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圆柱的认识》教学设计

《圆柱的认识》教学设计

2020-06-27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教学过程:   

  (一)联系比较、建立表象

  (1)观察、联想:

  师:我们认识了长方体(师拿出一个用红布蒙着的圆柱笔筒,揭开布)这是长方体吗?它是什么?(板书:圆柱),今天,老师准备把它作为一件礼物,送给大家。(教师再出示几个圆柱模型)

  (2)联系、想象:学生议论,说一说,在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也是圆柱形的?我们教室里哪些东西是圆柱形的?

  (3)想一想、画一画。

  ①.让学生闭起眼睛,想象圆柱的形状是怎样?

  ②.把想到的圆柱形状用简图画在练习本上;

  ③教师电脑显示:水杯、水壶、铁罐实物图并逐步抽象为立体图。(贴出立体图)

  (二)导探结合、形成新知

  1、认识圆柱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称。

  刚才,同学们举出了好多例子,这说明在生活和生产中离不开圆柱形的物体。我们应该进一步地认识它!(板书:认识)

  (1)请学生说一说,你想认识圆柱的什么?(生:我想知道圆柱由哪几部分组成,圆柱有什么特征……)

  (2)操作感知——认识各部分名称。

  ①看看、摸摸,同桌讨论:圆柱体有几个面?这些面怎么样?

  ②初步发现:(学生回答)圆柱体有三个面,其中有两个面是平面,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叫做圆柱的底面;还有一个面是曲面,叫做圆柱的侧面。(师在立体图上标明名称,学生闭起眼睛摸手中的圆柱,并说出它的各部分名称)

  ③猜一猜,做一做。

  哪两个面是一样的,你是怎样知道的?引导学生观察、议论,并说出自己的做法:a.可以剪出来比较;b.量半径、量直径;c.量周长;d.把模型的底面固定在纸上沿着它的周边在纸上画出一个圆,再把模型倒换过来比较。

  ④教师小结学习的过程和学习方法(板书:观察、猜想、操作、发现。)

  2、认识圆柱的高

  (1)指着图中高、低两个圆柱问:哪个圆柱比较高,哪个比较低,为什么?引导学生发现:圆柱的高低与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有关。

  (2)怎样测量圆柱的高。

  ①引导学生观察圆柱的纵切模型,(师出示圆柱纵切模型图)感知两底面圆心的距离叫做圆柱的高。

  ②媒体演示:圆柱的高可以在圆柱的侧面上来表示。(师在立体图上表示出高,学生在自己的圆柱上画高。)

  (3)学生讨论发现:①圆柱可以有无数个纵切面,每个纵切面都是长方形或正方形,长方形对边平行,说明(圆柱纵切面可以有无数条高,长度都相等。②侧面上可以作无数条高;③在两底面之间只要量出垂直于底面的线段的长度都是圆柱体的高)(师板书:有无数条高,长度都相等)

  3、认识圆柱侧面的特征

  (1)师:圆柱的两个底面都与侧面相交,观察一下,两个底面与侧面相交的线是底面的什么?(底面周长)

  (2)侧面是一个曲面,如果沿着它的一条高剪开,再展开,你能想象出侧面会变成一个什么图形吗?(长方形或者正方形)(学生动手操作)

  (3)讨论这个长方形的长、宽与圆柱有什么关系?

  学生讨论发现:长方形的长是圆柱的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是圆柱的高。

  (4)画一画、议一议:展开图可以是一个其它图形吗?如果不沿着高展开,侧面剪开可能是什么形状?

  (三)教学小结

  圆柱体有什么特征、侧面呢?这些知识你是怎么学会的?         

  (四)、强化练习、巩固新知

  1、学生独立完成:11页做一做(课本)

  2、学生独立完成:15页1-4题(课本)

  3、用硬纸做一个底面半径为2厘米,高5厘米的圆柱。

  (五)、总结整理、深化新知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内容: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0页至12页、做一做、练习二的第1-4题。

  教学目标:

  1、出示一个圆柱体,学生能列举出圆柱的各部分名称。

  2、学生能借助日常生活中圆柱体实物,说出圆柱的特征,并用圆柱体的特征来判断哪些物体是圆柱体。

  3、学生能看懂圆柱的平面图,能归纳出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图与圆柱之间的关系。

  4、学生能运用圆柱的特征动手试做一个圆柱。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圆柱的特征。

  教学难点:认识圆柱侧面的特征。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圆柱体的实物、模型、圆柱的纵切模型和相应电脑课件。

  学具准备:自带贴有标签纸的圆柱形物体或按照教科书第153页的图样,用硬纸做一个圆柱;剪刀、线、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