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嫌入室盗窃罪的犯罪嫌疑人符合条件时可办理保释,包括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独立适用附加刑的,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不会对社会造成危险的,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正在哺乳婴儿的妇女且不会对社会造成危险的,以及羁押期限届满但案件尚未办结的。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法律分析
涉嫌入室盗窃罪的,犯罪嫌疑人只要符合条件的就可以办理保释,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的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拓展延伸
入室盗窃罪是否适用缓刑制度?
入室盗窃罪是否适用缓刑制度,是一个涉及刑事法律和刑罚执行的重要问题。根据我国刑法相关规定,入室盗窃罪属于严重的财产犯罪行为,其犯罪后果严重,社会危害性较大。然而,根据刑法第五十三条的规定,对于首次犯罪、犯罪情节较轻、认罪悔罪态度好的入室盗窃犯罪嫌疑人,可以酌情适用缓刑制度。因此,入室盗窃罪在特定情况下是有可能被判缓刑的,但具体是否适用缓刑还需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和法官的裁量。判决是否适用缓刑,需要综合考虑犯罪情节、社会危害性、被告人的人品表现等因素,并根据法律规定进行判断和决定。
结语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的规定,对于涉嫌入室盗窃罪的犯罪嫌疑人,只要符合保释条件,可以办理取保候审。取保候审是一项重要的刑事诉讼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并确保案件的顺利进行。对于入室盗窃罪是否适用缓刑制度,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法官的裁量进行判断。在判决时,需综合考虑犯罪情节、社会危害性和被告人的表现等因素,确保公正、公平的司法判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五章 侵犯财产罪 第二百六十九条 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