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知识与技能
(1)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
(2)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及结构。 (3)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
文章以朗读为主,在朗读的基础上理解文章的论点,然后分析文章的构思,最后再在读的基础上进行课文背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孟子主张的民本思想及忧患意识的社会意义,从而加深个人的道德修养。
1.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
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初步把握《孟子》散文的特色。
一、新课导入
人们常用“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来比喻治国、作战以及做任何事情,都要顺乎民心,合乎正义,这样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否则做失去民心的事情,是注定要失败的。你知道这句话的来历吗?今天我们就学习这篇文章。
二、自读课文,疏通文意
1.学生听课文录音,感知课文内容。
2.学生大声地读课文,初步领会课文的意思。 3.串讲课文,理解文章大体内容。 (1)每四名学生为一组进行讨论。
(2)教师指名代表对课文进行翻译,其他学生补充更正。本文比较容易翻译,学生应该能够较轻松地完成。
4.教师引导积累文言知识: (1)通假字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2)古今异义 委而去之(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
亲戚畔之(古义:朋友,包括父母兄弟。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成员。) .. 池非不深也(古义:护城河。今义:指水塘。) . (3)一词多义
以: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凭);以天下之所顺(用)
之:三里之城(的);环而攻之而不胜(代词);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到;它) 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 ;兵革非不坚利也(锐利)
(4)词类活用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用作动词,限制) .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巩固) .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词用作动词,威慑) .
三、赏析课文,理清论证思路 1.学生分组讨论下列问题: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中心论点即篇首两句。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三者之间的比较,实质上是重在前者与后者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及诸多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较中立论,给人的印象极其深刻。句式相同,语气十分肯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2)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明确:二三两层围绕中心论点,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第2层选取攻战的例子阐明“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时”者也不能胜,旨在说明“地利”重于天时;第3层同样选取攻战的例子,旨在说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却弃城而逃,因为“地利”亦难比“人和”。这两个例子均非实际战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如此。因而使论战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一定的说服力。归纳:以上三层,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3)中心论点既然已得到了论证,为什么还要写第4层? 明确:第4层的作用是在前3层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义,其次,“得道”实际上也可理解为“得人心”,即“人和”。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向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溃。因而,第4层绝非多余。
2.思考文章中出现下列词语的作用。
“故曰”,在文中起承接作用。“故”一笔概括了上文三层,“曰”总领发起下文议论“君子”即文章中所说“得道者”。
3.提问:这篇短文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1)逐层论证,层层深入。文章第1层,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接着运用战例,分别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第4层进一步阐发,说明,欲得“人和”,必先要“得道”。全文紧紧围绕得“人和”这一中心,环环相扣,逐层推理,显示出极其严密的论证艺术和极强的逻辑性。
(2)议论中运用排比、对比等手法,使文章气势恢弘,笔酣墨畅,结构缜密。 四、拓展思考
有人认为:战争胜负取决于战争性质和人心向背,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威天下”靠“天时”“地利”和“人和”已经落伍。掌握最先进的武器才是主要的。对于这种说法请谈一谈你的看法。
五、总结
从以上可以看出,无论在什么时候,“天时”“地利”和“人和”缺一不可。尤其是“人和”,这是我们当今社会合作意识的一个重要方面。
六、板书设计
战争中需论据进坆—天时不如地利
防御—地利不如人和要“人和”
域民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类推固国治国需要“人和”
威天下
得道多助—天下顺之
结论
失道寡助—天下畔之
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七、作业
1.背诵课文。
2.教学至此,敬请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课内精读”第(一)题作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