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年度进展研讨会 会议纪要(二)

年度进展研讨会 会议纪要(二)

2023-03-11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中国准备第二次国家信息通报能力建设”项目

年度进展研讨会 会议纪要(二)

2010年3月18日-19日

“中国准备第二次国家信息通报能力建设”(SNC)项目 “能源活动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农田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土地利用变化与林业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建立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数据库”、“提出中国温室气体排放预测方法”等五个分包子项目2009年度进展研讨会于2010年3月18日至19日于北京唐拉雅秀酒店召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孙翠华副司长出席并主持了会议。参加会议的还有来自外交部条法司、科技部社发司、国家气象局科技司、环境保护部科技司、国家统计局能源司、国家林业局规资司的官员,SNC项目协调员及助理,以及来自各单位的行业专家。

首先,孙翠华副司长介绍了SNC项目及清单编制工作的背景情况及其重要意义。SNC项目是中国政府应对气候变化重要的履约活动之一。2009年11月国务院提出40~45%的碳排放强度削减目标,其基准年为2005年,与第二次国家信息通报中温室气体清单编制的年份相同,国际社会也将高度关注。为此,准确、高质量地编制好第二次国家信息通报工作非常重要。

各分包子项目进展情况与专家意见具体如下: 一、能源活动温室气体清单编制

“能源活动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子项目承担单位能源研究所崔成

 

副研究员介绍了化石燃料燃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的进展情况,朱松丽副研究员介绍了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的进展情况。该分包子项目负责人徐华清研究员对相关情况进行了补充说明。该分包已基本完成化石燃料燃烧、生物质燃料燃烧、煤矿开采和矿后活动及废弃矿井活动水平数据的收集工作,初步确定了相应各类活动的排放因子,并对部分能源活动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进行了初步计算。

各部门相关同志与来自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中电联、煤炭信息研究院、清华大学、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全国节能监测管理中心、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复旦大学、中国水泥协会的专家对该分包子项目取得的进展表示肯定并展开讨论,提出如下意见与建议:

第一,清单编制工作关系到国际履约和谈判事宜,将来要接受国际磋商与分析。注意方法学和数据的准确性和权威性,有关事项可参考国际惯例,提高国际可信度。

第二,要仔细研究清单编制方法学,注意清单编制的科学性,所选择的计算方法要经得起推敲,要努力提高清单编制的准确性,降低不确定性。

第三,一定要注意数据收集的科学性与准确性。活动水平数据的来源复杂,准确性差异很大,建议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为准。对存在争议或相互矛盾的数据,建议仔细分析并提出修改意见。收集活动水平数据时要注意泄露问题。

第四,排放因子确定工作要细化,尤其是对排放总量有重大影响的过程一定要准确计算。

 

第五,能源活动温室气体清单编制过程中要注意避免与其他部门以及行业之间重复计算,同时也要注意不要少算漏算。

孙翠华副司长对该课题组邀请能源各领域专家广泛参与课题研究表示肯定,并指出能源部门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约占我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80%,一定要充分重视能源清单的编制工作。清单编制过程中要注意实事求是,进行科学探讨和研究。在工作汇报过程中要注意方式方法。在年底前要求基本完成清单编制工作,请课题组充分吸收与会领导和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充分组织和调动专家和团队的力量,加大投入加快进度扎实工作。

二、农田温室气体清单编制

分包子项目承担单位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韩圣慧副研究员介绍了农田温室气体清单编制的进展情况。2009年该课题组开展了农田温室气体(稻田甲烷和农田氧化亚氮)排放清单的活动水平数据收集与数据库建立工作,研究和确定排放因子,并初步计算了2005年我国农田温室气体排放清单。

各部门的相关同志与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和中国农业大学的专家对该分包子项目取得的进展表示充分肯定并展开讨论,提出如下意见与建议:

第一,该课题组采用的是方法二和方法三相结合的清单编制方法。稻田甲烷采用了过程模型CH4MOD模型计算并用观测数据进行校核,农田氧化亚氮采用了统计模型IAP-N模型进行计算。该两个模型都是课题单位自主开发的,其中CH4MOD模型是IPCC指南中

 

推荐的两个模型之一,在国际上属于先进水平,值得肯定与推广。建议模型采用的排放因子要和IPCC缺省值进行比较,为决策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建议进一步采用国外模型对我国模型运行结果进行校核对比,提高计算结果的可信度。

第二,课题组通过文献调研和野外观测收集数据,要注意数据的可信度,对关键数据进行解释说明。对文献数据要进行校核,对野外观测要加强操作人员的培训,确保数据质量。

第三,要注意报告和汇报过程的整体性、条理性和透明性。注意温室气体清单报告范围的完整性。

第四,要结合SNC项目契机支撑研究的延续性,做长远安排,进行长期能力建设和发展。

孙翠华副司长肯定了课题所取得的进展,并指出课题组在报告内容和汇报形式上都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值得肯定并期待继续改善。下一步要在报告的文字表述方面下功夫,改善报告的清晰度和逻辑性。采用文献数据时一定要进行评估,把工作做细,为今后开展更多的工作打好基础。

三、土地利用变化与林业温室气体清单编制

分包子项目承担单位中国林科院森环森保所朱建华副研究员、中科院大气所于永强副研究员、农科院环发所高清竹副研究员分别介绍了土地利用变化与林业温室气体清单编制进展情况。2009年该课题主要进展为初步估算了森林及其他木质生物质碳贮量变化、森林转化碳排放、以及农田土壤有机碳贮量变化,初步完成了2005年土地利

 

