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黄河沿线历史文化遗存漫记
题记:黄河出孟津峡谷自巩义进入郑州辖区,逐渐过渡进入平原地带。在途经郑州短短160余公里的河道沿线,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遗存星罗棋布。无论作为自然黄河,还是人文黄河,黄河郑州段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此文以郑州黄河沿线历史文化遗存为主线,粗略勾勒出郑州黄河所蕴藏的历史文化底蕴。
河洛汇流
巩义,南依嵩山,北临黄河,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主要源头之一的河洛文化即诞生于此。相传上古伏羲氏在邙岭之巅昼察两河汇流之奇景,夜观浩瀚璀璨之星象,感悟天地,画太极、演八卦,从此形成了历经数千年沧桑而积淀的中华文化之根。沧海桑田,世事变幻,而今,启发伏羲氏遐思无限的河洛汇流景观仍在,我们甚至还可以在巩义沿黄的沟沟坎坎中找到我们的先祖静坐冥思的土台遗存。
从连霍高速公路巩义东站出口驱车一路北行,南河渡黄河大桥将远处的山包当头截断,形成一个巨大的隘口。穿过隘口,到达大桥中部,驻车西望,群山逶迤,山脚下是绵延不断的黄河神堤控导工程;向东远眺,黄河与伊洛河交汇于神堤控导工程下首。每年黄河调水调沙期间,慕名而来的游客会聚拢在神堤控导工程28坝,近距离一睹河洛汇流的风采。然而,大多数游客恐怕仅仅能够看到河洛交汇的一条清浊分明的水线,甚至即便那条水线,机缘不巧的时候也是若隐若现,令人乘兴而来,扫兴而归。受黄河、伊洛河流量、河势变化甚至天气情况的影响,能够亲眼目睹河洛汇流所形成的太极景观,实在要凭你的福分和运气。
2003年9月,华西秋雨连绵不绝,黄河、伊洛河流量持续增大,神堤控导工程28坝腹背受敌,险情连续发生。在经历了三个昼夜的紧张抢险之后,笔者和参与抢险的队员们困顿不堪,
坝坡上、堆积的麻绳和编制袋上,到处都是歪七扭八躺着酣睡的泥人。清晨的河洛汇流处,涛声与鼾声齐鸣,浊浪与碧水异色。太阳从朝霞里钻出来,连续的秋雨把天空洗刷得湛蓝通透,强烈的光线与清冷的顺河风让我从睡梦中醒来。至今想起来,我还暗自庆幸自己睡觉的位置和醒来的时机。舒服的麻绳垛和编织袋早让他们占去,我只好在坝头找到一大块坚硬的石头,那个位置正好面朝两河交汇处,视野极为开阔。睡眼惺忪之间,远处朝阳照映下一条清浊分明的水线正在呈S型演变。
或许是黄河的河势发生了变化,黄河水在靠近控导工程28坝背河所形成的巨大回溜盘旋着缓缓侵入伊洛河河口,而远处伊洛河的一股清流顽强地向黄河河道内推进。半天的朝霞把碧蓝的伊洛河水映照得发出淡紫色的光芒,原本浑浊呈灰白色的黄河水也在朝阳的映照下变得澄黄如金,两河交汇水流顶托所形成的“S”型水线激荡跳动,“S”型大弯一侧由黄河回溜形成的巨大漩涡顺时针缓缓转动,而另一侧则以伊洛河清流为主隐约形成了逆时针旋转的态势。四周静谧异常,只听到汩汩的涛声。伊洛河对岸的山峦被朝阳披上一层薄薄的金纱,恍如梦境一般。想必当年我们的先祖伏羲氏就是坐在那边的山巅俯瞰冥思,霎时间顿悟出承载数千年厚重文化的玄妙思想的吧!
记不清那场景持续了多久,几分钟,十几分钟,抑或只有短短的几十秒钟,河洛汇流重新归入模糊散乱的常态。唯独令人遗憾的,是当时拍下的一组图片在后来的迁徙中遗失了,胶片时代的影像记录让人郁闷不已!!
