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美国小学教育的目标讲解

美国小学教育的目标讲解

2020-12-29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美国小学教育的目标

即使是在美国的华人,都不是太清楚美国小学生究竟要达到什么样的知识水平,这里只有一个粗略的标准可以参考: 1.幼儿园毕业

能识别数字,能用小石头、小纸片、小木棍等具体的物体,表达抽象的数学概念;认识26个英文字母,区别元音和辅音;区别不同职业的人大致做什么事,譬如医生、教师、邮递员、警察、消防人员……了解生物生命的演变过程,包括人的生、老、病、死,毛毛虫变蝴蝶;从地球仪、拼图上学习地理,了解地球上有很多居民,很多国家,不同的肤色;懂得人要住在房子里,孩子要上学,成年人要上班。 2.一年级

能够从1数到100,能数双数或者5的倍数,知道奇数和偶数,会简单的加减法;学会观察,对不同的事物和物品分门别类;能例证生命的演变过程,了解自然界动植物之间互相依存的关系;学习使用图片和照片来表达文字以外的意思;懂得衣、食、住之于一个家庭的必要性;明白家庭成员之间、邻里之间的关系。 3.二年级

会读、写三位数的数字,从随意取的五个数中,能够从小数到大或从大数到小;熟练运用两位数的加减法,会用英寸或厘米等度量单位测量长度,看懂钟表上的时间;坚持写读书笔记或日记,学会写总

结,懂得区别诗、散文、小说、传记等不同的文学形式,了解虚构作品与非虚构作品之间的区别;开始学习独立研究动物,诸如昆虫生态等问题。 4.三年级

学会如何把资料做成曲线图;会比较10万以内数字的大小及加法,熟练三位数的加、减、乘、除法;能够从周围的环境就地取材,搜集、组织材料,了解人如何保持健康,明白青蛙、蝴蝶、小鸡、小白鼠等小动物的生命演变过程;懂得如何使用字典;能够明白自己所喜爱的作家、书画家透过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善于阅读不同文化背景的文学作品。 5.四年级

用计算机运算很大的数字,比较100万以内的数字大小,学习小数和分数,画图表;能通过地图、照片、图表来解释世界上各地区气候的不同;通过阅读,进一步了解不同的文学形式,譬如科幻作品、传记等。 6.五年级

会列、读各种表格,熟练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能够利用图书馆的系统和资料进行研究;通过做笔记对各种信息进行比较和综合;开始撰写非虚拟的报告和五段体式的短文;学会写正式、非正式,以及朋友间的书信;懂得对不同类型的书籍进行分门别类,能掌握一

本书的主要内容,并针对其构思、背景、人物塑造、表达方式、语言艺术进行评论。

美国文化的核心价值

也许国内的读者会觉得,一个已经读到五年级、马上就要毕业的美国小学生,对其数学能力的要求,仅仅限于加、减、乘、除运算,未免水平太低了。

我婆婆退休前是搞幼儿教育的,她看到美国小学生整天“都在玩”不免叹气,她对我说,施嘉特今年五年级,马上就小学毕业了,要是在中国,学生的压力已经很大,整天埋头做功课。可是你看这孩子,每天放学就出去和一群野孩子打美式橄榄球、踢足球……疯玩,做作业、弹钢琴的时间那么少,你做母亲的要抓紧啊!我说,施嘉特在学校成绩几乎全A,除了偶尔失手,有时候连着拿几个100分回来。对美国小学生来说,我觉得够了。小学教育不是精英教育,我更注重他运动、课外活动、交友联谊等的全面发展。

当然,婆婆还是不满意,她说美国的功课太松、作业太浅,估计考试也很容易。她强调,我们中国人讲究打基础――扎实的基础。其实,美国人也讲究打基础。只是中国的所谓的“基础”,和美国人的不同罢了。美国人讲究做人的底线,这种观念就是从小培养起来的。美国小学生要打的基础是做人的自信、诚实、善良、公正、包容,以及独立自主的意识,也就是说,他们从小就学会了美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而不是为这个核心价值服务的知识。

然而,与我婆婆持相同观点的大有人在,更有甚者把美国的中小学教育贬为“一塌糊涂”,其中措辞最激烈、情绪最激动的多是从中国来的中小学教师。他们得意的是,每年国际数学竞赛名列前茅的都是中国学生,美国的中小学教育简直无法和中国的相比。有时候,美国中文报纸上还有大标题:“数学比一比,美国只能算发展中国家”。 有一次华人聚会,孩子们的父母回忆起自己年轻时的故事,在场的女士坦白,当年找丈夫的标准几乎都是要“学习好”,也就是“成绩好”的,外形、性情、修养都在其次。女生们的眼睛都盯着班上的学习尖子,成绩排名在班上第一名的就是好,全年级第一的更好……而眼下自己的下一代,如果你问她们班上男生谁的学习成绩最好,她们很茫然,但学校里哪个男生运动最出色,绝对了如指掌。如果你恭维某个漂亮的女生,说她可以嫁给一个学习状元,她多会很不屑,甚至觉得受污辱,“什么呀,谁要那些书虫?”学习尖子(如果只会学习,没有其他爱好、专长的话)多被同学孤立。为了避免失去友谊,保持原有的知名度和受欢迎程度,不少成绩优异的学生拒绝去荣誉班,怕的就是失去原来普通班的旧朋友,甚至一些学生故意在考试中失手,变得和大家一样普通。在孩子们眼里,朋友、友情、快乐,比成绩重要多了。

美国小学生作业的“难度”

一位带着9岁儿子来美国的父亲感叹,把儿子交给美国学校真是忧心忡忡,那是什么样的学校呀!课堂上随意得像自由讨论,可以放

声大笑;老师和学生常常坐在地上没大没小;上学就像在玩游戏;每天下午3点就放学;还居然没有统一的教科书。

他给老师看儿子在中国读的四年级的小学课本,老师告诉他,到六年级他的儿子都不用再学数学了。他当时就后悔了,把儿子带到美国耽误了学业。在中国,小学生的书包都是沉甸甸的透着知识的分量,再看儿子,每天背着空空的书包,还高高兴兴地上学放学,一个学期眨眼就过去了,他不免心虚,问儿子,来美国上学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儿子回答:“自由。”

再过一阵子,孩子放学后直奔图书馆,倒是常常背满满一袋书回来,可是没两天就还了。他又问,借这么多书干吗?儿子回答:“做作业。”然后,看到儿子在电脑上打出作业的题目《中国的昨天和今天》,他惊得差点跌地,这都是什么题目?试问哪位在读博士生敢去做这么大的课题?他责问儿子这是谁的主意,儿子正色道:“老师说,美国是个移民的国家,每个同学都要写一篇关于自己祖先生活国度的文章,还要根据地理、历史、人文,分析与美国的不同,并闸述自已的观点和看法。”这位父亲没有做声。

过几天,他看到儿子的作业出来了,一本20多页的小册子,从九曲黄河到象形文字;从丝绸之路到五星红旗……整篇文章气势磅礴,有理有据,分章断节,特别是最后列出的一串参考书目,做父亲的大气不敢出,这种博士论文的气派,他是30岁过后才开始学到的。等到孩子六年级学期快结束的时候,他更是瞠目结舌,老师留给学生一

连串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问题,简直像是国会议员候选人的前期训练:

“你认为谁应该对这场战争负责?” “你认为纳粹德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如果你是杜鲁门总统的高级顾问,你将对美国投原子弹持什么态度?”

“你是否认为,当时结束战争最好的办法就只有投原子弹?” “你认为今天避免战争最好的办法是什么?”

