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狐狸和乌鸦》板书设计

《狐狸和乌鸦》板书设计

2022-07-07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一、教学要求:

  1、会认会读本课生字、生词。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课文。

  3、知道乌鸦上当的原因是因为喜欢听奉承话。

  二、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明白喜欢听奉承话容易上当受骗的道。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以前在你的印象里,狐狸和乌鸦他们是怎样的动物?今天我们学习一个关于狐狸和乌鸦的故事,看看这个故事中的狐狸和乌鸦是什么样的?

  (二)自读课文

  (微机出示)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画出要求会写和会认的字,多读几遍。

  3、找出自然段,标上序号。

  4、通过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哪不懂?

  (三)检查

  1、出示生字卡片。

  2、说出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3、指名分段读课文。

  4、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哪不懂?

  (四)深入学习课文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课文。学完课文后这些问题自然就明白了。

  1、学习课文1—3自然段。

  谁想给大家读一下第一、二、三自然段?(指名读)

  你从这几段中读懂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2、学习课文4—8自然段

  下面同学们认真读课文4—8自然段,小组间去讨论以下问题:

  (微机出示)小组讨论:

  狐狸对乌鸦说了几次话,每次是怎么说的?乌鸦是怎么做的?他们又是怎么想的呢?认真读书,仔细体会,开动脑筋,展开想象。再表演表演。

  全班交流:

  狐狸对乌鸦说了几次话?

  每次都是怎么说的?乌鸦又是怎么做的?你想读第几次?读给大家听。

  他们又是怎么想的呢?比如第一次,狐狸想了想再说,他在想些什么?(学生发言)

  听了狐狸的问候,乌鸦没有回答。乌鸦又可能想些什么?(学生发言)

  再指名读这一段。

  那么第二次呢?他们又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同桌之间把这一段表演表演。用你的动作和语言把他们的想法和做法表达出来。(选两名表演)

  再指名读这一段。

  接着来看第三次,狐狸和乌鸦又是怎么想的呢?看谁说出更精彩的答案。(学生自由发言)

  乌鸦的羽毛真的比麻雀好看吗?他的叫声真的很好听吗?让我们来看一看、听一听。(微机出示,乌鸦和麻雀的图片,让学生比较谁好看。微机演示乌鸦的叫声,让学生听一听。)

  根据我们听到的、看到的和狐狸说的话比一比你觉的狐狸怎么样?那么乌鸦听了这些表扬自己动听的话, 在想些什么?这次乌鸦可真的上当了。带着你的理解给大家读6、7自然段。最后肉被谁叼走了?(狐狸)我们一起读最后一段。

  最后,乌鸦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肉被狐狸叼走了,这时乌鸦又会想些什么?(学生发言)

  乌鸦痛恨的仅仅是狡猾的狐狸吗?他更加痛恨谁?他又会怎么想?(学生发言)

  3、总结板书:

  大家想象的太好了,回过头来想一想,狐狸用什么办法骗走了乌鸦的肉?(板书:花言巧语)你觉得这只狐狸怎么样?(板书:狡猾、可恨)乌鸦的下场是什么?(板书:上当受骗)你觉得乌鸦怎么样?(板书:愚蠢、可怜)学完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板书:爱听奉承话,容易上当受骗。)

  同学们,我们既不能像乌鸦那样爱听奉承话,更不能像狐狸那样去欺骗别人。我们要从小做一个聪明善良的人。

  4、欣赏课文录像。

  5、同桌间分角色朗读课文。

  6、布置作业:每个小组课下把这个故事演一演,活动课上举行一个童话剧专场表演。

  反思:

  《狐狸和乌鸦》是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三册的一篇课文。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明白一个浅显的道理:爱听好听话的人容易上当受骗。

  在本课教学中,我运用简笔画和语言相结合的形式引出课题,使学生寓言中的两个形象有了初步的印象,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同时,在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整体入手,了解课文大概意思。

  “直流口水”是本课的重点短,围绕这个短语我采用了三个教学步骤:一是通过问“直流口水”是怎么流口水?引导学生重点理解“直”;二是通过课件展示狐狸具体馋的样子,自然而然将词语本意的理解与课文的具体内容结合起来,体现了情景教学中“形真”的特点,在学生头脑中对狐狸馋的程度留下深刻的印象;三是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反复朗读加深了理解。

  狐狸和乌鸦的三次对话是本文的重点内容,通过读和创设情境,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狐狸说话的内容和意图,由两位学生扮演狐狸和乌鸦,其余学生担任法官,在形象的表演中使学生受到启发和教育。

  由于计算机水平有限,课件不太理想,如能是动画的再配上音乐,学生理解就更深刻了。教学手段不丰富,未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