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
目 录
一、我国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主要风险及成因分析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三、商业银行控制信贷业务风险对策建议
内 容 摘 要
无论是国有商业银行或股份制中小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银行的生存和发展。截至2004年底,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达1.5万亿元,虽比以往有所下降,但不良贷款绝对额仍然巨大,其风险源头并未消除。银行通过对风险的有效管理而创造价值,但风险和效益是一对永恒的矛盾,单纯强调发展,或单纯强调风险都是不可取的。现阶段,国内银行业中间业务收入虽有一定增长,但贷款仍然是银行的主要效益来源之一,如何在拓展业务的同时有效地防范和控制风险?如何控制新增不良贷款?关键是要识别信贷业务可能存在的风险,从而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有效控制。本文主要针对银行信贷业务存在风险进行分析,信贷业务风险主要来自客户风险和银行信贷管理的风险两个方面。客户风险主要包括政策、市场、管理、经营战略等方面;银行信贷管理主要包括风险管理研究、信贷调查、信贷操作等方面。控制信贷经营风险对策主要包括实行全面风险管理制度、建立完善客户经理和风险经理制、加强集团客户管理等方面。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信贷资产质量是银行的生命线,资产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银行的生存和发展。截至2004年底,国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不良贷款率为15%,不良贷款余额1.5万亿元。尽管与过去相比,不良贷款比率和余额有所下降,但是不良贷款绝对额仍然巨大,其风险源头并未消除。
银行置身于风险管理行业中,并通过对风险的有效管理而创造价值。风险和效益是一对永恒的矛盾,单纯强调发展,或单纯强调风险都是不可取的。目前贷款仍然是银行的主要效益来源之一,如何在拓展业务的同时有效地防范和控制风险?如何控制新增不良贷款?笔者认为,直面应对这一课题,关键是要识别信贷业务可能存在的风险,从而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有效控制。
一、我国商业银行信贷业务主要风险及成因
客户没有归还到期贷款,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不想归还,另一种是不能归还;随着信用体系和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更多的不良贷款将主要来自客户投资失败、经营亏损和破产倒闭等原因。银行对客户授信面临着如下风险: 1、经营战略风险
方向重于努力,经营战略的好坏决定着企业的生死存亡,而经营战略又取决于企业的经营思想和经营作风;如过于冒险的经营作风可能使企业经营和银行贷款均面临着较高的风险,过分追求企业规模的扩大也必然会使企业热衷于外延扩张而不注重苦练“内功”,最后的必然结果是管理水平不能适应企业规模扩大的需要而使企业陷入困境。 中国很多企业存在着“好大”、“急功近利”思想,盲目扩张,跨行业投资,多元化经营,热衷“第一”;较少从企业实际出发,企业主营业务不突出,主导产品缺乏竞争力;持续、稳健经营、打造百年老店的意识难以一直贯之。纵观众多上市公司,很多企业劣变的原因莫不如此。 2、政策风险
企业的资金投入和管理与国家产业政策调整的预期不适应而形成的信贷风险。税率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变化会牵制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例如,强制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的法规会影响它的获利能力;更加严格的保健、安全或污染控制规则可能会增加某些企业业务的成本。国家采取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也可能会对企业产生负面影响,汇率、利率变动以及银根紧缩,都会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2004年国家为防止经济过热,对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采取紧缩措施,提高项目资本金比例,实行差别电价。2006年上半年,为抑制投资增长过快,国家出台一系列措施进行宏观调控。这些措施,都将成为制约企业经营效益和发展前景的重要因素。 3、市场风险
