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程概况............................................................................................................................................... 2 二、编制依据............................................................................................................................................... 2 三、搭设方案及材料要求 ........................................................................................................................... 3
3.1、搭设方案 ..................................................................................................................................... 3
3.1.1、简介 ................................................................................................................................. 3 3.1.2、支模架搭设参数 ............................................................................................................. 3 3.1.3、具体搭设方法 ................................................................................................................. 4 3.1.4、支模架架体及模板选用 ................................................................................................. 4 3.1.5、支模架剪刀撑的布置 ..................................................................................................... 4 3.1.6、斜撑的安装 ..................................................................................................................... 4 3.2、材料要求 ..................................................................................................................................... 4 四、支模架架体搭设 ................................................................................................................................... 6
4.1、施工准备 ..................................................................................................................................... 6 4.2、搭设流程...................................................................................................................................... 7 4.3、架体搭设 ..................................................................................................................................... 7 五、架体拆除............................................................................................................................................... 8 六、支模架体检查验收: .............................................................................................................................. 9 七、支模架监测......................................................................................................................................... 10 八、架体使用及管理要求: ..................................................................................................................... 10 九、安全措施:......................................................................................................................................... 11 十、重大危险源辨识和应急预案 ............................................................................................................. 11
10.1、重大危险源辨识 ..................................................................................................................... 11 10.2、应急预案 ................................................................................................................................. 13 十一、计算书............................................................................................................................................. 16
11.1、10#连廊部位(悬挑2040mm) .............................................................................................. 16
11.1.1、支模架体系计算书 ..................................................................................................... 16 11.1.2悬挑架主梁验算计算书 ................................................................................................ 25 11.2、其他楼号悬挑外廊计算书(悬挑1380mmm) ...................................................................... 34 11.3、局部大悬挑部位计算书(悬挑3580mmm) .......................................................................... 44 十二、附图
12.1、1#、2#、3#、8#楼悬挑混凝土结构支模架平面布置图 12.2、9#、12#楼悬挑混凝土结构支模架平面布置图 12.3、4#、7#楼悬挑混凝土结构支模架平面布置图 12.4、10#楼悬挑混凝土结构支模架平面布置图 12.5、11#楼悬挑混凝土结构支模架平面布置图 12.6、悬挑支模架剖面图1 12.7、悬挑支模架剖面图2 12.8、悬挑支模架剖面图3
