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稻秧脱险记》说课稿
秦淮第二实验小学 张颖
一、说教材
《小稻秧脱险记》是一篇科普性的童话故事,寓农业常识于生动的故事之中。全文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杂草对于稻秧生长的危害,以及喷洒除草剂对保护稻秧所起的重要作用。故事中的主角就是小稻秧、杂草、和喷雾器大夫。
全文共有5个自然段,可以分为“遇险”、“脱险”两大部分:第一部分(1-2)写水稻田的杂草拼命地跟小稻秧抢营养,小稻秧气得脸色蜡黄,当场就病倒了。小稻秧遇险了。第二部分(3-5)写喷雾器大夫及时赶到帮助小稻秧收拾杂草。最后,杂草纷纷倒了下去,小稻秧脱险了。这部分是课文的重点。
全文充满童趣,将科学常识寓于童话故事中,生动的语言,有个性的对话,有趣的情节都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供了很好的凭借,更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
二、说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演一演这个童话故事。
2.在对课文语言文字朗读感悟的基础上,知道除草剂、喷雾器具有保护稻秧不受杂草侵害的作用,培养学生从小爱科学,长大用科学的志趣。
3.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纷纷”、“激烈”造句。
三、说教法、学法
(一)创设情景,读演感悟
情境的创设意在中低年级儿童直观形象的思维与心理状态,旨在让他们的积极情感贯穿课堂始终,只有调动起孩子们主动学习的兴趣,才能达到学生爱语文、会学语文、学好语文的目的。所以课堂上我创设不同的、最能激起他们兴趣的情境,让学生在读读、演演中感悟课文语言,使学生以积极的状态投入学习。
(二)小组合作,启迪智慧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必须落实到平时的学习活动中。各小组合作表演时,教师鼓励小组成员人人参与、各抒己见,共同完成表演任务。当然,合作是建立在主体参与的基础上的,它不是一种顺从,更不是一种依赖,而是一种成员之间的相互接纳,相互认同,相互启发和相互鼓励。
四、说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复习揭题
●教师请学生回忆课文,用简单的几句话概括大意,并根据学生发言,总结分段,板书段意。这一环节学生巩固了所学知识,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为进一步学习课文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读演感悟,品读课文
1.学习1-2自然段:遇险
2.学习3-5自然段:脱险
●学生是认知和发展的主体。教育的本质就是唤起学生主体内在的需要、动力,发挥学生主体性,帮助学生不断地创造新的自我。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读一读、说一说、演一演,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课堂氛围中不知不觉地体会杂草的“气势汹汹”、“蛮不讲理”,小稻秧的柔弱无助,喷雾器大夫的正义凛然。
(三)升华体验,综合实践
●这一环节给学生留下了尽情拓展想象的空间,发展了学生思维,同时在表演交流中使学生的情感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升华,更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角色的独特体验。
《小稻秧脱险记》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1、课件出示词语:
激烈 争吵 气势汹汹 不由分说 蛮不讲理 一拥而上
脸色蜡黄 警觉 收拾 纷纷倒下 (指名读,齐读)
2、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哪两大部分内容?(指名说)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后来又是怎样脱险的?板书:遇险、脱险)
3、同学们,童话剧《小稻秧脱险记》来我们班招收小演员了,你们想参加吗?我们先来了解要求(课件出示):
(1)了解课文内容和文中的每一个角色。
(2)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表演,注意说话时的语气、动作和神态。
二、朗读课文,相机理解
(一)学习遇险部分
1、小组合作读1-2自然段,一人读旁白,一人读小稻秧的话,其余同学读杂草的话。要求:(课件出示)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请你当导演来提醒小演员们表演时应注意哪些词语?边读边用波浪线画出。(学生自读)
2、交流:(1)一群杂草把小稻秧团团围住,气势汹汹地嚷道:“快把营养交出来! ”
(2)小稻秧望着这群蛮不讲理的杂草,说:“我刚搬到大田来,正需要营养,怎么可以交给你们呢?”
(3)这群杂草不由分说,一拥而上,拼命地跟小稻秧抢营养。小稻秧气得脸色蜡黄,当场就病倒了。
3、在感情朗读训练和小组表演中理解词语“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不由分说”、“一拥而上”。
(二)学习脱险部分
1、过渡:小稻秧这时真是太危险了,哪后来又是怎样脱险的呢?
