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5年教师招聘考试综合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5年教师招聘考试综合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1-06-27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2015年教师招聘考试综合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

(一)

一、 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

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 第1题 综合实践活动是( ) A.地方课程 B.必修课程 C.选修课程 D.校本课程 【参考答案】

B

试题解析:

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必修课程。

第2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2012年达到( ) A.3% B.4% C.6% D.8%

【参考答案】 B

试题解析: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十八章五十六节规定,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2012年达到4%。 第3题培养学生具有优秀的道德品质,主要培养(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行为 D.道德意识 【参考答案】

D

试题解析:

道德意识是人们在长期的道德实践中形成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理论体系的总称。要培养学生具有优秀的道德品质,主要就是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

第4题教育心理学的完善时期为( ) A.19世纪20年代以前 B.19世纪80年代

C.20世纪20年代以前 D.20世纪80年代以后 【参考答案】 D

试题解析: 略。

第5题班主任要做好学生的个别教育工作,个别教育是指( ) A.全体学生的个别教育 B.学优生的个别教育 C.道德差的学生的教育 D.全体每个学生的教育 【参考答案】

D

试题解析:

班主任必须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做好学生的个别教育工作。只有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班集体才能健康地发展。

第6题人们在对他人总体印象的形成过程中,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是指( ) A.近因效应 B.晕轮效应 C.社会刻板效应 D.首因效应 【参考答案】

D

试题解析:

近因效应是指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晕轮效应指当我们认为某人具有某种特征时,就会对他的其他特征作相似判断。对一群人的特征或动机加以概括,把概括得出的群体的特征归属于团体的每一个人,认为他们每人都具有这种特征,而无视团体成员中的个体差异,这种现象称为社会刻板效应。首因效应指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第7题在德育工作中,要统一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建立“三结合”的教育网络,这王要遵循的德育原则是( ) A.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B.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C.知行统一的原则

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参考答案】

D

试题解析:

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的原则是指教育者应主动协调多方面的教育力量,有计划、有系统、前后连贯地教育学生。

第8题教育史上最早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这一命题的是( ) A.孔子 B.杜威 C.夸美纽斯 D.赫尔巴特 【参考答案】 D

试题解析:

赫尔巴特最早提出了“教学具有教育性”。

第9题未成年人因不满( )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严加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依法收容教养。 A.十四周岁 B.十五周岁 C.十六周岁 D.十八周岁 【参考答案】

C

试题解析:

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三十八条规定。

第10题豹子头林冲沉着老练,身负深仇大恨,尚能忍耐持久,几经挫折,万般无奈,终于逼上梁山,其气质类型属于( ) A.黏液质 B.抑郁质 C.多血质 D.胆汁质

【参考答案】 A

试题解析:

黏液质的人稳重,但灵活性不足;踏实,但有些死板;沉着冷静,但缺乏生气,题干所 述豹子头林冲属于这种气质类型。

第11题由于喜欢某人、某群体或某件事,乐于与其保持一致或采取与其相同的表现,这是态度形成过程中的( )阶段。 A.顺从 B.认同 C.内化 D.改变

【参考答案】

B

试题解析:

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规范,从而试图与之保持一致的过程。 第12题当一个人的人格结构的各方面彼此和谐一致时,就会呈现出健康的人格特征,否则,就会发生心理冲突,说明人格具有( ) A.稳定性 B.独特性 C.整合性 D.功能性

【参考答案】

C

试题解析:

题干是人格整合性的含义。

第13题在教学中侧重于对过程管理的评价是( )

A.形成性评价 B.诊断性评价 C.终结性评价 D.相对性评价 【参考答案】

A

试题解析:

形成性评价强调对过程的评价。

第14题教育学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不同的理论派别,其中杜威倡导的是( ) A.实用主义教育学 B.实验教育学 C.文化教育学 D.批判教育学 【参考答案】

A

试题解析:

杜威是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

第15题有人曾提出要“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是充分运用了( )的德育方法。 A.陶冶教育 B.榜样示范 C.实际锻炼 D.品德评价 【参考答案】

A

试题解析:

陶冶教育法是指班主任自觉地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心灵受到感化,进而促进其身心发展的方法。 第16题教学模式的要素主要包括( ) A.目标、原则、方法、程序 B.目标、原则、策略、方法 C.主题、目标、原则、策略 D.主题、目标、策略、程序 【参考答案】

D

试题解析:

教学模式的要素主要包括主题、目标、策略、程序。 第17题决定教育性质的直接因素是( ) A.生产力发展水平 B.政治经济制度 C.社会意识形态 D.民族文化传统 【参考答案】 B

试题解析: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

第18题我国当前的教育方针提出教育应培养( ) A.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

B.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C.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新人

D.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答案】

D

试题解析:

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19题技能学习的最基本条件是( ) A.讲解 B.示范 C.练习 D.反馈

【参考答案】

C

试题解析:

练习是技能学习的最基本条件。

第20题元认知的实质是人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 ) A.自我学习 B.自我调节 C.自我控制 D.自我反省 【参考答案】

B

试题解析:

元认知就是指对认知的认知,即个体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请选出正确答案并将将其代码填在括号内。错选、漏选、多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第21题 教育目的具有( )功能。 A.导向 B.激励 C.规定 D.评价 E.示范

【参考答案】 A,B,D

试题解析: 略。

第22题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 ) A.学校不得开除学生

B.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

C.教师的工资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工资 D.学校不得设重点班 E.平等对待学生 【参考答案】

A,B,D,E 试题解析:

我国《教师法》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 第23题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计划的基本特点包括( ) A.强制性 B.基础性 C.灵活性 D.普遍性 E.科学性

【参考答案】

A,B,D

试题解析:

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计划的基本特点包括强制性、基础性和普遍性。 第24题义务教育具有( ) A.强制性 B.免费性 C.公开性 D.公平性 E.普及性

【参考答案】

A,B,E

试题解析:

义务教育是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适龄儿童必须接受的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和普及性。

第25题教学策略是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并参照学生的初始状态,选择最适合的( ),并将其结合,保证教学过程的有效进行。 A.教学内容 B.教学媒体 C.教学组织形式 D.教学方法 E.教学对象 【参考答案】 A,B,C,D 试题解析: 略。

三、填空题(在下列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不得分。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第26题 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由注意、___________、复现和___________四个部分组成。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保持 动机

第27题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上好课

第28题 ___________是表现在人们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的典型的、稳定的动力特征。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气质

第29题洛克的___________理论,奠定了洛克的个人本位论。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白板说

第30题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提出者是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加里宁

第31题抛锚式教学的理论基础是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建构主义

第32题弗洛伊德从无意识理论出发,将人格结构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本我 自我 超我

第33题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精神文化(或观念文化)

第34题程序性知识主要以产生式和_____________进行表征。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产生式系统

第35题师生在社会道德上是___________的关系。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互相促进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5分,共25分) 第36题 简述教师维持课堂纪律的策略。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1)建立有效的课堂规则; (2)合理组织课堂教学; (3)做好课堂监控;

(4)培养学生的自律品质。

第37题简述如何养成良好的情绪。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1)形成正当的、合理的需要;

(2)培养高尚的人生观和正确分析问题的能力; (3)锻炼身体和培养幽默感; (4)培养消除不良情绪的能力。 第38题简述德育工作的新形式。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1)通过开展社区教育进行德育;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3)建立德育基地; (4)创办业余党校。

第39题简述孔子主要的教育思想。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论语》一书中。 ①论教育对象:有教无类,即不分贵族与平民,都可以接受教育。

②论教育作用:论教育的社会功能;论教育的个体功能。

③论教育目的和教育目标:关于教育目的,孔子希望培养出“贤人”和“君子”。关于教育目标,《子张》中提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④论教育内容:关于教学内容,孔子主张以“仁”和“礼”为核心,提倡“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

⑤论教学原则与方法:启发诱导、因材施教、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即学思并重、温故知新。

第40题知觉的基本特性有哪些?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1)知觉的选择性;(2)知觉的理解性;(3)知觉的整体性;(4)知觉的恒常性。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第41题 试述德育的任务。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1)培养学生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2)引导学生逐步树立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

(3)逐步使学生具有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品质和法纪观念及养成文明行为习惯; (4)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品德能力和良好的品德心理素质。 第42题教师劳动的复杂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1)教育目的的全面性; (2)教育任务的多样性; (3)劳动对象的差异性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5分)

第43题 丁某与许某均系某中学初一学生。2008年6月,体育课授课内容为练习投掷铅球,老师在课前准备阶段一再强调安全问题。体育课中间休息期间,丁某与许某比赛看谁投掷的铅球远,由于没有正确掌握投掷要点和方法,许某投掷的铅球正好击中丁某的头部,造成其颅骨骨折。后丁某的父母要求学校与许某共同赔偿各种经济损失2万元,但学校与许某拒绝承担。最后,丁某的父母将学校与许某告上法庭。 结合相关教育法律知识分析此案例。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1)本案中,学校与学生许某应共同承担对丁某的损害赔偿,丁某自己也有过错,也应对自己的损害后果承担一定责任。

(2)学生许某对伤害事故承担主要责任。因为其无视教师教授的铅球投掷方法与技巧,忽视教师的安全指导,不当使用体育器材,其违规行为是丁某受到人身伤害的直接原因。 (3)学校应承担次要责任。因为事故虽然发生在休息时间,但仍在上课期间,属于学校监管范围。丁某的伤害事故,与学校没有尽到监管职责有密切联系。

2015年教师招聘考试综合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

(二)

一、 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

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

第1题 综合实践活动是( ) A.地方课程 B.必修课程 C.选修课程 D.校本课程 【参考答案】

B

试题解析:

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必修课程。

第2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2012年达到( ) A.3% B.4% C.6% D.8%

【参考答案】 B

试题解析: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十八章五十六节规定,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2012年达到4%。 第3题培养学生具有优秀的道德品质,主要培养(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行为 D.道德意识 【参考答案】

D

试题解析:

道德意识是人们在长期的道德实践中形成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理论体系的总称。要培养学生具有优秀的道德品质,主要就是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

第4题教育心理学的完善时期为( ) A.19世纪20年代以前 B.19世纪80年代

C.20世纪20年代以前 D.20世纪80年代以后 【参考答案】 D

试题解析: 略。

第5题班主任要做好学生的个别教育工作,个别教育是指( ) A.全体学生的个别教育 B.学优生的个别教育 C.道德差的学生的教育 D.全体每个学生的教育 【参考答案】

D

试题解析:

班主任必须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做好学生的个别教育工作。只有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班集体才能健康地发展。

第6题人们在对他人总体印象的形成过程中,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是指( ) A.近因效应 B.晕轮效应 C.社会刻板效应 D.首因效应 【参考答案】

D

试题解析:

近因效应是指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晕轮效应指当我们认为某人具有某种特征时,就会对他的其他特征作相似判断。对一群人的特征或动机加以概括,把概括得出的群体的特征归属于团体的每一个人,认为他们

每人都具有这种特征,而无视团体成员中的个体差异,这种现象称为社会刻板效应。首因效应指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第7题在德育工作中,要统一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建立“三结合”的教育网络,这王要遵循的德育原则是( ) A.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B.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C.知行统一的原则

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参考答案】

D

试题解析:

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的原则是指教育者应主动协调多方面的教育力量,有计划、有系统、前后连贯地教育学生。

第8题教育史上最早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这一命题的是( ) A.孔子 B.杜威 C.夸美纽斯 D.赫尔巴特 【参考答案】 D

试题解析:

赫尔巴特最早提出了“教学具有教育性”。

第9题未成年人因不满( )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严加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依法收容教养。 A.十四周岁 B.十五周岁 C.十六周岁 D.十八周岁 【参考答案】

C

试题解析:

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三十八条规定。

第10题豹子头林冲沉着老练,身负深仇大恨,尚能忍耐持久,几经挫折,万般无奈,终于逼上梁山,其气质类型属于( ) A.黏液质 B.抑郁质 C.多血质 D.胆汁质

【参考答案】 A

试题解析:

黏液质的人稳重,但灵活性不足;踏实,但有些死板;沉着冷静,但缺乏生气,题干所 述豹子头林冲属于这种气质类型。

第11题由于喜欢某人、某群体或某件事,乐于与其保持一致或采取与其相同的表现,

这是态度形成过程中的( )阶段。 A.顺从 B.认同 C.内化 D.改变

【参考答案】

B

试题解析:

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规范,从而试图与之保持一致的过程。 第12题当一个人的人格结构的各方面彼此和谐一致时,就会呈现出健康的人格特征,否则,就会发生心理冲突,说明人格具有( ) A.稳定性 B.独特性 C.整合性 D.功能性

【参考答案】

C

试题解析:

题干是人格整合性的含义。

第13题在教学中侧重于对过程管理的评价是( ) A.形成性评价 B.诊断性评价 C.终结性评价 D.相对性评价 【参考答案】

A

试题解析:

形成性评价强调对过程的评价。

第14题教育学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不同的理论派别,其中杜威倡导的是( ) A.实用主义教育学 B.实验教育学 C.文化教育学 D.批判教育学 【参考答案】

A

试题解析:

杜威是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

第15题有人曾提出要“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是充分运用了( )的德育方法。 A.陶冶教育 B.榜样示范 C.实际锻炼 D.品德评价 【参考答案】

A

试题解析:

陶冶教育法是指班主任自觉地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心灵受到感化,进而促进其身心发展的方法。 第16题教学模式的要素主要包括( ) A.目标、原则、方法、程序 B.目标、原则、策略、方法 C.主题、目标、原则、策略 D.主题、目标、策略、程序 【参考答案】

D

试题解析:

教学模式的要素主要包括主题、目标、策略、程序。 第17题决定教育性质的直接因素是( ) A.生产力发展水平 B.政治经济制度 C.社会意识形态 D.民族文化传统 【参考答案】

B

试题解析: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

第18题我国当前的教育方针提出教育应培养( ) A.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

B.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C.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新人

D.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答案】

D

试题解析:

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19题技能学习的最基本条件是( ) A.讲解 B.示范 C.练习 D.反馈

【参考答案】

C

试题解析:

练习是技能学习的最基本条件。

第20题元认知的实质是人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 ) A.自我学习 B.自我调节 C.自我控制

D.自我反省 【参考答案】

B

试题解析:

元认知就是指对认知的认知,即个体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请选出正确答案并将将其代码填在括号内。错选、漏选、多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第21题 教育目的具有( )功能。 A.导向 B.激励 C.规定 D.评价 E.示范

【参考答案】 A,B,D

试题解析: 略。

第22题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 ) A.学校不得开除学生

B.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

C.教师的工资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工资 D.学校不得设重点班 E.平等对待学生 【参考答案】

A,B,D,E 试题解析:

我国《教师法》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 第23题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计划的基本特点包括( ) A.强制性 B.基础性 C.灵活性 D.普遍性 E.科学性

【参考答案】

A,B,D

试题解析:

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计划的基本特点包括强制性、基础性和普遍性。 第24题义务教育具有( ) A.强制性 B.免费性 C.公开性 D.公平性 E.普及性