12.9、相关的结构平面图,建筑剖面图
悬挑外廊支模架搭设方案
一、工程概况
建设单位:宁波市鄞州区石碶街道新村建设办公室 设计单位:浙江高专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宁波市斯正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浙江万华建设有限公司
本项目位于宁波市鄞州区石碶街道建庄村,东侧为西零路、南侧为鄞州大道、西侧为建庄5号地块空地、北侧为河流,交通较为便利。本项目共有12幢单体、1#、2#公变及地下室组成,其中5#、6#楼为11层框架剪力墙结构,1#、2#公变为一层框架结构,地下室为一层框架剪力墙结构,其余单体为14层框架剪力墙结构。本工程总用地面积3881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98972.94平方米,其中地下建筑面积约21940平方米。
该工程的1#~4#楼、7#~12#楼在12层梁板(结构面标高30.76m)北侧部位设有向外
悬挑的现浇连廊,连廊部位支模架无法搭设。
从基础顶板板面或回填土面开始搭设都不合适,不仅工料浪费严重,亦影响工期,高度高、稳定性较差,架体变形难于控制,故对上述部位设置悬挑钢梁用于梁板支模施工,即“工字钢悬挑做主梁,槽钢做联梁再搭设支模架,且角铁斜撑卸荷”的方式。其中10#连廊外挑2.04米,局部最大悬挑3.58米;1#、2#、3#、8#楼连廊外挑1.36米,4#、7#、9#、11#、12#外挑连廊外挑1.38米。
二、编制依据
2.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2.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2.3、《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2.4、《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2.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 2.6、《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2.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2.8、《混凝土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04);
2.9、《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江正荣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10、石碶街道建庄4号安置地块施工图; 2.11、国家及浙江省的有关规范、规程和标准;
2.12、公司ISO9001、ISO14001与OHSAS18001综合体系标准、公司土建工程施工工艺标准,《环境/安全管理手册》和《环境/安全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三、搭设方案及材料要求 3.1、搭设方案 3.1.1、简介
本架体分为支模架和基础斜撑两部分:
1、支模架:在11层结构楼面上埋设直径16的圆钢压环,放置16#工字钢挑梁,16#工字钢挑梁间距为1.50m左右,在16#工字钢上垂直设置10#槽钢连梁,槽钢间距根据支模架立杆间距调整,详见附图。在工字钢和槽钢组成的挑梁上搭设支模架立杆。 2、斜撑为1道斜撑杆,是支撑支模架工字钢梁的支撑件,与其上部的工字钢梁焊接连接,为支模架体创造搭设平台,工字钢挑梁下采用10#槽钢斜撑。
各楼搭设具体平面示意详见附图:
3.1.2、支模架搭设参数
1、在11层结构楼面处,每根工字钢位置埋设3只Φ16的U型压环,根据各楼悬挑尺寸分别布置6.0m和4m长的16#工字钢挑梁,悬挑和内锚尺寸比例为1:1.25,挑梁间距均为1500mm左右,然后在工字钢挑梁上设置10#槽钢连梁,连梁上直接搭设支模架立杆,支模架立杆间排距均为750mm,步距为1800mm。斜撑采用10#槽钢,支撑点部位详悬挑架剖面图,下部与结构楼面的预埋铁或后植筋钢筋焊接连接,详附图
2、压环设置,压环采用Φ16圆钢,共设置3道,第三道为定位压环,在离建筑物外包100mm~150处设置;第一道、第二道为受力压环(其中第二道为备用压环),第一道压环距工字钢末端200mm处设置,第一道距第二道300mm设置,当第一道受力压环破坏后(预埋不当、受外力破坏等),第二道受力压环受力作业。
3.1.3、具体搭设方法
在11层结构楼面处开始埋设压环,布置4米或6m的16#工字钢悬挑梁,挑梁间距为1500mm,然后在工字钢挑梁上安装10#槽钢连梁,再在槽钢连梁上搭设支模架立杆。板底、梁底木方采用50×70mm,间距300mm之内。
槽钢连梁上直接焊接Φ16的钢筋头固定件,钢筋头250mm长,支模架立杆插在固定件上,从而与支模架架体立杆连为一体,为确保槽钢稳定在每根钢管立杆下的槽钢槽内竖向焊接Φ16的钢筋头。
3.1.4、支模架架体及模板选用
支模架架体采用Φ48×3.5的钢管扣件式脚手架;方木规格选用50mm×70mm;挑梁选用3种长度为4m和6m的国标16#工字钢;压环为Φ16圆钢;斜撑采用10#槽钢;连梁采用10#槽钢;立杆固定件采用Φ16的钢筋头;
3.1.5、支模架剪刀撑的布置
1、纵横向剪刀撑
沿支模架体外排立杆的四周满设竖向剪刀撑;中间每间隔4m左右设置一道横向剪刀撑。
2、水平剪刀撑:
在支模架底部、顶部各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
3.1.6、斜撑的安装
斜撑为1道10#槽钢斜撑杆,是支撑支模架工字钢梁的支撑件,与其上部的工字钢梁焊接连接,为支模架体创造搭设平台。为保证架体整体稳定,且控制槽钢细长比,宜在斜撑中间设置1道通长槽钢。
3.2、材料要求
1、16#工字钢挑梁、10#槽钢、:材质及物理性能符合国家要求标准,并附有材质证
及物理性能合格证。 2、钢管:
⑴、选用Φ48×3.5,强度等级Q235-A的焊接钢管,材质符合现行国标«碳素结构钢»(GB/T700)中Q235-A级钢标准,钢管表面平直光滑,无裂纹、分层、压痕、划道和硬弯,钢管上严禁打孔。新用钢管要有材质检验合格证。
⑵、立杆、大横杆和斜杆的最大长度为6.0m,小横杆长度1.5m。每根钢管的最大质量不应大于25㎏。
⑶、 钢管外径、壁厚偏差不大于0.5㎜;表面锈蚀深度≤0.5㎜;两端面相切斜偏差不大于2°、且不大于1.7㎜。 ⑷、 弯曲度要求:
端部弯曲长度L≤1.5m,弯曲度≤5㎜。
立杆钢管管: 3m<L≤4m:弯曲度≤12㎜;4m<L≤6.0m:弯曲度≤20㎜。 水平杆斜杆弯曲:L≤6.0m, 弯曲度≤30㎜。 ⑸、钢管必须涂有防锈漆。 3、扣件:
⑴、采用可锻铸铁扣件,材质符合现行国标«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规定;不得有裂纹、气孔;不宜有缩松、砂眼、浇冒口残余披缝;毛刺、氧化皮等清除干净。
⑵、螺栓拧紧力矩达65N/m时,扣件不得发生破坏。
⑶、新扣件具有生产许可证,质量检测单位的测试报告和产品质量合格证。当对扣件质量有怀疑时,应按国标«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的规定抽样检测。
⑷、旧扣件使用前应进行质量检查,有裂缝、变形的严禁使用,出现滑丝的螺栓必须更换。
⑸、扣件与钢管的贴合面必须严格整形,应保证与钢管扣紧时接触良好,当扣件夹紧钢管时,开口处的最小距离应不小于5mm。
⑹、扣件活动部位应能灵活转动,旋转扣件的两旋转面间隙应小于1mm。 ⑺、扣件表面应进行防锈处理。
4、钢管及扣件报废标准:钢管弯曲、压扁、有裂纹或严重锈蚀;扣件有脆裂、变形、滑扣应报废和禁止使用。
5、立杆、纵横向水平杆、用黄色油漆涂刷;扣件刷暗红色;剪刀撑、护身栏杆用黑黄双色油漆分段间隔涂刷,间距300mm一段。
4、可调托撑:
可调托撑丝杆与螺母捏合长度不得少于4-5扣,托撑板厚度不小于5mm,插入立杆内的长度不得小于150mm。
四、支模架架体搭设 4.1、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⑴、熟悉图纸,根据结构状况进行模板支撑架设计,确保支架强度、刚度及稳定性。 ⑵支撑架体搭设平面图、立面图。 2、施工准备:
⑴、根据审核后的施工方案和架体施工图,按需用量准备合格的材料。 ⑵、明确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对操作工人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和岗前培训。 ⑶、清理支架搭设场地。 3、人员准备: 序号 1 2 3 4 岗位/工种 工长 质量员 专职安全员 架子工 数量 2 2 2 10 备注 现场施工管理 检查钢管质量 对架体检查 有操作证 根据岗位配备管理人员,根据施工方案配备施工班组。
