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590105-计算机硬件与外设专业教学基本要求-人才培养方案

590105-计算机硬件与外设专业教学基本要求-人才培养方案

2022-07-08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计算机硬件与外设专业教学基本要求

一、专业名称

计算机硬件与外设

二、专业代码

590105

三、招生对象

普通高中毕业生、“三校生”(职高、中专、技校毕业生)或同等学历者

四、学制与学历

学制三年,学历大专(专科)

五、就业面向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计算机销售及售后技术服务企业,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信息技术部门,网站建设、应用软件开发、推广企业,现代办公设备相关产品销售与技术服务企业等领域从事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维护维修、销售服务岗,计算机网络及其系统维护维修岗,计算机系统、网络系统运行管理岗,网站建设与信息维护、管理岗,以及其他与计算机服务相关岗位的工作。

经过进修学习和实际工作锻炼,1~2年后可以从事应用软件开发、网络系统组建、网站建设等工作。

六、培养目标与规格

6.1 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熟悉计算机软、硬件及网络系统应用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计算机系统与网络系统维护维修技术,具有较强的计算机系统和网络系统的运行、测试、维护、维修、管理能力,在生产、管理、科研、服务等领域,从事计算机及网络系统的安装、调试、管理和维护、软硬件系统故障诊断和维护、应用软件使用与开发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6.2 专业培养规格

6.2.1素质结构 1. 思想政治素质

能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理论和方法观察事物,分析矛盾,处理问题;用社会主

义、科学发展、党和国家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 文化科技素质

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一定的知识储备;具有不断更新知识和自我完善的能力;具有持续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人文和艺术修养;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

3. 专业素质

掌握从事计算机系统与网络系统维护维修等工作所必备的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数理与逻辑思维;具有一定的工程意识和效益意识。

4. 职业素质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职业操守;具备较强的组织观念和集体意识。 5. 身心素质

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身体素质;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良好的心理调试能力。 6.2.2 知识要求 1. 工具性知识 外语、计算机基础等。 2. 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思想道德、职业道德、沟通与演讲等。 3. 专业技术基础知识

计算机程序设计及相关软件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数学、电工、模拟与数字电子及物理实验知识,微型机原理及计算机网络系统基本知识,数据库基本技术及应用系统基础知识。

4. 专业知识

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安装、调试、操作管理知识,计算机网络系统的使用、测试、维护、管理知识,局域网网络构建的基本方法和故障检测知识,计算机外部设备故障诊断和维护知识,网页制作和网络编程知识。

6.2.3 专业能力 1. 职业基本能力 1)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

2)计算机的操作和软、硬件常见故障处理能力; 3)网络基本知识应用和常见网络故障的处理能力; 4)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操作能力; 5)基本的程序设计能力;

6)常用办公软件、工具软件的使用能力,利用Office工具进行项目开发文档的整理(Word)、报告的演示(PowerPoint)、表格的绘制与数据的处理(Excel),利用Visio绘制流程图的能力;

2

7)阅读并正确理解需求分析报告和项目建设方案的能力; 8)阅读本专业相关中英文技术文献、资料的能力;

9)熟练查阅各种资料,并加以整理、分析与处理,进行文档管理的能力; 10)通过系统帮助、网络搜索、专业书籍等途径获取专业技术帮助的能力。 2. 专业核心能力

1)计算机网络系统的使用、测试、维护、管理能力; 2)局域网网络构建的基本方法和故障检测能力; 3)计算机外部设备故障诊断和维护能力; 4)网页制作方法和网络编程工具的使用能力; 5)小型网站的建设、管理和维护能力; 6)流行应用软件使用及小型软件开发设计能力;

7)较强的管理信息处理方面的知识和办公自动化等应用方面的能力; 8)系统集成、计算机销售、售后维护服务能力。 6.2.4 其他能力

1. 方法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应用知识能力、创新能力; 2. 工程实践能力:人员管理、时间管理、技术管理、流程管理等能力; 3. 组织管理能力。

七、职业证书

本专业学生可以获得的职业资格证书如表1所示。

表1计算机硬件与外设专业相关职业资格证书

序号 1 2 3 4 5 职业资格(证书)名称 计算机维护工程师证书 计算机维修工证书 计算机PC技术证书 计算机硬件维修管理工程师证书 计算机操作员证书 发 证 单 位 工业和信息化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国际CompTIA协会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等 级 中级 中、高级 三级 中、高级 中、高级 八、课程体系与核心课程(教学内容)

8.1 建设思路

8.1.1 岗位→能力→课程

在广泛调研和深入人才需求分析的基础上,与企业密切合作,共同确定计算机系统维护专业人才所面向的主要工作岗位及任职要求,确定对应岗位应具备的专业能力要求,与相关企业共同开展专业及课程体系的建设如表2所示。

