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苏州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的背景、条件和初步成效

苏州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的背景、条件和初步成效

2023-03-02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农业经济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2年第23卷第O4期(总第291期) 苏卅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的青景 条件和初步成效 何兵’。王军英 (1.苏州市农村干部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0;2.邢台学院,河北 邢台[摘054001) 要]苏州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为破解苏州城乡二元结构提供终极路径,同时也为苏州“三化”、“三农” 拓展了发展空间,3年多来,苏州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各项工作在有序稳步推进中,已在城乡规划、富民强 村、现代农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 [关键词]苏州;城乡一体化;成效 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党的十七大对统 筹城乡发展、构建新型城乡关系提出的新要求。苏州作为东部 沿海经济比较发达地区,改革开放走在全国前列,具备了率先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改革的良好条件和基础。近年来,苏州市 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整体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逐步形 成了以城带乡、城乡联动的发展格局。就其发展历程不难发现, 苏州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具有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可行性,前者 一些不协调之处,需要改革。表现在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 城市,农村经济发展质量落后于城市。另一方面,苏州的经济发 展面临的资源环境压力大,需要改革。农业方面。家庭联产承包 责任制下的农业发展模式开始出现不适应:土地权属不明晰. 农户缺乏长期投资积极性;土地细碎化.制约农户生产效益的 提升。工业方面,发展瓶颈主要表现为耕地人口承载力、土地生 态承载力和建设用地承载力已接近甚至超过极限。 2.2人民群众的新期盼 是城乡一体化改革的内生推动力,后者是改革的基础条件,二 者的合力是苏州城乡一体化改革获得成功的重要基石。 改革开放以来。苏州经济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人民生活得 到了长足改善。但是,仍存在一些关键问题亟待解决.其中尤其 1 苏州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的背景 苏州市位于江苏省南部,东临上海,南接浙江,西抱太湖, 北依长江,总面积8488km ,辖7区5市(县级市),2010年全市 户籍总人口637.66万人。市区户籍人口242.48万人。 改革开放30年来。苏州人民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先后抓住 农村改革和浦东开发开放等机遇,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外向型 值得关注的就是农民收入增长乏力。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仍有一 定差距。从1985年至今,农民收入年增长率为12.7%.低于城市 居民的14.8%,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不断扩大。其次需要注意的 是,农民消费长期被抑制,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不断扩大,1985年 城乡居民人均生活消费之比仅为1.2:1.到2010年这一比值扩 大为1.8:1。 因此,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盼,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 活。迫切需要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使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 成果。 2.3社会建设的新抓手 经济.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取得了快速发展。2011年全市生产 总值为1050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2%。全市实现 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 100亿元.比上年增长22.2%。居民生活持 续改善.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070元,农村居民 人均纯收入17040元。苏州正处在由“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 城乡之间的差距,不仅体现在经济发展、居民收入上,更显 著的体现在社会建设方面。长期以来,由于资金投人上的“城市 偏向”和缺乏统一规划,城乡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 制度等方面建设发展不同步.农村生活服务设施不足、优质教 现代化”的迈进阶段。 2苏州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具有历史必然性 苏州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同时发展过程 育、医疗资源缺乏、社保水平相对较低等问题还未彻底解决,并 进一步引发了各种社会问题。 因此.要实现城乡基础设施接轨、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保 障并轨.迫切需要进行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以破解 农村社会建设中的体制保障、资金来源、人才培养等难题。 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主要是城乡经济社会二元结构:经济社 会发展不全面,资源环境压力大,发展模式需要调整优化;农民 不能享受平等的国民待遇,农民生活水平仍低于城市,农村公 共服务与城市仍有差距。