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柑橘栽培管理之设施栽培技术

柑橘栽培管理之设施栽培技术

2021-10-31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柑橘栽培管理之设施栽培技术

一、品种选择

大棚栽培温州蜜柑,按日本的标准:要求果型指数(横径/纵径)为1.3左右,果皮着色占70%~80%,可溶性固形物10%以上,风味好。

我国设施栽培可选用的早熟品系温州蜜柑品种,有宫川、兴津和松山等;特早熟温州蜜柑品种有宫本、桥本、山川、市文等。

二、覆膜加温时间

设施栽培温州蜜柑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早上市和提高果实品质。而提早上市的时间取决于加温的开始时间。盖膜、加温的时间越早,一般果实成熟的时间也越早。温州蜜柑大约11月份进入休眠阶段,如果不让它通过一段时间的低温休眠过程,它就会因休眠不足而出现萌芽、开花不及时或参差不齐。所以,设施栽培的温州蜜柑,在通过

一定时间的休眠阶段后,覆膜和加温的时间越早越好。加温时间的早晚不同,果实成熟的时间也不同:12月份开始加温的,果实于次年6月下旬成熟;1月份开始加温的,果实成熟期在高温季节的7~8月份,果实的着色和品质不理想;2月上旬开始加温的,果实成熟期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果实品质较好,又可节省燃料费用,因而经济效益较高;2月下旬以后开始加温的,果实于9月底成熟,与露地栽培的特早熟温州蜜柑成熟期相近,无多大经济价值。

三、管理技术

选择无风日子,用双层薄膜覆盖,并做好薄膜的灵活固定,以便今后开闭方便。加温开始时,要求温度环境变化小,昼夜温度每天略有上升。发梢前的温度,要求夜间为20℃,白天为25℃左右。此外,加温开始阶段充分灌水,可促进生长发育,发芽整齐,花质提高。

(一)开花前后的管理

开花前后的温度、光照和土壤管理,尤显重要。

1、气温管理 从发芽到开花的时间长短,与温度高低和均衡相关。从发芽停止到现蕾开花,这段时间的昼夜温度一定要控制在17℃~25℃左右。此时,如果温度失控及水分不足,就会造成温州蜜柑生育期延长和花发育不全的现象,并且出现畸形果。

2、光照管理 此时若光照不足,会影响温州蜜柑的发育。一般处理好设施周围的遮荫物,合理修剪棚内的树体,清除覆盖物上面的污染,确保自然光照透入即可。

3、土壤管理 开花期的土壤管理,主要是地温、水分和肥料的管理。水分不足,会使花器官发育不良,还会降低地温,使树体吸收肥水受阻,导致异常花的发生。因此,要特别注意水分的管理。

(二)生理落果期的管理

花后1个月内的生理落果,与气温升高有关。当白天气温达到35℃

以上,引起棚内湿度增大,使谢花后的花瓣不易脱落而粘在果面,造成幼果霉烂脱落。故在此时,白天温度应控制在25℃~28℃,夜间应保持在15℃~18℃。通常用打开天窗进行换气来调控温度。

(三)果实膨大期的管理

第二次生理落果后,留在树上的果实开始膨大。在果实膨大期,最适的温度应控制在20℃~25℃,以利于光合产物的运转及积累。此外,此时充分灌水,增施壮果肥,可提高果实的品质和产量。后期应适当控水和控肥,以提早果实成熟期和提高果实的含糖量。

(四)成熟期的管理

果实发育到一定阶段,果皮开始着色,可溶性固形物开始增加和积累,酸出现下降。果实着色的最适温度为13℃~18℃。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果实着色。但6月下旬至9月中旬,一般无此低温条件,可通过灌水来促进着色。过分干燥,叶片呈微萎缩状也可促进着色。

(五)其他管理

其他管理包括疏果、整形修剪、土壤管理、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