3

表2“岗位→能力→课程”表

职 业 岗 位 能 力 要 求 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安装 调试 维护 课 程 名 称 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 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维护维修、销售服务岗 微型机原理与应用 计算机系统组装与维护 计算机外围设备应用与维护 计算机系统故障检测与诊断 计算网络系统使用 计算网络系统测试 计算网络系统管理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 网络操作系统使用与管理 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 数据备份与恢复 网站建设与维护 计算机系统、网络系统运行管理岗 网站建设 网站管理 动态网页设计 网络安全技术 网络综合布线技术 计算机应用基础 网站建设与信息维护、管理岗 软件使用 软件设计 数据库维护 程序设计基础(VB) SQL Server数据库技术 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实训 Java程序设计 具有一定的思想政治素质 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具有较强的信息搜索与分析能力 具备较好的文档处理和管理能力 上述职业岗位还应具有的基本能力 具备一定的英文阅读能力 具备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能力 具备自我职业生涯规划能力 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具有一定的营销理念 具有良好的职业沟通能力与职业素养 8.1.2 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

在课程体系构建中,将学生校内培养与校外培养有机融合,突出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进行工学结合课程开发,对专业核心课程“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计算机外围设备应用与维护”、“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等课程,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强化应用技能的提高。校内建设具有真实场景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对学生开设生产性实训课程,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

4

计算机网络及其系统维护维修岗 英语 IT职业英语 计算机数学 职业道德与就业指导 应用文写作 程序设计基础 产品销售与市场推广 职业沟通与素养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体育与健康 1. 基础知识培养系统 1) 三年统筹安排、课内外结合

思想政治课教学从高职学生的实际出发,建议全部采用案例教学,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将社会实践、竞赛、主题班会等纳入课程模块。教学形式上采用主题演讲、辩论赛、案例讨论、实地调研、专家讲座、观看电视片、拍摄校园内热点、难点问题相结合。改革教学考核评价。课程成绩由任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团委共同评价,将学生日常行为和实习表现作为课程考核的一部分。

职业指导课程设计应体现全面素质发展与能力本位相结合,从学习知识到具备能力再到发展自己、发展社会多层次培养目标进行设计。课程内容建议通过三个学年的多个模块(如专业教育、岗位体验指导、职业指导课、专业技术应用指导、预就业顶岗实习指导、预就业指导)全程化服务于学生就业、职业和创业教育,服务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2) 围绕专业能力、服务于专业教学

数学课根据专业特点,开设计算机数学或实用数学,数学课建议采用案例教学,教学案例可以由专业教师提供,保证教学内容与专业紧密结合;英语课教学可以进行情境教学和分层教学,通过开放语音室、建立英语角、举办英语剧比赛、播放英语广播,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计算机专业英语则直接用企业的技术资料(如帮助文档)作为教学材料;计算机应用基础可以通过求职简历、学生毕业设计等作为案例贯穿整个教学始终。

2. 实践动手能力培养系统

为进一步强化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突出以实践为重点,实现培训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目标,应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议设计的计算机硬件与外设专业实践体系如表3所示。

表3 计算机硬件与外设专业实践体系

序号 1 2 3 4 5 6 实 践 名 称 入学军训 社会实践 信息搜索与分析技能实训 中、小型项目实训 生产性实训 职业技能鉴定实训 设 计 目 的 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锻炼健康的体魄 尽早接触社会,坚定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理想,培养沟通和表达能力 强化信息搜索和分析能力,培养沟通和表达能力 培养中小型项目实践能力 承接商用项目和外包项目,进一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获得相关职业技能鉴定证书 开设时间 第1学期 第1学期暑期 第2~5学期 第3学期 第3或5学期 主要培养能力 社会能力 社会能力 社会能力 专业能力 专业能力 第1、5学期 专业能力 5

7 顶岗实习 锻炼意志、感受企业文化,进一步培养良好的职业习惯并遵循良好的规范 综合应用专业知识,强化能力,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第2学期暑假和第5学期 专业能力、社会能力 8 毕业设计 8.1.3 双证书课程

第5、6学期 专业能力 专业依照国家职业分类标准及对学生就业有实际帮助的相关职业证书的要求,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把职业资格证书课程纳入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使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还能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推行“双证书”制度,推动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

与职业资格证书的相关课程有:计算机维护与维修、网页设计与制作、计算机网络基础及应用、网络组建与互联、网络综合布线设计与实施、网络组建管理与维护、网络服务器架设、网络安全与防护、大型企业网络架构等课程。

