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职院校“课程思政”体系构建的现状与策略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体系构建的现状与策略

2021-11-02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专题研究·思政课探索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体系构建的现状与策略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 林漫森

【摘 要】本文阐述“课程思政”概念的理论内涵与体系构建的价值指向,针对高职院校“课程思想”体系构建顶层设计不够、职能部门推进缓慢、专业教师认识不深等问题,提出加强“课程思政”体系顶层设计、做好教材思政元素融合、强化课堂教学设计、提高教师德育意识、构建工作合力机制等对策,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提供参考思路。

【关键词】高职院校 课程思政 体系构建 价值取向【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10C-0120-03

专业课程育人在德育体系中具有的重要地位,“课程思政”在课堂育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引领学生成长成才的教师,要做到教书与育人并重,切实担负起立德树人的职责,做到所有课程都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所有课程教学行为都发挥价值引领的德育功能,以培养德才兼备、德技并修的高职技能人才。

一、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理论内涵

“课程思政”是指教师有意识地挖掘隐含在专业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跟专业课程知识一起进行科学的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渗透,以隐性的教育形式实现知识传授、价值引领和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实现立德树人、“三全育人”的内在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指出:“充分发挥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方面工作的育人功能,挖掘育人要素,完善育人机制,优化评价激励,强化实施保障,切实构建‘十大’育人体系。”这明确将“课程思政”放到育人体系的首要位置,其育人功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学校课堂是育人的主渠道、主阵地,课堂教学是育人最主要的过程和引导学生成长最重要的途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在知识传授时注重价值引领,又要在思想渗透时注重知识底蕴凝聚和能力培养,做到知识传授、价值引领和能力培养有效融合,打造“三全育人”的有效载体与极具效能的立德树人方式。

二、高职院校“课程思政”体系构建的价值指向

(一)坚持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国家中长期教

120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高职院校实施“课程思政”教育,不断提升专业教师的育人意识,引导其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所有专业课程,融入教学实践的各个环节,将“思政课程”显性教育与“课程思政”隐性教育紧密结合,构建起“人人、事事、时时”的思想政治教育大格局。

(二)贯彻落实“三全育人”精神的要求。高校里每个人都应该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担负着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职责。高校里每个人从事的每件工作,都应该有意识渗透德育,共同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学校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高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课程思政”作为新的育人理念提出,要求教师发挥课堂育人的主渠道作用,自觉担负起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责任,既要教书更要育人。因此,每个教师都要提高“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责任认知,积极探索立德树人的有效措施。

(三)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需要。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强调,“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当前,高职院校推行产教融合育人模式,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思想政治教育的要素发生了新变化,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弊端日益显露。无论是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还是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在一定程度上都存在滞后育人的问题。“课程思政”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新的方式提出来,符合高职育人模式变革与时代发展要求。可以说,“课程思政”教育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补充,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形式。

(四)高职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高职院校育人目标是培养德才兼备的现代技能人才,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生不仅要掌握过硬的专业本领,而且还要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高职院校不是临时的技术培训机构,不能将高职教育等同于单纯技术培训,不能将学生视为单纯技术传承载体,而要从培养合格大学生角度审视,高度重视学生思想品德、文化修养的培育,关注学生内在品质培养。从这方面来说,高职院校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符合高职

广西教育2019.10思政课探索·专题研究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有助于改变教书与育人分离、授艺与立德脱节的现象,体现教师重视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强烈育人责任感。

三、高职院校开“课政思政”教育的主要问题

(一)学校对“课程思政”体系构建顶层设计不够。各个高职院校对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顶层设计力度不一,存在区域性、校际的差异。一些高校出台了“课程思政”建设的校级方案和配套保障制度,整体推进“课程思政”的建设,将“课程思政”建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创新探索,如《复旦大学课程思政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上海师范大学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方案》《山东理工大学课程思政实施办法》等。纵观一些高职院校在“课程思政”体系构建中,由于重视程度与推进力度不够,顶层设计不完善,“课程思政”体系构建存在进展缓慢的现象。

(二)职能部门对“课程思政”教育推进缓慢。部分高职院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部)、教务处等职能部门之间,对“课程思政”体系构建缺乏深入沟通与统筹协调,工作创新改革的驱动力不足和主动性不强,而且没有形成可行性的方案并上升为学校层面的顶层设计,让其成为全校推进“课程思政”的政策文件依据。在全校范围内开展“课程思政”专题普及培训力度不足,营造工作改革创新的氛围不够浓厚。部分高职院校的科研部门没有设立“课程思政”专题科研项目,以引导教师通过开展课题研究来系统掌握“课程思政”的前沿理论与实践方法。