美国历史只有区区200年,却足以开启学生们的智慧大门。

技工和总裁的区别

这位父亲还记得,他儿子小学毕业的时候,已经能够很熟练地利用图书馆的电脑和微缩胶片系统,查询所需的文字和图片资料。有一次,父子俩因为对狮子和豹的觅食性发生争议,第二天儿子从图书馆借回美国国家地理学会拍摄的有关动物的录像片,父子俩一边看一边讨论。美国小学生这时候已经学会了有疑问去哪里找答案的方法。 除了图书馆,美国中小学生做作业和一些研究报告,很多时候是靠查询有关网站。

中国留学生来美读博士,从入学到毕业,拿下博士学位需要5年。在研究生院,很多人都有相同的感触,凭成绩拿奖学金,美国人常常

不是中国留学生的对手,可是一到实践领域,搞点研究性的课题,中国人往往不如美国人机灵,没有他们那么富有创造性。等到大家手里都捏着博士毕业证书找工作时,在写简历上中国人又落后了一大步,不会“吹”。这里我说的不会“吹”,不是指没有吹的本钱,而是没有吹的本事。当然,这和整个基础教育体系和训练不同有关。中国人只习惯于在一个规定的框架里去施展本领,一旦没有了规矩,失去了指导,不见了原有的常规参照系统,对美国人来说是获得了自由,而对中国人来说,可能是丧失方向感、无所适从的恐慌与茫然。 再后来,等到了工作岗位,工作个五年十年就更见分晓了。中国人都只能做技术,最多升到技术部门的总管,几乎没有人可以做到大公司的总裁。这些让中国人瞧不起、不服气,具体技术不过硬的总裁们,他们的本事到底在哪里?他们的本事是,了解公司里员工们的特长,并让他们把各种特长发挥到极致;员工和部门之间谐调配合;把自己公司的价值所在,展示给投资商和客户,不断地拿到投资,不断地销售产品……要知道,这是典型总裁的活儿,而不是技工的。(《共鸣》2007年第4期)

我很羡慕美国的小学生。他们接受的小学教育与我自己的小学生活大不相同,与我了解的目前国内的小学生活也很不同。

美国的小学生们在学校好象没有压力,学校的气氛是友爱、和睦,教学上也特别注意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教室的布置就让学生不感到任何压力。他们的教室不是一排排面向黑板的课桌,学生也不必坐得直挺挺的,双手放在背后。美国小学的教室倒有些像幼儿园的布置,几个学生围坐在老师的桌子旁边。教室的墙上是小学生们自己独出心裁的布置,实际上成了儿童美术作品展览。

我曾去过一个二年级教室。他们当时正在学习宇宙和太阳系的知识,教室被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孩子们暂时布置成了他们自己的天象馆,还配以各种的灯光。我进去后,教室里一片漆黑,然后孩子们陆续打开设计好的灯光,照射着不同的天体,并要我回答他们有关宇宙和太阳系的问题。

学校经常邀请一些社会人士、包括一些学有所长的家长到学校和孩子们见面,而孩子们会毫无拘束地向他们提出各种问题。

我住处附近有所社区小学,该小学曾邀请一位青年画家去和孩子们见面。大厅里摆出了画家的部分作品。孩子们很崇拜他,但也提出一些天真、好笑的问题。有个孩子的问题是:你相信你的画能卖出去吗?你能发财吗?

我也去客串过一次,教二年级的孩子们学中国画。我们事先准备好了

宣纸,而毛笔和颜料则是他们美术教室里大量供应的,学生们无需自己买笔和颜料。当他们看到用毛笔几笔就能画成一只小鸡,而且各部分的颜色和浓淡都不同时,高兴极了。然后,又学如何画竹,画花,画小鸟。有些孩子就是乱涂,而有些孩子却能在短短的时间里掌握如何使用毛笔和颜色,画得相当不错。我面前总是围着一堆孩子,让我评价他们画得好不好。

学校校长对这样的活动很支持,让孩子们接触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特点,使孩子们的思路更开阔。

孩子上学过马路是家长们最担心的问题。许多国家都是家长自己设法解决,而美国全国都有由政府出钱的学童车,统一的黄颜色大巴,到孩子们的家门口接孩子们上学,下午放学后再沿路送回家。小学里难免有个别残疾儿童,他们则有一辆专供他们使用的校车。

美国小学 阅读的事 作者: 平安即福

说说女儿读书的经历, 小孩子的家长可以参考, 大孩子的家长请帮助指正。

女儿上K后【智陈博士: K是指美国的小学学前班。】, 老师要求每天从教室带一本picture book (绘画本)回家, 一天一本,我给她读。 都是教室里的书, 老师收集的, 每页只有一句话,内容和文字都适合她的年龄。 当时觉得她学的不快, 给她读

了很长时间。 突然一天, 她自己能读了, 一点过度都没有(我女儿干啥都没过度,和我家小老二儿子相反). 惊喜, 我解套了。从此以后, 她自己去图书馆书店挑书, 就好比有了翅膀, 自己可以飞了。K结束的时候,老师根据每个孩子的程度, 送孩子一本新书, 她得到的是一本崭新的chapter book (章回小说).

一年级, 我们搬到一个好的学区。 第一次开家长会, 老师对女儿的评价:one of the best students (不知道有多少个,也没问), 读书在最好的group. 老师说, 女儿特别喜欢读书, 老师跟她开玩笑,是不是想在离开这个教室之前把教室里所有的书都读一遍。事实上, 她不止读一遍, 她喜欢的书不知读了多少遍。老师说她是全年级第一个学会用脑子读书的孩子, 测试她的阅读能力达到四年级程度, 对一年级的孩子学校只测试到四年级,老师告诉我们上二年级时可以测试到六年级。

她爱读书的习惯是上K和一年级的时候碰到了两个特别好的老师,基础是那个时候打下来的。 但她读书有个缺点,太快, 囫囵吞枣,老师要求每天read aloud二十分钟, 她很少按要求做。 现在她都没法给老二读书, 太快,老二不喜欢。这也是后来我限制她不节制读书的一个原因。

美国小学功课轻松, 上课完成任务后可以选自己想做的事, 她利用多出的时间在学校读了很多书。 她不太喜欢的书, 只在学校读,不带回家, Harry Potter一套7本书她都是在学校读的。 可

见她在学校还是读了不少书, 老师讲课时有没有偷偷读书我就不知道了。

5年级的时候学校开始要求写book review, 做写作方面的project, 很有效地帮她克服了读书太快囫囵吞枣的毛病。

现在6年级, 学校里英文课, 在读莎士比亚和狄更斯的书, 每页至少要有三个note, 写essay; 阅读课每星期在老师指定的书单上读两本书,写相关文章; 此外, 她还读些老师推荐或者自己喜欢的书。 她手头应该同时有四本书左右。 我们家里还订了time等她点名要的杂志,主要是她在看。 现在偷偷看书的事情越来越少了, 有次她跟我抱怨, 在学校每星期只能挤出24分钟的时间看额外的书。

从我女儿的经历, 我觉得, 小学是泛读的阶段, 中学开始应该是精读的阶段,这点请大孩子家长指正。

再说个好玩的, 显摆一下。 有一段我限制她读书, 家里没书可读, 她就拿我老公的专业杂志读, 读了其中很多不专业的文章。

对女儿读书, 我觉得现在算是上了正道, 大大松了口气。 这次给女儿检查眼睛, 医生给我竖两个大拇指, 去年的眼镜还是20/20的效果(敲木头)。这是我限制她读书的第二个目的。

对美国教育的一点小感慨

作者: 999朵玫瑰

老中非常喜欢BASH(抨击)美国的中小学教育.嘲笑美国人的数学. 若真的家有孩子,多去孩子学校看看,会有亲身体验.昨晚LILI教授说到她亲眼看到自己孩子是怎么在美国接受教育的.小孩的独立思考能力是怎么来的.那我也来说说我这两天的一点感慨.

