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毳,邓玉洁,余巧玲,彭明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 2017年第12期
摘要:文章介绍了养老金融的概念、国内外养老金融的发展历史、养老金融理论的形成以及我国养老金融方面存在的体制不完善、市场准入困难、创新产品较少等问题。本文针对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养老金融体系,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养老金融;发展;改革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8-0-01
一、养老金融的历史进程
何谓养老金融?养老金融,其涵盖了金融领域诸多领域。它不但包含了养老金金融,而且涉及养老服务金融、养老产业金融,三者皆为养老金融的重要成分,各有千秋。总的说来,是一门将养老金理论与金融学理论结合形成的新型交叉学科。
面临全球步入老龄化社会的趋势,养老金制度的重要性也日益明显。因为这关系到国民养老安全和社会稳定;与此同时,养老金融还关系着国民养老安全和经济转型。然而中国相对于外国在养老金融起步较晚,2011年底才第一次提出养老金入市的观点。从众多文件中可以看出,中国在2011年至2013年间先后出台了多项政策鼓励养老金融的创新发展,推行养老金融产品的创新。
二、我国养老金融发展缓慢的原因分析
中国是目前老年人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据显示,2012年我国老年人口占总人数的14.3%,预计到2025年我国老年人占比将高达1/3。从中央出台的各项关于养老政策的文件到近两年的放开二胎政策,都显示我国已经开始重视并着手解决老龄化问题。我国金融行业也将触角伸向养老产业,将养老与金融结合,进行探索创新。可由于存在诸多政策限制、技术缺陷、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养老金融发展缓慢。
(一)制度的因素
余全强认为养老体系的建设应该采取“三大支柱”——社会保障、企业保障、个人和家庭保障相结合。我国虽然已经初步建立了三大支柱的体系,(其中我国养老保险的顶层设计为“三支柱”的结构,以基本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为第一支柱,企业年金及职业年金为第二支柱,个人商业养老保险为第三支柱。)但是还存在许多问题,比如养老金个人账户空账数额巨大,由于各种不完善的缴费机制导致了大量的个人账户资金被挪用,不仅造成个人账户空缺严重,还容易让群众产生信任危机。同时,我国目前的养老金投资面过于狭窄导致养老金变相贬值,这使原本心里就惴惴不安的群众将养老金投向别处实现增值。
(二)人才的因素
养老金融人才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本身市场发展慢,不仅是年金养老,基本养老才刚刚放开,市场发展慢,没有办法吸引更多人从事这个工作。二是老金管理机制非常复杂,委托人、受托人到投管人链条非常长,背后的管理复杂,使得专业人员认为这个工作性价比不高,太累。三是养老金投资范畴不够丰富。
(三)消费的因素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增长动力正在转向依靠内需拉动的背景下,养老产业的发展也需要消费需求来拉动。但是我国消费一直是金融市场发展的弱项,人们对金融产业以及金融产品的认知不够,加上传统储蓄观念根深蒂固,养老金融难以发展。我国养老产业金融是我国金融产业的一大短板,因为不论是与与国外相比,还是和我国普通的养老产业求相比,都处于滞后状态,需要政府的着力支持。
(四)产品的因素
由于我国的养老金融产品同质化问题比较严重,都存在针对性不强的问题,过于单一化。部分养老理财产品是由一些低风险的产品捆绑销售而来,即便是针对老年群体推出的定制式理财产品也大多存续期较短、操作繁琐,与养老投资需求的长期性是不相符的。
三、中国养老金融的未来发展建议
(一)完善政策体制建设,注重养老金融人才的培育
学习国外已经完善的养老金融体系,加快立法、成立专门的协调机构、成立统一的养老金监管机构及出台相关监管法律。统筹管理养老基金有利于分配效率的提高。我国养老基金的空缺,处于财政的扶持,鼓励商业化支持养老基金的储备。
养老金融的人才有两个特点,专业化与复合型。从专业化角度看来,这一批人必须有极强的综合素质,包括他的专业技能以及成就感。从专业技能来说,对思维的广度、深度和分析能力,要求很高。从复合型角度来看,养老金融人才实际上是跨领域的,因为在经营过程中,要同时面临多个监管部门的监管规则。这样一个队伍需要贯通的投资能力和风险合规的管控能力,当然要求是非常高的,而且养老金融行业,不仅仅在养老方面的管理,还会涉及到产业发展,以及养老服务的全产业链,这对人才的要求十分严苛。
(二)改善金融市场环境,促使养老和市场融合
中国现在的金融市场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例如市场化程度低,行政干预过多,投机气氛浓厚,监管方式滞后,市场结构市场机制不健全等。监管部门必须着力改善这样的金融市场环境,寻求监管的最佳模式,发挥金融市场配置资源作用, 从而在国内打造一个健康良好的金融市场。只有在一个健康的金融市场推进养老金入市,才能实现养老金保值增值。促使养老金与资本市场的融合, 实现养老金的保值增值是当前最为迫切的任务,为规避资本市场的风险,应当对养老资金的投资风险资产加强预防管理,并且严格控制。
(三)产品设计应该更贴近老人的实际需求
养老服务金融涉及老年人福祉和金融业发展。养老金融行业具有显着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老年人在金融产品需求的同时,更倾向于获得心灵上的温暖。因此金融企业在设计养老投资产品的时候需要面向老人特点,考虑老人的多元化的物质方面、心理方面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陈游.中国社会老龄化背景下商业银行养老金融业务创新的机遇[J].现代经济探讨,2014(6):69-73.
[2]余全强.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发展养老金融的必要性及对策分析[J].金融经济,2014(14):3-7.
[3]胡继晔.养老金融:理论界定及若干实践问题探讨[J].财贸经济,2013(6): 43-52.
[4]张佩,毛茜.中国养老金融创新发展:现实障碍、经验借鉴与应对策略[J].西南金融,2014(7):43-47.
[5]孙晓放.中国养老金融行业现状及发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12):3062-306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