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王朝的建立
过程:夏王朝自禹至桀,共为17君,历时471年。“启代益作后”,战于甘,平息有扈氏的叛乱,禅让制被破坏,公天下变为家天下。
原因:由于私有制的发展,掠夺战争的日益频繁,氏族制失去了作用,军事首长转化为最早的专制君主。
国家制度建设:设官分职,并作赎刑(反应夏代已形成国家,并制定出最早的刑罚);五十而贡(贡赋的产生,是出现国家的一个重要标志)
商的兴起 商王朝的建立与发展
汤灭夏和商王朝的建立:夏代末年,夏朝无道而失去民心。商汤乘机扩大力量,剪灭属国,任用伊尹为佐,举兵灭夏桀。
盘庚迁殷:汤之盘庚,迁都五次,最后盘庚迁至北蒙,号之曰殷。(迁都前 9世19王 281年,后8世12王 273年)原因:缓和贫富矛盾;与地力耗尽有关
武丁时期的商王朝:统治的五十年间,是商朝的最强盛时期。任用傅说为辅,兴修德政,关心民间疾苦。同时不断对外用兵,不断胜利,疆域日益扩大。
西周的经济结构
土地所有制:
1
1、周天子位于封建的最顶端,名义上是全国土地和人民最高所有者。
2、周天子把王畿之内的土地,作为自己直接管理的领地,王畿之外的土地则分封诸侯。
3、周天子有时不以“邑”的名义而以田若干赐给大臣。
4、诸侯和卿大夫都有权把自己的一部分土地在分赐给自己的臣属。
5、天子和诸侯都有权把封赐出去的土地收回。
井田制和地租
西周实行井田制,“公事毕,然后敢治私田”,公田的收入归公室或用于公共支出,私田的收入才归农民自己。所谓井田制,实质上就是劳役地租制。
农人把最好的粮食和麻全部献给贵族,还有其他各种贡献。除此之外,还要担负徭役等。
西周的政治制度
官制:西周由于土地层层分封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土地所有的等级结构,就使得这个政权具有地方分散性又有等级从属关系。
1、 周王是最高首领,是诸侯的共主,称天子。实质上对他所封建的侯国有一定程度的控制权,直接统治则在王畿以内的地区。
2
2、 最主要的官职是卿士,天子的辅佐。还有太师尹氏。“三事”指司徒、司马、司空。还有司寇等。
特点:(1)王室的官职都是由大小贵族担任,他们世代占有土地,垄断官职。
(2)分封的诸侯绝大多数是姬姓贵族。天子与诸侯除了君臣关系外,还有以血缘纽带联系起来的宗法关系。宗法关系对于维护西周贵族的统治是一种重要的力量。
(3)诸侯需要纳贡,朝见述职,带兵从征。天子有权干涉诸侯内政,有些诸侯国的官吏要由天子任命。
兵制:周王氏军队周六师和虎贲,殷遗民编成殷八师。
刑罚:依靠刑罚来加强统治,“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并且法律把保护私有财产和标志封建等级制的名器作为首要的任务。
春秋争霸
齐桓公的霸业:公元前685年,桓公即位,任用管仲为相,整顿内政,发展经济,国力大增。以“尊王攘夷”为口号,前660年,联合华夏,击退戎狄,存刑救卫。前656年率众伐楚,结盟于召陵。前651年,葵丘之会,正式成为中原霸主。
晋文公的霸业:公元前636年,晋文公即位,任用贤才,发展农业、手工业,出现“政出民阜,财用不匮”的局面。前635年,平息王子带事件。前652年发生城濮之战,大败楚国。同年会盟与温,成为中原霸主。
3
战国变法
魏 李悝变法
1、制作《法经》,保护王权和加强君主专制。
2、作《尽地力之教》,加强劳动强度,增加国库收入。
3、作“平籴法”,调剂市场。
楚 吴起变法
1、“封君之三世子孙而收爵禄”
2、“罢无能,废无用,损不急之官”
3、“废公族疏远者”,命令这些贵族迁徙到边远空旷的地区。
齐 诛阿大夫赏墨大夫,齐国大治。邹忌改革
韩 申不害为相,“学术以干昭侯”
秦 商鞅变法
背景:前408年,“初税禾”;前378年,“初行为市”。“君臣废法服私”,国际地位低下。
4
措施:(前356年迁都前)
1、“令民为什伍而相收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匿奸者与降敌同罚”(连坐法)
2、令民有二子以上不分家者,“倍其赋”(强制分家)
3、致粟 多者,可免除徭役和租税,不努力耕作和弃本逐末者,全家罚为奴隶。
4、鼓励军功,以功得爵,严禁私斗。宗室无军功不得取贵族身份
(前350年迁都后)
5、禁止家人“同室内息”,使父子、男女有别
6、“平斗桶、权衡、丈尺”统一度量衡
7、将小都、乡、邑集合为41县,制令、丞,旧有封邑制度。
8、废井田,开阡陌,实行授田制。
影响: 积极:(1)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加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度。
(2)使秦国经济繁荣,军力强大;天下人才汇集;军事胜利,领土扩张,国力强盛。
消极:(3)燔儒书,使大量儒家文化及其他名家学派著作被毁,禁锢世人思想。
