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传分章读书笔记
【篇一:苏东坡传 读书笔记】
《苏东坡传》 读书笔记
我读的《苏东坡传》是林语堂先生写的传记。全书按照苏东坡的人生经历分成四卷:童年与青年、壮年、老练与流放岁月。作者对苏东坡的生平逸事及所作辞赋进行解读,从而分析苏东坡的心理性格。
纵观苏东坡一生,只能对其才智赞叹不已:而其言行、诗词、幽默,无一不是其才智的体现。
苏东坡是幽默的。某次与王安石谈及王之所谓“字源学”时,引用《诗经》中“鸣鸠在桑,其子七兮”,并父母共九只鸟,以王安石的方式来向其解释为何“鸠”为“九”、“鸟”二字合成,实为嘲讽;后某次更戏谑王安石曰“‘波’若是‘水’之‘皮’,则‘滑’就是‘水’之‘骨’了。”即使在被贬至缺医少药的海南之后,对朋友僧人参寥的关心,他仍在回信中说“但若无医药,京师国医手里,死汉尤多。”以此来告知朋友不必担忧。
苏东坡也是幸福的。他一生交友无数,知己遍天下,兄弟情深,妻妾对其关爱有加。尽管不如意事众多,如朝云笑言其“一肚子不合时宜”,但他的生活又怎可不称为过得快乐呢?
苏东坡是刚直的。尽管有过数次因诗而被捕、受审,但他仍然不改犀利词风。好友刘恕罢官出京时,他写诗讽刺“群乌未可辨雌雄”,后又写“犹诵麦青青”,对官场荣耀表示鄙夷之意。在某次刚刚被释出狱后,即写诗两首,随后自己也掷笔笑道“我真是不可救药!”。
作者曾经也这样描述过:“一个高明的政客必然要精通一条艺术手法:那就是要多说话,但内容必须空洞。”这很好理解,如果你的存在不会对那些带头人物有所威胁,那你就不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高明的官员永远不说出什么,但只要否认。高明的官员必须深有休养,长于说‘无可奉告’‘阁下听说,诚然不错!’这样便大有前途了。第二条,他必须讨好朋友。第三条,当特别提防开罪他人。守口如瓶,低声而斯文,使人高兴的窃窃私语,早晚会积劳成疾,因公殉职。”作者说这就是朋党之争时政治之中的规则。显然,苏东坡已一一犯规了,但这并不是他不明白这些“秘诀”,实是因为他的本性就是如此,他的本性就是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更何况这些本性是值得歌颂的。苏东坡就是要做到说话做事都要对得起天地良心。当朝云产下一个男婴之时,苏东坡也曾写到:“惟愿我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也许他知道,这许许多多的灾祸,全是由于他的才智。但我想,这更是因为他本性中的明辨是非,实事求是到死都未曾泯灭呀!
虽然后世美誉甚多,但是苏东坡留给我的印象,仍然是多面的,丰富的,有血有肉的。他不是神,他不是完美的,他也曾经想要自杀,他也曾经在文字狱中承认莫须有的罪名,他也因为高调而得罪了不少人,这些政敌们出于利益和妒忌对他进行了无情的迫害。但他,绝对是一个健康的人。他不偏激,儒释道在他的身上有着完美的融合。他有儒家的进取,正义,也有佛道的洒脱出世。他即追求长生不老,健康长寿,也不放过品尝美味的机会。他有文人的优点,却没有文人的酸腐和清高之气,反而和劳动人民打成一片,更在黄州这个苦寒之地亲自开垦,做一个躬耕的农夫。
前面提到了的都是我对苏东坡的整体感受,全书共分为四卷,而卷三“老练”在我看来就是他内心真正的平静。苏东坡在写诗做赋、当官之余,修行瑜伽、佛教、道教等,与其弟子由交流,颇有心得。然而,他留有自己的见解,把各家思想融合并用于自身。
一般的,一个人需要有信仰来支持他的灵魂,有追求来引导自己的道路,有理论来化解自
己的忧愁,有动力来使自己奋斗。对于东坡这一个两遭贬谪远迁的人,这些使他思想境界更高的理论更为完备吧。
年轻时,他继承了父亲苏洵的狂放不羁。他写讽刺诗、写诉状、写奏章劝皇帝改变观念,因而遭受打击。在被贬谪后,在向南的漫漫长路上,在南方的蛮荒之地,在一个个不眠之夜,他参悟了生命的真谛。
“出舆入辇,蹶痿之机。洞房清宫,寒热之媒。
皓齿娥眉,伐性之斧。甘脆肥浓,腐肠之药。”
这三十二字警告,是他写给自己昼夜观看的。“失去人间美好东西的人,才感觉得到人间的幸福。”在一次次的顿悟中,“他讽刺的奇酷,笔锋的尖锐,以及紧张与愤怒,全已消失,代之而出现的,则是一种光辉温暖、亲切宽和的诙谐,醇甜而成熟,透彻而深入。”
除去对苏东坡的生平记述,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也极其富有文学韵味:
西湖的诗情画意,非苏东坡的诗思不足以极其妙;苏东坡的诗思,非遇西湖的诗情画意不足以尽其才。一个城市,能得诗人发现其生活上复杂的地方性,并不容易;而诗人能在寥寥四行诗句中表现此地的精粹、气象、美丽,也颇不简单。
苏东坡能够到处快乐满足,就是因为他持这种幽默的看法。后来他被贬谪到中国本土之外的琼崖海岛,当地无医无药,他告诉朋友说:“每念京师无数人丧生于医师之手,予颇自庆幸。”
苏东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是他那思想
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
苏东坡今生的浩然之气用尽。人的生活也就是心灵的生活,这种力量形成人的事业人品,与生命俱来,由生活中之遭遇而显示其形态。正如苏东坡在潮州韩文公庙碑中所说:“浩然之气、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随死而亡矣,故在天为星辰,在地为河狱,幽则为鬼神,而明则复为人。此理之常,无足怪者。”
【篇二:《苏东坡传》读书笔记】
想起苏东坡
——读《苏东坡传》有感
what is in a name?
