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虚实相生成妙境

虚实相生成妙境

2022-07-22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虚实相生成妙境

作者:杨 谦

来源:《七彩语文·中高年级》2010年第07期

古时候,有个画家叫郑板桥,他每逢阴雨连绵,不能出门的时候,到了晚上就在灯下不停地画竹,直到天明。一次,他给别人说起了画竹的情景:“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郑板桥这段话告诉我们,画到纸上的竹和自然形态的竹并不完全相同。它是自然形态的竹,经过了“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几个阶段“变相”而成。

画画如此,作文亦如此。许多同学有个误解,以为作文要求写真实,就是把看到的、听到的原封不动地写下来。其实,写进文章中的人和事,同样经过了你“眼中”“胸中”“手中”这几个阶段,或多或少总会有所“变相”,成为带有作者主观色彩的图景。你去照相,自然先要做一番修饰,照片中的你已不是不照相时的你,但能说照片中的你不是你吗?作文中的真实指的是所写的内容要符合生活实际,即使写的内容没有亲自经历过,但生活中完全有可能发生,也就达到了写真实的要求了。

所谓虚构,仅是作文的一种手段,一种章法。虚构并不神秘,并不高深,也不是作家的专利品。小学生作文,同样可以虚构。虚构并非虚假,不等于胡编乱造。小学生学会了虚构,决不等于学会了说假话、大话、空话,因为虚构的基础是生活,还是要靠留心周围的事物,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而产生的。虚构并不违背真实,两者是可以并存的。但是,需要说清楚的是,虚构是一种假设,在想象力的范围里,是可能发生、可以发生的。有一年高考,许多考生虚构父母离异、作出抉择的情节,被人们戏称是父母离异年。而类似这样的虚构是不可取的。

“虚”和“实”要结合起来,譬如课本中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就是虚实相生的范例。文中写了小女孩几次擦燃火柴,看到种种幻象的内容就是作者虚构的成分。然而我们在读这段内容时,不但丝毫没有觉得作者是在胡编乱造,而且被其深深地打动了。这就是因为作者的虚构完全符合生活真实的缘故。

有这样一篇作文,题目是《过年没劲》:眼巴巴地望着酒柜上的一盒盒点心摞成小山,我忍不住喊了一句:“妈,点心怎么不吃啊?摆在那儿都快成工艺品了!”“不要动,留着明天拜年时送人!”一句硬邦邦的答话,掺和着炒菜的香味极不协调地从厨房飘来。我嘟囔着:“那是人家送给我们的,干吗送给别人?”“还有几家的礼没送呢,小孩子别多事!”妈妈在一片烟雾之中挥舞着炒菜铲,“过年了,就知道捧着一本书一坐,也不帮着干点儿活,去,打酱油去!”妈妈的脸上堆起了阴云,我赶紧跑出家门。自认倒霉吧,点心没吃上,还揽了份差事,唉,过年好没劲。这篇作文对现有材料进行了必要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的想象、加工、完善,适当弥补了事实的不足,实中有虚,虚中有实,反映了内心活动,表达了真实的情感,形成了妙境,应当予以肯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