5
(4)重农抑商导致生产力发展缓慢,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对近代化的演进起着消极作用。
(5)搞专制中央集权导致国家逐渐僵化,失去活力,难以进入现代民主社会。
作用:①经济上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促进了秦国封建经济和封建生产力的繁荣发展,为秦国的富国强兵乃至统一全国奠定了雄厚的经济物质基础,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的利益;
②政治上使得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更加健全,使得秦国基本上建立起稳固的封建专制中央集权政治体制;
综上所述,商鞅变法是一场全面彻底的封建化变法运动,其性质是一场封建地主阶级的改革运动,顺应了封建历史发展的潮流,推动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转型,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
诸子学说
原因:这时期是中社会的变革时期, 传统的学在官府被打破 ,各国为了富国强兵而争相礼贤下士 ,宽松的文化氛围
孟子:
1、主性善之说,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认为仁义礼智是人先天固有的。
2、在性善的基础上引导出仁政学说,要求统治者注意改善劳动者的生活处境。
6
3、 强调得民心
荀子:1、接受道家的自然观,主张天无意志,有其变化和运动的规律。进一步提出“知天命而用之”的著名论点。
2、接受儒家崇礼的传统,并且添加法治的成分。王霸并用,德治与法治相结合,是荀派儒学的一个特点。
3、认识到人民群众的力量是巨大的。
韩非子:1、把人类历史看做是变化发展的。仁义适用于古代,当今必须依靠法治和暴力。
2、总结各个法家学派的经验,认为法、术、势必须并用。
3、认为趋利避害是人的天性,因此治国就不能离开刑赏。
(主张实行专制主义,而且把他扩大到思想领域。)
秦始皇建立专制统治和巩固统一的活动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公元221年)
1、 皇帝制度:称始皇帝,自称曰“朕”,并制定一套尊君抑臣的朝仪和文书制度。其为显示统一国家最高统治者的无上权威,表示秦的统治将万世一系,长治久安。
7
2、 中央官制:三公九卿,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公之下,设九卿。
3、 地方行政:设立36县(后陆续增加),地方行政机构分为郡、县两级,郡设守、尉、监。县设令或长,领有丞、尉及其他属员。乡设三老、啬夫、游缴。另有里、亭等级别。
4、 战国后期以告奸为目的的“户籍相伍”制度。前216年,“使黔首自实田”,在户籍中增加年纪和土地占有状况,利于国家统治管理,和便于征发租赋兵徭。
5、 统一文字制定小篆 以黄金为上币以镒为单位以圆形方孔为下币 统一度量衡
防止封建割据的措施:销兵器;迁豪强;隳城夷险;兴修驰道;巡游天下……
严厉打击分裂割据的思想和政治倾向:前213年焚书事件;前212年坑儒事件。秦始皇用这种手段打击复活割据局面的思想,是维护统治的有力武器。
西汉初年的“休养生息”政策和削弱王国势力的措施
汉高祖稳定社会秩序的措施:
1、“兵皆罢归家”,“以有功行田宅”。
2、号召在战乱中流亡山泽的人个归本土,恢复故爵、田宅。
3、以饥饿自卖为奴婢的人,一律免为庶人。
8
4、抑制商人,……限制商人对农民的兼并。
5、减轻田租,十五税一
6、命萧何做九章律,代替约法三章。
文景之治:
1、 文帝重视农业,屡诫百官受令劝课农桑,受田租之半,三十税一。
2、 丁男徭役减为“三年而一事”,算赋由每年120钱减为40钱。
3、 取消过关用传制度,有利商品流通;驰山泽之禁,促进盐铁业的发展。
4、 为了提高物价,实行“入粟拜爵”,准许富人买粟输边,按所输多少授予爵位。
5、 提倡节俭,改革法律。
削弱王国势力
1、 迁徙旧贵族至长安,六国旧贵族和关东豪杰的分裂活动基本被控制。
2、 “白马之盟”,剪灭异性诸侯王。
3、 七国之乱,是地方割据和中央集权之间矛盾的爆发。景帝平定七国之乱,从此诸侯王强大难制的局面大为缓和,中央集权逐渐巩固。
9
汉武帝时期统一的巩固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
1、进一步削弱王国势力:公元前127年,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允许诸侯王推“私恩”把王国的土地一部分子弟为列侯,同时削夺列侯。这样,诸侯王强大难治的问题,就进一步解决了。