8.2 课程设置

计算机硬件与外设专业课程设置详见表4。

表4 计算机硬件与外设专业课程设置

序号 类 型 包 含 课 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公共基础课1 程 职业道德与就业指导 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微型专业基础课2 程 设计、网络操作系统使用与管理、动态网页设计、SQL Server数据库技术等 计算机系统组装与维护、计算机外围设备应用与维护、网络设备配专业核心课3 程 与诊断等 实践实训课4 程 理与维护综合实训、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 计算机系统维护综合实训、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实训、网络系统管置与管理、网站建设与维护、网络安全技术、计算机系统故障检测机原理与应用、程序设计基础、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Java程序重要思想概论,形势与政策,军事理论,英语,数学,体育与健康,8.3 主干课程知识点设计

1. 计算机应用基础

6

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与操作;掌握计算机实用办公软件的使用方法;熟悉网络基础知识,Internet基础知识,网页浏览。

2. 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

掌握万用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直流电源的功能与使用方法;掌握交、直流电路、模拟电子电路、数字电子电路的基础知识和安全用电知识;掌握一般直流电路、交流电路、模拟电子电路、数字电子电路的分析方法;学会简单电路的设计方法。

3. 微型机原理与应用

掌握微型机基本概念;熟悉微型计算机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掌握微型计算机的指令系统和汇编程序设计方法;熟悉微型计算机内部存储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技术;熟悉微型计算机输入输出、中断、概念;掌握输入/输出接口电路和接口技术,中断技术;掌握微型机总线技术。

4. 计算机系统组装与维护

掌握微机系统结构、组成原理、性能指标;熟练掌握微型机的配置、选型、选购和组装;掌握微型机软硬件系统故障的诊断、测试方法;熟悉计算机的病毒防治和处理方法。

5. 计算机外围设备应用与维护

熟悉激光打印机的工作原理、硬件结构,掌握维护和维修方法;熟悉扫描仪的工作方法、硬件结构,掌握维护和维修方法;了解显示器的工作原理、硬件结构,掌握一般维护和维修方法;掌握传真机和复印机的操作以及一般维护和维修方法;具备常用办公设备的操作和维护能力。

6.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

掌握计算机网络与通讯基本知识;掌握设备的基本原理,及设备选用;熟悉网络拓扑结构、服务器基本选型;掌握服务器软件的安装和配置;掌握网络服务的配置与管理;熟悉服务器安全管理和数据备份。

7. 网络操作系统使用与管理

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熟悉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了解操作系统的进程管理、存储管理;熟悉Linux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常用命令;熟悉Linux操作系统的设备管理、文件管理、网络基本配置;熟悉Linux操作系统的网络管理。

8. 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

掌握IP编址技术;掌握路由器的基本配置和调试;掌握访问控制列表的设计和应用;掌握网络地址转换技术的设计和应用;掌握交换机的基本配置和调试;掌握VLAN的划分、VTP配置和VLAN间的路由。

9. 网站建设与维护

掌握制作网页、建设网站的专业工具;熟悉网页素材的加工和处理技术,掌握相关专业工具的使用;熟悉HTML及常用网页编程语言;了解网站的建设、发布、运行与维护过程;

7

掌握网站的编程技术。

10. 网络安全技术

了解网络安全的基本框架、基本理论;掌握常用网络安全维护工具的使用;具备计算机网络安全方面的管理、配置和维护的基本能力;了解最新的网络安全技术及动向;掌握网络安全策略及应用。

11. SQL Server数据库技术

熟悉数据库的管理;熟悉数据库对象的操作和应用;掌握Transact-SQL语言进行数据查询;掌握SQL Server数据库的权限管理;掌握SQL Server的数据转换;能够使用Transact-SQL语言创建视图、触发器及存储过程。

12. 网络综合布线技术

熟悉网络综合布线工程的各个流程、技术和标准、技术规范;掌握网络综合布线工程的技术知识、总体设计技术;掌握网络综合布线设备与材料的品种和规格,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掌握网络综合布线方案设计、工程施工、测试。

13. 网络系统管理与维护综合实训

掌握网络管理与维护的基础知识和常用工具;掌握故障排除的流程与方法;完成大中型企业网络各种配置、维护操作;熟悉局域网、广域网的协议特点及应用;掌握网络测试仪表在网络维护管理中的使用方法。

8.4 参考教学计划

表5 计算机硬件与外设专业课程指导性教学计划

其 中 课程类别 课程性质 序课程名称 号 分 时 理论 实践 理论 实践 1 2 3 4 5 6 总学学 注 总 课内 课外 建议修读学期与学时分配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备1 2 公共必修课程 基础课程 6 7 8 9 小计 3 4 5 大学英语 体育与健康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思想政治理论课 形势与政策 职业指导与创业教育 高等数学 计算机应用基础 企业管理 10 168 3 3 3.5 1 2 6 3.5 2 34 64 48 60 20 40 96 60 30 84 4 30 40 40 86 20 30 84 60 10 40 10 20 30 18 10 28 64 32 48 4 8 96 60 64 32 60 4 8 40 4 8 52 4 8 12 4 8 30 42 586 334 194 312 168 8