前两天晚上去参加小孩学校ROBOTIC CLUB(机器人俱乐部)的Parent's Night (家长之夜). 儿子新加入这个CLUB. 开这个会就是让家长了解这个CLUB的活动,亲眼看看以前孩子建的ROBOT(机器人). 看了之后我Amazed(欣赏)的不得了.CLUB的负责人都是在CLUB四年之久的SENIOR(毕业班学生), 轮流上去介绍自己的CLUB. 其中一个很漂亮的白人小女孩, 那个SPEECH(演讲)讲的水平真高,成人很多估计都不如她的,这回就是带领师弟师妹们出来打比赛了.这学校的ROBOT还蛮有名的,参加加州比赛拿名次,希望这回能进军全国比赛.ROBOT都是小朋友们自己做出来,分programming(程序), electric (电气), & mechanical (机械 )三个组,各组的负责人都上去讲话.看着这些不讲话有点NERDY(书呆子气)的小老印,小老中(还是个女孩),小白讲话时表现出的神采,太漂亮了. 他们建的ROBOT在我眼里蛮复杂的,照了几张照片,有空发上来看看.现在是每周MEET(见面开展活动)三次,圣诞节之后就天天要MEET了.

亲眼看了他们去年BUILD(制作)的ROBOT,看了比赛的录像.这ROBOT要在场上和其他两队的ROBOT合作,一起对阵另

外三队,看谁能扔进最多的篮球.ROBOT在场上要保持平衡,捡球(一次还不能捡超过三个),然后投蓝.我这不懂工程的觉得非常了不起啊.他们有老师做MENTOR (指导者),但老师基本保证不出安全事故.动手都是孩子们自己动手做.做过项目的就知道,几个团队的合作能力是多么重要.BUILT这个ROBOT需要三组人员通力合作,哪些FUNCTION(功能)需要program, 哪些用mechanical来实现更加可靠和现实,小朋友们都解释的头头是道.家长们很多做工程师的也都问了很多很实际很有价值的问题,小朋友们都很有大将风度的一一解释.

儿子加入的是programming,我倒觉得他的强项是动手能力. 也许适合另外两个GROUP(组). 和那白人小女孩聊了会,问可以change group(换组)吗?小姑娘说当然可以,但主要看他自己喜欢哪个GROUP,只要自己ENJOY(喜欢),在哪个GROUP就不重要了.回答得真有水平.

和爱总讨论过这个协作能力. 我说过这个能力小部分是民族性,还有就是这种从小的训练. 亲眼看了这个,觉得美国的教育是大有前途的.至少对有天赋,愿意努力的孩子.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方面是非常不错的. 团队里基本什么人种都有. Programming负责人是个很帅的白人小男孩, Mechanical是两位亚州孩子,一男一女,Electronics是印度孩子. They all have very bright future. I firmly believe that. (他/她们都有光明的前途,我坚信这一点。)看到他们,觉得美国的未来还是非常有希望的.

美国学校如何对小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2006-10-14 08:19:00) 分类: 美国社会

安娜今天回家告诉我的故事就是他们学校的安全教育. 学校给孩

子们展示图片,观看电视,及消防员的现场表演,给他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安全教育课.

我问安娜她从中学到了什么? 她说主要是讲如何预防火灾,如何在火灾发生现场安全而快速地逃离. 首先如果有时间,要报警,取得帮助. 如果没有时间,首先想到逃离火灾现场. 要弯腰在地面爬行,从安全的地方逃离,不要用电梯. 如果是晚上,一定要用手摸墙面,如果感觉到墙是热的,就不要从那个方向逃离,可能那个方向已经被火围困,如果墙是凉的,表明那个方向还没有火,那么走那个方向是对的. 如果从窗户离开,夜间看不见,也要摸窗户,了解火况.

由于她不懂得很多英语,所以她也不能把全部教育内容理解清楚. 我告诉她,如果没有地方出去,被火包围了,那就用被子之类的东西,用水弄湿,顶在头上冲出去,不过要注意出去的地方,防止烧毁的木头落下来压在人身上. 用湿毛巾掩着口鼻,防止烟呛. 不过我也懂得不多,只有把我自己知道的告诉她. 我觉得他们的安全教育很可取,告诉孩子在紧急情况怎样自救,这很重要. 学校一般给每个

孩子的家长一个图片贴,家长把图片贴在窗上,如果发生火灾,消防人员马上就知道你家有孩子,马上立刻搜救孩子.

美国人很多家里都有灭火器,学校也教孩子怎样使用灭火器,我记得我来这里后,老公交代我的第一件事就是怎样使用灭火器,然后告诉我家里的绳子放在什么地方,告诉我最主要的是尽快逃离火灾现场,什么财物不用管,因为都买了意外事故家庭财产保险,保险公司会解决这个问题,安全第一,生命第一. 我们家有两根大而粗的绳子. 我刚开始觉得老公过于小心,但是当我看到那么多关于火灾的报道后,我觉得小心还是好的,中国有句古话:小心使得万年船.

我们都看过美国的很多灾难片,其中一部,我忘记了电影的名字,里面讲火山喷发,小男孩在和父母失散后表现出的聪明应急,给我很深的印象,看来可能和他们的学校的紧急事故自救教育有关.

每学期学校都要给家长发一张如何告诉孩子\"不正当TOUCH\就是那些乱摸的行为,要家长给孩子讲明身体上那些地方的触摸叫不正当TOUCH. 如果发生这些行为,叫孩子要及时告诉家长,家长马上和学校联系进行处理.

最近他们还对孩子进行路上如何保护自己的教育: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甚至你的亲戚,如果你不了解你的亲戚,在父母都不知道的情况下,千万别上他们的车,如果他们邀请你上他们的车,你可以说声:SORRY ,THANKS.然后离开. 如果那个人强行要你上车,你可以呼叫帮助.如果你走在路上,发现有车跟在你后面,你慢他就慢,你快他就快,那你得注意,一旦发现问题,马上用一切办法呼救.

我们都知道美国小学生都是坐车上学,家长送到车上,如果家长去学校接孩子,学校一定要家长签字方能离开,否则不让你个人随便离开学校,所以一般不会发生那种行为,可是学校还是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以防万一.

其次是对他们进行坐车安全教育:无论在哪里都要系好安全带. 他们给学生示范发生事故时,系安全带和未系安全带的区别,很多没有安全带的人在事故中的死亡率很高,而系了安全带的死亡率和前者比起来,低得多. 同时告诉学生事故发生后如何呼救和如何自救等等,都是以录像的方式形象地演示给学生观看. 我孩子说就是不懂英语也看得明白.

他们为了孩子的安全,常用半天半天的时间给孩子讲解和演示安全常识. 学校搞活动就更多了,今天他们学校也有活动,让学生穿

自己国家的传统服装,跳自己国家的舞蹈,可惜我老公不在家,我就没办法去,不然我一定让孩子去快乐快乐. 分享:

前段时间,在上海学习的时候,有一个专家提到了美国和中国小学生守则的不同,深有感触!感觉规定更细致且简明,孩子们容易听懂,也容易遵守。这些内容与我们的日常行为规范要求是很类似的。摘录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学习:

1.与大人应对,要有礼貌,有分寸。

2.与人互动,眼睛要看着对方的眼睛。 3.别人有好表现,要替他高兴。 4.尊重别人的发言与想法。

5.自己有什么好表现,不要炫耀,输给别人也不要生气。 6.如果别人问你问题,你也要回问他问题。 7.打喷嚏、咳嗽都要说对不起。 8.不可以有不礼貌的小动作。 9.别人送你任何东西,都要说谢谢。 10.接到奖品和礼物,不可以嫌弃。 11.用小小的贴心,为别人制造惊喜。 12.改同学考卷时要谨慎。

13.全班一起念课文时,要看着正在念的一字一句。 14.以完整的句子回答所有的问题。 15.不要主动讨奖品。 16.每天都要做完作业。

17.换科目的时候,动作要快,要安静,要守秩序。 18.做什么事都要有条理。

19.老师在指定作业的时候,不要叫苦。 20.别的老师来代课,也要守班规。 21.课堂上发言或起身,应该讲规矩。 22.不可以上课上一半,起身去倒水。 23.见到每个老师,都要说某某老师好。 24.注意洗手间的卫生,把身边的病源减到最少。 25.让客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26.不要帮同学占位子。

