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关于儿童青少年饮食行为模式与超重肥胖的相关性探讨

关于儿童青少年饮食行为模式与超重肥胖的相关性探讨

2022-04-26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2018 年 2月 C 第 6 卷第 6 期Feb. C 2018 Vol. 6 No. 6

Cardiovascular Disea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1

·论 著·

关于儿童青少年饮食行为模式与超重肥胖的相关性探讨

田 霞

(山东省齐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虫媒防治科,山东 德州 251100)

【摘要】目的 分析儿童青少年群体中其饮食行为和超重肥胖的相关性,探讨其营养干预有效途径。 方法 根据分层抽样模式择取我市13521名儿童和青少年展开体格、问卷调查,对其饮食习惯和其超重肥胖情况进行统计。结果 13521名儿童和青少年中,总计1756例学生超重,占比13.0%;949例学生肥胖,占比7.0%。结论 儿童青少年饮食行为模式和其体质量超重、肥胖具有显著相关性,应优化营养宣传工作,以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

【关键词】饮食行为;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

【中图分类号】R723.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6.1.02

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etary behavior patterns and

overweight and obesity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TIAN Xia

(Insect vect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Department of th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in

Qihe County, Shandong,Shandong Dezhou 2511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et behavior and overweight and obesity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nd to explore the effective way of nutritional intervention.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stratified sampling mode selected in our city of 13521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on physique, questionnaire on diet and the overweight and obesity statistics.Results Among the 13521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 total of 1756 students were overweight and accounted for 13%, and 949 were obese and accounted for 7%.Conclusion The dietary behavior patterns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their body weight, overweight and obesity. We should optimize the nutrition propaganda work to promote the healthy growth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Key words】Diet behavior;Children;Adolescents;Overweight;Obesity

本文将以我市23521名儿童青少年为研究对象,就儿童青少年群体中其饮食行为和超重肥胖的相关性展开简要实验分析,详情报道如下。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经SPSS 20.0进行分析。计数资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行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取分层抽样途径,选取我市21所中小学儿童和青少年展开实验分析,囊括小学、初中、高中三阶段学生,依照其体检资料和自述病史资料,将发育异常、伴身体畸形或伴严重心肺肾疾病者,同时剔除近期内进行饮食改善计划者,最终样本数为13521份。在13521例中,总计有男7324例(54.2%),女6197例(45.8%)。

1.2 调查方法

对所有研究对象展开体格检查予饮食行为习惯问卷调查,其中体格检查主要包括身高、体重、血压、腰围与臀围五大方面,饮食行为习惯问卷调查主要对研究对象前7日所摄入饮食展开调查,主要包括含糖饮料、蔬菜、水果、肉类等,在此基础上统计其每日各类摄入量;饭量大小和吃饭速度快慢;早餐、油炸食品、高能零食、快餐次数和天数。

1.3 判定标准

以王烁等人界定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体质量分类标准为准,超重:体质量≥同龄、同性别组体质量的P85,肥胖:体质量≥同龄、同性别组体质量的P95[1]。

2 结 果

2.1 13521名儿童、青少年体格检查结果

13521份体格检查报告中,总计10816例学生为体重正常,占比80.0%;有1756例学生为超重,占比13.0%;有949例学生为肥胖,占比7.0%。

2.2 13521名儿童、青少年主要饮食行为模式

经因子分析后,13521名儿童、青少年其主要饮食行为模式有4种,其中,A模式占比17.92%,主要与含糖饮料、高能零食、油炸食品、快餐等因素有关。B模式占比12.79%,主要和水果、蔬菜、肉类有关。C模式占比10.45%,主要和早餐、奶制品相关。D模式占比9.37%,主要和饭量大小、吃饭速度相关。详情如下。

A模式:油炸食品0.708、高能零食0.670、快餐0.612、含糖饮料0.561、

蔬菜-0.082、水果0.030、肉类食品0.174、早餐-0.103、奶0.112、饭量大小0.023、吃饭速度0.014;

B模式:油炸食品-0.012、高能零食-0.011、快餐0.043、含糖饮料0.190、蔬菜0.793、水果0.683、肉类食品0.651、早餐0.014、奶0.092、饭量大小0.007、

(下转第3页)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2018 年 2月 C 第 6 卷第 6 期Feb. C 2018 Vol. 6 No. 6

Cardiovascular Disea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3

差距不明显(P>0.05)。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n,%)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x

