蕴涵

美国当代著名的公共管理改革专家戴维·奥斯本认为,服务型政府应当是充分引入市场机制,满足顾客需要而不是满足官僚政治需要的政府。我国著名政策研究专家连玉明认为,所谓服务型政府,即政府由原来的控制者,转变为组织者和服务者。这就意味者政府以控制管理为要务转变为以传输服务为要务,管理目标由经济领域转移到公共服务领域;这就意味着,现代政府是以为纳税人服务为宗旨的服务型政府,而传统政府则是以经济资源的掌控为宗旨的管理型政府。同时,服务型政府还主动通过宏观调控服务和微观规制来推动市场经济的高效运转。我国著名学者施雪华教授认为,“服务型政府”是指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的指导下,在民主制度框架内,把服务作为社会治理价值体系的核心和政府职能结构重心的一种政府模式。这个定义准确地界定了服务型政府的职能重点和服务目标,可从如下几方面来理解它。第一,服务型政府是对传统官僚制管理型政府的根本否定,是一种新型的适应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以人为本的政府形态。政府官员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官老爷,而是实实在在为人民服务、为百姓办实事的“人民公仆”。在执政理念上这是一个根本性的转变。第二,服务型政府提倡与其它社会组织和公民建立平等协作的互动伙伴关系,提倡和鼓励其它社会组织和公民积极参与管理和决策,是开放式、透明的、分权式的政府,而不是封闭的集权式的政府。这样,政府与其它组织和公民之间就比较熟悉和亲密,易于履行其服务功能。第三,服务型政府强调其职能重心在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而这种明确的服务理念和服务目标将会始终贯穿于一切政府活动过程中。这是其存在与发展的价值所在。

结合上述观点,看看近年来的利民便民服务,如“政府超市”、“行政审批大厅”、“市长电话”、“举报信箱”等等,我们会初步理解服务型政府。但究竟什么是服务型政府?我认为,服务型政府应具备如下特点:第一,它首先应是有效的“双廉”政府,即政府除了其职能范围与作用的有限性外,还必须是注重服务质量和效率的政府。不注重效益的政府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所需,也违背其服务的

基本宗旨。同时,它还应是廉洁的和廉价的政府,这也是有效政府的体现和保障。其次,它应是“以人为本”的责任政府。长期以来,“官本位”思想在许多官员脑中根深蒂固,他们往往看重的是怎样获取更大权力,怎样利用手中权力进行权钱交易、权权交易、权色交易等,在法治不健全和监督不严的条件下,他们重权力而轻责任、重管理而轻服务,对上而不对下负责。从而歪曲和背离了为人民利益服务的原则和宗旨。因此,必须强化政府及其官员的服务意识、大局意识、公仆意识、责任意识。实践证明,服务型政府必然也是一个责任政府。再次,它应是透明的法治政府。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一项基本方略,对于政府而言,则是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公开透明、民主监督。只有这样,政府官员才不敢懈怠,在顺应民意,接受监督的过程中才会为人民做好事、办实事,从而建立起良性互动的干群关系,真正保证政府“服务员”、“公仆”的本色不会变。二、服务型政府构建的重大意义

在我国,各级政府拥有很大的权力,掌握着大量的公共资源,这对于弥补市场经济的不足、调控社会资源满足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对于改善社会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和促进效率与公平的协同运行;对于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等方面,具有重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具体说来,构建服务型政府具有如下意义:

第一,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的需要。市场经济的竞争性和开放性,必然要求各市场主体能够平等竞争,打破条块分割、地区封锁,同时只有对各经济主体的行为进行有效地规制,才能保证市场经济良好运行。而市场经济的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等缺陷,阻碍其自身健康运行,因而需要政府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宏观调控和微观规制。同时,要保持我国国民经济的协调稳健运行,还需政府进行宏观调控,促进地区、产业、城乡等方面协调发展,兼顾效率与公平。政府既要履行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的职能,又要履行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大力发展社会公共事业,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切实维护社会公正、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发展。

第二,这是加快自身职能转变的现实需要。虽说近年来政府自身效率与建设取得了不少成就,如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推进科学民主决策、推进依法行政,加强了行政监督,加大了反腐倡廉力度等等,但自身建设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如部分地方政府还顽固地存在“官本位”思想,“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人难求”,做官当太爷,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好大喜功,急功近利,注重门面功夫,形象工程;违法违规,滥用职权;跑官要官,贪污腐化,纸醉金迷等等。这些思想和作风,严重背离“为人民服务”宗旨,败坏政府形象和社会风气,长此以往,必将祸及党和国家的宏伟事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