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过程:
一、锁定目标 启动情智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31课,齐读课题:《鱼游到了纸上》。请大家回忆一下,第一次读到这个“游”字时,你有什么疑问?是啊,按常理来说,鱼是不可能游到纸上去的,只有在魔术中才会出现。作者为什么说“鱼游到了纸上”呢?今天我们就来带着这个疑问来学习课文。
二、检查预习 诱发情智
课前大家预习了课文,都预习好了吗?好,我检查一下。看,生词最先蹦出来。会读吗?会读的站起来读。
1、抢读生词
来点有难度的。抽写一下生词。谁敢站出来抽大家写?将你认为最难写的一个抽大家。
2、生抽写生词,挑一名到黑板写
厂徽、花港、茶壶、衣裳
3、指出难写的笔画
黑板上的这几个生词是大家公认的最难写的,哪些笔画最难写呢?谁提醒大家?
4、理解词语:
a补充成语
你是怎样了解词语的意思?(查字典、上网查、问爸爸妈妈)是呀,大家能想到这么多的方法来了解词语的意思,真了不起。
b你能用上这些词语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吗?
作者喜欢到花港,因为花港的玉泉( ),那里面的鱼儿游来游去,使人看了( )。观鱼时,作者发现了一位( )的青年,他看鱼到了忘我的境界,画鱼画得,已经和鱼( )。
三、细读感悟 生成情智
这是一位怎样的青年(举止特别),为什么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
从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青年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
(一)、品读“看鱼”部分,感受青年的专注
a 谁来读读你找到的句子?
b老师相信,当你读这句话的时候,你一定会特别留意其中的某些词语吧,谁来和大家交流一下?(老是、静静地、呆呆地、)
“老是“是什么意思?能给他换一个词吗?经常、总是。对,并非偶然的。
“呆呆的“是不是说他在发呆啊?(看鱼看的入神)
请问,什么是静静地看?(很安静地看)你真会思考!静静地看也是说明看的安静、入神。因此这两个词是对青年的什么描写?(神态)
从神态中我们感受到什么?(看鱼看得专注、认真、忘我)
大家有到公园看金鱼的经历吗?你是怎么看的呢?(边看边玩)(漫无目的地看),而青年却是———静静地,呆呆的看,入神地看。想想青年看鱼的神态,你想说什么?
(我佩服你)
让我们带着敬佩之情读读这句话。
我们来合作读:师读生接:
从我的引读中,你在朗读技巧上有什么启发?(静静地)
对,读的轻一点,慢一点。
我们齐读。
(二)、品读“画鱼”部分,感受青年的投入
孩子们,课文里还有一处描写同样用上了“静静地”这个词,请大家赶快找找看(我挤过去一看,原来是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中先出现这一句)
过渡:他是怎样安静、忘我地作画的呢?
小组合作学习:
下面我们分小组交流:(1)找出青年画鱼的句子,想想你体会到什么?
(2)说说怎样才是“工笔细描”?怎样才是“挥笔速写”?
全班交流:生读句子
你体会到什么?
我们能从课文中提炼关键词吗?(一丝不苟)你觉得青年画鱼的情形和我们之前学过的课文中的那个人物相似?(师提示:一会上前,一会后退,嘴里好像叽里咕噜的说着什么)那你还能感受到青年的什么呢?(全神贯注)
怎样才是“工笔细描”和“挥笔速写”?呢?
把这个句子颠倒过来:把。。。。。。就是工笔细描
很快。。。。。。就是挥笔速写
大家可以借助图片来理解:课件出示:金鱼图(清晰显示金鱼身上鳞片的图)这是一幅金鱼图(指金鱼身上的鳞片),你看,这细细的鳞片,需要细细地画,一丝不苟地画,就叫——工笔细描,因为画得细致,所以读得——慢,谁来读读?
评价:画的真认真啊,真细致。
(指金鱼尾巴)有时需要先将鱼的轮廓和主要特征先画出来,所以要快。谁来读读。
引导读:让我们透过朗读去感受一下一条条活生生的小鱼“游”到了他的画纸上的过程。
③感悟:孩子们,无论工笔细描还是挥笔速写,这些不同的绘画技法无声地向我们传递着同一个信息,那就是什么呢?从青年画鱼的动作中你感受到什么?————(青年画鱼的专注、认真、画技高超、画得很熟练。)好一个画技高超。(板书)
点题:所以旁边的孩子惊奇地叫道:(哟!金鱼游到纸上来了)
谁能你惊奇地读读?