职业平台课程 10 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 11 微型机原理与应用 12 程序设计基础 13 计算机专业英语 14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 15 计算机系统组装与维护 16 计算机外围设备应用与维护 5 4.5 4 3 4.5 4.5 4.5 4 4 4.5 3.5 3.5 4 4 1 1 3 3 3 3 16 1 90 80 70 48 76 80 80 70 70 80 60 60 70 70 16 60 80 80 80 60 360 20 60 54 40 48 52 40 40 40 40 40 36 30 36 30 30 26 30 24 40 40 30 30 40 24 30 34 40 80 80 80 60 16 60 360 20 90 16 60 80 70 76 48 80 70 80 70 80 70 80 60 60 60 70 80 80 2周 2周 2周 3周 3周 3周 2周 职业能必修课程 力课程 17 网络操作系统使用与管理 18 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 19 网站建设与维护 20 网络安全技术 21 数据备份与恢复 22 SQL Server数据库技术 23 计算机系统故障检测与诊断 24 入学教育 25 军事训练 实践实训课程 30 顶岗实习、毕业答辩 31 毕业教育 小计 360 18周 20 1周 26 计算机系统维护综合实训 27 网络系统管理与维护综合实训 28 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实训 29 网络综合布线实训 88.5 1760 586 718 其 中 456 166 226 348 290 350 380 建议修读学期与学时分配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课程类别 课总程性质 序课程名称 号 分 时 学学总课内 课外 备注 理论 实践 理论 实践 1 2 3 4 5 6 32 动态网页设计 33 Java程序设计 专选修课程 业选修课程 38 市场营销与管理 39 IT职业素养 34 Flash动画制作 35 .NET程序设计 36 笔记本电脑维护 37 电子CAD 3.5 3.5 3.5 3.5 3 3 3 3 60 60 60 60 48 48 48 48 30 30 30 30 16 16 16 16 30 30 30 30 32 32 32 32 9

公共选修课 小计 40 艺术类 41 基础类 42 技术类 43 人文素质类 44 自选 2 2 2 2 2 14 1 2 2 2 1 8 24 24 24 24 24 24 24 24 24 24 92 216 124 社会实践活动 自主学习 技能竞赛 职业资格认证 职业技能培训 专业技术讲座 小计 必修学时总计 学时总计 学分总计 2 346 2 562 144.5 注:公共基础课程34学分,专业课程88.5学分,选修课14学分,包含专业选修课10学分,公共选修课4学分;自主学习8学分,学生必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技能竞赛、职业资格认证、职业技能培训、专业技术讲座中的项目不超过2项。

九、专业办学基本条件和教学建议

9.1 专业教学团队

师资队伍是在学科、专业发展和教学工作中的核心资源。师资队伍的质量对学科、专业的长远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直接影响。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要体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因此,就要求建立一支整体素质高、结构合理、业务过硬、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师资队伍。

9.1.1 专业生师比

生师比适宜,满足本专业教学工作的需要,一般不高于16∶11。 9.1.2 师资队伍结构

师资队伍整体结构应合理,发展趋势良好,符合专业目标定位要求,适应学科、专业长远发展需要和教学需要。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要占到教师总数的一半以上,专业带头人应由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要能够站在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领域发展前沿,熟悉行业企业最新技术动态,把握专业技术改革方向;骨干教师要能够根据行业企业岗位群的需 1

生师比=学生总数/教师总数;教师总数=专职教师数+外聘教师数/2。

10

要开发课程,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1. 年龄结构合理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是一个发展十分迅速的应用型专业,与一些传统专业不同,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获取、吸收、应用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年龄在50岁以下的教授及35岁以下的副教授分别占教授和副教授的比例要适宜,中青年骨干教师所占比例要高。

2. 学历(学位)和职称结构合理

具有研究生学历,硕士以上学位和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要占专职教师比例的80%以上,副高级以上专职教师占30%。

3. 生师比结构合理

生师比适宜,满足本专业教学工作的需要,一般不高于16∶1。 4. 双师比结构合理

积极鼓励教师参与科研项目研发、到企业挂职锻炼,并获取软件技术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逐步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力争达到60%。

5. 专兼比结构合理

聘请企业(政府)信息化主管或系统集成企业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建议专兼比达到1∶1,以改善师资队伍的知识结构和人员结构。聘请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程,建议承担学时比例达50%。

9.1.3 教师知识、能力与素质 1.知识要求:

1)掌握计算机及网络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技术; 2)掌握OSI/RM参考模型、TCP/IP体系结构、网络协议封装、网络协议的安全性分析; 3)掌握计算机局域网的定义、特点、分类、工作原理及应用,清楚网络的接入方式及提供的服务;

