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离骚练习题

离骚练习题

2024-02-03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5 离骚

随堂巩固

一、语基落实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羁(jī) 朝谇(suì) 揽茝(chǎi) ..B.谣诼(zhuó) .C.攘诟(ɡòu) .D.缤纷(bīn) .

侘傺(chì) 鸷鸟(zhì) ..

相道(xiànɡ) 芰荷(zī) ..岌岌(jí) 修姱(kuā) ..

2.下列加点的词从词类活用角度看,不同类的一项是( )

A.余虽好修姱以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B.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C.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D.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都不同的一组是( )

①偭规矩而改错 ②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③何方圜之能周兮 ④忽反顾以游目兮 ⑤佩缤纷其繁..........饰兮 ⑥自前世而固然 ⑦宁溘死以流亡兮 ⑧伏清白以死直兮 ......A.①②③⑥⑦ B.②③④⑤⑦ C.①④⑤⑦⑧ D.②③⑤⑦⑧

4.对下列语句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的意思是:违背准绳而随意歪曲啊,竞相把苟合取悦于人奉作法度。 B.“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的意思是:世俗本来是适合于投机取巧啊,违背规矩而任意改变。 C.“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的意思是:后悔选择道路时没有看清啊,我久久伫立而想返回。 D.“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的意思是:虽然你体察了解我还是不会改变啊,难道我的心能接受别人的惩罚吗? 二、阅读理解

5.阅读文本选段,完成第5~8题。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革几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纟襄兮,又申..之以揽茝。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謇朝谇而夕替 谇:谏诤。 .B.固时俗之工巧兮 .D.宁溘死以流亡兮 .

工:仔细。 溘:突然、忽然。

C.竞周容以为度 度:法度、准则。 .

6.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①长太息以掩涕兮 ②又申之以揽茝 ..B.①怨灵修之浩荡兮 ②鸷鸟之不群兮 ..C.①屈心而抑志兮 .D.①虽九死其犹未悔 .

②忍尤而攘诟 .

②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

1

7.下列对有关诗句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表现了诗人的极度苦闷、难以排解的心情,为下面情感的抒发奠定了基调。

B.“余虽好修姱以羁兮”至“又申之以揽茝”四句,既写了诗人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又点明其原因是自己不注重修身。

C.“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说明当时楚国混乱,人们的行为没有准则可言,朝廷上下一味投机取巧,钻营逢迎。

D.“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表明作者将古代的圣贤作为榜样,同时也透露了诗人精神力量的源泉是古代的圣贤。

8.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2)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3)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拓展作业

一、积累运用(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拮据/攻讦 毗邻/濒临 穷形尽相/相机行事 ......B.辍学/掇拾 缔造/谛听 济济一堂/人才济济 ......C.梦魇/赝品 ..D.殉职/殒灭 ..

徜徉/佯装 ..

解数/解读 ..

狼吞虎咽/咽喉要道 ..

量体裁衣/车载斗量 ..

2.下列语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偭规矩而改错

B.何方圜之能周兮 C.唯昭质其犹未亏 D.进不入以离尤兮

3.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悔相道之不察兮 察:观察,了解。 .B.步余马于兰皋兮 .

C.苟余情其信芳 苟:只要。 .D.岂余心之可惩 惩:受创而改变。 .

4.下列加点的“虽”字意义和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 ) A.虽九死其犹未悔 .B.余虽好修姱以羁兮 .C.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D.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 .

步:缓行。

二、阅读鉴赏(18分)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9题。

屈原列传

《史记》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2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

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娴:擅长。 .B.平伐其功 .

伐:夸耀。

C.王怒而疏屈平 疏:疏远。 .D.明道德之广崇 明:光明。 .

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①治乱之条贯 .

②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 .B.①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②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

C.①竭忠尽智以事其君 .②中述汤、武,以刺世事 .D.①为楚怀王左徒 .

②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 .

7.下列六句话分别编成四组,全都是屈原写作《离骚》的原因的一项是( )(3分) ①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

②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 ③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④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 ⑤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 ⑥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A.①②⑥ B.③④⑥ C.①③⑤ D.①④⑤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因为当时朝廷内部邪恶不正的人危害公正无私的人,端方正派的人不为朝廷所容,所以屈原忧愁苦闷,作了《离骚》。

B.屈原在楚怀王面前称颂远古的帝喾,称道近古的齐桓公,称述中古的商汤、周武王,目的是讽刺楚国当世没有贤君。

C.屈原文笔简约,言辞含蓄,志趣高洁,品行端正,这些都表现在他的《离骚》当中,文如其人,志洁行廉是文约辞微的基础。

D.屈平正道直行,竭尽忠心和智慧来侍奉君王,却遭到小人离间,处境艰难,怨恨遂生,这是他写作《离骚》的内在原因。

9.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每小题3分)

3

(1)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 (2)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

