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必修四课内文言文练习

必修四课内文言文练习

2022-09-27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廉颇蔺相如列传》 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使人遗赵王书 送 B.徒见欺 通“现” C.求人可使报秦者 回复 D.即患秦兵之来 担心 B 被 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以此知之,故欲往。’相如谓臣曰:‘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2.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现在您竟从赵国逃亡到燕国去,燕国惧怕赵国,这种形势下燕王必定不敢收留您,而且还会把您捆绑起来送回赵国。)

B.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您不如脱掉上衣,露出肩背,伏在斧刃之下请求治罪,这样也许侥幸被赦免。) C.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秦王用十五座城池请求交换我的和氏璧,能不能给他?)

D.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秦国请求用城换璧,赵国却不答应,赵国理亏;赵国给了璧秦国却不给赵国城邑,秦国理亏。) D 而表假设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廷。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

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且秦强而赵弱,大王谴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惟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相如因持璧却立 后退 B.赵王悉召群臣议 全 C.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偷偷地 D.臣请就汤镬 受酷刑 C 从小路 4.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B. 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舍相如广成传 C. 引赵使者蔺相如 左右或欲引相如去 D. 璧有瑕,请指示王 臣请就汤镬

D(D项都表示谦敬副词“请允许我”;“负”分别为“依仗”和“对不起”。“传”分别为“传递”和“传舍”;“引”分别为“延请”和“拉”。)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大王必欲急臣 B. 秦王恐其破璧 C.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D. 臣请完璧归赵 C(C项形容词作动词,其他都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6. 下列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 不如因而厚遇之 B. 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C. 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 D. 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 C(“无意”指没有做某事的愿望(今另外还指非故意);“因而”是两个词,指“趁此机会”“来”;“ 以往”指“到那里”;“布衣”指平民。) 7. 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蔺相如“机智果断”的一组是( )

①璧有瑕,请指示王 ②怒发上冲冠 ③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

④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 ⑤臣请就汤镬 ⑥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

A.①②③⑥ B. ①③④⑤ C.①⑤③⑥ D. 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都是表现蔺相如的机智果断,②是表现蔺相如的气愤,⑤表现蔺相如的英勇无畏。) 遂与秦王会渑池。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赵王鼓瑟。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缻秦王,以相娱乐。”秦王怒,不许。于是相如前进缻,因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缻。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缻。”秦之群臣曰:“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蔺相如亦曰:“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8. 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赵王鼓瑟 弹奏 B.左右皆靡 倒下 C.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 回头 D.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献礼 B 后退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相如张目叱之 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 B.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 秦王为赵王击缻 C.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 赵亦盛设兵以待秦 D.终不能加胜于赵 故燕王欲结于君

C(“以”都是表目的;“之”分别为代词“群臣”和“的”;“为”分别为动词“演奏”和“替”;“于”分别为“对”和“与”。) 10.对上面文字评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文中对秦王“秦王怒,不许”“不怿,为一击缻”的描写,表现了他色厉内荏、难以下台的窘态。

B.蔺相如“前进缻,因跪请秦王”中“前”这一极为普通的动作,却表现出蔺相如极不平常的机智;而“跪”表现了他对秦王的恭敬,显示出两人地位的悬殊。

C.文字运用对比的手法把这场紧张的斗争写得有声有色,扣人心弦。

D.“渑池之会”表现了蔺相如能言善辩、娴于辞令的外交家的身份,同时淋漓尽致地表现出蔺相如蔑视权贵的凛然气概。 B(“对秦王的恭敬”评述不准确,“跪”貌似恭敬,实则表现了蔺相如的不卑不亢。) 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于是舍人相与谏曰:“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②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

急而后私仇也。”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③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11.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且相如素贱人 向来 B.相如引车避匿 调转 C.顾吾念之,强秦 但是 D.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假如 C只不过。 12.对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 口舌:言语 B.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宣言:扬言 C.臣等不肖,请辞去 不肖:不相似 D.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谢罪:道歉请罪 C(没有才能) 13..下列各中加点字词的用法与“且庸人尚羞之”中的“羞”字相同的一项是( )

A.相如每朝时 B.大王必欲急臣 C.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D.而相如廷叱之

C(都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A项名词作动词;B项形容词的使动用法;D项名词作状语。) 14.下面对选段的理解和分析,不够恰当的一项是( ) A.选文写廉颇,侧重于语言描写,写他极富个性化的语言;写相如,侧重于写他的行动,表现其内心活动。

