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企业应当如何正确应对劳动仲裁

企业应当如何正确应对劳动仲裁

2022-07-21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一、“事前预防”是基础

1、完善企业的规章制度,确保员工手册与规章制度合法有效。

根据劳动部门的统计发生,很多单位最终在劳动仲裁案件中败诉,有一大部分是因为其员工手册与规章制度最终没有得到法律的认可,其中一些是因为制订规章制度的程序不合法,没有民主程序,没有公示程序,一些是因为制订规章制度的内容不合法,违反了法律的规定,最终导致了规章制度无效,并进而直接导致企业在劳动仲裁与诉讼中败诉赔偿。

因此,完善好企业的规章制度是企业应对劳动纠纷第一要素,也是最重要的一环。而往往就是这个最重要的环节被很多企业所忽略,很多单位直接在网上下载个所谓的规章制度模板,然后直接就拿到企业管理中适用了,这为以后企业的用工埋下了巨大的用工风险,这也是实践中劳动案件企业败诉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2、企业各部门要加强配合,加强员工考核,收集证据。

在企业的规章制度完善好后,接下来就是如何适用规章制度的问题了。因为制订的再漂亮的规章制度,如何不能有效与实践操作融合,对企业来说也是没用的。实践中企业应当通过日常的管理与培训,向用人部门解释制度的适用标准,最终让用人部门清楚知道,哪些行为是企业鼓励的,哪些行为是企业不允许的,哪些行为是企业绝对禁止的,违反了就有可能要面临着被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的严重处罚。

通过这样的日常管理,让用人部门加强对员工的日常考核,这样才能适时发现员工违法违纪情况,才能在员工出现违法违纪情况时,及时发现与固定证据,为以后仲裁与诉讼保存足够的证据。

3、完善企业的制度设计,包括考勤管理,工资结构等。

在实践案例操作中,有一大部分的诉讼请求面临的是劳动者提出的加班费的诉请,很多单位败诉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企业在制度设计的时候存在缺陷。要想减少员工因为加班问题与公司出现纠纷,就必须提前对考勤、工资结构作出一个有效的设计,才能有效的避免这些劳动纠纷。

二、“事中应对”是关键

1、企业应积极应对仲裁与诉讼,不要轻视。

目前实践中,企业在劳动仲裁案件败诉率高,单位对仲裁案件不重视也是一个根本原因。有的单位甚至认为员工属于无理取闹,仲裁根本不用理,有的连开庭都不去,这最终导致了仲裁委的缺席判决,可想而知,这样的判决结果对单位肯定是不利的。有的案件标的大的还好,还有到法院起诉重新认定的机会,碰上一些标的小的(仲裁标的少于12个月的最低工资),直接适用一裁终局,单位连辩解的机会都没有,就得赔偿,结果肯定是不理想的。

2、寻求专业劳动法律师帮助,全面了解仲裁的法律风险,知已知彼。

由于劳动案件的特殊性,企业与员工在庭上,往往是“针尖对麦芒”,对抗性非常强,很多案件往往从劳动仲裁、一审、二审,有点甚至在高级人民法院打再审,但快律律师认为,案件要区分特殊性,企业在面对劳动纠纷案件时,最先应该做的是先让专业的律师对案件进行一个全方位的分析,然后区分情况处理。

如果是经过专业律师看过,案件确实是单位证据不足,诉讼风险很高,赔偿可能性很大,那么单位就不如在仲裁委,法院组织下进行调解,以把诉讼的风险降到最低,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失。如果是专业律师看过,认为单位证据充足,诉讼风险低的,则可以继续走程序走下去。

通过这一程序,可以有效帮助单位加强处理案件的主动性,降低诉讼风险,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试想想,如果一个单位必败的案件最终被生效的判决确认,对单位来讲不仅仅是赔偿那么简单,更重要的丧失了企业管理的权威性与主动性,对其他员工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如果只是赔偿还好处理,要是碰上员工要恢复劳动关系,试想想,判决后单位将会多么的不利,不仅要支付其诉讼期间的工资,而且还要重新给其安排工作岗位,这对企业管理造成的负面影响是无法想象的。

三、“事后总结”是必须

1、通过发生了的诉讼仲裁案件,查找到企业的管理漏洞,尽时完善。

在诉讼仲裁案件中,通过员工的诉讼抗辩,找到企业管理中的漏洞,进而完善自己。在实践案例中很多员工都会提到一个加班费的问题,企业可以根据员工提出的质疑,迅速查找到企业工资结构中的不足,重新设计自己的考勤管理。有的员工提出规则制度没有书面告知,没有经过民主程序,这些都可以及时进行修正,进而完善。

但在事后总结这一块,最怕的就是有的单位花了钱又不买教训,好了伤疤忘了疼,今天赔偿个双倍工资,赔偿了几十万,明天又来一个没签劳动合同的,这样的单位都是有问题的企业。已经出现的法律问题,要想办法解决和应对,如果出了问题不总结,那么企业永远都会有法律风险的。

2、完善人力资源的配置,加强人力资源的管理。

很多企业对人力资源不重视,有点让行政兼任,有的让法务兼任。但随着用工单位的不断状大,人力资源的工作将越来越多,企业在劳动用工方向将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法律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企业没有一个专业的人来做这一块事情,肯定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法律风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