【参考答案】

A,B,E

试题解析:

义务教育是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适龄儿童必须接受的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和普及性。

第25题教学策略是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并参照学生的初始状态,选择最适合的( ),并将其结合,保证教学过程的有效进行。 A.教学内容 B.教学媒体 C.教学组织形式 D.教学方法 E.教学对象 【参考答案】 A,B,C,D 试题解析: 略。

三、填空题(在下列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不得分。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第26题 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由注意、___________、复现和___________四个部分组成。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保持 动机

第27题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上好课

第28题 ___________是表现在人们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的典型的、稳定的动力特征。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气质

第29题洛克的___________理论,奠定了洛克的个人本位论。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白板说

第30题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提出者是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加里宁

第31题抛锚式教学的理论基础是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建构主义

第32题弗洛伊德从无意识理论出发,将人格结构分为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本我 自我 超我

第33题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精神文化(或观念文化)

第34题程序性知识主要以产生式和_____________进行表征。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产生式系统

第35题师生在社会道德上是___________的关系。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互相促进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5分,共25分) 第36题 简述教师维持课堂纪律的策略。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1)建立有效的课堂规则; (2)合理组织课堂教学; (3)做好课堂监控;

(4)培养学生的自律品质。

第37题简述如何养成良好的情绪。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1)形成正当的、合理的需要;

(2)培养高尚的人生观和正确分析问题的能力; (3)锻炼身体和培养幽默感; (4)培养消除不良情绪的能力。 第38题简述德育工作的新形式。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1)通过开展社区教育进行德育;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3)建立德育基地; (4)创办业余党校。

第39题简述孔子主要的教育思想。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论语》一书中。 ①论教育对象:有教无类,即不分贵族与平民,都可以接受教育。 ②论教育作用:论教育的社会功能;论教育的个体功能。

③论教育目的和教育目标:关于教育目的,孔子希望培养出“贤人”和“君子”。关于教育目标,《子张》中提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④论教育内容:关于教学内容,孔子主张以“仁”和“礼”为核心,提倡“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

⑤论教学原则与方法:启发诱导、因材施教、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即学思并重、温故知新。

第40题知觉的基本特性有哪些?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1)知觉的选择性;(2)知觉的理解性;(3)知觉的整体性;(4)知觉的恒常性。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第41题 试述德育的任务。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1)培养学生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2)引导学生逐步树立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

(3)逐步使学生具有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品质和法纪观念及养成文明行为习惯; (4)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品德能力和良好的品德心理素质。 第42题教师劳动的复杂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1)教育目的的全面性; (2)教育任务的多样性; (3)劳动对象的差异性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5分)

第43题 丁某与许某均系某中学初一学生。2008年6月,体育课授课内容为练习投掷铅球,老师在课前准备阶段一再强调安全问题。体育课中间休息期间,丁某与许某比赛看谁投掷的铅球远,由于没有正确掌握投掷要点和方法,许某投掷的铅球正好击中丁某的头部,造成其颅骨骨折。后丁某的父母要求学校与许某共同赔偿各种经济损失2万元,但学校与许某拒绝承担。最后,丁某的父母将学校与许某告上法庭。 结合相关教育法律知识分析此案例。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1)本案中,学校与学生许某应共同承担对丁某的损害赔偿,丁某自己也有过错,也应对自己的损害后果承担一定责任。

(2)学生许某对伤害事故承担主要责任。因为其无视教师教授的铅球投掷方法与技巧,忽视教师的安全指导,不当使用体育器材,其违规行为是丁某受到人身伤害的直接原因。 (3)学校应承担次要责任。因为事故虽然发生在休息时间,但仍在上课期间,属于学校监管范围。丁某的伤害事故,与学校没有尽到监管职责有密切联系。

2015年教师招聘考试综合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

(三)

一、

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

第1题 某人智力测验原始分为95,其年龄组平均分为85,标准差为10,此人的离差智商为( ) A.100 B.115 C.120 D.125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根据离差智商公式可知,其离差智商为115。

第2题 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有作弊行为的,其考试成绩作废,( )年内不得再次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A.2 B.3 C.4 D.5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教师资格条例》第二十条规定,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其考试成绩作废,3年内不得再次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第3题班级授课制在我国正式实行一般认为是在( ) A.唐朝中期 B.明朝中期 C.清朝末年

D.辛亥革命以后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开办的京师同文馆中首次采用班级授课制。

第4题迁移的概括化理论认为,实现迁移的原因是两种学习之间有共同的概括化的原理,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 A.桑代克 B.苛勒 C.奥苏贝尔 D.贾德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贾德是迁移的概括化原理理论的代表人物。

第5题小陈是某中学初三学生。临近中考,学校进行了一次摸底考试,并划定了分数线,规定凡低于这个分数的学生都将被班主任“劝退”,不能报名参加当年的中考。考试结果出来,小陈的名字赫然在被“劝退”之列。小陈的父亲曾找过班主任和学校领导,要

求学校准许孩子报名,但被学校拒绝。案例中学校的行为侵害了小陈的( )权利。 A.受教育 B.发展 C.生存 D.知情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参加考试是学生享有受教育权的表现形式之一,因此侵犯了小陈的受教育权。 第6题教育的本体功能之一是( ) A.减少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 B.促进生活发展,服务经济建设 C.对政治经济有巨大的影响作用

D.加速年轻一代身心发展与社会化进程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教育的功能有社会功能和本体功能,选项A、B、C都属于社会功能,只有D属于本体功能。

第7题在科尔伯格有关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研究中,寻求认可趋向阶段属于( )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权威水平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科尔伯格认为道德判断可分为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平。每个水平包括两个阶段,习俗水平的两个阶段是寻求认可取向和遵守法规取向阶段。 第8题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是( ) A.学校教育

B.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德智美全面发展 D.从事体力劳动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第9题由短时记忆转入长时记忆的条件是( ) A.思维 B.想象 C.注意 D.复述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复述是短时记忆进入长时记忆的条件。 第10题孩子出生时表现出来的差异是( ) A.人格差异 B.认知方式差异 C.性格差异 D.气质差异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人的气质差异是先天形成的,表现在先。性格是后天形成的,出现比较晚。

第11题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人依法追究( ) A.刑事责任 B.民事责任 C.行政责任 D.一般责任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七十三条的规定。 第12题在下列方法中,不属于行为矫正治疗的是( ) A.自由联想法 B.系统脱敏法 C.厌恶疗法 D.强化和惩罚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自由联想法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的主要研究方法。 第13题 “灰心丧气”“见花落泪”“对月伤神”的情绪状态是( ) A.心境 B.激情 C.抑郁 D.焦虑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心境是一种比较持久的情绪状态。

第14题分配学生座位时,教师最应该关心的是( ) A.对课堂纪律的影响 B.学生的听课效果 C.后进生的感受

D.人际关系的影响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分配学生座位时,教师最应该关心的是人际关系对学生的影响。 第15题 “自以为是”或“人云亦云”体现了缺乏思维的( ) A.批判性 B.独立性 C.自主性 D.逻辑性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思维的独立性是指能不受他人暗示,不盲从别人的见解,不依赖现成的方法和结论,独立地思考问题。“人云亦云”反映出不能独立思考而盲从别人的见解的现象。 第16题当活动难度较大时,有利于提高活动效率的动机强度为( ) A.最低 B.中等偏低 C.中等偏高 D.最高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研究发现,动机的最佳水平随活动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简单容易的活动中,工作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当活动难度加大时,动机强度要降低。 第17题 “温故而知新”属于( ) A.顺向正迁移 B.顺向负迁移 C.逆向正迁移 D.逆向负迁移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复习旧知识以学习新知识属于顺向正迁移。

第18题铅笔、毛笔、钢笔、圆珠笔各种笔的外观不一,但都可以写字,因此,可以写字就是它们的本质属性。这一结论是通过( )得出来的。 A.推理 B.分析 C.抽象 D.比较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抽象是在人脑中提炼各种事物与现象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舍弃其个别的、非本质的

特征的过程。各种笔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是都可以写字,不同的外观是它们的个别的、非本质的特征,这个思维过程就是抽象。

第19题同学学习成绩较差,却经常在同学面前炫耀自己的父亲是××级干部,以求得心理满足。这是采用了( )的心理防御方式的表现 A.升华 B.补偿 C.退行 D.转移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升华:把被压抑的无意识冲动,通过某种途径或方式转变为人们可接受的或为社会所赞许的活动。补偿:个人因身心某个方面有缺陷不能达到某种目标时,有意识地采取其他能够获取成功的活动来代偿某种能力缺陷而弥补因失败造成的自卑感。退行:在遭受外部压力和内心冲突不能处理时,借此退回到幼稚行为以使自己感到舒服、安慰的一种心理防卫法。转移:在一种情境下是危险的情感或行动转移到另一个较为安全的情境下释放出来。

第20题根据一节课所完成任务类型的数量,课的类型一般分为两大类,即( ) A.讲授课和巩固课 B.新授课和检查课 C.技能课和讲授课 D.单一课和综合课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按任务类型数分类,课的类型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请选出正确答案并将将其代码填在括号内。错选、漏选、多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第21题 我国学校教育层次包括( ) A.幼儿教育 B.初等教育 C.中等教育 D.高等教育 E.学历教育 【正确答案】: A,B,C,D 试题解析:

我国的学制体系纵向划分可分为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从形态上看,我国现行学制是从单轨学制发展而来的分支型学制。 第22题下列属于道德情感的是( ) A.爱国主义情感 B.集体主义情感 C.义务感 D.责任感

E.幸福感 【正确答案】:

A,B,C,D,E 试题解析:

道德情感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义务感、责任感、事业感、自尊感、幸福感和羞耻感。此外,幸福感是教师职业道德情感的一种成分。 第23题下列属于综合课程的有( ) A.核心课程 B.融合课程 C.潜在课程 D.活动课程 E.广域课程 【正确答案】:

A,B,E

试题解析:

综合课程分为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和核心课程。 第24题从横向看,教育的基本形式有( ) A.学校教育 B.家庭教育 C.社会教育 D.中等教育 E.自我教育 【正确答案】:

A,B,C,E 试题解析:

横向教育的组成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 第25题布卢姆将教育目标分为三个主要的领域,即( ) A.认知 B.动作技能 C.情感

D.言语信息 E.认知策略 【正确答案】:

A,B,C

试题解析: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动作技能和情感三个领域。

三、填空题(在下列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不得分。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第26题 衡量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质量的标准是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试题解析: 教学大纲

第27题 ___________是中国共产党委托共青团领导的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 【正确答案】:

试题解析: 少先队

第28题 ___________是指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 【正确答案】: 试题解析: 教师威信

第29题中学生的伦理道德发展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可以做到言行一致,具有___________性。 【正确答案】: 试题解析: 自律

第30题 “窥一斑而知全豹”体现的心理学原理是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试题解析: 知觉的整体性

第31题教师在教学中既要保证知识的科学性,又要结合学生的特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体现了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相结合的教学原则。 【正确答案】: 试题解析:

科学性 教育性(思想性)

第32题 _____________是先于某个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引导性学习材料。 【正确答案】: 试题解析: 先行组织者

第33题最早提出“美育”一词的是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试题解析: 席勒

第34题情绪的基本形式有快乐、愤怒、__________和悲哀。 【正确答案】: 试题解析: 恐惧

第35题最早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著名教育家是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试题解析:

埃拉斯莫斯(伊拉斯谟)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5分,共25分)

第36题 场认知冲动型和场认知沉思型各自的优势是什么? 【正确答案】: 试题解析:

冲动型的学生在解决认知任务时,总是急于给出问题的答案,而不习惯对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性进行全面思考,有时问题还未弄清楚就开始解答。这种类型的学生解决问题的速度虽然很快,但错误率高,在运用低层次事实性信息的问题解决中占优势。沉思型学生在解决认知任务时,总是谨慎、全面地检查各种假设,在确认没有问题的情况下才会

给出答案。这种类型的学生认知问题的速度虽然慢,但错误率很低,在解决高层次问题中占有优势。

第37题简述课程评价发展的特点。 【正确答案】: 试题解析:

(1)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 (2)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

(3)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4)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5)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第38题简述学生学习的特点。 【正确答案】: 试题解析:

(1)学生的学习是学习间接经验和学习直接经验相结合,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2)学生的学习是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统一;(3)学生的学习过程是知、情、意、行统一的过程;(4)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第39题简述教师上好课的基本要求。 【正确答案】: 试题解析:

(1)教学目标明确; (2)教学内容准确; (3)教学结构合理; (4)教学方法适当; (5)讲究教学艺术; (6)板书有序;

(7)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第40题简述知识学习的作用。 【正确答案】: 试题解析:

(1)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校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

(2)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生各种技能形成和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础; (3)知识学习是创造性产生的必要前提。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第41题 教师如何应对课堂上发生的意外情况? 【正确答案】: 试题解析:

(1)理解教学艺术的创造性内涵;(2)重视教师的实践缄默知识;(3)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具体来说就是:第一,加强教育理论修养,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教育理论思维能力和批判反思能力;第二,注重实践锻炼,获得对教育实践的感性认识和教育经验,积累在不同教育情境下的恰当行为模式;第三,教师必须在理论的指导下,在有意营造的教育情境中,自觉地整理从事实中产生的并且由于事实而得到升华的思想。 第42题 试述自我防御机制的几种表现(说出五种即可)。 【正确答案】: 试题解析:

(1)压抑,也叫潜抑,是指把那些不能被意识所接受的冲动、观念或回忆、情感等压抑到潜意识中去。

(2)否认,有意或无意地拒绝承认那些不愉快的现实,似乎事情根本就没有发生,以此减少心灵上的痛苦。

(3)退行,当人受到挫折无法应付时,放弃已经学会的成熟态度和行为模式,使用以往较幼稚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欲望,甚至退行到困难较少、阻力较弱、较安全的境地。 (4)幻想,指一个人遇到现实困难时,因为无力处理这些实际问题,就利用幻想的方法,任意想象如何处理心理上的困难,以达到内心的满足。

(5)置换,又称转移,指对某一对象的情感,因某种原因无法向其直接表现时,就转移到其他较安全或易被大家所接受的对象身上。“迁怒”就是这个机制。

(6)文饰,即合理化,个人遭受挫折或无法达到所追求的目标时,给自己找一些有利的理由来解释。

(7)投射,一般是指将自己不喜欢或不能接受的性格、态度、意念等,投射到别人身上或外部世界去,而断言别人也是这样,以免除自责的痛苦。

(8)代偿,是指个体利用某种方法来弥补其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从而掩盖自己的自卑感和不安全感。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就是这种作用。 (9)升华,是一种最积极的富有建设性的防御机制。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5分)

第43题 结合所学专业,从义务教育阶段的相应课程中选择一个课题,运用新课程的相关标准,写一篇教学设计。 【正确答案】: 试题解析: 女娲补天 【教学目标】

1.活化课文中的一些生动词句,进行个性化朗读。

2.通过品词品句体会女娲为拯救人类,克服困难,历尽艰辛,乐于助人的高尚品德。 3.初步感受神话的神奇色彩,并借助想象进行创造性复述。 【教学重点】

1.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女娲为拯救人类,克服困难,历尽艰辛,乐于助人的高尚品德。 2.初步感受神话的神奇色彩,依托文本,运用多种手段启发想象。 【教学难点】

借助多文本语言进行创造性复述。 【教学准备】

1.自制教学课件。

2.课内读物:神话故事《女娲补天》中的两个情节片段。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在整体感知故事背景、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使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所有生字新词,能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挣扎”“冶炼”等词语的意思,找到生字书写的规律,注意左窄右宽。 第二课时的教学流程为:

一、抒情导入,引入教学——回顾神话内容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女娲补天》这篇课文的生字新词,了解了故事内容,谁知道女娲帮助人类做了哪些事? (回忆巩固,重点板书:找、炼、补)

师:这堂课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再一次飞到女娲补天、拯救人类的动人故事中去。 (读课题:女娲补天)

二、创设情境,激情朗读——酝酿神话情缘(一) 深情引入

师:自从女娲创造了人类,大地上到处是欢歌笑语,人们一直过着快乐幸福的生活。 (二)引读

师:不知过了多少年,一天夜里,女娲突然被一阵“轰隆隆”的巨大响声震醒了,她急忙起床,跑到外面一看,天哪,太可怕了! (三)研读 师:远远的天空塌下一大块,露出一个黑黑的大窟窿。地被震裂了,出现了一道道深沟。山冈上燃烧着熊熊大火,田野里到处是洪水。许多人被火围困在山顶上,许多人在水里挣扎。

(生自由读课文)

师:同学们,读了这样一段文字,此时,你们会有怎样的感受?(生答:害怕、危险、人心惶惶、大难临头、触目惊心……)

师:你们又是从哪些字、哪些词中感受到这场灾难的可怕的?