容我用莎翁这句著名的话开头,what is in a name? 在人类的几千年的发展史上,我们仰望过无数光彩夺目的人物,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里,我们也拜读过太多似流星般灿然闪亮的传奇。然而,一千年过后,唇齿轻启间流泻出不经意的微笑,虔诚地诵读这个名字,苏轼,仿佛还有一种奇迹。
what is in his name? 我们大可以去故纸堆里翻找他的笔迹,去传说里追随他的身影。可那是苏轼么?在阴沉的天气里,在满目的第n手资料中抬头,我忽然想起了苏轼。
然后笑了。
苏轼在哪里?
前几天亲戚在家里做客,姨妈吃的开心就找妈妈讨教方法。妈妈笑说我哪里有什么方法,不过苏门弄斧。然后我们几个一起恍然大悟:苏轼的东坡肉?妈妈连连点头:是哟是哟。仿佛聊起苏轼就像聊起隔壁那个拄着拐杖,杖上挂着酒葫芦的老丈。
这个人老跟佛印过不去,结果每次都是自己吃亏。他还跟妹妹斗嘴,结果妹妹反讽说:去年一点相思泪,至今尚未到腮边。然后他跟王安石也开玩笑,轻松大胆地就跟他和路边的农夫开玩笑一般无二。苏轼这个名字,提起来在想起悲愤之前总是先引起会心
的微笑,就好像我们到了餐馆经常忍不住要点东坡肉一样。 他不愿用那狼毫写千古文章,倒沾沾自喜地总结起烧肉大法:洗净锅,少著水,柴火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说完了自己得意洋洋地继续,啊呀,一大早起来打两碗肉俺一个人大块朵颖,多来劲儿呀。——他倒不怕高血脂。
现在,我一边儿写这个老头,一边儿自己吭哧吭哧的乐。他达时也欣然,贫时也陶然。在人生的舞台上他飞扬跳脱,快活无辜地像一个玩水的孩子。我有充足的理由相信他得到了无
边的赐福,他了解人生的磨难和无可奈何,对此他不投降也不恋战,安详从容地教暗处的宵小也无地自容。所以连他的敌人都得承认,想证明苏东坡有什么坏心那可真难,没人会相信。
但他也绝非是道貌岸然,仙风道骨之流,事实上他跟道貌岸然相去千里。大家坐而论道的时候他乐呵呵地说:皆不足道,难在去欲。还一本正经的记在笔记里,绝无遮遮掩掩的意思,倒说自己觉得怪有趣的。他跟妓女农夫渔人做朋友,并不把自己的才华当作什么了不起的东西。他不做坏事,所以被关起来了也照样呼呼大睡,跟在家里一样。 在衣香鬓影的大背景之下,苏轼一边回绝正常的社交邀请,然后又恐怕别人不知道一样写诗记之,以示自己其实并没有重大的约会在身,直白的表述近乎让人难以接受。他一生坦坦荡荡,无不可对人言,然后他又明白
自己真是不可救药。
林语堂写苏东坡开始于洋洋洒洒的论述,他的个人魔力,熠熠生
辉的才华和人格魅力。但是我觉得我喜欢苏东坡超过了喜欢一首诗一阙词,超过一幅画一堂字。我喜欢苏东坡不仅和他的艺术才华没有绝对联系,甚至和他的道德水准亦没有因果关系。
他是苏东坡,纵观中国上下五千年,我们有阮陶,有李杜,有唐伯虎纪晓岚。我们有的是文人骚客,有的是山野隐逸的世外高人,亦有的是忠臣良将。可是拿苏东坡来看,似乎总有那么一点点不同。他不完全避世,他也不乐意走文死谏的血色大路;他写诗画画儿,可是也愿意抗个锄头跟目不识丁的老农聊天;他就是有那么一丁点儿的不同,每次你要把他分门别类地放到什么纲什么目底下去,这个老头就笑容满面地看着你,然后你又想起来,且慢,他貌似好像也许并不适合这个纲这个目。
他到底是谁?他就是苏东坡。终其一世他仿佛老是那个眉州的少年,眉目清朗,若无其事。
记得林语堂曾说,中国文人既是道家又是儒家。他们得意时尽忠尽孝,以大儒的入世标准来要求自己。而他们失意的时候则忘情于山水之间,以道家的出世思想安慰自己。如果苏东坡的一生停在乌台诗案之前,停在黄州之前,那么他也许只是无数文人骚客之中的一名,也许他在顺境里写过一些意气风发的佳作,也许他在坎坷中会发出世人皆醉的浩叹。不过如果是那样,那么他只是苏轼,不会成为苏东坡,他的名字不会被文人骚客,村夫农妇一起牢牢记住。
