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态园林景观营造初探
2020-12-06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中国园艺文摘2013年第5期 城市生态园林景观营造初探 王艳红 (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区园林管理局,河北秦皇岛066000) 摘要:从植物配置、水景设计、硬质铺装、园林小品等方面阐述城市生态景观的设计;从园林建筑材料的选择、 施工工艺选用阐述城市生态园林景观施工技术要点。 关键词:风景园林;城市生态;景观建设 城市生态园林(ecological garden)的科学内涵是:(1) 依靠科学的配置,建立具备合理的时间结构、空间结构和 营养结构的人工植物群落,为人们提供一个生态良性循环 的生活环境。(2)充分利用绿色植物,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 能,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和生物能的转化率。调节小气候, 吸收环境里的有毒气体,减少噪声,调节生态平衡。(3)美 化景观,在绿色环境中提高艺术水平,提高游览观赏价值, 提高社会公益效益,提高保健修养功能,为人们提供更高 层次的文化、休憩、娱乐的绿色生态环境。城市生态园林 是以生物多样性原理为依据构建城市植物群落,使城市生 态稳定、协调发展,维护城市生态平衡。它的宗旨是谋求 可持续发展,解决人类不断增长的需求与自然有限供给能 力之间的矛盾,恢复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为人类创造清 洁、优美、文明的生态环境。 l背景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发 展的一个必然趋势,但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环境问题:空气 污染、水质恶化、地下水水位降低、噪音污染、酸雨现象、 城市热岛效应等也随之显现出来,生态系统失衡已成为城 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从而,探寻一条城市可持 续发展的生态系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作为城市生 态主体的园林景观建设备受城市管理者的重视,很多城市 为此不惜投入大量资源,但建成景观往往华而不实、缺乏 生态性和可持续性。因此,要求景观建设者对有限的空间 进行科学合理的统筹规划,突出城市区域特征,改善生态 环境,实现城市、社会、环境和空间发展的有机结合以及 人居环境的舒适性和可持续利用性。 2生态园林景观的设计 2.1 植物配置 2.1.1 坚持因地制宜,合理配置园林植物品种 园林植物 品种选择,应根据当地土壤、环境、位置及建成群落与城 市环境的适应性和稳定性,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选择植 物品种。创造适生环境,提高绿地自我维护机制。重视植 物与建筑的协调、修饰功能,将建筑物空间和绿地景观融 为有机整体,避免盲目照搬异地异国的绿化模式。尽量选 作者简介:王艳红(1972一),女,工程师;从事园林设计及施工 工作。 用当地的地带性植物,由于这些植物是在当地气候条件下 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因而具有最大的适应性和最大的相 对稳定性。 2.1.2遵从生态原则,搞好植物配置在城市园林绿地建 设中,应充分考虑物种的生态特征,合理选配植物种类, 避免种间直接竞争,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种群稳定 的复层群落结构,以利种间互相补充,既充分利用环境资 源,又能形成优美的景观。在特定的城市生态环境条件下, 应将抗污吸污、抗旱耐寒,耐贫瘠、抗病虫害、耐粗放管 理等作为植物选择的标准。如在秦皇岛地区的园林绿化植 物中,油松、黑松、雪松、银杏、栾树、国槐、五角枫、 碧桃等适应性好、长势优良,可以作为绿化的主要种类。 在绿化建设中,可以利用不同物种在空间、时间和营 养生态位上的差异来配置植物。如杭卅I植物园的槭树、杜 鹃园,槭树树干直立高大、根深叶茂,可吸收群落上层较 强的直射光和较深层土壤中的矿质养分;杜鹃是林下灌木, 只吸收林下较弱的散射光和较浅层土中的矿质养分,较好 地利用槭树林下的荫生环境;两类植物在个体大小、根系 深浅、养分需求和物候期方面差异较大,按空间、时间和 营养生态位差异进行配置,既可避免种间竞争,又可充分 利用光和养分等环境资源,可以保证群落和景观的稳定性。 2.1.3遵从互惠共生原则,协调配置植物互惠共生指的 是2个或2个以上物种长期共同生活在一起,彼此相互依 存,双方获利。如地衣,即是藻与菌的结合体,豆科、兰 科、杜鹃花科、龙胆科中的不少植物都有与真菌共生的例 子;一些植物的分泌物对另一些植物的生长发育是有利的, 如黑接骨木对云杉根的分布有利,皂荚、白蜡与七里香等 在一起生长时,互相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另一些植物 的分泌物则对其他植物的生长不利,如胡桃和苹果、松树 与云杉、白桦与松树等不宜种在一起,森林群落林下蕨类 植物狗脊和里白则对大多数其他植物幼苗的生长发育不利, 这些都是在园林绿化设计之初必须要考虑的。 2.1.4保持物种多样性,模拟自然群落合理配置植物物 种多样性理论,不仅反映群落或环境中物种的丰富度、变 化程度或均匀度,也反映群落的动态与稳定性,以及不同 的自然环境条件与群落的相互关系。生态学家们认为,在 一个稳定的群落中,各种群对群落的时空条件、资源利用 等方面都趋向于互相补充而不是直接竞争,系统愈复杂也 就愈稳定。因此,在城市绿化中应尽量多造针阔混交林, 少造或不造纯林。 2.1.5生产性景观在不同的立地条件下,建设生产型人 -135- CHINESE HORTlCULTURE ABSTRACTS 工植物群落,发展具有经济价值的乔、灌、花、果、草、 药和苗圃基地,并与环境协调,既满足市场需要,又能增 加社会、经济效益。 