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长玢岩:主要分布在獐龙山南东坡,顺层侵入于五通组上部石英砂岩和粉砂质页岩中。岩石呈土黄-黄绿色,斑状结构,块状构造,组成斑晶矿物成分主要为中性斜长石和普通角闪石;基质为隐晶质结构,其矿物肉眼无法鉴定。
(材料一)第一节 褶皱构造
一、孔山背斜
该背斜西起乌龟山经孔山之顶到獐龙山一带。背斜枢纽近东西向,由五通组的 岩性 本背斜主要特点:
(1)纵剖面,褶皱枢纽起伏。背斜枢纽在孔山之顶昂起,向东、西两方向倾伏合围。
(2)横剖面,褶皱紧闭,两翼不对称。北西翼陡,产状为352<70,南东翼缓,产状为162<25轴面南倾。
构造样式:不对称的倾伏背斜。
二、陡山向斜
位于孔山背斜之南侧,西起坟头大石碑经到陡山。枢纽走向NEE,核部地层为栖霞组(已被开采) 和船山组,两翼为船山组-五通组。整个向斜轴向南倾斜,属于不对称倾伏向斜。
第二节 断裂构造
一、正断层
大石碑正断层位于阳山古采石场,发育于栖霞组灰岩中,断层走向与大石碑向斜枢纽垂直。该断层构造形迹十分直观,断层两盘栖霞组薄层灰岩被错断,断层带中发育断层角砾,断层带内被梳状方解石充填,断层上有裂隙泉。因为西盘下调,东盘上升,判断断层性质为正断层。
图10-大石碑正断层
二、逆断层
区内断裂构造较发育。类型有:走向逆断层、正断层和平移断层。本次观察的断层:
1.棒锤山逆断层
断层位于棒锤山西北坡角。在断层破碎带上面是上青龙组岩石,下面属黄马青群。上覆的上青龙白云质灰岩,其走向与断层面几乎垂直。断层走向NE30°,断面南倾,倾角约35°。断层证据:
(1)上青龙组逆冲在黄马青群之上,造成地层层序不连续。
(2)断层两侧地层产状不正常,断层带宽2米,带中发育断层角砾岩。
(3)钻孔揭示,在上青龙组灰岩之下见象山群中粗粒石英砂岩。
断层性质:走向逆断层
三、断层组合类型
獐龙山地垒构造
位于陡山北侧,由东西两侧正断层构成。断层面产状:东侧:95°,∠70°;西侧:275°,∠60°。地垒构造十分直观,其证据有:地层沿走向不连续,中部由上至下依次可见老虎洞组的白云岩、和州组的白云质灰岩和灰黄色泥灰岩、高骊山组中杂色页岩。东西两侧由上至下依次可见老虎洞组的白云岩、和州组的白云质灰岩。两侧岩层较中部均有下降。
(材料二)汤山镇湖山地区主要发育有汤山复式大背斜,在该背斜北翼发育有次一级的向斜(陡山向斜)和背斜(孔山背斜)。 1)孔山背斜如图1-13 该背斜西起乌龟山经孔山之顶到獐龙山一带,背斜枢纽近东西向。背斜核部地层为上泥盆系五通组石英砂岩组成,两翼地层由老到新依次出露为:下石炭统金陵组(C1j)、高骊山组(C1g)、和州组(C1h)、老虎洞组(C1l)、中石炭统黄龙组(C2h)、上石炭统船山组(C3c)以及二叠系栖霞组地层组成如图1-14。背斜核部地层五通组石英砂岩中节理、裂隙发育,使得岩石破碎,极易风化,岩石由新鲜颜色灰白色变为灰白色夹红褐色。 背斜南东翼地层倾角较缓,测得产状:1780/SE∠320;而北西翼地层较陡,测得产状:3560/NW∠760。因而背斜横剖面不对称但转折端,呈圆弧状,轴面向南倾斜,枢纽走向近东西向,呈波状起伏,倾角100,该背斜为一倾伏斜歪背斜
(材料三)汤山位于青龙山——汤山——仑山复式大背斜中段,背斜轴在这一带昂起,构成一个短轴穹隆状背斜。背斜核部出露寒武系、奥陶系地层。背斜北翼陡,南翼缓,西端向西倾伏,东端向东倾伏。汤山背斜北翼发育有次一级的向斜(陡山向斜)和背斜(孔山背斜)。向斜构成中列山主体,向斜南翼陡,地层倾角常达70°~80°,局部直立甚至倒转,北翼倾角25°~35°,向斜轴面向南倾斜。陡山顶为向斜核部,现采场平台仍可见部分向斜核部地层(栖霞组)出露。背斜紧靠向斜北侧,严格与向斜平行展布,组成大部分中列山之北坡,仅孔山主峰位于背斜核部。背斜南翼地层倾角缓,北翼地层倾角陡,通常为