公元前122年,平定淮南王安和衡山王赐的谋反,颁布“左官律”(规定王国官为“左官”,以示歧视)和“附益法”(限制士人与诸王交往)
2、实行察举制度 建立太学:公元前134年,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从此以后,郡国岁举孝廉的察举制度就确立起来了。 在长安城下,为太常博士的弟子兴建学校,名为太学;还下令在郡国皆立学校官,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这些措施主要培养统治人民的官僚,在文化传播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
3、削弱丞相势力:设置内朝,对抗外朝丞相。大将军及前后左右将军都成为掌握实权的中朝官,大将军领上书是更权倾内外,丞相权力大大削弱。
4、加强中央军力:在原来的南北二军的基础上,建立八校尉、期门和羽林。
5、设置刺史:惠帝时期部分恢复了秦朝的御史监郡制度。武帝的前106年,把全国划分为13个检查区域,叫13州部,建立刺史一名。
6、任酷吏,严刑法
7、统一货币:取消郡国铸钱权力,专令钟官、辨铜、均输三官,负责铸造新的五铢钱,名为三官钱。
10
8、筦盐铁和实行均输法、平准法
筦盐方法:在产盐区设立盐官,备置煮盐用的“牢盆”,募人煮盐,产品由官家收购发卖。
筦铁方法:在产铁区设立铁官,经营采冶铸造,发卖铁器。 盐铁官吏多由盐铁商人充任。
均输法:由大农在各地设立均输官,把应由各地输京的物品,从出产处转运他处出卖,再到卖处收购其他物品,异地出卖,辗转交换,把关中所需物品运至长安。
平准法:由大农在京师设立平准官,接受均属货物,按长安市场价格涨落情况,贵则卖之,贱则买之,用以调剂供需,节制市场。
9、算缗和告缗
算缗:前119年,武帝“出算缗钱”,规定商人及手工业者,无论有无市籍,其存积的货物,都必须向政府申报,每2000钱纳税一算,及为120钱。
吿缗:前114年,武帝下令“吿缗”,鼓励告发,并规定以所没收违令商人资财的一半将给告发人。
光武帝对豪强地主武装的安抚与斗争
背景:在割据战争的过程中,面对武装地主豪强,刘秀一方面采用武力削平,另一方面安抚,以官位相诱。统一之后,地主豪强的势力很嚣张,东汉统治很不稳定。
11
措施:度田,公元39年,光武帝下诏州郡检核垦田顷亩和户口年纪。目的:除为了掌握确实的名籍和垦田数目,以增加税赋收入外,更重要的是企图通过户口年纪的检核,以控制和解散豪强武装。
影响与局限性:结果打击了豪强地主,豪强武装转为隐蔽状态,割据形势相对缓和。但豪强地主势力没有根本削弱,土地兼并仍在继续发展,广大人民生活困苦。
专制体制的完备:
1、 人仕安排:一反汉高祖以功臣任丞相执政的办法,不给功臣以实职,剥夺他们的兵权。 不让外戚干预政事,下令相互纠察,诛戮外戚、诸侯、豪强、官吏等。
2、 制度建设:中央,号称三公的太尉、司徒、司空,只是名义上的首脑,实际权力在由皇帝亲信大臣组成的尚书台。标志着专制皇权的加强。 地方,裁并四百多县,废除内郡的地方兵,招募农民和刑徒,由中央和皇帝指挥。
3、 思想文化:儒学是统治者的精神武器,特别提倡讲经论理,从儒生中选择统治人才。又用孝廉、征辟制,网罗地主士大夫的子弟做官。
清议与党锢
清议:东汉后期,官僚士大夫中出现了一种品评人物的风气,成为“清议”。善于清议的人,被视为天下名士,他们对于人物的褒贬,很大程度左右着乡间舆论,因而影响到士大夫的仕途进退。对于当时政治腐败的情况,起到一定的激浊扬清的作用。但由大官僚和世家大族操纵选举,进退人物,更有为博得清议之名,造成社会虚伪的风气。 太学生一
12
般出自地主阶级同官僚士大夫有着密切的联系,太学就成为清议的中心。
党锢:公元166年,李膺杀与宦官有密切关系的张成,张成子弟诬告李膺,并且桓帝在宦官怂恿之下,收系李膺,并下令郡国大捕党人二百多名。第二年,李膺及其党人被赦归田里,禁锢终生。史称“党锢”事件。
从提倡黄老到独尊儒术
背景:文景时期,新的社会问题出现。王国问题,诸侯王国势力凌驾朝廷;土地问题,商人日益滋长,兼并农民土地;边境问题,北方的匈奴对汉无休止的侵掠。
过程:1、秦统一文字,有利于文化发展。焚书事件又使得文化受到严重的摧残。西汉初年,汉高祖继续实行秦代的挟书之律,蔑视儒学与儒生。
2、 在学术思想发展的低潮中,道家的无为思想受到统治者的提倡,占据支配地位。主要著作有陆贾的《新语》,淮南王刘安的《淮南子》。
3、 文景时期,政治思想就出现了从无为到有为,由道家到儒家变化的趋势。
4、 公元前140年,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提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前135年,田蚡为相,“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影响:①国家在思想领域方面得到统一,加强了中央集权和专制主义统治。