架子工必须持有效的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上岗作业。必须戴好安全帽、系安全带,严禁穿塑料底鞋,皮鞋等硬底易滑鞋登高作业。操作工具及小零件要放在工具袋内,扎紧衣袖口,领口以及裤腿口,以防钩挂发生危险。
4.2、搭设流程
架体拆除 钢筋、模板、砼施工 卷尺、力矩扳手等检查 架体检查 架体整改 水平杆拉线搭设 剪刀撑搭设 立杆弹线布置施工准备 公司安技部门验收 4.3、架体搭设
1、搭设流程:
本架体分为基础斜撑和支模架两部分:基础斜撑为支撑支模架工字钢梁的支撑架体,是为其上部的工字钢梁和支模架体创造搭设平台;支模架为钢管模板支架。架体搭设中挑梁安装及斜撑为重点及难点,整体搭设流程如下:
安装16#工字钢挑梁→按1:1比例对斜撑杆放样→确定斜杆长度及倾角→斜撑杆截角→焊接斜撑杆端分别与10层预埋铁或植筋钢筋连接→安装工字钢挑梁上的10#槽钢连梁→焊接Φ16钢筋头→搭设支模架。 2、搭设要点:
⑴、斜撑槽钢搭设以1:1比例放样确定斜杆长度及倾角,然后截角,保证架体杆件及搭设尺寸的准确,从而保证基础架传力的合理性及稳定性。
⑵、斜撑杆安装过程中扶住槽钢,配合下部作业人员焊接安装。以保证斜撑杆安装的安全。
⑶、在10#槽钢连系梁上焊接上部立杆钢管定位筋,使10#槽钢连系梁和上部的支模架架体立杆连接牢固。同时在斜撑杆顶端位置与16#工字钢挑梁焊接,使斜撑杆牢固连接。
3、构造措施及要求
⑴、支模架搭设前必须按设计的立杆平面布置图在挑梁上弹线,以确保立杆间距符合设计要求。
⑵、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⑶、立杆之间按步距1500mm内满设双向水平杆,并分别与相交立杆扣接牢固,外围水平杆设于立杆内侧,其余纵横向水平杆均分别设于立杆同侧,以便剪刀撑和斜杆与立杆相交处的扣接。
⑷、竖向剪刀撑:竖向剪刀撑斜杆与地面倾角为450~600,并与地面顶紧,剪刀撑与立杆有效连接,斜撑搭接长度不少于500㎜,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剪刀斜撑端头伸出扣件边缘长度不应少于100㎜。
⑸、水平剪刀撑:水平剪刀撑与水平杆或立杆连成整体,架体水平杆与已浇混凝土结构柱进行拉接,其节点间距不大于2倍步距,以便将施工中产生的水平推力传递到结构构件(柱)和楼面,确保支架整体稳定。
⑹、除顶部接长外,立杆接长均采用对接扣件,对接扣件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在同步内设置,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距离不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立杆垂直度按≤L/400(L为整架高度)。
⑺、各扣件螺栓均采用测力矩扳手拧紧,使其扭力矩均控制在40~65N·m。 ⑻、交叉支撑、水平加固杆、剪刀撑不得随意拆卸,因施工需要临时局部拆卸时,施工完毕后应立即恢复。
五、架体拆除
5.1、拆除流程
在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达到100%后方可拆除,步骤为:清理架体上的障碍物及悬浮物、检查架体的每个节点、连墙杆及支承件、做好拆除前的准备工作→拆除模板及支模架体→拆除工字钢悬挑梁上的10#槽钢连梁→松除工字钢支撑梁与圆钢压环的楔
紧木楔、焊件→割除圆钢压环→吊离工字钢梁→割除斜撑槽钢→吊离斜撑槽钢。 2、拆除要点:
⑴、支撑工字钢梁的拆除是拆除的难点,先要在锚环与工字钢梁楔紧的状态下,松去木楔、割除压环,然后将工字钢梁稍抬起200~300mm,使其与斜撑杆分离,最后分段滑移拆除。
⑵、拆除支撑工字钢梁前必须将支模架拆除清理干净,以便工字钢梁拆除的安全顺利。
⑶、斜撑杆拆除要在解除上部与工字钢挑梁的连接后,扶握住上端,再配合下部作业人员共同拆除。
六、支模架体检查验收:
1、支模架检查内容:
〔1〕、查看钢管、扣件材料产品质量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 〔2〕、检查使用钢管是否符合质量要求。 〔3〕、钢管必须涂有防锈漆。
〔4〕、检查厂家的生产许可证、法定检测单位的测试报告和产品质量合格证。 2、使用中定期检查内容:
〔1〕、检查底座是否松动,立杆与底座是否落空。 〔2〕、检查扣件螺栓是否松动。 〔3〕、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要求。 3、主要验收内容
〔1〕、立杆垂直度:用经纬仪或吊线和卷尺测量,立杆偏差:2m高处不得到大于±7mm、横距偏差不得大于±20mm。立杆总垂直度不得大于±100mm。用钢卷尺测量。
〔2〕、纵向水平杆偏差,一根杆的两端高差不得大于±20mm,同跨内两根纵向水平杆高差不得大于±10mm,用水平仪或水平尺测量。
〔3〕、扣件安装:⑴用钢卷尺测量同步两个相隔立杆上对接扣件的高差是否≥500mm;⑵用扭力扳手检测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是否为40-65N.m。
〔4〕、用角尺检测剪力撑斜杆与地面的倾角是否小于45o-60o。
〔5〕、其他未尽事宜按《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的相关要求执
行。
七、支模架监测
1、监测项目:支架沉降和位移。
2、测点布设:根据需要在梁下或梁上均设一个监测剖面。
3、监测频率: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实施监测,监测频率不超过30分钟一次进行连续观测。
4、变形监测报警值:5mm
对场地狭窄,不便于观察的监测点应布置在表面进行观测。
八、架体使用及管理要求:
1、架体搭设完毕后需经设计人员、公司有关部门、工长、安全员、架子工班长共同验收,合格后多方签字交付使用。不合格者严禁投入使用。
2、体架搭设好后不得任意拆改,如确需改动,须经工程技术人员重新设计后,按设计要求改动。
3、不得在架体上集中堆放施工材料具,其允许荷载值不大于3000N/m2。 4、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员、安全员、安全值班人员要经常检查,观察连墙杆、大小水平杆、立杆、剪刀撑等的扣件是否有松动,各部杆件是否有拆除现象等。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加固。
5、焊接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本工程下支撑刚件采用手工电弧焊,焊条采用E430系列; (2)焊工必须有相应的资格证书,施焊前,对焊工进行技术交底;
(3)、焊接过程中抽检电流、电压等工艺参数,焊接顺序是否符合工艺,焊接面的水、锈、油是否清除干净。
(4)、焊缝外观要100%检验,焊缝表面应均匀、平滑,无折皱、间断和未满焊,严禁有裂纹、夹渣、焊瘤、烧穿、弧坑、针状气孔等缺陷。
6、混凝土浇筑有关注意事项:
⑴、为确保挑架型钢预埋部位具有足够的强度,11层柱12层板结构施工时,先对墙柱部位进行浇捣,并及时留置同条件养护试块,待墙柱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时,方可进行梁板混凝土施工;12层梁板混凝土浇捣时,先先行浇捣其余部位混
凝土,最后浇捣悬挑部位。
⑵、确保模板支架施工中均衡受载,采用由中部向两边扩展、对称浇筑的方式、按照规定路线进行混凝土浇筑。
⑶、支架下面安装照明灯,在安全员的监督下,派木工进行巡查,发现问题立即加固。如支架变形达到报警值时,安全员立即报告现场施工负责人,负责人查明情况,采取必要的安全和加固措施。发现险情,及时通知作业人员撤离危险范围。
九、安全措施:
1、施工方案坚持集体讨论→上报审批的确立程序,确保方案安全合理、切实可行。 2、架体搭拆必须由持上岗证的专业架子工承担,有高血压、心脏病及不适应高处作业体征的人员不得上架操作。
3、搭拆作业前,检查个人的安全防护用品是否完好,着装是否紧凑,工具袋等必需用品是否齐全完备,待一切确认后方可进入作业区作业。
4、架体搭拆为高空悬空作业,搭拆中,必须可靠系牢安全带;所有杆件、施工材料不得随意堆放在架体上;必须将每一个杆件固定牢固后再搭设下一个杆件或拆除运送到安全地方后再拆下一个杆件。架体上不得存放任何悬浮材料。
5、不准利用架体垂直吊拉运送材料。
6、操作人员必须步调统一,设专人指挥。当两人共同搭拆同一杆件时必须互相呼应,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作业。
7.夜间、雨雪、强风天气严禁架体作业。
十、重大危险源辨识和应急预案 10.1、重大危险源辨识
本工程涵盖了钢筋、混凝土、模板、支架搭拆、钢结构焊接等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危险源有以下几点:
1、机械伤害
形成原因:木工棚、机械缺陷误操作,防护不到位 应采取的控制措施:
(1)设专人负责,按规范操作经常检查电锯、电刨等的防护罩,分料器、推料器等设施,确保安全有效。
(2)停机时要拉闸、断电、上锁。 2、触电
形成原因:漏电开关失效,违规接送电源。 应采取的控制措施:
(1)机械设备必须做到“一机一闸一漏电”。 (2)按、拆电源应由专业电工操作。 (3)漏电开关等必须灵敏有效。 (4)现场电缆布设规范。
(5)设备必须使用按扭开关严禁使用倒顺开关。 3、火灾
形成原因:明火、钢结构焊接。 应采取的控制措施: (1)严禁烟火;
(2)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3)操作间必须配齐消防器材; (4)电焊工持有效上岗证; (5)电焊施工排专人监护。 4、物体打击
形成原因:模板搬运违章作业 、支模设施设备缺陷。 应采取的控制措施:
(1)轻拿慢放,规范作业,注意安全。 (2)应经常检查所用工具,确保安全有效。 5、高处坠落
形成原因:高处支模防护不到位。
应采取的控制措施:脚手架作业面应采取铺板或平挂安全网等防护措施,且工人应规范操作,勿猛拉猛撬。
6、坍塌
形成原因:木料等堆放不规范,支撑体系基础不满足受力要求。 应采取的控制措施:
(1)应分散放料,并严格控制堆放高度,严禁超过规定载荷。
(2)基础符合设计要求,达到设计的承载力,检测条件缺乏的情况下,可做堆载实验。
7、起重伤害
形成原因:模板等吊运不规范、钢结构吊装不规范。 应采取的控制措施:
(1)吊装时应把吊物绑牢固。
(2)信号工及吊装司机必须持证上岗,密切配合,严格遵守“十不吊”规定。 (3)被吊物严禁从人上方通过,人员严禁在被吊物下方停留。 (4)经常检查吊索具,并且保持安全有效。
(5)遇有6级以上强风、大雨、大雾等天气严禁吊物。 (6)整个预防措施过程都比必须安排有专门人员进行监控。 8、其他伤害:
形成原因:支拆模环境不良
应采取的控制措施:应把所有拆下木料上的钉子去除或砸平。
10.2、应急预案
10.2.1、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 组成、职责、分工及设备如下 :
姓名 王忠华 职 务 组 长 分 工 负责联系 救护车辆 负责指挥 人员抢救 负责现场 抢救伤员 联系电话 何伟清 阮六炎 张建业、涂黎明
材料名称 汽车 灭火器 副组长 副组长 组 员 数量 1台 10个 备注 运送物资和伤员 灭火 灭火器材 消防带 碘钨灯 手电筒 卫生急救箱 担架 对讲机 手机 电话 10.2.2、坍塌倒塌事故应急措施
3个 200米 4只 5个 1套 2个 6个 6台 1台 灭火 灭火 照明 照明 工具 现场指挥 联络 联络 (1)、事故发生后应立即报告应急抢险指挥部。 (2)、挖掘被掩埋伤员及时脱离危险区。
(3)、清除伤员口、鼻内泥块、凝血块、呕吐物等,将昏迷伤员舌头拉出,以防窒息。
(4)、进行简易包扎、止血或简易骨折固定。
(5)、尽快与120急救中心取得联系,详细说明事故地点、严重程度,并派人到路口接应。
(6)、组织人员尽快解除重物压迫,减少伤员挤压综合症的发生,并将其转移至安全地方。
(7)、若有骨折时应及时用夹板等简易固定后立即送医院。
(8)、在没有人员受伤的情况下,现场负责人应根据实际情况研究补救措施,在确保人员生命安全的前提下,组织恢复正常施工秩序。
(9)、生产部、技术部、安全部应组织相关人员对倒塌事故进行原因分析,制定相应的纠正措施,认真填写伤亡事故报告表、事故调查等有关处理报告,并上报。
10.2.3、高空坠落事故应急措施
现场只有1人时应大声呼救;2人以上时,应有1人或多人去打“120”急救电话及马上报告应急救救援领导小组抢救。
仔细观察伤员的神志是否清醒、是否昏迷、休克等现象,并尽可能了解伤员落地的身体着地部位,和着地部位的具体情况。
如果是头部着地,同时伴有呕吐、昏迷等症状,很可能是颅脑损伤,应该迅速送
医院抢救。如发现伤者耳朵、鼻子有血液流出,千万不能用手帕棉花或纱布去堵塞,以免造成颅内压增高或诱发细菌感染,会危及伤员的生命安全。
如果伤员腰、背、肩部先着地,有可能造成脊柱骨折,下肢瘫痪,这时不能随意翻动,搬动是要三个人同时同一方向将伤员平直抬于木板上,不能扭转脊柱,运送时要平稳,否则会加重伤情。
10.2.4、物体打击事故应急措施
当物体打击伤害发生时,应尽快将伤员转移到安全地点进行包扎、止血、固定伤肢,应急以后及时送医院治疗。
⑴、止血:根据出血种类,采用加压包止血法、指压止血法、堵塞止血法和止血带止血法等。
⑵、对伤口包扎:以保护伤口、减少感染,压迫止血、固定骨折、扶托伤肢,减少伤痛。
⑶、对于头部受伤的伤员,首先应仔细观察伤员的神志是否清醒,是否昏迷、休克等,如果有呕吐、昏迷等症状,应迅速送医院抢救,如果发现伤员耳朵、鼻子有血液流出,千万不能用手巾棉花或纱布堵塞,因为这样可能造成颅内压增高或诱发细菌感染,会危及伤员的生命安全。
⑷、如果是轻伤,在工地简单处理后,再到医院检查;如果是重任,应迅速送医院拯救。
10.2.5、触电事故应急措施
1、切断电源。若一时无法切断电源,可用干燥的木棒、木板、绝缘绳等绝缘材料解脱触电者。
2、用绝缘工具切断带电导线。
3、抓住触电者干燥而不贴身的衣服,将其拖开,切记要避免碰到金属物体和触电者的裸露身体。注意:要预防触电者解脱后摔倒受伤。另外,以上办法仅适用于220/330V“低压”触电的抢救。对于高压触电应及时通知供电部门,采用相应的紧急措施,以免发生新的事故。
4、医务人员到达前的现场抢救方法: (1)触电者神智清醒,让其就地休息。
(2)触电者呼吸、心跳尚存、神智不清,应仰卧,周围保持空气流通,注意保暖。 (3)触电者呼吸停止,则用口对口进行人工呼吸;触电者心脏停止跳动,用体外
人工心脏挤压维持血液循环;若呼吸、心脏全停,则两种方法同时进行。
5、现场抢救不能轻易中止,要坚持到医务人员到场后接替抢救。
6、触电事故发生后,单位应立即在现场设置警戒线,维护抢救现场的正常秩序,警戒人员应当引导医务人员快速进入事故现场。
7、事故现场警戒线必须待医务人员将触电者带离现场赴医院救治,事故调查和排险抢修工作完毕,现场已无事故隐患时,方可解除。
十一、计算书
11.1、10#楼连廊部位(悬挑2040mm) 11.1.1、支模架体系计算书
板模板(扣件式)计算书
一、工程概况
新浇混凝土板特性 模板支架高度H(m) 模板支架的横向长度Lb(m) 12层挑廊 2.8 2.5 新浇混凝土楼板厚度(mm) 模板支架的纵向长度La(m) 100 40 二、模板支撑体系设计
立杆纵向间距la(mm) 纵横向水平杆步距h(mm) 立杆间次楞根数 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折减系数 800 1500 4 0.9 立杆横向间距lb(mm) 次楞布置方式 荷载传递至立杆方式 立杆伸出顶层横向水平杆中心线至模700 平行立杆纵向方向 单扣件 50 板支撑点的长度a(mm) 设计简图如下:
模板设计平面图
模板设计纵向剖面图
模板设计横向剖面图
三、荷载设计
模板(kN/m) 次楞(kN/m) 模板及支架自重标准值 主楞(kN/m) 支架(kN/m) 新浇筑混凝土自重标准值 (kN/m) 钢筋自重标准值 (kN/m) 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kN/m) 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kN/m) 223320.3 0.01 0.033 0.15 24 1.1 1 2 重现期 基本风压ω0(kN/m) 城市 210年一遇 0.3 宁波市 B类(田野、乡村、丛林、丘陵及房屋比较地面粗糙度 稀疏的乡镇和城市郊风荷载标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μz 准值模板支架顶部离建筑物地面的高度ωk(kN/m) 模板支架状况 风荷载作用方向 支架 风荷载体型系数μs 与风荷载在同面内的计算70 单元立杆数n 模板 1 0.292 敞开式 沿模板支架横向作用 0.471 2区) 1.39 0.137 30 (m) 四、模板验算
模板验算方式 模板厚度t(mm) 模板抗剪强度设计值[τ](N/mm) 2三等跨连续梁 15 1.4 模板类型 模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 模板弹性模量E(N/mm) 22胶合板 15 6000 取1.0m单位宽度计算。计算简图如下:
W=bh2/6=1000×152/6=37500mm3,I=bh3/12=1000×153/12=281250mm4 q=γGΣqGk+1.4ΣqQk=1.2×[0.3+(24+1.1)×0.1]×1.0+1.4×(1+2)×1.0=7.572kN/m
q`=ΣqGk+ΣqQk=[0.3+(24+1.1)×0.1]×1.0+(1+2)×1.0=5.81kN/m 1、抗弯验算
Mmax=0.1ql2=0.1×7.572×0.2332=0.041kN·m
σmax=Mmax/W=0.041×106/37500=1.096N/mm2≤[f]=15N/mm2 符合要求! 2、抗剪验算
Qmax=0.6ql=0.6×7.572×0.233=1.059kN
τmax=3Qmax/(2bh)=3×1.059×103/(2×1000×15)=0.106N/mm2≤[τ]=1.4N/mm2 符合要求! 3、挠度验算
νmax=0.677q`l4/(100EI)=0.677×5.81×2334/(100×6000×281250)=0.069mm νmax=0.069mm≤[ν]=min[L/150,10]=min[233/150,10]=1.553mm 符合要求!
