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2024-04-16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以为日后用兵的参考。当时可能已经完成任务,所以于十月十五13提前返回京师向康熙帝禀奏情况。 临行前纳兰与他秉烛夜话,并写下诗句留念。《唆龙与经岩叔夜话》: “绝域当长宵,欲言冰在齿。 生不赴边庭,苦寒宁识此?草白霜气重,沙黄月色死。哀鸿失其群,冻翮飞不起。谁持《花间集》, 一灯毡帐中”。帐外万籁俱寂,残白的月光毫无生气,在这样艰危的环境中,词人仍围炉而坐手持文 集,泰然自若,犹若闲庭信步。从词人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的从容心态中,多少能够折射出满洲民族 刚毅劲健的精神气质和豪迈自信的民族心理素质。 《蝶恋花》: “尽日惊风吹木叶。极目嵯峨,一丈 天山雪。去去丁零愁不绝,那堪客里还伤别。”作者在词中真实、生动地刻画了当地的自然景观,凛 冽入骨的寒风,吹动干枯的枝叶,整日瑟瑟作响,读来使人倍感亲切,非亲历者不能有如此真实的 体会。蔡嵩云在《柯亭词论》中谓其“尤工写塞外之景,殆扈从时所亲历,故言之亲切如此。”后世 的黄维翰在其《黑水先民传》中对黑龙江冬天的景象也有如此记载: “地苦寒,秋季即大雪,皑皑 数千里。冰厚逾丈,万物咸鸷。而人民日益发舒,伍伍什什,臂鹰腰枪矢,大合围山谷间。或遴车 徒马力,栽麦与豆输他境。穷日夕行,腾赴泥雪中,习以为常”。 此外还有对边疆各民族生活的描写,如《菩萨蛮》: “落日万山寒,萧萧猎马还。” 《菩萨蛮》: “毡幕绕牛羊,敲冰饮酪浆。”词句中没有典故,不作过多的辞藻修饰,却有一种自然天成的美感。 语言上的自然真切、明白晓畅是满族文学一个重要的艺术特色,从清初的纳兰性德到近现代老舍的 文学作品中,无不彰显出这样一个特点,其中曹雪芹的《红楼梦》和文康的《儿女英雄传》更是这 方面杰出的代表。满族文学的语言接近于日常生活口语,通俗易懂,而远离繁琐的形式,读来真实 而让人倍感亲切,不仅是写的语言,同时也是说的语言。纳兰性德作为清初满族中的文学先驱,对 后世的文学创作有巨大的影响力,正是通过纳兰性德身体力行的文学实践,使满族文学在文学理论、 艺术创作上日臻丰富和完善,逐渐走上了独特的发展道路,确立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学风格。 总之,纳兰词的创作是根基于满族文化,满族独特的精神气质、心理文化内涵对纳兰词创作个 性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此次觇索伦行动中,他对东北这片祖居之地的风土人物,更是以饱满 的情感给予了精彩的描绘,具有很强的地域文化色彩和民族气息,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 参考文献: ①王国维.人间词话[M].北京:群言出版社,1995. ②③康奉.纳兰成德集[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6:828,693 ④赵秀亭,冯统一.饮水词笺校[M].北京:中华书局,2005:500. 【责任编辑:金海燕】 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露謇雪昆琵誉童蜀匿匿罱锄太平秧歌也称女真秧歌,始于辽代。现在主要流传于本溪县清河城镇地区,并已传 至第八代。进入本溪县的女真人将古老的太平秧歌进行了创新,揉进了莽式,吸收了本地其它民族舞蹈形式,以萨满 祭祀锣鼓为音乐伴奏,从而形成了从表现形式到角色、装扮、舞蹈动作都独具特色的新的太平秧歌。本溪县太平秧歌 分祭祀、对礼、走阵、唱唱、浪场五个表演程式。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女真人的信仰、礼节、能歌善舞和能征善战的特点。 (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供稿) ・9l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