市场行情变化影响企业生产而导致的信贷风险。由于市场行情的不可控制性及不可预见性造成企业生产经营与市场脱节,使产品供过于求,滞销积压,货款回收困难,资金周转不灵,进而影响银行的信贷资产回流,致使银行贷款沉淀。我国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关税将进一步降低,企业不仅要与国内厂家竞争,而且需要应对国外厂家的竞争;出口国外的产品,还可能面临来自“农残”、配额、反倾销等非关税壁垒的限制。此外,经济全球化使企业面临着系统性风险,如东南亚金融危机期间,很多企业贸易链条断裂,销售急剧下降。 4、技术风险
企业必须通过使用在技术上比较先进的设备来提高生产效率或产品质量,从而与同一市场上的其他公司保持步调上的一致或领先,否则它很快就会面临技术上的滞后。部分国有企业因机制原因,主观上害怕失败承担责任不敢技术创新,客观上积累较少,科研资金不足,无法及时进行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从而在竞争中处于劣势。技术风险的另一种表现是技术进步引起的设备贬值,如进口一台机器,1996年需要50万美元(折合400
万元人民币),现在购买同样生产能力的设备仅需要25万元人民币。一方面,企业资产快速贬值;另一方面,由于折旧摊销和财务费用过高,企业成本较高,难以和新的竞争者抗衡。
5、产品或服务退化风险
当一种产品或服务的定价不再具有竞争力或者其质量出现不稳定的状况时,不良贷款就会产生。劳动力或原材料成本的上升、没有及时更新设备或者没有跟上最新的生产技术发展步伐,这些因素又都可能使一种产品的定价缺乏市场竞争力,或者使公司被迫投机取巧或者在质量上钻空子,最后的结果都将是获利能力的下降以及最终丧失偿还债务的能力。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也告诉我们,产品要经历投入、成长、成熟和衰退等时期,如传呼机,几年前还供不应求,现在却已几近绝迹。企业只有未雨绸缪,在产品成熟阶段及时调整产品结构,才能保持长盛不衰。 6、投资风险
投资包括为提高生产能力而进行的厂房和设备投入,也包括对外投资。前者的风险在于投资的规模是否超过自身能力,是否负债过度;资本金是否按比例到位,如资本金比例过低,不仅抗风险能力弱,且容易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刺激企业投资于风险项目。
对外投资风险在于企业跨行业、跨地区投资,踏入不熟悉的领域,加上管理半径长,投资未能产生预期效益。经济学上有一个“自由现金”理论,一个企业的现金流量越大,越容易投资没有效益的项目。特别是银行盲目跟进,不断为其提供流动性,更助长其头脑发热,容易乱上项目,最终导致银行掉进“套牢”的陷阱。中国很多上市公司,热衷于多元化投资,所谓“鸡蛋不要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结果一年绩优,两年绩差,三年ST。
7、管理风险
包括法人治理结构是否健全,管理者的素质和管理能力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存在代理人问题等。
我国许多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尚未有效运作,企业的管理不是主要依靠内部管理制度而是依靠某些主要领导人的个人权威,因此一旦管理层发生变动,企业的经营决策将缺乏基本的连续性,企业可能从此走向衰落。
企业在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的条件下,由于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目标函数不完全一致,代理人又拥有企业的控制权,因此,代理人就有可能利用委托人的授权从事有可能损害委托人利益的活动,从而出现所谓的代理问题。 8、财务风险
表现为负债比例过高,现金流量不足,应收帐款过多,企业亏损等。中国的企业普遍高负债经营,财务政策激进,大部分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超过70%,资本金不足,银行贷
款成为企业的主要资金来源。同时,应收帐款过多使很多企业陷入困境,企业存在着销售收入增长幻觉,体现为一方面销售收入增长,另一方面应收帐款同比例增长,不仅容易造成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不足,而且给企业持续经营留下了巨大的隐患。此外,企业会计报表不真实,如美国大型跨国公司安然、世通、施乐等的会计假帐丑闻,我国部分上市公司假帐案,给银行信贷资金带来巨大的风险。 9、担保风险