苏轼写过一首词,用来概括他的一生再恰当不过:莫听穿林打叶
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一句“一蓑烟雨任平生”,说来潇洒,若真考量起来,恐怕也只是他的向往。
【篇三:《苏东坡传》读书笔记】
纵横儒道,笑看沉浮《苏东坡传》读书笔记
高二3班 顾佳怡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前句体现儒家入仕观点,后句表现道家的出仕,追求心灵世界宁静、丰腴。这正是苏轼的人生写照,苏轼一生在政治斗争中沉浮,在朝为官时他能正直进谏,下放地方时他能造福百姓,流落边土时他仍淡泊豁达。他身上同时具有儒家的积极进取,道家的乐观超脱。
在朝为官,正直进谏
说到苏轼的政治生涯,不可不提到王安石变法。王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提到他的改革(王安石变法),只是政治上的一种冲动,而不是一种经济上的发展所以其争执只出现于官僚组织中。或许从现今的视角来看,有人会赞扬王安石变法,称其具有明显的进步意义,发展生产,财政状况有所好转。诚然其变法的出发点无可厚非富国强兵。但在当时造成民不聊生,百姓负担大大加重确是事实,加上王安石本人的刚愎自用,使得大部分朝臣反对变法,包括司马光,韩琦,欧阳修,苏轼等。王安石清除台谏,打压反对派,任用邪佞。当时苏轼任职史馆,位卑权小,又仅限于文学方面,但他多次上书,强调孟子的君权民授以及为政治当容清议。最后一次上书时元祐派高官都已去职,时机不利,他仍是奋不顾身力劝皇帝,他知道自己即使不遭大
祸,也会被免职。这些奏折里带有几分的政治需要,党派之争,我们无从得知。但我相信其中忧国忧民,希望国泰民安,君主虚心纳谏,注重民生的思想是真情流露。哪怕以自己整个政治命运,甚至生命作赌注,苏轼都在所不惜,正直进谏。
放下地方,造福百姓
1086年,元祐元年,太后摄政,苏轼获太后支持,任翰林学士知制造。此职位高权重,当时王安石余党在外兴风作浪,朝内苏东坡强烈的个人主义和大胆的言论得罪了不少人,屡遭弹劾,虽有太后支持,但苏东坡厌倦了此类斗争,自请在地方任职,元祐四年,苏轼成为杭州太守,苏东坡凭借太后赏识,要求朝廷拨款进行重要的改革。短短一年半,他完成了供水系统,医院等公共健康和卫生方案,疏浚盐道,修整西湖,平抑粮价,不顾朝廷和邻近各省的官吏的漠视,一个人热心赈灾,他所修造的苏堤春晓乃是西湖十景之首。元祐七年,苏东坡免除百姓官僚的建议正式下诏颁行。他的愿望实现了,表章中所提的公债全部由朝廷下令宽免。
流落边土,淡泊豁达
1093年,元祐八年太后去世,哲宗当政,起用章惇为相,章惇掌权后疯狂迫害元祐党人。苏轼被一步步贬谪,至流放海南,有记载苏轼说:此间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然亦未易悉数,大率皆无尔。唯有一幸,无甚瘴也。如此困苦的环境下,苏东坡仍是那顽皮、幽默的模样。他说:其余瘴疬病人,北方何尝不病,是病皆死得人,何必瘴气,但苦无医药。京师国医手里,死汉尤多。参廖闻此一笑。当不复忧我也。放人相知者,那以此语之。在海南岛上找不到好墨,苏轼就自己试着制墨,差点把房子烧掉。闲时,苏轼到乡间四处采药,分辨各种草药。他此时最杰出的成就就是完成了一百二十四首和陶诗,
云内流泉远,风前飞鸟轻,无不体现着苏轼的乐观豁达,淡泊自持。
元符三年,1100年,哲宗驾崩,新太后神宗皇后摄政,苏轼获赦调往雷州,太后准许苏轼自由定居,不幸七月,苏轼染病去世。人生苦短,任何人都逃不脱生老病死,但苏轼用他的正义,豁达,才情感动着一代代的后人。时至今日,我们仍记得有位纵横儒道、笑看沉浮的才子漫步在历史那畔,一身浩然正气。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