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下情况,微信会提示“请注意核实对方身份,谨防诈骗”,若出现了该字样需要仔细核实情况,防止诈骗事件的发生。(1)对方在与你聊天时涉及人民币、银行卡、借钱等有关钱财的敏感词。由于微信诈骗多以诈骗钱财为目的,因此当聊天涉及到钱财时,微信为了帮助保护用户财产安全会予以提示。在此情况下,用户一定要小心。若不能确定对方身份,一定要通过电话或视频对话核实。(2)对方不在常用登录地点登录。若对方不在常用登录地点登录,则有可能是微信被盗号,盗号者有可能利用被盗号者与其他用户的关系实行诈骗。当对方提出有关钱财、身份证等敏感信息时,一定要确认对方身份的真实性。(3)对方与你聊天时涉及到身份证号、密码等敏感词。为了避免用户的个人信息泄露、避免用户的网络账号被用于诈骗,微信在检测到相关词语时也会提示“注意核实对方身份”。若一个新添加的陌生账号与你谈话时涉及这些,请举报并拉黑。(4)对方遭到多次举报。若对方遭到其他用户多次举报,则对方有可能是诈骗实行者,故微信会提醒用户提高警惕。一般而言,用户不会无故受到举报,因此遭到多次举报的用户诈骗嫌疑极大,甚至可能从事着传销等违法行为,请对与其构成的商业关系保持警惕。(5)对方账号信用度较低。对方账号信用度较低,则也可能会发生诈骗等行为,故微信会进行提醒。当此类账户提出借钱等要求时,请多做权衡,毋在结交之初过于信任。(6)对方为新注册账号。新注册账号无法判断信用程度,故微信会进行提醒以防诈骗。若确实认识对方且能确定对方刚注册微信账号,可忽视此提醒。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