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离职后工资拖欠问题的仲裁时效

离职后工资拖欠问题的仲裁时效

2023-09-15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关系不受时效限制,但劳动关系终止后一年内需提出申请。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当日应结清工资,未结清的可立即申请仲裁。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离职后约定发放工资的一年内可随时申请仲裁。

法律分析

1、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一年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2、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九条规定: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因此一般地解除劳动合同当日应该结清工资,未结清的不需要等待即可申请仲裁。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当然离职时,你可以跟用人单位沟通好工资发放时间,在沟通好的时间内不发放,可以申请劳动仲裁。也就是从约定好了发放工资那日起一年内,你随时可以申请仲裁。

拓展延伸

离职后工资纠纷的仲裁时效限制

离职后工资纠纷的仲裁时效限制是指在离职后发生工资拖欠问题时,对于受害者提起仲裁的时间限制。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不同地区和国家对于离职后工资纠纷的仲裁时效限制可能有所不同。这一限制的目的是维护劳动者的权益,确保他们能够及时主张自己的合法权益。劳动者应在一定期限内提起仲裁,以便追回拖欠的工资。对于违反仲裁时效限制的情况,劳动者可能会失去追讨工资的权利。因此,劳动者在面临离职后工资纠纷时,应及时了解并遵守相关的仲裁时效限制,以保护自己的权益。

结语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情况下,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一年时效限制;但劳动关系终止后,应在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时,用人单位应一次性支付劳动者工资。因此,解除劳动合同当日应结清工资,无需等待即可申请仲裁。离职后工资纠纷的仲裁时效限制确保劳动者能及时主张自己的合法权益。劳动者应在规定期限内提起仲裁,以保护自身权益。

法律依据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九条

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