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宝树堂老字号的异地二次创业

宝树堂老字号的异地二次创业

2021-01-17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宝树堂:老字号的异地二次创业

诸葛晓岚 发布时间:2010-03-12

宝树堂的榜样意义在于,台湾老字号企业在大陆的二次创业史,很有可能将成为大陆企业明天在国际市场中攻城略地的教科书。

做企业,开拓市场是必须功课,这种开拓可能是营销开拓以占据市场份额,可能是资金投入以投资建厂实现本地化,更有可能是文化开拓——让本地文化与企业特质相结合。

如果有一天,全聚德或者内联升在华尔街的高楼耸立下开了一家古色古香的分店,你看到时是否会感到惊奇?虽然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尝试屡战屡败,但不可否认的是,欧美衰退与中国崛起给了大陆企业机会,我们有资金、有实力去开拓更广阔的市场。

但现实与梦想之间的差距依然存在,无论是生产基地还是直营店面,不管用兼并的方式还是直投资金,大陆企业仍然鲜有在海外成功实现二次创业的佼佼者。

在谢坤宗看来,台湾企业的冒险精神在这方面确实远远超过大陆企业。

从最初的200万美金到今天的30家分公司、40家直营店、超过13000名员工的规模,台湾宝树堂第七代传人谢坤宗实现了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宝树堂这家超过200年历史的台湾企业,在大陆市场成功的二次创业,站稳了脚跟。

糟糕的开始

谢坤宗是第一个在大陆投资创办医药企业的台湾人。然而这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最开始时却被嘴边的螃蟹折磨得痛苦不堪。

1984年,大陆刚刚进入改革开放,两岸交流还处在一种隔绝状态。年仅33岁的谢坤宗,放弃了在台湾的祖传老字号药店“宝树堂”,不顾家人的反对,冒着被台湾当局惩罚的危险,只身一人来到祖国大陆投资,希望能够开创出一片新天地。

“那是一个艰难的开始,台湾企业到大陆来,在当时是很冒险的。”从政策审批到置地建厂,谢坤宗倾尽了几乎所有的精力和资金,功夫不负有心人,五年时间过去了,北京宝树堂终于开始投产。

但随之而来的却是噩梦。

之后的三个月里,宝树堂的药,一瓶也没有卖出去!

面对企业庞大的开支,面对大陆各种老字号药品的竞争,跨海而来的谢坤宗感到了困惑和不解。“我想到了困难,但没有想到如此困难。”谢坤宗坦言,“不过我依然坚信,中药企业在大陆有空间、有前途,企业一定会活下去!”

遭遇重创的谢坤宗开始明白:在陌生的环境下开始二次创业,需要付出更高的代价。

“开山三板斧”

宝树堂曾经遇到的问题,依然不断在中国企业的海外扩张之路上重复。

“挫折让我警醒:进入一个新的市场,必须做好打攻坚战的准备。来到大陆,我只有200万美元(约合8000万新台币),而且其他的一无所有。”谢坤宗解释道,任何企业去新的市场闯荡的时候,可能都会面临这样的问题:除了技术和资金,在地利、人和上都处于竞争的劣势,同时还面临着本地市场的排他性压力。

近些年,随着世界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大陆企业才有了一些国际化的尝试,但对于台湾企业而言,这是最正常的事情。“做企业,开拓市场是必须功课。这种开拓可能是营销开拓以占据市场份额,可能是资金投入以投资建厂实现本地化,更有可能是文化开拓——让本地文化与企业特质相结合。”摸索数年之后,谢坤宗总结出了异地扩张的方法。

“一是管理人才本地化,这样才能将人力管理尤其是基础员工的管理成本降到最低;二是文化融合,所有外来的管理构架、营销策略都需要与本地员工特质相结合并加以调整;三

是创新,任何企业最终还是需要市场检验,而产品是市场了解企业的最直接方式,只有最代表市场趋势的产品,才能长久的为企业提供稳定的利润。”

谢坤宗遭遇困境之后的“三板斧”,使宝树堂异军突起,在中医药企业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平和+勇气=成熟

但随着宝树堂的逐渐发展壮大,新的问题摆在了谢坤宗面前。

“大陆企业的模仿能力太强了,任何产品都可以仿制,任何模式都可以复制。”回忆起当年的境遇,谢坤宗无奈地说。

在20世纪90年代,宝树堂发展最为迅速的几年,竞争对手与没有研发能力的小型药企开始疯狂仿制宝树堂的产品,在市场上对宝树堂造成了极大的冲击。而与此同时,1989年由谢坤宗从台湾带来的平价药品超市的直销模式,也被大陆同行纷纷仿效。宝树堂的经营陷入了空前的低谷。

“当时会觉得很愤怒,这种现在被称为‘山寨’的方式简直是赤裸裸的强盗行为。但随着企业的逐步正规和发展,我也在反思早些年的得失。通过对一些台湾企业界前辈的研究发现,任何在新市场中的开拓行为,一定会遇到类似的问题,所以心态就放平和了:被模仿,说明你已经站到了这个产业的前面,只有领先者才有被模仿的资格。与此同时,要有继续向前的勇气,只有这样,才能不被模仿者所超越。”

平和的心态与前进的勇气,让宝树堂最终脱颖而出。

未来榜样

宝树堂今天的成绩来自于谢坤宗的不懈努力和追求,但其成功的更重要意义在于:今天台湾企业在大陆的二次创业史,将很有可能成为若干年后大陆企业国际化道路上可以学习的

榜样。面对陌生的市场,旧有的思路与方式行不通时,如何应对、如何改变、坚持什么、放弃什么,这些经验将帮助中国企业尽早走向国际市场。

无论是像全聚德、内联升这样年逾百岁的老字号,还是海尔、联想、TCL等跃跃欲试的现代企业,二次创业都是艰难的任务。到全新的环境中发展,无异于企业的二次创业。必须承认,在海峡两岸都取得成功的台湾企业家有很多,但在国内外都有所斩获的大陆企业家却很少。因此更需要学习和思考的是,不远的将来,中国企业在欧美市场攻城略地的时候,是否已经掌握了二次创业的成功秘诀呢?

《中外管理》2010年第3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