用变化与林业温室气体清单的编制工作。

各部门的相关同志与来自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局、中科院地理与资源研究所、中国林科院林业研究所的专家对该分包子项目取得的进展表示充分肯定并展开讨论,提出如下意见与建议:

第一,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温室气体清单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我国国土面积大,森林种类复杂丰富,统计资料有限,数据收集难度大。IPCC指南中对方法学的界定也有多种解释。因此,建议课题组在编制清单过程中要重视数据的可靠性和方法学的适用性,对数据要说明来源、计算方法、选择范围和取舍原因,对采用的方法学要与国内外研究进行对比,说明优缺点、存在问题和取舍原因。

第二,清单编制要注意完整性,要注意人为因素对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温室气体源与汇的正面和负面影响,要同时考虑地上和地下的生物量。对林火等非人为因素的影响可参考国际惯例做法。

第三,工作要注意科学性,要严把质量关,做好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工作。

孙翠华副司长充分肯定了课题组的工作与进展,并指出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工作非常复杂,将来经国务院批准公布的我国温室气体清单还将接受国际磋商与分析,因此在清单编制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透明性,采用数据说明来源并分析可靠性。孙翠华同志还强调,清单编制要注意科学性,要有长效机制,做好做实基础性研究工作,尽早建立系统科学的研究体系。孙翠华同志建议课题组要充分整合和调动各方力量,在有限的时间里扎实工作,并在今后的汇报

 

和报告编写过程中注意条理性,确保在年底顺利完成任务。

四、建立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数据库

分包子项目承担单位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郭元研究员介绍了建立中国温室气体清单数据库进展情况。2009年该课题组主要开展的工作包括搭建完成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数据库管理系统结构,设计数据库数据查询功能,设计清单编制工作数据库结构与功能,并进行了数据库管理系统安全管理。

各部门相关同志与来自清华大学低碳能源实验室、中科院大气物理所、农科院环发所、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紫江技术有限公司的专家对该分包子项目取得的进展表示肯定并展开讨论,提出如下意见与建议:

第一,该分包子项目的工作重点是中国温室气体清单数据库。将来我国的温室气体清单数据库要对外开放,要确保工作合理到位。

第二,清单数据库课题组在工作过程中要与SNC项目其他分包子项目课题组保持充分沟通与联系,了解各分包部门清单对数据库结构和功能的要求,保证数据库设计的系统化、整体性与扩展性,要开展常态化和集成化工作,为将来与五个部门数据库接口留存技术空间。

第三,要保证数据库设计的安全性与可视性。数据库建成后要面向各类型用户,要加强数据库设计系统的规范化与系统化工作,所有数据要说明来源,要注意页面打开速率等硬件技术标准,建议制作数据库“快速入门手册”,方便各类型用户查询使用。

 

孙翠华副司长肯定了课题组的所取得的进展,并指出该分包课题组已经开展了大量工作,下一步工作要继续抓紧,要围绕中国温室气体清单开展工作。当前的工作要点是设计数据库结构与功能,年底前要完成数据库总体设计工作等待数据录入。要与五个清单部门子数据库做好衔接工作,注意数据传输通道、软件编程等各方面事项,要方便数据上传。要建立长效机制,要有专人对数据库进行日常维护。此外也要逐步进行硬件配套工作。

五、提出中国温室气体排放预测方法

分包子项目负责人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姜克隽研究员介绍了中国温室气体排放预测分包子项目进展情况。2009年该课题组主要开展的工作包括综述国内外有关温室气体排放预测模型方法和和中国温室气体预测方法,对中国温室气体排放预测方法进行了框架设计,并提出了模型初步分析结果。

各部门有关同志与来自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的专家对该分包子项目取得的进展表示肯定,并就模型预测基准情景与政策情景的界定方法展开讨论,提出如下意见与建议:

第一,基准年为2005年,建议基准情景考虑2005及以前所颁布实施的政策条件下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及趋势分析。

第二,要综合考虑经济结构调整、能源结构调整、节能减排、森林碳汇等各方面政策产生的综合效果。2006年中国政府颁布了到2010年能耗降低20%的强制性指标,2009年再次颁布了到2020年碳

 

排放强度降低40-45%的指标,纳入国民经济总体考核指标中。这些政策措施都是在2005年之后颁布的,应纳入政策情景中加以考虑。此外,实现这些指标都是有条件的,要说明采取相应政策措施和技术的代价,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第三,模型预测研究应围绕国家信息通报要求进行,立足于科学研究的基础,研究尽量客观全面。可以研究参考国际惯例做法,研究分析国内外对中国温室气体排放开展的模型预测,给出科学合理的预测范围与研究结果。同时专家提醒,模型研究结果也要考虑对国内将可能产生的影响。

孙翠华副司长肯定了课题组所取得的进展,并建议要综合评述国内外的预测模型,比较分析各模型基准情景和政策情景的假设条件与预测结果。基准情景要考虑2005年及之前的政策措施和一定的技术进步,而2005年之后所颁布实施的政策则纳入政策情景考虑。要综合考虑经济结构、能源结构调整等各项政策措施与情况,可尝试做中高低三个不同政策情景供下一步讨论。模型预测要基于科学研究,为决策部门提供决策范围与依据。

最后,孙翠华副司长对会议进行了总结。孙翠华副司长肯定了各分包子项目课题组所取得的进展,并再次强调了温室气体清单和信息通报编制工作的重要性。为保证课题组顺利按时完成任务,孙翠华副司长建议在年底前至少再召开三次进展研讨会,时间暂定为五月、九月和年底。希望各分包课题组广泛吸收各领域专家,加快进度、抓紧工作,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任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