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易错题》人教版初中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模拟检测题(答案解析)(3)

《易错题》人教版初中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模拟检测题(答案解析)(3)

2021-06-06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一、选择题

1.(0分)[ID:68657]如图,已知点C为线段AB的中点,则①AC=BC;②AC=③BC=

1AB;21AB;④AB=2AC;⑤AB=2BC,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2

A.2

的方位角是( )

B.3

C.4

D.5

2.(0分)[ID:68653]如图所示,OA是北偏东30°方向的一条射线,若∠AOB=90°,则OB

A.北偏西30° B.北偏西60° C.北偏东30° D.北偏东60°

3.(0分)[ID:68651]如图,已知直线上顺次三个点A、B、C,已知AB=10cm,BC=4cm.D是AC的中点,M是AB的中点,那么MD=( )cm

A.4

B.3

C.2

D.1

4.(0分)[ID:68637]观察下列图形,其中不是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的是( )

A. B.

C. D.

5.(0分)[ID:68634]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则原正方体中与“建”字所在的面相对的面上标的字是

A.美 B.丽 C.云 D.南

6.(0分)[ID:68630]如图,工作流程线上A、B、C、D处各有一名工人,且AB=BC=CD=1,现在工作流程线上安放一个工具箱,使4个人到工具箱的距离之和为最短,则工具箱安放

的位置( )

A.线段BC的任意一点处 B.只能是A或D处 C.只能是线段BC的中点E处 D.线段AB或CD内的任意一点处

7.(0分)[ID:68621]已知线段AB8,在线段AB上取点C,使得AC:CB1:3,延长

CA至点D,使得AD2AC,点E是线段CB的中点,则线段ED的长度为( ).

A.5

B.9

C.10

D.16

8.(0分)[ID:68618]“枪挑一条线,棍扫一大片”,从数学的角度解释为( ). A.点动成线,线动成面 C.点动成线,面动成体

B.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D.点动成面,面动成线

9.(0分)[ID:68608]如图.已知AB//CD.直线EF分别交AB,CD于点E,F,EG平分

BEF.若1 50.则2的度数为( )

A.50 中的( ).

B.65 C.60 D.70

10.(0分)[ID:68606]某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如下图所示,这个正方体可能是下面四个选项

A. B. C. D.

11.(0分)[ID:68594]如图,一副三角尺按不同的位置摆放,摆放位置中的图形的个数是( )

A.1 B.2 C.3 D.4

12.(0分)[ID:68589]已知∠AOB=40°,∠BOC=20°,则∠AOC的度数为( ) A.60°

B.20°

C.40°

D.20°或60°

13.(0分)[ID:68576]下列平面图形中不能围成正方体的是( )

A. B.

C. D.

14.(0分)[ID:68571]由A站到G站的某次列车,运行途中停靠的车站依次是A站——B站—C站——D站——E站——F站——G站,那么要为这次列车制作的火车票有( ) A.6种

B.12种

C.21种

D.42种

15.(0分)[ID:68569]线段AB10cm,C为直线AB上的点,且BC2cm,M,N分别是AC,BC中点,则MN的长度是( ) A.6cm

B.5cm或7cm

C.5cm

D.5cm或6cm

二、填空题

16.(0分)[ID:68698]如图,共有_________条直线,_________条射线,_________条线段.

17.(0分)[ID:68726]从起始站A市坐火车到终点站G市中途共停靠5次,各站点到A市距离如下: 站点 到A市距离(千米) B 445 C 805 D 1135 E 1495 F 1825 G 2270 若火车车票的价格由路程决定,则沿途总共有不同的票价____种.

18.(0分)[ID:68706]如图,点C,M,N在线段AB上,且M是AC的中点,CN:NB=1:2,若AC=12,MN=15,则线段AB的长是_______.

19.(0分)[ID:68704](1)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常用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两条线段a和b的大小,结果可能有 种情况,它们是_______________. 20.(0分)[ID:68688]如图所示,观察下列图形,在横线上写出几何体的名称及截面形状.

(1)①的名称是________,截面形状________;(2)②的名称是________,截面形状是________;(3)③的名称是________,截面形状是________;(4)④的名称是________,截面形状是________;

21.(0分)[ID:68687]分别指出图中截面的形状;

22.(0分)[ID:68664]把一个棱长为1米的正方体分割成棱长为1分米的小正方体,并把它们排列成一排,则可排________米.

