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郭增祥,孙庆田,毕金花,石延港 来源:《河北渔业》 2013年第1期
郭增祥1,孙庆田1,毕金花1,石延港2
(1.唐山市丰南区农牧局,河北唐山063300;2.沧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河北沧州061000)
摘要:通过从中国对虾无节幼体期、蚤状幼体期、糠虾幼体期、仔虾期、养成期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看生产过程中投饵发生变化的科学合理性,进而为中国对虾的健康科学投饵养殖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中国对虾;投饵变化;科学合理;建议
对虾的营养需求在不同的生长期是不同的,这就要求养殖者对对虾从孵化到养成的每个阶段中饵料的选择以及投饵量的多少等作出调整和侧重。本文从中国对虾的无节幼体期、蚤状幼体期、糠虾期、仔虾期、养成期五个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来分析、探讨不同阶段采用不同投饵模式的科学合理性。
1对虾不同生长阶段营养需求和投饵变化的对应
对虾不同生长阶段对饵料营养需求不同。比如蛋白质利用率,较大规格(1.025~1.525g)对蛋白质利用率比较小规格(0.368~1.699g)要高,幼体的成活率随着饵料中蛋白质含量的增加而增加[1]。
1.1无节幼体期
无节幼体以自身卵黄为营养,不必投喂。无节幼体发育到I~II期间,通过施肥肥水接种单细胞藻类,接种量为(3~4)×104cells/mL。到无节幼体III期时,单细胞藻类数量应达到15×104cells/mL以上[2]。培养单胞藻类,既可满足对虾幼体的需要,又能增加水体中溶氧的含量、净化水质和调节池内的光线。
1.2蚤状幼体期
中国对虾对蛋白质需求量随幼体发育变态逐渐增加。蚤状幼体主要摄食植物性饵料,对蛋白质的需要量要低些。生产中,人工培育时可投喂蓝藻粉、车元、虾片等人工饵料,后可投适量的轮虫。作为饵料的单细胞藻密度应维持在10×104cells/mL左右。至蚤状幼体II期时投喂轮虫10~15个/尾·d。到蚤状幼体III期时应投卤虫无节幼体3~5个/尾·d[2]。
1.3糠虾幼体期
糠虾是杂食性,以动物性饵料为主,对蛋白质的需要量增加。生产中,硅藻、轮虫、丰年虫等是它的良好饵料;还可投喂虾片、人工轮虫、高蛋白幼体饵料、B.P粉等。但单细胞藻类饵料还应保持一定数量。糠虾I期每日投喂卤虫无节幼体10个/尾,单细胞藻类保持(2~3)×104cells/mL。糠虾II~III期每日投喂卤虫无节幼体数量分别为20~30个/尾。单细胞藻类保持(1~2)×104cells/mL[2]。
1.4仔虾培育期
仔虾以卤虫的无节幼体和碎蛤肉等为食,养殖生产中还可投虾片、B.P粉、高蛋白饵料等。摄食活动没有生物节律,这点有别于成虾。生产中,仔虾前期(P1—P3)以投喂卤虫无节幼体为主,投喂量为70~100个/尾·d,此后除继续投喂卤虫无节幼体外,不足时可投喂绞碎并漂洗干净的蛤肉(蛤肉的日投喂量为10~15g/万尾)。还可投喂蛋羹、绞碎的毛虾和虾片等微颗粒饵料等。日投饵量在仔虾重量的200%~300%[2]。
1.5养成期
1.5.1养成Ⅰ期阶段在养成Ⅰ期(0.7~3cm),蛋白质、脂肪、糖类、无机盐的最适值分别为40%、7%、20%和13%。此阶段脂肪是影响对虾增重的首要因素。当脂肪含量达到7%,蛋白质含量降低,对虾增重率基本不受影响;降低脂肪的添加量(不到3%),蛋白质含量不变(40%)时,增重率反而下降。因此,蛋白质在对虾饵料的基础组成中不是越高越好[3]。生产中卤虫成体投喂量按照对虾存池量估算出配合饵料投喂量,再按配合饵料:卤虫=1:3的比例计算出卤虫数量进行投喂,18~22h吃完。
1.5.2养成Ⅱ期阶段在养成Ⅱ期(3~8cm),影响生长因素的重要性依次为蛋白质、脂肪、糖类、无机盐,其最适值分别为45%、5%、23%、13%。对虾的增重率随着蛋白质含量的减少而下降。此阶段,蛋白质为首要因素,脂肪次之[3]。待虾体长至3cm时,开始搭配投喂一些配合饵料。配合饵料中添加多糖、VC、VE等可增加对虾的免疫力和抗病毒力。该阶段,在养殖生产中以投喂卤虫成体为主,饵料为辅。至6cm对虾起蹦时,以投喂新鲜兰蛤为主,配合饵料为辅。估计出对虾准确存池量(万尾),按照W=0.1287L1.7703(W—g/万尾·d,L—对虾体长cm)计算出投喂量。按照配合饵料:蓝蛤=1∶8的比例算出蓝蛤投喂量。
1.5.3养成Ⅲ期在对虾养成Ⅲ期(8cm以上),蛋白质、脂肪、糖类、无机盐最适值为45%、5%、23%、11%[3]。此阶段,蛋白质是影响对虾生长极为重要的因素,脂肪影响减弱[3]。在此阶段,饵料组成以配合饵料为主,兰蛤为辅。投喂量同养成Ⅱ期阶段。养殖后期每天投喂3次,下午后的投喂量约占全天投喂量的2/3。