4)掌握网络操作系统的特点及功能,掌握系统与数据恢复原理;

5)熟悉网络安全与防护的主流技术、信息安全的要素,掌握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及分类,掌握主机安全防护的基本原则;

6)掌握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网络设备的工作原理、访问控制列表与NAT技术原理;

7)熟悉C或C++语言、HTML语言、TSQL语言,熟悉电子商务及应用、网站建设及维护的相关技术;

11

8)熟悉信息安全相关标准及法规。 2.能力要求:

1)能够准确判断与排除常见的计算机及网络故障,会进行系统及数据的恢复; 2)能够架设DNS、FTP、Web、DHCP、E-mail服务器(Windows/Linux系统); 3)能够对企业(园区)网络的综合布线系统进行设计、施工、测试与管理;

4)能够对组建企业(园区)网络的网络设备的配置与调试,完成网络方案设计与工程实施;

5)能设计开发个人、企业网站中的网页设计与制作、网站动画制作、网站后台设计; 6)能利用磁盘阵列技术对RAID进行创建、管理与维护;能利用协议分析软件对协议进行捕获分析,并可以构造协议数据;会使用软件实现入侵检测系统的功能、并进行安全防御部署。

3.素质要求:

1)拥护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师德风范;

2)掌握教育学理论,具备在教学中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法的能力,灵活运用案例及项目教学法和任务驱动等方法实施课程教学;

3)具有教学设计能力、课堂教学能力、指导学生的能力等较高的教学技能; 4)具备一定的科研素养,特别是应用技术开发与研究方面的素养; 5)具备提高自身专业素质的能力,适应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

6)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具有强烈的职业光荣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爱岗敬业,忠于职守,乐于奉献。

9.2 教学设施

9.2.1 建设原则

实训基地建设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支撑。按照“四化(环境建设多元化、 实践场所职业化、课程教学理实化、实践项目企业化)、三平台(职业训练平台、教学研发平台、交流服务平台)、一目标(高技能人培养)”的原则,以适应工学课程“教、学、做”的教学需要,建设满足课程需要的“四化”多功能专业实训室、满足生产性实训需要的生产型教学公司以及顶岗实习需要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即“产学教一体”的校内外实训基地。

根据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结合基于网络技术岗位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12

以人才培养、职业培训、技能鉴定、技术服务为纽带,构建校企结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双赢共进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并建立有利于教学与实践融合的实训管理制度,以保障基于工作过程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突出体现专业的职业性、开放性,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

9.2.2 校内实训基地的基本要求

1. 建设具有企业氛围的理实一体专业实训室

本着“课程教学理实化、实践场所职业化”的原则,专任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共同根据课程实施的需要设计并建设了理实一体专业实训室,重点应加强教学功能设计及企业氛围的建设。使学生在校期间能感受企业文化氛围,接受企业操作规范。

2. 引企入校共建实训室及生产型教学公司

依据“环境建设多元化”的方针,企业提供实训项目、管理规范、设备,学校提供场地、人员等,校企共建实训室及生产型教学公司。教学公司兼顾企业网络维护和学校教学双重功能,保障生产性实训教学的有效实施,为校内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提供保障。只有与企业共建,才能不断进行技术及设备的更新,才能建设技术先进、设备常新的实训室,紧跟技术的发展。

3. 建立校内实训基地的长效运行机制 1) 实训管理模式:“123”实训管理模式。 1个最终目标:高技能人才培养;

2种管理方式:建立了1套实践教学管理系统,以数字化的方式对实训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和管理管理,实现实训室的开放式管理;

3个建设原则:依据“科学化、标准化、实用化”的建设原则,建立一整套实训室管理制度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

2) 校内实训基地的运行模式:“校企共建、共管”模式;“产品研发”模式;“教学公司”对外经营开展技术服务模式。

3) 目标:“基地建设企业化、师生身份双重化、实践教学真实化”。 1. 校内实训室建设

实训室建设是高职学生能力培养的最重要环节,而实践课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最佳途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实训室(见表5)应能提供真实的实践环境和模拟的企业氛围,从而让学生直观、全方位了解各种设备和应用环境,真正加深对原理、标准的认识。通过实践学习,真正提高学生的技能和实战能力,使学生感受企业文化氛围,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很

13

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良好的素质,这些都是他们将来在就业竞争中非常明显的竞争优势,扩大学生在毕业时的择业范围,对于学生来说具有现实意义的。

根据网络技术行业发展和职业岗位工作的需要,与思科、H3C领域,以真实项目为载体,逐步建设与完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应具备计算机系统维护实训室、网络工程实训室、综合布线实训室、网络安全实训室、网站规划与开发实训室,满足基本的人才培养需求;同时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和企业实际应用,还可建设和完善包括网络服务器应用实训室、IPv6网络综合网络实训室、无线网络实训室、语音网络实训室、RFID资讯系统开发实训室、手持式装置设计开发实训室等,每个实训室应能完成人才培养方案中相应教学项目课程的训练及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满足就业岗位要求并具备持续发展能力。

