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六字诀养生法

六字诀养生法

2020-12-14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六字诀养生法

六字诀养生法,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养生方法,为吐纳法。它的最大特点是:强化人体内部的组织机能,通过呼吸导引,充分诱发和调动脏腑的潜在能力来抵抗疾病的侵袭,防止随着人的年龄的增长而出现的过早衰老。历代文献对此有不少论述,秦汉的《吕氏春秋》中就有关于用导引呼吸治病的论述。《庄子·刻意》篇中说:“吹响呼吸,吐故纳新,熊径鸟伸,为寿而已矣。”在西汉时期《王褒传》一书中,也有“呵嘘呼吸如矫松”的记载。南北朝时代陶弘景发明长息法。他在《养性延命录》一书中说:“凡行气,以鼻纳气,以口吐气,微而行之名曰长息。纳气有一,吐气有六。纳气一者谓吸也,吐气六者谓吹、呼、嘻、呵、嘘、呬,皆为长息吐气之法。时寒可吹,时温可呼,委曲治病,吹以去风,呼以去热,嘻以去烦,呵以下气,嘘以散滞,呬以解极”。传至唐代名医孙思邈,按五行相生之顺序,配合四时之季节,编写了卫生歌,奠定了六字诀治病之基础。歌云:

春嘘明目夏呵心,秋呬冬吹肺肾宁。 四季常呼脾化食,三焦嘻出热难停。 发宜常梳气宜敛,齿宜数叩津宜咽。 子欲不死修昆仑,双手摩擦常在面。

基本要领:练习六字诀掌握了要领有利于提高质量,消除练功中不良反应,使练功能沿着正确的轨道顺利发展,以期取得良好的效果,六字诀的基本要领为:

第一,松静自然:在练功中要做到关节肌肉尽可能地放松,身体各个部位放松了,气就自然顺畅,肌肉筋骨全部松开,就自然达到了“气遍周身不少滞”的要求,松是舒展,而不是软和缩,形体舒松气自顺通,从而达到体松、意静、气运自然。六字诀是动中求静,是以动促进静而收养气之效,以静养之气促进体内血液循环畅旺。养气功效法自然。自然必须在静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养生的目的是为了益寿延年,在日常生活应付事物中,也应注意到“自然”,所以中庸上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所以中和之气就是自然。

自然就是均衡。经常保持着生命活动的协调均衡,也就会自然而然的得到益寿延年。松静自然的要领即是练功的过程,又是练功的目的。

第二,呼吸锻炼:六字诀是通过调整呼吸来达到吐出脏腑之毒,吸进天地之清的目的,是练功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六字诀属于吐纳法。

六字诀是采用顺腹式呼吸,吐字呼气时略提会阴(小腹内收,提肛缩肾),横隔上升,使浊气排除,吸气时轻合嘴唇,舌抵上腭,会阴放松,腹部自然隆起。呼吸深、细匀长,加强了呼吸功能,促进了肺循环,同时,加强腹内的自我按摩,改善腹腔的血液循环,增强了胃肠的蠕动,加强了食物消化及营养吸收功能,在意识上是主动呼气,吸气时自然放松,使神经系统做到最大的放松。

第三,注意吐字时的口型锻炼:脏腑的内部运动和经络的运行受人体内外不同作用力的影响,而呼气时用不同的口型可以使唇、舌、齿、喉产生不同型状和位置,从而造成胸腔、腹腔不同的内在压力,影响不同的脏腑。古代养生家从长期实践中总结出六个字,分别以口型影响着不同脏器的气血运行,从而取得治病健身的效果。多年临床经验证明,开始初学时,一定要出声,这样可以使气通顺,通过发音才能正确掌握口型。因为念字的口型不一样,唇、舌、齿、喉,开口、合口、半合口、半开口都有很大的区别。正因为这种不同的念字口型,才能区别我国五声音阶上的角、徵、宫、商、羽,配合肝、心、脾、肺、肾五脏的关系。不发声则没有五音,就没有口型,那就失掉了六字诀养生法的治病效能。