据考证,河洛汇流之处原本并非在此地,而在自此向东不足十公里的洛口村——洛河之口,才是历史上真正的河洛汇流处。2008年,因为神堤控导工程的续建,巩义市政府担心工程续建会对河洛汇流景观造成影响。为此,郑州河务局、巩义市政府等多家单位联合组织专家就工程建设与河洛汇流景观的保护展开了深入的论证,据说论证中还就河洛汇流所形成的太极景观是否还能在现址重现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其实,尽管洛口村已非当年的伊洛河口,即便如今的
河洛汇流与当年大相径庭,但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祥地,河洛汇流已经成为一种意象固化在人们心中,大可不必为其具体位置而纠结。最终,论证各方请示上级采取了折中的方案,兼顾了黄河治理与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
与河洛汇流息息相关的,当属位于巩义市洛口村东的一处丘陵台地,相传为当年伏羲氏观河洛汇流、察日月交替、思阴阳之变之处,当地百姓自古口口相传,称其为“伏羲台”。伏羲台周边曾经考古发掘,认定为以仰韶文化为主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史载隋代曾在此建有“羲皇祠”,元代在祠侧建有“河洛书院”,目前均已无存。记得有一年调水调沙期间,时任黄委主任的李国英在工作调研中专程踏访了伏羲台遗址,并就处理好黄河沿线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与黄河防洪工程建设的关系提出了要求。
承袭河洛文明的衣钵,在巩义市黄河沿线可圈可点的历史文化遗存俯拾皆是。
距离如今的河洛汇流处西南仅几公里,在伊洛河北岸的寺湾村即有一处始建于北魏时期的石窟寺,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寺内拥有我国现存的唯一石刻图雕——《帝后礼佛图》。巩义石窟规模虽小,但其在我国佛教造像艺术和石雕艺术等方面却占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
在河洛汇流处东南,隔伊洛河相望的北窑湾村,唐代大诗人杜甫即诞生于此。当年,笔者慕名而来时,那里也仅仅是一孔小小的土窑洞,门楣上方却悬刻着郭沫若手书的“杜甫诞生窑”五个大字。多年过去了,据说巩义市大兴土木为一生忧苦的老诗人修建了陵园,也不知道那孔小窑洞如今面貌几何了。
北宋皇陵,恐怕是巩义规模最大的历史文化遗存了。所谓“生在苏杭,葬在北邙”,在其境内的嵩山北麓与洛河之间的黄土丘陵上,散布着北宋“七帝八陵”和寇准、包拯等大臣的墓葬。宋陵地面现存700多件石刻造像,具有重要的文物和艺术价值。我辈虽不懂,但每每看到
石像上刀砍斧凿一样的斑驳痕迹,也不禁为之心痛。当年,美国总统克林顿访华期间,曾将被盗运至彼国的宋陵石像头交还我国,有媒体以“完璧归赵”称誉其事。其实,他们家藏着我们家多少奇珍异宝啊,“抢”或者“盗”时间久了,就算不得数了吗?
位于巩义市城区的宋仁宗赵祯的永昭陵是目前占地规模最大的一处,但已成了市民休闲的城中公园,嘈杂纷乱,身处其间似乎也发不出什么思古之幽情。唯有霪雨连绵的日子,你撑一把老旧的大油纸伞,徜徉在陵墓主神道高大的石刻队列之间,笼罩在烟雨迷蒙下的陵台帝阙才能显出些许的历史沧桑之感。当然,如果能够置身于散布于野外荒郊的石刻群中,凭吊怀古的意味或许会更厚重一些。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我们的先民在用简陋的工具生产劳作时,一定不会预见到一种文化的传承竟能够如此深远漫长、历久弥新。在巩义这个弹丸之地,从远古到先秦以至于数千年后的现代文明,无不刻上了河洛文明的烙印,似乎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演进历程中,到处都有它的身影。还有些什么,我的笔端没有触及:汉代的冶铁遗址、隋代依托黄河漕运而兴建的全国粮食储运中心——兴洛仓、唐三彩窑遗址以及明清时代的康百万庄园……
近年来,巩义市以河洛汇流景观为核心,致力于打造文化旅游产业品牌。河洛汇流处,黄河神堤控导工程周边的旅游业也随之得到发展。徜徉在河洛汇流之滨,黄河控导工程绿柳成荫、坝岸整齐,伊洛河波平浪静,偶尔有驾小舟的渔人和垂钓者相互应答,一派悠然自得的田园风光。亘古至今相依相伴的伊洛河和黄河依然故我,清浊交汇相持相融。或许太极胜景再也难得一见,但河流永在,生命不止,文化的传承亦将生生不息。恍惚之间,远处大桥上呼啸而过的大货车笛声长鸣,思古之幽情才发,却猛然将你拉回到现实中来,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的交织渗透,让你瞬间顿生穿梭时空之感。
鸿沟遗迹
黄河出巩义辖区,进入历史上素有“两京襟带,三秦咽喉”之称的荥阳。在荥阳市沿黄一线,目前尚存的与历史上的自然黄河依存紧密,并且与现代治黄息息相关的历史文化遗存,当属大名鼎鼎的鸿沟!