对于这种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其形成 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和无奈性,但是从整个经济社会发展趋势 3苏州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具有现实可行性 改革开放以来,苏州根植于苏南模式。工业化和城市化快 速推进,经济高速发展,使苏州具备了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 农业的能力。在现有发展基础L匕,苏州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具 有非常高的现实可行性。 看,终究要转变为一元结构,走向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 2.1 科学发展的新要求 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推进城乡一 体化改革充分地体现这一要求。一方面,苏州经济发展还存在 一108- 何兵,等:苏州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的背景、条件和初步成效 农业经济 3.1 工业化与城市化快速推动.为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提供制度 若干个中心镇的城镇发展格局:工业、农业、居住、生态、水系等 基础 重大专项规划基本城乡对接,实现了全市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各 20世纪80年代,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推动了苏州经济从农 类要素的全统筹、各类规划在空间上的全面协调;23个先导区 业为主向工业为主转变。农业增加值在全市GDP中的比重逐年 邀请了专业机构。对当地进行专业化的规划,已全面完成镇村 下降,工业比重逐年上升,服务业蓬勃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布局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初步形成了“四规融合” 到2010年三次产业之比调整为2:57:41。工业化的同时苏州也 的规划体系;“三个集中、三个置换”稳步推进,全市累计3O多 加快了城市化进程。从绝对数量来看,城镇人口占苏州市总人口 万农户、近100万农民实现了居住地转移和身份转变,83%的工 的比重接近70%,已达到较高水平。从发展质量来看,苏州城市 业企业进入工业园,70%的承包耕地实现规模经营,38%的农户 化质量也是比较高的:工业化水平高于城市化.逐渐形成了以 实现集中居住。 二、三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城市居民生活水平较高,2011年 4.2富民强村成效显著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070元.人均居住面积24.8£If。 农村“三大合作”改革持续深化。规模和覆盖范围不断扩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意味着苏州正处于由经济二 大,集体经济蓬勃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空间进一步拓展,收人结 元结构向经济一元结构过渡阶段.为社会二元结构向一元结构 构发生根本性变化。全市农村“三大合作”经济组织累计达3043 过渡提供了良好的制度改革基础。 家,持股农户比例达92%。农村集体总资产突破900亿元,村均 3.2经济高速发展。为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提供资金 收入448万元.比“十一五”初期增长2倍。有近130个村的村 基础 收入超过一千万元。联合发展型、资本运作型、异地发展型、股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苏州经济快速发展,财政实力不 份合作型等多种形式的村级集体经济不断涌现.推进新型集体 断增强。人民生活不断提高,已经初步具备了城市支持农村、工 经济转型升级。农民人均纯收人17040元,连续9年实现两位 业反哺农业的经济基础。 数增长,比2005年增长约l倍;与此同时,农民收入结构已经 在经济总量上。地区生产总值由1978年31.95亿元上升到 发生了积极变化.非农业收入所占比重已超过80%,工资性收 了2011年的10500亿元,人均总产值也由634元上升到了 入已取代家庭经营收入占主导地位。财产性与投资性收入所占 16.4万元,保持了年均l7.8%的高速增长;在财力结构上,2011 比重已由2005年的不足5%提高到2011年的35%。 年全市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100亿元,镇地方一般预算收人占 4.3现代农业发展强劲 全市总量的45%以上,村均集体经济收入超过400万元;在居 苏州市按照“四个百万亩”的规划要求.现代农业“园区化、 民收入上,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070元,农村居 合作化、农场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近两年全市各级财政投入 民人均纯收入1704O元。 15亿元资金,建成各级各类现代农业园区175个,其中万亩以 3.3苏南发展模式中的农村全面建设为推进城乡一体化提供 上18个,千亩以上7O个;高效农业比例达55%(约187万亩), 物质基础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占比达70%以上。农业扶持保护力度不断加 以乡镇企业和集体经济为特征的苏南模式.推动了苏州农 大,在国家和省“三项补贴”的基础上,率先出台水稻补贴政策; 村全面建设,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框架初步成型,为推进城乡 基本形成国家一省一市一县四级政策性农业保险体系,农业保险 一体化改革提供一定的物质基础。 累计承包农户300多万户次.承保风险63.5亿元。农业担保累 在苏州农村地区,一方面工业成为乡镇主导产业,平均约占 计担保67亿元,均居全国第一。农村小额贷款公司累计达到50 乡镇经济总量60%以上份额;另一方面,村级集体经济蓬勃发 家,注册规模和数量均列全省第一,累计发放贷款已超过130 展,2011年农村集体总资产超过900亿元.村级集体总收入超 亿元。 过6o亿元,村均收入超过400万元,最近五年均保持两位数的 4.4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增长速度,年均增长近15%。在“城市偏向”政策下.苏州农村必 “绿色苏州”建设加快推进,先后建成一大批体现生态文明 需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很大程度上是由村级集体经济和乡镇 特征的绿化重点工程,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2010年苏州全市 企业负担,村内的社区服务中心、道路建设、文体设施等等。 新增林地、绿地0.824万hm:.累计达到l1.56万hm ;陆地森林 覆盖率达23.7%.达到了苏州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指标要 4苏州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的初步成效 求。