第四,导引动作要柔和,并要做到气尽式成。使动作的快慢与吐气的速度一致并受气的支配,做到“气为元帅,手足为兵丁”之格言。

第五,在练功的初级阶段,不要强调以意领气或意气相随,随着动作的熟练,松静程度的提高,在明确了经络的起始运行路线以后,气感就会在练功中自然产生,就会在精神内守的前提下,随着吐字,气就会相依地在经络轨道中运行,这样就会水到渠成。

第六,六字诀中六个字的次序是根据祖国医学五行生克之理论排列的。它影响着病情好转还是加重,不宜变更颠倒。要按次序练习。

六字诀还可根据个人身体条件和病情疾患的虚实需要进行补泻。

先按顺序练,然后有针对性地单独练某个字;我们在临床上,应用几十年都收到了可喜的效果。

六字诀功法

功法:预备式:两脚平行与肩同宽,头正项直,百会朝天,内视小腹,轻合嘴唇,舌抵上腭,沉肩坠肘,两臂自然下垂,两腋虚空,肘微屈,含胸拔背,松腰塌胯,两膝微屈,全身放松,头脑清空,站立至呼吸自然平稳。松静站立:整套功法都从预备式开始。每变换一个字都从预备式起。每次练功时,预备式可多站一会儿,以体会松静自然,气血和顺之雅境。当放松之时,心中默念、头脑松、肩背松、沉肩垂肘、含胸拔臂、心空、腹松、腰脊松、臀部松、两腿松、膝松、足部松、五趾松、两臂十指都放松。微觉轻微摇摆,松弛如肉之欲坠,呼吸微微绵绵如安睡状态,再开始练功。

呼吸法:六字诀功法一律采用顺腹式呼吸,先呼后吸。呼气时读字,同时提肛缩肾(收腹敛臀,二阴微提),重心自然后移至足跟(此为踵息法),注意不要有憋气感。吸气时,两唇轻合,舌抵上腭,全身放松,小腹部自然隆起,空气自然吸入。气吐尽则胸腹空,天空之清气自然由鼻孔吸入,万不可着意,否则吸气时流入经络之气难以下来,留于头部易头晕,留于胸部易胸闷。所以说呼有意吸无意。无意即顺其自然,头脑空,肌肉松,头顶悬则气下沉。六个字均用这种呼吸法。

调息:作用是调整呼吸,恢复自然,稍事休息。每个字读六次后调息一次,采用自然呼吸法,舌抵上腭(也可采用顺腹式呼吸)。

具体做法:调息1:两臂从体侧徐徐抬起,手心向下。调息2:待腕与肩平时,以肘为轴使小臂外旋,转至手心向上。调息3:随即曲肘使指尖向上,高度不超过眉毛,再向内划弧,两手心转向下,手指相对。然后似按球状由胸前徐徐下落至腹前,两臂自然下垂,恢复预备式。

六字诀以吐音、呼吸为主,动作是次要的,要把主要精力放在练好吐音、呼吸上。有些病例证明不做动作,只练吐音、呼吸,也能达到一定效果。当然加上动作更好。

一、嘘字功平肝气发音:嘘(xū)读需。口型:两唇微合,嘴角横绷,略向后用力。动作:

嘘字功姿势1:呼气念嘘字,足大趾轻轻点地,随即放开。两手由肝经之急脉穴处起,手背相对向上提,经章门、期门上升入肺经之中府、云门。嘘字功姿势2:两臂如鸟张翼向上,向左右展开,手心向上,两眼反视内照,随呼气之势尽力瞪圆,呼气尽。嘘字功姿势3:吸气时,屈臂,两手 经面前、胸前下转为拇指尖相对,其余四指指尖向下顺腹 前按摩徐徐而下,垂于体侧。双手重叠,覆于下丹田,稍事休息,再做第二次吐字。如此动作做六次一遍,然后做一次调息,恢复预备式。