合理设计生产性景观,在满足景观装饰性的前提下又 可提供能源或粮食。例如在温哥华,“食用园林”这个理念 运用得较为广泛,其倡议在相对顾及景观效果的前提下, 将果树、浆果灌木、蔬菜、草药和可食花卉引种到城市绿 地中;将城市部分绿地改造为菜园,供市民租用。 2.1.6立体绿化和植物复层栽植在屋顶、墙体等立体空 间实施绿化,通过植物的蒸腾作用降低空调的使用率,形 成绿色、健康地降温效应。这样不但可以美化建筑,还可 以有效地缓解“热岛效应”、“城市硬化”等问题。此外,城 市绿化应尽量避免使用大面积草坪,这种照搬欧美城市绿 化形式的做法不符合我国国情,不仅未能形成丰富的植物 层次和群落效果,植物群落生态功能也较弱。因此,在保 证景观效果的前提下,植物配置应尽量采用乔灌草复层栽 植形式,增加单位绿地面积。 2-2水景设计 水景观设计时,应限设高耗电的人工瀑布、喷泉等, 多营造生态湿地并保留原有的自然山体、水岸、野生植物 等要素,这样不仅有利于储存雨水、保持生物多样性,在 旱情较严重时也可用于补充地下水。 当前,很多城市公共空间都存在易积水、水浸等现象, 严重影响交通和居民日常生活。通过布置储水和水循环系 统可减少此类现象的出现,例如先进行公共空间雨水收集, 对收集的雨水通过人工水净化系统或自然湿地进行净化处 理,净化后的水可用做景观喷泉、鱼池等水景观用水。 2.3硬质铺装 现在我国很多城市过于重视铺装的外表,讲究气势和 美观,忽略铺装的实用性,大量运用花岗岩等极不透水的 铺装材质,遇到下雨天或者下雪的天气,积水、打滑的现 象很容易出现,而且不利于排水、散热,容易导致地表温 度过高。因此,需要合理选择铺装的材料,提高铺装的生 态效应。 透水性铺装具有良好的渗水性和保湿性,不仅能使雨 水迅速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保持土壤湿度,维护地下 水和土壤的生态平衡,而且可以吸附滞留在表面的污染物。 2.4园林小品 2.4.1 园林小品的适度性及必要性园林小品的布置不在 “多”,而在“精”和“巧”。例如,很多公园或风景名胜区, 随处都可看见很多坐凳、雕塑、垃圾桶等园林小品,但仔 细观察会发现,很多位置过于显眼或摆设于阳光直射地区 的坐凳,或掩埋在大堆植物中的雕塑,往往是人们忽略的 对象。这样的景观小品既没有起到它应发挥的作用,又造 成空间、材料以及维护上的浪费。 2.4.2 园林小品的节能性和生态性公共设施中园林小品 材质要求环保、节能和生态,石材、木材和植物等材料应 得到更多的使用。在设计形式、结构等方面也要求园林小 品尽可能与周边自然环境相衔接,营造与自然和谐共生的 关系,体现“源于自然、归于自然”的设计理念。 -136- 3材料和施工工艺选用 3.1植物的选用 植物选用,要遵循适地适树、乡土树种第一的原则, 对于外来树种应严格进行病虫害的检验检疫工作。引进丰 富多样的外来树种资源是实现中国城市绿化事业发展的重 要条件。对外来引进树种进行病虫害检验检疫,确保外来 树种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生态功能、有效地缓解全球气候变 化对环境的影响,避免外来种成为入侵种,防止对未来城 市景观造成生态危害和经济损失。 3.2园林建筑材料的选择 园林建筑材料在满足建筑基本功能和技术要求的基础 上,既要追求建筑的个性化和文化品位,创建宜人的空间 环境,也要综合考虑资源和能源利用率,在建筑生命周期 内加强物质、能量的循环再生,减少对环境的消极影响, 从而实现建筑与人、自然的和谐生态共生。 3。3高效合理的施工管理 在施工阶段,应建立良好的工程管理策略,提高人员、 机械及材料的效率,并合理规划施工场地,使施工组织尽 可能轻量化和适度化,减少窝工、停工等情况出现。施工 过程中应尽量控制施工扰动范围、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和废弃物的产生。对已产生的废弃物应科学处理,防止二 次污染。工程竣工后,应确保施工地块与其周边场地原有 植物群落的有机联系与过渡。通过高效合理的施工管理, 提升工程品质,延长景观使用寿命,降低未来重建或不必 要的维护成本。 4养护管理 城市生态景观除了在设计与施工的过程中运用生态的 理念与方法,后期的养护管理也需遵循这样的发展模式。 在养护管理中,科学的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矮化植株、 健壮根茎,可延缓绿篱植物的生长蔓延,减少人工修剪次 数。一些北方城市对树木落叶和绿化修剪过程中产生的枝 叶都会进行焚烧处理,造成空气污染。对植物落叶可经回 收处理,形成堆肥有机肥,减少化肥的使用。在节约水资 源方面,应推广节约型灌溉方式。如微水喷灌或微水滴灌 等。此外,可在景观水体中构建水生生态系统,植入如藻 类等水生植物、鱼虾等动物形成生态链。 5结语 在全球气候变化El趋明显的今天,城市生态景观的营 造将成为建设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必然选择。笔者从城市生 态景观建设项目的整个程序,即从设计、施工到养护管理 的全过程,探讨如何最大限度地在每个环节遵从自然规律, 从而营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景观环境。但生态系 统的形成是一条艰巨长期的路,特别是人们的生态意识、 对生态发展的认同感、以及城市管理者对生态建设的认识 和重视程度更是其稳定并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参考文献: [1]王克勤,樊国盛.园林生态城市——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想模 式[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2,19(1):58—62. [2]于杨.浅谈透水性铺装在园林中的应用[J].现代农业科 技,2OlO,(6):225—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