27.同学受罚的时候,不要看着他。

28.对作业有问题,可以打电话来我家,我没接的话,你可以留言,但只要留一次就够了。 29.遵守用餐的基本礼仪。 30.吃完饭,自己的垃圾自己处理。 31.接受别人的服务要惜福、感恩。

32.坐校车或公车,都要坐好,别打扰到司机,并记得说谢谢。 33.认识新朋友,要记住对方的名字,道别时记得称呼对方。 34.吃自助餐或有人请客时,取菜不可以贪多。 35.别人掉东西,请弯身去帮他捡。

36.进门时,如果后面还有人,请帮他扶住门。 37.别人碰撞到你,不管你有没有错,都要说对不起。

38.进行校外教学时,无论是到哪一个公共场所,都要安安静静。 39.去参观别人的地方,要不吝于赞美。

40.全校师生开会的时候,不要讲话,要自爱自重。 41.接电话时的应答要得体。

42.一趟校外教学结束,要感恩及谢谢所有随行的老师和家长。 43.搭乘电扶梯时,要站右边,让赶时间的人可由左边先行。 44.列队行进时不要说话。

45.不可以插队;但看到别人插队不要大呼小叫,让老师知道就好。 46.看电影时不可以说话或干扰到别人。 47.不可以带零食来学校,制定属于自己的班规。 48.有谁找你麻烦,让老师知道,不要私自处理。 49.捍卫自己的理想,不因别人否定而退缩。 50.要乐观、积极地去享受人生。

51.别让将来有遗憾,想做什么就竭尽所能去实现。 52.从错误中学习,并继续向前迈进。

53.不管什么情况,一定要诚实,做错事就坦白承认。 54.把握今天,不要浪费它。

55.在你的能力范围内,做最棒、最棒的人。

我们对美国教育误会最深的就是认为美国学校对学生放任自流,美国学生在课堂上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了。实际上,美国是个自由民主的社会,但更是个法律健全的社会,守法讲秩序是美国公民的特点,从他们的小学生行为规范来看,就发现美国的学校特别重视学生行为规范的培养。行为规范的内容虽然涉及方方面面,但实用性,操作性更强,更符合小学生的接受能力。我们在对学生的行为规范培养中,也可以参考下。用学生能接受的方式去规范我们的课堂,真真正正的去尊重和理解学生。

美国教育有三个基本理念:

第一,一个国家可以没有历史,也可以没有文化,但不能没有有效的教育。这是美国最重要的教育理念,我们一些人总觉得美国这个国家没有多长的历史,但是各位知道美国教育部成立于哪一年呢?成立于1867年。我刚去美国留学时,和国内很多愤青一样,觉得自己来自五千年文明之邦,觉得美国人都是土暴发户。我去的斯坦福大学,也是一所年轻的学校,却是1888年开始准备创办的,而中国最老的三所大学是光绪皇帝颁旨成立的,在1896年。美国抓有效的教育,抓得早、抓得实在。

第二,智力有时是天生的,但优秀是教出来的。

第三,不论出身,每一个6-16岁的少儿都必须受到有效的教育,这是无条件的。否则对国家与政府来说,就有可能多一个不合格的公民,多一个社会问题,从而削减了国家整体实力。不能说农民工的孩子就不是孩子,受到不好的教育,这样对一个国家来讲是成问题的。教育在西方一些国家,又称为“人生重新洗牌的过程”,人生之所以能够重新洗牌,就是说教育面前人人平等,所以平民教育就是教育面前人人平等。

美国这三个基本教育理念都充分透露出平民教育的理念,都充分透露出他们治国的务实、平和,和对人性、对国家、对公民的尊重。

美国教育还有一张隐性文凭

美国教育发给学生的是两张文凭。第一张是显性文凭,即一般意义上的文凭,大家容易理解。隐性文凭则是我本人的一个重大发现。

美国孩子读完书之后,摆在身上还有一张隐性文凭,这就是具有平民意识的公民文凭,即我刚才说的做一个诚实、勤劳、有爱心、不走捷径的谦卑公民。这种价值观的形成,是由家庭、社会、学校的互动来完成的。

我觉得美国这张隐性文凭是质量比较高的,这张隐性文凭将伴随一个人走过一生。一个国家给公民一张什么样的隐性文凭,或者不给隐性文凭,这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与平民教育相对的是精英教育,美国人认为,平民教育和精英教育并不矛盾,平民教育是精英教育的基础,没有平民教育的精英教育是不存在的。只要平民教育做好了,精英教育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只抓精英教育而忽视平民教育的教育只有惨败的结局。精英多数情况下是很难被人们提早发现或选择定位的,精英也是很难从小就被指定并通过人为主观拟定培养方案就能培养的。真正伟大的天才不是一般的平庸教授可以发现的,爱因斯坦就申请过两次博士学位。一个国家要把教育办好,就把平民教育做好了,没有平民教育的精英教育都是胡说八道。

一个国家不能把所有的学生都培养成爱因斯坦,更不能都用培养爱因斯坦的方法来培养所有的学生。教育的目的就是能够使一个学生将来能够准确地找到自己的位置。

“因材施教,人尽其才”在美国教育界的解释:

1、把一个只适合做木匠的人培养成博士和把一个只适合读博士的人培养成木匠都是教育的失误。把只适合于做木匠的人培养成木匠和只适合于读博士搞理论的人培养成博士,这样的教育才叫成功。

2、把孩子的真实情况告诉家长是美国教育的重要部分,学校里的老师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劳。从一年级起,老师就和家长开始沟通、交流,使得家长到了孩子高中毕业时基本上能够知道孩子未来适合于做什么。

3、地位的平等,绝不可能认为教授比一个优秀的工匠地位高。在美国一个木匠的收入跟一个正教授的收入应该说是一样的,现在美国一个木匠一天的收入大概是200到400美元。

4、客观对待辍学,认同最优秀孩子是不会去读硕士或博士的价值观,这样会给孩子,特别是那些能在历史上留下痕迹的孩子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他们认为绝顶聪明的孩子,在平民教育阶段完成之后,有时候通过辍学来变成精英。比如说比尔·盖茨、戴尔等等,尤其是商界的人士。在美国人的眼里,只

有二流学生是去读博士的,一流学生不会读完书的。客观对待辍学就是一个平民教育的观念。

在美国,学历并非越高越好。在一个法治的市场经济社会,政治家、商人的地位肯定是很高的,他们不需要高学历。在美国,如果市长、州长的名片上印有一个博士学位,会被别人视为怪物。这是我切身的体会。在美国人看来,市长更多应该是体验民情,应该20多岁到社区服务、社区演讲,了解平民百姓的疾苦,读完博士应该去做研究。我们中国人往往把学位当做是一个提高地位的表现。我的一位同学,在美国某制药公司研发中心担任首席科学家,向我抱怨说,他很想回国,可如果回去,因为没有博士学位,可能三本的学校都不会要他。

美国人是从灵魂深处认同“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价值观,并认真传承这种价值观的。美国人读书的功利性不强。比如有一个精神病患者,拿着一千美元到街上去送人,十个美国人有八个是不敢要的。因为他们从小接受的平民教育告诉他们,没有理由接受这个钱,他就会问你这个钱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要送给我?这样有效的教育使每一个公民都具有理性思考问题的能力,我没有付出劳动,怎么能够拿你的钱呢?中国的教育,这方面要补的课程太多了,远离现代教育有很大的距离。

许多中国家长经常说“再穷不能穷孩子”,其实原话不是这样的,原话是“对国家来说再穷不能穷教育,对家庭来说再富也要穷孩子”,也就是说,国家再穷教育预算也应该是最高的,家庭再富裕,也绝对不能让孩子挥霍。在美国是