23.(0分)[ID:68660]已知点B在直线AC上,AB=6cm,AC=10cm,P、Q分别是AB、AC的中点,则PQ=_____

24.(0分)[ID:68658]把命题“等角的余角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______命题(填“真”或“假”)

25.(0分)[ID:68751]如图,点C是线段AB上一点,点M、N、P分别是线段AC,

BC,AB的中点.AC3cm,CP1cm,线段PN__cm.

26.(0分)[ID:68733]在9点至10点之间的某时刻,钟表的时针与分针构成的夹角是110°,则这时刻是9点__________分.

27.(0分)[ID:68732]一个几何体,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如图所示.拼成这个几何体的小正方体的个数为______.

三、解答题

28.(0分)[ID:68840]已知,A、B是线段EF上两点,已知EA:AB:BF=1:2:3,M、N分别为EA、BF的中点, 且MN=8cm,求EF的长.

29.(0分)[ID:68799][阅读理解]射线OC是AOB内部的一条射线,若

COA1BOC,则我们称射线OC是射线OA的伴随线. 2

例如,如图1,AOB60, AOCCODBOD20,则

AOC11BOC,称射线OC是射线OA的伴随线:同时,由于BODAOD,22称射线OD是射线OB的伴随线. [知识运用]

(1)如图2,AOB120,射线OM是射线OA的伴随线,则AOM ,若

AOB的度数是,射线ON是射线OB的伴随线,射线OC是AOB的平分线,则NOC的度数是 .(用含的代数式表示)

(2)如图,如AOB180,射线OC与射线OA重合,并绕点O以每秒3的速度逆时针旋转,射线OD与射线OB重合,并绕点O以每秒5的速度顺时针旋转,当射线OD与射线OA重合时,运动停止,现在两射线同时开始旋转.

①是否存在某个时刻t(秒),使得COD的度数是20,若存在,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②当t为多少秒时,射线OC、OD、OA中恰好有一条射线是其余两条射线的伴随线. 30.(0分)[ID:68797]如图,以直线AB上一点O为端点作射线OC,使AOC70,在同一个平面内将一个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点O处.(注:DOE90) (1)如图1,如果直角三角板DOE的一边OD放在射线OA上,那么COE的度数为______;

(2)如图2,将直角三角板DOE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转动到某个位置,如果OC恰好平分AOE,求COD的度数;

(3)如图3,将直角三角板DOE绕点O任意转动,如果OD始终在AOC的内部,请直接用等式表示AOD和COE之间的数量关系.

【参考答案】

2016-2017年度第*次考试试卷 参考答案

**科目模拟测试

一、选择题 1.D 2.B 3.C 4.B 5.D 6.A 7.B 8.A 9.B

10.A 11.C 12.D 13.C 14.C 15.C

二、填空题

16.63【解析】【分析】根据线段射线和直线的特点:线段有两个端点有限长可以测量;射线有一个端点无限长;直线无端点无限长;进行解答即可【详解】因为线段有两个端点射线只有一个端点所以由图可以看出:图中有1条

17.14【分析】画出图形后分别求出BCCDDEEFFG的大小可得AB=FGBC=DECD=EF然后根据票价是由路程决定再分别求出从ABCDEF出发的情况相加即可【详解】解:①从A分别到BCDEFG共6种

18.39【分析】根据中点的定义可求出MC的长根据MN=MC+CN可得CN的长根据CN:NB=1:2可求出NB的长根据AB=AC+CN+NB即可得答案【详解】∵M是AC的中点AC=12∴MC=AC=6∵M

19.(1)度量比较法叠合比较法;(2)3a>ba=ba<b【分析】(1)比较两条线段长短的方法有两种:度量比较法叠合比较法依此即可求解;(2)两条线段a和b的大小有三种情况【详解】(1)比较两条线段的大

20.(1)①正方体长方形;(2)②圆锥等腰三角形;(3)③圆柱圆;(4)④正方体长方形【解析】【分析】首先观察图形先判断出各个几何体的名称然后根据平面截几何体的方向和角度判断出截面的形状【详解】(1)图

21.长方形;五边形;圆【解析】【分析】根据长方体各面的特点结合截面与一面平行可解第一图;根据五棱柱特点结合截面平行于底面可得第二图答案;由截面平行于圆锥的底面可得第三图解答【详解】①截面与长面平行可以得

22.100【解析】【分析】根据正方体的体积公式以及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1分米=01米即可解答【详解】棱长为1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米棱长为1分米的小正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分米