B.选文中安排舍人的责问,来表现出舍人们的目光短浅和对相如的不理解。

C.选文充分展示了蔺相如宽广的胸怀和高尚的思想境界。他的表现使老将廉颇深为感动,于是负荆请罪,最终将相交欢。 D.写廉颇悔过,负荆请罪,表现出廉颇知过必改的美好品行。 B(安排舍人的责问,是衬托蔺相如宽容大度。) 1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使人遗赵王书(送给) B.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拜访) C.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唯独) D.求人可使报秦者(报复)

A(B.任命或授予官职;C.难道;D.答复、回复。) 16.下列句中不全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B.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 C.请奏盆缻秦王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D.固请,召有司案图 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 C(A项“奉”通“捧”,“庭”通“廷”,“孰”通“熟”。B项“质”通“锧”,“详”通“佯”;C项“缻”通“缶”;D项“案”通“按”,“缪”通“穆”。) 1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古今同义的一项是( ) A.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B.璧有瑕,请指示王

C.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D.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 D(A项“侍从”;B项“指给……看”;C项“信约”。) 18.下列句中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因宾客至蔺相如门前谢罪 不如因而厚遇之 B.今君乃亡赵走燕 乃使其从者衣褐 C.徒慕君之高义也 徒以吾两人在也 D.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 赵强而燕弱

C(A项分别为“通过”和“趁机”; B项分别为“竟”和“于是、就”。C项都副词“只不过”;D项表假设“如果”和表并列。) 19.下列各项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B.使不辱于诸侯

C.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D.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 D(D项是定语后置句,其他是被动句。) 20.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主要是通过对“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的叙述,歌颂了蔺相如机智勇敢、顾全大局、维护团结的精神,以及廉颇勇于改过的可贵品质。

B.司马迁,西汉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不仅具有史学价值,也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鲁迅评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完璧归赵”一节,在写蔺相如出使前,先借缪贤之口对其作了介绍,这不仅从侧面表现出蔺相如是一个智勇双全的人,也为下文写蔺相如作了铺垫。

D.“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表明秦赵两国化干戈为玉帛。

D(“表明秦赵两国化干戈为玉帛”错误。)

《苏武传》

1.选出加点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前后十余辈(批) B.汉天子我丈人行也(行辈) C.因厚赂单于(贿赂) D.召苏武受辞(供词) C:赂(赠送礼物) 2.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法令亡常 B.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C.单于召会武官属 D.信义安所见乎 E.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 F.与旃毛并咽之 G.空自苦亡人之地 H.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C 3.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同义的一项是:( ) A.汉亦留之以相当 B.武使匈奴明年,陵降 C.武等实在 D.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 D:相知(相熟识、有交情) 4.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同义的一项是:( ) A.皆为陛下所成就 B.且陛下春秋高 C.我丈人行也 D.何面目以归汉

D:面目(脸面) 5.下列加点词属于名词作状语的是:( ) A.以状语武 B.得夜见汉使 C.天雨雪,武卧啮雪 D.杖汉节牧羊 B:夜(在夜里) 6.下列各组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①数通使相窥观 ②朝服衣冠,窥镜 B.①置币遗单于 ②小学而大遗

C.①凡随武还者九人 ②武留匈奴凡十九年 D.①恐汉袭之,乃曰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凡(总共、一共) 7.下列句子,属于被动句式的是:( ) A.收族陵家,为世大戮。

B.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女为见? C.见犯乃死,重负国。

D.空自苦无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 C 8.下列句子,不属于宾语前置句的是:( ) A. 乃谴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B. 子卿尚复谁为乎?

C. 收族陵家,为世大戮,陵尚复何顾乎? D.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 A 9.选出解释错误的一项( )

A.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于是眼泪浸湿了衣襟,与苏武告别而去。)

B.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常惠请求看守自己的人一道去见汉使。) C.来时,太夫人已不幸。(我率兵离开长安时,你母亲已去世。) D.勿复有云。(不再有什么云了。) D不要再说什么了 10.选出例句中加点词用法不同的一句( ) 例句:惠等哭,舆归营

A.天雨雪 B.杖汉节牧羊

C.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 D.羝乳乃得归 C 11.选出与下面例句句式相同的一句( ) 例句:何以女为见?