一、语基落实

1.答案:C

思路解析:C项,“芰”的读音应为“jì”。 2.答案:C

思路解析:C项,“高”“长”,都是形容词用作动词,加高、加长。其余三项都是名词用作动词。 3.答案:A 4.答案:D

思路解析:D项应翻译为:“即使被肢解我还是不会改变啊,难道我的志向是可以因受挫而改变的吗?” 二、阅读理解 5.答案:B

思路解析:B项,“工”的意思是“善于”。 6.答案:A

思路解析:A项,“以”:①连词,表并列关系;②连词,因。B项,“之”都是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C项,“而”都是表并列关系的连词。D项,“虽”都是连词,“即使”。 7.答案:B

思路解析:B项,“原因是自己不注重修身”说法错误,从这四句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是很注重修身洁行的。

8.参考答案:(1)这也是我内心所追求的啊,即使为此多次而死,我也绝不后悔。(2)世俗本来是适合于投机取巧啊,违背规矩而任意改变。(3)保持清白而献身正道啊,本来是古代圣贤所推崇的。

思路解析:这三个语句翻译的重点都是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分别是“善”“九”“固”“工巧”“偭”“错”“伏”“死”“厚”等。

一、积累运用

1.答案:D

思路解析:A项,分别读jié/jié,pí/bīn,xiàng/xiàng;B项,分别读chuò/duō,dì/dì,jǐ/jǐ;C项,分别读yǎn/yàn,yáng/yáng,yàn/yān;D项,分别读xùn/yǔn,xiè/jiě,liàng/liáng。 2.答案:C

思路解析:A项,“错”通“措”;B项,“圜”通“圆”;D项,“离”通“罹”。 3.答案:A

思路解析:A项,“察”的意思是“清楚”。 4.答案:B

思路解析:B项,“虽”的意思是“虽然”。其余三项都是连词,即使。

二、阅读鉴赏

5.答案:D

思路解析:D项,“明”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阐明。 6.答案:C

思路解析:A项,“之”:①助词,的;②代词,它。B项,“而”:①连词,表修饰关系;②连词,表转折关系。C项,“以”均为表目的关系的连词,可译为“来”。D项,“为”:①动词,担任;②动词,写作。 7.答案:A

思路解析:④是《离骚》的内容;⑤是赞美屈原高洁的品行,不是原因。排除这两句即可。

4

8.答案:B

解析:B项理解错误,不是“在楚怀王面前”,应为在《离骚》之中。

9.参考答案:(1)大王让屈原起草法令,大家没有谁不知道,每一道法令颁布后,屈原总要夸耀自己的功劳。(2)他的志向高洁,所以作品中多用芳草香花作比喻。他的行为清廉,所以到死都不愿苟且取容。 思路解析:这两句话的翻译重点是文言实词,要注意以下字的含义:“为”,写作;“莫”,没有谁;“伐”,夸耀;“称”,运用;“容”,被容纳。

参考译文:屈原名平,与楚国国君同姓。他担任过楚怀王的左徒。见识广博,记忆力很强,明白国家治乱的道理,擅长应对的辞令。在朝廷内与国王商量国家大事,发号施令;对外接待宾客,应酬诸侯。怀王很信任他。

上官大夫与屈原的官位相同,想争夺国王的宠幸,心里嫉妒屈原的才干。怀王让屈原起草国家的重要法令,这个法令还未定稿时,被上官大夫看见了,上官大夫想要修改,屈原不同意。他就在怀王面前讲屈原的坏话说:“大王让屈原起草法令,大家没有谁不知道,每一道法令颁布后,屈原总要夸耀自己的功劳,认为‘除了我,没有人能起草这种法令’。”怀王听了很恼怒,从此疏远屈原。

屈原痛心怀王不能明辨是非,被谗言媚语蒙蔽了眼睛,以致让邪恶的人陷害公正的人,使端方正直的君子为朝廷所不容。所以屈原忧愁郁闷,写下了长诗《离骚》。“离骚”就是遭遇忧患的意思。天是人类的原始,父母是人的根本。人在困苦穷尽时就会追念本原,所以到了极度劳苦困倦的时候,没有不喊天的;遇到病痛或忧伤的时候,没有不呼父母的。屈原正道直行,用自己全部的忠诚和智慧,侍奉他的国君,却被小人挑拨离间,可以说是处在了困难穷尽的境地。他诚信却被怀疑,忠贞却被诽谤,怎么能没有怨恨呢?屈原创作《离骚》正是由这种怨恨所引起的。它称赞远古的帝喾,称述近世的齐桓公,称道的商汤和周武王,用他们的史事来讽刺当时的政事。《离骚》对崇高的道德,国家治乱的描绘,无不生动鲜明。他的文笔简练,用辞精微;他的志向高洁,行为清廉。他的作品描写的事物虽然细小,但意义却非常大,写的虽然浅近,但含义极其深远。他的志向高洁,所以作品中多用芳草香花作比喻。他的行为清廉,所以到死都不愿苟且取容。他虽出自污泥之中,但就像蝉蜕壳一样,浮游于尘世之外,不受浊世的污垢,清清白白,出污泥而不染。可以断言,他的这种志向,即使与日月争光,也是可以的。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