23.2或8【分析】本题没有给出图形在画图时应考虑到ABC三点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多种可能再根据正确画出的图形解题【详解】解:如图:当点BC在点A的不同侧时∴AP=AB=3cmAQ=AC=5cm∴PQ=AQ+

24.如果两个角是两个相等角的余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真【解析】【分析】根据命题由题设和结论组成把条件两个角是同角的余角写在如果的后面把结论这两个角相等写在那么的后面即可【详解】命题同角的余角相等改写成如果那

25.【分析】根据线段中点的性质计算即可CB的长结合图形根据线段中点的性质可得CN的长进而得出PN的长【详解】解:为的中点为的中点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的计算掌握线段的中点的性质灵活运用

26.或【分析】设分针转的度数为x则时针转的度数为根据题意列方程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解:设分针转的度数为x则时针转的度数为当时∴当时∴故答案为:或【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钟面角正确的理

27.6【分析】根据从不同方位看到的图形的形状可知该几何体有2列2行底面有4个小正方体摆成大正方体上面至少2个小正方体放在靠前面的2个小正方体上面由此解答【详解】由题图可知该几何体第一层有4个小正方体第二

三、解答题 28. 29. 30.

2016-2017年度第*次考试试卷 参考解析

【参考解析】

**科目模拟测试

一、选择题 1.D 解析:D 【分析】

根据线段中点的定义解答.

【详解】

∵点C为线段AB的中点, ∴AC=BC,AC=故选:D. 【点睛】

此题考查线段中点的定义及计算,掌握线段中点是将线段两等分的点是解题的关键.

11AB,BC=AB,AB=2AC,AB=2BC, 222.B

解析:B 【分析】

先求出∠COB=60°,再根据具体位置确定答案. 【详解】 如图,

∵∠AOB=90°,∠AOC=30°, ∴∠COB=60°,

∴OB的方位角是北偏西60°, 故选:B.

【点睛】

此题考查方位角,已知一个角求其余角,正确理解方位角的确定方法及表示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3.C

解析:C 【分析】

由AB=10cm,BC=4cm.于是得到AC=AB+BC=14cm,根据线段中点的定义由D是AC的中点,得到AD,根据线段的和差得到MD=AD﹣AM,于是得到结论. 【详解】

解:∵AB=10cm,BC=4cm, ∴AC=AB+BC=14cm, ∵D是AC的中点, ∴AD=

1AC=7cm; 2∵M是AB的中点,

∴AM=

1AB=5cm, 2∴DM=AD﹣AM=2cm. 故选:C.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两点之间的距离,线段的和差、线段的中点的定义,利用线段差及中点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4.B

解析:B 【分析】

利用正方体及其表面展开图的特点解题. 【详解】

解:A、C、D均是正方体表面展开图; B、是凹字格,故不是正方体表面展开图.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正方体的展开图,熟记展开图的11种形式是解题的关键,利用不是正方体展开图的“一线不过四、田凹应弃之”(即不能出现同一行有多于4个正方形的情况,不能出现田字形、凹字形的情况)判断也可.

5.D

解析:D 【分析】

如图,根据正方体展开图的11种特征,属于正方体展开图的“1-4-1”型,折成正方体后,“建”与“南”相对,“设”与“丽”相对,“美”与“云”相对. 【详解】 如图,

根据正方体展开图的特征,折成正方体后,“建”与“南”相对,“设”与“丽”相对,“美”与“云”相对. 故选D.

6.A

解析:A 【详解】

要想4个人到工具箱的距离之和最短,据图可知:•位置在A与B之间时,距离之和

ADBC;‚位置在B与C之间时,距离之和ADBC;ƒ位置在C与D之间时,距离

之和ADBC.则工具箱在B与C之间时,距离之和最短.

故选A.

7.B

解析:B 【分析】

按图形将要求的线段ED可转化成已知线段.ED=EC+CD=题中比例求得,于是线段ED可求. 【详解】

解:根据题意画图:

1BC+3AC,而BC、AC都可根据2

因为AC:CB1:3,且AB8, 所以AC2,BC6. 由题意可知:EDECCD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的线段的相关运算,根据题意画好图形是关键,利用图形进行线段间的转化是解题突破口.