看不到富豪的孩子开跑车的。只有对孩子非常节俭,他才能够去受平民教育,否则后代就一代一代退化,最后变成了纨绔子弟。比尔·盖茨把财产全部捐出来,一方面是品德的高尚,还有一个方面是比尔·盖茨受到平民教育文化的熏陶,有一张良好的隐性文凭,他认为必须这么做。

遵守公共秩序依靠平民教育

美国的教育教给孩子的基本原则是,无论任何理由都不可以侵害他人的利益与权利,由于教育的有效,优良的价值观不断重复,形成一种条件反射似的对公共秩序的遵守。

我举一个我亲眼看到的例子。我女儿在美国就读的学校,校长是一个50多岁的老奶奶,有一天突然接到通知,让我们家长把车子开到学校一英里之外的地方待命,学校发生了重大危机。我到了学校,看到学校上空有六架直升机,校长拿着一个大话筒站在学校的楼顶上,说劫持人质发生在附近另外一个学校,枪声也来自那里,希望同学们不要惊慌。

这位校长站在最不安全的地方,拿着话筒讲话,这就是一个示范,让孩子们都知道有秩序地去做某件事。有学者说中国是紧缺经济,所以中国的公共汽车才这么挤,不挤就上不去。他说的可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平民教育就是要教育学生从潜意识里去遵守秩序,最后从公众的角度来讲是最大的获益。比如美国9·11恐怖袭击发生时,世贸中心大楼内的楼梯自动分成三条道,一

条残疾人道,一条正常人道,一条是消防员往上走的道,于是才有4000多人顺利的撤退。如果像某些学者说的资源紧缺,这条道是最紧缺的,大家都去挤,我估计800人也挤不出来。遵守秩序成为一种习惯,整个民族的素质就提高了一步,这都是靠教育来完成的,而且是靠平民教育来完成的。

美国教育过程中不能碰的高压线

在美国,所有中小学是不能开除学籍的,但大学是可以开除学籍的。在大学里,只要有确凿的证据证明你撒了三次谎,肯定就被开除,没有任何的商量余地,即便是布什总统帮你出面,也解决不了问题,可见诚实在美国教育中的重要性。

公平、公正的观念也是美国教育必须确立的观念。如果我讲话语气里流露出一点点对某个国家学生的歧视,我的女儿就会指责我。她的潜意识当中,这种平等、公平意识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平民教育,

...

美国是一个教育大国,也是一个教育强国, 美国教育理念

。讨论美国教育,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由于美国是一个文化多元的国家,反映在教育上,美国教育也是多元的,美国尚没有全国统一的教育制度,五十个州就有五十种不同的教育制度。我认为,一个国家和社会有什么样的占主流的教育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实践和教育制度。影响美国教育、形成美国今天教育制度和教育格局的原因很多,但,我认为影响美国教育最深层次的因素是教育理念。这种教育理念不仅仅是教育家、教育理论家关于教育的理论体系,或是写在书上或文件上的纸上的东西,而是被美国政府、政党、全社会所有民众所接受和所遵循的教育理念,是深入到几

乎所有人脑海中的东西,具有广泛性、深入性和实践性的特点。

一、教育是一种信仰。美国人认为,一个人不管处于什么境地,有两件事是必须要做的,并伴随一生,一是受教育,一是新宗教。教育与宗教并行,教育与宗教一样重要。美国人对教育的重视,达到了与信仰宗教一样的虔诚境界。1620年,欧洲最早的第一批移民,坐着“五月花号”这只船抵达美洲,就是在现在的马塞诸塞州波士顿的普里茅斯上岸。如今,在当时上岸时的一块石头上写着“1620”几个数字,就是对这一重大事件的纪念。那时的移民生活艰苦异常,但从1620年起,这批移民就同时在当地建学校与教学,并在1636年创办哈佛大学,所以,哈佛大学的老师和学生很自豪,说美国算不了什么,先有哈佛,后有美国。欧洲移民到美洲以后,每到一处,必先做三件事:一是建教堂,这些移民大多是受到欧洲宗教迫害的新教徒,建教堂是首先必做的一件事,他们认为,有了教堂,人的精神就有了归宿,人就有了精神家园。二是建学校,他们认为,学校是教化之源,是一个人从野蛮走向文明的必经之路,教育可以消除很多人性中的许多弊端。三是建邮局,与外部世界联系的桥梁,在过去,邮局是人们联系外部世界、认识外部世界的有利工具。这种理念在美国诞生之前一个半世纪就已深深地植根于民众之中。教育与宗教同样是一种信仰理念,对美国的教育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由于此,政府和民众对教育的认识,不是作为一种纯粹的功利目的而进行的活动,人们对教育具有了宗教般的虔诚。 二、教育是国家和社会的支柱。美国人和美国政府认为,美国就像一座大厦,支撑这座大厦有三大支柱,一是政府,美国政府分四级,即联邦政府,州政府,郡政府(“郡”有的翻译成“县”),市政府;美国政府的概念包括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平时我们所说的三权分立的三权都属于政府的范围。作为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没有政府就不成其为国家和社会。二是宗教,美国人中,有统计说10人中有9人信教,还有1人也信教,其中,基督教新教占57%,天主教占28%,犹太教占2%,还有信其他宗教的,以信仰基督教新教为主,美国是一个法治加神治的国家;实行政教分离、信仰自由的宗教政策。三是教育,美国教育体系完备,制度健全,各州各具特色。特别是近四千所各种类型的大学,私立的,公立的,教会的,色彩纷呈;美利坚合众国还没有诞生之前,十三个殖民地的教育就已具有特色和规模,因此,美国教育具有天生的独立性。有人这样评价过美国大学所遵守的大学精神:美国大学所坚守的大学精神是使大学成为才保存人类文明的场所,成为培养智者的地方,成为人类精神资源传递和知识创造的最佳学堂,成为一个充满创造和创新的具有独立品格的思想熔炉,成为一个拒绝庸俗、坚持操守、努力用思想知识、精神呼唤社会良知,引导社会前行的精神家园。由于美国教育已经成美国国家和美国社会的一种独特的不可或缺的强大力量,美国政府和民众都认为教育实际上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三大支柱之一。 三、教育是社会自由的保证。这一先进的教育理念,首倡者是美国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斐逊。这是里着重介绍一下这一理念的首倡者托马斯·杰斐逊,因为他一理念对美国教育的影响是深远的。 对于杰斐逊,其实美国人甚至全世界的人们和有历史学家,对他的评价甚至超过了华盛顿,称他为反专制、反暴政的民主斗士;他一生对暴政、对专制深恶痛绝,对自由、民主无限向往,而且终其一生而为之奋斗,美国人称他是“自由王子”,是“民主之父”,其人品之高尚,境界之高远,对人类自由福祉之关心,且成就之伟大,不仅影响了美国,也影响了整个世界,而且还将永远下去,人类还将越来越多地享受到他的思想心脏建立起来的文明制度的福祉。

杰斐逊由于对教育有这样的认识,他一生都致力于教育事业的发展,他是美国第一个提出完备初等教育的人,他提出公民要义务完成初等教育。杰斐逊在生前为自己写过一篇墓志铭,他说,我死后就把他自己棺盖的志铭刻于他的墓碑上,不要增加一字,他希望人们记得的就是这些。他写到: 《美国独立宣言》和《弗吉尼亚宗教自由法令》的作者,弗吉尼亚大学之父——托马斯·杰斐逊安葬于此。

墓志铭极其朴实无华。杰斐逊如此壮丽伟大的一生就是用两行字写完。在人们看来,当了八年总统、评价如此之高的杰斐逊,就干了这么三件事:两篇文章,一所学校。《弗吉尼亚宗教自由法令》翻成中文约2000字左右,而且还不是他一个人写的,他只是主要作者,另加一所大学为,如此而已。今天看来,历史也证明,而且人类未来也将继续证明,绝不可小看这三件事,美国能有今天的强大和繁荣,就与这三件事密切相关。

