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合同生效算合同成立吗?

合同生效算合同成立吗?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不是,合同生效与成立有以下区别:

一、内容判断上不一致。

二、成立和生效适用规则不同。

三、合同的成立与生效要件不同。

一、补充合同能增加合同主体吗

补充合同可以增加合同主体的。补充条款的成立生效与主合同成立生效的条件相同,依法成立的补充条款,成立即生效。一般情况下,补充条款与主合同内容有冲突的,以补充条款为准。但原合同明示不得变更的条款,补充协议中对该条款发生的变更则不发生法律效力。补充协议有效须具备形式要件和实质要件。实质要件包括三个方面:1.主体合格。即当事人应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2.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3.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不违背公序良俗。形式要件包括两个方面:1.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2.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二、赠与合同是否要满5年才生效

不是满五年才生效,赠与合同是诺成性合同,当事人一方的意思表示一旦经对方同意即能产生法律效果。但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在法律上两个不同的概念,合同成立不一定合同就生效。就赠与合同来说,赠与的生效还需要满足法定条件:对动产来说,赠与物的交付就是赠与合同的生效要件;而不动产的赠与则需要办理产权过户的相关手续。同时,基于不动产赠与的特殊性,未办理房屋过户也并不意味着合同必然不生效。可以看出,对于房屋赠与来说,办理了过户手续赠与生效是房屋赠与的一般情形;但如果没有办理过户手续,双方签订了赠与合同且房屋已经实际交付占有、使用的,赠与合同也是生效的。

三、有效合同的五个条件是什么?

合同成立与生效为不同概念。首先,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合同成立应具备以下条件:一,合同为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因此,合同成立必须具备两方以上的合同主体;第二,合同应依法成立,即合同主体之间订立合同的过程不能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第三,双方应就合同条款达成一致意见,对于合同理解有争议的,应先协商确定争议条款的含义。至于合同生效,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合同生效应具备以下要件:第一,主体适格,合同主体应具备相应民事行为能力;第二,合同的签订必须基于双方真实的意思表示;第三,合同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第四,合同订立不违背公序良俗;第五,不存在《民法典》规定的合同无效的情形。达成以上条件,合同自成立时生效。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四百六十五条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

依法成立的合同,仅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