11BC3AC6329, 228.A

解析:A 【分析】

根据从运动的观点来看点动成线,线动成面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

“枪挑”是用枪尖挑,枪尖可看作点,棍可看作线,故这句话从数学的角度解释为点动成线,线动成面.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点、线、面得关系,难度不大,注意将生活中的实物抽象为数学上的模型.

9.B

解析:B 【分析】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角平分线性质可求. 【详解】 解:∵AB∥CD,

∴∠1+∠BEF=180°,∠2=∠BEG, ∴∠BEF=180°-50°=130°, 又∵EG平分∠BEF, ∴∠BEG=

1∠BEF=65°, 2∴∠2=65°. 故选:B. 【点睛】

此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解题关键在于掌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和同旁内角互补这两个性质.

10.A

解析:A 【分析】

根据正方体的展开与折叠.可以动手折叠看看,充分发挥空间想象能力解决也可以. 【详解】

根据题意及图示只有A经过折叠后符合. 故选:A. 【点睛】

此题考查几何体的展开图,解题关键在于空间想象力.

11.C

解析:C 【分析】

根据直角三角板可得第一个图形∠β=45°,进而可得∠α=45°;根据余角和补角的性质可得第二个图形、第四个图形中∠α=∠β,第三个图形∠α和∠β互补. 【详解】

根据角的和差关系可得第一个图形∠α=∠β=45°, 根据等角的补角相等可得第二个图形∠α=∠β, 第三个图形∠α+∠β=180°,不相等,

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可得第四个图形∠α=∠β, 因此∠α=∠β的图形个数共有3个, 故选:C.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余角和补角,关键是掌握余角和补角的性质:等角的补角相等.等角的余角相等.

12.D

解析:D 【分析】

考虑两种情形①当OC在∠AOB内部时,∠AOC=∠AOB-∠BOC=40°-20°=20°,②当OC’在∠AOB外部时,∠AOC’=∠AOB+∠BOC=40°+20°=60°. 【详解】 解:如图

当OC在∠AOB内部时,∠AOC=∠AOB-∠BOC=40°-20°=20°,

当OC’在∠AOB外部时,∠AOC’=∠AOB+∠BOC=40°+20°=60°, 故答案为20°或60°,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角的计算,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学会正确画出图形,根据角的和差关系进行计算.

13.C

解析:C 【分析】

根据常见的正方体展开图的11种形式以及不能围成正方体的展开图解答即可. 【详解】

根据常见的不能围成正方体的展开图的形式是“一线不过四,田、凹应弃之”, 只有C选项不能围成正方体. 故选C. 【点睛】

此题考查展开图折叠成几何体,解题关键在于掌握正方体展开图的11种形式即可.

14.C

解析:C 【解析】 【分析】

从A出发要经过6个车站,所以要制作6种车票, 从B出发要经过5个车站,所以要制作5种车票, 从C出发要经过4个车站,所以要制作4种车票, 从D出发要经过3个车站,所以要制作3种车票, 从E出发要经过2个车站,所以要制作2种车票, 从F出发要经过1个车站,所以要制作1种车票, 把车票数相加即可得解. 【详解】

共需制作的车票数为: 6+5+4+3+2+1=21(种). 故选C. 【点睛】

本题从A站出发,逐站求解即可得到所有可能的情况,不要遗漏.

15.C

解析:C

【分析】

根据题意分两种情况,①C为线段AB延长线上的点,②C为线段AB上的点,利用中点的性质分别进行求解. 【详解】

如图1, ①C为线段AB延长线上的点, ∵M,N分别是AC,BC中点, ∴CM=CN=

11AC=(AB+BC)=6cm, 221BC=1cm, 2∴MN=CM-CN=5cm;

如图2,②C为线段AB上的点, ∵M,N分别是AC,BC中点, ∴CM=CN=

11AC=(AB-BC)=4cm, 221BC=1cm, 2∴MN=CM+CN=5cm; 故选C.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线段的长度,解题的关键是熟知线段的和差关系.

二、填空题

16.63【解析】【分析】根据线段射线和直线的特点:线段有两个端点有限长可以测量;射线有一个端点无限长;直线无端点无限长;进行解答即可【详解】因为线段有两个端点射线只有一个端点所以由图可以看出:图中有1条 解析:6 3 【解析】 【分析】

根据线段、射线和直线的特点:线段有两个端点,有限长,可以测量;射线有一个端点,无限长;直线无端点,无限长;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

因为线段有两个端点,射线只有一个端点,

所以由图可以看出:图中有1条直线,3条线段,有6条射线. 故此题答案为:1,6,3.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直线、线段和射线的特点,此类型的题,在数时,应做到有顺序,做到不遗

漏、不重复.