五、次楞验算
次楞验算方式 次楞截面类型(mm) 次楞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 次楞截面抵抗矩W(cm) 次楞弹性模量E(N/mm) 232二等跨连续梁 50×70 13 40.833 9000 次楞材质类型 次楞材料自重(kN/m) 次楞抗剪强度设计值[τ](N/mm) 次楞截面惯性矩I(cm) 42方木 0.01 1.3 142.917 计算简图如下:
q=γGΣqGk+1.4ΣqQk=1.2×[(0.3+(24+1.1)×0.1)×0.233+0.01]+1.4×(1+2)×0.233=1.776kN/m
q`=ΣqGk+ΣqQk=[(0.3+(24+1.1)×0.1)×0.233+0.01]+(1+2)×0.233=1.364kN/m 1、强度验算
Mmax=0.125ql2=0.125×1.776×0.82=0.142kN·m
σmax=Mmax/W=0.142×106/40833=3.48N/mm2≤[f]=13N/mm2 符合要求! 2、抗剪验算
Qmax=0.625ql=0.625×1.776×0.8=0.888kN
τmax=3Qmax/(2bh0)=3×0.888×1000/(2×50×70)=0.381N/mm2 τmax=0.381N/mm2≤[τ]=1.3N/mm2 符合要求! 3、挠度验算
νmax=0.521q`l4/(100EI)=0.521×1.364×8004/(100×9000×1429170)=0.226mm νmax=0.226mm≤[ν]=min[L/150,10]=min[800/150,10]=5.333mm 符合要求! 4、支座反力计算
Rmax=1.25ql=1.25×1.776×0.8=1.776kN R`max=1.25q`l=1.25×1.364×0.8=1.364kN
六、主楞(横向水平钢管)验算
主楞验算方式 主楞截面类型(mm) 主楞材料自重(kN/m) 主楞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 主楞截面抵抗矩W(cm) 主楞弹性模量E(N/mm) 232三等跨连续梁 Ф48×3.5 0.033 205 5.08 206000 主楞材质类型 主楞计算截面类型(mm) 主楞截面面积(cm) 主楞抗剪强度设计值[τ](N/mm) 主楞截面惯性矩I(cm) 422钢管 Ф48×3.5 4.89 125 12.19 计算简图如下:
主楞弯矩图(kN·m)
主楞剪力图(kN)
主楞变形图(mm)
计算简图支座反力依次为R1=3.066kN,R2=5.842kN,R3=5.845kN,R4=3.066kN 1、强度验算
σmax=Mmax/W=0.336×106/5080=66.239N/mm2≤[f]=205N/mm2 符合要求! 2、抗剪验算
τmax=2Qmax/A=2×2.29×1000/489=9.367N/mm2 τmax=9.367N/mm2≤[τ]=125N/mm2 符合要求! 3、挠度验算
νmax=0.361mm≤[ν]=min[L/150,10]=min[700/150,10]=4.667mm 符合要求! 4、扣件抗滑验算
是否考虑荷载叠合效应 是 最大支座反力Rmax=max[R1,R2,R3,R4]=5.845kN
1.05×Rmax=1.05×5.845=6.137kN,6.137kN≤0.9×8.0=7.2kN 在扭矩达到40~65N·m的情况下,单扣件能满足要求! R`max=max[R`1,R`2,R`3,R`4]=4.496kN
七、立杆验算
钢管截面类型(mm) 截面面积A(mm) 截面抵抗矩W(cm) 立杆钢材的弹性模量E(N/mm) 232Ф48×3.5 424 4.49 206000 钢管计算截面类型(mm) 截面回转半径i(mm) 抗压、弯强度设计值[f](N/mm) 2Ф48×3 15.9 205 1、长细比验算
h/la=1500/800=1.875,h/lb=1500/700=2.143,查附录D,得k=1.167,μ=1.329 l0=max[kμh,h+2a]=max[1.167×1.329×1500,1500+2×50]=2326mm λ=l0/i=2326/15.9=147≤[λ]=210 长细比符合要求!
查《浙江省模板支架规程》附录C得 φ=0.32
2、风荷载验算
1) 模板支架风荷载标准值计算
la=0.8m,h=1.5m,《浙江省模板支架规程》表4.2.7得φw=0.129 因风荷载沿模板支架横向作用,所以b=la=0.8m,b/h=0.8/1.5=0.533 通过插入法求η,得η=0.957
μzω0d2=1.39×0.3×0.0482=0.001,h/d=1.5/0.048=31.25 通过插入法求μs1,得μs1=1.2
因此μstw=φwμs1(1-ηn)/( 1-η)=0.129×1.2×(1-0.95770)/(1-0.957)=3.434 μs=φwμstw=0.129×3.434=0.443
ωk=0.7μzμsω0=0.7×1.39×0.443×0.3=0.129kN/m2 2) 整体侧向力标准值计算
ωk=0.7μzμsω0=0.7×1.39×1×0.3=0.292kN/m2 3、稳定性验算 KH=1
不组合风荷载时
Nut=γG∑NGk+1.4∑NQk=Rmax+0.15γGH=5.845+0.15×1.2×2.8=6.349kN
σ=1.05Nut/(φAKH)=1.05×6.349×103/(0.32×424×1)=49.132N/mm2≤[f]=205N/mm2 符合要求! 组合风荷载时
Nut=γG∑NGk+0.85×1.4∑NQk=R'max+0.15γGH=5.364+0.15×1.2×2.8=5.868kN Mw=0.85×1.4ωk lah2/10=0.85×1.4×0.129×0.8×1.52/10=0.028kN·m σ=1.05Nut/(φAKH)+Mw/W=
1.05×5.868×103/(0.32×424×1)+0.028×106/(4.49×103)=51.577N/mm2≤[f]=205N/mm2 符合要求! 4、整体侧向力验算
结构模板纵向挡风面积AF(m) 24 F=0.85AFωkla/La=0.85×4×0.292×0.8/40=0.02kN
N1=3FH/[(m+1)Lb]=3×0.02×2.8/[(34+1)×2.5]=1.906×10-3kN σ=(1.05Nut+N1)/(φAKH)=
(1.05×5.868+1.906×10-3)×103/(0.32×424×1)=45.422N/mm2≤[f]=205N/mm2
符合要求!
