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安立案后对民事赔偿部分完全可以进行调解,调解工作贯穿于整个诉讼活动过程中。至于刑事部分原则上是不能自行调解的,但是如果受害方能够和检察院积极沟通,如果赔偿另一方到位能够得到另一方的谅解,那么是能够争取检察院的免于诉讼的处置。
一、私了协议是否有效
健康权纠纷中都会约定侵害方赔偿受害方经济损失(赔偿的数额大多大于实际损失),受害方不追究侵害方的刑事责任。有人认为此类协议是有效的,主要理由是该私了协议是当事人意思自治的结果,是当事人双方自愿签订的,并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还有人认为此类协议是无效的,此类协议是侵害人为了躲避刑事责任而签订的,属于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私了协议的有效性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如果受害人所受的伤害是轻伤以下,不构成刑事犯罪,那么协议有效。
协议就民事赔偿部分而言是有效的,协议是双方约定的,体现当事人意思自治,没有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法律也没有必要进行过多的干涉。但是就免除侵害人刑事责任部分而言是无效的,刑法是公法,故意伤害侵害的法益不是单一的,其所侵害的法益不仅仅是受害人的身体权、健康权,还侵害了国家的公共管理秩序,因此仅获得受害人的谅解并不能免除其刑事违法性。
2、如果受害人所受的伤害是轻伤及轻伤以上,那么此类私了协议应当是部分有效部分无效。
是否追究侵害人的刑事责任也不是受害人能够控制的,也不以受害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就免除刑事责任部分而言是没有实际意义的,是无效的约定。
二、立案后下个程序应该是什么
刑事案件立案后,犯罪嫌疑人被逮捕归案的,公安机关将继续调查取证,按照办案程序制作案卷材料,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向检察院提请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然后继续调查取证,完善整个案件的证据,再次移送检察院。由于检察院审查后向法院提起公诉,法院将组织开庭审理,下达判决;犯罪嫌疑人未被逮捕的,公安机关将在刑事立案后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控制,公开通缉或者列为网上追逃人员,力求逮捕犯罪嫌疑人。从维护被害人权益的角度来看,刑事案件立案后,应积极配合公安机关寻找犯罪嫌疑人,配合公安机关调查取证,力争尽快抓获犯罪嫌疑人,追究刑事责任和民事赔偿责任;从维护犯罪嫌疑人合法权益的角度来看,应尽快获得法律帮助,争取在检察院阶段前取保候审或不起诉的结果。如果案件已经在法院阶段,争取无罪、轻罪或缓刑的理想判决。
三、交通事故私了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首先,要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对于肇事方,关系到事故责任的分配,关系到保险的理赔,关系到经济损失的多少;对于受害方,处理措施是否得当,关系到是否能得到赔偿。发生交通事故后,无论对于肇事方还是受害方,如何采取争取的处理措施应当说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其次,要配合交警进行事故认定,并对事故责任问题据理力争。虽然对认定书不服,可以要求执法监督,可以在民事赔偿诉讼中一并要求法院处理,但是在实践中,能够改变认定书认定的责任比例的情况少之又少,可以说交警部门的认定书基本上决定了后面民事赔偿的比例,因此,当事人在交警处理事故的阶段,应当充分关注交警对事故基本事实掌握的情况,对于认定事实不清,适用法律不正确的应当据理力争,争取有利于自己的事故认定结论。
第三,要注意记录事故处理的过程,并保留相关单据。要对事故处理的过程做一个全程记录,比如什么时间处理什么事情,支出或者花费了多少费用,相关的单据是什么等。这样,日后理赔或者索赔的时候就可以很轻易把事情说清楚,并能提供合理的解释。
第四,要根据法律规定促成赔偿调解。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医疗终结并进行的伤残鉴定之后,受害方的损失就基本上确定下来,该赔偿多少法律也有明确规定。人身损害赔偿在中国并非惩罚性赔偿,受害方要求高于实际损失的赔偿是没有法律依据的,而肇事方企图少于实际损失给予赔偿也是得不到法律支持的,因此,双方根据法律规定促成赔偿调解应当是明智之举。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三条人民法院审理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可以进行调解,或者根据物质损失情况作出判决、裁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