17.14【分析】画出图形后分别求出BCCDDEEFFG的大小可得AB=FGBC=DECD=EF然后根据票价是由路程决定再分别求出从ABCDEF出发的情况相加即可【详解】解:①从A分别到BCDEFG共6种

解析:14 【分析】

画出图形后分别求出BC、CD、DE、EF、FG的大小,可得AB=FG,BC=DE,CD=EF,然后根据票价是由路程决定,再分别求出从A、B、C、D、E、F出发的情况,相加即可. 【详解】

解:①从A分别到B、C、D、E、F、G共6种票价,如图:

BC=805﹣445=360, CD=1135﹣805=330, DE=1495﹣1135=360, EF=1825﹣1495=330, FG=2270﹣1825=445, 即AB=FG,BC=DE,CD=EF,

②∵BC=360,BD=690,BE=1050,BF=1380,BG=1825=AF, ∴从B出发的有4种票价,有BC、BD、BE、BF,4种; ③∵CD=330,CE=690=BD,CF=1020,CG=1465,

∴从C出发的(除去路程相同的)有3种票价,有CD,CF,CG,3种; ④∵DE=360=BC,DF=690=BD,DG=1135=AD, ∴从D出发的(除去路程相同的)有0种票价; ⑤∵EF=330=CD,EG=775,

∴从E出发的(除去路程相同的)有1种票价,有EG,1种; ⑥∵FG=445=AB,

∴从F出发的(除去路程相同的)有0种票价; ∴6+4+3+0+1+0=14. 故答案为:14. 【点睛】

本题考查了线段知识的实际应用,正确理解题意、不重不漏的求出所有情况是解此题的关键,这是一道比较容易出错的题目,求解时注意分类全面.

18.39【分析】根据中点的定义可求出MC的长根据MN=MC+CN可得CN的长根据CN:NB=1:2可求出NB的长根据AB=AC+CN+NB即可得答案【详解】∵M是AC的中点AC=12∴MC=AC=6∵M

解析:39 【分析】

根据中点的定义可求出MC的长,根据MN=MC+CN可得CN的长,根据CN:NB=1:2,可

求出NB的长,根据AB=AC+CN+NB即可得答案. 【详解】

∵M是AC的中点,AC=12, ∴MC=

1AC=6, 2∵MN=MC+CN,MN=15, ∴CN=15-6=9, ∵CN:NB=1:2, ∴NB=18,

∴AB=AC+CN+NB=12+9+18=39. 故答案为39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中点的定义及线段之间的和差关系,灵活运用线段的和、差、倍、分转化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是解题关键.

19.(1)度量比较法叠合比较法;(2)3a>ba=ba<b【分析】(1)比较两条线段长短的方法有两种:度量比较法叠合比较法依此即可求解;(2)两条线段a和b的大小有三种情况【详解】(1)比较两条线段的大

解析:(1)度量比较法,叠合比较法;(2)3,a>b、a=b、a<b 【分析】

(1)比较两条线段长短的方法有两种:度量比较法、叠合比较法.依此即可求解; (2)两条线段a和b的大小有三种情况. 【详解】

(1)比较两条线段的大小通常有两种方法,分别是度量比较法、重合比较法. (2)比较两条线段a和b的大小,结果可能有3种情况,它们是a>b、a=b、a<b. 故答案为度量比较法,重合比较法;3,a>b、a=b、a<b. 【点睛】

本题考查了比较线段的长短,是基础题型,是需要识记的知识.

20.(1)①正方体长方形;(2)②圆锥等腰三角形;(3)③圆柱圆;(4)④正方体长方形【解析】【分析】首先观察图形先判断出各个几何体的名称然后根据平面截几何体的方向和角度判断出截面的形状【详解】(1)图

解析:(1)①正方体,长方形;(2)②圆锥,等腰三角形;(3)③圆柱,圆;(4)④正方体,长方形. 【解析】 【分析】

首先观察图形,先判断出各个几何体的名称,然后根据平面截几何体的方向和角度,判断出截面的形状. 【详解】

(1)图中几何体是正方体,截面垂直正方体底面,故截面是长方形; (2)图中几何体是圆锥,截面垂直圆锥底面,故截面是等腰三角形;

(3)图中几何体是圆柱,截面平行圆柱底面,故截面是圆; (4)图中几何体是正方体,截面垂直正方体底面,故截面是长方形.