从荥阳市区驱车探访位于广武山的鸿沟遗迹,经广武镇进入楚河汉界古战场风景区,30公里左右的路程,后半程多在丘陵山地中穿行。广武山已经处于丘陵山地向平原过度典型地带的末端,沿黄河向东到郑州黄河游览区,山地即渐渐隐去身形,继之而来的是郑州市区乃至以东的广大平原。虽然经历了数千年的变迁,想来从秦汉至今,地形并不会产生太大的变化。在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之下,荥阳的山地、关口自然成为东进西出的咽喉要地,兵家相争在所难免。
笔者专程造访鸿沟遗迹时,正值春光明媚的三四月间,盛开的油菜花点缀在广武山的沟沟峁峁,山野的乡间公路如同一条青灰色的长蛇,蜿蜒曲折穿行在一片片金黄之中。车行至山顶,平展的台地地貌一览无遗,遥遥望去,台地的尽头赫然出现一条南北走向的苍黑色深涧,这就是鸿沟遗迹了。时令尽管已是暮春,但涧深阴冷,两侧陡峭的土山上植被尚未苏醒,刚刚还是满目的春光,骤然间却充满了肃杀萧条之感。深涧两侧,巨大的方形山头相向对峙,相传涧西为刘邦所筑,称为汉王城,涧东为项羽所筑,是为霸王城。汉霸二王城隔鸿沟相望,最宽处约800米,北有黄河天险,南临万壑丛错,形势十分险要。
据史料载,鸿沟是我国古代最早沟通黄河和淮河的人工运河,自战国时期至南北朝一直是沟通黄淮的主要水路之一。后经隋唐宋元诸朝,因汴河、京杭运河的开凿,水路干线东移,鸿沟渐次堵塞,不复当年。目前我们所看到的鸿沟遗迹,其自然面貌与遍布巩义、荥阳山地间的沟沟壑壑其实并无二致。但历史赋予这条山谷以承载文化的重任,让它显得是那样的与众不同,或许只有面对它,人们的追思回望才会显得更为真切。如今,当地周边已经开辟为“楚河汉界古战场风景区”,配套修建了些许的亭台雕塑,搜罗了几尊碑刻,以供游人休憩凭吊。
在鸿沟遗址南侧,沿着一条山梁东行百余米,就可以俯瞰鸿沟遗迹的全貌。当地百姓在沟底开垦种植的小麦已经泛起了绿意,麦田两侧两条土黄色的小道向沟口延伸,视野尽头隐约可见雾气笼罩下的黄河河道。出鸿沟沟口回望汉霸二王城,北临黄河,南面则是陡峭的山坡,逼仄之感顿生。好在随着近年来黄河桃花峪控导工程的陆续修建,汉霸二王城与黄河之间已经逐步拉开了一定的距离,视野也相对开阔起来。
桃花峪,在郑州沿黄的沟沟坎坎中,这恐怕是唯一一个带点儿浪漫诗意味道的地名,黄河桃花峪控导工程也因地而得名。桃花峪控导工程建设之前,黄河长期顺山行洪,汉霸二王城遗址受洪水淘刷,城址逐年退缩,至上世纪末期,汉霸二王城遗址北城墙已经坍塌入水。1999年,应荥阳市政府关于采取措施保护汉霸二王城遗址的请求,结合黄河河道整治整体规划,桃花峪控导工程动工修建。随着工程体系的逐步完善,黄河河势得到有效控制,避免了黄河水流对汉霸二王城的侵蚀,使汉霸二王城基础得以稳固,遭受千百年洪水侵袭的人类历史文化遗存才得以存留。同时,桃花峪控导工程的日渐完善,也为游人探访古战场遗迹提供了交通便利,目前工程末端距离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仅数百米的路程,游客自可步行踏上工程坝面,近闻黄河涛声起伏,远眺楚汉争霸遗址,身临其境,感受战马长嘶、金戈交鸣的古战场风云。
在汉霸二王城遗址东侧,桃花峪三皇山上,搞不清是属于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还是楚河汉界古战场风景区,山顶修建了一个小小的广场,广场的北侧建有一座高21米的“黄河分界碑”——这里是黄河中下游的分界点。名为“碑”,但“H”型的碑身中空,内有旋梯可供人侧身上下,其实不如说是“塔”。界碑基座标注了当下的位置:东经113°27′、北纬34 °58′,基座上一条呈西南东北走向的红线上更是标明了“东经113°27′”的字样,当然就是黄河中下游的分界线了。当地的导游每每向游客介绍:“脚踩黄河中下游,升官发财不用愁”,于是面朝黄河叉腰跨线留张影也就成了许多游客的必选。沿碑内旋梯拾级而上,在碑的顶端可以一览周边地貌:北望大河茫茫,东眺平川千里,南部群山逶迤,西侧沟谷纵横。近处广场和山崖间开满了烂漫的桃花,微风过处摇曳生姿,也似乎想拉回人们远眺的视线。
