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的数学素养应该包括:数学基础知识、数学基本技能、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习惯、数学策略的应用,以及对数字的感觉。数学素养是文化素养的重要因素,而文化素养又是民族素质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数学素养的优劣,直接关系着民族素质的好坏。同时,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有利于培养人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实事求是、认真严谨、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等良好个性品质,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重大的作用。现就当前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和提高提出一些想法,旨在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实效和数学素养,更关注孩子完善的人生,敏锐的观察,多元的思考方式,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改善教师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学生要发展,就必须体验学习的过程,而获得体验的最好方法就是亲身参与。课堂教学正是实现这一体验的载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走下讲台,走近学生,以精练实效的“导”为指引,将参与体验、探究、操作、思考的权力还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地让学生去参与、去体验。当然,创设一个愉悦的学习氛围相当重要,可以减少学生对数学的畏惧感和枯燥感;让学生亲身体验,课堂上思路畅通,热情高涨,充满生机和活力;让学生体验成功,会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同时,教师应该深入到学生的心里去,和他们一起历经知识获取的过程,历经企盼、等待、焦虑、兴奋等心理体验,与学生共同分享获得知识的快乐,与孩子们共同“体验学习”。
二、深入挖掘教材的数学思想方法,科学、灵活地设计教学方法,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实效和数学素养。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知识是两个有机组成部分,掌握了思想方法可产生和获得知识,而知识中又蕴藏着思想方法,两者密不可分、缺一不可。正是由于这种辩证统一的关系,决定了我们在教学中,在强调知识的同时还要突出思想方法的教学。在教学的每个环节,如概念讲解、定理证明、例题解答,都蕴含着大量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师要善于挖掘,在知识教学的同时,始终渗透必要的思想方法传授。数学思想方法不仅是小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所必须的,而且是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知识的记忆是暂时的,思想方法的掌握是长远的。知识使学生受益一时,思想和方法使学生受益一世。
三、重视良好计算习惯的培养,提高学生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
大量事实说明,缺乏良好的计算习惯,是学生计算上造成错误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计算素养,必须重视良好计算习惯的培养。千万不能用“一时粗心”来原谅学生计算中出现的差错,那么要培养哪些习惯呢?1.看准题。2.规范写。 3.细心算。计算不但要正确,还要有一定的速度。合理运用运算定律,可提高计算速度。运算定律指“五大定律”,即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合理运用就是指用得恰到好处。例如104×12+84÷7×96,解答这道题大部分同学都把104×12先算出来,然后按题目顺序解答结果,但也有个别同学在算出结果等于2400后,才发现这题先把84÷7算出来,就能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
四、要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数学,学会用数学的语音表达思想,不断培养数学素养的个性品质。
数学素养的形成与语言是紧密联系的,正确的数学语言能更准确、清晰地反映一个人的思维过程,展示了思维能力的发展水平。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学会用数学语言表达数学思想、观点。如学习33-5退位减法时,让学生在桌子上摆33根小棒,然后让学生摆动小棒,设法得出计算结果,由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他们用了不同的方法,均得出结果28。但其思考过程却不同,有的讲:先借2捆,13-5=8,再将2和8合起来是28根;有的讲:个位3不够减5,取一捆与3根合起来是13根,13-5=8。此情景在学生亲身感受下,能有条理地讲述计算方法与过程,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学时,让学生边动手操作边出声思考是一条十分有效的训练学生学会表达自己思想观点的途径。在操作中,学生必然会思考;如何摆放、移动,为什么要这样摆放,如何移动最好……学生的思维得到了锻炼,从而帮助学生使抽象的语言具体化、形象化。 总之,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涵盖方方面面,在一段时间内关注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是不够的,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每位教师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只有每位教师都把自己看作是与专家、学生及其家长、社会人士等一起构建新课程的合作者,看成拥有现代教育观念、懂得反思技术、善于合作的探究者,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