故答案为:(1)①正方体,长方形;(2)②圆锥,等腰三角形;(3)③圆柱,圆;(4)④正方体,长方形. 【点睛】

此题考查判断几何体的名称以及截面形状,需要利用常见几何体的特征和截面的知识进行解答.

21.长方形;五边形;圆【解析】【分析】根据长方体各面的特点结合截面与一面平行可解第一图;根据五棱柱特点结合截面平行于底面可得第二图答案;由截面平行于圆锥的底面可得第三图解答【详解】①截面与长面平行可以得

解析:长方形;五边形;圆. 【解析】 【分析】

根据长方体各面的特点,结合截面与一面平行可解第一图;根据五棱柱特点结合截面平行于底面可得第二图答案;由截面平行于圆锥的底面可得第三图解答. 【详解】

①截面与长面平行,可以得到长方形形截面; ②截面与棱柱的底面平行,可得到五边形截面; ③截面与圆锥底平行,可以得到圆形截面. 故答案为:长方形、五边形、圆. 【点睛】

此题考查截一个几何体,解题的关键是要掌握截面的形状既与被截的几何体有关,还与截面的角度和方向有关.

22.100【解析】【分析】根据正方体的体积公式以及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1分米=01米即可解答【详解】棱长为1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米棱长为1分米的小正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分米

解析:100 【解析】 【分析】

根据正方体的体积公式以及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1分米=0.1米,即可解答 【详解】

棱长为1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米,棱长为1分米的小正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分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所以1000÷1=1000(个),则总长度是1×1000=1000(分米)=100(米). 【点睛】

此题考查正方体的体积公式以及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掌握换算法则是解题关键

23.2或8【分析】本题没有给出图形在画图时应考虑到ABC三点之间的位置

关系的多种可能再根据正确画出的图形解题【详解】解:如图:当点BC在点A的不同侧时∴AP=AB=3cmAQ=AC=5cm∴PQ=AQ+

解析:2或8 【分析】

本题没有给出图形,在画图时,应考虑到A、B、C三点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多种可能,再根据正确画出的图形解题. 【详解】 解:如图:

当点B、C在点A的不同侧时, ∴AP=

11AB=3cm,AQ=AC=5cm, 22∴PQ=AQ+AP=5+3=8cm. 当点B、C在点A的同一侧时, ∴AP=∴AQ=

1AB=3cm, 21AC=5cm, 2PQ=AQ-AP=5-3=2cm. 故答案为8cm或2cm. 【点睛】

在未画图类问题中,正确画图很重要,本题渗透了分类讨论的思想,体现了思维的严密性.在今后解决类似的问题时,要防止漏解.

24.如果两个角是两个相等角的余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真【解析】【分析】根据命题由题设和结论组成把条件两个角是同角的余角写在如果的后面把结论这两个角相等写在那么的后面即可【详解】命题同角的余角相等改写成如果那

解析:如果两个角是两个相等角的余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真 【解析】 【分析】

根据命题由题设和结论组成,把条件“两个角是同角的余角”写在如果的后面,把结论“这两个角相等\"写在那么的后面即可 【详解】

命题“同角的余角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的 形式是“如果两个角是同角的余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如果两个角是同角的余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是真命题

【点睛】

此题考查命题与定理,掌握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关键

25.【分析】根据线段中点的性质计算即可CB的长结合图形根据线段中点的性质可得CN的长进而得出PN的长【详解】解:为的中点为的中点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的计算掌握线段的中点的性质灵活运用

3解析:

2【分析】

根据线段中点的性质计算即可CB的长,结合图形、根据线段中点的性质可得CN的长,进而得出PN的长. 【详解】 解:

APACCP,CP1cm,

AP314cm,

P为AB的中点,

AB2AP8cm,

CBABAC,AC3cm, CB5cm,

N为CB的中点, CN15BCcm, 22PNCNCP故答案为:

3cm. 23. 2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的计算,掌握线段的中点的性质、灵活运用数形结合思想是解题的关键.

26.或【分析】设分针转的度数为x则时针转的度数为根据题意列方程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解:设分针转的度数为x则时针转的度数为当时∴当时∴故答案为:或【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钟面角正确的理

解析:

40320或 1111x,根据题意列方程即可得到结论. 12【分析】

设分针转的度数为x,则时针转的度数为【详解】

解:设分针转的度数为x,则时针转的度数为

x, 12x240110时,x当90x, 121124040∴ 61111x1920x180110时,x当90 1211∴

19203206 1111故答案为:【点睛】

40320或 1111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钟面角,正确的理解题意是解题的关键.