荥阳的地理位置处于中国地形二、三级阶梯过渡的典型地带,厚重的黄土高原与黄淮平原衔接,黄河自此彻底摆脱山地峡谷束缚闯入平原地带,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如此重要的战略地位。历史在荥阳演绎了一幕幕大剧,从远古先民的生息繁衍、秦末的陈胜吴广起义到楚汉战争、三国鏖兵以至现代的抗日烽火,均能在此寻觅到丰富的历史遗存。其间最为知名的,除了前述的鸿沟遗迹,当属自鸿沟遗址向西南约30公里汜水河畔的虎牢关了。汜水河自虎牢关东北汇入黄河,想来当年的虎牢关也正是因依山临水的地势才成就了其兵家必争的军事地位。
虎牢关,自春秋鲁襄公二年开始筑城,战国时期成为六国抗秦的战略前沿,至此后诸朝,兵戈纷争,鏖战不已。史载,刘邦与项羽的成皋之战、李世民与窦建德的武牢之战、岳武穆大败金兵均发生在此地。这个许多历史学者眼中的重要历史地标,没有因为史实所载的几场大战而扬名,却因了《三国演义》所演绎的“三英战吕布”而名扬天下,应当说,是罗贯中成就了虎牢关的威名。据说,目前现存的虎牢关遗址的基本布局为明清时期残留,当时尚有关门、城墙以及庙宇存在,其后均遭破坏。多年前笔者探寻虎牢关遗址时,正是酷暑当头,黄土地上的小麦等待收割,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焦灼的味道。一座孤零零的亭子下树立一通残破的石碑,“虎牢关”三个楷体阴文大字赫然在目。遗址仍存,雄风不再,未免让人顿生失落之感。很多年过去了,据说如今的虎牢关遗址周边已经被当地政府辟为风景区,修了路,建了房,当年的没落之感应该有了很大改观。
以虎牢关为核心,周边地区沿黄河、邙岭散布有吕布点将台、华雄岭、玉门古渡等景点,无论历史上是否确有其事,但荥阳在东汉末年三国时期的重要地理位置可见一斑,也无怪乎《三国演义》的很多故事与荥阳息息相关。值得一提的是,虎牢关周边的丘陵山地,在抗日战争时期曾是著名的皮旅游击区之一,当地民间至今流传着许多关于皮定均将军和皮旅的传奇故事。
自然造就了荥阳的山岭河谷,历史成就了其丰厚的人文积淀。荥阳是华夏郑氏的祖庭,郑桓公、郑武公、郑庄公祖孙三代以荥阳为根,开疆拓土成就了一代霸业,被天下郑氏尊为“三
公”,荥阳也成为全球1200多万郑氏后裔的寻根问祖之地。晚唐诗人李商隐生于斯,中唐诗人刘禹锡葬于此,大量的文人墨客曾踏足荥阳并留下了传承千古的诗篇,被誉为“中国诗歌之乡”。
如今的荥阳市,城镇工业发展迅速,综合经济实力也在不断提升。围绕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自然环境和人文资源的保护在社会发展诸多矛盾的博弈之中将会占有更大的权重。邙岭厚重的黄土仍在,滚滚东流的大河永续,这一方土地上所承载的历史文化遗存自当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利用。
治黄遗踪
黄河出荥阳桃花峪河段,即进入位于黄河下游上首的郑州市惠济、金水两区地界。追寻郑州沿黄历史文化遗存,在惠济、金水两区乃至中牟地段内较之巩义、荥阳显得逊色而散乱。历史上黄河下游的善徙善决,湮没了无尽的历史遗存,史实有之,而地面无存。黄河在造就了广大的黄淮平原的同时,也在数千年的泛滥决溢中不断改变着这片土地的本来面目,功耶,过耶?