表5 计算机硬件与外设专业各实训室建设意见

序号 实训室名称 设 备 名 称 计算机散件 针式打印机 喷墨打印机 激光打印机 复印机 实验维修工具 硬盘数据复制机 1 计算机系统维护实训室 硬盘修复软件PC3000 视频展示台 投影(幕) 音响系统 交换机 中控系统 网络机柜 系统工具软件包 计算机 计算机(教师机) 2 网络工程实训室 路由器 三层交换机 二层交换机 防火墙

数量 50 6 6 1 1 50 6 1 1 1 1 3 1 1 10 50 1 24 24 24 8 实 训 内 容 备注 计算机组装与调试实训 计算机及外设的使用与维护实训 计算机及外设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硬盘数据的备份与恢复 硬盘故障修复 国内外主流计算机 配置 SOHO网络组建 中小型企业网络组建与互联 智能小区网络组建与互联 校园(园区)网络组建与互联 建议采用国内外知名品牌,地方主流网络产品。14

无线接入点(AP) 无线局域网控制器 无线网卡 网管软件 磁盘陈列 ADSL路由器 (有无线功能) 投影(幕) 音响系统 交换机 中控系统 网络机柜 系统工具软件包 网络认证测试仪 简易测试仪 打线钳 光时域反射仪(OTDR) 光纤熔接机 3 网络综合布线实训室 光纤切割刀 电工工具箱 绝缘电阻表(摇表) 综合布线模拟墙工位 投影(幕) 音响系统 中控系统 网络机柜 计算机 计算机(教师机) 协议分析软件或硬件 4 网络安全实训室 防火墙 网络存储 上网行为管理 UTM统一威胁管理系统 IDS入侵检测系统 8 1 50 1 1 8 1 1 3 1 1 8 1 10 20 1 1 1 8 1 12 1 1 1 1 50 1 1 8 8 8 8 8 网络服务器架设实训 网络安全技术实训 企业网络技术综合实践 可进行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与鉴定 网络配线端接实训 网络链路组成和测试 垂直子系统实训 水平子系统实训 工作区子系统实训 设备间子系统实训 管理间子系统实训 建筑物子系统实训 进线间子系统实训 建议采用标准实训室解决方案 网络访问控制 上网行为管理 网络数据备份 数据加密与虚拟专用网 网络冗余设计 无线网络安全设计 入侵检测与防护 建议采用国内外知名品牌,地方主流网络产品 15

路由器 三层交换机 二层交换机 无线接入点(AP) 无线网卡 计算机 计算机(教师机) 服务器 网页三剑客 5 网站规划与开发实训室 投影(幕) 音响系统 交换机 中控系统 网络机柜 16 8 16 8 50 50 1 2 1 1 1 3 1 1 网页效果图制作 网站动画制作 网络编辑 动态网页设计与制作 网络数据库技术 小型网站规划与开发 PHP企业级网站开发 ASP.NET企业级网站开发 网站安全与维护 网站优化与推广 企业网站制作综合实训 建议采用国内外知名品牌,地方主流网络产品 同时加强基地软环境建设,校企共同设计和开发教学、实训项目,共同编写实训指南,引进企业标准和企业文化,使校内生产性实训室更加接近企业真实工作环境,能更好地开展以企业真实项目为情境单元的“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及项目实践,培养学生从初学到熟练职业能力;同时使学生在校内实训过程中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

9.2.3 校外实训基地的基本要求

通过政府、大(中)型企业集团、行业协会等平台,紧密联系行业企业,多渠道筹措资金,多形式开展合作。在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中,积极寻求与国内外、区域内大型知名企业开展深层次、紧密型合作,建立与自己的规模相适应的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充分满足本专业所有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及半年以上的顶岗实习的需要。发挥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由企业提供场地、办公设备、项目和技术指导人员,企业技术人员与教师共同组织和带领学生完成真实项目设计、施工、调试与维护,使学生真正进入企业项目实战,形成校企共建、共管的格局。

校外实训基地的主要功能:有利于学生掌握岗位技能、提高实践能力;满足学生半年以上顶岗实习的需要,从而实现学生在基地的顶岗后就业,有利于学校及时了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及时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改革。

校外实训基地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及基于职业标准的员工日常行为规范,有利于学生在实训期间便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能真正地领悟到团队合作精神,同时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

16

题的能力。

顶岗实习环节是教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安排在第六学期,是学生步入职业的开始,制定适合本地实际与顶岗实习有关的各项管理制度。在专兼职教师的共同指导下,以实际工作项目为主要实习任务。学生通过在企业真实环境中的实践,积累工作经验,具备职业素质综合能力,达到“准职业人”的标准,从而完成从学校到企业的过渡。