2

n6060--

消化道出血110.011.00

牙龈出血011.010.32

血尿011.010.32

球结膜皮肤黏出血发出血膜出血生概率011.010.32

022.030.15

1.6710.003.790.05

P

雷可以选择性的同腺苷环化酶偶联的二磷酸腺苷受体相结合,可以将不可逆性抑制血小板凝聚的作用产生,对患者的凝血功能存在影响,且可以将血管栓塞的形成减少[3]。将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可以将抗栓功效增强,对术后支架内形成血栓降低。

研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概率以及出血发生概率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不明显(P>0.05)。但相对而言,观察组患者的出血情况较对照组轻,说明在具有理想抗栓效果的同时,安全性较高,有推广价值。

3 讨 论

房颤是一种可提升患者死亡及残疾率的病症,药物预防血栓为目前临床对维持窦性心律治疗和器质性心脏病房颤复律治疗的主要措施,但是抗凝药物的选择以及治疗措施的实施在目前临床中仍然有争议存在[1]。目前针对冠心病房颤PCI术后的抗栓治疗主要包含对术后支架内形成血栓进行预防,将靶病变再血运重建情况减少,对血栓栓塞以及心肌缺血等进行有效预防。

阿司匹林对血小板环氧化酶有抑制作用,可以有效将血栓素A2的生成阻断,进而获得抗血小板作用[2];氯吡格

参考文献

[1]

袁 晨,钟 雷,黄榕翀.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抗栓策略选择的荟萃分析[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7,45(6):526-535.[2] [3]

黄榕翀,袁 晨,钟 雷.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PCI术后抗栓策略选择的荟萃分析[J].中国循环杂志,2016,31(s1):65-65.黎安玲,陈 薇,胡汉宁,等.TEG评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PCI术后抗血小板治疗效果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7,27(1):94-98.

本文编辑:吴宏艳

(上接第1页)

吃饭速度0.023;

C模式:油炸食品-0.031、高能零食0.089、快餐0.102、含糖饮料-0.306、蔬菜-0.098、水果0.104、肉类食品-0.016、早餐0.761、奶0.754、饭量大小0.031、吃饭速度-0.047;

D模式:油炸食品-0.054、高能零食-0.160、快餐0.056、含糖饮料0.112、蔬菜0.010、水果-0.141、肉类食品0.217、早餐0.037、奶-0.053、饭量大小0.764、吃饭速度0.654。

2.3 儿童青少年饮食行为模式和其超重、肥胖相关性依照儿童青少年各饮食行为模式因子得分,可将其分为低分数组、中间组、高分数组,详情如下。

A模式:低分数组超重及肥胖人数964例,中间组超重及肥胖人数974例,高分组超重及肥胖人数987例;B模式:低分数组超重及肥胖人数982例,中间组超重及肥胖人数971例,高分组超重及肥胖人数960例;C模式:低分数组超重及肥胖人数997例,中间组超重及肥胖人数953例,高分组超重及肥胖人数949例;D模式:低分数组超重及肥胖人数674例,中间组超重及肥胖人数896例,高分组超重及肥胖人数1038例;经将其饮食行为调整后可得,A、B、C、三组各项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唯有D模式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知D模式是导致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将儿童、青少年年龄、性别、城乡等因素调整可得,A、C、D超重肥胖人数在低分数组、中间组、高分数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模式和D模式是促成超重、

肥胖的主要因素,而C模式则为保护因素。

3 讨 论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人们饮食习惯的变化,当前社会中儿童、青少年超重或肥胖的比例逐年增加,严重影响其身体健康状况[2-3]。作为体格与智力发展的重要基础阶段,儿童青少年时期形成良好饮食习惯和行为尤为重要[4-5]。经研究发现,有1756例学生为超(13.0%);949例学生为肥胖(7.0%),应引起重视。其中,A模式和D模式是促成超重、肥胖的主要因素,而C模式则为保护因素,可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王 烁,王政和,邹志勇,等.2012年中国7个省份10~16岁儿童青少年代谢综合征流行状况分析[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7, 51(04):295-299.[2] [3] [4] [5]

李 幸,周乐山.超重肥胖儿童青少年体质量控制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6,31(01):92-94.

张正芬.应共同干预学生肥胖问题[J].吉林教育,2015,60(Z2): 116.

刘文俐,蔡太生.不同体重青少年饮食行为、身体活动状况[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7,25(03):390-394.

贺 孔,牛贝贝.关于小学生肥胖的调查与研究[J].中华少年,2016,28(27):7.

本文编辑:吴宏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