“游”字说明什么?(青年画画栩栩如生,就跟活的一样)
(三)感悟“勤奋”“坚持不懈”
这么高超的画技,青年有什么秘诀吗?请大家快速阅读作者和青年智商交谈的部分,找一找。
句子三: 他告诉我,他学画才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句子四:我仍旧去茶室喝茶,等到太阳快下山了才起身往回走,路过后院,看到那位青年还在金鱼缸边画画。他似乎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自己。
过渡:
他静静地看鱼坚持了多久?完整地告诉我吧。是——一年多里每个星期天的一整天。忘了吃饭,忘了回家,我们用哪一个成语能形容他?(废寝忘食)
由此,你又看到了一位怎样的青年?(坚持不懈、勤奋)
生畅谈后,师推进:此刻,你还觉得青年只是用眼睛在看鱼,用手在画鱼吗?(不,不止,他是——用心在看、用心在画啊!)。老师贴板书:用心。
(三)、顺承而下,推进对“用心”的深层感悟,解读“游”字关系
当得知小女孩说“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时,青年写的是——(生答)“先游到了我的心里”。你觉得这“游到纸上”和“游到心里”又是怎样的关系呢?
小组合作交流
师总结:对于一位聋哑青年而言,要做好一件事情,意味着他必须比别人付出更多的辛劳,他笔下的鱼之所以能画得像活的一样,全靠长期的认真观察与坚持不懈地练习,才能从目中有鱼,到心中有鱼,最后进入“人鱼合一”的境界,让一条条栩栩如生的游鱼跃然纸上,由此可见,鱼是先——…… 再——……。)他的行为让我想到了北宋的一位画家文与可,他非常擅长画竹子,在画之前就在脑中记住了竹子的形态,因此就有了“胸有成竹”的成语。
我们身边有许多成功的例子:年届百龄的画家齐白石,数十年如一日地研究画虾的技艺,见过白石爷爷画作的人都由衷感叹那是——“活的画”;
失聪的音乐巨匠贝多芬,凭借着对音乐矢志不渝的挚爱,将一曲曲震撼人心的乐章长留人间,仔细聆听,人们都说那是——“活的音乐”。
同学们,伟大的贝多芬、著名的齐白石、文中这位普通的聋哑青年,都用自己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共同的道理,你领悟到了吗?——任何事情,只要“用心”去做,就一定可以成功!大家齐读这句话。
四、扩展思维深化情智
1、同学们,课文学到这里,你一定也和老师一样,情不自禁地被聋哑青年那勤奋专注的形象所吸引,不由自主地被他物我两忘的品质所打动,那么作者是怎样通过观察和描写,把画鱼青年刻画得如此生动传神的呢?请同学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自己的发现。
(作者不仅仔细观察,认真看、仔细听,而且在描写时注意通过外貌、神态、动作和语言描写,来表现青年人的执著与专注)
2.小结:看来作者确实是生活中的有心人,不但观察细致入微,抓住人物特点,而且描写生动具体,才写出这样打动人心的好文章。那么我们在写作文的过程中,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
3、下面让我们一起插上想象的翅膀:还记得围观人中小女孩的惊呼吗?此刻,如果你也在围观的人群中,你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呢?请选择其中一、两个人物,仿照文中作者刻画人物的这些方法动笔写一写。
课件提示: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不住点头,称赞:“ !
一位青年,赞叹道:“____________!”
一位阿姨,夸奖道:“!____________”
一群孩子,叫道:“!____________”
4、学生思考想象。
总结全文:孩子们,聋哑青年专注、认真的看鱼,胸有成“鱼”;一丝不苟、坚持不懈的画鱼,画出的是这样一声惊叹——(鱼游到了纸上!)
静静地画,了然于胸,画出的是这样一种境界——(鱼游到了纸上!)
看来,这要我们有心,我们也可以变出神奇的魔术,让鱼游到纸上,希望这节课之后,希望大家都带着一颗坚持不懈、勤奋、专注、执着的“心”走向学习与生活,去迎接挑战,去触摸成功,因为——(课件中出现:成——源于心,始于行。)下课!
板书设计:鱼游到了纸上
看鱼 专注 认真
画鱼 一丝不苟画技高超
纸上交谈坚持不懈勤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