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诺贝尔》作业设计

《诺贝尔》作业设计

2021-09-17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诺贝尔》教学反思

  学习诺贝尔,尤其要学习他高尚的人格。所以,在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读,真切感知诺贝尔的感人事迹,通过书后作业:“请将本课第八至第十自然段有声有色地读一读的练习”,引导学生畅谈收获,真正懂得,只有毕生孜孜以求,永不懈怠,才能有所成就。

  在教学这部分时,我让学生读后说说自己最感动的部分,很多学生都认为“发明黄色炸药和雷管”这部分最使他们感动,我没有做过多的讲解,只是让他们说说“为什么你最受感动”,用这一要害性的问题来引发他们思考。因为“勇敢!”许多学生脱口而出,这是显为易见的,但这样子的理解只是停留在表面的浅层次的,我让学生再次读书,在数次的朗读中,学生终于体会出诺贝尔身上“永不满足”“不畏艰难”“坚持不懈”等等更为优秀的科学品质,从而使人物的形象闪耀出更为璀璨的光芒。

  《诺贝尔》教学反思

  本文叙述了诺贝尔发明炸药的艰难过程,表现了诺贝尔热爱科学、热爱人类的无私奉献的精神。《新课标》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与体验,有所感悟的思考,享受审美乐趣。”因而在教学中,我继续运用“引导自学”的方式,指导教学实践,让学生自学自悟。

  复习导入课文后,我便抓住了总领全文的一句话“诺贝尔一生在机械和化学方面有过许多发明,而他最突出的发明是炸药。”让学生浏览课文的第二部分,理清诺贝尔发明炸药的几个阶段:“液体炸药”、“固体炸药”、“威力更大的固体炸药”,然后有所侧重的展开教学。从这几个阶段的学习中,引导学生逐步感受到“为了发明炸药,诺贝尔投入了他的整个生命。”感悟他热爱科学、锲而不舍、永不言弃的精神品质。

  一、注重学生自学自悟

  如在教学“发明固体炸药”这部分时,学生就从“弟弟被炸死”、“父亲被炸成残废”中体会到为了实验,诺贝尔所付出的代价多么惨重;从“毫不气馁”中感受到了诺贝尔锲而不舍、永不言弃的科学研究精神;从“终于”一词中又感受到了他经历的失败和痛苦,感受到成功的来之不易。 在学习第8、9自然段时,也是让学生找找感动自己的镜头,并交流感动的原因,学生交流得比较全面、到位,也逐步掌握了自学自悟的方法,学习积极性也更高了。

  二、抓住关键处,培养想象力

  文章写得很感人,很多细节处都折射出诺贝尔可贵的精神和高尚的人格,不禁令人深深折服。就如发明固体炸药这部分,实验室在一声巨响中化为灰烬,亲人也是伤的伤,死的死,面对这一切,如果你是诺贝尔的亲戚,你会说什么?如果你是旁人,会说什么?诺贝尔自己又会想些什么?从三个层次,三个角度,引导学生想象。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了很多。亲戚们定会竭力劝阻;旁人定会指责诺贝尔,甚至远离他;而诺贝尔自己在悲痛之余,定会化悲痛为力量,执着地追求他的科学事业,这也正是他发明炸药的目的——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通过想象不仅充实了文本内容,更丰满了人物形象。诺贝尔对科学的热爱,以及一心为民的人品深深烙印在我们的心上。

  再如亲自实验,研究威力更大的炸药这部分,引导学生抓住“怦怦直跳”来想象诺贝尔的内心。火星接近炸药意味着危险即将到来;火星接近炸药,还意味着有可能的成功也即将到来。在如此危险的情况下,诺贝尔紧盯导火线,是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这里,学生很自然地读出了一位为了科学可以将生死置之度外的诺贝尔,难怪文中会说“为了发明炸药,诺贝尔投入了他的整个生命。”

  另外,在体会诺贝尔无私奉献、为民造福方面,主要抓住最后一部分——设立诺贝尔奖。这里我让学生自读感悟后,学生已明确感受到了诺贝尔热爱人类的精神,我又找来了他的遗嘱与他的名言,从他的做法与说法中,学生更深入体会到了诺贝尔高尚的人品。正如他所说的“我的理想是为人类能过上更幸福的生活而发挥自己的作用。”

  这篇写人的文章,在我们的自读、自悟、交流、想象中学完了。诺贝尔的形象在学生心中越来越清晰,学生从他身上得到了巨大震撼。整堂课中,学生交流积极,思维活跃,学习十分投入。当然,课后想想也存在一些遗憾的地方。(1)在引导想象时,还可以放得开些,想得全面些。(2)对于“整个生命”的理解,只在课始谈到,比较浅显,如果在结束前再理解一次,会更加深入。(3)整堂课的设计上,基本上是按照课文内容逐步展开,也可以尝试重新整合,由发明炸药的过程引出发明炸药的原因,或许对诺贝尔为民造福、热爱人类精神的体会会更到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