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有机实验报告APC药片

有机实验报告APC药片

2024-05-26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薄层层析(TLC)

——APC药片的剖析

实 验 报 告

色谱法的一些基本知识

1. 色谱法的基本原理

色谱法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某一物质中的吸附或溶解性能(即分配)的不同,让混合物的溶液流经该物质,经过反复的吸附或分配等作用,从而将各组分分开。固定不动的物质称为固定相,固定相可以是固体吸附剂,也可以是液体(吸附在支持剂上)。

根据组分在固定相中的作用原理不同,可分为吸附色谱、分配色谱、离子交换色谱、排阻色谱等;按操作条件可分为薄层色谱、柱色谱、气相色谱和高压液相色谱等。流动相的极性小于固定相极性时为正相色谱,而流动相的极性大于固定相时为反相色谱。

2.薄层色谱的原理与应用

波层色谱简称TLC,是一种固—液吸附色谱的形式,与柱色谱的原理和分离过程相似,吸附剂的性质和洗脱剂的相对洗脱能力,在柱色谱中适用的同样适用于TCL中。与柱色谱不同的是,TCL中的流动相沿着薄板上的吸附剂向上移动,而柱色谱中的流动相则沿着吸附剂向下移动。

TLC的最大优点是:简易,快速,灵敏,高效,范围广(定性—定量,0.01ug~500mg)。

TLC常应用于有机物的鉴定和分离,如通过与已知结构的化合物相比较,可鉴定有机混合物的组成;在有机化学反应中可以用于对反应进行跟踪;在柱色谱分离中,经常用其来确定分离条件和监控分离的过程。TCL不仅可以分离少量样品(几微克),而且也可以分离较大量的样品(可达500毫克),特别适用于挥发性较低,或在高温下易发生变化而不能用气相色谱进行分离的化合物。

在TLC中所用的吸附剂颗粒比柱色谱中用的要小得多,一般为260目以上。当颗粒太大时,表面积小,吸附量少,样品随展开剂移动速度快,斑点扩散较大,分离效果不好;当颗粒太小时,样品随展开剂移动速度慢,斑点不集中,效果也不好。

薄层色谱所用的硅胶有多种:硅胶H不含粘合剂;硅胶G含粘合剂(煅石膏);硅胶GF254含有粘合剂和荧光剂,可在波长254nm紫外光下发出荧光;硅胶HF254只含荧光剂。同样氧化铝也可分为氧化铝G、氧化铝GF254及氧化铝HF254。氧化铝的极性比硅胶大,易用于分离极性小的化合物。

3.几个常用知识

1).硬板∕软板:加粘合剂的薄板为硬板,不加粘合剂的薄板为软板。 2).样品溶剂要求:溶解性好,沸点尽量低。

3).展开剂的洗脱能力与其极性成正相关:石油醚﹤环己烷…苯﹤乙酸乙酯…﹤甲醇﹤水﹤乙醇。

4).板活性要与其含水量有关,可用标准样品进行实验测得。 5).常用显色方法有:碘熏法、特性反应、UV灯等。

6).比移值Rf=(样品组分最高浓度中心距原点距离)∕(展开剂前沿距原点距离)影响Rf的因素有粒度、厚度、均匀度、活性、展开剂极性及杂质含量、环境温度等。

7.)在TLC中要特别注意吸附剂的确定、展开剂的选择及薄板的制板技术。

薄层层析---APC药片剖析(实验部分)

【实验目的】

1.复习回顾色谱的基本知识,加深掌握理解。 2.加强薄层色谱的原理记忆及其应用。 3掌握薄层色谱的操作技术。 【 实验原理】

薄层层析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分离、分析方法,它具有简易、快速、灵敏、高效等优点,所以发展十分迅速现已成为一种快速的微量分析技术。APC商品名为复方阿斯匹林,这种最常用的解热镇痛药为样品,对其组分采用薄层层析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这种测定方法,操作简便,仪器普及,便于推广。

薄层色谱是一种微量而快速的分离方法,它是根据分析试样中各组分在不相混溶并做相对运动的两相—流动相和固定相中的溶解度不同或者固定相上的物理吸附程度的不同,即在两相中的分配不同,而使各组分进行分离。本实验采用标准样法排除干扰。