80°~90°,背斜轴面南倾。在陡山北坡雪浪庵大冲沟西侧石榴庵背斜核部出露地层为五通组。从地貌发展阶段看,该区域剥蚀作用进行得相当深刻,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现象比较普遍。实习区域断裂构造出露也较清楚。横向平移断层、正断层以及纵向的逆断层相当发育,陡南逆冲断层、陡西平移正断层以及陡山北坡的地垒构造出露都很清楚。在陡山北坡采石公路沿线,可以观察位于背斜南翼近核部位置顺层侵入的闪长玢岩出露,为燕山早期的产物。
第五章 湖山地区地质发展简史
湖山地区在志留纪以浅海环境为特征;构造活动性弱;生物丰富,以三叶虫、腕足动物、腹足动物、双壳动物和笔石动物为主;志留纪中后期以滨海环境为特征,生物稀少而潜穴生物发育。整个志留纪都以陆源碎屑沉积为特征,持续形成了大于300m厚的沉积层,即高家边组、坟头组和茅山组沉积,并在志留纪中晚期发育三角洲,形成大型斜层理。
志留纪末期,受加里东运动的影响,或地壳抬升,或海平面下降,或两者兼而有之,海水退却,本区成为陆地,遭受剥蚀,这种状况一直持续于泥盆纪早、中期,从而泥盆纪早中期的沉积缺失。泥盆纪晚期至石炭纪初,在准平原化的大陆条件下,本区堆积了约200m厚的陆相(河流、湖泊)碎屑沉积,初期的沉积还混有早先茅山组沉积以及更老的沉积。这些沉积构成泥盆系五通组碎屑岩。加里东运动造成了本区泥盆纪早中期沉积的缺失,以及五通组与下伏地层志留系茅山组之间的平行不整合。
自石炭纪早期至二叠纪中期,本区海平面上升、地壳沉降、海进成为主导。其中,石炭纪早期-二叠世早期,海平面升降频繁,海进、海退交替发生;总的来说,处于温暖陆棚浅海环境,间有滨海环境出现;在浅海环境时期,生物繁盛,以珊瑚、蜓类、腕足动物、海百合动物和藻类为主,形成了碳酸盐沉积和生物礁,分别构成金陵组、老虎洞组、黄龙
组、船山组和栖霞组;在滨海环境下则沉积陆源碎屑,构成五通组顶部、高骊山组;在滨海与浅海的环境交替过程中,形成了泥质碳酸盐沉积而构成和州组;多次的海退造成五通组、金陵组、高骊山组、和州组、老虎洞组、黄龙组、船山组以及栖霞组之间的平行不整合。而二叠纪中期,本区海平面上升、地壳沉降,海进持续;海水深度较大,生物以放射虫为主,形成了深水硅质、泥质沉积,构成孤峰组;持续的海进,使得孤峰组与栖霞组为连续沉积。
从二叠纪晚期至三叠纪,本区海平面呈现下降-上升-下降,地壳抬升-沉降-抬升,海退-海进-海退的基本过程。中二叠世末期-晚二叠世初期的海退,致使本区处于以滨海为主的环境,堆积了百余米的陆源碎屑和由地表水带入本区的区外陆生高等植物碎片,从而构成龙潭组。晚二叠世晚期的海进,致使本区处于较大水深的海洋环境,生物以游泳、浮游的菊石等动物为主,发育硅质、泥质沉积而构成大隆组。自三叠纪初期,海平面开始下降,早三叠世~中三叠世早期先后连续形成了泥质沉积、泥质与碳酸盐质互层沉积、碳酸盐沉积夹泥质沉积,以及碳酸盐沉积,它们构成了下青龙组和上青龙组;嗣后,海平面的持续下降、地壳的抬升,使得本区在中三叠世晚期~晚三叠世处于滨海环境,潜穴生活的生物繁盛,堆积了大量的陆源碎屑构成黄马青组。
受三叠纪晚期印支运动的影响,本区于三叠纪末发生褶皱、断裂,而成为陆地,并出现由地质构造、风化剥蚀造就的山、谷。自此,区内少量山间洼地堆积粗粒碎屑物(侏罗纪早中期)形成象山群地层,而大部分地区主要遭受风化、剥蚀,这种状况一直延续至第三纪。自第四纪以来,在河流作用下区内堆积细粒剥蚀碎屑,构成第四纪沉积。长期的风化、剥蚀、夷平、河流作用和沉积、堆积作用,塑造了如今所见的地貌状况。
综上所述,在志留纪-三叠纪期间,本区地壳运动以垂向升降运动为特征,除了受加里东运动影响志留纪末-泥盆纪时期为陆地状况外,其它时期主要以海洋环境为主,形成
海相沉积。受以地壳水平运动为特征的印支运动影响,本区自三叠纪末以来持续为陆地环境并呈现丘陵山地,形成陆相沉积。印支运动使得本区的地壳运动由垂向运动转化为水平运动,致使侏罗纪以前的沉积层形成褶皱,发生不同性质和程度的断裂,并伴随有少量的岩浆侵入(形成闪长玢岩岩脉)。印支运动奠定了本区现今所见的地质构造和地貌格局。
湖山地区的地质发展历史是内动力作用、外动力作用的历史,是地壳垂向运动、水平运动的地质构造运动史,是海相沉积、陆相沉积的沉积史,也是江苏地区乃至我国下扬子地区地质发展历史的一个缩影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