9.2.4 信息网络教学条件

为了满足专业信息网络教学的需要,学校校园网的主干带宽要达到千兆速率传输能力,专业教学场所(校内实训基地)、自主学习场所(图书馆、学生宿舍)达到百兆速率到桌面,确保学生在课程学习的所有计算机终端设备能够访问校园网的专业课程资源和互联网的专业学习资源。

9.3 教学资源保障

9.3.1 教材选择与建设

1. 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材

教材建设是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据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开发的原则,要突破学科体系的框架,将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相融合,在内容选择上要坚持“四新(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三性(实用性、应用性、普适性)”的原则;在编写形式上要将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向以企业工程项目的工作任务、工作内在联系和工作过程知识转变,以工作过程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作为核心,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工作过程知识的载体,并按照职业能力发展规律构建教材的知识、技能体系,使之成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体化工学结合教材。

基于工作过程课程教材的开发,使学习者可以在学习情境中进行职业从业资格的训练,使其具有从容应对职业、生计、社会等行动领域的能力。

2. 选用优秀的高职高专规划教材

教材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载体,是教学的基本依据。选用高质量的教材是培养高质量优秀人才的基本保证。近年来许多出版社在“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和“21世纪高职高专教材”的组织建设中,出版了一批反映高职高专教育特色的优秀教材、精品教材。在进行教材选用时,应整体研究制定教材选用标准,使在教学中实际应用的教材能明显反映反映行业特征,并具时代性、应用性、先进性和普适性。

3. 选用国家精品课程教学资源

17

充分利用现有国家精品课程的一流的教学内容和一流的教学资源,开展专业课程的教学活动,将国家精品课程的建设成果有效地应用到专业课程的教学中,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9.3.2 网络资源建设

通过与企业合作,按照网络工程项目的技术规范、标准、工作流程和高职学生的特点,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实践,校企双方成员共同确定课程标准、设计教学项目、制定技能考核标准,共同开发电子教案、电子课件、模拟仿真项目、教学视频、学生自主学习资源、实训项目及指导、理论及实践技能测试题库(自动评分)、案例库、课程网站等,形成交互式网络课程,通过专业优质核心课程的建设,带动专业课程的改革,逐步建设成一整套专业教学资源库,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表6 计算机硬件与外设专业网络教学资源库的配置与要求

大 类 资 源 条 目 专业简介 专业建设方案资源 人才培养方案 课程标准 执行计划 教学文件 说 明 主要介绍专业的特点、面向的职业岗位群、主要学习的课程等 主要包括专业目标、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分析、专业定位、课程体系、核心课程描述等 专业核心课程课程标准 本专业教学计划 教学管理有关文件 主要包括课程的岗位定位与培养目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课程的主要特点、课程结构与课程内容、课时分配、课程的重点与难点、实践教学体系、课程教学方法、课程教学资源、课程考核、课程授课方案设计、课程建设与工学结合效果评价等 主要包括学时、项目教学的教学目标、项目教学任务单、教学内容、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建议、教学时间分专业 配、教学设施和场地、课后总结 基优质核心课程课件 本 主要包括课程设计录像、课堂教学录像等 配以一个完整的企业项目为案例单元,通过观看、阅读、置 学习、分析案例,实现知识内容的传授、知识技能的综合应用展示、知识迁移、技能掌握等,至少有四个以上的完整案例 主要包括实训目标、实训设备和场地、实训要求、实训内容与步骤、实训项目考核和评价标准、实训报告或总结、操作规程与安全主要事项 备注 专业 基本 配置 教学指南 电子教案 课程教多媒体课件 学资源 教学视频库 案例库 实训项目 18

学生作品 主要包括学生实训及比赛的优秀作品、生产性实训作品和顶岗实习的作品等 主要包括课程学习目标与要求、重点难点提示及释疑、学习方法、典型任务解析、自我测试题及答案、参考资料和网站 主要包括课程对应的知识和技能的测试,测试题形式多样,兼有客观题和主观题。对于客观性试题实现自动评分,主观性试题提供参考要点 主要包括任务实施操作视频等 本专业相关课程资源涉及的行业或企业标准、专利资料、法律法规、技术资料、网络技术项目解决方案等 基于Web形式的自主学习型网络课程;基于教师课堂录像讲授型网络课程 与本专业相关的参考网站 专业 特色 选配 专业 特色 选配 学习指南 测试题库 自主学习资源 视频库 文献库 网络课程 友情链接 开放式 开放式学习学习平平台 台 在线考试系统、课件发布系统和论坛 9.4 教学方法、手段与教学组织形式建议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依据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重点倡导“要我学”改为“我要学”的学习理念,突出“以学生为中心”,加强创设真实的企业情境,强调探究性学习、互动学习、协作学习等多种学习策略,充分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小组协作学习、角色扮演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头脑风暴法、卡片展示法、模拟教学法、自主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践行“做中学”,教学过程突出“以学生为中心”,从而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有效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教学模式:根据专业课程改革采取以实践为主线来组织课程内容开展教学的特点,专业教学模式广泛采取理论与实践教学的一体化、教室与实训室的一体化。教学内容采用企业的真实项目,实现以“一体化、开放式”、“能力进阶项目导向式”等为主要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体现“做中学、做中教”,学生通过完成工作任务的行动,来获得计算机网络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同时获得职业能力,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