Rf溶质最高浓度中心至原点中心的距离溶剂前沿至原点中心的距离

对于一种化合物,当展开条件相同时Rf是一个常数。因此可用Rf作为定性分析的依据。但是由于影响Rf的因素较多, 如展开剂、吸附剂、薄层板的厚度、温度等都可以影响Rf的值,因此同一化合物Rf值与文献提供的数值相差较大。在实验中常采用的方法是,在一块板上同时点一个已知物和一个未知物,进行展开,通过计算Rf值来确定是否为同一物质。

【实验仪器及试剂】

载玻片(5块) 干燥器 烘箱 电子天平 UV灯 吹风机 分液漏斗 锥形瓶(250ml) 玻璃棒 烧杯(100ml) 广口瓶 毛细管 量筒(10ml) 镊子 铅笔 尺子 表面皿

硅 胶GF254 羧甲基纤维素钠(CMC) APC药片1片 CH2Cl2 无水MgSO4 展开剂:苯:乙醚:冰醋酸:甲醇=120:60:80:1 水 【实验步骤】

1)玻璃板的选择与清洗 选取平整、光滑、透明度好的平板玻璃,先用去污粉洗净,然后依次用自来水、蒸馏水洗净,凉干。每组5块玻璃板。

2)调浆铺板 称取GF-254硅胶3g放入烧杯中,慢慢加入9.5mlCMC(羧甲基纤维素钠)的水溶液9.5ml,快速调成均匀的糊浆状,将浆液倾倒在洁净的5块玻璃板上,用手在带浆的玻璃板底部轻微的震动,并不时地转动方向,很快制成厚薄均匀,表面平整的层析板,从调浆到铺板结束要求在5分钟内完成,不然浆料固化难涂均匀。薄层色板制备的好坏直接影响色谱分离的效果,在制备过程中应注意;

(1)铺板时,尽可能将吸附剂铺均匀,不能有气泡或者颗粒。

(2)铺板时,吸附剂的厚度不能太厚也不能太薄,太厚展开时会出现拖尾,太薄样品展不开,一般厚度为0.5-1mm。

(3)湿板铺好后,应放在比较平的地方晾干,然后转移至试管架上慢慢自然干燥,千万不要快速干燥,否则薄层板会出现裂痕。

3)干燥与活化

将上述制成的湿板停放在一个水平的地方,晾10min,让其自然荫干固化,表面呈白色,再在干燥箱于105-110℃下活化半小时,稍冷,取出置于干燥器中待用。水分对活性的影响很大,必须严格控制层析板的干燥与活化条件。 4)样品液的制备

取一片止痛片(APC)用纸包住,碾碎,加入10ml水充分搅拌,使固体几乎全部溶解。静置,然后将液体倾入洗净的分液漏斗中,加入5ml二氯甲烷,充分振摇使其混合均匀,静置混合液使其分层。将有机层分离转移到干燥的锥形瓶中,用少量无水硫酸镁干燥,盖上表面皿,备用。 5)点样

点样之前要用尺子在已制的薄层板上距上下边缘1cm处,用铅笔轻轻标出。每组三块板。点样是把样品加在预制得层析薄板上,一般使用管口平整的毛细管上即可,点样不宜过多,斑点不宜过大,控制在直径1-2mm内。点样时只需用毛细管稍蘸一下样液,轻轻地在预定的位置上一触即可,点样要轻,切勿点样过重而使薄层破坏,点样后应使溶剂挥发至干再开始下一步的操作。即将样品点在距板端1cm起点线上,靠左。待样品点好之后,在同一板上的右侧点已准备的标液,两样点间距应为1—2cm。(左端为自制样,右端为标准样)吹干,进行下一步展开。分别在三块薄板上点A(乙酰水杨酸)、P(乙酰苯胺)C(咖啡因)标样 6)展开

量取5ml事先选好的展开剂(苯:乙醚:冰醋酸:甲醇=120:60:18:1的混合溶液体系)放入干净的广口瓶内,展开剂的深度达1cm即可,盖好玻璃盖,时使瓶内的蒸气达到饱和。用镊子放入点好样品的层析板,盖好盖子,使样品再缸内进行展开分离。当展开剂上升到预定的位置时(通常是上升到离板的上端约1cm处),立即取出层析板并尽快用铅笔再展开剂上升的前沿处划一记号,将它置于水平位置上风干或用吹风机吹干。 7)鉴定