(三)专业教师对“课程思政”教育认识不深。部分专业教师对“课程思政”的理论内涵认识不深,对如何有效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方式方法不熟练,甚至对“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区别界限存在认识模糊之处。教师对“课程思政”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学习的积极性不强,没有提升到推动课程创新的高度去主动学习。同时,在传统的观念里,专业教师被定格为专任教师,职责多为专业课程的传授,较长时期淡化了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造成教书与育人呈分离状态。教师忽略对学生进行思想引领、价值引导,达不到立德树人效果的最大化。

四、高职院校“课程思政”体系构建的对策

(一)提高育人政治站位,做好“课程思政”体系顶层设计。一是转变观念,重视“课程思政”机制建设。高职院校要跟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步伐,把握好新时代育人方向,从“课程思政”体系构建的角度创建“三全育人”的德育品牌。二是加强协调,形成“课程思政”体系构建合力。推进“课程思政”机制建设,涉及众多职能部门与二级学院,单靠一个部门的力量去推动“课程思政”体系构建的难度很大,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学校要召开专题工作联席会,深入研究“课程思政”体系构建工作,理清思路,理顺关系,明确各个部门的工作职责,整合各个部门的力量,以合力的姿态推进“课程思政”体系构建。学校领导的大力倡导与亲力亲为,在凸显工作的重要性的同时,对于推进“课程思政”体系构建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三是完善顶层设计,整体推进“课程思政”体系构建。学校

121广西教育2019.10要出台“课程思政”体系建设方案,明确建设的目标、任务、措施等,宏观调控,分级落实,整体推进“课程思政”体系建设,强化教师价值引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育人格局,切实将大学生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二)加强教材入口把关,做好思政元素有机融合。一是做好选用教材思政内容审查。二级学院要在确保教材内容意识形态正确的前提下,从培养德才兼备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出发,选出适合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好教材,充分发挥教材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二是教材要有意识地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教师在编写教材过程中,要有强烈的德育意识,要考虑到教材对于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实用性。因此,在内容安排上,要有意识安排一些思想政治教育的元素,如教学案例、页面插图、语言选择等方面,可以选择一些既与专业知识关联,又极具思想引领的内容,体现高职德才兼备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特色。通过精心将这些内容安排在教材中,让其与专业知识有机融合,形成专业性与思想性并存的教材内容体系,体现教材思想引领价值的鲜明特征。教师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可将这些富含德育元素的内容,按照利于“课程思政”教育要求在教案中进行科学设计,打造“课程思政”的有效载体。这样的教材注重选择教材的内容,体现文化性与思想性统一,呈现教材内容隐性或显性的德育功能,以便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活动。

(三)强化课堂教学设计,思政教育渗透专业课堂。“课程思政”实施效果如何,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课堂教学行动实施。有效的知识传授、价值引领离不开精心的课堂教学设计,科学安排好教学的内容与环节,以隐性的学科渗透形式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一是做好课堂教学的思想设计。教师要根据每节专业课的内容,设计好“课程思政”渗透的要点或重点,如有些课堂内容可突出职业道德、团队意识或工匠精神等,以针对性的“课程思政”内容熏陶学生思想境界。二是深挖教学内容的德育元素。教师要清楚授课内容中哪些地方隐含着德育元素,哪些地方适合进行德育渗透,如有意识地选择一些具体思想性的案例、视频、图片等。三是精心设计“课程思政”的形式。教案是教师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从有效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来讲,教师要将可以作为“课程思政”教育的内容设计在教案中,精细到课堂教学的时间节点、语言选择等,准确把握好每节课“课程思政”渗透进程。四是进行“课程思政”教育语言设计。教师要围绕教学内容进行严谨的语言选择,用充满思想与力量的语言正面引导学生,给学生成长所需的正能量。

(四)提高教师德育意识,强化教师德育能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强调:“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一是强化对“课程思政”的认识。学校要加强对专业教师进行“课程思政”培训,使其系统认识“课程思政”的理论,掌握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方法,进而进一步转变观念,通过进行课堂教学的“革命”,积极投身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实践中。专业教师要全面掌握“课程思政”的前沿理论,紧跟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步伐,力争成为知识传授、思想引领及能