先看第一件事《独立宣言》。这篇《独立宣言》是美国摆脱英国殖民统治而进行战斗的一入篇檄文,它历数了英国殖民统治在美洲(美国原十三州)的种种劣迹和暴行,它宣布了一个事实:我们十三个州在独立是天经地义的事,是正义的。从此,原美国十三州的人民,在《独立宣言》的鼓舞下,以开始较为弱小的实力赶跑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者,从此,就有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独立宣言》的价值还远远不止此。《独立宣言》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以一个官方的、具有法律效果的形式,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布,“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如果遇有任何形式的政府损害这些目的,人民就有权利改变或废除之……”这样集中阐述了天赋人权的先进理念。《独立宣言》所宣扬的天赋人权和人人生而平等的理念,后来又写入《美利坚合众国宪法》中,成为美国民众、政府、政党的共识。从此,“人人生而平等”就成为美国梦,成为美国人两个多世纪以来所追求的梦想。

第二件事是《弗吉尼亚宗教自由法令》。这个《法令》奠定了美国的宗教方针和宗教政策,使美国历史上没有出现过大的宗教争端和排斥仇杀的事件,这比起欧洲和亚洲就要好得多。欧洲中世纪的宗教连绵不断,打击异端、火烧科学家的事件时有性。杰斐逊就是在这个《法令》中规定:万

教并存,政教分离,极力主张信仰自由、宗教宽窄的基本理念,可以说这种理念使美国宗教相互共存而相安无事,和平共处而富有正义,使美国宗教真正成为圣洁之源,道德之源,成为人们的精神家园。他在《法令》中写到:“谬误并不可怕,如果谬误不允许别人反驳,就十分可怕。”“如果政府的权力干涉到思想领域,那么,这个政府就是腐败的”《法令》极力倡导思想包容和思想宽容,洋溢着人类的最高理想和智慧,展示了一个伟人的博大胸怀和精神境界,以及宽容精神的人类美德。 第三件事是创办弗吉尼亚大学。这是杰斐逊的又一杰作。他晚年立志于办教育,建学校,四处奔波,把全部身心投入到这所学校。他亲自选址,规划,建筑;亲自选定教材、校训、校规,聘请教师,选定课程。专家认为,弗吉尼亚大学至今还是最适合于学习研究的地方,山清水秀,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开阔幽深,意境悠远,富于自然和人文气息,传统和现代的和谐兼容,充分表现了杰斐逊的思想境界和教育理念。

杰斐逊十分重视教育,对教育一往情深,晚年倾注全部精力和智慧奉献于教育。他为什么这样重视教育呢?他说:“只有由受过教育的人民组成的国家才能保持自由。”他认为他一生致力于反专制、反暴政,致力于建立民主、自由的政治制度,如果人民没有受到好的教育,国家不是由受过教育的人组成,他的努力和梦想都将成为泡影,或者如同沙上建塔,顷刻倒塌;或者如海市蜃楼,终究是幻境而已。他一生对教育的重视以及他的教育思想,可以说奠定了美国教育的基本理念和基本框架,美国今天的教育之所以成为世界之强,饮水思源,其发轫之初就得益于杰斐逊总统。 这一教育理念把美国教育提升到了与美国民主、自由密切相关的境界。杰斐逊曾反复说过,一个国家的民主、自由只有教育才能得到永久保证,反之,没有受过教育的人民组成的国家是专制、暴政的温床。而美国的后继者又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这一教育理念,成为社会和民众普遍认同的价值;这一理念影响了美国教育二百多年,这一理念使美国教育具有天生的独立性和社会良知,使美国永远没有专制和暴政的藏身之地。

四、追求教育公平和教育机会平等。美国从1776年7月4日宣布建国至今228年的历史中,始终忠于美国开国者们赖以立国的正义、平等、自由的理想,孜孜不倦地追求人人生而平等的目标。虽然在此过程 中,走过多少坎坷之路,并为此付出过很多牺牲,但美国人特别是一大批致力于此的志士仁人对这个理想的追求是虽九死而犹未悔。今天,“保证教育机会均等,提高教育质量”这两句话,作为美国教育部的座右铭镶嵌在教育部总部的大理石的墙壁上,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在美国的历史上,存在着种种的不平等,特别是美国存在着严重的种族歧视,少数裔美国黑人是受歧视的主要人群,在各方面与白人谈不上有什么平等的权利,更谈不上有相同的教育公平和教

育机会均等的权利。在历史上,黑人没有选举权,坐车、吃饭、上学、就业、居住,甚至上厕所都得与白人分开,很多州的法律规定黑人与白人必须隔离,美国历史的上种族骚乱不断,直到1963年,美国黑人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发表了美国历史上最有名的演讲之一《我有一个梦》。什么梦想呢?是追求黑人与白人一样有平等权利和自由权利的梦想。他说:

“一百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签署了解放黑奴宣言,今天我们就是在他的雕像前集会。这一庄严宣言犹如灯塔的光芒,给千百万在那摧残生命的不义之火中受煎熬的黑奴带来了希望。它之到来犹如欢乐的黎明,结束了束缚黑人的漫漫长夜。

然而一百年后的今天,我们必须正视黑人还没有得到自由这一悲惨的事实,一百年后的今天,在种族隔离的镣铐和种族歧视的枷锁下,黑人的生活备受压榨。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生活在物质充裕的海洋中一个穷困的孤岛上。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然萎缩在美国社会的角落里,并且,意识到自己是故土家园中的流亡者。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就是要把这种骇人听闻的情况公诸于众。”

他说:“现在是实现民主的诺言的时候。现在是从种族隔离的荒凉阴暗的深谷攀登种族平等的光明大道的时候,现在是向上帝的儿女开放机会之门的时候,现在是把我们的国家从种族不平等的流沙中拯救出来,置于兄弟情谊的磬石上的时候。

“朋友们,今天我对你们说,在此时此刻,我们虽然遭受种种困难和挫折,我仍然有一个梦想。这个梦想是深深扎根于美国的梦想中的。

我梦想有一天,这个国家会站立起来,真正实现其信条的真谛:“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

我梦想有一天,在佐治亚的红山上,昔日奴隶的儿子将能够和昔日奴隶主的儿子坐在一起,共叙兄弟情谊。

我梦想有一天,甚至连密西西比州这个正义匿迹,压迫成风,如同沙漠般的地方,也将变成自由和正义的绿洲。

我梦想有一天,我的四个孩子将在一个不是以他们的肤色,而是以他们的品格优劣来评价他们的国度里生活。 我今天有一个梦想。

我梦想有一天,亚拉巴马州能够有所改变,尽管该州州长现在仍然满口异议,反对联邦法令,但有朝一日,那里的黑人男孩和女孩将能与白人男孩和女孩情同骨肉,携手并进。 我今天有一个梦想。

我梦想有一天,幽谷上升,高山下降,坎坷曲折之路成坦途,圣光披露,满照人间。” 他最后疾呼:“当我们让自由之声响起来,让自由之声从每一个大小村庄、每一个州和每一个城市响起来时,我们将能够加速这一天的到来,那时,上帝的所有儿女,黑人和白人,犹太教徒和非犹太教徒,耶稣教徒和天主教徒,都将手携手,合唱一首古老的黑人灵歌:‘终于自由啦!终于自由啦!感谢全能的上帝,我们终于自由啦!’”