②后期成为封建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禁锢了中国古代思想的发展,特别是个性思想,阻碍了近代化的演进。
13
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东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继而击溃袁军主力。继而曹操乘机彻底击灭了袁氏军事集团, 207年,曹操又征服乌桓,至此,战乱多时的北方实现了统一。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
赤壁之战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占领荆州,进击江东,与孙权和刘备联军相遇于赤壁,在双方兵力悬殊是情况下,孙吴统帅周瑜乘东南风焚烧曹操水军,与刘备军队水路并进,迫使曹操退回北方。此战决定了南北对峙的局面。
淝水之战
过程:淝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是东晋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结果有绝对优势的前秦败给了东晋,国家也因此衰败灭亡,北方各民族纷纷脱离了前秦的统治先后建立了十余个小国。而东晋则趁此北伐,把边界线推进到了黄河,并且此后数十年间东晋再无外族侵略。
胜败原因:秦军是由临时征集而来的各族人民组成,离心离德,不愿作战,更不愿自相残杀。东晋“君臣和睦,上下一心”,北府兵战斗力强悍。前秦后方混乱,矛盾不断。
意义:淝水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东晋的胜利,使南方人民避
14
免了外族统治者的摧残,使南方经济文化免遭破坏,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孝文帝改革
背景:文成帝以后,北方的民族已趋缓和,民族之间的战争出现较少,而阶级矛盾却逐渐发展起来。由于过度剥削,自耕农经济不稳,农民暴动此起彼伏。
措施:吏治改革(冯太后),规定守宰任期按“治绩”好坏为定,不拘年限;并颁布俸禄之制,规定俸禄之外贪赃满一匹者处死。文帝继续整饬纪纲,严明赏罚,使得腐败的吏治有所澄清。 作用:整肃官僚机构,巩固了统治,为其他改革创造了条件。
三长制:就是重建乡官系统,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氏,五里立一党长,选择本乡“豪门多丁”者为之,用以代替宗主督护的统治。
均田令:…… 与均田制相适应的新的租调制,废除九品混用的征收租调的办法。
(均田制是我国历史上土地所有制的一种补充形式,是在自耕农民稀少的特定条件下出现的。北魏朝廷把自耕农连同原有的小块耕地一起,按均田令规定的土地项目载入户籍,并且限制桑田的买卖,不许无故迁移,以加强对他们的控制,保证国家的租调收入和徭役征发。)
494年,迁都洛阳,进一步封建化
改革旧俗,易服,禁语,改姓
影响:在征服汉族和其他民族中,鲜卑拓跋部自己不得不被汉族文化所“征服”同时,
15
鲜卑的畜牧生产经验和技能等优秀文化被汉族吸收,对北方的经济生活起着一定的影响。同时在不同的意义上推动了拓跋部封建化的完成,推动了民族的融合。
占田制
背景:西晋统一以后,全国短暂的出现了和平安定的局面,户口大量增加,社会生产发展和国家力量得到增强。魏初的屯田制由于豪强大族的兼并,和自身的军事组织形式,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渐遭破坏。
措施:晋武帝即位前后,两次下令罢屯田官,废除屯田制。同时280年,颁布户调式。户调式包括占田制、户调制和品官占田荫客制。
占田制:规定男子可以占田70亩,女子30,丁男50,丁女20,次丁男25。(占田,指农民保有土地的假定指标;课田,指农民应负担田租的土地数量。)
户调制:规定丁男之户,每年调绢三匹, 三斤,丁女或次丁男为户者折半交纳。
目的(占田制和户调制):通过田租、户调的调整,尽可能加强对农民的控制,防止他们继续脱籍逃亡。但西晋时期豪强势力强大,剥削严重,政府无力严格控制农民的户籍,也无法掌握确实的垦田亩数,因此占田制不可能长期实行。
品官占田荫客制:规定官僚可以按官品高低占有土地从10顷到50顷;占有佃客从1-15户;占有衣食客1-3人。此外,他们还可以按官品高低屁荫亲属作自己的依附农民。没有数量限制。
目的:保障官僚的特权(特别是以贫苦的族人为荫户),同时又限制他们过分强大,以
16
巩固封建统治秩序。但这种限制并无成效,大官僚早已奴客众多,水確遍各地。
1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