(通过对“塌”“震裂”“围困”“挣扎”等词语的品读,体会这场灾难的可怕,感受到这惊心动魄的一幕,在此基础上融合个性化朗读)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那天塌地陷的一刻吧!(画面演示,文字和画面有机融合) 师:充满着欢歌笑语的大地一夜间天昏地暗,这场灾难让人们饱受痛苦、垂死挣扎。(男女生赛读,然后全班学生齐读)

三、活用文本,再造语言——创编神话故事

师:作为人类母亲的女娲,看到她的子女忍受着煎熬,她毅然决定要补天。补天的过程充满神奇的色彩,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这个故事好吗? (一)细读文本,体悟“补天”艰难

师:请大家先自由读一读女娲寻找五彩石的经过。(师生读后交流)

师:女娲寻找五彩石容易吗?(生:不容易)深入到课文的字里行间再去读一读,你们从哪些地方、哪些词句中感受到不容易? (师生交流)

可预设如下学习情况:

(1)女娲决定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上。

(体会女娲是在熄火救人后,冒着“生命危险”去补天,多么不容易,可见女娲的勇敢、伟大,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2)她忙了几天几夜,找到了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石头,还缺少一种纯青石。于是,她又找啊找啊,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从“忙了几天几夜”“终于”等词中,体会女娲虽历经艰辛但坚强勇敢、坚持不懈的精神,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师:在寻找五彩石的过程中,女娲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 (联系上下文进行巧妙点拨,师生交流) 可预设如下学习情况:

(1)严寒、疲惫、挨饿、灼热……

(2)副板书:冷、饿、累、热……(在生成的基础上联系女娲补天的困难,进行多次回读:远远的天空塌下一大块……挣扎)

师:寻找五彩石来补天是多么不容易,女娲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危险,而这一切,她

都全然不顾,还是决定——(师引读: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上……她忙了几天几夜……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师:让我们一起用朗读来赞美了不起的女娲。(生齐读第三自然段)

请学生尝试讲述女娲寻找五彩石的经过,注意用上关键词句。(生自由准备)

师:同学们真会学习,你看,用上了课文中的生动词句,故事就讲得绘声绘色了。老师相信,接下来,你们会讲得更加精彩。

(二)开发文本,想象“补天”艰难

师:五彩石好不容易找齐了,那么,炼和补容易吗?

(生自由读第四自然段,交流想法)可预设如下学习情况: (1)不容易,从“冶炼”这个词中可以体会到补天的艰难。

(2)从“五天五夜”这个词中可以感受到女娲冶炼五彩石补天很不容易。 (在感悟的基础上适当穿插朗读)

请学生尝试讲述女娲冶炼五彩石补天的经过。

(指名学生复述)

师:请同学们展开想象,女娲是怎样忍受着煎熬,陪伴在神火旁度过这五天五夜的?(指名学生想象复述,师生交流)

可预设如下学习情况(此时复述稍微具体一些,会补充以下情节):

(1)将五彩石烧融成液体需要很强的高温,女娲忍受着皮肤的灼热,咬着牙渡过难关…… (2)在这五天里,每一天,她都被神火熏得大汗淋漓、气喘吁吁,像中暑般全身无力,晕倒了醒来后继续冶炼……

(3)这五天五夜.她不吃也不睡,坚持守候在神火旁,不顾饥饿疲劳、皮肤灼伤,一心一意将五彩石冶炼成液体……

师:是呀,这么辛苦,这么劳累,可当她一想到——(回读:远远的天空塌下一大块.....挣扎)女娲都用顽强的毅力坚持下来了,她真了不起!

师:同学们,用上了大胆合理的想象,神话故事是不是就更加神奇,更加吸引人了? 师:现在你们就是神话的创造者,请你们快速阅读后,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把女娲冶炼五彩石补天的故事情节讲得更加生动具体。要求语言流畅、想象丰富、形式多变。 (合作探究,进行创造性复述) 师:神话就是充满着无穷的想象和神奇的魅力,同学们精彩的讲述让我再一次感受了人类之母女娲的坚强和伟大。

四、延伸文本,拓展阅读——提升神话文化

师:就在那一刻,天地恢复了宁静,五块石头化成了天边五彩的云霞。(出示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师:现在,人们常常看见天边五彩的云霞,传说那就是女娲补天的地方。自从女娲拯救了人类——(出示课文第一句话:大地上到处是欢歌笑语,人们一直过着快乐幸福的生活)

师:多么美好动人的神话传说,它是古代劳动人民用想象和智慧写成的,它寄托着人们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勇气和信念。今天回家后你们想去做些什么呢?我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读更多的神话故事,也可以上网查询与神话主题有关的故事和资料,在读书会上做进一步的交流。

2015年教师招聘考试综合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

(四)

一、 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

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 第1题 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 )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A.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B.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心理素质 C.全面推行新课程改革 D.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答案】 D

试题解析:

《国家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一章明确谈到这个问题。 【命题立意】考查国家新颁布的教育政策中我国的教育方针。 【错因分析】对教育政策掌握不透彻。

第2题 1924年,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出版,它的作者是( ) A.陶行知 B.蔡元培 C.潘菽 D.廖世承

【参考答案】 D

试题解析:

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命题立意】考查对教育心理学发展史的相关知识的掌握。 【错因分析】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史掌握不全面。 第3题下列情形中,不属于教师权利的是( ) A.开展教学改革 B.参与学校管理 C.要求外出进修

D.雇用别人替自己代课 【参考答案】

D

试题解析:

教师没有权利雇用他人替自己上课。 【命题立意】考查教育法规的相关知识。 【错因分析】知识掌握不准确。

第4题奥苏贝尔认为,学生学习的实质是( ) A.有意义接受学习 B.有意义发现学习 C.合作学习

D.非指导性学习 【参考答案】 A

试题解析:

奥苏贝尔认为,有意义接受学习是学生在校学习最主要、最有效的一种方式,是学生学习的实质。

【命题立意】考查奥苏贝尔学习理论的相关知识。 【错因分析】知识掌握不全面。

第5题带领学生深入工厂或农村进行实地参观访问的直观教学形式为( ) A.形象直观 B.实物直观 C.模像直观 D.言语直观 【参考答案】

B

试题解析:

带领学生深入工厂或农村进行实地参观访问的直观教学形式属于实物直观。 【命题立意】考查对直观教学分类的掌握。

【错因分析】对直观教学的各个形式的含义掌握不到位。 第6题师德修养最高境界的主要标志是( ) A.对教育规律的苦苦求索 B.对教学知识的艰辛积累 C.对教学艺术的不懈追求 D.对教育理想的执著追求 【参考答案】

D

试题解析:

对教育理想的执著追求是师德修养最高境界的主要标志。 【命题立意】考查师德修养方面的知识。 【错因分析】知识掌握不准确。

第7题在中国,家长往往会这样问孩子:“今天,你学习了哪些知识?”在美国,家长往往会这样问孩子:“你今天向老师问了哪些问题?”这两种现象的区别在于( ) A.教育价值观不同 B.社会需求不同 C.道德价值不同 D.国情不同 【参考答案】

A

试题解析:

这体现的是两个国家的教育价值观不同。我国传统的教育价值观更侧重于学生的知识学习,美国的教育价值观更侧重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命题立意】此题考查考生对教育现象本质的把握。 【错因分析】对教育价值观相关知识点理解不透彻。

第8题 “我们敢说日常生活所见的人中,他们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这是( )的教育观点。 A.内发论 B.外铄论

C.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D.经验决定论 【参考答案】

B

试题解析:

这是洛克的《教育漫话》中的一句话,这句话说明了教育对人发展的决定作用。【命题立意】对教育基础理论知识的考查。

【错因分析】教育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不熟练。 第9题良好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是( ) A.有明确的奋斗目标

B.有健全的组织系统和领导核心 C.形成了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D.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和纪律 【参考答案】

C

试题解析:

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是良好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 【命题立意】考查班级管理方面的内容。

【错因分析】对班集体形成中的各个环节的意义认识不准确。

第10题就儿童发展整体而言,生理的成熟先于心理的成熟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 )特点。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个别差异性 D.阶段性

【参考答案】 B

试题解析:

题干表述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特点。顺序性是指个体统一方面的发展有先后;不平衡性指个体不同方面的发展达到成熟时间不同。 【命题立意】考查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

【错因分析】对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内涵理解不到位,易错选顺序性。 第11题初中阶段的学生最容易发生冲突的对象是( ) A.家长 B.老师 C.同学

D.兄弟姐妹 【参考答案】

A

试题解析:

初中阶段的学生最容易发生冲突的对象是家长。 【命题立意】考查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错因分析】知识掌握不全面。 第12题心理断乳期是指( )

A.幼儿期 B.儿童期 C.少年期 D.青年期

【参考答案】

C

试题解析:

少年期独立性增强,与父母的冲突增多,被称为心理断乳期。 【命题立意】考查对个体成长中的心理现象的认识。 【错因分析】对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认识不足。

第13题人在看书时,用红笔划出重点,便于重点阅读,这是利用知觉的( ) A.整体性 B.选择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参考答案】

B

试题解析:

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人在知觉事物时,对外来刺激有进行选择性加工的能力。当面对众多的客体时,知觉系统会自动地将刺激分为对象和背景,并把知觉对象优先地从背景中区分出来。用红笔划出重点利用的是知觉的选择性。 【命题立意】考查知觉的相关特点。

【错因分析】对知觉选择性的特点理解不准确。

第14题被称为“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也被看作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的是( ) A.赫尔巴特 B.杜威 C.马克思 D.柏拉图

【参考答案】 A

试题解析:

赫尔巴特把教育学建立在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之上,成为“科学教育的奠基人”,同时他还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

【命题立意】考查教育学发展中的重要人物及其思想。 【错因分析】教育史知识储备不足。 第15题中小学“双基”教育是( ) A.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教育 B.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教育 C.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教育 D.基本能力、基本技术的教育 【参考答案】 A

试题解析:

“双基”指的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命题立意】此题考查考生对教育常用语含义的掌握。 【错因分析】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

第16题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 A.教育目的 B.教育方针 C.课程目标 D.教学目标 【参考答案】

A

试题解析:

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命题立意】考查对教育目的内涵和意义的掌握。 【错因分析】对教育目的的内涵和意义没有掌握。 第17题学生具有主观能动性,是教育活动的( ) A.主体 B.主导者 C.外因 D.参与者

【参考答案】

A

试题解析:

在教育活动中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 【命题立意】考查学生在教育中的地位。

【错因分析】对新课改相关理念的理解有偏差。

第18题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一论述强调的学习动机类型是 A.内部动机 B.外部动机 C.社会交往动机 D.自我提高动机 【参考答案】

A

试题解析:

这句话的意思是学会知识的不如勤于学习的,勤于学习的不如喜欢学习的。它体现的是学习兴趣的内部动机的作用。

【命题立意】考查学习动机的分类。

【错因分析】对内部动机的内涵理解不深入。 第19题科学地说,遗传素质是个体身心发展的( ) A.物质前提 B.主导因素 C.关键因素 D.无关因素 【参考答案】 A

试题解析:

遗传素质是个体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

【命题立意】考查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错因分析】对影响身心发展的诸因素分别所起的作用理解不到位。

第20题阳阳因为想得到妈妈和老师的表扬而刻苦学习,她的这种学习动机属于( ) A.认知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 C.附属内驱力 D.求知欲

【参考答案】 C

试题解析:

个体为了获得长者们(如家长、教师等)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把学习或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这是一种附属内驱力,属于外部动机。 【命题立意】考查学习动机相关知识的应用。 【错因分析】对附属内驱力的内涵及特点把握不到位,或与其它两种内驱力的特点混淆。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请选出正确答案并将将其代码填在括号内。错选、漏选、多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 第21题 教学策略主要有( ) A.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 B.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 C.个别化教学

D.计算机辅助教学 【参考答案】 A,B

试题解析:

教学策略可以这样分类:以方法因素为中心的方法型教学策略(讲授型和发现型);以内容因素为中心的内容型教学策略(直线式、分支并行式、综合式);以师生活动方式加以划分的方式型教学策略(教师中心策略、学生中心策略);以教学任务和学习类型为中心的任务型教学策略(讲解性、练习性,、问题定向性和综合能力性策略)。 【命题立意】考查教学策略的分类。

【错因分析】对教学策略的分类掌握不准确。 第22题品德的心理结构是( ) A.道德认知 B.道德行为 C.道德情感 D.道德意志 E.道德评价 【参考答案】

B,C,D

试题解析:

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四种相辅相成的基本心理成分: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简称知、情、意、行。

【命题立意】本题是对品德心理结构的考查。 【错因分析】考生易漏选D项。

第23题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有( ) A.教师的领导风格 B.班级的规模 C.班级的性质 D.对教师的期望 E.学生的智力水平 【参考答案】

A,B,C,D 试题解析:

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有教师的领导风格、班级的大小、班级本身和对教师的期望。 【命题立意】考查课堂管理的相关知识。 【错因分析】知识掌握不全面。

第24题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根本上靠( )来保障。 A.教师 B.社会 C.法制 D.制度 E.政策