2健康科学投饵养殖中国对虾的几点建议
2.1合理搭配营养盐,加快对虾生长
对虾对于无机盐的摄取部分可以取之于海水,但主要从饵料中摄取才能满足其营养需求。饵料中钙、磷、镁的添加水平可以显著影响对虾的增重率,最佳添加水平为Ca∶P∶Mg=
4∶3∶1[4]。因此,按照8月是对虾体长迅速增加时期,9月是对虾体重增加最快的阶段,我们在配合饵料中按照配比添加相应比例的无机盐元素,会提高对虾的增重率,加速对虾的健康生长。
2.2调整蛋白质添加量,满足对虾生长需要
不同生长阶段对虾对蛋白质含量要求不同,3~6cm,蛋白质含量为40%,6~10cm,含量为35%,10cm以后为42%。因而生产实践中,可以参考对虾不同阶段的蛋白需求适当调整饵料配比,从而满足中国对虾在生长过程中对蛋白质的需要量。
2.3增加微量元素添加量,提高对虾机体免疫功能
饵料中适量添加VA、VE、VC和VB6,以及铜、锌、免疫多糖等微量营养素,可增强对虾自身免疫功能[5]。并考虑高于对虾营养最低需求量进行添加。
2.4鲜活饵料与配合饵料灵活组合,促进对虾生长
黄国强等研究了7种投喂组合的周期性变化对对虾生长的影响。处理1和7分别全部投喂配合饵料或沙蚕,其余处理周期性轮流投喂沙蚕和配合饵料,投喂比例为1∶4、1∶2、1∶1、2∶1和4∶1,分别用2~6表示。研究结果表明沙蚕:饵料投喂比例在1∶1以上可以显著促进对虾蜕皮;5次投喂中有一次沙蚕即可显著加快对虾的生长;投喂比例为4∶1时可以显著提高对虾的摄食量(FC),使摄食能中用于排泄和呼吸的比例降低,用于生长的比例提高,提高了食物转化率(FCE),并获得了比全部投喂沙蚕更好的生长效果(WW、WG和SGR)。轮流投喂两种饵料的对虾的实际饵料转化率都比预测值高,投喂比例为2:1和4:1的处理差异达到显著水平[6]。因此,我们建议,不同阶段根据对虾营养需求的不同,不同比例的鲜活饵料与配合饵料进行搭配的投饵方案更适合对虾的健康快速生长。
2.5丰富饵料种类,增进中国对虾蜕皮
采用鱼肉、虾肉、蛤肉、沙蚕、配合饵料和以上5种饵料的等干重混合物投喂中国明对虾30d,并对体重分别为3g,8g,14g,19g4个规格的中国明对虾采用配合饵料分别按每天体重0%,0.5%,1.0%,1.5%和过量5个水平进行试验,不同饵料种类对蜕皮和增重都有显著影响。尤其混合物实验影响较大。因此,应以丰富对虾饵料种类为原则,增进对虾蜕皮。
2.6研究对虾营养与环境,开发环保饵料
对虾的饵料投喂后,粗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都会有相应的损失,导致对虾养殖水环境造成污染。反过来,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也会对对虾的生理状况和营养需求会发生变化。因此,深入研究对虾营养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积极开发绿色环保型饵料,必将有利于对虾良性循环发展。
2.7科学设定投饵比重,提高对虾品质
研究表明,养殖初期的幼虾,中国对虾生长能量主要来源于投喂的天然饵料,后期主要以人工投喂的配合饵料为主,至收获时,配合饵料对中国对虾生长的贡献率可达到61.6%。在实际生产中,对虾养成后期是以蓝蛤为主要的投喂饵料。因此,为了减轻对池塘的污染,更好地均衡对虾的营养,加速对虾后期成长,我们可以加大后期配合饵料的投喂比例,以期取得更好的生产效益。目前,海水的粗放养殖中的饵料投喂还没有达到百分之百的环保;卤虫和蓝蛤都因其是鲜活饵料而不被认可。因为相对配合饵料来说,鲜活的饵料营养不均衡,容易产生剩饵污染水质,还容易带进致病因子。因此,对虾池塘健康养殖在未来会怎样权衡解决这个问题将是一个新的课题。
参考文献:
[1]钟爱华,李明云.中国对虾亲虾与幼虾的营养需要[J].中国视野,2004(5):03
[2]NY/T5059-2001,无公害食品对虾养殖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
[3]北京佳纬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对虾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J].科学养鱼,1999(5):15-16
[4]周洪琪,王义强,王顺昌.中国对虾对于饲料钙、磷、镁、钾、铁的营养需求量[J].上海水产大学学报,1993(9):22-23
[5]侯俊利,陈立侨.虾、蟹的营养学研究及饲料开发[J].饲料广角,2004(09):29-30
[6]黄国强.中国对虾摄食行为生理生态学的实验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博士论文,2003:18-19
(收稿日期:2012-09-06;修回日期:2012-11-1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