11.1.2悬挑架主梁验算计算书(2040) 一、基本参数
主梁离地高度(m) 主梁间距(mm) 主梁与建筑物连接方式 锚固螺栓直径d(mm) 30 1500 平铺在楼板上 16 悬挑方式 联梁悬挑 主梁间距相当于几倍立杆间距(倍数)nb 2 锚固点设置方式 主梁建筑物外悬挑长度Lx(mm) 主梁建筑物内锚固长度Lm(mm) U型锚固螺栓 2440 3560 主梁外锚固点到建筑物边缘的距离100 a(mm) 梁/楼板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 混凝土与螺栓表面的容许粘结强度2.5 [τb](N/mm) 2锚固螺栓抗拉强度设计值[ft](N/mm) 250 二、荷载布置参数
支撑件上下固定点距主梁外锚固点水支撑件上下固定点支撑点号 支撑方式 平距离(mm) 的垂直距离L1(mm) L2(mm) 1 下撑 1750 2800 1650 是 的水平距离是否参与计算
各排立杆传至梁上荷载标准各排立杆传至梁上荷载设计各排立杆距主梁外锚固点水作用点号 值F'(kN) 1 2 3 4 4.33 4.33 4.33 4.33 值F(kN) 5.9 5.9 5.9 5.9 平距离(mm) 300 1020 1740 2340 1500 1500 1500 1500 主梁间距la(mm) 附图如下:
平面图
立面图
三、联梁验算
联梁材料类型 联梁材料规格 槽钢 10号槽钢 联梁合并根数nl 联梁截面积A(cm) 21 12.74 联梁截面惯性矩Ix(cm) 联梁自重标准值gk(kN/m) 联梁材料抗剪强度设计值[τ](N/mm) 联梁计算模型 24198.3 0.1 125 三等跨连续梁 联梁截面抵抗矩Wx(cm) 联梁材料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 联梁弹性模量E(N/mm) 22339.7 215 206000 荷载标准值: q'=gk=0.1=0.1kN/m
第1排:F'1=F1'/nl=4.33/1=4.33kN 第2排:F'2=F2'/nl=4.33/1=4.33kN 第3排:F'3=F3'/nl=4.33/1=4.33kN 第4排:F'4=F4'/nl=4.33/1=4.33kN F'=max[F'1,F'2,F'3,F'4]=4.33kN 荷载设计值:
q=1.2×gk=1.2×0.1=0.12kN/m 第1排:F1=F1/nl=5.9/1=5.9kN 第2排:F2=F2/nl=5.9/1=5.9kN 第3排:F3=F3/nl=5.9/1=5.9kN 第4排:F4=F4/nl=5.9/1=5.9kN F=max[F1,F2,F3,F4]=5.9kN 计算简图如下:
1、强度验算
弯矩图(kN·m)
σmax=Mmax/W=1.569×106/39700=39.522N/mm2≤[f]=215N/mm2 符合要求! 2、抗剪验算
剪力图(kN)
τmax=Qmax/(8Izδ)[bh02-(b-δ)h2]=8.037×1000×[48×1002-(48-5.3)×832]/(8××5.3)=17.764N/mm
2
τmax=17.764N/mm2≤[τ]=125N/mm2 符合要求! 3、挠度验算
变形图(mm)
νmax=0.422mm≤[ν]=la/250=1500/250=6mm 符合要求! 4、支座反力计算 正常使用受力状态下: 第1排:R'1max=9.475kN 第2排:R'2max=9.475kN 第3排:R'3max=9.475kN 第4排:R'4max=9.475kN 极限受力状态下: 第1排:R1max=12.883kN 第2排:R2max=12.883kN 第3排:R3max=12.883kN 第4排:R4max=12.883kN
四、主梁验算
主梁材料类型 主梁材料规格 主梁截面惯性矩Ix(cm) 主梁自重标准值gk(kN/m) 主梁材料抗剪强度设计值[τ](N/mm) 主梁允许挠度[ν](mm) 24工字钢 16号工字钢 1130 0.205 125 1/360 主梁合并根数nz 主梁截面积A(cm) 主梁截面抵抗矩Wx(cm) 主梁材料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 主梁弹性模量E(N/mm) 22321 26.1 141 215 206000 荷载标准值:
q'=gk=0.205=0.205kN/m
第1排:F'1=nl×R'1max/nz=1×9.475/1=9.475kN 第2排:F'2=nl×R'2max/nz=1×9.475/1=9.475kN 第3排:F'3=nl×R'3max/nz=1×9.475/1=9.475kN 第4排:F'4=nl×R'4max/nz=1×9.475/1=9.475kN 荷载设计值:
q=1.2×gk=1.2×0.205=0.246kN/m
第1排:F1=nl×R1max/nz=1×12.883/1=12.883kN 第2排:F2=nl×R2max/nz=1×12.883/1=12.883kN 第3排:F3=nl×R3max/nz=1×12.883/1=12.883kN 第4排:F4=nl×R4max/nz=1×12.883/1=12.883kN
1、强度验算
弯矩图(kN·m)
σmax=Mmax/W=7.659×106/141000=54.318N/mm2≤[f]=215N/mm2 符合要求! 2、抗剪验算
剪力图(kN)
τmax=Qmax/(8Izδ)[bh02-(b-δ)h2]=26.371×1000×[88×1602-(88-6)×140.22]/(8××6)=31.165N/mm2
τmax=31.165N/mm2≤[τ]=125N/mm2 符合要求! 3、挠度验算
变形图(mm)
νmax=0.591mm≤[ν]=2×lx/360=2×2440/360=13.556mm 符合要求! 4、支座反力计算
R1=0.074kN,R2=13.51kN,R3=39.424kN
五、下撑杆件验算
下撑杆材料类型 下撑杆截面积A(cm) 2槽钢 12.74 下撑杆截面类型 下撑杆截面惯性矩I(cm) 410号槽钢 198.3 下撑杆截面抵抗矩W(cm) 下撑杆弹性模量E(N/mm) 2339.7 206000 2下撑杆材料抗压强度设计值f(N/mm) 205 下撑杆件截面回转半径i(cm) 3.95 w2对接焊缝抗压强度设计值ft(N/mm) 185 下撑杆件角度计算:
β1=arctanL1/L2=arctan(2800/1650)=59.49° 下撑杆件支座力:
RX1=nzR3=1×39.424=39.424kN 主梁轴向力:
NXZ1=RX1/tanβ1=39.424/tan59.49°=23.232kN 下撑杆件轴向力:
NX1=RX1/sinβ1=39.424/sin59.49°=45.76kN
下撑杆件的最大轴向拉力NX=max[Nx1...Nxi]=45.76kN 下撑杆长度:
L01=(L12+L22)0.5=(28002+16502)0.5=3250mm 下撑杆长细比:
λ1=L01/i=3250/39.5=82.278
查《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表C得,φ1=0.707 当φ大于0.6,φ1'=0.671 轴心受压稳定性计算:
σ1=NX1/(φ1'A)=45759.59/(0.671×1274)=53.519N/mm2≤f=205N/mm2 符合要求! 对接焊缝验算:
σ=NX/(lwt)=45.76×103/A=45.76×103/1274=35.918N/mm2≤fcw=185N/mm2 符合要求!
六、悬挑主梁整体稳定性验算
主梁轴向力:N =|[(-(+NXZ1))]|/nz=|[(-(+23.232))]|/1=23.232kN 压
弯
构
件
强
度
:
σmax=Mmax/(γW)+N/A=7.659×106/(1.05×141×103)+23.232×103/2610=60.633N/mm2≤[f]=215N/mm2
塑性发展系数γ 符合要求!
受弯构件整体稳定性分析:
其中φb -- 均匀弯曲的受弯构件整体稳定系数: 查表《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得,φb=1.3
由于φb大于0.6,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附表B,得到 φb'值为0.85。
σ = Mmax/(φbWx)=7.659×106/(0.853×141×103)=63.673N/mm2≤[f]=215N/mm2 符合要求!