尽管历史的遗存大多尘封而仅见与卷帙浩繁的史册之中,然而,从此发端,大河茫茫,平川千里,伟岸堤防替代了群山拱卫,黄河进入典型的“地上悬河”地段。在这里你尽可以回望华夏先民与黄河水患抗争的历史遗踪,体会人民治黄60余年所留下的清晰足印。
桃花峪以下,与平原交接处的山岭,当地群众称之为“邙山头”,这是黄河一路奔波跌宕而挣脱的最后一处山地,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即依山傍水建于此地。这个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黄河主题景区,历经几十年的苦心经营,目前已经颇具规模,成为国内外游客一揽大河胜景,感受黄河文明的著名景区。笔者还是一名初中生的时候,曾亲身体验过当时邙山头尘土飞扬的施工场景。时值盛夏,寸草不生的山巅之上,刚刚落成的大禹像在山脚下仰视可见,只有“黄河母亲”雕塑周边的绿化显出了些许的生机。烈日当头,到处一片酷热纷乱的景象。只有
当夜幕降临之后,登临山顶,大河上空吹来的凉风带来了丝丝的水气,远处雾气蒙蒙的河面上,黄河铁桥的灯火明灭闪烁,涛声与灯影交织,才能呈现出一派静谧和谐的景象。
如今的黄河风景名胜区,已经是万木葱茏、配套设施完备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和黄河国家地质公园。与治河相关,在景区骆驼峰山顶广场中心,伫立着一尊高10米的大禹塑像。这位因治水而得民心拥戴的远古先贤,斗笠粗衣,执耒遥望滔滔大河,引领我们回望洪荒时代的治河遗踪。面对大禹,炎黄子孙自当顶礼膜拜,尤其是我们这些水利行业的从业者。我们所关注的不仅仅是禹铸九鼎而分九州的文治武功,更多的是他变“堕高堰库”的治水思路而为因势疏导、堰塞结合,成功解决了历九年而不息的黄河水患。历经四千多年的沧桑巨变,治黄的思想、理论历经发展,而大禹所发轫的“因势疏导”始终对后世治河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大禹治水的成功,除了正确的方法,还在于他一心为公、锲而不舍的精神。有关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流传数千年而妇孺皆知。《韩非子·五蠹》记载:“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耒臿,以为民先,股无胈,胫不生毛,虽臣虏之劳,不苦于此矣。”无论时光更迭、世事变迁,大禹这种“以为民先、不苦于臣虏之劳”的精神永远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值得我们学习和继承。站在大禹塑像脚下,回望先贤遗迹,俯瞰茫茫大河,怎不令我们这些治黄人感慨万千……
时光越千年,在历史的风云变幻中,黄河无论作为军事天堑还是航运通道都显示出其重要的战略地位。然而,自大禹以降,无论是政治清明的封建帝王,还是民主先驱孙中山,都曾关注过黄河水患的治理,更有无数的贤臣能士呕心沥血探索着遏制水患的体制与方略,但炎黄子孙却从来都没有摆脱黄河水患的侵扰。直至新中国成立之后,黄河的岁岁安澜才成为现实。60余年的人民治黄历程,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仅仅弹指一挥间,而这“一挥之间”却彻底改变了几千年泛滥成灾的历史。
告别这位远古时代的治河先贤,沿景区山间公路迤逦东行,遮天蔽日的林木葱茏茂密,昔日的荒山秃岭早已不复存在。只有山崖间偶尔见到几处壁立的黄土,才让人想起这里本来的黄
土地貌。据说,结合黄河水土保持和小流域治理工作,黄委在“邙山头”绿化方面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也算是景区绿化取得如此成绩的因素之一吧。穿过景区,到达景区南大门旁的“小顶山”。这个小小山峰上安置着一尊高3.8米、重4吨的毛主席坐姿铜像,存留着一段人民治黄的佳话。1952年10月,建国后第一次出京巡视的毛泽东主席就把视察黄河列入行程。从山东泺口到河南开封一路走来,毛泽东在郑州黄河南岸登临小顶山,老人家坐在一条土坎上久久凝望黄河的影像永远定格在人们的记忆中。此次视察,毛泽东主席一句“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言简意赅,举重若轻,开启了此后大规模治理黄河的新篇章。此后,周恩来总理对“黄河的事情”亲自挂帅,多次主持会议研究治理黄河的重大问题。“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成为激励和鼓舞人民为实现黄河长治久安而奋斗的精神动力。