二、呵字功补心气发音:呵(kē)读科。口型:口半张,舌平放于口内,舌尖轻顶下齿,下颌放松。动作:呵字功姿势1:呼气念呵字,足大趾轻轻点地,随即放开。两手掌心向里由冲门穴处起循脾经上提,逐渐变掌心向上,至胸部膻中穴处向外翻掌。呵字功姿势2:上托至眼部,中指对着外眼角处,呼气尽。吸气时,翻转手心向面,经面前、胸、腹前徐徐下落,垂于体侧。双手重叠,覆于下丹田,稍事休息,再重复做,共做六次,调息,恢复预备式。

三、呼字功培脾气发音:呼(hū)读忽。口型:撮口如管状,舌放在中央两侧向上微卷。动作:呼字功姿势1:呼气念呼字,足大趾轻轻点地,随即放开。两手掌心向里由冲门穴处起向上提,逐渐变掌心向上至章门穴,左手外旋上托至头顶(注意沉肩),同时右手内旋下按至冲门穴处,呼气尽。呼字功姿势2:吸气时,左臂内旋变为掌心向里,从面前下落,同时右臂回旋变掌心向里上穿,两手在胸前相交,左手在外,右手在里,两手内旋下按至腹前,自然垂于体侧。两手重叠,覆于下丹田,稍事休息,再以同样要领右手上托,左手下按做第二次呼字功。如此左右手交替共做六次为一遍,调息,恢复预备式。

四、呬字功补肺气发音:呬字从俗读四(sī);正音为戏(xì),五音

配商,读如夏(xia),声短气长。口型:开口张腭,舌尖轻抵下腭。入声字,入声,声音收藏极快。入声短促,急收藏,声音很短,但气还是那么长。念得时候张口开颚,嘴要张大。动作:

呬字功姿势1:两手掌心向里由急脉穴处起向上提,过小腹渐转掌心向上,抬至膻中穴时,两臂外旋翻转,手心向外,成立掌,指尖至喉部。呬字功姿势2:然后左右展臂宽胸推掌如鸟张翼。同时开始呼气念呬字,足大趾轻轻点地,随即放松。呼气尽,随吸气之势两臂从两侧自然下落。两手重叠,覆于下丹田,稍事休息,再重复做,共做六次,调息,恢复预备式。

五、吹字功补肾气发音:吹(chuī)读炊。口型:撮口,两嘴角向后咧,舌尖微向上翘 。动作:

吹字功姿势:呼气读吹字,两臂从体侧提起,两臂向后,两手外劳宫穴在腰部擦搓3次, 两手经长强、肾俞向前划弧,至肾经之俞府穴处,如抱球两臂撑圆,两手指尖相对,身体下蹲,两臂随之下落,呼气尽时两手落于膝盖上部。在呼气念字的同对,足五趾抓地,足心空如行泥地,引肾经之气从足心上升。下蹲时身体要保持正直,膝盖不过足尖,下蹲高度直至不能提肛为止。呼气尽,随吸气之势慢慢站起,两臂自然下落于身体两侧。两手重叠,覆于下丹田,稍事休息,再重复做,共做六次,调息,恢复预备式。

六、嘻字功理三焦气发音:嘻(xī)读希。口型:两唇微启,有嘻笑自得之貌,怡然自得之心 。动作:

嘻字功姿势1:呼气念嘻字,足四、五趾点地,随即放开。两手如捧物状由体侧向耻骨处抬起 ,手心朝上,指尖相对,提至膻中穴。然后两臂外旋翻转,手心向外,并向头部托举,两手心转向上,指尖相对。嘻字功姿势2:吸气时,两臂内旋,两手五指分开由头部循胆经路线而下,拇指经过风池,其余四指过面部,两手再历渊腋、日月至环跳。自然垂于体侧,以意送至足四趾端之窍阴穴。然后,两手重叠,覆于下丹田,稍事休息。再重复做,共做六次,调息,恢复预备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