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要明白群众对目前有哪些不满意
1.从地方政府投入看,山区地方财税收入薄弱,财力主要用于解决公务员和教师工资,教育经费“三个增长”很难全面落实。
从经费拨付使用看,尚未建立适当透明的教育征收、拨款体系,缺乏严格规范的教育拨款监督约束机制。
2.在校园布局方面,农村学校发展普遍缺乏长远规划,过急过早撤并了一些村小学和教学点,学校服务半径拉大,学生上学难问题凸显。
在学校建设方面,农村学校用地和建筑面积普遍不足,大部分校舍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甚至更早,建设标准低、危房率高。
3.一是山区农村学校教师结构不合理。
从年龄结构看,农村教师老化严重;从专业结构看,农村中小学专任教师十分缺乏,跨学科任教人数多但能力不足;从学历结构看,农村教师学历整体偏低。二是队伍整体素质偏低。农村教师进修学习机会少,知识更新较慢,理论水平和教研能力较低。
4.一是校内安全监管不规范。
农村中小学目前基本没有专职保安,缺乏处理突发事件应急能力。二是留守儿童管理难度大。山区农村“留守儿童”比重大,隔代教育造成一些孩子性格不健全,心理不健康,监管难度较大。三是交通安全压力大。农村孩子上学路途遥远,存在较为严重的交通安全隐患。
二、按照人民满意的要求加强和改进山区农村教育
1.顺应群众更新教育理念的要求,进一步加强素质教育。
1.1完善家庭教育,培养青少年健全人格。
探索家庭、学校、社会三方联动的农村“新式家庭教育”,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作用,引导家长在抓经济、谋当下的同时,更加注重长远、重视教育。
1.2强化能力教育,确保城乡学生同起点竞争,不输在起跑线上。
广泛开展人生理想教育,引导农村学生客观看待城乡差距,正确选择改变生存状态的方法途径,找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平衡点。
1.3抓好公民教育,帮助农村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
加强农村学生民主法治知识教育,培养学生个人权利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学会运用法律手段维护个人合法权益。
2.顺应群众改善教育环境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
2.1消除农村校舍危房。
坚持把农村校舍危房新建改造纳入民生办实事内容,与扶贫攻坚计划实施有机结合,优先保障人力、物力、财力需求,吸纳各类社会力量广泛参与。
2.2配齐教学基本设施设备。
建好自然科学实验室、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机房教室等,添置更加齐全的相关设备,开辟乡镇中心学校与村教学点共享场地和设备的快捷通道。整合各类资金,建好食堂、澡堂、宿舍等,加强校园卫生监督和安全监管。
2.3开辟学生图书阅览场所。
加强山区农村中小学校图书阅览室建设,配备体现现代人文理念、满足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需求、有利于学生长远发展的各类书籍,使山区农村学生课余生活单调的劣势转化为专心读书、潜心思考的优势。
3.顺应群众期待优质教育资源的要求,进一步提升师资水平。
3.1让山区农村教师安心岗位。
在确保应有补贴按时足额到位的基础上,建立专项基金奖励安心岗位、扎实工作、干出业绩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建立规范制度,整合各类资金,加大对农村教师中弱势群体、困难对象的帮扶力度。
3.2建设优秀校长队伍。
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山区农村中小学校长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到优秀城镇学校、发达地区学校考察,探索建立校长扎根教学一线的制度化办法。
3.3用好现有师资力量。
采取财政补贴与社会赞助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到专门机构进修、到发达地区考察、与优秀教师交流等途径,帮助山区农村教师更新知识结构、更好适应形势。
。
。
4.顺应群众呼唤安全文明校园的要求,进一步优化教育环境。
4.1全面加强校园日常安全管理。
加大学校人防、物防、技防建设力度,建立健全学校保卫组织,增加保卫力量,提高学校内部的安全保卫能力;建立健全学校内部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加强师生应急演练,提高学生安全意识、自我保护能力和避险逃生技能。
4.2大力整治校园及周边环境。
加强学校周边网吧等娱乐场所监管,切实优化教育外部环境。同时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校内良好环境。
4.3切实关心留守儿童。
。此外,加大贫困学生资助力度,帮助贫困家庭学生解决“上学难”的问题,确保每个孩子都能接受义务教育。
4.4重视农村学生交通安全问题。
合理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保留一些交通不便、条件艰苦地方教学点,防止盲目撤并;加强农村儿童上学交通安全监管,严格管理和规范接送学生车辆,学校方面做好交通安全宣传工作,培养学生交通安全意识。
三、围绕人民满意目标全面推进山区农村教育均衡协调发展
1.经济与教育要实现均衡协调发展。
要像优化经济环境一样优化教育发展环境,从重查处教育腐败案件,坚决打击挪用教育经费的人和事,坚决清除教育管理队伍中的害群之马。要始终坚持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优先安排教育支出,优先保障教育需求,优先解决教育难题。
2.区域之间要实现均衡协调发展。
加大省级财政统筹力度,提高山区农村学校的财政投入比重,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逐年提高山区农村教师“特殊津贴”补助标准,逐步缩小东部、中部与西部地区、湖南省与周边省(市)之间教师收入分配差距;要完善武陵山片区教育政策支持,加大对武陵山片区农村义务教育的国家、省级转移支付力度,实施国家扶持武陵山实验区教育发展专项。
3.城乡之间要实现均衡协调发展。
推动城乡教育资源互通共享,有计划地组织优秀城镇中小学教师到农村支教,组织优秀农村中小学教师到城镇轮岗学习,组织山区农村与城市中小学生交流学习,探索城区学校闲置教学设备流动使用的制度性措施,提高硬软件资源使用效率。
4.校际之间要实现均衡协调发展。
逐步缩小同区域同层次中小学办学条件差距,加大薄弱学校改造力度,积极创建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科学合理制定标准化学校考核指标。探索区域联合办学的新办法,加强农村学校之间的沟通互助,建立师资力量、教学设备、教学活动互通有无、相互借鉴、共享共有的体制机制,特别要在教研教改方面加强合作、集思广益。
5.当前与长远要实现均衡协调发展。
义务教育发展既要有效破解当前难题,又决不能图轰动效应、搞短期行为,必须着眼长远做好当前工作。坚持立德树人,要更加注重养成教育。要有效解决学生完成义务教育、离开学校走向社会的出路问题,创造通过接受正规教育成长的人才与自学成才的各类人才公平竞争的体制机制环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