企业之间“互保”、“连环保”,虽然满足了银行的制度要求,但却留下了极大的隐患;由于信息不对称,一家企业违约将导致另一家甚至几家企业的经营陷入困境。以沪深市上市公司为例,近几年有多家公司担保总额占净资产比例超过50%,涉及的担保金额高达数百亿元;有多家上市公司被谴责,主要是大股东占用资金以及违规担保事项未及时披露。
10、自然灾害风险
由于自然灾害和自然环境变化对企业生产经营所造成的影响及损失而导致的银行信贷风险。2003年“非典”期间,旅游、航空、餐饮、贸易等行业严重受损;2004年的禽流感,又使家禽饲养业、饲料业亏损连连。 11、违规经营风险
企业违反国家法律法规,不照章纳税,一旦被查实,不仅要补交税款,而且将被课以一至五倍罚款;走私贩私,更为国法所不容。另一种违规行为是违反项目审批规定,违反土地或环保规定,如江苏常州的“铁本”钢铁项目被责令下马,给银行造成很大的损失。
12、道德风险
经济转轨过程中信用问题严重,缺乏诚信,社会信用意识淡薄,助长了逃废债的歪风;借款人利用虚假财务报表、虚假交易骗取银行贷款时有发生,使商业银行的贷款处于极大的风险中。有些国有企业将银行的贷款看成是国家的,借了就不想还,或借转制之机,以假破产、兼并、租赁、承包等之名,逃废银行债务;而新兴的民营企业则存在资本金实力不足、资信情况不透明、财务制度不健全、经营不规范、信用程度低下等问题,频频发生骗贷案件,给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我国自1999年以来,经过连续数年的大幅度剥离、核销、再剥离等优惠政策,国有银行消化减除的不良贷款至少在2万亿元以上。但到2004年末,官方披露的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还有近1.5万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5%。因此,目前信用风险仍是银行业最大的风险。信用风险的过度集中严重威胁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生存、发展以及整个社会金融系统的安全。
自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国有商业银行就陆续开始尝试着建立“统一授信,审贷分离,分级审批,责任明确”的授信管理体制,后来又逐步引进了客户信用评级体系和
贷款风险分类制度,在信贷风险管理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国有商业银行在信贷风险管理方面还存在着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在: (一)尚未形成正确的信贷风险管理理念
信贷风险管理的理念决定了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信贷风险管理的行为模式,它渗透到银行信贷业务的各个环境,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目前国有商业银行部分员工依法、合规经营意识薄弱,对信贷风险管理的认识不够充分,信贷风险管理理念陈旧,已不能适应新时期业务的高速发展、风险环境复杂的需要。突出地表现为:第一,对银行业务发展与信贷风险管理的关系认识不够充分。在有的分支机构中,存在着过分地、片面地追求银行业务的发展壮大,而不注重资产的质量与盈利水平,忽视信用风险管理的现象。第二,对银行发展的眼前利益与长远目标的协调认识不够充分。在国际上,通常把银行市值的稳定作为银行的长期经营目标。而且市值的稳定增长才是衡量一家银行经营成败的根本标准,但是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部分机构漠视风险片面地追求眼前业绩的扩大。有的行片面地扩大贷款规模,通过扩大“分母”来稀释不良资产率,这种疏于信贷风险管理的贷款规模扩大可能会增加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包袱。第三,信贷风险管理意识在银行职员中和银行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中贯彻得还不够充分,有的员工仍然片面地认为信贷风险管理只是风险管理部门的职责。
(二)组织架构有待完善,信贷调查不够深入,容易导致决策失误。