2、小组合作学习3到5小节,练习朗读课文。
3、指一小组朗读课文,相互帮助,相互提高朗读水平。
4、教师相机引导理解重点词句:
(1)(课件出示):一棵杂草警觉地抬起头,看了看说:“不对呀,大晴天怎么会下雨呢?”
“警觉”:a、警觉是什么意思,你们理解吗?
b、这个词语的意思很难说清楚,谁能把警觉的意思表演出来?(表演这节第1、第2句话)
c、(课件出示):想一想,然后补充完成句子。
a、一只老鼠从洞里探出脑袋 ,它警觉
b、老母鸡领着孩子在草地上散步,突然对面来了一只猫,老母鸡警觉
(2)“收拾”:收拾是什么意思?如果不会,读读课文的最后两节后回答。你怎么懂得?
(3)指导朗读有气无力说的话。理解省略号在这儿的作用,你能不能在杂草有气无力说的话中间再加上一个省略号,并读出语气来呢?(在“我们”后也可加省略号)杂草有气无力地说:“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啦。”不一会儿,杂草纷纷倒了下去。
(4)“纷纷”:纷纷倒下理解了吗?(一个接一个地)请懂得的同学站起来,老师读课文,你们做动作。(如果学生一齐坐下,要纠正)
7、小稻秧是怎样脱险的?
三、复述课文,加进动作
1、提出复述要求。
谁能够不看书把这个童话故事讲出来呢?现在请同学们先准备一下。注意:(1)复述时要把课文中的重点词语讲出来,其它内容可以用自己的话说;(2)复述时可以适当加进自己的动作。
2、学生练习复述课文。
3、指名学生分节复述课文。
四、表演实践,深入体会
1、这篇童话故事生动有趣,非常适合进行课本剧表演,接下来请同学们组成六人一个小组,进行练习。一人读旁白,一人做小稻秧,一人做喷雾器大夫,其他的人做杂草,要注意,旁白尽量少一点。小组合作表演:
(1)根据每个组员的特点,扮演适合的角色。
(2)练习台词、对白和动作
2、指名小组表演。
五、拓展延伸
在以后成长的路上,小稻秧们会一帆风顺吗?他们还会遇到哪些危险呢?又会怎样脱险呢?课后请大家想一想,编一个小故事《小稻秧再次脱险记》。
附:板书设计:
18、小稻秧脱险记
遇险:蛮不讲理 当场病倒
脱险:下个不停 纷纷倒下
《小稻秧脱险记》教后反思
《小稻秧脱险记》是一篇科普童话,全文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杂草对于稻秧的危害,语言活泼生动,各个角色形象鲜明,充满了情趣。特别是有个性的角色对话,为学生积累语言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素,同时培养了学生乐于运用语言的兴趣。学习这样的一篇课文,要打破语文教学那种教师问、学生答的定势,使语文教学活起来,不仅抓住字词来扎扎实实学习,而且对角色的性格特点作出评价,最后引导学生来演一演,使教学中贯穿着丰富的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这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变学生接受学习为学生主动参与;变以教师的“指导”为主为学生自主探究为主;变以学生“听读”为主为学生积极思维为主;变师生的单向交流为师生、生生的多元交流。教师和学生共同阅读,共同推敲,相互评价。
二、以读为主,读演结合,让评价发挥指导作用。
在教学第二部分时,我采用了“读读、演演、评评、再读读”这样读演结合的方法,仍以读为主,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编自演,为角色的动作、神态、语气进行设计。学生表演的生动有趣,并能在老师的引导下相互评价,尽情说出表演的感受,从中体会、感悟,在这样“读读、演演、评评、再读读”的过程中交流了自己的阅读感受。
三、采用多种形式,将练习与生活紧密联系。
在本课中,“激烈”和“纷纷”是要求造句的两个词语。我将造句练习和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学生都从生活中找到了合适用这些词语的场景,轻松的完成了造句练习。“收拾”和“警觉”两个词语的练习让学生学会了在具体语言环境里理解语言、运用语言。
设想都是美好的,在这节课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更加重视对学生的评价,让评价语言更加丰富,使评价能够更好的发挥它的指导作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