在景区内的邙山脚下,邙山黄河提灌站硕大的8条引水管线从机房顺山坡而上,赫然可见“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几个朱红大字,此即为景区的前身。从1970年代初期建成至今,这座提水站一直被称为“郑州人民的生命线”,是郑州市沿黄引水为利的重要取水口之一。据当时参加提灌站建设的人回忆,“引黄上山”是当年全市的大事,全市人民都盼望着通过这一工程解决郑州“水荒”,纷纷参与到工程建设中,最多时曾抽调10万人同时施工,全市上百万人次参与了建设。提灌站建成后,郑州水荒问题迎刃而解。此后,以其基础设施为依托,先后建成了“黄河母亲哺育像”和一些亭台楼阁,陆续开展荒山绿化,才有了风景区的雏形。据说最初的门票只有5分钱,到1981年黄河提水站正式改名为“郑州市黄河游览区”时,门票也不过就是1元钱。2011年,郑州市政府将邙山黄河提水站列入全市首批“城乡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规划—中心城区保护名录”,为这座供水设施增添了新的历史文化元素。
与历史文化相关,为提水站引水而开挖的沉沙池被命名为“星海湖”,据说当年著名音乐家冼星海应故友贺孟夫之邀为《风雪太行》作曲,奔赴革命圣地延安途中,曾自此地的邙山渡口过黄河。
当然,不可不提的,还有近年来投巨资建设并成为景区标志性景点的“炎黄二帝广场”。面朝大河,以黄土为根的炎黄二帝巨大雕塑巍然而立,融黄河、黄土、炎黄文化为一体,成为炎黄子孙追本溯源、感受传统文明的圣地。
出景区南大门几分钟车程,一尊刻有“千里金堤,始于足下”八个大字的巨石映入眼帘,拱卫黄河近千公里的黄河右岸大堤自此发端。黄河堤防自春秋时即有史载,至汉明帝永平年间王景治河“筑堤自荥阳东至千乘海口,凡千余里”,堤防修筑逐步系统化,此后经过历朝历代的加固修守,至清代下游两岸堤防才初步形成体系。新中国成立后,自1950年代初至1980年代初,黄河堤防历经了三次大规模的加固整修,成为确保60余年岁岁安澜的坚固屏障,也成为黄河下游防洪理论、技术创新和发展的重要阶段。作为人民治黄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郑州段的堤防见证了建国后一系列重大治黄举措的实施。
进入新世纪,黄河下游堤防工程建设迎来了新的春天,更高标准的右岸标准化堤防已经全线建成。从零公里处启程一路东行,堤防、险工、控导、涵闸等工程类型齐备,构成了体系完备的防洪保障线和抢险交通线;临河防浪林、堤顶行道林、淤区生态林层次井然,错落有致,交织成为郑州市北部的生态景观线。经过近年来的精细化管理,惠济、金水区段,尤其以花园口区段为核心的黄河防洪工程已经成为集中展示人民治黄伟绩的主要窗口之一。
花园口,这个曾经寂寂无名的黄河渡口,因为1938年那场“以水代兵”的掘堤浩劫而闻名中外,也因了人民治黄以来所发生的巨大变迁而成为当仁不让的治黄窗口。作为花园口区段的两大地标,将军坝和花园口记事广场承载了人民治黄以来无比厚重的历史。
将军坝,即花园口险工90号坝,始建于清乾隆8年(公元1743年),因相传嘉庆年间此处建有纪念陈姓治水将军九龙的将军庙而得名。经过多年来的加固,将军坝以其260多年的历史和深达23米的根石深度号称万里黄河第一坝。在建国以来视察花园口的历代党和国家领导
人中,江泽民、李鹏、胡锦涛等均在将军坝上留下了足迹。
从将军坝沿标准化堤防往东,花园口记事广场西侧,日前已经开辟建成了一处以弘扬黄河文化为主题的“河韵碑林”。据说,多年前,时任黄委主任的李国英在调研花园口景区建设时,谈到汉字书体演变与黄河文明的关系,提出了以书体演变为踪、历代描写黄河的诗词为体,打造生态文化碑林的倡议。以此为开端,在充分征求各界意见和支持的基础上,郑州河务局搜集先秦以降抒写大河风情的诗词作品,邀请书法名家挥毫泼墨,聘请勒石高手精雕细琢,以形态各异的生态原石为载体,以黄河河流走势为基本布局,于2012年底完成了项目的基础建设任务。随着“河韵碑林”生态建设、配套设施的逐步完善,黄河花园口区段的生态、文化品位将得到大幅提升。
六十余年的人民治黄史,对于亘古奔流的黄河,仅仅是弹指一挥间。然而,短短的六十余年却成就了功盖千古的丰功伟业。如今的郑州黄河沿线,人民治黄之初的艰难岁月、千疮百孔的堤防原貌已经湮没在伟岸葱翠的标准化堤防之下。追寻这一段历史,关于治黄体制的沿革、治黄方略和手段的发展进步,更多的当从档案资料中查阅。当年“一手拿枪,一手拿锹”的第一代人民治黄人,如今健在的也已过古稀之年,点点滴滴的真切感受深烙在他们脑海中。近年来,在《郑州黄河志》的编修过程中,郑州河务局组织人员探访前辈,从他们的回忆中搜集整理了不少鲜见于档案的历史素材,弥足珍贵。