27.6【分析】根据从不同方位看到的图形的形状可知该几何体有2列2行底面有4个小正方体摆成大正方体上面至少2个小正方体放在靠前面的2个小正方体上面由此解答【详解】由题图可知该几何体第一层有4个小正方体第二

解析:6 【分析】

根据从不同方位看到的图形的形状可知,该几何体有2列2行,底面有4个小正方体摆成大正方体,上面至少2个小正方体,放在靠前面的2个小正方体上面.由此解答. 【详解】

由题图可知,该几何体第一层有4个小正方体,第二层有2个小正方体,所以拼成这个几何体的小正方体的个数为6. 故答案为:6.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体,关键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三、解答题 28. 12cm 【解析】

【分析】由已知设设EA=x,AB=2x,BF=3x,根据线段中点性质得MN=MA+AB+BN=

31x+2x+x=4x=8,可得EF=EA+AB+BF=6x=12. 22【详解】解:∵EA:AB:BF=1:2:3, 可以设EA=x,AB=2x,BF=3x, 而M、N分别为EA、BF的中点,

∴MA=

11EA,NB=BF, 22∴MN=MA+AB+BN=∵MN=8cm, ∴4x=8, ∴x=2,

31x+2x+x=4x, 22∴EF=EA+AB+BF=6x=12, ∴EF的长为12cm.

【点睛】本题考核知识点:线段的中点.解题关键点:根据线段中点性质和线段的和差关系列出方程.

29.

(1)40,;(2)①存在,当t20秒或25秒时,∠COD的度数是20;②当

16t90360180,,,30时,OC、OD、OA中恰好有一条射线是其余两条射线的伴随7197线. 【分析】

(1)根据伴随线定义即可求解;

(2)①利用分类讨论思想,分相遇之前和之后进行列式计算即可; ②利用分类讨论思想,分相遇之前和之后四个图形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

(1)∵AOB120,射线OM是射线OA的伴随线, 根据题意,AOM111BOM,则AOMAOB12040; 233∵AOB的度数是,射线ON是射线OB的伴随线,射线OC是AOB的平分线, ∴BON11111AONAOB,BOCAOB, 23322111; 236∴NOCBOCBON故答案为:40,;

16(2)射线OD与OA重合时,t18036(秒), 5①当∠COD的度数是20°时,有两种可能: 若在相遇之前,则1805t3t20, ∴t20;

若在相遇之后,则5t3t18020,

∴t25;

所以,综上所述,当t20秒或25秒时,∠COD的度数是20°; ②相遇之前: (i)如图1,

OC是OA的伴随线时,则AOC即3t∴t1COD, 211805t3t, 290; 7(ii)如图2,

OC是OD的伴随线时, 则COD1AOC, 213t, 2即1805t3t∴t360; 19相遇之后: (iii)如图3,

OD是OC的伴随线时, 则COD1AOD, 211805t, 2即5t3t180∴t180; 7(iv)如图4,

OD是OA的伴随线时,则AOD即1805t∴t30;

所以,综上所述,当t余两条射线的伴随线. 【点睛】

1COD, 213t5t180, 290360180,,,30时,OC、OD、OA中恰好有一条射线是其7197本题是几何变换综合题,考查了角的计算,考查了动点问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学会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思考问题.

30.

(1)20;(2)20;(3)COEAOD20或COE20AOD. 【分析】

(1)如图1,如果直角三角板DOE的一边OD放在射线OA上,则∠COE=20°; (2)由角平分线可得COEAOC70,再利用角的和差进行计算即可; (3)分别用∠COE及∠AOD的式子表达∠COD,进行列式即可. 【详解】

解:(1)∵DOE90,AOC70 ∴∠COEDOEAOC907020 故答案为:20

(2)∵OC平分AOE,AOC70, ∴COEAOC70, ∵DOE90,

∴CODDOECOE907020. (3)∵∠CODDOECOE90COE,

∠CODAOCAOD70AOD

∴90COE70AOD

∴COEAOD20或COE20AOD. 故答案为:COEAOD20或COE20AOD. 【点睛】

本题考查了角的和差关系,准确表达出角的和差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