19

9.5 教学评价、考核建议

专业要积极推进课程教学评价体系改革,突出能力考核评价方式,建立由形式多样化的课程考核形式组成的评价体系,积极吸纳行业企业和社会参与学生的考核评价,通过多样式的考核方式,实现对学生专业技能及岗位技能的综合素质评价,激发学生自主性学习,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所有必修课和学生选定的选修课及岗前实训等均在教学过程中或完成教学目标时进行知识和技能考核,合格者取得该课程学分。

评价体系包括:笔试、实践技能考核、项目实施技能考核、岗位绩效考核、职业资格技能鉴定、厂商认证、技能竞赛等多种考核方式。每门课程评价根据课程的不同特点,采用其中一种或多种考核方式相合的形式进行。

1. 笔试:适用于理论性比较强的课程。考核成绩采用百分制,该门课程不合格,不能取得相应学分,由专业教师组织考核。

2. 实践技能考核:适用于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技能考核应根据应职岗位技能要求,确定其相应的主要技能考核项目,由专兼职教师共同组织考核。

3. 项目实施技能考核:综合项目实训课程主要是通过项目开展的,课程考核旨在评价学生综合专业技能掌握的情况及工作态度及团队合作能力,因而通常采取项目实施过程考核与实践技能考核相结合进行综合评价,由专兼职教师共同组织考核。

4. 岗位绩效考核:在企业中开设的课程,如顶岗实习等,由企业与学校进行共同考核,企业考核主要以企业对学生的岗位工作执行情况进行绩效考核。

5. 职业资格技能鉴定、厂商认证:本专业还引入了职业资格鉴定和厂商认证来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认证考核,获得的认证作为学生评价标准,并计入学生自主学习学分。目前职业资格鉴定主要以计算机维修工技能鉴定、网络调试员技能鉴定为主,厂商认证主要以Cisco、H3C、Microsoft、神州数码、星网锐捷为主。

6. 技能竞赛:积极参加国家、省各有关部门及学院组织的各项专业技能竞赛,根据竞赛所取得的成绩作为学生评价标准,并计入学生自主学习学分。

9.6 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工作是在主管院长领导下,实行学院、分院(系)两级负责,学院是教学管理的主体力量,主要通过以下形式进行:

1. 建立教学管理组织协调系统,专业教研室配合教务处、各分院(系)对日常课堂教学

20

及教学建设工作进行管理和监控,及时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2. 学院、分院(系)两级督学系统,聘请有丰富教学和教学管理经验的老教师、退休的教学管理人员组成校院两级督学小组,实现督教、督学、督管;

3. 分院(系)同行教师评价系统,由分院(系)进行主讲教师的聘任,教师试讲和教学效果评价工作;

4. 学生信息员系统,聘任学生担任本专业教学质量监督信息员,及时掌握专业的教学信息;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向分院(系)、学院进行反馈;

5. 教师——学生双向课堂教学效果反馈系统,每学期期中由学生会组织学生填写《课堂教学效果反馈表》,对所有上课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反馈,同时,教师每学期应至少填写一次《课堂教学信息卡》,将课堂教学过程出现的问题(如学生学习效果、学习风气、教学条件、教学设备使用情况)反馈给学院督导;

6. 网络教务反馈系统,通过网络获取教学信息。

为达到全面控制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进行课堂教学检查时,各类检查人员应填写相应的评估表和反馈表,及时对评估表和反馈表进行统计处理,将结果反馈给教师所在教研室,并以适当的方式反馈给教师。每学期以分院(系)为单位,综合各种渠道的检查和反馈结果,采取先定量后定性的办法,对所有任课教师的教学效果和质量进行评价。评价结果经分院(系)审核后将结果存入教师教学工作档案,作为教师晋职、评优的重要依据。每学期,学院教务处对教学质量方面存在的共性问题采取简报、总结等形式,对存在的个性问题以座谈会、个别交流、文字材料等形式进行,以随时总结经验,改进教学。

十、继续专业学习深造建议

本专业毕业生可以通过专升本、成人教育、研究生教育等接受更高层次教育。深造专业可以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等。

2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