【参考答案】

A,B,C,D 试题解析:

素质教育的推行要靠社会的大力支持、法制和教育制度来提供保障,教师是实 施素质教育的主体,能否全面推行也要靠教师大力实施素质教育。 【命题立意】此题考查素质教育得以顺利实施的条件保障。 【错因分析】对素质教育理解不全面。 第25题班主任的基本素质包括( ) A.心理素质 B.道德素质 C.知识素质 D.能力素质 【参考答案】

A,B,C,D 试题解析: 略。

【命题立意】考查对教师基本素质内容的掌握。 【错因分析】对教师基本素质的内容掌握不全面。

三、填空题(在下列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不得分。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

第26题 班级平行管理的理论源于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的_____________的教育思想。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平行影响

第27题在学业成功与失败的归因中,内在的、可控的、不稳定的因素是

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努力程度

第28题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程序性知识

第29题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即_____________、生活辅导和择业指导。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学习辅导

第30题自我效能感理论的创立者是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班杜拉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5分,共25分) 第31题 简述心理健康的现实标准。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1)自我意识正确;

(2)人际关系协调;(3)性别角色分化;(4)社会适应良好;(5)情绪积极稳定;(6)人格结构完整。【命题立意】考查对心理健康的现实标准的掌握。 第32题假如你是班主任,应从哪些方面开展班级管理工作?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1)以学生为主体,认真研究学生的特点; (2)有效地组织和培养优秀班集体; (3)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

【命题立意】考查班主任班级管理方面的知识。 第33题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基本因素有哪些?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1)目的明确;(2)内容准确;(3)结构合理;(4)方法适当;(5)语言艺术;(6)板书有序;(7)态度从容自如;(8)就学生方面来看,要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要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要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要能够使个别学生得到照顾。 【命题立意】考查教学实施中上课这一环节的基本要求。 第34题简述教师的职业角色。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1)“传道者”角色;

(2)“授业、解惑者”角色; (3)“示范者”角色;

(4)“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角色; (5)“家长代理人、父母”和“朋友、知己”角色; (6)“研究者”角色和“学习者”“学者”角色。 【命题立意】考查对教师职业角色的掌握。

第35题简述教师的人格特征。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教师的人格特征是影响教学的重要因素,其包含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如教师的职业信念、教师的性格特点和教师对学生的理解等。在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有两个重要特征对教学效果有显著影响:一是教师的热心和同情心;二是教师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 【命题立意】考查教师素养方面的相关知识。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0分)

第36题 结合实际,谈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1)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学习兴趣的形成和表现上有很大的差异。小学课堂教学应注意教学方式灵活多样、教学内容生动活泼以及教具的新颖具体。而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始明显分化并趋向稳定,中学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从教材内容中挖掘深度,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处于积极开动脑筋的智力活跃状态,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对学习保持持久的兴趣。

(2)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几乎每个班级都有优秀生和后进生,教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时,必须区别对待,因材施教。一般来说,成绩优秀、基础好的学生,教师应使他们了解知识海洋的浩瀚无边和自己知识面的狭窄,帮他们克服自满情绪。对于知识基础薄弱的学生,教师应给予特别的关心,深入调查他们学习不积极的原因,有针对性地给予帮助和指导。

【命题立意】考查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学技能应用的相关知识。

六、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第37题 以下是两位老师对同一名学生写的操行评语:

【评语一】该生不能严格要求自己,有时迟到,有时不按时交作业,成绩较差,在清洁卫生活动中表现还算积极,与老师的期待有较大差距。

【评语二】你热心参加集体活动,能配合体育委员参加工作,对班长的工作也能大力协助和支持,很好地履行卫生委员的职责,受到好评。在学习方面,主观上想努力,但力度不够,成绩尚不够理想,希望进一步学习学生行为规范,力争在各项实践活动中,得到更好的锻炼,在学业方面得到更大进步。

请从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评价这两则评语,并谈谈写评语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1)第一条评语生硬,提的缺点较多,对学生的优点不重视,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第二条评语充分肯定了学生的优点和特长,在肯定之余提出合理的批评,并给出建议,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2)操行评定是教师对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成绩等进行的综合评价,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应该以积极肯定的语气来写,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不足,用建议的语气写出学生的不足之处,让学生看到老师对他的期望。

【命题立意】考查教师如何正确对学生进行操行评定的知识。

第38题某重点大学毕业生小李,在公开招聘中以优异的成绩被聘为某初中老师。刚上班时,他虚心向同事请教,认真备课,努力把握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工作高度负责,教学效果好,在期末的评比中成绩优越。但随着对工作的熟悉和社会交往的增多,便越来越不重视备课和对教学环节的把握,开始变得浮躁。他认为:“教师上课就那么回事,我备好一遍课可以用好多年!”上学期学生评教,小李排名倒数。校长找其谈话,他还不以为然:“我重点大学毕业生,难道还教不了初中生?”之后,他把对校长和学生评教的不满都撒到学生身上,上课时对不专心听讲和成绩差的学生或挖苦讽刺或罚站,甚至赶出教室。

试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分析这位教师的行为。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应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和终身学习。小李的做法显然与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相违背,首先,他没有认真完成学校布置的教学任务,违反了教师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其次,他也没有为学生起到为人师表的作用;最后,他挖苦、惩罚学生,违背了教师关爱学生的要求。 【命题立意】考查对教师职业道德的相关知识的掌握及应用和分析能力。

2015年教师招聘考试综合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

(五)

一、 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

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 第1题 我国《教师法》规定,教师节为每年的( ) A.10月9日 B.9月10日 C.9月1日 D.10月10日 【参考答案】

B

试题解析:

每年的9月10日为教师节。

【命题立意】考查对基本常识的掌握。 【错因分析】基本常识的识记有误。 第2题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 A.聚合思维 B.发散思维 C.常规思维 D.理性思维 【参考答案】

B

试题解析:

创造性思维是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统一,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 【命题立意】考查创造性思维的相关知识。 【错因分析】知识掌握不扎实。

第3题阅读、写作、运算技能是( ) A.运动技能 B.动作技能 C.策略技能 D.心智技能 【参考答案】

D

试题解析:

心智技能也称认知技能或智力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质量活动方式,如阅读技能、写作构思技能、观察技能等。 【命题立意】考查技能方面的知识。

【错因分析】对心智技能的特点把握不到位。 第4题狭义的教育是指( ) A.家庭教育 B.学校教育 C.社会教育 D.职业教育 【参考答案】

B

试题解析:

广义的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而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 【命题立意】考查教育的狭义定义。 【错因分析】对概念的掌握不够准确。

第5题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念的德育方法是( ) A.说服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实际锻炼法 D.陶冶教育法 【参考答案】

C

试题解析:

题中表述符合说服教育法的含义。

【命题立意】考查德育方法的相关知识。 【错因分析】含义理解不够明确。

网友解析(1)

第6题因材施教的思想遵循的是个体身心发展的( )规律。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个别差异性 D.互补性

【参考答案】

C

试题解析:

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教育要根据受教育者不同的特质和发展水平因材施教。

【命题立意】考查个体身心发展规律的相关知识。

【错因分析】对身心发展规律所带来的教育启示认识不足。

第7题个别教师对学生进行谩骂、体罚或变相体罚的行为侵犯了学生的( ) A.人身自由权 B.身心健康权 C.人格尊严权 D.名誉权

【参考答案】

C

试题解析:

人格尊严权指学生享有受他人尊重,保持良好形象及尊严的权利,如教师:不得对学生进行谩骂、体罚、变相体罚或有其他侮辱学生人格尊严的行为。 【命题立意】考查教育法规相关知识: 【错因分析】相关常识掌握不够。

第8题个人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是( ) A.学习动机 B.学习需要 C.学习兴趣 D.学习期待 【参考答案】

B

试题解析:

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是学习需要。 【命题立意】考查学习需要的含义。

【错因分析】对学习需要含义的理解不准确。

第9题 “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 A.巩固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参考答案】 A

试题解析:

“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都体现出了巩固性教学原则。 【命题立意】考查教学原则的相关知识。 【错因分析】对具体原则的内涵理解不准确。

第10题根据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层次的不同,基础教育课程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 )A.活动课程 B.社会课程 C.特色课程 D.学校课程 【参考答案】 D

试题解析: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校本课程)是根据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层次而划分的三级课程。

【命题立意】考查三级课程方面的知识。 【错因分析】识记不准确。

第11题下列属于人格的类型理论的是( ) A.艾森克的特质理论 B.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 C.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 D.霍兰德的人格理论 【参考答案】

D

试题解析:

霍兰德的人格理论属于人格类型理论。 【命题立意】考查人格理论的相关知识。

【错因分析】人格理论方面的相关知识掌握不准确。

第12题从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途径去思考以探求多种解决问题的答案的思维类型是( ) A.发散思维 B.创造性思维 C.聚合思维 D.分析思维 【参考答案】

A

试题解析:

题干是发散思维的含义。

【命题立意】考查思维类型的相关知识。 【错因分析】知识掌握不牢固。

第13题古代一般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A.个别教学 B.班级授课 C.分组教学 D.集体教学 【参考答案】

A

试题解析:

古代一般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是个别教学,比如我国古代的私塾。 【命题立意】考查教学组织形式方面的知识。 【错因分析】对教育史方面的知识掌握不全面。

第14题贯彻新课程“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的是( ) A.满足社会、家长提高升学率的要求 B.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 C.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 D.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课程 【参考答案】

B

试题解析:

新课程改革提出“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

【命题立意】考查新课程改革的相关理念。 【错因分析】对新课改的内涵理解不深入。

第15题皮革马利翁效应体现了教师的( )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作用。 A.知识 B.能力 C.期望 D.方法

【参考答案】

C

试题解析:

皮革马利翁效应表明教师对学生的正向期待会产生极大的激励作用。 【命题立意】考查心理学效应在教育教学中的体现。 【错因分析】对皮革马利翁效应认识不全面。 第16题讲授法的方式不包括( ) A.讲述 B.讨论 C.讲读 D.讲演

【参考答案】

B

试题解析:

讲授法可分为讲述、讲读、讲解和讲演四种形式。 【命题立意】此题考查考生对讲授法三种形式的理解。 【错因分析】对讲授法的形式分类了解不全面。 第17题不属于教师威信结构内容的是( ) A.人格威信 B.学识威信 C.情感威信 D.权力威信 【参考答案】

D

试题解析:

教师威信主要包括了人格威信、学识威信和情感威信三个方面的内容。 【命题立意】考查教师威信的结构。

【错因分析】与教师威信的种类混淆,权力威信是教师威信的一种。 第18题 “愤悱启发”最早由( )提出。 A.墨子 B.孔子 C.荀子 D.孟子

【参考答案】 B

试题解析: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最早出自孔子《论语·述而》。 【命题盎意】此题考查教育常识中代表人物的代表思想。 【错因分析】对著名教育家的思想掌握不准确。

第19题 ( )是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帮助残疾人更好地融入社会的基本途径。 A.继续教育 B.特殊教育 C.职业教育 D.特殊护理 【参考答案】

B

试题解析:

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帮助残疾人更好地融人社会的基本途径是特殊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 【命题立意】考查对特殊教育的认识。 【错因分析】对特殊教育没有很好的认识。

第20题一个人遇事举棋不定、犹豫不决是意志缺乏( ) A.自觉性 B.自制性 C.果断性 D.坚持性

【参考答案】

C

试题解析:

意志的果断性是一种善于辨明是非、抓住时机、迅速而合理地采取决定并执行决定的意志品质。一个人遇事犹豫不决是意志缺乏果断性的体现。 【命题立意】考查对意志品质的掌握。

【错因分析】对意志果断性的内涵掌握不准确。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并在题后括号内打“×”或“√”。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

第21题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和罗杰斯的有意义学习本质上是一样的。( ) 【参考答案】 错

试题解析: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强调的是新旧知识之间有实质性的联系,而罗杰斯的有意义学习关注的是学习内容与学习者之间的关系,两者本质不一一样。 第22题高创造力者必须具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 【参考答案】 对

试题解析:

创造力和智力的关系是高创造力者必须具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第23题墨家主张教育回归自然,“复归”人的自然本性,一切任其自然,便是最好的教

育。( ) 【参考答案】 错

试题解析:

第24题农村留守儿童出现问题应归咎于家庭,与学校无关。( ) 【参考答案】 错

试题解析:

学校是学生人格发展的主导因素,留守儿童由于父爱母爱的缺失,学校教育在他们的人格形成中作用更为巨大。

第25题负强化和惩罚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 【参考答案】 错

试题解析:

负强化本质上仍然增加了目标行为出现的几率,而惩罚减少了目标行为出现的几率,两者存在本质区别。

第26题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 【参考答案】 对

试题解析:

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它除了受普遍性的规律制约以外,还有自身的特殊性,它是学生个体的认识过程,具有不同于人类总体认识的显著特点。

第27题班级就是班集体。( ) 【参考答案】 错

试题解析:

班级是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教育计划和教育要求组织起来的学生群体,但一个班的学生群体还不能称为班集体,学生群体和班集体有着本质区别。

第28题教育受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政治、经济制度所制约、决定,但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政治经济制度的改变并非完全同步,具有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 )

【参考答案】 对

试题解析:

说明了教育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

第29题教育学是教育方针政策的汇编。( ) 【参考答案】 错

试题解析: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而不是对教育方针政策的汇编。

第30题升学率是衡量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唯一标准。( ) 【参考答案】 错

试题解析:

把升学率作为衡量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唯一标准是应试教育的典型特征,素质教育要求教学评价多元化。

第31题建立学生成长档案是一种发展性评价方法。( ) 【参考答案】 对

试题解析:

创建学生的档案,记录学生发展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属于发展性评价的方法。 第32题教育目的就是培养目标。( ) 【参考答案】 错

试题解析:

教育目标和培养目标具有不同的含义。

第33题某中学开设了线条画、垂钓技术等课程供学生自愿选择,这是地方课程。( ) 【参考答案】 错

试题解析:

三级课程体系将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题干描述的课程属于学校课程。

第34题教师职业道德是调节教师人际关系的准绳和润滑剂。( ) 【参考答案】 对

试题解析: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调节教师人际关系的准绳和润滑剂,有助于促进教师的职业发展,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教师群体的道德水准决定和影响着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第35题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告诉我们,每个人同时拥有七种智力,而且这七种智力在个体身上表现为均衡的状态。( ) 【参考答案】 错

试题解析:

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一个人所拥有的七种智力并不是均衡的,具有个体差异。 第36题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总是一致的。( ) 【参考答案】 错

试题解析:

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的关系呈倒u型曲线,中等程度的动机水平最有利于高效率学习。 第37题义务教育是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 【参考答案】 对

试题解析:

题干说明了义务教育的定义和性质。

第38题 “勤能补拙”充分说明智力因素对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

【参考答案】 错

试题解析:

“勤能补拙”说明的是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的影响。

第39题上课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 ) 【参考答案】 错

试题解析:

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上课是教学的途径之一,不是全部。 第40题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个教育法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 【参考答案】 错