赵口古渡
奔流不息的黄河,阻隔了两岸的交通往来,历史上黄河沿线大大小小的渡口星罗棋布,或许是很多地方以“口”为名的缘故之一。在郑州黄河沿线,除了大名鼎鼎的“花园口”,还有一个曾经与震惊世界的机遇擦肩而过,如今又小有名气的“赵口”。说它与震惊世界的机遇擦肩而过,是因为这里曾是1938年国民政府“以水代兵”掘开黄河大堤的第一处口门,最终却
因过水不畅,后改在花园口;而如今的小有名气,则是因为位于此地的赵口引黄渠首闸(以下简称赵口闸),在抗旱保丰收、供水富民生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之故。
从花园口沿标准化堤防一路东行,大致30余公里路程即进入中牟赵口地界。沿河打问赵口古渡口所在,几处餐饮渔家乐主人异口同声:“哪儿还有渡口,早就没有固定的渡船往来了。”但据《中牟县志》载:“黄河北岸河滩内赵厂村富民赵氏,有南岸滩地数十顷,因隔河耕种不便,造船运送农器,因而名为赵家渡口”。据说民国年间,赵口南北两岸共有摆渡民船十余只,载重量20余吨。因解放后郑州黄河公路大桥通车,渡口摆渡量大减,至1990年南北两岸仍有民船一只,每日每船摆渡一次。那么,昔日的“赵家渡口”今何在呢?偶遇一位貌似当地土著的老人,攀谈之下豁然开朗。其实,历史上这一带确实是当地一处主要的渡口,只不过黄河下游的渡口不像其他河流的渡口,有固定的码头和停靠点。黄河河势多变,往来南北两岸的渡船只能随河势变化随机停靠。“要说渡口啊,这两三里地的河边都算是渡口。”老人随手一挥,打消了我们探寻古渡遗踪的热切念头。
当然,吸引我们探寻的不仅仅是赵口古渡,在这一区段,我们能否找到1938年那次掘口的遗踪呢?关于1938年花园口掘堤事件的始末,无论正史抑或野史,已经有了很多的记述。在这些记述中,对于赵口,我们仅仅知道这里是第一次掘堤的位置,因为掘口后过水不畅才选择了花园口,关于赵口掘堤的更多细节则被最终造成浩劫的花园口事件所淹没。
关于赵口掘堤的有关细节,笔者查阅到时任第一战区司令部参谋长晏勋甫的一段回忆,大略可以说明那一段史实。掘口地点的选择是晏勋甫和程潜、陈慰儒、修防处总务处长朱镛、第一战区工兵科长王果夫等一起商讨决定的。原因有三:一是1843年赵口曾经溃堤,形成了黄河旧路。掘堤后河水可沿旧路入淮。这条线路以东正是当时日军主要集结驻扎地区,可在一定程度上阻止日军西进;二是河水出堤,主要进入天然的河道,能够减轻百姓的损失;三是赵口的黄河堤防位于黄河“铜头铁尾豆腐腰”的“豆腐腰”段,经常决口,每年都要整修堤防,很
多地方的大堤有两三层之多,而赵口这里只有一层,掘口相对容易。
选择在赵口掘堤的计划,看似完美,但在实施过程中却遇到了重重困难。1938年6月3日,国民党军动用了一个团的兵力开始挖掘大堤。预料不到的是,赵口大堤居然是黄河“豆腐腰”上的一段“金堤”,虽然只有一层,却坚固异常。不仅挖掘进度缓慢,而且越往下挖,作业面越狭窄,从堤顶到水面约10米的距离,接近水面时,口门宽度仅仅1米,挖掘难以展开。尝试用炸药对豁口底部进行爆破,但炸药对松软的黄河沙土却无多大效用。好不容易口门过流了,但一阵冲刷之下,口门两侧的泥土坍塌又把出口堵住了。就这样挖了塌、塌了挖,直到6月6日,黄河水还是没能放出来。在蒋介石“日必三四次询问决口情形”的压力下,直接负责决堤行动的20集团军总司令商震命令加派一个团的兵力,在第一次决口以东30米处重新开挖。经过一昼夜的抢工,第二道口门接近水面时,士兵们却发现靠近口门处的黄河水极浅,河底是一片沙洲,根本不能实现过流。而这一天,日军已经攻入开封,前锋抵近中牟。在赵口的掘堤现场,隆隆炮声清晰可闻。在赵口掘堤显然已经来不及了。
关于赵口掘堤“过水不畅”的说法,与晏勋甫的回忆相比,当地民间传说和一些传记的记录则显得充满着传奇色彩:6月的黄河波涛如怒、浊浪滚滚,在肆虐的东北风裹挟之下,赵口黄河岸边尘沙飞扬、人声鼎沸。据说,当时受命前来作技术指导的河南修防处技术人员曾断言赵口掘堤难以出水,但看着堤内奔吼如雷的滚滚黄水,指挥掘堤的国民党军官根本不相信。河面比挖掘的引水渠底部还高出两三米,一旦临河一侧的泥土掘开,猛兽一样的洪水将迅速撕裂口门奔涌而出,怎么可能不出水呢?汹涌澎湃的黄河水拍击着赵口的堤岸,士兵们拼命挖掘着堤防最后的一点屏障。口门终于开了,就在这一瞬间,风向变了,强劲的东南风取代了原来的东北风呼啸而来,奔涌而来的黄河水像是顶不住风暴的羊群,哗哗地退了回去,顷刻之间,黄河主流迅速北移,口门前如照片显影般突兀出现了一片沙滩。神秘的黄河冷笑着蔑视那一群掘堤的疯子,他们太轻视黄河了。提起这次神秘莫测的河势变化,赵口的百姓至今流传着一种说法:赵口的黄河大堤是“金堤”,河神爷保佑着呢!