专题研究·思政课探索

力培养的新型教育专家,成为“课程思政”教育的行家能手。二是树立强烈的育人意识。专业教师要正确认识肩负教书与育人的双重职责,按照“课程思政”教育的要求,在授课过程中做到传道与解惑并重,技能传授与价值引领并重。三是提升深厚的德育能力。专业教师要通过多种提升途径,开阔视野,提升境界,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素养,掌握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文化背景、思想内容,深入研究“课程思政”教育方法,提高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能力,着力抓好实现“课程思政”教育关键的一环。

(五)加强联动协调,形成“课程思政”建设合力。一是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示范。职能部门与二级学院要加强沟通,深入研究“课程思政”体系构建策略,致力让工作共识上升为学校的意志与行动,推动“课程思政”体系构建。二是加强“课程思政”理论研究。“课程思政”作为时代新课题,大部分教师对于“课程思政”理论一知半解,不利于推进“课程思政”体系构建。“课程思政”教育的全面施行,需要科学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支撑。学校可将“课程思政”设为专项研究课题,鼓励全校教师积极进行立项申报,旨在让广大教师在参与课题研究过程中,系统掌握“课程思政”的前沿理论与实践方法。既传递学校高度重视“课程思政”建设的信息,又能整体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水平,让广大教师掌握“课程思政”体系构建的理论和对策。对于操作性较强的研究成果,可在校

【作者简介】林漫森(1979— ),男,广西藤县人,南宁职业技术学院财经学院副院长,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学生思政教育。

(责编 黎 原)

【参考文献】

[1]林漫森.产教融合模式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广西教育,2018(10)

[2]左宝霞.创新视角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实践与探索研究[J].北极光,2019(5)

[3]李雪萍,马发亮.高校“课程思政”体系构建问题及对策探析[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8(4)

内进行推广,形成科研成果的实践转化,打造一批“课程思政”教育品牌。三是整合专业教师与思政人员力量。专业教师具有课程教学能力,思政人员具有德育经验,因此在推进“课程思政”体系构建时,要促成两者能力互补,形成工作合力。

总之,“课程思政”是相对于“思政课程”而言的一种课程观念,即把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素质培养贯穿于所有的课程教育中,融汇到教学实践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中,发挥专业课程隐性德育功能,做到技能传授、价值引领与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创新推进立德树人、“三全育人”的时代课题。

(上接第101页)

(四)网络舆情管理工作人员主动参与,践行疏导策略。由于高校网络舆情带有隐蔽性,因此网络舆情管理工作人员应主动参与,从中掌握第一手的资料。由于学生广泛地使用百度贴吧、朋友圈、QQ空间、微博等社交媒体来吐露心声,宣泄情绪,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工作人员可以主动参与其中,打破学生与工作人员之间交流的障碍,与学生直接沟通与交流,这样有助于问题的快速解决,化解危机,构建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

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的工作人员要注重疏导策略的使用。在疏导策略方面,首先,要改变以往在网络舆情问题发生以后采用删帖、封帖等手段来平息争议的方式,应根据高校学生的特点,以人为本,循序渐进,做到以理服人,从而有效地引导舆论方向。其次,高校网络舆情事件的发生,往往是由于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压力太大或者遇到难题无法处理等问题后,在网络上发布一些带有个人色彩的非理性言论。基于此,学校要及时发现问题的源头,着力解决问题和矛盾。最后,高校要开展正面教育,树立典型人物,传播优秀事迹,通过积极向上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明辨是非,提高自身素养。

总之,高校在进行学生网络舆情管理的过程中,首先要意识到该项工作的重要性,将其列入学校日常管理工作中来;其次要注重结合网络舆情的特征,结合学生的特点,立足实际,建立健全学生网络舆情管理的相关机制,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和

122疏导,构建良好的学校环境。

【参考文献】

[1]姜胜洪.网络舆情热点的形成与发展、现状及舆论引导[J].理论月刊,2008(4)

[2]陶丹.高校网络舆情:现状、问题与管理机制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36)

[3]钮倩.自媒体背景下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管理机制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16)

[4]伍明.高校舆情危机管理研究[D].武汉:中南民族大学,2013

[5]陈宸.高职院校网络舆情的管理策略[J].知识经济,2019(2)

【基金项目】2017年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项目“网络空间法治化背景下的大学生舆论管理机制研究——以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YZS1703)

【作者简介】胡旭恒(1989— ),男,广东罗定人,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方面。

(责编 王 一)

广西教育2019.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