现行的信贷管理体制实行网点客户经理调查、贷款审批人审批贷款的制度,前后台相分离,有效地规避了信贷风险;但由于客户经理全能化,存款、贷款、中间业务集于一身,工作任务重而繁杂,精力不够;且分散在各个网点,行业信息掌握不充分,专业判断能力有限,无法对授信客户进行深入细致的了解,其调查报告无法全面反映客户的经营状况和风险状况,信贷审批决策得不到充分支撑。目前,商业银行每个客户经理正常情况下管理10到20个信贷客户,以及几十甚至上百个对公存款客户,工作难度可想而知。 (三)对宏观政策和产业政策缺乏系统性研究,支撑信贷决策的信息相对不足。 在信息管理方面,银行分散搜集整理的多,专门机构进行深入研究的少;单个客户分析的多,行业调查分析的少。在信息的传递渠道上反映为前台信贷业务人员向中、后台管理人员单向、分离的信息传递方式,中、后台风险管理部门对前台业务部门缺乏“事前”的业务指导。
(四)考核、营销机制不完善,“三查”制度未能完全落实。
银行内部在下达经营指标时除利润外还有存款、贷款等多项指标,由于信贷风险的潜在性、滞后性,信贷经营部门在考核指标的驱动下,难免存在为争存款、争市场份额、完成利润指标而放松信贷要求的情况。银行“三查”制度执行不力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主要表现在贷前调查不够深入,过于相信企业提供的财务资料,未作认真细致的调查;贷时审查不严,未能充分发挥集体审批相互制约的作用;贷后管理不力,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贷轻管思想。
(五)健康的社会信用体系尚未真正建立
由于社会上普遍缺乏信用意识以及信用道德规范,使得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外部环境还很不完善,它直接给国有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困难。目前,我国虽然建立了人行信贷征信系统、大客户零售业务风险预警系统,但信息不对称现象依然严重。
三、银行控制信贷业务风险对策及建议
对于上述种种信用风险及银行业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要从源头上进行控制和防范,商业银行应积极培育健康的信贷风险管理文化,倡导和强化信贷风险意识,树立起全方位的信贷风险管理理念,同时尽量地提高其收集、加工与运用信息的能力,加快风险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并对收集的信息要加强研究并提出风险防范对策。 (一)培育健康的信贷风险管理文化
信贷风险管理要是能够有效地被执行,除了制定适当的信贷风险管理的政策与适时监督银行整体的风险外,更为积极的一种方法就是促使信贷风险管理的理念深植于商业银行的组织文化中亦即是让银行这个组织中充满着重视风险管理的文化。培育信贷风险管理文化,就是倡导和强化信贷风险意识,树立起全方位的信贷风险管理理念,从而推展信贷风险管理文化。
(二)调整组织架构,实现风险管理关口前移。
风险管理必须依据发展战略,为提高银行核心竞争力提供支持,按照战略导向调整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对风险管理组织机构实行垂直管理。按照客户导向优化业务流程,建立风险管理嵌入融入业务流程的平行作业机制。在流程控制上,积极推行大力推行客户经理与风险经理风险管理融入业务流程的平行作业机制,前移风险管理关口。在技术支持上,设立专门的风险计量部门设立独立的风险计量部门,加强计量工具、分析模型的开发应用,实现风险管理的专业化、精细化。在客户经理制的基础上,注重培养专业化的风险管理队伍,加大风险管理人员的选拔和培养,强化内部分工与协作意识;随着国有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趋势的增强,有重点地招聘或培养具有证券、保险、信托等从业经验的人才,建立高素质、复合型的风险管理队伍,加强对金融交叉产品风险识别、度量和控制的研究,致力于精干、高效、全面的风险管理。
(三)加强政策分析和经济形势研究,正确处理好银行信贷经营与国家宏观调控、产业政策的关系,主动服务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银行信贷经营,不仅要防范单个客户的风险,更要注意防范系统性风险。银行在制定信贷政策时,需要充分地研究和分析预测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和相关的产业、行业信息,从整体上和方向上减少信贷投放的风险。银行的信贷政策只有积极主动地与国家产业政策相配合,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宏观层面上可能带来的信贷风险。只要是信贷政策背离了国家产业政策,或者是没有国家产业政策指导所投资的项目,往往都有可能不得不中止项目建设,或停止业务经营,企业投入的资金和银行发放的贷款也最终难以收回。同时,银行要积极开展“压力测试”,进行敏感性分析,重点分析利率、汇率、税率、存款准备金率等宏观经济调节手段的变动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进而分析企业的承受能力,有效防范经济周期波动而带来的信贷风险。