河神爷的保佑,也仅仅是老百姓的一种期盼而已。据《中牟县志》载:1938年6月9日,花园口掘堤后,国民党军于6月10日再次掘开赵口大堤,口门宽达30余丈,滔滔洪水奔泻而出,与花园口洪水合二为一,淹没中牟县160个村庄、50万亩土地、14万村民受灾、淹死饿死1.6万人、7万多人背井离乡,中牟县城大部被冲,只余房屋23间。洪水肆虐,直至当年十二月间才由日军进行了堵口合龙。
七十多年过去了,对于当年的掘堤事件,无论学者专家怎样评价,历史如何钩沉,赵口,理应和花园口一样成为承载历史的重要地标。如今,沿赵口标准化堤防漫步,试图看到丝毫的地上遗迹几乎已无可能,只能按照知情人的指指点点,大致对掘堤的位置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据说,当年赵口掘堤的口门大致位于大堤桩号41+230~41+550处,也就是毗邻赵口闸西侧的三刘寨闸一带。可惜的是,赵口的地面上,似乎没有任何用来纪念那段历史的标识物,未免让人遗憾。在各地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甚至不惜杜撰造假也要找到由头发展旅游业的今天,赵口,真是可惜了!
虽然探访不到当年掘堤遗址的地上标识,但苍松掩映之下的赵口引黄渠首闸却也值得去了解。这座始建于1970年的16孔箱涵式一级水工建筑物,设计灌溉范围覆盖了郑州、开封、周口、许昌四市十县两区的572万亩土地,为河南省粮食主产区连年取得夏粮丰收提供了有力的供水保障。在媒体报道冬春季节河南省抗旱保丰收的过程中,赵口闸作为典型屡次出现在央视镜头中。近年来,赵口闸又担负起向贾鲁河进行环境生态补水和灌区生态补源供水的使命,年度引水总量逐年递增,至2012年全年实际引水量已达3.1亿立方米。
如今我们看到的赵口引黄闸,于2012年刚刚进行了大规模的除险加固改建,运行几十年的涵闸基础得到巩固,并装备了数字化的水量调度、涵闸监控和测流、计量计费装置,使这座涵闸焕发了新的青春。站在闸机房临河一侧的走廊上,远眺大河东流,近闻激流翻滚,黄河水出渠首,入干渠,经过无数支渠、毛渠的分流,滋润着中原大地的沃土。
在赵口区段,堤防、险工、控导工程、涵闸等黄河下游主要的防洪工程类型完备,既有至关重要的防洪地位,又是兴黄河之利、泽被民生的关键节点。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在赵口这方土地上,江泽民、李鹏等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前来视察,赋予了赵口黄河新的光荣与使命。
历史的沧桑似乎已经被赵口伟岸的堤防和郁郁葱葱的生态林带所淹没,古渡口、赵口掘堤遗迹或许只能在口口相传和档案典籍中才能寻觅的一点蛛丝马迹。然而,值得欣慰的是,随着近年来各级河务部门对黄河工程生态、文化建设的日趋重视,郑州河务局已经提出了“大赵口景区”建设规划。这一规划,将以近年来赵口区段工程景点建设成果为基础,以“河患忧思、治黄文化、生态休闲”等为主要功能分区,集中在三刘闸闸、赵口闸、赵口险工和控导工程一线建设生态文化园区。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有关的纪念标识、历史踪迹将会有所体现,赵口也将会成为继花园口之后,郑州黄河沿线的又一颗璀璨的明珠。
回望历史烟云,黄河造就了中牟这方土地,孕育了绵长深远的历史文化。然而,善徙善决的黄河所带来的滔滔洪水和漫漫黄沙,却一层层湮没了无尽的历史遗存。虽然遗踪难觅,但文化流传,亘古不息,寻寻觅觅之间,黄河的踪迹却无处不在,似乎一草一木都散发着大河的气息。如今,这片地处中原经济区核心地带的古老土地,正在焕发着蓬勃的生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