七、锚固段与楼板连接的计算
主梁与建筑物连接方式 U型锚固螺栓直径d(mm) 平铺在楼板上 16 锚固点设置方式 梁/楼板混凝土强度等级 锚固螺栓抗拉强度设计值[ft](N/mm) 2U型锚固螺栓 C30 50 混凝土与螺栓表面的容许粘结强度2.5 [τb](N/mm) 2
锚固螺栓1
锚固螺栓2
锚固螺栓未受拉力,无需计算,节点按构造做法即可。
11.2、其他楼号悬挑外廊(悬挑长度1380mm) 一、基本参数
主梁离地高度(m) 主梁间距(mm) 主梁与建筑物连接方式 锚固螺栓直径d(mm) 30 1500 平铺在楼板上 16 悬挑方式 联梁悬挑 主梁间距相当于几倍立杆间距(倍数)nb 2 锚固点设置方式 主梁建筑物外悬挑长度Lx(mm) 主梁建筑物内锚固长度Lm(mm) U型锚固螺栓 1780 2220 主梁外锚固点到建筑物边缘的距离100 a(mm) 梁/楼板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 混凝土与螺栓表面的容许粘结强度2.5 [τb](N/mm) 2锚固螺栓抗拉强度设计值[ft](N/mm) 250 二、荷载布置参数
支撑件上下固定点距主梁外锚固点水支撑件上下固定点支撑点号 支撑方式 平距离(mm) 的垂直距离L1(mm) L2(mm) 1 下撑 1580 2800 1580 是 的水平距离是否参与计算
各排立杆传至梁上荷载标准各排立杆传至梁上荷载设计各排立杆距主梁外锚固点水作用点号 值F'(kN) 1 2 3 4.33 4.33 4.33 值F(kN) 5.9 5.9 5.9 平距离(mm) 300 1080 1680 1500 1500 1500 主梁间距la(mm) 附图如下:
平面图
立面图
三、联梁验算
联梁材料类型 联梁材料规格 联梁截面惯性矩Ix(cm) 联梁自重标准值gk(kN/m) 联梁材料抗剪强度设计值[τ](N/mm) 联梁计算模型 24槽钢 10号槽钢 198.3 0.1 125 三等跨连续梁 联梁合并根数nl 联梁截面积A(cm) 联梁截面抵抗矩Wx(cm) 联梁材料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 联梁弹性模量E(N/mm) 22321 12.74 39.7 215 206000 荷载标准值: q'=gk=0.1=0.1kN/m
第1排:F'1=F1'/nl=4.33/1=4.33kN 第2排:F'2=F2'/nl=4.33/1=4.33kN 第3排:F'3=F3'/nl=4.33/1=4.33kN F'=max[F'1,F'2,F'3]=4.33kN 荷载设计值:
q=1.2×gk=1.2×0.1=0.12kN/m 第1排:F1=F1/nl=5.9/1=5.9kN 第2排:F2=F2/nl=5.9/1=5.9kN 第3排:F3=F3/nl=5.9/1=5.9kN F=max[F1,F2,F3]=5.9kN 计算简图如下:
1、强度验算
弯矩图(kN·m)
σmax=Mmax/W=1.569×106/39700=39.522N/mm2≤[f]=215N/mm2 符合要求! 2、抗剪验算
剪力图(kN)
τmax=Qmax/(8Izδ)[bh02-(b-δ)h2]=8.037×1000×[48×1002-(48-5.3)×832]/(8××5.3)=17.764N/mm
2
τmax=17.764N/mm2≤[τ]=125N/mm2 符合要求! 3、挠度验算
变形图(mm)
νmax=0.422mm≤[ν]=la/250=1500/250=6mm 符合要求! 4、支座反力计算 正常使用受力状态下: 第1排:R'1max=9.475kN 第2排:R'2max=9.475kN 第3排:R'3max=9.475kN 极限受力状态下: 第1排:R1max=12.883kN
第2排:R2max=12.883kN 第3排:R3max=12.883kN
四、主梁验算
主梁材料类型 主梁材料规格 主梁截面惯性矩Ix(cm) 主梁自重标准值gk(kN/m) 主梁材料抗剪强度设计值[τ](N/mm) 主梁允许挠度[ν](mm) 24工字钢 16号工字钢 1130 0.205 125 1/360 主梁合并根数nz 主梁截面积A(cm) 主梁截面抵抗矩Wx(cm) 主梁材料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 主梁弹性模量E(N/mm) 22321 26.1 141 215 206000 荷载标准值: q'=gk=0.205=0.205kN/m
第1排:F'1=nl×R'1max/nz=1×9.475/1=9.475kN 第2排:F'2=nl×R'2max/nz=1×9.475/1=9.475kN 第3排:F'3=nl×R'3max/nz=1×9.475/1=9.475kN 荷载设计值:
q=1.2×gk=1.2×0.205=0.246kN/m
第1排:F1=nl×R1max/nz=1×12.883/1=12.883kN 第2排:F2=nl×R2max/nz=1×12.883/1=12.883kN 第3排:F3=nl×R3max/nz=1×12.883/1=12.883kN
11.3、局部大悬挑部位计算书(悬挑长度3580mm) 一、基本参数
主梁离地高度(m) 主梁间距(mm) 主梁与建筑物连接方式 30 1500 预埋 悬挑方式 联梁悬挑 主梁间距相当于几倍立杆间距(倍数)nb 2 主梁建筑物外悬挑长度Lx(mm) 梁/楼板混凝土强度等级 4080 C30 主梁外锚固点到建筑物边缘的距离200 a(mm) 二、荷载布置参数
支撑件上下固定点距主梁外锚固点水支撑件上下固定点支撑点号 支撑方式 平距离(mm) 的垂直距离L1(mm) L2(mm) 1 下撑 3000 2800 2400 是 的水平距离是否参与计算
各排立杆传至梁上荷载标准各排立杆传至梁上荷载设计各排立杆距主梁外锚固点水作用点号 值F'(kN) 1 2 3 4 5 6 7 4.33 4.33 4.33 4.33 4.33 4.33 4.33 值F(kN) 5.9 5.9 5.9 5.9 5.9 5.9 5.9 平距离(mm) 400 1100 1940 2440 2660 3380 3980 1500 1500 1500 1500 1500 1500 1500 主梁间距la(mm) 附图如下:
平面图
立面图
三、联梁验算
联梁材料类型 联梁材料规格 联梁截面惯性矩Ix(cm) 联梁自重标准值gk(kN/m) 联梁材料抗剪强度设计值[τ](N/mm) 联梁计算模型 24槽钢 10号槽钢 198.3 0.1 125 三等跨连续梁 联梁合并根数nl 联梁截面积A(cm) 联梁截面抵抗矩Wx(cm) 联梁材料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 联梁弹性模量E(N/mm) 22321 12.74 39.7 215 206000 荷载标准值: q'=gk=0.1=0.1kN/m
第1排:F'1=F1'/nl=4.33/1=4.33kN 第2排:F'2=F2'/nl=4.33/1=4.33kN 第3排:F'3=F3'/nl=4.33/1=4.33kN 第4排:F'4=F4'/nl=4.33/1=4.33kN 第5排:F'5=F5'/nl=4.33/1=4.33kN 第6排:F'6=F6'/nl=4.33/1=4.33kN 第7排:F'7=F7'/nl=4.33/1=4.33kN F'=max[F'1,F'2,F'3,F'4,F'5,F'6,F'7]=4.33kN 荷载设计值:
q=1.2×gk=1.2×0.1=0.12kN/m 第1排:F1=F1/nl=5.9/1=5.9kN 第2排:F2=F2/nl=5.9/1=5.9kN 第3排:F3=F3/nl=5.9/1=5.9kN 第4排:F4=F4/nl=5.9/1=5.9kN 第5排:F5=F5/nl=5.9/1=5.9kN 第6排:F6=F6/nl=5.9/1=5.9kN 第7排:F7=F7/nl=5.9/1=5.9kN F=max[F1,F2,F3,F4,F5,F6,F7]=5.9kN 计算简图如下:
1、强度验算
弯矩图(kN·m)
σmax=Mmax/W=1.569×106/39700=39.522N/mm2≤[f]=215N/mm2 符合要求! 2、抗剪验算
剪力图(kN)
τmax=Qmax/(8Izδ)[bh02-(b-δ)h2]=8.037×1000×[48×1002-(48-5.3)×832]/(8××5.3)=17.764N/mm
2
τmax=17.764N/mm2≤[τ]=125N/mm2
符合要求! 3、挠度验算
变形图(mm)
νmax=0.422mm≤[ν]=la/250=1500/250=6mm 符合要求! 4、支座反力计算 正常使用受力状态下: 第1排:R'1max=9.475kN 第2排:R'2max=9.475kN 第3排:R'3max=9.475kN 第4排:R'4max=9.475kN 第5排:R'5max=9.475kN 第6排:R'6max=9.475kN 第7排:R'7max=9.475kN 极限受力状态下: 第1排:R1max=12.883kN 第2排:R2max=12.883kN 第3排:R3max=12.883kN 第4排:R4max=12.883kN 第5排:R5max=12.883kN 第6排:R6max=12.883kN 第7排:R7max=12.883kN
四、主梁验算
主梁材料类型 主梁材料规格 主梁截面惯性矩Ix(cm) 主梁自重标准值gk(kN/m) 主梁材料抗剪强度设计值[τ](N/mm) 主梁允许挠度[ν](mm) 24工字钢 16号工字钢 1130 0.205 125 1/360 主梁合并根数nz 主梁截面积A(cm) 主梁截面抵抗矩Wx(cm) 主梁材料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 主梁弹性模量E(N/mm) 22321 26.1 141 215 206000 荷载标准值: q'=gk=0.205=0.205kN/m
第1排:F'1=nl×R'1max/nz=1×9.475/1=9.475kN 第2排:F'2=nl×R'2max/nz=1×9.475/1=9.475kN 第3排:F'3=nl×R'3max/nz=1×9.475/1=9.475kN 第4排:F'4=nl×R'4max/nz=1×9.475/1=9.475kN 第5排:F'5=nl×R'5max/nz=1×9.475/1=9.475kN 第6排:F'6=nl×R'6max/nz=1×9.475/1=9.475kN 第7排:F'7=nl×R'7max/nz=1×9.475/1=9.475kN 荷载设计值:
q=1.2×gk=1.2×0.205=0.246kN/m
第1排:F1=nl×R1max/nz=1×12.883/1=12.883kN 第2排:F2=nl×R2max/nz=1×12.883/1=12.883kN 第3排:F3=nl×R3max/nz=1×12.883/1=12.883kN 第4排:F4=nl×R4max/nz=1×12.883/1=12.883kN 第5排:F5=nl×R5max/nz=1×12.883/1=12.883kN 第6排:F6=nl×R6max/nz=1×12.883/1=12.883kN 第7排:F7=nl×R7max/nz=1×12.883/1=12.883kN
1、强度验算
弯矩图(kN·m)
σmax=Mmax/W=17.663×106/141000=125.27N/mm2≤[f]=215N/mm2 符合要求! 2、抗剪验算
剪力图(kN)
τmax=Qmax/(8Izδ)[bh02-(b-δ)h2]=38.089×1000×[88×1602-(88-6)×140.22]/(8××6)=45.013N/mm2
τmax=45.013N/mm2≤[τ]=125N/mm2
符合要求! 3、挠度验算
变形图(mm)
νmax=1.675mm≤[ν]=2×lx/360=2×4080/360=22.667mm 符合要求! 4、支座反力计算
R1=27.076kN,R2=64.125kN
五、下撑杆件验算
下撑杆材料类型 下撑杆截面积A(cm) 下撑杆截面抵抗矩W(cm) 下撑杆弹性模量E(N/mm) 232槽钢 12.74 39.7 206000 下撑杆截面类型 下撑杆截面惯性矩I(cm) 410号槽钢 198.3 2下撑杆材料抗压强度设计值f(N/mm) 205 下撑杆件截面回转半径i(cm) 3.95 w2对接焊缝抗压强度设计值ft(N/mm) 185 下撑杆件角度计算:
β1=arctanL1/L2=arctan(2800/2400)=49.399° 下撑杆件支座力:
RX1=nzR2=1×64.125=64.125kN 主梁轴向力:
NXZ1=RX1/tanβ1=64.125/tan49.399°=54.964kN 下撑杆件轴向力:
NX1=RX1/sinβ1=64.125/sin49.399°=84.457kN
下撑杆件的最大轴向拉力NX=max[Nx1...Nxi]=84.457kN
下撑杆长度:
L01=(L12+L22)0.5=(28002+24002)0.5=3687.818mm 下撑杆长细比:
λ1=L01/i=3687.818/39.5=93.362
查《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表C得,φ1=0.635 当φ大于0.6,φ1'=0.626 轴心受压稳定性计算:
σ1=NX1/(φ1'A)=84457.233/(0.626×1274)=105.915N/mm2≤f=205N/mm2 符合要求! 对接焊缝验算:
σ=NX/(lwt)=84.457×103/A=84.457×103/1274=66.293N/mm2≤fcw=185N/mm2 符合要求!
六、悬挑主梁整体稳定性验算
主梁轴向力:N =|[(-(+NXZ1))]|/nz=|[(-(+54.964))]|/1=54.964kN 压
弯
构
件
强
度
:
σmax=Mmax/(γW)+N/A=17.663×106/(1.05×141×103)+54.964×103/2610=140.364N/mm2≤[f]=215N/mm2
塑性发展系数γ 符合要求!
受弯构件整体稳定性分析:
其中φb -- 均匀弯曲的受弯构件整体稳定系数: 查表《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得,φb=1.3
由于φb大于0.6,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附表B,得到 φb'值为0.85。
σ = Mmax/(φbWx)=17.663×106/(0.853×141×103)=146.845N/mm2≤[f]=215N/mm2 符合要求!
十二、附图
12.1、1#、2#、3#、8#楼悬挑混凝土结构支模架平面布置图 12.2、9#、12#楼悬挑混凝土结构支模架平面布置图 12.3、4#、7#楼悬挑混凝土结构支模架平面布置图 12.4、10#楼悬挑混凝土结构支模架平面布置图 12.5、11#楼悬挑混凝土结构支模架平面布置图 12.6、悬挑支模架剖面图1 12.7、悬挑支模架剖面图2 12.8、悬挑支模架剖面图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