(四)加强信贷市场研究,不断优化客户结构,培育优质信贷客户群体。 银行要利用信息加强信贷市场研究,做好存量客户和目标客户的结合,瞄准目标客户,精心培育相互信赖、相互依存的高效信贷客户群体,加强对行业垄断客户、基础设施项目、外资企业、绩优上市公司和民营企业的服务,走质量效益之路,培育良好的信贷载体,确保增量贷款的有效配置,以实现信贷经营增长方式的转变,这是规避信贷风险的根本措施。
要建立新型银企合作伙伴关系。改变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传统资金供应关系,代之以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伙伴关系。银行发挥人才、信息等优势,为企业提供咨询指导;同时加强对企业经营行为的研究,既要防止企业盲目扩张,又要在企业碰到暂时困难时能够帮其度过难关,规避众人“抽薪”而导致的信贷风险。 (五)强化尽职调查,规避贷款决策失误风险。
银行要强化对借款人真实还款能力和风险的考查。对借款人的融资需求和借款用途及风险进行了解、分析,主动设计与借款人需求相适应的信贷产品,并通过了解借款人的业务,识别贷款期间的潜在风险,对借款人的经营、管理、财务、行业和环境等状况进行尽职的分析;在有效预期和控制风险的前提下,主动、持续性地开展业务。
在信贷调查中应侧重三个方面:一是强化调查力度,对新增贷款、第一笔贷款,应了解和分析企业的“产品”和“人品”,即了解企业的股份构成、董事会人员组成及相互关系,了解法定代表人及主要管理人员的经营作风、管理能力和道德水平,了解企业的产品质量和市场前景,了解对外投资情况等,提高贷前调查质量。二是拓展调查宽度,把调查工作延伸到税务、工商部门、企业的主管部门,有业务往来的上下游企业,从而考核评价企业的实有资产及信誉状况。三是挖掘调查深度,除了审核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外,通过对企业上缴税收、用电量、工资总额、原辅材料的购销、产品货运单据及货款归行率等方面的侧面了解,掌握较为真实的企业产销及经营财务状况等,从而为贷款决策提供相对可靠的参考依据。不仅分析企业财务报表,还应把对企业的行业发展趋势、战略管理、基础管理和整体素质水平的判断,对企业领导者素质和能力的判断,尤其是企业法定代表人个人的行为能力、处事行为准则等无法量化的非财务因素作为分析与关注的重点。 (六)加强集团客户风险认识,完善统一授信管理。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单一授信客户将逐步被集团客户所取代。集团性客户在品牌效益、抗御市场风险能力等方面存在着优势,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集团性客户同样存在优胜劣汰的情况。因此,银行要更新观念,提高对集团性客户风险的认识,根据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性、关联企业的多寡与复杂性、现金流量的脆弱性、核心主业的偏离度以及财务杠杆率的高低识别大额客户的风险集中度。要严把贷前调查关,掌握集团性客户整体及申请贷款成员企业的真实情况。准确把握集团性客户的主导产品市场竞争力、市场占有率,分析产品研究开发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特别是要注意加强集团性客户的市场形势、组织结构、管理体制和注册资本到位情况的分析;深化财务分析,核实集团整体和各成员的真实资产和财务状况;坚持“谁授信、谁承贷、谁用款”的原则,保证承贷主体与实际用款主体的统一。有效防范因信息不对称而对集团客户及其关联企业多头授信、过度授信和风险过度集中所可能带来的风险问题。
(七)建立规范社会信用管理体系,推动社会信用文化建设
为了实现商业银行运用现代信用风险管理模型计量、跟踪信用风险,建立规范社会信用管理体系是当务之急。根据我国的具体实际,为建立规范社会信用管理体系,推动社会信用文化建设,银监会、人民银行、政府主管部门应积极建立健全有关社会信用的法律体系、建立以商业银行为主体、各类征信公司和评级公司为辅助的征信和评级架构。其次政府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征信和信用评级行业的监管,发挥征信和信用评级行业协会的自律和协调作用,为社会信用管理体系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