将烘干的层析板放入254nm紫外分析仪中照射显色,可以清晰地看出展开得到的4个斑点,定出它们的相对位置,并用铅笔画出斑点的形状,用尺子量出从三个斑点中心到起点的距离和展开剂从起点到终点的距离,测算出Rf值。可以确定APC药片的成分. 8)

画出实验原板图,给老师鉴定、签字; 9)

将薄层板上的废硅胶刮至垃圾袋中,板洗净送回原处。

【实验数据处理】

实验紫外光下的近似图像

A(乙酰水杨酸)

C(咖啡因)

P(乙酰苯胺) 实验数据记录 (注:d4:标样距基线的距离d:展开剂距基线的距离) 药物 组分 A(乙酰水杨酸) d1/cm 2.09 P(乙酰苯胺) d4/cm 4.60

d4/cm 3.01 d2/cm 3.51 dA/cm 4.59 d1/cm 1.25 dP/cm 3.02 5.35 d3/cm 4.00

d/cm Rf 药物 组分 5.71 0.37 0.61 0.80 0.81 0.23 0.56 0.75 0.56

dC/cm 1.30 C(咖啡因) d2/cm d3/cm 2.64 5.40 3.70 d4/cm 1.29

d/cm Rf 0.24 0.49 0.69 0.24 数据处理:

A中 Rf1=d1/d=2.09/5.71=0.37 P中 Rf1=1.25/5.35=0.23 Rf2=d2/d=3.51/5.71=0.61 RfP=3.02/5.35=0.56 RfA=dA/d=4.59/5.71=0.80 Rf3=4.00/5.35=0.75 Rf4=d4/d=4.60/5.71=0.81 Rf4=3.01/5.35=0.56

C中 RfC=1.30/5.40=0.24 Rf2=2.64/5. 40=0.49

Rf3=3.70/5. 40=0.69 Rf4=1.29/5. 40=0.24

【结果与讨论】

由以上实验数据处理结果分析比较得知,加有乙酰水杨酸标准的薄层法分析中Rf4和RfA值相近,可知APC药片中含有乙酰水杨酸;含乙酰苯胺标准的薄层分析结果Rf4和 RfP值相同,可知药片含乙酰苯胺;含咖啡因标准的薄层分析结果Rf4 和RfC值相同,可知药片含咖啡因。影响该实验的因素: 1 调浆过程中为搅拌均匀,影响分离效果。

2 铺板过程中,吸附剂的厚度不均匀,影响分离效果。

3 湿板未完全凝固晾干直接放入烘箱内,对实验分离结果产生影响。

4 点样过程中样品用量的多少影响分离结果,使判断斑点中心产生偏差,引进误差。

5 测量过程中,由于读数估读不精确引进实验随机误差。 【注意事项】

1、调成均匀糊状过程中动作要快,调浆不宜过干或者过稀,否则,制板不均匀。 2、铺板的厚度要均匀,否则影响分离效果。

3、干燥活化时,水分对活性的影响很大,必须严格控制层析板的干燥与活化条件。 4、用于萃取剂的二氯甲烷不能提前取好,因为其为低沸点物,对人体有害。 5、保证萃取条件的无水性,量取二氯甲烷的小量筒和盛放有机层的锥形瓶必须干燥无水,干燥剂无水硫酸镁不能提前取,以防其吸收空气中水影响其干燥效果。 6、点样用的毛细管必须专用,不得混用,点样时点样要轻,切勿点样过重而使薄层破坏。

7、若样品浓度太稀时,需重复点样,而且要待前次点样的溶剂挥发后方可重点,以防样点过大,造成拖尾、扩散等现象,影响分离效果。 8、展开剂一定要在点样线以下,不能超过。

9、观察斑点时,要同时描出斑点形状,以便于确定斑点中心。

10、实验完成后要根据薄板斑点位置绘出图形,不可人为改变斑点位置及形状,保证实验的真实性。 【实验小结】

1、实验之前应该对所要做的实验有一个全面的理解,对所用到的知识进行一次温习巩固,了解实验所用的原理,仪器的正确操作方法,及每步操作的目的、原理。 2、实验过程要认真仔细,严格遵循实事求是的态度,认真如实记录实验现象。 3、化学实验需要严谨认真的态度,同时需要各组人员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合作。

实验报告执笔人: 审稿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