A.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 B.子卿尚复谁为乎? C.非汉所望也 D.皆为陛下所成就 B 12.对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丈人:岳父。 B. 天雨雪…… 雨雪:下雨降雪。 C.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 素厚:向来交情深。 D.因泣下沾襟,与武决去 决去:坚决离开。

C 1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苏武的爱国气节的一组是( )

①汉武帝嘉其义 ②引佩刀自刺 ③举剑欲击之 ④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 ⑤律知武终不可胁 ⑥常愿肝脑涂地

A.①②④ B.②④⑥ C.②③⑤ D.①③⑥ B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苏武出身于功臣之家,兄弟几人在汉朝做官;苏武受汉武帝派遣,与张胜、常惠等出使匈奴,后来因受谋反事件牵连而被匈奴扣押。

B.单于用了种种办法劝降,结果都不成功,后来把苏武放逐到北海。苏武牧羊,表现了他不屈节、不辱命的精神追求和崇高的爱国气节。

C.卫律负汉归匈奴,被赐称王,拥众数万,获得了荣华富贵;张胜不降,最后被刺死;匈奴人对苏武软硬兼施,但苏武不为所动。

D.北海极其荒凉,条件十分恶劣,但并未消磨苏武的意志,软化他的决心。苏武对李陵的一席话至诚动人,既让李陵不禁赞叹,又使他万分羞愧。 C 举剑欲击之,胜请降 15.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虞常果引张胜 引:牵扯 B.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 候:拜 C.而收系张胜 收:逮捕 D.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阴:阴谋 D 暗中 1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例句”空以身膏草野”中的“膏”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使人止晋鄙军,留军壁邺 B.其一人夜亡 C.单于壮其节 D.欲因此时降武 D 《张衡传》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一项是( ) A.不好交接俗人(与……交往) B.连辟公府不就(征召)

C.辄积年不徙 (调动官职) D.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看、视察) D(“视事”指治理事务) 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虽才高于世 青,取之于蓝 B.以精铜铸成 验之以事 C.因入京师,观太学 伺者因此觉知

D.十年乃成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B介词,用(A项前者表比较,比,过;后者表范围,从„„中 C项前者表顺承,于是;后者表依据,根据 D项均为副词,前者为才;后者为竟、却) 3、从句式结构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 ) A.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力算 B.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C.未之有也 D.果地震陇西

C宾语前置,其他三项均为状语后置。 4.下列加线词意义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 不好交接俗人 B 精思傅会

C 公车特征拜郎中

D 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 D 世俗之人;文章的组织、布局、命意、修辞;特地征召 5、与“大将军邓骘奇其才”中“奇”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 B.吾得兄事之

C.且庸人尚羞之 D.宁许以负秦曲 C AD为使动,B名状 6、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遂通五经”中“五经”是指:《诗》《书》《礼》《易》《左传》。 B.“贯六艺” 中“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和技能。

C.“拜、迁、转、徙”都是指调动官职。

D.《后汉书》与《史记》、《汉书》、《旧唐史》被称为“四史”。 B 7.下列各句中加线的词语意思与现代汉语基本相同的一项是A.举孝廉不行 B.言甚详明

C.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D.覆盖周密无际 B 不前往 方向 紧密无缝隙 8.下列加下划线的词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B.因入京师,观太学

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 C.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专心致志 D.衡少善属文 举酒属客

C均为招引,使达到 于是,才/于是,凭借/ 写,劝酒 9、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B.员径八尺

C.一时收禽,上下肃然 D.形似酒尊 A 10.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雅:文雅,不俗 B.其牙机巧制 牙机:枢纽和机件 C.施关发机 发:拨动 D.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征:应验 A(“雅”是平素,向来之意。) 11.下列语句属于表现张衡“科学才能”的一组是( ) ①遂通五经,贯六艺 ②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 ③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

④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 ⑤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 ⑥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A.①②⑤ B.③④⑥ C.①②④ D.③⑤⑥ B(①说明张衡勤奋好学;②表现其文学才能;⑤表现其政治才能。) 12、下列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 (张衡年轻时就擅长写文章,曾到“三辅”一带游玩)

B.精思傅会,十年乃成。((这篇赋,他)精心构思润色,用了十年就完成了。)

C.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宦官害怕张衡诋毁他们,都一起看着他,张衡于是没对皇帝说实话就。) D.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张衡上任之后治理严厉,整饬法令制度,暗中探得奸党的姓名,一下子同时逮捕,拘押起来,于是上下敬畏恭顺,称赞政事处理得好。) D 游学 才 使眼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