生态补偿机制基本建立.开展湿地地方立法工作。建成太湖 湿地公园等7个国家级、省级湿地公园。列全省第一。村庄环境 4.1 城乡规划、布局不断优化 治理不断加强。建成省级示范村、先进村49个.市级示范村559 按照城乡一体化全覆盖要求,发改委、国土局、规划局、环 个;近6O%的村开展生活污水集中处理,90%以上的村建立垃圾 保局等部门积极配合,组织城乡产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和土 无害化处理体系,基本实现生活垃圾“户集、村收、镇运、市(县) 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融合;城镇空间规划得到优化,镇村布 处理”的处置方式全覆盖;消减面源污染。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 局规划不断完善,全市形成了一个中心城市、五个副中心城市、 积11.26万hm ,建成面源氮磷流失生态拦截系统(下转P132) 一109— 科技教育 并且由于农业学科的弱势地位使其难以获得足够的行政资金。 这样带来的后果是农业教学资源薄弱,难以为新农村的发展提 供足够的技术支持。在由政府财政史持的技术下乡等活动.由 于财政拨款难以到位,并且该活动所能带动的经济效益不明 显,地方政府不愿意积极支持该活动,农民难以获得实实住在 的技术指导,农业生产状况难以得到恨本性的改变 农卡Ij经济与科技2012年第23卷第04期(总第291期) 业食品厂家建立联系,实现教学市场一体化,能够为学校学生 提供广阔的就业渠道。在科技下乡方面:我们可以采取企业赞 助的方式来帔收一部分资会,减轻财政负担,让技术下乡的内 容更加r富、 4.2明确教学目的.改善教学条件 不 类型的农职教育需要有不 的目的,这佯才能为农业 发展培养符类型人才。农职院校的教育要住理论的基础上强化 应用性教学,考核目标不能过多的放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上,要 强调实际动手能力。科技下乡活动中,我仃】不能向农民单纯地 阐述理论.而是要将理论融人实际手动操作中去 、 3.2教学方式不合理、教学内容实用性欠缺 在农职院校中,我们的教学方式往往与其他学科的教学方 式一样,将学科重心放在理论教学方面。这种教学方式在部分 高等学府中也许可以采用,但对于大多数院校而言.实不可取 的。绝大多数农职院校的学生学习的目的都应当是通过学习来 教学手段的改进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方式之一。农职院校 提高农业操作技能,而不是对专业知识理论做过多过深的研 究。在非农职院校教学中,政府部门组织的技术培训往往是机 械性的,都是按照一个套路来进行,定期进行某项指导。这与农 民现实生产中所需要的帮助会有出人,但政府机关由于各种原 因没有及时对他们的需求进行调杏或由于条件限制无法满足 需要有足够的实验农田.让学生花大量的时间在实验农田里. 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并举,杜绝书呆子式教学。在科技下乡中, 我们要对农民的需求进行了解,提供他们所需要的技能操作. 例如稗草处理等。为了让两种教育得到完美的结合,我们可以 让学校学生承担技术下乡的主体,让他们用自己的理论知识与 实际操作联系起来,既可以: 约经费,义可以锻炼学生的综合 素质,同时还可以满足农民对于技术的渴求。 4.3加快教学队伍建设。培养优秀教学人才 作为优秀的农职教学者,他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方 面是过硬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是丰富的农业生产经营。这类 型的人才在我国目前来看是比较缺乏的。我们应当将人才的培 养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政府机关应当在此方面承担主要 其需求。 教学人才的缺乏也是农职教育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我 们无论是在课堂上进行授课的老师还是通过技术下乡进行技 术指导的人员,他们普遍的特点是实际操作非常缺乏,在教学 中尤其是与农民进行交流中.理论过深,农民们难以接受这种 教学方式,对于学习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4提高农职教育效果的建议 新农村的建设需要先进农业生产技术的支持.我们需要利 用农职教育来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生产技能.实现新农村建设的 责任,应当制定长期的人才培养计划.为新农村建设长期可持 续发展提供足够的动力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环 节,提高农业发展的质量,提高农村整体文化素质是我们新农 村建设最终的目标.也是我们农职教育从业者不懈奋斗的目标。 参考文献: [1_ 农村职业教育定位探析,马建富,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11期. [2]论新农村建设与职业教育发展,王俊英,成人教育,2008年第2期 f3] 制约新农村建设的农村职业教育因素探析,职教论语。2010年第3期. 伟大目标。针对农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了以下改善 教学效果的建议。 4.1 争取政策保护.引入市场机制 农业是国民经济最基础的部分,但长期以来它都是一个处 于比较弱势地位的行业,需要政府给予扶持.三农问题以及新 农村建设问题的提出都是政策扶植的结果。在农职教育方面我 们同样需要政府提供必要的帮助,在财政上提供必要的支持。 仅仅由政策支持是难以持续发展的.农职教育要得到根本性的 发展需要走上市场化的道路。在高职院校方面,我们可以与农 作者简介: 李丽萍(1981一),女,湖北荆州人,本科学历,讲师,研究方向:农职教育 与新农村建设 (上接Pl09)20万 。 4.5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升 近几年来.全市累计投入200多亿元建设示范村和新型社 动力实现稳定非农就业.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7%1 ̄2上,新 型农村合作医疗年人均筹资416元,覆盖率达98.7%。全市社会 养老保险基本实现城乡并轨,农村老年居民享受基本养老待遇 或养老补贴覆盖面达99.9%,昆山市、吴江市和吴中区、相城区、 苏州工业园区、苏l州高新区已忉步实现低保城乡并轨。 作者简介: 何兵(1977一),男,苏州市农村干部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农村经济管理。 区,已有95%的村建成了集党员活动、就业礼保、商贸超市、卫 生计生、教育文体、综治警务、民政事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社 区服务中心。城镇医疗卫生服务下乡力度加大,90%以上乡镇和 村建成卫生服务中心(室)。农村公共义化服务设施实现全覆 盖,镇村数字电视网络、图书室、健身房、书场、文化活动场普遍 建成.硬件建设水平已普遍超过城镇社区。全市88%的农村劳 一王军英(1981一),男,经济学博士.. 13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