试题解析:

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个教育法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 三、案例分析题

第41题 某初二(3)班的许多学生,在一次考试后,因成绩不理想而情绪低落,教室里失去了往日的欢快和活泼。班主任为缓解这种气氛,带领学生去溜冰。学生一次次摔倒又一次次站起来,丝毫没有沮丧和气馁。班主任就借机告诉学生:“学会溜冰尚且需要经过无数次的摔倒才能成功,更何况复杂艰苦的学习呢?”于是学生们放下心理包袱,又信心十足地投入到学习中。请结合教育学理论分析上述案例。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1)从案例中可以看出,教师利用一次溜冰活动对孩子进行了道德教育。

(2)从德育内容上看,教师进行的是世界观、人生观教育。他告诉学生这样一个人生道理:学习一定会面对失败,失败是成功之母。

(3)从德育的原则来看,该教师遵循了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该原则强调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凋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以达到长善救失的目的。

(4)从德育方法来看,该教师采用了实际锻炼法。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并通过活动和交往表现出来的。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各种良好的品德和风尚。

【命题立意】考查对德育知识的分析应用能力。

第42题有人认为:看看教材,翻翻教参(教学参考书),写份教案就是备课。你对这种观点有何看法?谈谈怎样备课。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备课是教好课的前提,是教师钻研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活动。教师备课应做好三方面的工作: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 【命题立意】考查教师备课的内涵。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0分)

第43题 试述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2)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 (3)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

(4)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

【命题立意】教学过程基本特点,即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本题考查对教学过程基本规律的掌握。

第44题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请根据相关教育学理论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1)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人们积累了多种教学方法,主要有: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等以语言为主的教学方法;演示法、参观法等以主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实践活动法等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欣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

(2)在实际的教学中应根据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综合地、灵活地、创造地选择最合适的教学方法。

【命题立意】考查教学方法的相关知识。

五、作文(本大题共40分)

第45题 题目:教师,我所向往的职业

要求:观点正确,语言通顺,文体不限,800字以上。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略

2015年教师招聘考试综合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

(六)

一、 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

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1分,共30分) 第1题 “一俊遮百丑”体现的心理效应类型是( ) A.近因效应 B.晕轮效应 C.首因效应 D.刻板印象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晕轮效应是指当一个人的外表充满魅力时,其他同外表无关的特征也会得到更好的评价。

【命题立意】考查印象形成的相关知识。 【错因分析】知识掌握不牢固。

第2题义务教育接收受教育儿童入学的年龄是( ) A.小于6周岁 B.年满6周岁 C.大于6周岁

D.年满6周岁,条件不具备的可推迟到7周岁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接收年满6周岁的儿童入学,对于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推迟到7周岁。

【命题立意】考查对教育法规的掌握。 【错因分析】知识掌握不全面。

第3题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核心内容是( ) A.团结协作 B.依法执教 C.热爱学生 D.为人师表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核心内容。

【命题立意】考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方面的知识。

【错因分析】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理解不够深入。 第4题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 A.发展

B.全面协调可持续 C.以人为本 D.统筹兼顾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命题立意】考查对基本常识的掌握。 【错因分析】知识储备不全面。 第5题教好一节课的前提是( ) A.备好课

B.充分了解学生 C.认真钻研教材 D.设计好教学方法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备好课是教好课的前提,教师备课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即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和设计教法。

【命题立意】考查教学工作基本环节的意义和要求。 【错因分析】对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理解不够深入。 第6题持久性心境低落为( ) A.焦虑症 B.抑郁症

C.强迫症 D.恐惧症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超过三个月的情绪持久低落可被诊断为抑郁症。 【命题立意】考查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 【错因分析】基础知识掌握不准确。

第7题学习中学习者采用在主要内容下划线的方法帮助学习,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 A.复述策略 B.组织策略 C.精加工策略 D.元认知策略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在主要内容下划线的方法属于复述策略的一种。 【命题立意】考查学习策略的相关知识。 【错因分析】对学习策略的理解不深入。 第8题新课改提出初中课程的设置是( ) A.综合课程为主 B.分科课程为主

C.综合和分科课程相结合 D.综合实践活动为主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新课改提出我国小学课程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课程设置综合与分科相结合,高中课程以分科课程为主。

【命题立意】考查对课程设置方面知识的掌握。 【错因分析】相关知识掌握不够全面。 第9题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 A.教书育人 B.教学 C.班级管理 D.道德教育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

【命题立意】考查对教师的根本任务的理解。 【错因分析】对教师的根本任务理解不到位。

第10题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撞击,迸发火花,达到集思广益效果的思维训练方法是( )

A.讨论法 B.头脑风暴法 C.启发法

D.用途扩散法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题干的表述符合头脑风暴法的含义。 【命题立意】对思维训练方法的掌握。

【错因分析】对头脑风暴法的含义理解不到位。

第11题具备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其他大学专科学历的公民不得申请教师资格的类型是( ) A.幼儿园 B.小学 C.初级中学 D.高级中学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证的申请人必须具有本科或本科以上学历。 【命题立意】考查教师资格证方面的知识。 【错因分析】知识掌握不全面。

第12题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 ) A.尊重个人价值 B.实现共产主义

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D.综合技术教育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马克思说:“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力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命题立意】考查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错因分析】识记不准确。

第13题我国目前普遍采用的课堂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A.复式教学 B.个别化教学 C.分组教学 D.班级授课制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我国目前普遍采用的课堂教学基本组织形式是班级授课制。 【命题立意】考查教学基本组织形式的相关知识。

【错因分析】知识掌握不全面。

第14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资格证应由( )来认定。 A.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主管部门 B.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主管部门 C.省级人民政府教育主管部门 D.授权的高等教育师范院校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十三条规定,中小学教师资格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认定。

【命题立意】本题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重要条文的考查。 【错因分析】对教育法规重要条文不熟悉。 第15题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 ) A.比纳一西蒙量表 B.斯坦福一比纳量表 C.比纳一推孟量表 D.韦克斯勒量表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斯坦福一比纳量表,该量表最初由法国人比纳和西蒙于1905年编制,后来由斯坦福大学的推孟做了多次修订。 【命题立意】对智力量表相关知识的考查。 【错因分析】把几个名称相似的量表相混淆。

第16题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强调教师的( ) A.合作精神 B.友爱精神 C.奉献精神 D.自律精神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陶行知先生的话强调的是教师要有奉献精神,这是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修养。【命题立意】考查对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相关知识的掌握。 【错因分析】理解不准确。

第17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考核的主体机构是( ) A.教师所在地的政府机关 B.教师所工作和服务的学校 C.教师所在地的教育行政部门 D.教师所在地的教育督导机构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对教师的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和工作成绩进行考核。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的考核工作进行指导、监督。 【命题立意】考查教育法规方面的相关知识。 【错因分析】对教育法规相关常识掌握不够。 第18题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明教育具有( ) A.创造性 B.广延性 C.长期性 D.示范性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教育的长期性是指人才培养的周期比较长,教育的影响具有迟效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明了教育具有长期性。

【命题立意】考查对教育特点规律的认识和应用。 【错因分析】对教师劳动长期性特点理解不到位。 第19题少年期的年龄阶段是指( ) A.3岁~6、7岁

B.6、7岁~11、12岁 C.11、12岁~l4、l5岁 D.14、15岁~17、l8岁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少年期是指11、12岁一l4、15岁这一年龄阶段,相当于初中阶段。 【命题立意】考查心理学对年龄阶段的划分。 【错因分析】考生容易将少年期理解为小学阶段。 第20题与别人骑单车竞赛,时速会更快,这是( ) A.社会助长 B.社会惰化 C.利他行为 D.责任集中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社会助长是指在有他人在场的情况下,个体的行为效率提高的现象。 【命题立意】考查社会助长的含义。 【错因分析】知识掌握不牢固。

第21题当学生取得好成绩时,老师给予一定的表扬,这符合桑代克学习规律中的( ) A.准备律 B.练习律 C.动机律 D.效果律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效果律是指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可因导致满意的结果而加强,老师给予一定的表扬可以促进学生更加努力学习,与效果律相吻合。

【命题立意】本题是对桑代克提出的三条学习规律的考查。 【错因分析】对三条学习规律理解不到位。

第22题教师在教学中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来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称为( ) A.变式 B.反例 C.正例 D.比较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变式是指教师在教学中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来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命题立意】考查变式的含义。

【错因分析】对变式含义的掌握不到位。 第23题小学课程设置应以( )课程为主。 A.分科 B.综合 C.地方 D.理论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命题立意】此题考查新课程改革中不同阶段课程设置结构。 【错因分析】对新课改课程设置知识了解不深入。

第24题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反映了我国法律所规定的少年儿童合法权利中的( ) A.受教育权 B.受尊重的权利 C.安全的权利 D.生存的权利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体现了受尊重的权利。 【命题立意】考查教育法规方面的相关知识。 【错因分析】对教育法规相关常识掌握不够。

第25题个体成功地完成某一项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是( ) A.气质 B.性格

C.兴趣 D.能力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个体成功完成某一项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是能力。 【命题立意】考查对能力含义的理解。 【错因分析】对能力含义的理解不准确。 第26题集中体现孔子思想的作品是( ) A.《论语》 B.《学记》 C.《理想国》 D.《大学》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写作年代约在战国晚期,据考证其作者为孟子的学生乐正克;《大学》是《礼记》中一篇,传为孔子弟子曾参作;主要体现孔子思想的作品是《论语》,是孔子的弟子根据孔子生前的言行编纂的。

【命题立意】考查教育发展中重要人物及其相关作品。 【错因分析】相关基础知识掌握不准确。 第27题遗忘曲线中遗忘的进程是( ) A.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 C.前后一样快 D.忽快忽慢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提出的“遗忘曲线”,形象地显示了遗忘的进程不均衡,有先快后慢,先多后少的特点。

【命题立意】考查遗忘规律。 【错因分析】知识掌握不准确。

第28题 ( )是教育主体叙述教育教学中的真实情境的过程,是通过讲述教育故事,体悟教育真谛的一种研究方法。 A.叙事研究 B.行动研究 C.实验研究 D.个案研究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叙事研究是教育主体叙述教育教学中的真实情境的过程,是通过讲述教育故事,体悟教育真谛的一种研究方法。

【命题立意】考查对教育研究方法的掌握。

【错因分析】教育研究方法的相关概念掌握不精确。

第29题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的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称为( ) A.教学模式 B.教学组织形式 C.教学原则 D.教学过程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题中表述的是教学组织形式的含义。 【命题立意】考查教学组织形式的含义。

【错因分析】概念掌握不准确,易与其他教育术语相混淆。 第30题中学阶段影响学生人格的主要因素是( ) A.教师 B.家长 C.自我 D.同伴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中学阶段影响学生人格的主导因素是学校教育,影响学生人格的主要因素是教师。 【命题立意】考查学生人格形成方面的相关知识。 【错因分析】知识掌握不准确。

二、双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是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 第31题 人的发展主要包括( ) A.身体的发展 B.认知能力的发展 C.心理的发展

D.劳动能力的发展 【正确答案】: A,C

试题解析:

人的发展主要包括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 【命题立意】考查人的发展的含义。 【错因分析】知识掌握不全面。 第32题思维的基本过程包括( ) A.分析 B.综合 C.比较 D.分类

【正确答案】:

A,B

试题解析:

思维的过程包括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系统化与具体化、其中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

【命题立意】考查思维的过程。 【错因分析】知识掌握不准确。

第33题以马克思列宁主义、( )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是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总体要求。 A.八荣八耻 B.以人为本 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正确答案】:

C,D

试题解析:

在青少年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应该遵循我党的指导思想,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命题立意】此题考查我国教育指导思想。 【错因分析】略。

第34题人的道德行为包括( ) A.道德行为认知 B.道德行为技能 C.道德行为体验 D.道德行为习惯 【正确答案】:

B,D

试题解析:

人的道德行为包括道德行为技能和道德行为习惯。 【命题立惠】考查道德行为的内涵。 【错因分析】知识掌握不准确。

第35题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的方法有( ) A.互访 B.民主评议 C.家长会 D.家访

【正确答案】:

A,C

试题解析: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的方法主要有相互访问、建立通讯联系、举行家长会,组织家长委员会、举办家长学校。

【命题立意】考查三结合教育中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结合的方法。 【错因分析】知识掌握不全面。 三、多项选择题

第36题 教师职业道德的特征是( )

A.高度的自觉性 B.明显的示范性 C.强烈的时代性 D.严格的强制性 【正确答案】: A,B,C

试题解析:

从教师的社会责任来看,师德具有全局性;从教师的社会地位来看,师德具有超前性;从教师职业及个人修养来看,师德具有导向性;从教师的人格评价来看,师德具有超越一般职业道德的示范性。

【命题立意】考查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 【错因分析】理解不准确,易错选D。 第37题教师劳动具有( )的特点。 A.复杂性 B.长期性 C.示范性 D.创造性 E.延续性 【正确答案】:

A,B,C,D 试题解析:

教师劳动具有复杂性、长期性、示范性和创造性的特点。 【命题立意】此题考查教师劳动的特点。 【错因分析】对教师劳动特点理解不全面。 第38题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是( ) A.政治教育 B.思想教育 C.道德教育

D.心理健康教育 E.体育教育 【正确答案】:

A,B,C,D 试题解析:

我国学校德育教育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命题立意】考查对德育内容的掌握。 【错因分析】知识掌握不准确。

第39题下列情形中,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的学校行为有( A.拒绝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 B.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 C.违反本法规定开除学生 D.选用未经指定的教科书 【正确答案】: A,B,C,D 试题解析:

)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第五十七条对ABCD选项中的学校行为都做出了相关规定。

【命题立意】考查教育法规的相关知识。

【错因分析】对教育法规相关知识的储备不足。 第40题智力的主要成分包括( ) A.观察力 B.记忆力 C.思维力 D.想象力 【正确答案】:

A,B,C,D 试题解析:

智力主要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意志力、思维力、想象力等。 【命题立意】考查智力的成分。 【错因分析】知识掌握不准确。

四、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并在题后括号内打“×”或“√”。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

第41题 课后评价时,专家型教师和新教师关注的焦点相同。( ) 【正确答案】: 错

试题解析:

新教师更注重教学结果,而专家型教师更关注对教学过程的评价。

第42题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来影响受教育者的德育方法是榜样示范法。( ) 【正确答案】: 对

试题解析:

德育中的榜样示范法指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来影响受教育者的方法。 第43题男女智力总体水平大致相同,但智力结构有差异。( ) 【正确答案】: 对

试题解析:

男女智力总体水平大致相同,但是智力的优势领域有区别,各个智力因素的发展也有先后之分。

第44题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价值取向,也是我国改革与发展的核心思想。( )

【正确答案】: 对

试题解析: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价值取向,也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更是我国改革与发展的核心思想。

第45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县乡两级人民政府应当为农村中小学教师解决住房提供方便。( ) 【正确答案】: 对

试题解析:

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六章第二十八条的相关规定。

第46题依法执教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必然要求。( ) 【正确答案】: 对

试题解析:

依法执教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需要,也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必然要求。

第47题《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教师的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工资水平。( ) 【正确答案】: 错

试题解析:

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五章第二十五条的规定,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内容。

第48题课堂里某种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称为课堂气氛。( ) 【正确答案】: 对

试题解析:

题干所述符合课堂气氛的含义。 第49题教学大纲是教学计划。( ) 【正确答案】: 错

试题解析:

1992年,原国家教委在制定九年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时,把“教学计划”更名为“课程计划”。把原来用的“教学大纲”改称为“课程标准”。课程计划体现了国家对学校的统一要求,是编写各科课程标准和教材的主要依据;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的分学科展开,每门学科都有对应的学科课程标准。

第50题教育既传递文化又是文化的本体。( ) 【正确答案】: 对

试题解析:

教育的内容就是人类的文化,教育活动在客观上起着文化的传承和普及作用。 第51题梦是特殊的心理活动,是典型的无意想象。( ) 【正确答案】: 对

试题解析:

梦是没有预定目的、不由自主产生的想象,是无意想象的极端表现。

第52题判断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应兼顾内部协调与对外适应两方面。( ) 【正确答案】: 对

试题解析: 略。

第53题学习是由反复经验引起的,它所引起的行为及行为潜能的变化是暂时的。( ) 【正确答案】:

试题解析:

学习是由反复经验引起的,它所引起的行为及行为潜能的变化是持久的。 第54题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能有效增强记忆。( ) 【正确答案】: 对

试题解析:

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可以更好地提高记忆效果,例如视听结合能够提高记忆效果。 第55题教师智能结构是由教师知识结构、智力结构和能力结构三个维度构成的有机整体。( ) 【正确答案】: 对

试题解析:

智能结构包括知识、智力和能力。

第56题马斯洛将认知、审美的需要列入归属与爱的需要之中。( ) 【正确答案】: 错

试题解析:

认知、审美的需要属于成长性的需要。

第57题德育就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 【正确答案】: 错

试题解析:

德育不仅仅指道德教育,它还包括对受教育者在政治、思想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 第58题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 【正确答案】: 对

试题解析: 略。

第59题新课程倡导研究性学习,所以应抛弃传统的接受性学习。( ) 【正确答案】: 错

试题解析: 略。

第60题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同伴的影响越来越强,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超过父母的影响。 ( ) 【正确答案】: 对

试题解析: 研究表明,从初一到高二的青少年学生存在着从接受父母影响向接受同伴群体影响转变的趋势。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30分)

第61题 结合品德形成的过程和影响其形成的因素,论述如何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

【正确答案】: 请参照解析 试题解析:

(1)品德的形成是一个从外到内的转化过程,是社会规范的接受和内化,大致经历三个阶段,即依从、认同、内化。

(2)教师可以综合应用一些方法来帮助学生形成或改变品德。常用的方法有言语说服、榜样示范、群体约定、价值辨析、奖惩等。具体来讲,有以下几种方法:①有效的说服。运用技巧对学生进行言语说服。②树立良好的榜样。通过对榜样的观察学习改变学生的行为。③利用群体约定。利用群体约定通过改变学生的态度来改变学生品德。④价值辨析。引导学生利用理性思维和情绪体验来检查自己的行为模式,以发现自身的价值。⑤给予适当的奖励和惩罚。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品德的相关知识。

第62题谈谈你对素质教育的理解以及教育工作者在推动素质教育全面实施过程中应发挥什么作用。 【正确答案】: 请参照解析 试题解析:

(1)国家《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对素质教育作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2)素质教育的内涵: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3)在素质教育中,教师作为学校教育的主导者,学生发展的指导者,学校发展的促进者,教师应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发挥教育主导作用,面向一切学生和学生的一切,激发学生潜能,影响学生人格发展,健全学生个性,塑造学生品德,引领学生探索求知,鼓励学生实践创新,锻炼学生健康体魄,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命题立意】考查素质教育的相关内容。

第63题有些教师说,他们没学过教育学、心理学,但照样教了几十年的书,还有的老师说,孔子没有学过教育学、心理学,但并不妨碍他成为万世师表。你认为上述观点正确吗?为什么? 【正确答案】: 请参照解析 试题解析:

该观点是错误的。因为:

(1)这些教师认为没有教育理论,一样可以进行教育实践,他们都忽略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密切联系。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没有实践依据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教育工作者应该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实践,这样才能避免盲目摸索,更有效率地实现教育目的。

(2)教育理论对于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意义都十分重大。从理论功能上讲,掌握教育原理有助于解释教育现象、指导教育实践、推动教育改革,为学习其他相关学科提供坚实

的理论根基;从实践意义上讲,掌握教育原理有助于树立科学的教育观、提高教育质量、总结经验、探索规律。

(3)孔子是个实践经验非常丰富的教师,他不仅拥有经验,还有丰富的教育理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都是孔子总结教学经验而提出来的教学理论,这些理论反过来直接指导了教育教学实践。因此,真正重视教育实践的人,是不应也不会轻视教育理论的。 【命题立意】考查对教育理论知识重要性的把握。

2015年教师招聘考试综合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

(七)

一、 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

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

第1题 以个人好恶、兴趣爱好为联系纽带,具有强烈情感色彩的群体是( ) A.联合群体 B.松散群体 C.正式群体 D.非正式群体 【参考答案】

D

试题解析: 略。

第2题吉尔福特提出的智力理论是( ) A.智力二因素论 B.智力形态论 C.多元智力论

D.智力三维结构论 【参考答案】

D

试题解析:

吉尔福特提出智力三维结构论。

第3题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 ) A.知识经验 B.观念和信念 C.道德认知 D.道德观

【参考答案】 B

试题解析: 略。

第4题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是( ) A.爱国守法 B.爱岗敬业 C.终身学习

D.热爱学生 【参考答案】

C

试题解析:

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第5题马卡连柯在他的德育实践中,提出并特别重视贯彻( ) A.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 B.知行统一原则

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D.尊重信任和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参考答案】

D

试题解析:

马卡连柯在德育实践中,主要提倡的两个德育原则是:尊重、信任和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第6题我国颁布的“中小学体育锻炼标准”反映出学校体育的主要内容是( ) A.田径和体操 B.田径和球类 C.体操和游戏 D.田径和游戏 【参考答案】

A

试题解析:

学校体育的主要内容是田径和体操。 第7题下列属于元认知的实例是( ) A.学生运用精加工策略巩固知识 B.学生在学习中能举一反三 C.学生能利用复述策略进行记忆 D.学生在阅读时,遇到难点即停 【参考答案】 D

试题解析:

元认知是对认知过程的调控,“遇到难点即停”就是对阅读过程进行监控和调节。 第8题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需要具有目的性 B.需要具有方向性 C.需要比较内在隐蔽

D.需要是支配人们行动的外因 【参考答案】

D

试题解析:

需要是支配人们行动的内因。

第9题平常所说的“大器晚成”表现了智力( )的个别差异。 A.能力结构

B.发展水平 C.语言思维 D.表现早晚 【参考答案】

D

试题解析:

人的智力发展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智力类型差异、智力发展水平的差异、智力表现早晚的差异和智力的性别差异等方面。智力表现早晚差异是指智力的成熟有早晚之分,有人早慧,有人则大器晚成。

第10题 ( )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在某一时刻所处的状态,表现为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A.注意 B.思维 C.意志 D.认识

【参考答案】

A

试题解析: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 第11题长期以来的教育实践证明,学校工作必须做到( ) A.以教学为主 B.教学、科研并重

C.教学、科研、生产三中心 D.所有时间用于教学 【参考答案】

A

试题解析:

学校工作的中心是教学。

第12题班主任在课余和学生聊天以了解学生的方法是( ) A.谈话法 B.访问法 C.问卷法

D.作品分析法 【参考答案】

A

试题解析:

班主任在课余和学生聊天,从中了解学生的情况,属于谈话法。 第13题维果斯基在儿童心理发展观上提出了( ) A.阶段发展理论 B.道德发展理论 C.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D.人格发展理论 【参考答案】 C

试题解析:

维果斯基是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的创始人,特别强调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社会文化历史的作用。

第14题情绪与情感是以( )为中介的反映形式。 A.需要 B.动机 C.态度 D.认知

【参考答案】

A

试题解析:

情绪与情感是以需要为中介的反映形式。 第15题记忆过程包括( ) A.识记、保持和遗忘 B.识记、再认和回忆 C.识记、保持和联想

D.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 【参考答案】

D

试题解析:

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 第16题心理辅导工作的侧重点是( ) A.治疗

B.补救和矫正 C.预防和促进 D.外部指导 【参考答案】

C

试题解析:

心理辅导工作的侧重点是预防和促进。 第17题 “随机应变”是思维的( )品质。 A.广阔性 B.独立性 C.灵活性 D.逻辑性

【参考答案】 C

试题解析:

“随机应变”反映了思维的灵活性。

第18题对于那些常说“我知道这样做不好,但是就是管不住自己”的学生,教师应该加强其道德( )培养。 A.判断 B.意志 C.情感

D.认识

【参考答案】

B

试题解析:

道德意志是为了实现道德行为所作的自觉努力,表现为能够排除来自主客观的各种干扰和障碍,按照既定的目的把品德的行为坚持到底。题中学生管不住自己恰恰就是道德意志不坚定的表现。

第19题提出“教学过程最优化”思想的教育家是( ) A.赞科夫 B.巴班斯基 C.布鲁纳 D.凯洛夫

【参考答案】 B

试题解析:

巴班斯基提出了“教学过程最优化”思想。 第20题知识迁移的前提是( ) A.已有知识背景 B.学习材料的相似性 C.对原理的运用程度 D.情境的相似性 【参考答案】

A

试题解析:

知识迁移有主观条件也有客观条件。已有知识背景是知识迁移的客观条件,也是前提条件。

二、填空题(在下列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不得分。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第21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以德育为中心,把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中。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第22题 “一刀切”违背了人身心发展的__________特点。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阶段性

第23题学生的向师性决定了教师劳动具有__________特点。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示范性

第24题研究论文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实证性的研究报告,另一类是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理论性的学术论文

第25题失明者的听觉一般都比较好,这表现人的身心发展具有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互补性

第26题及时复习的理论依据是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

第27题教师的科研以___________为主,并与自己的教育实践密切相关。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教育科研

第28题苛勒认为学习是__________的过程。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顿悟

第29题西周以后,学校教育有了___________与乡学之分。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国学

第30题参观教学法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准备性参观 并行性参观 总结性参观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2.5分,共10分) 第31题 班级管理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班级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全班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

第32题学生申诉制度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学生申诉制度是指受教育者在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依法向主管的行政机关申诉理由,请求处理的制度。

第33题最近发展区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和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才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距。 第34题有意义学习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有意义学习就是以符号为代表的新观念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联系的过程,是原有观念对新观念加以同化的过程。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5分,共25分) 第35题 商述学习心理学的实践意义。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1)有助于理解和解释学生的心理现象和行为,更好地完成教育工作; (2)有助于运用心理学原理,指导和开展当代教育改革; (3)有助于教师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4)有助于教师依据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教育。 第36题试述教育法律救济的作用。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1)保护教育法律关系主体; (2)维护教育法律的权威;

(3)促进教育行政部门依法执政; (4)有利于推进教育法制建设。

第37题简述教育研究的基本过程。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1)选择研究课题;(2)查阅文献资料;(3)制订研究计划;(4)收集研究资料;(5)分析研究资料;

(6)撰写研究报告。

第38题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优点。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1)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 (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有利于发挥学生集体的作用; (4)有利于学生多方面的发展。

第39题简述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1)预防精神疾病,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

(2)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健全发展的需要;

(3)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配合与补充。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第40题 《学记》中提出的“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与教学中的哪一条原则相一致?结合实际,谈谈在教学中应如何运用此原则。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1)“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是说教学不按一定的顺序,学生就会陷入混乱。这句话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2)在教学中,贯彻此原则的要求是:①教师的教学要有系统性;②抓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③教师要引导学生将知识体系化、系统化;④按照学生的认识顺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地进行教学。

第41题联系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对学生进行操作技能训练。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1)组织学生进行练习。

(2)在练习中要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①明确练习的目的和要求,增强学习动机。 ②准确的示范和讲解。

③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并及时进行反馈。首先,练习要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先简后繁;其次,正确掌握练习速度,保证练习质量;再次,适当安排练习的次数和时间;再次,练习方式多样化;最后,及时反馈练习结果。 ④建立稳定而清晰的动觉。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5分)

第42题 林林是一个中学生,学习成绩差,上课经常睡觉,课后不完成作业。平时在学校表现不算太差,对老师有礼貌,但是做事比较冲动,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在情感上极度憎恨父母,很少与父母沟通,认为父母送他来寄宿学校是逃避对他的管教,是不愿意理他,只想疼爱妹妹一个人。而父母对他的成长却倾注了大量的爱心,但父亲的教育方式不适当,母亲过于软弱。儿子的行为是从父亲的行为中学来的:要想获得尊重,就必须通过粗暴的方式。学校其他同学因他喜怒无常而害怕与他交往。他易激怒,而且欺软怕硬。

请结合相关知识,分析该案例。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中学生情绪两极性明显,内容丰富,情感体验深刻,反应强度大,易波动、走极端,而且情绪的自我调节能力和控制能力相对差。当他们产生消极情绪时,往往因为不懂控制而给自己或他人带来伤害。林林以暴力宣泄愤怒的做法又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其父亲的影响,因此对其行为进行纠正的同时,也要对其家庭教育作出必要的干涉。具体做法可采取与家庭成员协调的形式开展心理辅导。协调家庭各成员间的人际关系,通过交流、角色扮演,建立联盟,达到认同,促进家庭成员的心理健康,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2015年教师招聘考试综合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

(八)

一、 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

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 第1题 宽大的前额是聪明的标志,这是一种( ) A.刻板印象 B.近因效应 C.第一印象 D.晕轮效应 【参考答案】

A

试题解析

刻板印象是指对社会上的各类人群的特有的固定的看法,或是对人概括、泛化的看法。 第2题下列各项中,( )不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 A.社会 B.知识 C.儿童 D.教师

【参考答案】

D

试题解析

总的来说,社会、知识、儿童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 第3题 “学不躐等”讲的是教学要重视( ) A.启发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参考答案】 C

试题解析

“学不躐等”是指学习不能逾越等级。

第4题用“道德两难故事法”研究道德发展阶段的心理学家是( ) A.科尔伯格 B.布卢姆 C.艾斯沃斯 D.埃里克森 【参考答案】 A

试题解析

科尔伯格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让儿童对道德两难问题作出判断,并据此提出了道德发展阶段论。

第5题在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高中阶段课程设置的特点是( ) A.以综合课程为主 B.以分科课程为主

C.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 D.分科、综合与活动课程相结合 【参考答案】

B

试题解析

新课程强调高中阶段课程设置应以分科课程为主。 第6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最高层次是( ) A.坚持知行统一