《我有一个梦》发表之时,距林肯签署的《解放黑奴宣言》整整100年,距美国1776年建国时和美国托马斯·杰斐逊发表《独立宣言》宣布“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的时间是187年,但黑人还是没有取得法律上完全的平等权利和自由权利。而且,马丁·路德·金还在1968年4月4日在田纳西州被种族主义分子刺杀身亡。可见美国的种族歧视历史之长、之严重。但随着20世纪上半叶民权运动的发展,联邦最高法院通过了一系列判决,宣告南方各州的种族歧视法律违宪而无效,直接推动了1964年国会通过《平等权利法案》,从此以后,才在法律上消除了种族歧视问题。种族歧视问题在法律上得到了解决,但并不意味着在所有方面和实际上完全实现了平等。美国人认为,教育公平和教育平等是社会公平和社会平等的核心,而且是一个长期追求的目标,直到今天,美国政府和美国人民在追求教育平等和教育公平方面,采取了许多有效的措施,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第一、联邦政府用调查报告和宏观目标的形式来影响和促进全国教育公平和教育机会均等的进一步实现。在教育方面,美国在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作为联邦政府,有两件事是影响深远的。 一是1983年完成的《国家处于危机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调查报告。1981年8月26日,美国教育部长贝尔成立了国家教育优异委员会,由该委员会调查美国的教育质量, 教育文摘

《美国教育理念》(http://www.unjs.com)。

◆分享好文◆

在1983年4月提交了这份报告,这份报告称:“既是一份给教育部长的报告,也是一封给美国人民的公开信。”

这份报告为什么说美国处在危机之中呢?报告的核心思想是认为在教育方面,美国没有完全实现建国时人人生而平等的诺言,所以美国处在危机之中。《报告》中说:“最初在这块陆地上许下的诺言中有一部分正处于危机之中。这诺言是:所有的人,不论其种族、阶级和地位,都有权得到公平机会,得到最大限度地发展他们个人的心灵和精神力量的工具。”《报告》中说:“对一个自由、民主的社会来说,对促进共同文化,特别是一个以多元化和个人自由而骄傲的国家来说,共同享有高水平的教育十分必要的。”

《报告》希望人们看到:美国教育正处于困境,而这种困境并不是一夜之间出现的。造成这种困境的责任遍及各个方面,因此,使教育走出困境,需要整个社会的努力。教育危机得到的结果是全民关注教育,全民关注教育质量以及教育公平和教育机会均等。

二是《美国2000:教育战略》。1991年4月,“教育总统”老布什抛出了他振兴美国教育的方案,提出迈向21的全国6大教育目标:

到2000年,美国所有儿童上学之时都已做好学习的准备;到2000年,中学生的毕业率要达到90%以上;到2000年,学完4年、8年、12年的各级美国学生要在英语、数学、科学、历史、地理等关键学科方面具有相应的能力;到2000年,美国学生的数学、科学成绩要在世界上处于依靠地位;到2000年,美国成年人都要脱盲而且要掌握在全球性经济竞争中所必需的技能,并能改造公民的权利和职责;到2000年,美国的每所学校都要实现无毒品、无暴力,并提供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有纪律、秩序井然的环境。

1993年4月,克林顿宣布《2000目标:教育美国法》,继续进行教育大改革,目标由6个增加到8个,增加了两个;到2000年,国家的教师队伍应找到持续提高其职业技能的途径,并抓住机会,不断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以教导美国学生为下个世纪做好准备;到2000年,每一所学校都应加强与家长的合作,家长应更多地参与到促进孩子的社会、情感和学业成长的活动中来。 这就是美国有名的教育八大目标。这8大的核心思想是要全方位地提高教育质量和实现教育公平。布什总统和克林顿总统认为,教育没有公平就谈不上教育质量,要实现教育公平必须从各方面来促进,如普及教育,扫除文盲,促进中小学校之间平衡发展,每个学校都要有好教师,所有家长都要合作等等。

第二、美国总统十分重视教育公平和教育机会均等。美国有很多总统都宣称自己是“教育总统”,上文提到的老布什总统,克林顿总统都是这样,这不完全是口号,说说而已,还确实采取了很多措施且效果很好。直到今天,小布什于2000年走马上任后,就提出了包括下列项目的施政纲领:教育、税务、社会保障、国防与外交、堕胎问题、医疗、农业科技和新生产业、环境和能源、国际贸

易、枪械控制以及慈善事业。他把教育摆在了首位。布什要耗资460亿美元,历时十年,建立一个高标准、提倡发扬个性的教育体制;减少联邦政府的干预,维护校园安全;同时,政府还将审查教育成果。设立50亿美元的基金,学生表现出色的学校将获得奖励,而学生表现较差的学校将被扣除5%的政府拨款;当某地区的公立学校边疆三年不能达到标准,政府将动用联邦税款,资助学生家长将学生送往私立学校就读;布什还鼓励更多的学校进行创新;增加大学奖学金,政府拨款80亿美元,使每个 家庭每年节省5000美元免税的教育经费。2003年1月8日,布什又签署了名为《不让一个孩子落后法令》,这项法律旨在提高美国公立中小学教学质量,进一步促进公民享受平等教育权利。该法案要求从2004-2005学年开始,全国所有三到八年级学生每年必须接受各州政府的阅读和数学统考,各学区必须对每所学校的考试成绩提出报告,进行比较。如一所学校边疆两年教堂成绩低劣,学生可转学。如连续3年教学质量未见提高,该校的员工将进行调整。所有学校必须缩短穷人与富人、白人与少数民族裔的分数差距。各州发布保证在4年内使所有的教师都合格上岗。并将2002年的联邦中小学教育经费预算从2001年的185亿美元增加到265亿美元。并扩大学生和家长对学校的选择性,促使学校之间均衡发展,以确保教育公平。

第三、联邦政府通过制定一些专门法律来保证和促进教育公平和教育机会均等的发展。美国有比较健全的教育法律体系,有《国防教育法》、《天才教育法》、《成人教育法》等等,除此之外,还有些针对某一个方面的教育法律。如1862年,国会通过了《莫里斯法》,向大学赠送土地,促使大学从贵族才能享受的教育向大众开放;二战后,大批复员军人转业,国会通过《大兵法》,使这批人进入学校接受高等教育,使大学教育进一步朝大众化的平等方向发展。还有针对如何进一步促进教育平等和如何提高教育质量法律,如上文提到的小布什总统签署的《不让一个小孩落后法令》。这几个法案,其中心内容是不仅在中小学而且在大学方面促进教育公平和教育机会均等发展。 另外,美国民间也与政府相呼应,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角度大声呼唤教育公平和教育机会均等的好处。美国著名的智囊机构兰德公司,在1999年的教育研究报告的主要结论是:教育公平,能够给政府创造巨额的财政收入,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这种政府和民间对平等、自由、机会均等的长期不懈的追求,使美国今天的教育更趋于公平和机会平等的目标。倡导教育机会平等和教育公平而由此形成美国教育的多元性、开放性(向不同层次学习能力和经济条件的人开放)、国际性、灵活性(种种不同性质的学校满足不同目标的人的需要,国家没有统一的教育制度,50个州就有50种教育制度)的特点,使美国教育既能满足不同人群、不同层次的人们的需要,确保教育公平和机会均等,又能满足并充分发挥不同受教育对象的个性特点,使教育充满活力和生机。

五、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合格的公民。美国人认为,从整体上讲,学校培养不出天才,而是要培养公民,公民培养好了,人才也就有了。影响美国这一教育理念的有两个教育家,一是纽曼,一是杜威。两位都主张教育是培养社会的好公民。

先说纽曼。约翰·亨利·纽曼生于1801年,逝世于1890年,是英国的宗教领袖和教育家。他在《大学的理念》(有的翻译为《大学的理想》)一书中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社会的好公民。对此,他说过两段很有名的话,他说:

如果一定要赋予大学教育一个切实的目的,我的主张是培养社会的好公民。大学教育的艺术就是社会生活的艺术,其目的就是使人适应这个世界。大学教育一方面既不应把着眼点局限于某些特定的职业上,另一方面也不应是造就英雄,培养天才。事实上,天才伟业无法人为造就,英雄的思想亦如天马行空。大学不是诗人、不朽作家和学派创立者的诞生地,也不是殖民地头领或征服者的培训所。大学并不承诺要造就一批亚里士多德、牛顿、拿破仑、华盛顿、拉斐尔、莎士比亚式的巨人,尽管这些大自然的杰作此前曾在大学的院墙中出现。此外,大学也不应满足于培养批评家、实验人员、经济学家和工程师,尽管这些人才的培养也在大学教育的范畴之内。大学教育是一条通向伟大而平凡的目标的伟大而平凡的途径。大学教育旨在提高社会的知识氛围,培养国民的公民,交货国民的情趣,为浮躁的公众提供真正的公理,为公众的理想提供确定的目标,扩大时代的思想库并注入冷静的思考,促进政治权力的行使,提高人际交流的质量。大学教育应让人管理地认知自己的观点和判断,并正确地发挥,雄辩地阐述,有力地强调。大学教育应教会人们看清事物的真实面目并直接抓住要害,教会人们解开思想的缰结,发现其中的诡辩之处,舍弃其中的不相关之处。大学教育使人做好准备,可行地胜任任何职位,轻松自如地掌握任何科目。 另外,他说:

大学教育教会人们如何适应他人,如何施行为人着想,如何把自己的想法转达给他人,如何影响他人,如何相互理解,相互宽容。与任何群体的人相处,他都融洽自然;与任何人相交,他都有共同之处。他明白何时该说话,何时该沉默;他善于交谈,也善于倾述;当自己没有什么可述说的时候,他能够中肯地提出问题,并适时地接受教诲;他总是跃跃欲试,但从不妨碍他人;他是一个让人感到愉快的伙伴,让人可以依赖的朋友;他懂得何时应当严肃,何时可以嬉闹;他通脱而机智,嬉闹时不失优雅,严肃时不怒自威。他身处尘世而心静如水,足不出户而怡然自得。他具有一种天赋,在他为公众服务时,使他游刃有余;在他退隐之后,赋予他精神上的支撑。若是有了这种天赋,纵然家财万贯,亦不脱粗俗;若是有了这种天赋,即使历经挫折,饱尝失望,也自有魅力。旨在教诲人们所有这一些的技艺,正是大学教育追求的目标,它与获取财富的技艺、获取健康的技艺同样有用,尽管相比较而言,这种技艺更不易掌握,更不可琢磨,更难以确定,更不易完全具备。

他说的公民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纽曼这一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合格公民的思想对美国是产生过很大影响的。

其次是杜威。杜威是美国实用主义的教育思想家,他的教育思想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教育思想,深深地影响了美国教育。其实,杜威还是一位平民主义的教育家,他坚决主张教育是培养合格的平民。他宣传平民主义教育思想,提出平民主义教育的两个要素:发展个性的智慧和养成协作的习惯。他大力提倡教育要培养富有个性精神和合作精神的平民和公民。

美国一些著名大学的校长们也纷纷拥护这种主张。如前哈佛大学校长巴布博士的观点认为高校有8个功能,即高校教育的目标是:提高交流能力;培养分析能力;加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价值判断的能力;提高社会交往和互动的能力;培养对个人和环境的理解能力;改善个人对当今世界的了解能力;培养艺术和人文学科的知识。这就是美国浒的“开明教育”(或译“自由教育”)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教育的出发点是人,归宿也还是人;教育有为社会服务的责任,但最终目的是为人服务;而迈阿密大学前校长玛莱特博士则进一步认为“开明教育”的根本责任是为了“人”和“公民”。

六、十分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美国人认为,人文精神本质上是一种自由、自觉、批判的精神,对善恶、美丑、是非的判断能力,宽容精神,尊重人,合作精神等,甚至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都是人文精神。我所学习和采访的美国学校和美国教授,包括美国家庭,都对培养小孩的人文和人文素质十分重视。在19世纪,美国曾经一度学习德国的洪堡大学的办学原则和大学精神,洪堡大学在欧洲就是十分重视对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的一所著名大学。直到今天,洪堡大学还是把人文科学以及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摆上十分重要的地位。洪堡大学吸取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教训。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希特勒煽动民族仇恨,大肆屠杀犹太人,杀了600万犹太人。洪堡大学的一些著名科学家甚至帮助希特勒杀人,同样毫不手软。因此,一个人哪怕是科学家,仅仅有科学学术专业水平还不够,还要有社会的良知,还必须具备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

我到美国家庭、学校,很多家长和学生都说他们对一些著名的文章是必须要认真读的,比如我们上文提到的《我有一个梦想》;比如还有一篇文章,就是荷裔美国人、著名学者房龙于1925年出版的《宽容》。美国人认为,《宽容》及其《序言》就是一篇培养宽容精神的美文。该《序言》中,房龙总结了人类前进的历史,阐述了人类思想发展的历史,畅言思想的解放,主张对异见的宽容,谴责镇压新思想的罪恶。美国人认为,孩子们读了这篇关于宽容的文章,多少会留下一些关于宽容诉印象,可能会影响他一生。一位斯坦福大学的教授说,宽容精神是一个人必须的人文精神,比自由更重要。

七、独立思考,质疑一切。美国教育认为,自由是创造之母。美国人特别是美国学校和教育教授们认为,独立思考、质疑一切是美国教育的灵魂。这里不妨引用2004年1月24日,中央电视台第二频道“对话”栏目关于耶鲁大学校长莱文先生与北京大学许智宏校长对话材料。从耶鲁大学莱文校长对学生和老师的要求可以看出美国的教育理念是非常注重独立思考和质疑一切的精神的。 莱文先生说,“对学生来说,就是要对任何事情都提出质疑,不管是你从这个学校的老师,还是从同学那里学到的,或者是你从书上读到的。我刚才提出了关于好奇心的问题,你应该愿意对你听的进行挑战。第二点是学习,虽然你应该先提出问题,但是需要学习读书,得到更多的信息来回答这些问题,努力学习。最后独立思考得出自己的结论,学会如何独立的思考。” 对教师而言,莱文先生说:

“第一,清晰地交流。如果不具备这个素质,这会是一个教师普遍存在的缺陷,他们对教学的材料非常熟悉,他们就假定学生对这些也非常熟悉。他们通常都是用较高的要求来对待初学的学生,学生会很迷惑,教师太早地用专业性的语言来表述,学生们还不能很好地领会。我觉得我们应该努力地设法与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清晰地交流。激励他人,我们应该这么说,如果你是一位教师,你选择了教育这个终身职业。学生为什么要学习?你应当给他们一个很好的理由。所以你要想方设法地激励你的学生,让他们感觉到你曾经在选择这个职业时的激情。第三点,毫无疑问地,就是鼓励独立思考。总之,要学生质疑一切,要教师清晰地交流,要学生来说努力学习。要老师激励,要学生独立思考,老师鼓励要独立思考。” 当新生进入耶鲁大学的时候,莱文先生说:

“我刚出版了一本书,包括了我最近10年所做的最好的演讲,其中包括了我每年对大学新生的讲话。根据不同的文学,每个讲话都用了不同的比喻。基本上都传达了同样的信息,就是我在三条鲸鱼上写的,质疑一切,努力学习,独立思考。”

我到美国学习期间认识到,耶鲁大学莱文先生的这种鼓励学生要独立思考、质疑一切的教育理念,已经不仅仅是耶鲁大学及其校长的教育理念,已经成为美国人普遍认同和认真实践的一种教育理念。美国人认为,让孩子们具备批判性思维,才会增强独立思考的能力,才能孜孜不倦地追求真理,才能突破人伦关系,做到“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上文提到的洪堡大学,十九世纪德国洪堡创立大学时所确立的原则是:学术自由,教学自由,学习自由。这三原则曾对美国高等教育产生过重大影响,因美国历史上曾经以洪堡大学为榜样,学习德国教育,对美国教育进行改革。如今美国高等教育也形成了三A原则,即:

学术自由(AcademicFreedom) 学术自治(AcademicAutonomy) 学术中立(AcademicNeutrality)

美国教育这一独立思考、质疑一切,敢于创造创新的精神,已经是由来已久而被全社会接受的美国教育之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