B.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C.努力做到“慎独” D.学习先进人物

【参考答案】 C

试题解析

“慎独”标志着一个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已达到高度自觉的程度。 第7题课程的一般结构是( ) A.课程计划一课程标准一教科书 B.课程总目标一领域目标一学科目标 C.课程目的一课程评价一课程实施 D.知识一经验一活动 【参考答案】

A

试题解析

课程的一般结梅是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

第8题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正式将“两基”作为新的奋斗目标,开始了普及义务教育的第二次跳跃,其中“两基”指的是( ) A.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B.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文盲 C.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D.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参考答案】 A

试题解析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正式提出“两基”指的是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第9题我国现在进行的是第( )次课程改革。 A.7 B.8 C.9 D.6

【参考答案】 B

试题解析

我国现在进行的是第8次课程改革。

第10题自我形象受到空前关注是在( ) A.小学阶段 B.初中阶段 C.高中阶段 D.大学阶段 【参考答案】 B

试题解析 略。

第11题漫画家画人物时仅勾勒数笔,别人就能看出画的是谁,这里反映的是知觉的( ) A.选择性

B.恒常性 C.理解性 D.整体性

【参考答案】

D

试题解析

知觉的整体性是指人能够根据知识经验把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为一个整体。 第12题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体现了德育的( )原则。

A.疏导性 B.导向性 C.因材施教

D.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参考答案】 A

试题解析

“诱”在此指的是引导、疏导的意思。

第13题下列不属于校园文化特征的是( ) A.互动性 B.渗透性 C.传承性 D.显著性

【参考答案】

D

试题解析

校园文化有三个特征互动性、渗透性、传承性。 第14题精神分析学派是( )创立的。 A.华生 B.笛卡尔 C.弗洛伊德 D.罗杰斯

【参考答案】

C

试题解析

精神分析又称弗洛伊德主义,由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创建。 第15题要素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 A.布鲁纳 B.巴格莱 C.杜威 D.赫钦斯

【参考答案】 B

试题解析 略。

第16题教育心理学作为独立学科诞生的标志是( )

A.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提出“教育教学的心理变化”的思想 B.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的《人是教育的对象》 C.桑代克出版的《教育心理学》

D.卡普捷列夫发表的《教育心理学》 【参考答案】 C

试题解析

1903年,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是教育心理学作为独立学科诞生的标志。

第17题我国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杨贤江的( ) A.《普通教育学》 B.《新教育大纲》 C.《论共产主义教育》 D.《教育过程》 【参考答案】

B

试题解析

我国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 第18题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堂教育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 ) A.受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规范的 B.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 C.师生共同参与的 D.学生自愿选择的 【参考答案】

B

试题解析 课外、校外教育是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以外,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第19题个体在学习某一学科或某一课题时,用于同化新知识的原有观念及其组织,称之为( ) A.反射 B.认知结构 C.学习 D.能力

【参考答案】

B

试题解析

认知结构是学生在某一学科的特殊知识领域内的观念的全部内容及其组织。

第20题新课程改革提倡新型师生关系,新课程改革中倡导的师生关系的模式是( ) A.合作模式 B.平等模式 C.管理模式 D.授受模式

【参考答案】

A

试题解析

新课程改革中提倡的现代师生关系是合作关系。

二、填空题(在下列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不得分。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第21题 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第22题个别教学最显著的优点在于教师能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因材施教

第23题奥苏贝尔认为儿童通过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种方式掌握概念。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概念同化 概念形成

第24题能让学生以自己的速度和水平,自学有特定顺序和小步子安排的材料的个别化教学方法是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程序教学

第25题心智技能与操作技能相比,具有以下三个特点对象具有___________,执行具有___________,结构具有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观念性 内潜性 简缩性

第26题科尔伯格认为大部分的成年人都处于___________道德发展阶段。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习俗水平

第27题客观物体的整体特征在人脑中的反映是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知觉

第28题教育法规的“母法”是《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第29题广义的教育制度是指___________教育制度。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国民

第30题现代科学表明,___________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___________的机能。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脑 脑

三、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并在题后括号内打“×”或“√”。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第31题 教育对社会发展具有巨大的作用,可以决定社会发展方向。( ) 【参考答案】 错

试题解析

教育对社会发展具有反作用,但不能决定社会的发展方向。

第32题教师的幸福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由于感受到或意识到自己教育理想和目标的实现而得到的精神上的满足。( ) 【参考答案】 错

试题解析

教师的幸福不仅体现在精神上,还体现在物质上。

第33题班级的大小是影响课堂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 ) 【参考答案】 对

试题解析

班级规模是影响课堂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它不仅影响到班级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还会影响到交往模式及小群体的形成。

第34题过去的教学评价用统一标准,单纯以量化结果进行教学评比,违背了教学发展规律。( ) 【参考答案】 对

试题解析

教学工作与其他职业相比具有其特殊性,采用统一标准单纯以量化结果进行教学评比不利于教学的进步。

第35题沉思型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总会比冲动型学生更占优势。( ) 【参考答案】 错

试题解析

在解决低层次事实性信息的问题时,冲动型学生更占优势;在解决高层次问题中沉思型学生更占优势。

第36题德育就是政治教育。( ) 【参考答案】 错

试题解析

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也包括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 第37题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意志。( )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个性心理特征包括气质、性格、能力。

第38题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行为。( ) 【参考答案】 错

试题解析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第39题测验的效度是指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后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 ) 【参考答案】 错

试题解析

题干所指的是测验的信度。

第40题心理健康的定义之一是一种生活适应的良好状态。( ) 【参考答案】 对

试题解析

心理健康是个心体心理活动在自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能达到的嘴角功能状态。一般来讲,心理健康具有以下标准自我意识正确、人际关系协调、性别角色分化、社会适应良好,情绪积极稳定、人格结构完整。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5分,共25分) 第41题 简述高原现象及其成因。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通常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一段时间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效率停滞不前,甚至学过的知识感觉模糊的现象,称为“高原现象”。高原现象一般在练习中期出现,通常被认为是由于学习方法固定化、学习任务复杂化、学习动机减弱、兴趣降低、心理上和生理上的疲劳、意志品质不够顽强等原因造成的。如果学生能够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正确认识自我及现状,并采取一些改进学习方法的措施,消除消极因素的干扰,就能顺利度过“高原期”,学习成绩也会有所提高。

第42题简述现代师生关系的特点。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1)尊师爱生;(2)民主平等;(3)教学相长;(4)心理相容。 第43题简述国外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1)在指导思想上,各种课程理论相互渗透和融合;(2)在课程内容上,重视课程的现代化和理论化;(3)在学科类型上,趋于综合化和一体化;

(4)在课程结构上,普通课程和职业课程相结合;(5)加大课程难度,进行“尖子生”的筛选和培养。

第44题简述学生享有的法定权利。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1)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 (2)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

(3)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

(4)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 (5)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第45题简述如何运用感知规律促进直观教学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1)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灵活运用各种直观形式; (2)运用知觉的组织原则,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3)教会学生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4)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第46题 试述人的发展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1)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 (2)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不平衡性;

(3)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

(4)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互补性,促进人的个性发展。 第47题结合教学实际说明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地复习。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1)及时复习;

(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3)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 (4)复习方法多样化;

(5)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 (6)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 (7)掌握复习的量。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5分)

第48题 我们班的王冰嗓门大,又不拘小节,经常在宿舍熄灯后还滔滔不绝地发表高见,惹来室友的不满。晨会课上,我对王冰说“王冰,你知道吗?你们宿舍所有人都爱听你唱独角戏,比听帕瓦罗蒂唱歌还过瘾,真可谓余音绕梁,三月不知肉味。”全班同学一阵大笑,王冰红着脸站起来说“老师,我违反了宿舍管理条例,影响了其他同学的休息,对不起,请同学原谅,今后我一定改正。” 结合教师教育技能的相关理论分析此案例。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教师的语言,不仅是教学的语言,更应是教育的语言。教师语言的艺术水平直接影响到调适学生心理、处埋偶发事件效果的好坏。教师应学会尊重学生,用委婉的语言代替直白的批评,善意地揭露出学生思想行为中的错误,点拨和提醒学生注意,让学生在笑声

中领悟到自身的不当言行,提高认识。

2015年教师招聘考试综合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

(九)

一、 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

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

第1题 教师不再讲授,只为学生制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完成作业后,向老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这种教学组织形式是( ) A.分组教学 B.班级授课制 C.道尔顿制 D.特朗普制 【参考答案】

C

试题解析: 略。

第2题教师为履行专业工作职责而必须具备的基本权利是( ) A.管理学生权 B.教育教学权 C.民主管理权 D.进修培训权 【参考答案】

B

试题解析:

教育教学权是教师最基本的权利。

第3题下面体现垂直迁移的具体事例是( ) A.汉语拼音的学习影响英语字母的发音

B.“角”的概念的掌握影响“直角”“平角”等概念的学习 C.“石”字的学习影响“磊”字的学习

D.在学校形成的爱护公物的习惯影响在校外的行为表现 【参考答案】 B

试题解析:

垂直迁移主要是指处于不同层次(概括性和抽象性的差异度)的各种学习间的相互影响。在题中所给的四个事例中,只有B项体现了垂直迁移。因为角和直角、平角的抽象性和概括性不同,前者高,处于认知结构的上位;后者低,在认知结构中处于下位,这两个概念在认知结构中形成了两个层次。

第4题如果高水平学生在测验项目上能得高分,而低水平学生只能得低分,那么说明此测验的( )高。 A.区分度 B.效度 C.难度 D.信度

【参考答案】

A

试题解析:

区分度是指能不能把程度高与程度低的学生区分开来的一种测验标准。

第5题由斯太克提出,古巴、林肯等进一步发展而成,被一些学者认为是迄今为止所有评价模式中最全面、最有效的课程评价模式是( ) A.CSE评价模式 B.CIPP评价模式 C.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D.目标评价模式 【参考答案】 A

试题解析: 略。

第6题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发现学生分心,便在讲课的同时用目光凝视这个学生,以引起他的注意,促使其重新专心听讲,这位教师运用的是( ) A.体态表达技能 B.提示技能 C.直观技能 D.批评技能 【参考答案】

B

试题解析:

提示技能是教师教育教学必备的基本技能。 第7题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A.冯特和罗杰斯 B.马斯洛和罗杰斯 C.华生和斯金纳 D.马斯洛和杜威 【参考答案】

B

试题解析:

马斯洛和罗杰斯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 第8题直观教学时运用变式方法的目的是( ) A.激发兴趣 B.引发注意 C.丰富想象

D.区分本质与非本质特征 【参考答案】

D

试题解析:

运用变式进行教学是为了让学生更好掌握概念,区分本质与非本质特征。

第9题在心理学发展历史中,机能主义心理学强调研究意识的功能,它主要活跃于( ) A.19世纪60年代

B.19世纪80年代

C.1890年到20世纪30年代 D.20世纪50年代 【参考答案】 C

试题解析:

机能主义诞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第10题在不同社会,或同一社会不同的历史时期,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都各不相同。这体现了教育具有( ) A.永恒性 B.历史性 C.阶级性

D.相对独立性 【参考答案】

B

试题解析:

题干所述是教育历史性的含义。

第11题同一班的学生,听同一节课,每个人对讲课内容的理解不尽相同,这是因为人的心理具有( ) A.主观性 B.客观性 C.社会性 D.自发性

【参考答案】 A

试题解析:

人的心理具有主观性。

第12题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国务院有权制定和发布( ) A.教育法律 B.教育行政法规 c.教育政府规章 D.教育单行条例 【参考答案】

B

试题解析:

国务院有权制定和发布教育行政法规。

第13题分析问题找出主要矛盾的过程是解决问题的( )阶段。 A.提出问题 B.明确问题 C.提出假设 D.验证假设 【参考答案】 B

试题解析:

找出问题的主要矛盾是解决问题的第二个阶段,即明确问题阶段。 第14题我国《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宗旨是发展( ) A.专业教育 B.基础教育 C.中等教育 D.职业教育 【参考答案】

B

试题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宗旨是发展基础教育。 第15题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反映了教师劳动的( )特点。 A.连续性 B.长期性 C.示范性 D.创造性

【参考答案】 D

试题解析: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敢于创新,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第16题一个人做了好事感到愉快,做了坏事感到内疚,属于( ) A.理智感 B.美感 C.道德感 D.心境

【参考答案】

C

试题解析:

道德感是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人的思想、意图和言行时所产生的主观体验。 第17题下列对瞬时记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保持时间为几十到几百毫秒 B.存储形式为视觉表象和声音表象 C.如果不被注意或编码,就会自动消退 D.容量的平均数量是 【参考答案】 D

试题解析:

容量的平均数量是7,是短时记忆的特点。

第18题下列教学方法中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是( ) A.讨论法 B.读书指导法 C.演示法 D.实验法

【参考答案】 D

试题解析:

实验法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所以属于实际训练法。 第19题科学家通过观察动物来预测地震,说明思维的( ) A.间接性 B.概括性 C.创造性 D.敏捷性

【参考答案】

A

试题解析:

思维的间接性是指思维活动不直接反映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而是借助一定的媒介和一定的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地认识。科学家通过观察动物这个媒介来认识地震,所以体现的是思维的间接性。

第20题在我国当前学校的领导管理体制中,中小学应实行( ) A.校长负责制

B.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C.学校委员会负责制 D.党支部负责制 【参考答案】

A

试题解析:

我国中小学实行校长负责制。

二、填空题(在下列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不得分。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第21题 孔子主张的培养目标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贤人君子

第22题人的智力呈___________分布。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正态

第23题教师的劳动特点是由其任务和职业角色的所决定的。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多重性(或多样性)

第24题作为权利的主体,学生所享有的合法权利主要有人身权和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受教育权

第25题领会知识包括感知教材和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理解教材

第26题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体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心理变化

第27题 “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这句名言可以用来说明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师生关系____________的特点。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民主平等

第28题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景中___________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学与教

第29题 “揠苗助长”“陵节而施”的教育方式的错误就在于不顾人的发展对教育的制约,违背了人发展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顺序性 阶段性

第30题在教学过程中传递信息的物质工具称为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教学媒体

三、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并在题后括号内打“×”或“√”。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第31题 教师的有效指导是研究性课程成功实施的基本条件。( ) 【参考答案】 对

试题解析:

研究性学习课程倡导学生对课题的自主选择与主动探究,但是学生在自主探究中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师的指导是否有效决定着研究性课程实施的成败。 第32题孟子是中国古代外铄论观点的代表人物。( ) 【参考答案】 错

试题解析:

苟子是外铄论观点的代表人物,孟子是内发论观点的代表人物。

第33题长时记忆的容量一般是5—9(即7±2)个项目,平均值是7。( ) 【参考答案】 错

试题解析:

题干描述的是短时记忆的容量。长时记忆的容量是无限的。 第34题损害的发生不是教育法律救济的前提。( ) 【参考答案】 错

试题解析:

教育法律救济的前提是损害的发生。

第35题气质和性格都是有好坏之分的。( ) 【参考答案】 错

试题解析:

气质没有好坏之分。

第36题 “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属于条件性知识。( ) 【参考答案】 错

试题解析:

“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属于陈述性知识。

第37题桑代克认为学习是尝试错误的过程。( ) 【参考答案】 对

试题解析:

桑代克认为学习的过程是一种渐进的、盲目的、尝试错误的过程。他提出了联结一试误理论。

第38题教育无目的论主要是美国教育思想家杜威的观点。( ) 【参考答案】 对

试题解析:

杜威曾经指出:“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自己的目的”。 第39题教师的职能是教授科学文化知识。( ) 【参考答案】 错

试题解析:

教师的职责不但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还要育人。

第40题教师应该给学生的想法划定一个“标准观念”或“标准做法”,只要学生的想法与此不同的,就是“错误观念”。( ) 【参考答案】 错

试题解析:

题中所述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也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5分,共25分)

第41题 简述校本课程开发在哪些方面体现了教育追求个性化的思想。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1)校本课程开发满足了各地区经济发展对教育多层次、多元化的需要;

(2)在编制、实施和评价校本课程的过程中,教师的主体性得到体现,从而能更好地发挥教师教学和教师作为研究者主体的作用;

(3)校本课程更关注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等的个性差异,力求使每个受教育者在全面发展的同时,个性优势得到展示与发挥,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未来社会的需求。 第42题简述我国小学的培养目标。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1)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初步养成关心他人、关心集体、认真负责、诚实、勤俭、勇敢正直、合群、活泼向上等良好品德和个性品质,养成讲文明、讲礼貌、守纪律的行为习惯,初步具有自我管理以及分辨是非的能力;

(2)具有阅读、书写、表达、计算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一些生活、自然和社会常识,初步具有基本的观察、思维、动手操作和自学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初步养成锻炼身体和讲究卫生的习惯,具有健康的身体,具有较广泛的兴趣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4)初步学会生活自理,会使用简单的劳动工具,养成爱劳动的习惯。 第43题简述记忆的品质。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1)记忆的敏捷性。这是记忆的速度和效率特征。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记住较多的东西,就是记忆敏捷性良好的表现。

(2)记忆的持久性。这是记忆的保持特征。能够把知识经验长时间地保留在头脑中,甚至终身不忘,这就是记忆持久性良好的表现。

(3)记忆的准确性。这是记忆的正确和精确特征。它是指对于所识记的材料,在再认和回忆时,没有歪曲、遗漏、增补和臆测。

(4)记忆的准备性。这是记忆的提取和应用特征,它使人能及时、迅速、灵活地从记忆信息的储存库中提取所需要的知识经验,以解决当前的实际问题。 第44题简述对班级正式群体的管理策略。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1)选好班级正式群体中的领导; (2)注意引导支持;

(3)适当授权,鼓励学生的自主管理。 第45题简述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1)学习材料之间的共同要素或相似性; (2)原有知识经验的概括程度; (3)学习情境的相似性; (4)学习的态度和定势; (5)认知结构的特点; (6)学习策略的水平。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第46题 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1)加强生活目的性教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2)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取得意志锻炼的直接经验; (3)根据学生意志品质上的差异,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

(4)加强自我锻炼,从点滴小事做起。

第47题结合实际,谈谈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内容及其对教学的启发。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1)根据需要出现的先后及强弱顺序,马斯洛把需要归纳为七个基本的层次:①生理需要;②安全需要;③归属与爱的需要;④尊重需要;⑤求知需要;⑥审美需要;⑦自我实现的需要。(2)需要层次理论对教学的启发: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比较接近现实,对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只有满足学生合理的可以实现的最基本的需要,学生才能积极努力地学习。在教学中,教师只有努力满足学生的认知需要和学习需要,才能调动学生听课和做作业的积极性。一般来说,学校里最重要的缺失需要是爱和自尊。所以,在思想工作中,要重视满足学生自尊的需要、爱的需要和美的需要,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5分)

第48题 生活中常有“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这样的说法。以上这一说法说明能力发展受什么因素所决定?简述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1)说明能力发展受遗传因素所决定。

(2)看法:遗传素质是智力发展的基础和自然条件。有研究发现:遗传关系越密切,个体之间的智力越相似。但是遗传只为智力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要使智力发展的可能性变成现实性,还需要社会、家庭与学校教育许多方面的共同作用。因此,遗传因素是能力形成的自然基础和前提;遗传因素不是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唯一决定性条件。

2015年教师招聘考试综合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

(十)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 第1题 学校体育的根本任务是( ) A.促进学生正常发育 B.增强学生体质

C.使学生掌握体育技能 D.输送运动员 【参考答案】

B

试题解析:

学校体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增强学生体质。 第2题具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特点的学制是( )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参考答案】 B

试题解析:

癸卯学制是具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特点的学制。

第3题把课划分为新授课、技能课、检查课等的依据是( ) A.教学任务 B.教学内容 C.教学规律 D.教学原则 【参考答案】

A

试题解析:

根据教学任务的不同,可以把课分为新授课、技能课、检查课等。 第4题小学生的思维( )

A.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与抽象逻辑思维并行发展阶段 B.正处于抽象逻辑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过渡阶段 C.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阶段 D.完全属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 【参考答案】

C

试题解析: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其思维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 第5题教师关心的是如何教好每一堂课的内容,该教师处于( ) A.关注生存阶段 B.关注情境阶段 C.关注学生阶段

D.关注教学内容阶段 【参考答案】

B

试题解析:

当教师感到自己完全能够生存时,便把关注的焦点提高到学生的成绩,即进入了关注情境阶段。在此阶段,教师关心的是如何教好每一堂课的内容。

第6题通过教育实验提出高难度、高速度等教学原则的教育家是( ) A.赞科夫 B.马卡连科 C.凯洛夫

D.苏霍姆林斯基 【参考答案】

A

试题解析:

赞科夫通过教育实验提出高难度、高速度等教学原则。 第7题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 ) A.教师素质现代化 B.教育手段现代化 C.教育内容现代化 D.教育评价现代化

【参考答案】

A

试题解析:

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教师素质现代化。

第8题在20世纪初最早对智力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智力二因素论的英国心理学家是( ) A.瑟斯顿 B.加德纳 C.斯皮尔曼 D.卡特尔

【参考答案】

C

试题解析:

斯皮尔曼最早对智力问题进行探讨,他提出,在各种心理任务上的普遍相关是由一个非常一般性的心理能力因素或称G因素所决定的。在一切心理任务上,都包括这个一般因素和某个特殊因素两种因素。

第9题总觉得黑人的牙齿格外白,这是( )现象。 A.感觉适应 B.感觉对比 C.联觉 D.视觉

【参考答案】

B

试题解析:

感觉对比是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感觉对比分为两种: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几个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会产生同时对比现象。

第10题我们常常有这样的经验,明明知道对方的名字,但就是想不起来。这种现象称为( ) A.高原现象 B.遗忘现象 C.舌尖现象 D.回忆现象 【参考答案】

C

试题解析:

题干是对舌尖现象的描述。

第11题人脑对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反映是( ) A.表象 B.想象 C.感觉后像 D.印象

【参考答案】 A

试题解析:

题干是表象的定义。

第12题实行“自觉纪律”教育的社会是( )

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参考答案】 D

试题解析:

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实行的是“棍棒纪律”,资本主义社会实行的是“饥饿记录”。 第13题马克思主义者认为,教育是一种( ) A.自然现象 B.社会现象 C.心理现象 D.生理现象 【参考答案】

B

试题解析:

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第14题视觉中枢位于( ) A.额叶 B.颞叶 C.枕叶 D.顶叶

【参考答案】 C

试题解析:

枕叶是视觉中枢。

第15题我国第一次将中等教育列入学校教育系统的现代学制是( )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参考答案】

A

试题解析:

壬寅学制第一次将中等教育列入学校教育系统。

第16题人们根据已知的信息,利用熟悉的规则解决问题,从给予的信息中产生逻辑的结论。这种思维是( ) A.聚合思维 B.发散思维 C.再造性思维 D.创造性思维 【参考答案】 C

试题解析:

聚合思维即求同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集中到一个方向,从而形成唯一的、确定的答案。再造性思维也称常规性思维,是指人们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用惯常的方法、固定的模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学生解题能一题多解,说明他的发散思维能力比较强。

第17题古代斯巴达的教育目的是培养( ) A.商人 B.政治家 C.军人 D.官吏

【参考答案】 C

试题解析: 略。

第18题教学取得成功的内因是( ) A.教师的主导作用 B.学校的管理作用 C.教材的媒介作用 D.学生的主体作用 【参考答案】

D

试题解析:

教学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其中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教学取得成功的内因。

第19题对被评价者的过去和现在进行比较,或将评价对象的不同方面进行比较的评价方法是( ) A.外部评价 B.内部评价

C.个体内差异评价 D.总结性评价 【参考答案】 C

试题解析: 略。

第20题下列选项中,( )不是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 A.“以教师为本”的课程理念 B.“决策分享”的民主理念 C.“全员参与”的合作精神 D.个性化的价值追求 【参考答案】 A

试题解析:

校本课程开发提倡“以学生为本”的课程理念。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请选出正确答案并将将其代码填在括号内。错选、漏选、多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第21题 情绪与情感的反应特点不同,情绪具有( )

A.情境性 B.持久性 C.外显性 D.内隐性 E.稳定性

【参考答案】

A,C

试题解析:

情绪与情感的区别在于:首先,情绪是原始的、低级的态度体验,与生理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是人和动物共有的;情感是后继的、高级的态度体验,与社会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其次,情绪可以由对事物单纯的感知觉直接引起,较多的带有情境性和易变性;情感则由对事物复杂意义的理解所引起,较多的带有稳定性和持久性。再次,情绪体验强度大,往往带有冲动性,并伴随明显的外部表现;情感则比较内隐,较为深沉。 第22题下列选项中属于义务性规范的是( ) A.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

B.县级人民政府根据需要设置寄宿制学校,保障居住分散的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 C.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可以用少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教学

D.弄虚作假、骗取教师资格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撤销其教师资格 E.全社会应当尊重教师 【参考答案】

A,B,E

试题解析:

义务性规范是规定主体必须做出某种积极行为的法律规范。 第23题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主要观点是( ) A.以儿童为中心

B.重视学生的独立发展 C.学校即社会 D.以学科为中心 E.以教师为主导 【参考答案】

A,B,C

试题解析:

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主要观点是以儿童为中心,重视学生独立发展,强调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

第24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考核的内容包括( ) A.政治思想 B.业务水平 C.工作态度 D.工作绩效 E.法制意识 【参考答案】 A,B,C,D 试题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对教师的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和工作成绩进行考核。 第25题注意的功能包括( ) A.选择功能 B.指向功能 C.保持功能 D.调节功能 E.监督功能 【参考答案】

A,C,D,E 试题解析: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注意的功能有三个:选择功能、保持功能、调节和监督功能。

三、填空题(在下列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不得分。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第26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___________服务,必须与___________相结合。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社会主义现代化生产劳动

第27题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是一__________的转变。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学习方式

第28题概念掌握的行为指标是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运用概念

第29题 ____________是协调班级人际关系的主导者。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班主任

第30题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了教育的____________功能。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社会

第31题我国心理学家一般把学习分为知识学习,技能学习和___________三类。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行为规范学习

第32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应逐步实行教师____________制。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聘任

第33题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不同环节要实现不同的认识任务,教学过程的第一个环节是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激发学生的兴趣

第34题不能稳定而集中地指向应该注意的对象,称为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注意的分散(分心)

第35题研究课题既可以来源于教育实践,也可以来源于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教育理论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5分,共25分) 第36题 简述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1)研究性学习;

(2)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3)劳动与技术教育; (4)信息技术教育。

第37题简述学校的特点。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1)学校领导和行政部门的态度与工作; (2)学校支持系统的保障;

(3)学校环境的氛围支撑,这包括学校环境所形成的心理环境和物理环境。 第38题简述教学大纲(即学科课程标准)对学校和教师的指导意义。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1)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课程标准的内涵包括:本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指导性的教学原则和评价建议;教学重点、难点、时间分配等具体内容;不同阶段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2)由于课程标准规定的是国家对国民在某方面或某领域的基本素质要求,因此,它毫无疑问地对学校的教育、教师的教学和评价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是教育、教学和评价的出发点与归宿。因为无论学校的教育还是教师的教学,都是为这些方面或领域的基本素质的培养服务的,而评价则是重点评价学生在这些方面或领域的表现如何,是否达到了国家的基本要求。因此,无论学校还是教师,其出发点都是为了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那些素质的培养,最终的落脚点也都是这些基本的素质要求。 第39题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1)加强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教育; (2)及时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 (3)充分利用榜样人物的示范作用; (4)利用集体的教育力量; (5)依据性格倾向因材施教; (6)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第40题简述泰勒的课程设计模式。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1)学校应当追求的目标; (2)选择和形成学习经验; (3)有效地组织学习经验; (4)课程评价。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第41题 试述终身教育思想及其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1)终身教育理念和理论是二战后在成人教育的经验基础上形成的。终身教育强调人的一生应该是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一生,它是对过去将人的一生截然分为学习阶段和学习结束后阶段观念的否定。终身教育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和教育形式中。教育的终身化是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形成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

(2)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个人成为教学专业人员并且在教学中越来越成熟的转变过程。也就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通过终身训练,获得教育专业的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有一定的职业道德、职业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成长过程。

(3)受终身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其终身学习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主要是不断提高自己的学科专业素养、文化素养、教育专业素养。 第42题试述多元智力理论的内容及其实践意义。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1)多元智力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他将人的智力分成七种,即言语智力、逻辑一数学智力、视觉一空间智力、音乐智力、运动智力、人际智力和自知智力。

(2)多元智力理论的实践意义可以概括为:第一,使社会对智力有了一个新的认识;第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兴趣和潜能提供适当的学习机会;第三,学生学习更主动、更投入;第四,提高了家长和社区参与学校活动的可能性;第五,有利于学生展示和分享自己的长处。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5分)

第43题 齐老师于课堂中看见一只蝴蝶在学生面前飞来飞去,吸引住了学生的注意力。齐老师首先让学生驱赶蝴蝶,然后突然说:“下面请同学们以我们刚才的情景打一个词牌名。”学生们面面相觑,不知所措,这时齐老师把答案告诉了他们——“蝶恋花”,然后解释道,“你们就好像祖国的花朵,蝴蝶在你们面前飞来飞去,不就是这种意思吗?”学生们哈哈大笑,于是齐老师接着讲新课。请结合相关理论对齐老师的课进行评价。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1)面对课堂上的突发事件能灵活应变,体现了这位教师的教育机智; (2)课堂上在学生的注意力被蝴蝶吸引,无法集中精力上课时,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充分讨论,利用学生的积极

思考,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回课堂中,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 (3)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将学生比喻成花朵,引导学生去体验“蝶恋花”的意境,体现了新课程改革中,重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的理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